前些日子一篇對飲食文化失傳的文章無意掀起波濤,讓我很驚訝,這篇文章寫的是「開四門」的喪宴事情,卻意外引來很多情緒反應,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我選擇不理睬,平時我對吵鬧事件習慣以置之不理的方式處理,但最近我遇到好幾位朋友,他們對我加油打氣,然而我意外發現,他們對「開四門」這件事情也不懂,只是為了支持我而鼓勵。
傳承台菜是我的目標,我認為用菜談文化最不沈重,但也從沒有企圖要求別人非得接受這些文化,只是希望將祖先的足跡分享,不忍看著過往的美好智慧有所中斷、失傳。當然我也不會要求任何人守著過去的禮制生活著。
過去傳統時代的喪期長達七七四十九天,這四十九天喪家茹素,在出殯的最後一天,會有一個喪宴,喪宴必須吃得快,不能吃得慢,代表悲傷的事情快快結束,而「開四門」是過去喪宴開始的第一道菜餚,意味四方的門都開了,喪事圓滿,喪家可以開始自由吃葷食。
「開四門」其中一道菜「捲子」,是用油網紗包裹著魚漿、荸薺成長條狀下油鍋炸,上桌前會斜切成每片約2.5公分厚,如此成為其中一門;另外一道菜是「炸雞塊」,當然這跟鹹酥雞沒有半點關係,因為大小實在差太多了。每塊雞肉切成10公分見方的方形,醃過醬油、蒜頭後裹粉炸過,上桌前會在雞塊上灑些蔥絲。
至於「蒜苗炒肉片」跟我們平時吃到的做法一樣,只是在喪宴中,每塊肉的厚度達3公分,這樣厚厚的肉代表著喪家從今開始能夠大口吃肉。
而許多人不解的「豬腸滷筍乾」有何不妥?引起如此波濤大浪,其實喪宴中,豬腸內的豬油絕對不會撕掉,通常豬販會嫌豬油太多都會撕掉一些,僅留下很少數的油脂,然後才翻面清洗、燙煮。然而開四門中的豬腸由於完全不去油,所以翻轉過來燙煮後,豬腸會呈現很飽滿的樣貌,跟平時買到的小腸乾皺塌陷的樣貌不同。
喪宴中不去掉豬油是因為長達49天都吃素,喪家都沒吃到油,讓大家趁這機會補充些油脂,但必須跟筍乾一起滷才不會膩到吃不下。在這盤菜中,豬腸不用斜切,反而是直切成寸段狀,其實是象徵著「肝腸寸斷」之意。
開了這四門,象徵四方門都開了,一切都毫無禁忌可以開葷了。
前些日子的文章應該也要怪我沒寫清楚,才引起一些朋友的誤會,藉這機會說明一下,但若還有情緒,我也莫可奈何,畢竟台灣是容許各種聲音的社會,過去的風俗存在是個事實,我感謝支持我的朋友,對於不支持的朋友,我也只能說自己道清事實,那只是一個過往的文化。
最後還是要跟帶有怒氣的朋友說,我沒有抨擊店家、沒有公佈店名,而且我還真覺得店家復刻得很好,只是當作宴席菜不這麼恰當,當然不管如何詢問,我還是不會說出是店家名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單程旅行社,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親人過世百日內的禁忌有哪些? 如果參加朋友婚禮,會喜喪相沖嗎? 或是守喪期間,只能穿黑色或白色的衣服嗎? 今天就來聊聊,服喪期間該注意什麼? 以及這些禁忌的背後, 究竟有哪些含義呢?! #百日禁忌 #守孝 #守喪 #對年 #百日 #出殯 #告別式 #小冬瓜 #單程旅行社 #冬瓜行旅 — 💻...
「出殯後禁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黃婉玲的烹飪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江佩津 PeiChin Chi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單程旅行社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親人過世禁忌有哪些?服喪多久能去廟裡拜拜?8小時內不能碰 ... 的評價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不可不知的喪葬禁忌,人生最後一個儀式,第十點非常重要 ... 的評價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殯葬儀式意義與喪家權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民俗篇》出席喪禮後不要直接回家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出殯後禁忌 在 (請教)喪事後的禁忌? - Mobile01 的評價
出殯後禁忌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睡前故事:【別了,小屋子】
在祖母出殯後的第一個朝早,我獨個兒離開了這小屋子。在父親出殯後的第一個朝早,我回來了。這樣一別,中間隔了多長時間呢?七年?還是有十年呢?
