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兒教養這條路上,需要陪伴的,不只孩子…】
一位母親親手溺斃9歲、不能言語自閉兒的事件,震驚全美,接受偵訊時,她說道:「我要送他去一個更好的地方…。」
在教養這條路上,特殊兒家長常走得更為艱辛與挫折,身心承受沉重壓力與教養挑戰,旁人也許無法完整感同身受,但可以這樣給予支持...⬇
▶如何關照特殊兒家長:cplink.co/XdcMJKv4
▶一位自閉兒母親的告白|別叫我勵志媽媽,只是天塌下來了乾脆當被子蓋:cplink.co/943zceNF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不過生了一個小孩:我是戈婭,別叫我勵志媽媽」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一個有力量的女人,就會是有力量的母親。 一個女人,在社會眼光與自我質疑之間,傾聽自己,立體呈現身為母親的多面可能,幽默、爽快、感人。 ▌很多人不相信「如果我的孩子有自閉症...
別叫我勵志媽媽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給兩胎媽媽們的幾個建議
昨天看到戈婭書裡提到以下的這幾個段落,很精闢的敘述了手足之間的關係。真心覺得不管是原生家庭裡有手足關係問題或是有生兩胎以上的爸媽們,都要看看這幾段很重要同時也讓人眼眶泛淚的段落。
#以下每段都必讀👍
—
『那是幾年前。我去北京簽我前兩本書的出版合同,他是出版公司的老闆。晚飯後他帶著我穿過公園,送我回另一邊的酒店。那時我們都三十多歲了,但是偶然聊到家庭,我發現我們都還活在小時候。
#這是第一個需要媽媽們警醒的地方,#不要覺得「#長大了就好了」。所有在童年裡沒有得到足夠支持的孩子都會尤其渴望長大,他們也以為長大了就好了。可是沒有那麼簡單,所以, #問題發生的時候就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時候。
我小時候認為父母偏愛妹妹,可能因為我年長,身體也更強壯,他們覺得我不需要那麼多關愛。我從小習慣於表現得特別獨立和能幹。我以為變成一個懂事的孩子,會得到他們多一些的愛。可是,那樣只讓我更不得寵,因為,父母可能會覺得:你既然都這麼能幹了,那不妨對你要求更多一點兒。
#這是第二個需要媽媽們警醒的地方,#如果你的孩子特別懂事,#千萬別忙著炫耀,#請一定對他們更多地關注,#要知道乖孩子的傷永遠是最多的。如果你的孩子還處於索愛的時段,不要覺得他們不懂事,要知道,這是因為他們還信任你,他們還能在你面前表達自己的意願,妳要做的只是讓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相對的確認,請多一些和他們單獨相處的時間,和他們的心去對話。不要讓孩子帶著怨恨,成為獨立卻孤單的人。
而他身為一個被寵愛的小兒子,對此卻是這樣說的:「我有無數次想跟我爸媽說,我求求你們不要對我這麼好,我不需要!你們對我的偏愛就是在挑撥離間!我求你們去看姊姊!看看我唯一的親姐姐居然從小到大都只想整我,看看我這一生因此過得多麼痛苦!」他說,他姊姊整了他幾十年,童年時的毆打、陷害之類當然都一概不缺,長大之後他們各自發展成老闆,又用商場的方式來整他,互撂狠話甚至打架是家常便飯。
講到那些往事,他躺在公園的長椅上望著夜空哈哈大笑,我覺得他笑得好傷心啊。但是,他很堅定地說,他崇拜姊姊,他愛她,他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她也能愛他。
你看,在一個不平衡的家庭裡,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所有人得到的痛苦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嫉妒有嫉妒的痛,被忽略有被忽略的痛,看起來得到寵愛的人,也有他們的痛。
因為 #對於大孩子來說,#他們出生時面對的是父母,#他們想得到的也是父母的愛。#對於小孩子來講,#他們出生時的世界裡是既有父母也有哥哥姊姊的,#他們想得到的愛,#是來自所有人的,#缺少任何一個都是巨大的傷口——#這就是第三個需要父母警醒的地方。
(中略)
這就是我最後要分享的:#即使很遺憾,#所有的問題都沒有在最好的時候去解決,#但只要活著,#一切都不是終點,#永遠不要拒絕變化、#拒絕長大。#不要一直回望小時候啊。』
-文章節錄自戈婭《不過生了一個小孩——我是戈婭,別叫我勵志媽媽》
—
爸媽(孩子親近的大人)在手足間的角色非常重要,手足之情不會從天而降、不是與生俱來,手足之間的感情是我們身邊的大人用智慧叫喚出來的。
在這裡本人依然要不免俗的推薦汪培珽的《相親相愛》這本書,我們家的四隻到此為止沒有出現什麼明爭暗鬥,就是按照這本書的規則引導四隻的喲!😊
#用生命激推💪💪💪💪💪
別叫我勵志媽媽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乖乖聽話的小孩真的是你要的嗎?
