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算什麼,下飛機的植物要先檢疫隔離一整年!
看展學知識之植物的遷徙之路🤣(請看第九張照片)
😍😍😍李家維教授的粉絲們一定要來朝聖的特展,就在清華總圖1樓:
《方舟之島:李家維教授的植物異想世界》
❣編編整理5大看點:
🌱#植物方舟計畫|李家維教授與團隊到索羅門群島延續珍貴植物命脈的故事🤩
🌱#植物標本再進化|現場有睡蓮、松葉蕨、萬代蘭等植物栩栩如生的「原色包埋標本」,讓人驚豔的美🌹
🌱#零下196度的生命延續|你知道除了活體溫室育種,還能透過低溫來保存植物的DNA訊息呢🤭
🌱#台灣瀕危植物| 來看台灣特有及稀有植物的滅絕風險評估,它們都好美,卻也正面臨著困境😢
🌱#李家維教授的玻璃屋開箱|只要找到展區的小電視(最好能先搬張椅子),看下去就對了🌳
__________
📍【方舟之島:李家維教授的植物異想世界】展到5月7日,快來了解李家維教授豐富的人生故事
(( 抗疫不便外出的朋友們,先欣賞編編拍的照片吧🤗
(( 最後的照片有個特別的故事,一定要看到最後哦😚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嘉義縣自然史教育館-「昔日風華-重現古笨港」常設展 介紹 專訪:洪鳳蘭(館員) 「昔日風華-重現古笨港」常設展 : 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一帶,古時候名叫笨港,是清領時代台灣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漢人較早開發的地區,曾經繁華一時。因為北港溪經常氾濫成災,所以地下埋藏了許...
包埋標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嘉義縣自然史教育館-「昔日風華-重現古笨港」常設展 介紹
專訪:洪鳳蘭(館員)
「昔日風華-重現古笨港」常設展 :
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一帶,古時候名叫笨港,是清領時代台灣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漢人較早開發的地區,曾經繁華一時。因為北港溪經常氾濫成災,所以地下埋藏了許多古代文物。展示內容包括過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板頭村與崩溪缺兩地考古發掘所獲得的重要標本,以及新港文史工作者們採集的文物,希望大家都能藉此認識笨港的歷史與文物之美。
策展單位粉絲頁: 嘉義縣自然史教育館
展出地點:嘉義縣新港鄉登雲路105號(新港國小)
電話:05-3746554
包埋標本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是一座位於英國倫敦的綜合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成立於1753年,與俄羅斯埃米塔什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目前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目前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大英博物館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1753年。漢斯•斯隆(1660至1753年)爵士是當時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年他去世後遺留下來的個人藏品達71000件,還有大批植物標本及書籍、手稿。根據他的遺囑,所有藏品都捐贈給國家。藏品最後被交給了英國國會。在通過公眾募款籌集建築博物館的資金後,大英博物館最終於1759年1月15日在倫敦市區附近的蒙塔古大樓(Montague Building)成立並對公眾開放。博物館在開放後通過英國人在各地的各種活動攫取了大批珍貴藏品,早期的大英博物館傾向於收集自然歷史標本,但也有大量文物、書籍,因此吸引了大批參觀者。到了19世紀初,蒙塔古大樓已經顯得不敷使用了。於是1824年博物館決定在蒙塔古大樓北面建造一座新館,並在1840年代完成,舊蒙塔古大樓不久後便被拆除。新館建成後不久又在院子裏建了對公眾開放的圓形閱覽室。由於空間的限制,1880年大英博物館將自然歷史標本與考古文物分離,大英博物館專門收集考古文物。1900年,博物館再次重新劃分,將書籍、手稿等內容分離組成新的大英圖書館。大英博物館目前分為10個分館: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東方館、史前及歐洲館、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
倫敦塔橋(英語:Tower Bridge)是位於英國倫敦一座橫跨泰晤士河鐵橋,因位於倫敦塔附近而得名。倫敦塔橋有時被誤稱為倫敦橋(London Bridge),其實真正的倫敦橋是另一座完全不同的橋樑,位於倫敦塔橋的上游。
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位於英國英格蘭東南部區域伯克郡溫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鎮溫莎,目前是英國王室溫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現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個。溫莎城堡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威廉一世時期,城堡的地板面積大約有45,000平方公尺。與倫敦的白金漢宮、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宮(Holyrood Palace)一樣,溫莎城堡也是英國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現任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每年有相當多的時間在溫莎城堡度過,在這裡進行國家或是私人的娛樂活動。城堡中的地標之一,也就是被稱為圓塔的建築,實際上外觀一點也不像是圓柱狀,是因為它位在城堡中央的人造山丘上,雖然山丘是不規則但是看起來還是環狀的,所以被稱為圓塔。現在溫莎城堡內建築的分布可以追溯到中古時代時的防禦作用,圓塔將城堡分割成兩個部分,也就是上區及下區。下區包含了聖喬治教堂在內,上區則包括了私人的皇家套房與許多國家外交大廳,也包括了聖喬治大廳。聖喬治大廳是一個巨大的房間,在天花板裝飾著許多過去的紋章與現在的嘉德勳章。聖喬治教堂是王室的禮拜場所,是溫莎城堡中最經典、最豪華的哥德式建築,以繁複豔麗的彩繪玻璃著稱,被稱為“不列顛皇家聖殿”。這裏埋葬了英格蘭10位國王與6位王后,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騎士勳章“嘉德勳章”的授勳典禮也在這裏舉行。禮拜堂規模不大,但其精美華麗程度令人讚歎。兩邊唱經台與上方的那一排醒目的家族錦旗、騎士的徽章紋樣、鬥蓬、頭盔、毛飾,無不透出高貴、顯赫、豪華的皇家氣魄與騎士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