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真命苦》,也許是影史最苦的電影系列:這個系列自1969年至1995年製作了48部電影,後來又追加了一部重製特別篇電影,而在20多年後,2019年底還要再製作一部全新的《男人真命苦》電影。50年的光陰、50部真命苦的電影,為什麼《男人真命苦》能夠成為日本的國民電影象徵?這也許是個永遠難解的問題──難解並非找不出答案,而是答案實在太多了。
如果我們扣掉尚未上映的《男人真命苦 阿寅,你回來了》(男はつらいよ お帰り 寅さん),以及第49集的特別篇,過去的48部《男人真命苦》電影,都是由昭和年代的大明星渥美清主演,他飾演系列男主角寅次郎。
寅次郎這個角色,被許多人認為是《男人真命苦》這部長壽系列電影成功的最大原因。說來有趣,西方也有個長壽系列電影《007》,也是以男性主角為主,但是寅次郎比起詹姆斯龐德,可說是雲泥之差──
龐德英挺、風流、在美女之間與敵人面前來去自如,女人想征服他,而男人想成為他。
相反地,寅次郎長得寒酸、打扮土氣,沒錢、沒女友、更多時候還沒面子,女人常可憐他,而男人不想像他一樣被可憐。
更糟的是,國際大間諜007一眼就能判讀敵我、看穿女人心,而寅次郎始終搞不懂氣氛,時常表錯情、會錯意,不知道自己早已被三振出局──命苦沒關係,至少人貴自知就好,但是數十年來,寅次郎總是沒學會這一課。
男性觀眾應該都會將詹姆士龐德視為心之導師,而將寅次郎視為前車之鑑。寅次郎不僅沒有外才,內才也半調子。粗魯、性急、還喜歡爭風頭做老大。
路過攝影場地,還會手賤把剛拍好的膠捲底片抽出來玩;看到別人在吃當今流行的外國漢堡,還要嫌別人只會崇洋。寅次郎幾乎將人性弱點集結於一身,特別是男性的弱點。
他唯一最在行的,也許是叫賣的功力:寅次郎是流浪日本各地的「香具師」(叫賣攤商),他賣的東西無啥特殊,全靠他一張俐落靈活的快嘴,把垃圾說成黃金,用最通俗的口條打動來逛市場的平凡客人。
【全文請參見下方留言連結】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660的網紅利惟庸Tony L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音樂賞析企劃募資中: https://reurl.cc/gmY7Lb EP製作籌備階段 需要更多人的支持, 如果覺得喜歡的話歡迎贊助我們~非常感謝!! 【音樂賞析-第二課|鄭成功 唐景崧 】 Tony Li 利惟庸|韓森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前車之鑑】 在《漢典》裡面的解釋...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在 老小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처음 뵙겠습니다 初次見面
—-
안녕! 搭好!
我是老小姐跟B爺的寶貝女兒😘,藝名森森🤗
我是急性子,只要時間到、紗布巾圍好、就會假裝哭哭、高聲催奶喝(甩瀏海
因為個性太著急了,所以在媽媽肚子裡只住了30週又4天,就急著來到這個好玩的世界,幸好馬偕PICU的薯鼠姨母都很疼我,養到白白胖胖才讓我回家。
現在我已經出生4個月囉,雖然矯正年齡只有2個月,醫生姨母評估我各項成長曲線都已經跟上同期了(再甩瀏海
接下來要跟我超嫩的新手爸媽一起請各位姨母三寸多多指教囉~잘 부닥해용.
