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公布史上第六次全球暖化報告》
#人類十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排放量過去幾年沒有下降
#地球升溫至1.5度不可避免
#我們已經無法阻止未來三十年暖化加劇
#我們可以阻止它變得更糟
#全球十億人口將不斷面對熱浪野火乾旱水資源爭奪
#格陵蘭冰層融化及南極冰棚崩塌不可逆轉
#地球上一些動植物將從此滅絕
#珊瑚礁白化將大規模死亡無法保護魚群
2007年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一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公共最新近期最重要的一份報告,全球變暖的一些破壞性影響已不可避免。但人類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全力阻止狀況變得更糟。
聯合國IPCC此份重要的新科學報告指出,各國推遲控制化石燃料排放(煤炭及天然氣)的時間太長,以至於人類已無法再阻止未來 30 年全球變暖加劇,儘管我們仍有很短的時間,阻止最悲慘的未來結論。
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的活動已經將地球升溫度大約 1.1 攝氏度或 2 華氏度,主要是原因還是燃燒煤炭、石油,其次天然氣,獲取能源。其後果目前已經可以在全球上演衝擊各地,的氣候災民。
光是今年夏天,熾熱的熱浪在美國和加拿大造成數百人死亡,洪水摧毀了德國和中國,而西伯利亞、土耳其和希臘的野火燎原,已經失控。
根據這份由聯合國召集的科學家團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周一發布的新報告,這只是一個開始。
即使各國今天開始,大幅減少排放,未來二十年內全球溫室氣體總量仍然可能會使地球氣溫上升 1.5 攝氏度左右,我們可以説:人類現在基本上已經鎖定、無法逃避,更熱的未來。
科學家們發現,在地球升溫 1.5 度時,危險會大大增加。
全球近 10 億人可能會在更頻繁危及生命的熱浪中,傷害健康及一大部分老人死亡。
由於嚴重的干旱,還有數億人將爭奪水源。水資源,可能引發戰爭。
今天地球上一些動植物物種,將滅絕消失。
全球大片海域維持漁業的珊瑚礁,將遭受更大規模死亡。
英國利茲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此次為IPCC撰寫報告的數百名國際專家之一皮爾斯·福斯特說:“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 20 或 30 年內,極端天氣將大幅增加。” “不幸的是,我們必須了解,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
然而,人類仍然可以防止地球變得更熱。但這將需要各國協調努力,到 2050 年左右停止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
這代表我們需要立即開始迅速擺脫煤炭等化石燃料,並從空氣中快速去除大量碳!
IPCC報告總結:如果全球真誠的合作,全球變暖可能會停止⋯⋯並穩定在於升溫於1.5 攝氏度左右。
但如果各國的努力失敗,全球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與工業化前時代相比,可能會超過 2 度、3 度甚至 4 攝氏度。
IPCC報告描述了變暖程度每增加一次會如何帶來更大的危險,例如更嚴重的洪水和熱浪、惡化的干旱和加速的海平面上升,這些都可能威脅到一些島國的生存。
地球越熱,越過危險的“臨界點”的風險就越大,例如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巨大冰棚,將出現不可逆轉的崩塌。
“地球氣候系統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回頭路,”該小組副主席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高級顧問 Ko Barrett 說。但是,她補充:立即和持續的減排“確實可以改變我們面前的氣候絕望。”
此次公布的IPCC的報告共獲得了 195 個政府的批准,基於共14,000 多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氣候變遷物理學最全面的總結。
此報告將於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成為各國領袖高峰會的討論焦點。
包括拜登總統在內的越來越多的世界領導人支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的目標,儘管主要污染國家目前的政策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很遙遠。溫室氣體的 10 大排放國是中國、美國、歐盟、印度、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加拿大。
這份新報告毫無疑問地認為人類應對全球變暖負責,並得出結論認為,自 19 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基本上都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和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國家驅動的。和吸收熱量的甲烷。
