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品】用禪修方法面對海浪
✒文:簡演明 🖼圖:東初禪寺
摯愛的媽媽在三月五日離開我們跟隨菩薩去修行,五月七日圓滿在法鼓山生命園區植存。那二、三個月,忙著安撫家人、處理事情,感覺自己似乎都能夠平靜面對,但也許因為忙碌,情緒一直潛藏著。直到回到美國,悲傷才開始席捲而來,悲痛與思念像無底的深淵。一位師姊跟我說,悲傷就像海浪,不會消失,但慢慢地,游泳技巧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壯,妳就不會被浪打倒。師姊們的關懷和支持,讓我從孤立自己、什麼事都不想做,到慢慢地恢復參與讀書會和禪坐共修等線上活動,還報名了七月的禪一。
這次是 #疫情 以來第二次參加線上禪一。第一支香開始前,常興法師為大家介紹禪修方法中的念佛法門,就是腦中不斷憶念佛號,念一句佛號,數一個數目,相續不斷;我腦中想起為媽媽助念時,全家人在媽媽身旁,跟隨念佛機,一句一句的阿彌陀佛聖號。雖然自己之前大多是以數息法,也知道一旦選定方法,就要一直堅持。但阿彌陀佛聖號在腦中縈繞不斷,我告訴自己,今天的禪一就以念佛方法完成吧。
從第一支香開始,姿勢調整好,心裡就抱持著把每一個佛號念好就好的想法,不管以前,不管未來。感覺時間過得非常快。中午休息兩小時,法師一開始就提醒大家,雖然是線上禪一,希望大家還是事先與家人溝通,做到三件事,一、禁語;二、不使用社交媒體、不上網;三、不看任何書報。休息時間,不管是準備午餐或是喝水用餐、關門開門,每一個動作都要清楚明瞭。例如喝水,知道水進入口腔和喉嚨的感覺;例如用餐,知道每一口食物咀嚼的感覺。
因為採念佛方法,休息時間我的腦中還是佛號不斷。有妄想,就提起佛號,電話跟同修報備今天禪修時間要禁語,接著準備自己的午餐。每一個動作都記得法師的提醒,盡量清楚明瞭。用餐時也不像平常眼睛一定看著iPad,心緒到處飄移不管嘴裡吃進什麼食物。餐後還有好多時間,我做一些家務,然後在家裡走路散散步,一樣提醒自己,每個動作清楚明瞭。
下午法師提醒大家,如果昏沉,可以試試睜開眼睛打坐。我一樣用念佛方法,提醒自己守好每個佛號,也提醒自己放鬆。剛好之前在果元法師的晚課開示學習到,打坐時只要發現自己不夠放鬆,不管是身體或心理的不放鬆,就放下方法,回到放鬆。
二支香之間,法師帶領大家作伸展、瑜珈動作和經行。法師很清楚的在鏡頭前示範經行動作,「 從腳跟到腳尖慢慢離地;再慢慢往前跨半步;然後腳尖慢慢著地,再延伸到腳跟。心,則專注在身體的動作上。」法師說,心的專注點可以先擇一,放在移動的腳,或是在固定不動的腳上,等到有了比較深度的覺察力,就可以擴展到觀察全身的動作。禪修結束前,法師很慈悲的回答我的問題,禪修的念佛法門,是用意根,在昏沉時腦中佛號速度可以加快,比較安定時則可以放慢。
八個小時的禪一,收穫滿滿,雖然只是初學者,我學習到覺察,也感受到 #安定 的力量。感恩法鼓山提供這麼多線上活動,讓我可以不出門,逐步逐步地參與活動,走出悲傷。很期待常興法師即將在八月慈悲帶領線上禪二。悲傷的海浪一樣會湧上來,但是透過一次次的學習和練習,我將可以平靜、安定的面對它。阿彌陀佛!
■更多 #心靈小品 https://pse.is/MJA7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平安時代,以鈴鹿山為根據地,與坂上田村麻呂一同進行鬼退治的舞姬。 因身姿之華麗常被歌詠為天女或鬼女的絕世美女。而其正體其實是由天界派遣而來、 第四天魔王的愛女。然而接受了將日本化為魔國之命令的鈴鹿御前,卻不以親手混亂 區區人類世界為善,反而在眾多冒險,悲戀的結尾,被戀人坂上田村麻呂打倒。 正可謂是悲...
