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開記憶鍊成金 #這批很純🖌🔮
你上一次笑到黑咕、氣得顫抖、無力的嚎啕大哭發生在什麼時候?記憶是人生金庫的定期存款,每一分、一秒都會有新款項入帳,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提領出來「回甘」一下,說故事能力強大的創作者們,甚至能把記憶從混沌散亂的狀態提煉成精華,以作品與人共享。本期封面故事談及的精彩圖文作品便是這樣的——
歷史學者翁稷安老師本周為大家導覽賞析了好幾部精彩的圖像作品:《#來自清水的孩子》以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爺爺的一生為敘事主軸;《#臺北來信》將祖母的口敘歷史化為創作,圖像筆觸風格散發濃濃的歷史氣息;《#死者的孩子》是原住民作者偕志語,反思父子之間傳承的身分認同與質問;《#我的日本夢》直視童年的恐懼,媽媽與日本原生家庭之間的束縛成為作者的創傷,而成年後的創作回望,解開了童年記憶的傷口。
文字對白之外,通通編從這些作品圖像中嗅到更多作者描繪的人物心境、時代氛圍,無須聲光效果,好像穿過書頁就能「咻!」一聲即刻抵達作者描寫的那一處記憶點。創作者誠實地剖開自己,將記憶與情感揉合,凝聚成真誠的作品,通通編閱讀故事時跟著浮現的惆悵情緒,也被作品的藝術昇華,徹底懾服於創作者的記憶煉金術下 (シ_ _)シ
.
#Openbook閱讀通信 #本周精采好文全收錄
更多精彩好文,及近期閱讀活動,請見👇👇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