報告稱,迄今為止的氣候變化在人類歷史上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過去十年很可能是地球 125,000 年來最熱的十年。世界上的冰川正在以“至少在過去 2000 年中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和消退。至少 200 萬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未如此高。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海平面平均上升了 8 英寸,自 2006 年以來上升速度翻了一番。自 1950 年以來,熱浪變得明顯更熱,並且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持續時間更長。野火天氣在全球大片地區惡化。自 1980 年代以來,海洋中的極端高溫爆發——這會殺死魚類、海鳥和珊瑚礁——的頻率增加了一倍。
近年來,科學家們還能夠明確全球變暖與特定惡劣天氣事件之間的聯繫。報告稱,世界上出現的許多致命的新極端溫度——比如 6 月份席捲太平洋西北部的破紀錄熱浪——“如果沒有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就極不可能發生”。溫室氣體排放明顯使一些乾旱、傾盆大雨和洪水變得更糟。
報告稱,熱帶氣旋在過去 40 年中可能變得更加強烈,這種轉變不能僅用自然變化來解釋。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危害也會隨之上升。考慮一下危險的熱浪,在過去,這種熱浪每 50 年只在特定地區發生一次。如今,平均每 10 年就會出現一次類似的熱浪。在全球變暖 1.5 攝氏度的情況下,這些熱浪將每 5 年發生一次,而且溫度會明顯升高。在升溫 4 度時,它們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或採取海平面上升。在升溫 1.5 度時,預計本世紀海平面將再上升 1 到 2 英尺,許多沿海城市經常被洪水淹沒,而過去一個世紀只會發生一次。但報告稱,如果氣溫持續上升,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巨大冰蓋可能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破壞穩定,在最壞的情況下,本世紀海平面可能再上升三英尺。
可能會有更多不可預測的變化。例如,有助於穩定歐洲氣候的大西洋重要海洋環流系統現在開始放緩。儘管該小組以“中等可信度”得出結論,該系統不太可能在本世紀突然崩潰,但它警告說,如果地球繼續升溫,這種“可能性低、影響大”的結果的機率將會上升。
羅格斯大學氣候科學家羅伯特·科普 (Robert Kopp) 說:“這不像我們可以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如果我們保持在 1.5 度,我們就安全,而在 2 度或 3 度,則遊戲結束。”報告。 “但每增加一點變暖都會增加風險。”
專家估計,世界各國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將使世界在本世紀末升溫約 3 攝氏度。這加大了各國做出更雄心勃勃的承諾的壓力,超出了他們根據 2015 年在巴黎達成的國際氣候協議所達成的承諾。
如果各國兌現最近的承諾——比如拜登先生 4 月份承諾到 2050 年消除美國的淨碳排放量或中國承諾到 2060 年實現碳中和——那麼接近 2 攝氏度的變暖可能是可能的。其他行動,例如大幅減少農業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的甲烷排放量,可能有助於將變暖限制在該水平以下。
“這份報告讓我深感緊迫,”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簡·盧布琴科說。 “現在是保持 1.5 目標觸手可及的關鍵十年。”
雖然近年來對氣候變化的廣泛科學理解沒有發生巨大變化,但科學家們取得了一些關鍵進展。計算機模型變得更加強大。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新數據,部署了衛星和海洋浮標,並通過分析冰芯和泥炭沼澤更清晰地了解地球過去的氣候。
這使科學家們能夠改進他們的預測,並更準確地得出結論,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就可能變暖 2.5 至 4 攝氏度。
新報告還更詳細地探討了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世界特定地區。例如,雖然迄今為止南美洲只有一個角落出現了可能損害農業的干旱,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升高 2 攝氏度,這種破壞性乾旱預計將在整個非洲大陸變得更加普遍。
巴黎薩克雷大學氣候科學家、報告編寫小組的聯合主席瓦萊麗·馬森-德爾莫特 (Valérie Masson-Delmotte) 表示,對區域影響的關注是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新方面之一。 “我們表明,氣候變化已經以多種方式在每個地區產生影響,”她說。
過去的氣候報告主要關注大規模的全球變化,這使得國家和企業難以採取具體措施來保護人員和財產。為了幫助制定這樣的計劃,該小組週一發布了一個交互式地圖集,展示了隨著全球氣溫上升,不同國家將如何變化。
“為社會、決策者和領導人提供每個地區的準確信息非常重要,”馬森-德爾莫特博士說。