「初禪 感覺」的推薦目錄:
初禪 感覺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前些日子在我的 Youtube 頻道做了一個講解靜坐中會看見光影的直播,直播中我涉及的內容如下:
佛家禪修裡面的禪相(nimitta)現象,佛教中目前帕奧禪師和 Ajhan Brahm是講這禪修法比較出名的出家人。
閉眼後,不少靜坐的人能夠看到如星雲式的黃綠顏色。
我三十多年前,(十多歲時),已經接觸這種看光的禪修法。
走清淨道論的路線,泰國緬甸的就有透過呼吸禪法而看到光光色的飄浮,最後那些光會凝聚成團。
這種禪相的修法,不是每一個禪修者是會看到禪相,一些人可能不是透過視覺禪相入手。有可能是用觸覺禪相。
帕奧禪師和泰國的禪相修法的操作,也有細節上的不同。前者是要看到禪相與專注點重疊後,就開始放棄專注呼吸,而全情的專注在禪相光團之上。後者的做法比較簡單,就禪相出現後,只要穩定的話,就看靜靜看著,讓它放大,大道好像雨傘這麼大時,禪相會有力量把你吸進去禪定。
佛陀的原始經典Sutta裡面是沒有說專注呼吸會看到光的禪修方法。
一般佛教的守呼吸法,會專注在鼻端的呼吸感覺,但長期專注在自己頭部的部位,其實血壓是有可能會上升的,所以要小心,專注力也不要太強。血壓高的人要千萬注意這一點。
丹道的靜坐反而對於把精神不斷擺在鼻端,是有批評的,大體上是不主張死守一個部位。
佛家禪修者如果講關於一些感應或前世時,語氣會變的話,其實這修行者是很重視這些感應或前世的事蹟。
我對帕奧禪修的初禪檢視五禪支,是透過看光點的出現,是有質疑的。因為這不像是原始南傳佛教的做法,有可能是受密宗修行的元素影響。
為甚麼緬甸政府會很小心那些有修 Sanatha(止定)禪法的團體,卻會支持修內觀禪(正念禪)的團體?他們怕修禪定的,會有神通或特異功能,怕他們對政府有影響。而內觀禪則是走解脫路線的,比較不問世間政治。
禪修見光,在生理學上,叫做 Phosphene Effect,在暗中很多人都會看到的,用手指按壓眼球時,也會出現這些光彩的。或者你的眼睛看著一個沒有變化的屏幕,你的眼睛內的細胞就會在長時間沒有受到刺激的時候,就會投射出一些光影給自己看。
這在醫學家也叫做 Prisoner Cinema,就是一個囚犯在全暗的房間內,時間一久,就會開始看到很多影像。
歸一清淨法大約就是眼皮輕蓋,視線若有若無的看牛眠之地(即打坐盤腿時,兩膝蓋之間的空間),時間久了眼皮內就會開始看到色彩的變化。他們是認為這是五臟內氣的反映。看的口訣就是沒有情緒的靜看,逐步的看到白色的光彩,之後就把自己和白光結為一體。如果白光當中有雜色,就用吹氣的口訣,把雜色吹走。當中紫色不需要吹走。合一的口訣就是唸『光就是我,我就是光』。合一的過程,光和手腳混為一體,最後全身皆和光結為一體。
靜坐做說見的禪相,原始人的壁畫中,和服用迷幻藥的人,所看到Phosphene Effects是一樣的。
你內心的動靜,與眼皮內所看到的這些光彩的動靜是相應的,你的心越不動,光彩月不動。
藏傳的大圓滿也有看光的修法,有在黑暗中看,或往天空看等等。這種光點一旦見到後,如果你心中動念想要去看,那光點就會飄走。心越不動,就越穩定。
大圓滿的看光,是會發展到看到全宇宙都是,最後這些光彩會逐步回收到一個點上,而全部消失。
在印度教,同樣的做法叫做 Mandala Vidya,看鼻子之下的空間四吋的地方。從那邊開始見光影,光影之後也會出現菩薩天神,這話大圓滿的看光法,很相似。
錫克教的一派也有這個看光法,只不過他們的做法就是有唸咒的。錫克教看光法的咒是Jot Niranjan - Omkar - Rarunkar - Sohang - Sat Nam(青海無上師的派別也是跟錫克教學的)
我也大概的講了法身寺禪定法,在肚臍上一個發光的水晶球,從中唸咒見光。(他們的咒是 Samma Arahan)
另一種的專注力修行,就是讀經,而是要斷字來唸,也不要思考經文的意思,只是心無雜念的一字一字的唸。
其中靜坐中師父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觀察你的表情有沒有緊,而把氣聚集在頭部。其中對治的方法,就是讓臉部放鬆,例如把臉部如似笑非笑。
盲人如果是先天盲,靜坐時基本上就看不到光,不過如果是後天盲,有機會看到。
看光是指閉眼見光,不是想像光出來。
清淨道論裡面的宿命通法,就是入定四禪,出定的那刻就發願要追踪自己最早的記憶,一直不斷的追踪到母胎的記憶,然後再追踪的更早的記憶,一世一世的不斷的往過去追踪。(帕奧派別裡面也有人說用這個前世追踪,可以讓自己明白因果緣起,但我對這說法是有保留的。要明白因果緣起,一定要禪定中看到人家的前世故事,才能明白嗎?)