好久沒有聊拿鐵了,正所謂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拿鐵升上大班後到目前為止,新老師說他的表現都很良好,沒有出現過往的暴走狀況,所以沒有什麼新聞可以上來update給大家😂
回顧拿鐵中班那段時間,我跟他的摩擦真的很嚴重,我常常在思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錯,才讓他那麼難以搞定、讓人無法捉摸?
除了原本天生的特質之外,可能他也剛跳脫小班的幼幼時期,逐漸有表達自己的能力了,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跟脾氣,但他的方式之劇烈,完全超出媽媽我的想像範圍,他的行為很多是我無法理解的。
是的,我是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拿鐵很多時候都會聽不懂我講的話,我無法理解為什麼他會如此用力反抗,我無法理解他為甚麼會對我大聲咆哮,用怒吼的方式表達他的不滿。
直到最近,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無法理解了。
一切都是因為我・太・乖!
對,我從小就是個很乖很聽話的小孩,而當我在有小孩後,我的參考樣本自然就是我自己,所以我覺得小孩很乖、很聽話、很溫馴是理所當然的。記得小時候如果有大人生氣使臉色時,我會閉嘴不說話,想哭時我會忍住,遇到挫折時我也不敢說,我很會看大人的臉色,所以我記得小時候我常常得到「很乖」這個稱讚。
結果上天就派了一個孩子來跟我說:「不對!請不要教你妳孩子當乖小孩!請讓他們哭,請讓他們生氣,請讓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說出自己的意見!」
—
『做為成人,不要直接告訴他「不能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要告訴他「你可以做什麼」、「你可以怎麼做」。
(中略)
一個孩子,應該是可以對大人說「不」的,這是另一種對自我的信心和對他人的信任的建立。
(中略)
芭芭拉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乖孩子內心的傷是最多的,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注。」當「乖孩子」們慢慢長大,遇到愈來愈多的困難時,從父母那得不到足夠的能量的話,他們會非常孤單,特別是自閉症的孩子。』
『』節錄自戈婭《不過生了一個小孩——我是戈婭,別叫我勵志媽媽》
—
瑪奇朵看似溫馴,但每當她在對我生氣時,也會用怒吼的方式表達她的不滿,她會說:「為什麼?為什麼妳就可以生氣我就不行?」
以前的我會怒氣沖沖的講道理給她聽(結果氣哺哺就是學我的😂),現在的我會說:「妳可以生氣,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我也會,所以妳先生氣,氣完我們再來說。」或是「沒關係,你先哭,我等你哭完我們再來談。」
談完之後我會跟他們說,下次你可以怎麼說,我就會知道你想要什麼了,一直生氣、氣個不停很浪費時間。接著,再讓他們試著學習複誦一次。
當媽媽後我才知道,最難能可貴的不是小孩乖乖聽我們大人的話,而是當他們在情緒下,還願意跟我們講他怎麼了,告訴我們他的想法。而這背後,是對我們大人有相當夠的信任。
所以請允許孩子哭、請允許孩子生氣、請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吧!
那天夫君在摺衣服,拿鐵跑進我們房間跟夫君說星冰樂不小心尿尿在地板上了,正在忙的夫君沒聽清楚,不知道唸了拿鐵什麼?
結果拿鐵馬上哭著回:「我只是要來跟你講說樂樂尿下去了,你幹麻這樣罵我,還誤會我?」
生母在旁邊聽了有多感動大家知道嗎?
不是因為他罵了爸爸(雖然我在內心大喊兒子阿罵得好😌),而是他終於不再是那個遇到挫折時,只會情緒爆炸哭著跑走,或哭著跑走又躲起來的拿鐵了!