這份新報告是 1988 年創建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主要氣候科學評估的一部分。第二份報告將於 2022 年發布,將詳細說明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沿海城市、農場或醫療保健系統。同樣預計在明年發布的第三份報告將探討更全面的戰略,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阻止全球變暖。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今天(9日)發布2013年以來最重大的IPCC第六次氣候科學評估報告(AR6)。報告明確警告,人類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嚴重氣候變遷效應,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將在本世紀跨越巴黎氣候協定設下的攝氏1.5度門檻,或甚至超過攝氏2度。部分摘要如下:
1. 2011~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相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增加約 1.1 °C。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至少是 200 萬年來最高(410 ppm)。
2. 自從上一份2014年評估報告(AR5)以來,全球地表溫度強烈地變暖。過去五年(2016~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3. 海平面上升和冰層流失的速度加快。目前海平面以近300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中,相較於1901~1971 年,目前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 2 倍。
4. 極圈冰層流失更快,若以2010~2019 年期間與 1992~1999 年期間相比,格陵蘭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增加 6倍、南極冰蓋的平均流失速度則增加 3 倍。
5. 更多科學證據歸因溫室氣體排放和極端氣候的關聯性,特別是極端降雨、乾旱、熱帶氣旋和複合極端事件(乾燥/炎熱天氣與野火事件)等。
IPCC報告撰寫人之一的 Helene Hewitt表示,「先前報告中,對北極海冰融解的趨勢略有低估,現在我們綜合多方面的證據顯示,在所有情形下,我們可能在2050年之前,就會首度看到北極幾乎沒有海冰的景象。」
https://www.ipcc.ch/assessment-report/ar6/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9/climate/climate-change-report-ipcc-un.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加州野火燒」vs.「奧斯卡新規」。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加州野火燒」獲得66.8%的票數。 加州野火這條新聞真的是最近美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頭,美國加州從8月中雷擊引發火災後,就提前拉開了今年野火季的序幕,現在各個城市都被煙霧籠罩,整個很像沙塵暴一樣,非常誇張。這...
「加拿大地圖城市」的推薦目錄:
加拿大地圖城市 在 海馬老爸的嚐遊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溫哥華生活
住過加拿大的人都知道,在加拿大想買酒精飲料,非得前往有酒牌的餐廳或是專門賣酒的專賣店不可。雖然這兩年已經放寬限制,在某些超市的「店中酒區」可以購得酒類,但店數畢竟只是少數。
在台灣買酒就方便多了。不但可以在Costco或家樂福等大型賣場買到質優價廉的葡萄酒,連超商夏季都連年促銷啤酒節。
買酒之外,在加拿大喝酒的地點政府也管很大。除了餐廳、酒吧或是自家屋內,公共區域的戶外一律不准飲酒。夏季不難見到警察在海灘上巡視,確定沒有人喝著隨身杯裡暗藏的酒水。
不過疫情改變了這一切。
不准室內群聚、酒吧餐廳不開張或只開放露天用餐區,促使戶外飲酒的限制鬆綁。繼去年北溫、高貴林港(Port Coquitlam)等城市開放特定公園的特定區域可以飲酒,今年溫哥華市以及新西敏市也跟進。
畢竟法律是死的,人們還是要過日子,在空曠的公園裡與好友飲酒是一年多來被疫情壓得透不過氣來的苦中作樂吧!
以下是一張動態地圖,可以清楚看到可飲酒公園的位置。點進去,還可以看到每一個公園喝酒的相關限制。
相關英語新聞:https://bc.ctvnews.ca/drinking-in-parks-alcohol-is-now-legal-in-these-metro-vancouver-green-spaces-1.5438649
大溫地區的朋友,我們在綠草如茵的公園舉杯,cheers~
#溫市笑應 #drinkinginparks #vancouverisawesome #explorebc
加拿大地圖城市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5/31
* 英國首相強森希望即將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能就冠病疫苗「護照」達成協議,並就擬定一項「世界條約」進行公開討論,以便為應對未來的大流行病做好準備。
目前G7及歐盟疫苗護照承認的疫苗有BNT,Moderna ,AZ及Johnson Johnson.