民初時期有一些漢人學了藏傳大圓滿的閉黑關,自己入關後不久就發瘋了。
丹道一個做法是精神輕放鼻樑之外吋許的體外虛空處,從中漸漸的見『性光』。
現在市場上流行七個脈輪的詮釋,是洋人弄出來的。印度的脈輪派別很多,其中一個派別是7個輪的,藏傳很多事用5個輪,這個可能比較傾向於印度比較老舊的派別。7輪配搭情緒和七彩,也是洋人弄出來的。
這視頻中有介紹的書包括:
1)氣功藥餌療法全書(70年代出版的)
2)冥想靜坐瑜伽
3)中華道家修煉學
4)Mandala-Brahmana Upanishad
有興趣看視頻的朋友,可以點擊我在留言區的鏈接,也請大家訂閱我的頻道!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初禪 感覺 在 Corey The Man Yog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觀息冥想的最終境界 Jhana 🧘♂️
✍冥想 為何/如何 感覺狂喜?
🎈何謂Jhana?
巴利文是古引度的一種方言,與梵文類似,佛陀的教導原始版本是巴利文,當佛家的教導被翻譯成梵文時,成為所謂的Buddism Sanskrit.(佛家梵文)Jhana 就是一個例子, 原本Jhana梵文只是冥想的意思,但是在巴利文 Jhana是一種有技巧,有步驟,有技術性的冥想練習方法。 也就是來自佛陀的觀息16法,之前寫的一篇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一書裡面提到的7步驟的最終一步 ( 還沒有讀過的話建議先閱讀哪一篇: https://www.facebook.com/CoreyYoga/photos/a.520556888036874/3142406682518535/)
現在的冥想圈,如果你說你練的是 Jhana, 就是指這個來自佛陀的奢摩它shamata/觀息法Anapana-Sati。
當一個人能夠完全放下,身體,想法還有五官的輸入之後,面對的就是純淨的心智;像是滿月時, 原本被烏雲般的五官及想法遮蔽,突然間烏雲散去,耀眼的光芒灑落。看到禪相Nimitta ( 之前寫的迷人光體驗: https://www.facebook.com/CoreyYoga/photos/a.520556888036874/3142351319190738)
這感覺是非常的愉悅(piti)且安穩舒適(sukha)的。 沒錯 !! piti-sukha是進入 Jhana 的鑰匙。
在進入Jhana前, piti-sukha 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要素, 把piti 翻譯成愉悅,個人覺得是太文雅, 應該是翻譯成狂喜, 正常人能夠懂的就是”超級嗨!“, 為什麼會超級嗨? 當一個人能夠達到禪相表示他已經發展出足夠的專注力(在我練習冥想里程數 900+小時之候)。 在進入禪那前, 冥想者把專注的目標從呼吸轉成愉悅的感覺, 此時的專注力完全鎖定在很舒服的感覺上,(初學者據說大多會聚集在頭部,有些人在嘴巴,心口。 我最強感覺是在第三隻眼,頭的正中央松果體部位,進階練習者甚至可以把這感覺擴散到全身)。
這很像我們把麥克風靠近喇叭,產生所謂回饋的效應,喇叭聲音跟麥克風之間的聲音越回饋傳越大,直至喇叭失真為止。當我們"完全的"專注在快樂的感覺(piti), 這快樂的感覺會越放越大。我的感覺是眉心及頭的正中間感覺快樂的發麻振動,有點像是電流一樣,甚至會流出眼淚。
此時專注力已不是一個問題,因為你根本無法不專注,幾乎是種毫無選擇的專注。此時任何想法,看法,評論,自我,及其他生活上的一切的問題,在此時看起來,都像是坐在飛機上看山一樣,感覺山的高度起伏其實小小的微不足道。
當然這不只是說說而且已,每次的冥想都有用腦波偵測儀EEG 所記錄, 留言區有一些進入Jhana能量進入腦部,腦波激發的例子。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碰上少數人才有的狀況 就是冥想結束之後,那個身體上的感覺還在,也就是俗稱的 " piti stuck on" = “卡住在piti快樂的感覺上“ 。 甚至在沒有冥想的時候,那個感覺也會浮現,也幾乎可以隨時被激發。 一個推薦解決的方案就是靠運動, 對我來說不是很大的問題 因為只要練一場瑜珈,那個太過強烈的感覺就會漸漸散去。