#情緒很重要
#不要再期待孩子當個不會表達情緒的乖乖牌了
#情緒有多重要請看留言一樓的影片❤️
別叫我勵志媽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不過生了一個小孩:我是戈婭,別叫我勵志媽媽」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一個有力量的女人,就會是有力量的母親。
一個女人,在社會眼光與自我質疑之間,傾聽自己,立體呈現身為母親的多面可能,幽默、爽快、感人。
▌很多人不相信「如果我的孩子有自閉症」,自己還可以做為一個「人」,而不只是做為一個「自閉症孩子的媽媽」活著。▌
◆◆◆
當一個學霸母親,有個到八歲卻連數數都不會的孩子,
當她成為單親媽媽,孩子的經濟、生活、教育一肩扛,
當兒時慘遭霸凌的她,面對人際能力等於零的自閉症兒子,
當她決定遠離闖盪十幾年的光鮮媒體圈,跟孩子搬到山腳小村,
當從小索愛無門的她,因為這孩子,有機會與疏離的父母從頭和解,
當原本焦慮過去、迷惘未來的她,跟孩子學到活在當下,接納自己……
一個人鐵了心要同情你時,你真的無處可逃……但你就不覺得這樣活著有多辛酸啊!
◆◆◆
戈婭,她是一名特殊孩子「火娃」的媽媽,兒子有自閉症,但她絕不只以這樣的身分而活,因為懂得善待自己的大人,才懂得教孩子善待及尊重自己。
這本書裡一篇篇笑中帶淚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女人勇敢闖過一關再一關,起了大翻轉的人生。對旁人硬貼上的同情標籤,她嗆辣回敬,關於內心的疑惑和思考,則毫不遮掩地幽默坦露,因為她明白得很,這些都是有了母親這個身分之後,時刻會面臨的迷茫與挑戰。
身為母親,一個女人在他人眼光和不斷自我懷疑之間,如何保有自己,找到自己?「不過生了一個小孩。任何不一樣的生活,只是一個不一樣的日常。」戈婭的剖白,是最好的答案。
◆【每段關係都不是單獨成就,而是互相成全】◆
◎每個抓狂的媽媽,背後都絕對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孩子只是一個放大鏡,將所有的工作壓力、夫妻不和、婆媳矛盾……全部放大而顯得尖銳起來,真正該首先被「干預」的一定是成人。
◎先滿足自己的需求,再來談什麼叫付出。
◎當你洗衣服時,心在手上;當你吃飯時,心在舌頭上;當你喝咖啡時,心在杯子裡;當你工作時,你一心一意地只在那件事情本身──這樣就可以了,這就是「活在當下」。
◎未來的困難是不可能現在根除的,但是只要有遇到困難就去面對的自信,天塌下來也可以當被子蓋。
◎有些困難,本來就是不解決也沒問題的啊。
◎這些對孩子充滿評判的成人,他們一天到晚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挑三揀四,為什麼不回頭看看自己,到底懷著多麼大的惡意而不自知?他們的人生已經貧乏到這個地步,需要透過去評判一個弱小的孩子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嗎?!
◎是否能夠在三十五歲以後還活得比較灑脫、愉悅,不是取決於你有多麼成功,而是取決於你還具不具備發現生活的美的能力,你還能不能對很多新鮮的事物保持好奇心,你對人間還有沒有「活著真是太好玩了」的感受。
◎不管別人覺得你夠不夠好,我都覺得每一個階段都能進步一點點的你很棒。
作者簡介:戈婭
她是作家,在女性時尚雜誌擔任主編十一年,並擁有心理師專業資格。
她是母親,獨力養育自閉症兒子火娃,帶著他從繁華之都四川重慶,移居全然陌生的雲南大理,從零開始,開網購茶店賺錢,同時研究特殊教育,為了親自教孩子關於學習與生活的一切,以及投入協助更多有特殊孩子的家庭。
旁人佩服她,認為她「為了小孩,犧牲自己」,但她說千萬別叫她勵志媽媽,因為,事實上是這個特殊孩子引領他,離開往日急匆匆的燈紅酒綠,回歸生命原點,不再恐懼腳步偶爾停頓,關照自己愛的初心。
她是孩子的媽媽、老師,也是彼此最重要的陪伴。
她始終是擁有最純粹笑容的女人,和她的孩子一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qk09dx5OP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