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好好說再見
人生中有多次道別的經驗。
中學時,從香港到美國。送機當日沒有安排同學到機場道別,只有男朋友一人(現時的老公)伴隨到機場。由頭到尾都緊緊拖著對方的手,說話不多,差不多全程都含著眼淚。印象中,分別一刻,哭成淚人,心中萬般的不捨,天快要掉下來的悲情。
大學時,從美國到澳洲,場景180度轉變。當日一大班朋友到機場,熱熱鬧鬧,充滿笑聲,拍著照。當天心中最多淚水應該是我的母親,因女兒終要離開自己,隻身到澳洲生活。
畢業之後,從澳洲回來香港,盡是灑脫,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點雲彩。雄心壯志,寒窗苦讀,希望回到香港終有一番作為,好好把夢想一一實現。
年輕時英文差,以為”for good” 是「更好」的意思。往往外國朋友一問:”are you leaving for good?” 我都會大聲講,”yes of course!” 因為過往每次的離開,都是為更好的前程,of course it’s for good.
到大個才發現”leaving for good” 不是 「為了更好而離開」,而是「永遠」、「永久」的離開。
最近差不多每天都會有許多「突然」的離開,許多朋友的post feed突然彈出機場閘口打卡照,走得倉促,沒有留下什麼,盡在不言中,他們都是leaving for good。
#珍心話 #盡做mode #留得幾耐得幾耐
------
🌟女生獨腳戲 《我們很快樂》 八度公演🌟
「假如快樂是一隻蝴蝶,它還好嗎?」
劇中主角Noel Tsang,工作至上致力傳授「快樂竅門」,自命不凡生活講究,是傲慢,是挑剔,卻是大部分人眼中成功獨立的時代女性。一天意外誤闖前男友婚宴,十年年月已蹉跎,終於要坦誠面對自己,毅然啟動尋找快樂之旅 ——
原來快樂不快樂,不過是一種自覺。
編、導、演:林珍真
24-09-2021 (FRI) 8:00pm (少量)
25-09-2021 (SAT) 3:00 pm |8:00pm (少量)
26-09-2021 (SUN) 3:00 pm |8:00pm (加場)
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280/ $190(特惠票價:$150*)
立即訂票: https://bit.ly/2SxVkGX
詳情: https://www.riceballer.com/happiness
*數量有限 先到先得
2021, 再一次,選擇快樂
十年寒窗苦讀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兒子說想跟我聊聊北韓》
連著好幾晚,躺在我右側的女兒吵著我唸《My Weird School》這套故事書給她聽;兒子則吵著要跟我聊「北韓」話題。
我實在分身乏術,心想如果他跟我談的是德國納粹種族主義(Nazis )(Holocaust),我還可以推薦他先閱讀幾本青少年讀物如《The Diary of Anne Frank》《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Number the Stars 》暫且打發。
怎奈關於「北韓」,我唯獨想到的作品竟只有那部瘋迷主婦圈的韓劇《愛的迫降》。家庭主婦不知北韓人間疾苦,滿腦子想到的只有玄彬與孫藝珍在於北韓那段令人揪心的浪漫戀情👩❤️👨。
等女兒入睡後,我走進兒子的房間,他正拿著Kindle閱讀,
『來吧!我們來聊聊北韓!』我鑽進他被窩。
他先跟我分享了幾部關於北韓的Youtube短片,直呼這國家的存在太不可思議,令他困惑。
其實我更困惑,這議題是如此龐大高深。要先了解人類社會的演進,要牽扯到封建走向資本主義的革命歷程,再進階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再談點馬克思主義及柏拉圖哲學裡的理想國及烏托邦。
其實我知道的也都只是雞皮蒜毛,隨便胡湊瞎掰,想證明媽媽也是有讀過萬卷書。
兒子聽得一頭霧水一臉茫然,他很難理解我話中的意思,因為我百分之八十都是用中文亂掰。
但要用英文去談馬克思主義,天哪!我甚連這單字都不知道怎麼拼?
只不過是想跟兒子聊個天,竟得先孤身深夜裡寒窗苦讀,除了重頭搞清楚人類社會歷史的來龍去脈外,還得查詢所有重要英文單字。
這母職怎麼會高深莫測到我無法招架😔。
為了加強兒子的深刻思考,我只先在紙上列出的幾個重點單字及問題,再請兒子自己Google找出答案,並與我討論。
🤓這一年來,我跟兒子之間若有難以溝通的問題,不論情感上、想法上、知識上,我都會列出問句,請他紙上答覆。他很喜歡用這樣的方式與我交換想法。
🥺好想念那段親子時光,只需手裡捧著隨便一本繪本,開嗓亂唸,便能把他們逗得笑呵呵,哄得傻楞楞啊!
若您的孩子恰巧對於這主題有興趣的,也可以參考。
---------------------------------------------------------
-
Definition:
Feudalism→ Capitalism → Socialism / Communism / Marxism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卡爾.馬克思及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The Republic by Plato (柏拉圖之理想國)
- What countries have been socialist? (那些國家曾經是社會主義?)