小屋子在離開市區三個小時車程的村子裡。村子靠山而成,整個村子數十戶人家,絕大部份都是從事山上的林業工作。在村子裡,父親上山,母親在家,小孩在各自的小屋子裡由村裡的醫生接生出世,然後在村子裡設在同一個校舍裡的小學、中學上課長大,大概就是最典型的成長路線圖。我也不例外,唯一的不同是我從有意識開始,便沒有見過母親。
「媽媽」是這個小屋子的禁忌詞,而我甚至沒有聽過村子裡的人提起我媽媽。我不介意,反正我也不好奇。我從來沒有問過任何人關於母親的事情,而我也安然無恙的給祖母照顧長大,直至多年前的某一天,祖母在這小屋子裡倒下,她再沒有起來,而我也放心離開這小屋子。
小屋子置於村子裡的深處,隱蔽度很高,被四周高高的杉樹包圍。我在村口辦妥好父親的死亡報告後,便直接開車回到這小屋子。其實,走路也不過是二十多分鐘的事,但我很怕要在途中碰到任何的鄰居,我連假裝聊天聚舊的心力也不願意花。
打開門鎖的一刻,並沒有我想像中咔嚓咔嚓的金屬聲音。鎖匙一轉,門就打開了,大概父親在退休後還是保持三不五時就在小屋子裡四處噴WD-40的習慣。小屋子給父親保養得很好,地板依然光亮的,屋內的桌子、椅子、吊燈,甚至杯碟擺放的位置,都跟我離開時的記憶一致。
父親喜歡家裡暗暗的,而我卻喜歡小屋子的陽光。我打開屋子內所有的隔窗後,便走到連接著客廳與後園的外廊,用力打開了拉門。早上的陽光打到我的臉上,我能夠感受到我與它的距離。
「好久不見。」我的影子說。
「別來無恙呀!」我說。
「你好像瘦了一點?」影子說。
「老了一點。我們多久沒見了?」
「二十二年零十日。」
「這麼久了?」
「還好。」影子說。
我與影子從小便在這小屋子一起長大。無論是陽光,還是燈光,影子都會出現。祖母不相信我可以跟影子對話,而當我發覺她真的有擔心我的精神狀況後,我也再沒有跟祖母談起這件事,免她擔心。當然,我從來沒有跟父親提起這件事。
「父親過世時,你在嗎?」我問影子。
「當然不在。」影子說。
「我還以為你會看到他死前是怎樣的。」我說。
「怎可能?」影子說。
我跟影子難得聚舊,也將我在外面見到的世界一一告訴她:高樓大廈、主題公園、夜市、街頭藝人、常常騷擾我的上司、雙層巴士、熱狗,還有她一定會很感興趣的LED燈。當我說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影子突然拋出了一句話:其實,為什麼你可以若無其事的跟我聚舊呢?
「若無其事?」我問影子。
「對啊。」
「因為,這麼多年了,我也不再生氣。」我說。
「你說,你生氣?」影子說。
對,是我生氣。當年,我決定要離開這間小屋子的事,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歷過好多個年年月月跟影子商討後的共識。當時,我們決定:若然某一天祖母離開人世,我們也一起離開這小屋子到外面的世界去。終於,那一天到了,我頭也不回的離去,但影子沒有跟隨我。
「我在自己的新居,面對沒有影子的自己,你不會知道我生氣了多久!」我說。
「胡說八道。」
「什麼?」
「不是我沒有跟隨你,」影子說。「而是你沒有帶我離去,是你遺下了我。」
「我沒有啊!我一直都說要跟你一起走的。」
「才不是。你沒有,你沒有帶我走。反正這也不是第一次。」
「什麼不是第一次?」我問。
「你還記得小學五年級的秋季旅行嗎?」影子說。「那一次旅行,是你第一次可以到海邊去,你興奮了兩三個星期,天天嚷著要帶我一起旅行,而我真的以為你會帶我去。但最後呢?你記得最後怎樣了嗎?」
「我不記得,那是小時候的事。」
「對,總之,你就是記不起來,記不起你遺棄了我。」影子說。
「沒有,我不相信你,明明是你沒有要跟我走。」我說。
影子與我,各執一詞的爭論下去,我沒有說服她,她也沒有說服我,我們只是將自己積壓了多年的情緒完完全全的傾瀉出來。我倆一直聊到黃昏太陽下山,也是我要開車離開的時候了。最後,我問影子:「這麼多年來,我有一個問題一直來問,但又沒有問你,我想問,我跟母親長得像嗎?」
影子沒有答我,也沒有跟我說再見,而我則靜靜的關好門窗後離去,再一次離開這小屋子。
Storyteller : 米哈
Illustration by Tio Chi Fung @tio_illustrations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米哈專欄故事
