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國際承認的劣勢】#勇於活在世上的象徵
在倫敦念書期間,作者身邊有英籍伊拉克人、法國與迦納混血兒、巴勒斯坦混血挪威、巴勒斯坦混血義大利、香港長大的英國女孩、英籍波士尼雅赫賽哥維納裔、還有擁有肯亞出生、加拿大長大、現居瑞士等複雜背景的學生。
對他們來說,國籍只不過是個方便遷徙的文件,文化也不過是個暫時養育你我的避風港。複雜的、多元的、衝突的身份成為了這種群體中的的優勢。彷彿是為了向以往講求標準化、一致化的社會抗議一般。
「雖然我自認是台灣人無誤,但是我家其實是在六、七十年前從中國逃來台灣的。而這樣被賦予的集體記憶,對我在看待 1949 年前的中國文化、歷史、社會的態度都有所影響。有時感到親近,有時卻又覺得是種被迫認親的厭惡感。」
「你的身份認同是台灣嗎?」
「是啊。」
C 便點頭說:「你認同什麼就是什麼,那個身份才是最重要的。」
#文化 #倫敦 #身份認同 #國際 #巴勒斯坦 #政治 #好文再讀
▍換日線 7、8 月徵稿:為什麼我要回台灣?→ bit.ly/2JHbBRl
▍換日線 2019 夏季號《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bit.ly/2vMJxF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