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告]史無前例!如何從三國故事學表達?(今晚20:00-21:00)
偷偷告訴你,
教我表達的啟蒙導師
是《三國演義》!
在那個還有錄音帶的年代,
我還記得,媽媽買了
一堆故事錄音帶給我聽。
有孫越叔叔說故事、
十萬個為什麼⋯⋯
其中,我聽得最
欲罷不能的就是:
《三國演義》故事!
我聽到把
角色台詞都背下來,
還把角色聲情模仿到惟妙惟肖。
從此,
家族聚會時,
都會多了一項娛興節目:
「聽歐陽說三國!」
外公、外婆、舅舅、舅媽、
表兄弟姊妹全圍在我身邊,
就為聽我講三國故事。
我時而化身為張飛,
在長板橋一斷大喝:
誰!敢!過!來!
還要趕緊分飾將夏侯桀,
從馬上嚇到掉下來的模樣。
看得大家拜拍案叫絕,
紛紛給我糖果餅乾。
後來,
我才知道,
如果身在宋代,
我是可以靠這技能維生的,
因為有個職業叫做「說書人」。
我嚮往那個
有著說書人的時代,
勾欄瓦舍、說古論今,
三國成敗盡在茶盞杯酒間。
那個時代我們終究等不到了,
但屬於這個時代
的說書人卻降生了!
誰?
他是柳豫,
塵世間一個小書僮,
亂世中三國說書人!
他不斷在
臉書上分享三國故事,
後來出了一本書,叫做
《你的人生難關,
三國都發生過!》
這本書不得了,
才上市沒多久,
就攻佔誠品暢銷書榜!
我讀了柳豫的書,
突然間,
童年的回憶都湧上來了。
不一樣的是,
我已經長大了,
看著同樣的故事,
卻隨著柳豫的文字,
悟出不一樣的人生啟發。
過去我喜歡看
三國交戰的烽火連天;
但現在我愛看的是,
謀臣策士的唇槍舌戰,
那才是三國真正精彩的地方。
裡頭有談判、溝通、
說服、求職、洗腦、辯論。
跟我在親子天下
開設的線上課:
「給中學生的自信表達」
竟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
這絕對不是巧合,
而是我跟柳豫都知道,
三國時代,
能決勝千里之外的,
不是刀劍,而是說話。
今晚八點,史無前例,
歡迎聽我們
說三國、論表達!
⋯⋯⋯⋯⋯⋯⋯⋯⋯⋯⋯⋯
親子天下線上課
「給中學生的自信表達」:
https://cplink.co/ohyoung
預購優惠最後一天!!
#歡迎分享
#好期待跟柳豫見面啊
「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Re: [問題] 請問小明小莉的錄音帶版本- 看板Childhood 的評價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問卦] 睡前聽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得都幾歲了???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問卦] 睡前聽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得都幾歲了??? 的評價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為什麼要用卡帶...?因為把音樂放 ... 的評價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討論] 兒時懷念的錄音帶故事hsiung120022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其他] 閒聊無年代感的故事CD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問卦] 有沒有小叮噹錄音帶的八卦?...轉自PTT-Gossiping板 的評價
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要用卡帶...?因為把音樂放在手心的聲音很溫暖」