++++++++
「StoryTeller 說故事」是一個說故事的平台,也是一個獨立創作單位,連結一群風格獨特的影像及文字創作人,創作各類插畫故事。我們相信故事的力量。歡迎任何合作/品牌推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出殯後禁忌 在 江佩津 PeiChin Chi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Guide for Making Funeral Arrangements(喪葬指南?)】
這是跟朋友閒聊的過程中,決定來寫的系列(還好只先列五點,就寫了三千字),這來自於曾經掙扎了一陣子的自己。年近三十、尚年輕的我們已經離這些習俗很遠,但充滿好奇,這裡頭其實有許多「如果我早點知道就好」的事。
✦葬儀社怎麼選:里長給的禮儀社名片不是首選
無論是家人在醫院病逝,或是在家裡過世,都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禮儀社推薦,而在我媽過世時第一個抵達現場的則是里長,後面也已經有著禮儀社的人等著幫忙,只是真的就要選擇里長推薦的嗎?其他親戚是首先講出疑惑的人,但他們還是說:「決定權在妳身上。」
要這樣把媽媽冰冷的身體放在地板上,然後花上幾個小時選擇禮儀社(難道還要比價?),怎麼樣都是不可能的。
所有人(里長、來的葬儀社、親戚)都在等我做這個決定,我打開手機一個個丟訊息給朋友。
(總不能在facebook上發文問:大家有推薦的禮儀社嗎?)
(雖然搞不好是最快的方法)
一個小時後,我選擇了以前其他親戚過世時承辦的禮儀社,夜裡抵達殯儀館後,則是才收到了其他朋友的建議,畢竟在二三十歲出頭,有這些經驗的友人尚不多,有經驗者的建議是說可以選擇哪些信譽較好、知名度高的禮儀社。
最後十幾天,全部的儀式結束,看了看收據,從殯葬處的冰櫃使用、租借會館、佛教儀式、出殯當天的告別式(有請司儀),加上環保葬,零零總總花了二十萬出頭,沒有買紙紮屋(我們自己蓋房子給我媽住)、或燒庫錢(現在也因為環保沒辦法),壽衣穿的也是我幫媽媽準備的衣服(現在比較常穿親人的衣服,因為這才是我們熟悉的模樣)。
但我始終都在想,花多少喪葬費用才是合理的?
沒有花大錢,是不是代表自己是個不孝的子孫?但如果有人想要花幾十萬銘記家人,老實講,我覺得也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如果預算有限,我想過世的家人才不會因為選了公祭或是從簡而有任何的意見。
如果重來一次,我想我還是會做一樣的決定,感謝里長的協助,但有禮貌地拒絕他提供的選項。
然後我想,早點問親朋好友推薦的禮儀社,手邊有些清單,其實也是件不壞的事。
✦遺照怎麼選:要有地方掛
在告別式那一天,佛道教的習俗是一定需要三個人參與儀式,拿魂幡、牌位、遺照,但我是獨生女,旁系也沒有足夠的晚輩可以參與,平輩跟長輩都只能在旁邊看、不能動手,所以遺照是放在棺木上一起進行儀式,然後火化。
媽媽放在靈堂的遺照其實不是太理想,是過世隔一天我回去家裡找出的大頭照,因此當時禮儀社問要不要留這個1比1大小的遺照時,我是沒有太想留。因為除了照片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親人,還有更大的問題是「遺照必須掛著」,如果上網搜尋「遺照怎麼放」,有些民俗禁忌會提及遺照必須懸掛、還要在神桌的左邊,甚至還有風水顧慮,不能放在臥室或儲藏室,但總是在外租屋、始終不知道自己此生可以在哪落腳的我,禮儀社也只是對我說:就化掉吧。
等到出殯、一切結束後,我去大創買了個相框,放一張跟媽媽一起出去玩的照片,比起直直盯著前方的大頭照,那樣自然笑著的模樣,才是我記憶中的她。
✦牌位怎麼處理:選擇環保葬會面臨到的問題
這幾年流行起植葬、灑葬、海葬、花葬之類的,這也進一步影響到上一代的觀念,不只是我媽,就連外婆、朋友的父母也都叮嚀說他們想要進行這些環保葬,不用入塔,一部分可能是貼心,不想晚輩花一筆錢買骨灰罈跟塔位,以及少去那些規定的習俗祭拜。
除此之外,對我來講最大的煩惱是:牌位該怎麼辦?
