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所在,就是他自己的熱門科系】
連日春假,讀大學的兒子跟我說要交不少作業,還有要拍一個紀錄片,
所以除了一兩個早約好的社交活動,
其他時間他都兀自到圖書館寫作業,直到很晚才回家。
我無意間瞥見他畫的厚厚的一疊分鏡圖,以及認真繕打的報告,心裡感慨萬千。
記得國高中時,小子非常堅定地跟我說他決心要讀電影系時,
我不少朋友及家族親戚都面露複雜的臉色,
有朋友非常雀躍的跟我恭喜說,孩子那麼早能確立自己的目標真不簡單,
但是反問他們如果是他們的兒子想念電影系會不會答應時,其中不乏有人直接表達,會好好勸導孩子想清楚,
因為這條路既花錢又辛苦、人力銀行統計工作報酬不高,可說是投資報酬率奇低無比的一個科系,特別是男孩子,非常不利他們成家立業。
有個朋友還好心的安慰我:
「唉呀,反正讀什麼也不見得會做什麼,你也別太擔心!」
我一聽完這句話,滿臉驚愕。
•••••••••••••••••••••••••••••••
兒子如願讀上他心中的第一志願電影系之後,某一天我將這一段對話轉述給他聽,
兒子聽完,好像臉上被人擊了一拳似地垮下來。
立即反問我:「馬麻,那你贊成你那位朋友的話嗎?」
我立即用力拍了兒子的肩膀再反問:「你覺得呢?」
兒子非常忐忑的看著我。
我非常鄭重的、認真的看著兒子,說:「當--然—不—贊--成!」
「兒子,當時媽媽聽完腦中轟地一震雷。我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問題問自己---奇怪了,如果決定念電影卻沒勇氣走電影這一行,那幹麻要讀?兒子,這就是當時我唯一的想法。」
接著,我再給兒子用力一擊:「電影的領域很寬廣,我看到你有你的長才,好好發揮,你絕對能證明你自己!」
兒子聽畢雙眼馬上放出光芒,那光芒裡盡是感激;同時,眼裡含著被賞識的信心、被激出的力量。
到過很多學校演講,看過不同的家長,了解他們不同的孩子,我真心理解一個事實: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要當學霸,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那麼愛讀書、會讀書、能讀書;
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找得到他願意努力扎根累積的方向。
也不是只有考上醫學院、讀到最夯的資訊工程才保證有燦爛光明的成功人生;
每一個孩子都有適合他的路,走對路,他才可能心甘情願、踏步前行,
而且沿路的明媚風光才可能被真正領略,他才可能走得遠、走得久。
這陣子又有不少高三生在辛苦地準備大學入學備審資料,身邊不少高三孩子的媽媽都陷入焦慮疑惑,
有的親自下海幫孩子準備資料,有的花大錢請顧問公司,有的為了選填校系還跟孩子吵到天翻地覆。
如果一口氣準備六個不同的校系,真的會搞到人仰馬翻。
我不由得想到去年此時兒子準備備審資料的種種情景。
這兒子讀起書來一向自由自在、不太過度逼迫自己、也鮮少為成績傷心難過,
如果有一百份力氣,他絕對最多只會花七十分力氣讀書。
媽媽我看在眼裡,一切了然於心,我絕對不會過度威逼、頻頻催促他埋首書堆,甚至太過度幫他安排補習課程。
為什麼呢?因為,我知道,對於這樣的孩子,催促他讀書五遍或是五萬遍,效果沒什麼不同;
而如果不是他自己覺得有需要補的習,即使我插手安排,他去補習班也不過恍神混日,除了媽媽求心安,不會有任何效果。
但是,我非常清楚,對於這樣的孩子,絕對要用心體會、去看到、去找到他出於自主、非常想要學習、極度渴望追求的方向。
從國中開始,一放學就坐在電腦前寫故事寫到忘我
一到寒暑假就到圖書館借一大落電影,一片接一片專注欣賞,
一看完電影就迫不及待記錄心得、累積了厚厚一大本的影評……
做媽媽的我告訴自己,這些就是這個孩子專注的時刻,這就是他與眾不同的用功方式。
果不其然,去年在準備備審資料時,從不會委屈自己熬夜讀書的小子,竟不眠不休地為自己的作品重新拍片整合,
蒐集自己從小到大的每一個動態、靜態作品,
細膩設計每一張A4紙上的設計、每一個標題用字與字體、每一張照片format…,都用心雕琢。
眼前再也不是大喇喇、隨隨便便,老是只花五十分力氣讀書,而是用了超過一百分力氣準備備審資料的認真身影。
小子沒有花半毛錢請顧問公司,更不要媽媽經手幫忙設計,
因為他心裡極度的渴望與熱情足夠他自立自強、帶他到他要的地方。
皇天不負苦心人,雖然中間幾經波折,他最後如願考上了自己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校系,
即便,不是世俗眼光中最熱門的科系,更不是人人認定最有錢途的領域。
但如今,我最喜歡聽到讀大學的兒子告訴我,他好喜歡現在的校系,他讀得非常充實開心!
其實,真的不必兒子開口告訴我他讀得開心。
每當我看到上了大學的他常常到圖書館埋首一整天,畫分鏡表、寫劇本、做報告;
看到他一如往常持續大量、有系統的觀影、分析電影,
聽到他一談到自己要拍的影片就眉飛色舞,
做媽的知道,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要當學霸,都要當學術菁英,都要進入熱門科系。
孩子讀的就是屬於他自己的第一志願!
熱情所在,就是他自己的熱門科系!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