法新社:強森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訪問時說:「我們必須就冠病疫苗護照和冠病認證系統等各項課題達成協議。」
G7應就冠病疫苗護照達成一致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31-115060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李顯龍總理今天下午4時將發表全國講話,分享政府計劃如何在控制冠病疫情的同時,讓新加坡再次逐步解封。
根據早前統計,新加坡超過200萬人已接種首劑冠病疫苗,意味著超過三分之一的全體人口得到良好保護。
李總理昨天在貼文中感謝新加坡國人待在家中和遵守抗疫指導方針。他說:「新增社區病例過去兩周已穩定下來。我們為保護新加坡人而收緊的措施正在奏效。
李總理今午4時發表全國講話 分享逐步解封計劃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531-115048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谷歌地圖是通過用戶的定位歷史記錄,收集併發表135個國家和地區的社區人流趨勢報告。以新台幣為例,上週一到零售或娛樂場所的民眾,與去年初相比少了41%,公園人潮也縮減了25%,而且當天待在家中的民眾增加了26%,增幅要比台灣、首爾、東京和吉隆坡等城市來得高。
大數據:面對疫情反彈 相比亞洲五地 新加坡待在家民眾最多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531-115048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科威特衛生部星期天(30日)啓動科威特首個「不下車」冠病疫苗接種中心,為經停車輛上的人員接種疫苗。
科威特啓動「不下車」冠病疫苗接種中心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31-115064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台灣疫情險峻,吁政府開放民間和企業採購疫苗的呼聲漸長。不過台灣總統府要求,須先提出申請,符合台灣疫情指揮中心所列的八個條件與防疫政策才可採購疫苗。台灣衛福部也強調,須滿足「政府與原廠簽約」以及「中央統籌分配」的條件。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昨晚在臉書表示,將在72小時內準備好文件。
郭台銘:爭取三日內準備台灣政府所需資料 購買疫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531-115063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儘管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三強調醫療量能充足,但位於新北巿新莊衛生福利部下的台北醫院急診室外架設簡易棚收治冠病患者的影片,昨天深夜在網路廣泛流傳,令外界震撼。
【視頻】台醫院急診室外架設簡易棚收治患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531-115064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社論:聯合早報報導,台灣政府防疫太過自信,沒有在國外疫苗研發時就預訂,即使疫苗問世後也沒積極購買,加上台灣疫苗接種率不到1%,疫情爆發根本措手不及。台灣先前繞過代理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BNT疫苗的上海復星,向德國原廠洽談不順,政府指稱是大陸介入無法購買。
如今到貨的阿斯特捷利康(AZ)和莫德納(Moderna)疫苗一共僅數十萬劑,可說是杯水車薪,到貨也遙遙無期。國產疫苗又尚未問世,藍綠陷入疫苗政治口水戰。聯合早報指出,台灣總統蔡英文和副總統賴清德至今未公開接種疫苗,據分析是要等到國產疫苗問世,公開帶頭施打作為政治宣傳,提振民眾對國產疫苗信心。
* 日本《讀賣新聞》週一(31日)頭版頭條報道,多名日本政府官員透露,日本政府即將出台的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觀眾入場防疫措施規定,觀眾在入場時必須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核酸檢測必須是入場前一周內進行的才有效,如果觀眾有疫苗接種證明書,就不必提供檢測證明。
讀賣:東京奧運入場觀眾須提供陰性或接種證明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31-115063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澳大利亞人口第二多的維多利亞州增加11起社區病例,社區確診病例總數增至51起。
澳維州社區病例增至51 州長稱形勢「極度嚴峻」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31-115064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德州一名男子涉嫌密謀策劃大規模槍擊事件,當局以製造公眾恐嚇和嚴重人身傷害的恐怖威脅為由,把他逮捕歸案。
美國男子密謀發動大型槍擊 德州被捕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31-115065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路透社:紐西蘭南島中部的坎特伯雷地區(Canterbury)遭遇「百年一遇」洪災,暴雨導致河流水位高漲,大面積地區被淹沒,至少300戶家庭星期天晚上被迫疏散。多條高速公路、學校和公司企業也關閉。