我媽早早就說她不要牌位,實在是個走在時代尖端的女子,而環保葬也標榜過幾年就會重新翻土,大家不必執著於是哪棵樹,全數回歸自然,只要有心,故人一直都在,無論在哪個方位。但我其實在幾個時間點,例如百日、對年時,還是會承受到長輩的壓力,說「不該把牌位化了」,這樣她們該上哪去祭拜?這種時候,也只能對自己說,自己做的是對的。
事實上,也無關對錯,這些儀式對於故人來講的意義可能遠不如對於生者來得大,想想可能我媽現在可是哪裡都能去了,而我們還在擔心自己該上哪祭拜她,搞不好她早就已經環遊世界、不待在那一片草地上了。
✦喪葬補助記得申請:台灣勞保No.1
一開始,不知道要準備多大一筆錢來處理後事,看著禮儀社給的諸多方案,我總會疑惑:不做這些儀式/服務的自己是不是就代表不孝?例如頭七要做,但沒有要做滿七七四十九天,因此後面一切從簡,也不知道是不是每天都要找法師來唸經,也有遇過其他親朋好友在旁邊說「有沒有找法師來給媽媽唸經?一定要啊!」彷彿要是不做就會禍延子孫、永世不得超生,但所幸現在的靈堂有著24小時播送的念佛機,而且說這種話的人並不是那個法師來,得跟著又跪又拜念完全程的家屬。
我的母親始終換著工作,也領過一陣子失業補助,始終拿的都是最低基本薪資,但期間她都乖乖繳著勞健保,期待著自己可以退休、拿回退休金的一天。因此就算最後我們需要去拋棄繼承(提撥的8%則是視為遺產,無法請領),還是跑了趟勞保局,因為其實喪葬儀式的收據是可以請領喪葬補助的,就算是沒有留下遺產的她,身後事基本上是不必擔心的。
而我始終覺得與其像軍備競賽一樣跟人比較做了多少儀式(現在連庫錢都因為環保起見換成金融禮盒,悠遊卡旅行支票金條應有盡有),選擇自己想做的、不會後悔的,其實就夠了。
因為母親生前生病、走的方式也是非自然死亡,傳統習俗說是有一些儀式得做,我們藥懺、水懺一起做,沒有辦太多場法會,然後租了個會館辦靈堂,讓親友來的時候有地方坐下來休息、好好悼念故人,頭七過完幾日就告別式,其實也是很快。因為心想要讓媽媽舒服地走,也選了個禮體SPA的加值服務。
這樣就夠了,不留遺憾。
✦保險與遺產繼承
除了有勞保可以支撐一部分的支出外,請領保險雖然會讓人感覺自己很無情,把家人的性命與金錢等值,但如果知道自己有一陣子可以不用煩惱收入、好好整理自己,其實會是對整個過程中的自己心理上很大的幫助。
一定要跑的地方就是戶政事務所進行除戶,這比想像中來得快,我本來以為自己還有時間維繫現實中的母女關係一陣子,但因為環保葬是政府管轄,得有除戶證明才能申請,得在告別式出殯前搞定這件事,也就讓我在戶政事務所拿著缺角的身分證大哭了一場。
之後像是國稅局申請遺產清冊,聯徵中心也能查到是否有負債,這些事情可以到葬禮後再處理都沒有問題。現在也都改成全面限定繼承,如果不是有特殊要求(例如親戚覺得拋棄繼承才有安全感),其實不用特地跑法院作拋棄繼承,但如果要的話,得在親人過世的三個月內送件。
_________
這是一個我希望大家用不到、但終究還是會需要的SOP,但分享這些經驗也是為了讓大家在遇到的時候知道自己一直都有人支持、並不孤單(有任何問題其實都找得到人回答)。
附圖是那時候沒有買紙紮屋(真的是見過最貴的加值服務,號稱雷射雕刻3D列印whatever的房子加地契要萬把塊),我們乾脆就去九乘九買了房子回來組裝,要什麼有什麼,有穀倉有麵包店讓我媽當一整條街的大地主,到文具櫃檯第一件事就是先翻到背面看成份表,還問:「這個可以燒嗎?」(不知道旁邊的顧客作何感想)
不然其實森林家族是滿理想的......我們最後也還是有去買一台小的紙紮賓利,然後上網下載漫畫人形剪成司機放在旁邊(來自阿嬤的叮嚀,要有人幫我媽開車)
結果把我媽走的事情寫成這樣,希望不會被她罵,但我其實很珍惜那段大家在靈堂前試著打起精神、互開玩笑的日子。一個人的離開,對祂而言是個解脫,而對在世的人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學習經驗,提早想想自己該怎麼走,或許會更有活著的動力。
出殯後禁忌 在 單程旅行社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親人過世百日內的禁忌有哪些?