*Jhana有八階 ,上述為第一階體驗. 第一個 jhana又稱初禪。\
🌊訓練自己 分享瑜伽!! YogiOcean訓練🌊
🙏週末/週間 台北200小時瑜珈師資說明會
(10月2日,15日 各一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88462884995291?ref=newsfeed
❤RYT 200小時師資訓練 (台北週末/周間)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33754181103599
🚀火箭瑜珈100小時師資訓練(台北週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4606550657266?active_tab=about
🔥Corey 線上課網址:
https://corey-yoga.teachable.com/courses
🧘♂️8周線上冥想訓練:
https://corey-yoga.teachable.com/p/d2819a
初禪 感覺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平安時代,以鈴鹿山為根據地,與坂上田村麻呂一同進行鬼退治的舞姬。
因身姿之華麗常被歌詠為天女或鬼女的絕世美女。而其正體其實是由天界派遣而來、
第四天魔王的愛女。然而接受了將日本化為魔國之命令的鈴鹿御前,卻不以親手混亂
區區人類世界為善,反而在眾多冒險,悲戀的結尾,被戀人坂上田村麻呂打倒。
正可謂是悲戀的天女姬,然而追求美、窮究美的她所達到的最先端潮流卻是──
『哎啊,果然還是JK呢!巫女也不錯不過要談戀愛的話就是女子高中生,沒有別的了,
大概是這種感覺!』
那個...小姐啊,你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身高/體重:164cm・51kg
出典:鈴鹿之草子、田村三代記等
地域:日本
屬性:中立・惡 性別:女性
※當然,並沒有把狐耳計入身高。
把任性、頭腦簡單又辣妹感(*1)十足的女高中生給『認真地』演繹出來的
才女。本來的個性與JK(*2)正好完全相反,是思慮極深、容易溝通的凜然公主。
帶著身為天魔公主的冷酷,對自己的職位及責任極為認真,並深以此為傲。
......相反的,也由於那份認真及聰慧而對「鬼之女」的惡逆屬性而失落,所以個性
中也有著自毒自傷、稍微有點羞於見人的部分。
才色兼備,然而私下卻憂鬱倦怠的班長─雖說如此,這部分的本性似乎靠JK演技基本
上都藏了起來。
『天鬼雨』│等級:B+│種別:對軍寶具│範圍:1~40│最大捕捉:250人
天鬼雨。
正式名為文殊智劍大通連。
是將愛劍・大通連分裂為最多250柄,朝著敵人毫不留情降下的神通力。
在生前是與大通連之夫婦劍即丈夫持有的素早丸(*3)的連攜技,能降下計500柄的劍雨
現在是當作回憶的點綴向素早丸告別,藉由碰觸浮游於空中的大通連使天鬼雨發動。
雖然是相當粗糙的射擊精度,發動「才知的祝福」時會將「僅避開自身而在身邊落下」
等精細操作化為可能。
○神通力:B(A) 神明之力的一側面。能自在地移動周圍的物體。然而如今作為從者而
顯現,因而使等級下降,能力作用的對象僅止於自身所持有的物件。
○魔眼:B+ 魅惑有視力的男性,使其對鈴鹿御前抱有強烈的戀愛情感。可用對魔力迴避
○神性:A 對於其身是否具有神性屬性的判定。身為第四天魔王之女的鈴鹿御前持有著
高度的神性。(*4)
○才知的祝福:C 本來是當成寶具用的技能。藉裝備智慧菩薩(*5)所造的小通連,能使
INT大幅提升的寶具。使粗糙的劍法變得精確,戰術也更加廣泛。並能讓「天鬼雨」的
性能上升,使用「三千大千世界」也變為可能,然而因為使頭腦過度運轉,會對扮演
女高中生的無效率生活方式產生反省,而陷入一時的自我厭惡。故鈴鹿御前不願積極
使用。