紐西蘭百年一遇洪災 數百人撤離家園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31-115062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伊朗和世界大國已開啓新一輪旨在重啓2015年伊核協議的談判,這也可能成為最後一輪談判。
伊核談判第五輪開啓 或有望達成協議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31-115071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一名從印度返港的居民在完成酒店檢疫返回社區後感染冠病,港府因而決定,患者所居住的大樓居民、訪客及工作人員必須最遲週三(6月2日)完成檢測。
印度返港居民完成酒店檢疫後感染冠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531-115061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香港發展商送住宅單位鼓勵接種的方法奏效,預約接種的香港市民上升。截止昨晚,已有100萬4627人接種了兩針。有商家願再接再厲,擬推出更多激勵接種的活動,以抽獎形式送各種禮券,甚至還送「婚姻配對」服務套票。
打兩針港人超百萬 商家擬更多接種激勵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531-115060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週一聯合公佈,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4月的51.1略降至51.0。
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PMI略降至51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531-115062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白羅斯九家國營企業包括工業廠房和一個石油交易平台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
美國制裁白羅斯名單包括石化集團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31-115062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為爭取聯合國大會通過 亞細安九成員國建議淡化緬甸決議案內容】亞細安九個成員國一起向聯合國建議,將草擬的緬甸決議案內容加以淡化,包括刪除對緬甸實施武器禁運的呼籲。此舉是為了爭取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草案。
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上周針對緬甸決議案的表決,在最後一刻宣佈延期。
據路透社所知,這些亞細安成員國在信中表示,決議草案現有內容「無法獲得最廣泛的支持,尤其是獲得區域直接受影響國家的全部支持」,因此草案內容須要進一步協商,特別是讓那些參與斡旋的國家都能接受。
* 【疫中創業不忘環保】在英國倫敦,32歲的女市民史恩在疫情中創業不忘環保。原本從事銷售行業的史恩在去年8月防疫封鎖期間停工,靠領取津貼過活。後來,她發現封鎖期間外送服務需求大,於是買了一輛二手電動貨車,當起了流動小販,載著各類食材和日用品如洗衣粉、洗發水等進入住宅區,客人也可以上網要求貨車開到門前。
與眾不同的是,史恩提供的是綠色服務,客人都必須自備容器或購物袋。這個響應不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做法受到客人的贊賞。
加拿大地圖城市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加州野火燒」vs.「奧斯卡新規」。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加州野火燒」獲得66.8%的票數。
加州野火這條新聞真的是最近美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頭,美國加州從8月中雷擊引發火災後,就提前拉開了今年野火季的序幕,現在各個城市都被煙霧籠罩,整個很像沙塵暴一樣,非常誇張。這場大火真的超嚴重,不只加州發生森林大火,加州北部的奧勒岡州、更北的華盛頓州,也都有很慘烈的火勢,地圖上看起來可能覺得小小的沒什麼,但其實每塊區域都是幾千公頃在燒,現在整個美國西岸的沿海城市都變成橘紅色,有民眾說一覺醒來還以為自己在火星,真的跟電影裡的世界末日很像,我們也有網友留言說,煙霧甚至已經飄過國界跑去加拿大溫哥華,當地pm2.5已經紫爆了。根據外媒報導,這場延燒一個月的大火已經奪走至少26條人命,還有數十人下落不明,數千個民宅被毀,至少180萬公頃土地化為焦土,相當半個台灣的面積。奧勒岡州州長還說,當局正在為「大規模死亡事件」做準備。現在因為很多地方剛燒完或是還在燒,大家還不能進去,所以無法評估火災破壞程度,也還沒辦法確定傷亡數據。