—-
森森是我跟B爺期盼已久的寶貝。
自從決定要懷孕,我們倆做了各種科學、不科學的努力,最後在不孕門診進行一連串抽血內診子宮鏡檢查之後,發現原來我的身體在日夜加班應酬的摧殘下,已經步入40代了(淚。
就在一再自然受孕失敗之後、下定決心要花大錢作人工受孕、甚至試管的門診,機警的醫生堅持先驗孕,然後就發現森森小寶貝降臨了,真是孝順又省錢的乖女兒(無誤
孕期一切順利,各項孕期檢查都合格,孕吐也才意思意思吐個兩次體驗一下,甚至妊娠紋一條都沒長,原以為就會這麼一路綠燈到40週自然產。
想不到28週的週五晚上,經過連續一個月天天加班,當周肚皮緊到不行,第一次懷孕沒有經驗,不知道那就是宮縮警訊,我在凌晨0點破水了;B爺一路狂飆送我到急診住院;主治醫師安排絕對臥床安胎2週,之後羊水實在太少、安不住,森森就緊急剖腹出生了。
現在描述起來只是幾行字,但從安胎、緊急剖腹、復健、森森黃疸照光、練習脫離呼吸器、新生兒檢查,從5月到現在經歷的五個月,我好像老了5歲一樣(扶腰
雖然森森提早了2個月出生,讓我倆新手爸媽手忙腳亂了一陣子,幸好現在也都闖關成功,森森在中秋節的時候體重滿5公斤、而且順利睡過夜了(撒花
這五個月掉了好幾升眼淚,接受了很多溫暖的問候,有早產經驗的爸爸媽媽前輩無私的分享,甚至很多朋友都拿自己曾經是早產兒的例子鼓勵我們,真是萬分感激(手比愛心
—-
「老小姐」這個專頁本來就是我紀錄雞毛蒜皮生活的渠道,很可惜咎因在台灣繁重的工作而被迫停更很久。
剛好趁現在申請育兒留停期間,我會盡可能趁森森睡覺的時候留下紀錄,要是這些安胎、產後復健、早產兒治療、育兒筆記能夠提供讀者任何一點幫助,我都會滿懷感激繼續紀錄這些前車之鑑(嗯?
然後,老小姐已經變成炫嬰魔人,有興趣觀察森森成長的讀者,歡迎光臨老小姐ig
https://www.instagram.com/misslauatkorea/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在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早媽媽朋友截圖跟我說黃瑽寧醫師轉發了我四書的書摘,看到腿整個軟掉。
我想台灣沒有媽媽不愛黃醫師的。在我生哥哥之前,就有朋友說當媽一定要買他的書。這些年來多虧黃醫師不厭其煩宣導嬰幼兒健康及副食品的新知,多次解救了徬徨無助、驚慌失措的我。
今晚 23:59 四書就要開放預購,我想趁這個機會,表達我對黃醫師的感謝。我在書裡及多幾篇文章都有提到,一條龍餐桌可說是受黃瑽寧醫師少量多樣化觀念所啟發,沒有黃醫師,就沒有這本書。
當年開始幫哥哥做副食品後,我很快發現這是個逼死媽媽的深淵,那時黃瑽寧醫師已經開始推廣少量多樣化的全新副食品觀念,說寶寶可以跟大人共食,隨著餐桌少量多樣化、嘗試清淡的原型食物,試圖把媽媽對於副食品那偏執緊繃的心態中拉出來。
可惜當時的我一時間仍跳脫不出傳統的製作邏輯,畢竟我放眼望去,所有的副食品書跟文章都在教我做食物泥跟寶寶粥。而雖然我會煮飯,但對於如何把自己愛吃的調整成哥哥也能吃的口味與型態,坦白說毫無頭緒,我找不出其中的交集,新手媽媽的我,把嬰兒想得太嬌貴嬌弱。
直到哥哥一歲左右開始厭食(書裡會說很多故事),我才更積極去理解黃醫師想傳達的意念,決定放過自己,不再刻意備餐給哥哥,讓他正式與我們一起吃。幾年後回頭看,才知道那是一切逐漸好轉的起點。
有了哥哥的前車之鑑,我一心想讓弟弟從副食品階段就與我們共食,趁早讓他與我們的每日餐桌接軌,深刻思考後才終於想出最佳執行方式與對應的食譜,解開當年沒能解掉的難題。
這樣做,不但改變了孩子所接觸到的餐點內容以及家長備餐的心態,也讓孩子在淺移默化中,提高對不同食物的接受度。這些連帶好處,我想也是黃瑽寧醫師苦心推廣少量多樣化的用意之一吧。
我知道仍有許多媽媽為了副食品製作繁雜及孩子吃飯問題所苦,覺得做副食品好累、寶寶又愛吃不吃好無力,卻跟當年的我一樣,想跳又跳不出來。因為少量多樣化、讓寶寶一起吃的境界雖令人嚮往,但實際上不知道能煮什麼也無可奈何,才決心要把這些心得與食譜記錄下來,