如果參加朋友婚禮,會喜喪相沖嗎?
或是守喪期間,只能穿黑色或白色的衣服嗎?
今天就來聊聊,服喪期間該注意什麼?
以及這些禁忌的背後,
究竟有哪些含義呢?!
#百日禁忌 #守孝 #守喪 #對年 #百日 #出殯 #告別式 #小冬瓜 #單程旅行社 #冬瓜行旅
—
💻 冬瓜行旅官方網站:
https://owt.com.tw
冬瓜行旅部落格:
https://owt.com.tw/funeral-encyclopedia/
📱 臉書粉絲專頁:
冬瓜行旅_小冬瓜
https://www.facebook.com/dk0926555558
單程旅行社
https://www.facebook.com/owt2016
📹 YouTube 頻道:
冬瓜行旅_小冬瓜
https://pros.is/melonlifetrav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DPfIRFcdy4/hqdefault.jpg)
出殯後禁忌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師娘眼中的人生大事』播出時間:週日晚上8:00,敬請訂閱影響力
【紅包袋裝艾草來避邪?回家後快用淨符洗澡?】
本集簡介:農曆七月到了,民間的禁忌習俗一大堆,但在出入殯儀館方面,又有哪些禁忌與忌諱呢?
為甚麼長輩們總是不讓小孩進出殯儀館,擔心他們會去煞到、身體不舒服、將來會不好帶呢?
今天師娘就要用「科學」的角度來與大家探討~關於殯儀館的禁忌與憂慮!
鼎恩禮儀官網:http://din.com.tw
24小時服務專線:02-22543363
#播出時間
「師娘眼中的人生大事」為#雙週上映,歡迎粉絲持續追蹤影響力頻道,觀看更多達人分享喔!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師娘眼中的人生大事:http://seepower.tv/author/guest_02/
關於師娘呂古萍:
因為嫁給殯葬禮儀師父,人稱師娘的呂古萍就此踏進殯葬業十餘年。
在多年的執業生涯中,沒有寫作經驗的呂古萍,因為有了「在時代巨輪的轉動下,有些習俗需要被改變,而有些習俗需要被傳承」的想法,開啟了她的寫作生涯,並設立臉書粉絲專頁「師娘眼中的人生大事」,傳遞更好的殯葬習俗觀念及文化給民眾。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愛奇藝站:http://tw.iqiyi.com/u/1269595541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uYGlH2UhaQ/hqdefault.jpg)
出殯後禁忌 在 不可不知的喪葬禁忌,人生最後一個儀式,第十點非常重要 ... 的推薦與評價
12、出殯後要給有貼紅紙的鄰居一份禮物(內有鞭炮、金紙、餅乾),並做灑淨告訴林居這段時間麻煩他們了,放鞭炮燒金紙去霉氣。 13.在往生者未滿一年(49天過後)時,若要 ... ... <看更多>
出殯後禁忌 在 殯葬儀式意義與喪家權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 1. 牌位供奉回家,每逢農曆初一、十五要為往生者早晚供飯、至對年合爐為止. 2. 出殯後尚未進行的七及百日‧尚需繼續祭拜. ... 4. 出殯後可換孝或寄孝,對年才能完全除孝. ... <看更多>
出殯後禁忌 在 親人過世禁忌有哪些?服喪多久能去廟裡拜拜?8小時內不能碰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