很多人就問說其實美國西岸應該每年都在燒,但今年怎麼會那麼嚴重呢?原因就是氣候變遷!其實加州夏季本來就非常乾燥炎熱,8月16日當天加州南部沙漠地帶死亡谷國家公園(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一度測得攝氏54.4度的高溫,創下1913年以來全球最熱紀錄。這種乾熱天氣就會導致密集的雷暴現象,就是瘋狂閃電沒有下雨,加州8月中的時候,一週就發生上萬次閃電,是1980年代以來最密集的紀錄,那閃電就非常容易引發森林大火,另外氣候乾燥也導致森林裡的枯樹越來越多,就是非常棒的助燃物,因此高溫乾燥、閃電打下來再加上風一吹,很容易就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這次的大火除了天災還有人禍。像是南加州一場大火,起因竟然是一場「寶寶性別揭曉派對」,「寶寶性別揭曉派對」是近年在歐美非常流行的活動,通常懷孕第20週就可以透過產檢知道寶寶性別,那準爸媽會要求超音波掃描師不要當面告知是男是女,而是寫在紙上放入信封封好,再由準爸媽交給一兩個值得信賴的人,這個人開信封得知「謎底」後,在全程保密情況下,根據寶寶性別來籌辦派對。通常透過切蛋糕,展示蛋糕切面是粉紅色或藍色,來象徵懷了女兒或兒子,或者是拉開氣球,看看噴出來的是粉紅色或藍色碎紙花。然後這種派對就越玩越大,大家都想要跟別人不一樣,什麼煙火、煙霧手榴彈、爆破裝置樣樣來,先前也有鬧出人命過。然後這場發生在「聖伯納地諾」(San Bernardino)的火災,就是因為當地有一對夫婦5日舉辦這種派對,為了耍噱頭,使用一個煙火裝置,結果射出去之後,附近的野草迅速著火,這對夫婦狂奔到車上拿水瓶想滅火,結果當然沒用啊,只好趕緊報案,附近居民也被迫撤離。
不過這次山火其實也燒出了外界很多疑問,明明樹林裡這麼容易發生火災,到底為什麼大家還要跑去這種野火好發區蓋房子呢?其實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城市房價真的太貴了,我們先前都住過加州嘛,像舊金山、洛杉磯這種地方,賣腎都住不起,州政府為了解決住的問題,就會施壓地方政府多蓋一些房子應付住房需求,否則拿不到州政府的補助,那未被開墾的山林野地就理所當然成了目標。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加州的「索諾馬郡」(Sonoma county),1964年的森林大火只燒毀了幾百間民宅,但2017年又發生了一場差不多面積的大火,就摧毀超過5000間房屋,顯示當地人口成長了很多。那在三年前的大火之後,當地官員受訪的時候就說,這種事情一定還會重演,因為站在政府立場,他們沒有權力去叫人民不要重建家園,主要有兩個考量,第一是財政:你不重建就會讓人口外移,沒有人就沒有稅收,對地方財政會是重大打擊,沒錢去支付義務教育、垃圾清運、警消部門的薪水,站在經濟的考量下,重建是復甦的唯一辦法。
很多人會說重建可以蓋好一點的房子!像是提升標準、用防火建材之類的啊!不過這就遇到第二點「情感上無法」。這些一夕間一無所有的屋主,勉強住在車上或半燒毀的房屋裡,只希望政府用「最快最便宜」的方式,幫他們重建家園,讓他們的生活盡快回到軌道上,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沒有地方官員會忍心說不,或是拿自己的烏紗帽開玩笑。另外還有一個是,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靠雙手重建家園這樣的觀念似乎變成一種「美國精神」,每次天災後官方就會喊話說:「我們的第一要務就是重建家園!」就好像不重建就等於「投降」,放棄了你的老百姓,放棄了你的選民。結果現在就是燒掉重建、重建又被燒掉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最後恐怕要靠保險公司拒保、讓房市崩潰,才能終結掉這個循環,但就是非常殘忍啦!
雖然氣候變遷的問題我們沒辦法馬上就解決,但至少可以把災害的損失降低,例如根本就不要把房子蓋在野火區,而已經存在的社區,也要靠政府幫忙遷出危險區域,才是目前最能夠治本的方法。大家也不要覺得加州大火跟我們沒關係喔,在台灣也是有很多人把房子蓋在順向坡、土壤液化區,這件事情也非常值得我們思考,人類與大自然爭地的代價,我們扛得起嗎?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加拿大地圖城市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全球10大Google Map被禁止的神秘地點
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的神秘地點
世界10大Google Map禁止的神秘地點 [2020版本]
我駕駛這麼多年都會依賴 Google Maps, 會否像身上裝了一個追蹤器呢? 另一邊廂有些市民會為了私隱, 在Google maps 模糊自己住宅.
那南極又住了什麼古老文明需要模糊呢? 啊拉斯加被模糊的空地有一部天氣控制機?
KFC的商標又跟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神秘地帶有什麼關連呢?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2020年過了一半, 今時今日網絡私隠是重大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用Nordvpn.
用了nordvpn這麼久發兩大好處.
能自由自在遛覧任何網站的權利
私人資料受到保護, 完全 “沒可能” 被黑客入侵
好像我, 完全不會怕開車到䢒區然後沒有信號, 因為Nordvpn全球58個國家有5600多個私人服務器.
我之後路上cut左人線不怕被人hack部手機然後知道我的地址尋仇, 因為Nordvpn的雙重加密, 即使説分別通過兩個server服務器才連接你的IP地址. 那我就放心了.
如果我現在開車到咖啡室然後到機場再搭飛機到中國大陸, 也不會怕用他們的WiFi不安全, 因為nordvpn的保護=任何wifi也行!
今天Nordvpn就送你3折優惠和到暑假的一個月免費服務. 只要下面優惠連結然後輸入我私人優惠碼‘deepwebkid’ 你就不怕被人尋仇之yu亦能保護自己網上.