- What countries still have socialism? (現在仍存在社會主義的國家為何?)
-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ocialism?(社會主義國家主要特色有哪些?)
- Why does Socialism fail ?(為什麼社會主義失敗?)
- We once read the book《The Giver》together. Is there anything that resembles Socialism in this book?(我們曾一起閱讀過《The Giver》這本書,書裏頭有那些類似社會主義的地方?)
-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pitalism?(資本主義的主要特色為何?)
- Could you tell me the pros and cons of capitalism?(你能告訴我資本主義的優缺點嗎?)
- Do you think American capitalism is good for the 2020s? (你認為資本主義對美國未來的近十年是正向的嗎?)
- How can capitalism be improved?(資本主義該如何改善?)
- Are Nordic countries socialist or capitalist?(北歐五國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
- Could you share me more about North Korea in detail?(你可以更詳盡再分享多些你對於北韓的看法嗎?)
.
.
#青少年安德烈
十年寒窗苦讀意思 在 Jenny陳禛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八字 裡只有八個位置,有書緣(印),未必夠位擺食傷財才,財官雙美、身殺兩停,亦唔係咁易排出來。
地支有無沖合、桃花,亦好影響人緣。所以其實都係一條constant的數。不過口才、人際關係其實有得訓練,我嚟緊會響勞工處教班,到時等我分享多d心得畀大家啦!
----------------------------------
ig:serendipityjenny
Website:www.jcpixiemedia-jenny.com
#陳珍妮 #emcee #writer #author #columnist #languagecoach #Language #communication
#multilingual #media #jcpixiemedia #mediaguru
#mc #master #ceremony #emceelife #hkemcee #publicspeaking
//自從中國宋朝開始,當阿媽要哦阿仔努力讀書,就會搬出宋真宗勸學文的金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女顏如玉」,告訴阿仔只要俾心機讀好書,將來就可以搵好工賺大錢,可以娶到靚靚老婆,可以買車買樓又買田……點知到了今天的香港,阿仔寒窗苦讀二十年,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竟然變成貧窮人口,真係令人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在五月九日立法會會議上,有議員提問到高學歷在職貧窮人數上升的問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回覆了一大堆數據,情況非常令人傷感。
根據政府的數據,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在職貧窮人數,由二○一二年的1.84萬增至二○一六年的2.83萬人,而當中持有大學學位的人數,就由9,300增至1.7萬人;在這一萬名新增專上教育程度的貧窮人口,其中5,600人為兼職人士,當中大部分為青年人。他們近年有一個頗有型的稱號,叫做「Slash」工作模式,意思指同時間擁有多重職業(Concurrent Multiple Careers),但其實有個更貼地的名稱叫「炒老散」。小部分Slash可以賺到不錯收入,但更多是「搵朝唔得晚」,每月只有數千元或以下,手停口停,比最低工資還要少。
點解會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今天社會已經變成「有學歷不如有工作能力」。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當時學歷與收入是成正比的,大學畢業平均工資一萬元,做五六年後就起碼三至四萬元,而中學生就只有五千,預科約六七千,加薪幅度較大學生要慢得多;但今天很多中學崗位的工資,比大學學歷的工作還要多,裝修洗碗等工作可以是MBA畢業生工資的兩倍以上,學歷再不是高收入的保證。
這可能是學歷貶值,可能是中年人霸住高薪的位置,也可能是教育制度出現的問題。因為在香港的教育環境下,學生讀書模式依賴Model Answer得高分,但返工卻沒有Model Answer,職場成功靠執生、待人處事及創造能力,這是香港教育制度下學生最缺乏的技能;所以二十年學業生涯得到的思維方式,到職場卻用不上了,結果訓練了很多「讀書高能,做嘢低能」的人,學業考到很多A但唔識做嘢。職場上有很多例子,考試可以寫出攞5**優秀文章,但老闆叫他們寫一封簡單三十字email給客人,搞半天都錯漏百出,激到老闆死死下。
對於現今的僱主,當決定俾多少工資的時候,最重要是看僱員為公司帶來的價值,再不是只看證書。你考了十個學位,但老闆給你10000元,你只能為公司帶來7000元的貢獻,試問老闆點可能加你人工?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今社會較為富裕,父母不期望子女搵錢養家,於是小部分青年畢業後Hea做,每幾個月轉一次工,收入僅夠開支就算,或是讀完學士又讀多幾個學位,因為每月跟阿爸拿的零用錢,比搵份正職收入還要多。這些人到了三十歲,拿着一大堆高學歷證書,但缺乏實際工作經驗,表達能力又差,做高級管理職位沒有能力,於是拿着碩士證書跟中學生爭初級崗位,面試講幾句就輸了九條街。
當然這些「高學歷貧窮青年」仍處於低水平的比例,但卻是教育界必須關注的問題,否則這個比例持續上升,對社會或年輕人都不會是一件好事。//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7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