○三千大千世界(*6):EX 本來是當成寶具用的技能。鈴鹿御前的愛劍顯明連置於日光下時
三千大千世界......縱然是所有世界、平行世界都能在刀中顯現並且加以全幅觀察。
......那究竟意味著什麼,鈴鹿御前並不多說。
長時間使用會導致英靈的資格被剝奪。
-----------------------------------------------------------------
*1 辣妹:原文ギャル,尤指略帶不良感的潮潮女學生,鈴鹿桑的口癖「まじ○○」
「○○しょ」、「○○し」都是常見的辣妹用語。
*2 JK:じょしこうせい(Joshi-Kousei),女子高中生。
*3 素早丸:在「田村麻呂傳說」(泛稱所有田村將軍英雄譚)中,田村將軍所持神通之劍
與三明之劍同樣是架空的兵器。
*4 鈴鹿御前的神性:來自天人、天魔的出身,天人/天魔原為佛教用語,指存在層次
高於人類的生物。
*5 智慧菩薩:傳說中小通連是普賢菩薩打造的慈悲之劍。漢傳佛教中普賢菩薩象徵行德
象徵智慧的菩薩則為文殊菩薩(大通連),型月於本處設定的思考不詳。
另外,有認為三明之劍象徵釋迦三尊:大通連(文殊菩薩)、小通連(普賢菩薩),顯明連
則從能讓人觀測三千大千世界的力量,聯想到釋迦摩尼佛。(無明確來源)
佛教中依觀測者所存在的層次,越高則能觀測世界的部分就越多,如人類可觀察至3維,在此以上的天人所能觀測的部分則是4維以上。覺者(佛)層次最高,可觀測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
*6 三千大千世界:源自佛教的宇宙觀。其認為以須彌山為中心,下至地下天,
上至色界初禪天,包含四大洲在內的部分,為一個小世界。
以千個小世界為單位集合為一小千世界;千個一小千世界,集合為一中千世界;
千個一中千世界,包含其上的色界四禪天集合為一大千世界。
所謂三千大千世界是指包含中千、小千世界在內的一大千世界,而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並且,存在著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透過鈴鹿御資料的描述,可以認為在型月設定下,寶具「三千大千世界」至少具有平行世界觀測的能力。關於長時間使用會被剝奪英靈資格,目前僅有所羅門的「Ars Nova」有類似效果可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dJZZMcLlq4/hqdefault.jpg)
初禪 感覺 在 【靜坐入定的方法】 一、入禪定的條件1) 要離五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按照我們佛教的禪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種禪定,都要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和四 ... 非常舒服的時候,一旦休息就感覺全身疼痛,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禪。 ... <看更多>
初禪 感覺 在 [法語] 萬行法師-入定、住定、出定的秘訣- 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在打坐的過程中,如果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只有呼吸、雜念存在, 說明已進入初禪。隨著功夫的加深,雜念少了,呼吸減弱了,進一步不存在了,說明已 ... ... <看更多>
初禪 感覺 在 Re: [問題] 初禪,二禪的不起作用- 看板Buddha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YiShenHsieh (難得糊塗)》之銘言:
: 各位大德
: 想請教初禪二禪的一些觀念
: 因有疑惑,故來請益
謹就一己知識判斷答覆,不一定完全正確!