那我怕好車先, 你也不要等到2021年才download.
否則可能你走到google map被模糊的地方, 走不出去.
nepal- 尼泊爾的秘密
位於尼泊爾, 喜馬拉雅山的Kangtega山峰, 高達22,251尺. 如果打開Google maps可以看到整個又名 “the snow saddle” 的山峰給黑影污點蓋過住. 目的為隠藏進入雪山內秘密基地的門口.
分開兩個派別的陰謀論家:
一. 是相信雪山?面有給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避難的地堡.
二. 雪山?面是秘密的外星人. 這理論出名到ufo專家指這裡是尼泊爾版的 ‘51區’ 或 ‘51區第二.’
Romania spaceship, 羅馬尼亞飛船
那明目張膽的外星人呢? 位於羅馬尼亞荒野䢒區google map曾有段時間能清楚看見這個形狀極似ufo的物體. 這事件特別之處, 是圖片被大si報導後, Google緊張馬上給牠打格.
之後出了這張則面圖片, 更明顯顯示這真是一架ufo. 有指Google map好多時候也會用幾年前的舊照片, 那這部ufo有沒有人嘗試過去尋找牠呢?
sandy island (消失的小島)
1774年英國探險家James cook在法國 ‘新喀?多尼亞’ 海域發現一個命名Sandy island的小島.之後的2百多年, 該島都在各大小地圖出現. 直至Google map出現了這張照片. 小島是消失嗎? 還是從來沒有存在過? 2012澳洲的科學家到了傳說中的sandy island發現該位置根本沒有土地, 只是世人誤傳了當年James cook的筆記. 12’ 年11月google map正式將sandy island刪除, 剩下一個黑影. 這算是地圖上最遲糾正的誤差.
Russia’s secret city 俄羅斯的秘密城市
位於俄羅斯算是Google map模糊最大面積的地方. 是一整個城市都被模糊. 這個 ‘秘密城市’ 位於西伯利亞一些寒冷的叢森區附近. 有指這是總統Vladimir Putin 真正家族成員的居住地. 其實自1986年俄羅斯已被爆有多個 ‘秘密城市.’ 總居住人數超過一百萬人. 最奇怪就是大部分這些城市都是沒有名字, 只用一些數目字去命名.列如: city 40.
那被模糊的秘密城市更深層的秘密又是什麼呢?
Haarp
如果打 ‘天氣修改’ weather modification這些字眼進Google, pokemon的網站會出現. 真實世界weather modification 天氣修改, 或weather control天氣控制是真的. 最普遍是 ‘cloud seeding’ 人工降雨, 即是影響雲層掉下來的雨量.
近啊拉斯加州的Haarp是google maps最早打格的地方. 但從圖片中去看只是一遍森林. 之後因為太多人去探險, 政府出來解釋該地方是用來研究如何修補臭氧層的破洞. 但有指Haarp真正身分是一部控制天氣的機器. 而最恐怖是Haarp被指是造成了近代多個災難. 真相又是什麼呢?
不知名的兩間屋
Google map有一些監獄或名人住宅會被模糊的原因是想防止人自由出入. 令我覺得最有趣個案是英國Stockton-on-tees小鎮Princeport road上被模糊的兩間小屋. 連屋主也不明白為什麼需要blur自己的屋. 有什麼的世紀大陰謀呢?
KFC
KFC logo上的colonel sanders頭像是世界上其中最出名的標誌. 但如果你看google maps每一個kfc都是被模糊的. 原因是google maps會幫每一個被拍到的人臉自動打上格仔. 但真的每一個都blur到嗎?
Canada’s Baker lake-water control. Did I get dumber?
這個google map個案跟我有關的. 我住的加拿大北部Nunavut努納武特
領域有這一張照片. 可以看到這個Baker lake湖泊有一大條黑間遮住. 被嚴守的Baker lake有陰謀論指是政府用來加化學藥物去控制加拿大人的設施. 這個‘水氟化’ 陰謀在北美已爭論很久. 就是政府會在公共水中加氟化物影響人民的智商. 所以我就讀不成書!
tantauco national park Chile -poachers
你關心大自然嗎? 位於智利的tantauco national park有很多愛護動物人士也會去潮聖. 也沒什麼問題. 但如果google map你想把牠放大看不到一些什麼. 因為該地位於智利荒郊很多人說這曾經是一架ufo的現場. 但我更相信是這個自然保護區想防止poachers偷獵者去殺害或偷走公園中的稀有動物. 所以沒有陰謀, 只是他們太愛護動物.