我希望能藉由這本書,讓家長能輕鬆跟著書,學到不用煮到一桌菜,也能讓寶寶共食且吃得豐盛營養的方法,與寶寶趁早培養一起用餐的家庭飲食習慣,讓吃飯回歸到最自然的模式。我相信,這才是讓孩子好好吃飯,最終的正道。
想說的實在太多了,講不完的,都寫在四書裡了。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在 利惟庸Tony L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音樂賞析企劃募資中:
https://reurl.cc/gmY7Lb
EP製作籌備階段 需要更多人的支持,
如果覺得喜歡的話歡迎贊助我們~非常感謝!!
【音樂賞析-第二課|鄭成功 唐景崧 】
Tony Li 利惟庸|韓森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前車之鑑】
在《漢典》裡面的解釋是:「前面的車子翻了,後面的車子接受教訓,不蹈覆轍。比喻可引以爲鑑的往事。」
然而我們回顧歷史,卻會發現人類從來不曾記取教訓,那些爛事們總是沿著相同的軌跡發生。
鄭成功鄭成功鄭成功
唐景崧唐景崧唐景崧
韓老師用著似感嘆又似憤怒的語氣
用三分鐘幫台灣人們上一堂充滿血與淚的歷史課
「不蹈覆轍」
這麼簡單的道理
你/妳做得到嗎?
---
發行 Distributed:音樂賞析 Th3 Music Class
企劃統籌 Project Director:李育陞 Ethan Lee
音樂製作人 Produser:利惟庸Tony Li
影像製作 Art Director:吳宥芯 Rachel Wu
宣傳 Promotion Supervisor:李育陞 Ethan Lee
演唱 Vocal:韓森
吉他 Guitarist :利惟庸 Tony Li
歌詞 Lyric:韓森
作曲 Composer:韓森
編曲 Arranger:利惟庸 Tony Li
混音 Mixing Engineer:王士榛Helix Wang
---
《音樂賞析》
FB: https://www.facebook.com/th3.music.cl...
IG: https://instagram.com/th3_music_class...
韓森: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cyzsp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lprofessorh/
Tony Li:
Facebook :
https://goo.gl/Wsupjq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ony_li_gt/
Street Voice:
https://streetvoice.com/th3_music_class/
#音樂賞析 #韓森 #鄭成功唐景崧 #嘻哈 #hiphop #吉他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在 熊出沒注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生酮飲食一個月體重竟然反增?!5個常見失敗的原因🤷🏽♀️先看看你適不適合
我很誠實的跟大家說我努力了一個月竟然體重反增
所以找了營養師討論後
歸納出5點常見失敗原因
1. 油脂攝取量不足
2. 情緒起伏
3. 沒有社交生活
4. 吃過量&壓抑
5. 沒有吃早餐
拍攝影片是希望可以作為前車之鑑
原本想要減肥的也可以看看適不適合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盡相同
所以我的經歷只能作為一個個案僅供參考~
減肥本來就是一條艱辛的路
希望大家早日可以找到一個適合自己能持之以恆的減重方法
#生酮#減肥#失敗#ketogenicdiet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