: 初禪鼻識,舌識不起作用
: 二禪前五識不起作用
前五識不起作用,不是在色界二禪,而是在無色界。
到無色界才會僅存意識。
初禪已無飲食,鼻識香覺與舌識味覺已無作用。
二禪身形只是一團光芒而無身軀,身識觸覺已無作用。
色界諸禪都還在時空境界,所以三禪四禪都還有對於外在環境的眼識耳識。
無色界超脫時空境界,所以無前五識而唯有意識。
但這並非是無色界就沒有眼耳鼻舌身的內在感覺,只是沒有對於外在環境的五識。
無色界的意識可以顯現五識感受,就像你在夢中並沒五識,但也有相關五識的作用。
無色界天神可以顯現時空世界在祂自己心中,對祂而言是沒有外在五識與外在世界。
所以大乘佛教才會誤解而說萬法唯心所現,其實那就是無色界的生命境界。
大乘誤解的成佛妄見,其實還在無色界識無邊處的生命境界;
所以才會有《楞嚴經》錯將諸根互用以為就是成佛境界。
: 這時是指有覺照而不起作用
: 還是對五塵已無覺照作用呢
大乘修行還不能覺察到上乘所見的心路過程,所以會將 一個心路過程 當作 一念。
所以大乘唯識學才會說,沒有任何脫離意識的五識心念。
唯識學說實際的五識運作是 眼俱意識、耳俱意識、鼻俱意識、舌俱意識、身俱意識。
大乘唯識這五俱意識的心念,正對應於上乘阿毗達摩論的五門心路過承。
五門心路過程正是起於五識感覺而終於意識作用。
你要真正清楚整個作用過程,請閱上乘《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第四 攝路分別品〉
這書在網上應可找到PDF檔。
: 五塵->五根->五識
: 描述的不起作用是指五根還是五識
根與塵的兩分,就是欲界色界的「有對想」,區分根塵就有內外之分。
根內而塵外,所以就有外在世界的顯現。
無此兩分,就是無色界的「滅有對想」,一切境界皆在自心顯現。
譬如無色界的看見,不是眼識作用的根塵兩分,而是眼獨頭意識的作用。
何謂獨頭意識?請自行閱讀唯識學的說明。
: 色->受->想
: 描述的不起作用是指受還是想
每一心念都具足其受想行識蘊,因而所謂不起作用,並非是在受或想。
所謂不起作用是在沒有對應五識的色法。
譬如對於沒有身根的眾生,其心念就不會發生觸塵。
但那只是代表他不能感受到外在環境的觸,但他自己意識創造的內心妙觸還是可能體驗。
那種意識的觸覺,並沒色法發生,只存在於他自己內心的感受。
譬如你現在內心回憶一首曾聽過的音樂,那首音樂在你心中重現感受。
你可能感受音樂旋律歷歷分明,但那不是來自你的耳識,而是來自你的意識。
大乘將五識與意識的對象,並以塵相而論─
眼之色塵、耳之聲塵、鼻之香塵、舌之味塵、身之觸塵、意之法塵。
但就上乘而言,色聲香味觸之塵是屬色法,然而法塵並非色法而直接對應感受。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東岐明道 https://amidha.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216.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61905767.A.56B.html
慧觀並沒有分離識蘊,上乘修慧並不需要到無色界的境界。
您的大乘誤解觀點,是將空無邊處定當作滅盡定,才會以為四禪就可入滅盡定。
阿毗達摩論的心路過程,是不見於大乘論典的。
※ 編輯: amidha (114.42.221.161 臺灣), 07/01/2019 16:39:20
慧觀五蘊無我,與修定達到無色界,是沒有關連的。
滅盡定需要三果四果聖者的慧力與非想非非想定的定力,不是色界定可以達致的。
慧解脫阿羅漢並不需要修定禪,而證阿羅漢也不是因為徹見五蘊生滅。
您的誤導錯解問題,我以前已經勸過您了!
※ 編輯: amidha (114.42.214.101 臺灣), 07/02/2019 20:19:25
您以上的錯誤說法,不光是我,只要稍有佛法常識的人都會看出滿滿都是問題。
您的修行體驗與佛法知識都有嚴重偏差,只是在穿鑿附會佛法高深境界。
您修的不是佛法!將自己一己體驗去附會佛法高深境界,有落貪執,對您不好!
您應該放下我慢,好好真正讀通佛典,以及參拜禪修明師請教您的修行誤解問題。
※ 編輯: amidha (114.42.223.17 臺灣), 07/03/2019 17:32: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