Antarctica
因為南極而誔生的陰謀論可以是無窮無盡. 如果大家想我講一集南極就請在下面留言. 今天講南極就從這張照片? 這像我們看到的南極嗎? 一點都不像. 但這就是之前google map給我們看南極的様子. 北極也是看不到的. 因為google map太大根本顯示不到. 這導致陰謀論家猜測這是跟Antartica其他不可思異畫面: 好像這些不明的神秘建築物或疑似ufo juey lok現場是有關.
這一句名言大家可以想想: strange that all countries want to take over land but no country claims Antarctica. I think there is something they know that we don’t.”
如果你不相信任何這些google map個案, 你自己可以去搜索, “看一看.”
加拿大地圖城市 在 Giovanna Su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跨越千山萬水找尋自由的意義
NoMad Life.TV,一個集體實驗創作與合作空間,集合攝影棚、工作室、辦公室、派對與劇場於同一個空間。空間的主人Jason Rodi是名紀錄片導演,也是一個嘗試很多種冒險的探險家。
過去這一年多,我來到Montreal,尋找一個以紐約為基地,以遠程遙控一面旅遊一面工作的生活方式,在加拿大認識了許多新朋友,大都是藝術創作者與科技業的同行。在臉書上看到了NoMadLife.TV的廣告,我搭著公車到了一個十分工業與荒涼的廠區,這個地方像是六年前的Bushwick,都是廠房,旁邊還有老舊的火車鐵路,不時有火車呼呼聲從旁經過。
一扇門打開,走進這個很奇幻的空間,NoMad Life TV
即便是後來去了很多次依然很難形容這個空間給我的感覺。我剛好現在的身份也是Nomad,像隻沒有腳的鳥只能一直飛,當我看到NoMad這個空間名字,我想說,這裡能給我的人生找到什麼樣的答案。
Jason Rodi拍攝過多部紀錄片,其中一個系列是Voices of Freedom 自由之聲。他訪問了無數人,問他們自由對他們來說是什麼?他從Montreal開車橫跨美國做訪問,有人說自由就是無懼,你不會感到說什麼話時會有恐懼,有人說自由就是人人都有平等的機會。自由就是每一天結束時你都很開心,喜歡你的工作,自由就是不被自己的心智囚禁,變成奴隸。自由就像一個銅板,正面是自由,反面是責任,這是當下握住機會的滋味。
NoMad Life TV是一個攝影棚,來這裡參訪的每個人都是其中的角色,隨時紀錄當下的影片,Jason說,Our We Have is Now,我們擁有的是當下,我來了幾次夏天的烤肉派對,有現場壁畫、DJ,烤肉、啤酒,跟一些不認識的人隨便聊,聽聽電子音樂。
已經過了所謂跟著夢想去旅行的年紀,不想被高額的房租與押金綁死,我漂泊了一整年,思考著什麼才是理想的生活方式繁華如紐約也有人支付高額房租住在廉價隔間的地下室,當高房價逼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居民,何不把自己當成一個永遠的過客?我跟西方人類似的地方,是沒有落地生根的觀念,更像是逐水草而居,我仍渴望有個可以回得去的家,但現實就是買不起房,這一年多以來,我碰到了很多跟我相同的人,他們來自世界各地,做著科技產業,活在網路世界,地圖上的城市都只是一站站的起點與終點。
然後我認識了一群藝術家,他們也是從紐約搬到Montreal,房價可負擔,他們一樣創作,一樣往返各地,當個游牧人,到處旅行已經變成另類可負擔自己的生活方式。下一站那裡去?All we have is now.
—————————————
Video Producer: Giovanna Sun
I produce lifestyle videos. For inquiry, contact: dubwoman@gmail.com
Let’s get social
Amazon Author: amazon.com/author/giovannasun
Instagram: @giovannasu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GiovannaSu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iovannaCreativeStudio/
Blog: https://in-apartment.blogspot.com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giovannasun
#giovannasun #tiogd #youtuber #blogger #author #西街盡頭 #Podcaster
加拿大地圖城市 在 【施家Talk】多倫多地圖101 |主要城市一覽 | 安省高速需知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