關於電影《說再見前的30分鐘》與卡式錄音帶。剛好CharMing的童年落在卡帶逐漸沒落,CD成為主流的年代,沒有聽過歌手的卡式專輯,倒是有成堆的「十萬個為什麼」的幼教錄音帶。剛好家中,也有電影中出現的不用手動操作就能自動翻帶的錄音機(可惜不是同款)。
從小就練就一身,修好錄音帶的功力。因為卡帶而捲成一團的磁帶,只要重新拆開、攤平,再重新捲回卡軸上即可讓錄音帶起死回生。就連被纏成死結,而不得不剪斷的情況,只要用膠帶重新將斷點連上,依舊修得好。
關於卡帶的回憶,還有會把喜歡的卡通節目,用錄音機錄下來,製成一捲捲《數碼寶貝》特輯。有時還會不小心錄到家人的聲音,但如果是錄製廣播節目就沒這個問題(懷念飛碟電台,曾經會找一堆大咖錄製廣播劇的年代)
面對mp3也逐漸被手機取代,音樂的重量與溫度全都成為雲端上的小水滴。或許現在沒有經歷過錄音帶世代的千禧寶寶,很難理解因為錄音帶的「換面」與「洗掉」與人發生爭執是什麼感覺。
不管是錄音筆還是手機錄音,所謂的「錄音」皆是重新開立一個新檔案。但是,卡帶的浪漫是每一次錄音,都建立在覆蓋舊有音檔上的「洗掉」,一層又一層地疊上。《說再見前的30分鐘》從頭到尾都緊扣錄音卡帶的特性。
看完《說再見前的30分鐘》後,關於錄音帶的記憶會一直跑出來。
《說再見前的30分鐘》影評:https://bit.ly/2ZlVe68
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二〇〇七年開始聽她的廣播,十二年了。從一開始每天聽到如今偶爾,從用錄音帶內錄她播的歌到用 Shazam 直接雲端辨識她播的歌。聽她的廣播知道了椎名林檎,聽她的廣播第一次聽見 at 17 和 my little airport。她不會知道升高中前的暑假我因為聽見她播王菲的〈等等〉決定加入吉他社,也不會知道我因為她而辦了 db-db 和 tumblr 帳號。如果說椎名林檎讓我得以從十五歲前的人生想像中逃走,而 tumblr 讓我寫的東西有了第一批讀者,那麼,她其實是那個創造蕭詒徽的人。
她不會知道我和她片面的過從甚密是上大了大學之後的二〇〇九。從高雄到台北,終於可能真的踏進廣播裡她多次提起的河岸留言,但依然什麼都不懂,伊格言所謂的「此即文化資本差距……我們南部男生之所以連把妹也輸人,此亦為主因之一 ── 當補高國華與沈赫哲出身的北部男孩們往往能機靈且熟練無比地安排一整套浪漫約會行程時,來自小鎮新營(此刻連間電影院都沒有)的我才笨拙地開始學搭公車搭捷運。」姑且不論這個段落所省略的雄性意識與其他肇因,我確實是那個曾因(廣義的)學搭公車學搭捷運這類行為而鬱鬱寡歡的少年 ── 當時對一切事物(例如九份)衷心感到新奇的我,遇到對這些事物(例如誠品)衷心感到又老又醜的北部同儕,慢慢懂得忍住自己的反應,不再大驚小怪,漸漸學會一些冷靜的鼻子和審視的嘴唇之類,便於保護自己的器官。
那個時候,她是我的浮木。這裡所謂的浮木,不是心靈雞湯小語那種樂觀主義的嘔吐物,我的意思是,我發現從她的廣播聽來的那些事情、是在高雄活到十八歲之前的我唯一事先擁有的台北。總歸我知道河岸留言是什麼、知道 Mondialito 是什麼、甚至覺得大家會在乎我知道 DEEPLAY 是什麼。從二〇〇七年開始聽她的廣播,我有了那麼一點點「文化資本」以抵禦我全方面的無知。她不會知道。
她不會知道也因為如此,我曾買過她聯名設計的斗篷「你是不會當樹嗎」,還穿去上課。大學一年級,強烈水土不服,如今回想覺得自己無時無刻不對身邊的人做蠢事,吃著御飯糰參加營隊總召徵選,買價格昂貴但毫無品味的文創小物當別人的生日禮物;在學長姊腦海中留下不尊重人的形象,在同輩之間被認為特立獨行但沒有特立獨行這個詞彙裡酷的那部分意涵,有天就這樣穿著一件過大的斗篷出現好像一點也沒讓他們覺得不合理。事實上,我還是處在一種無知的恍惚裡,根本不是故意的。對怎麼樣穿衣服是潮、剪什麼髮型是炸,什麼是對生活中各種階級的禮貌,因為完全不懂所以在摸索時容易過猶不及並輕易相信任何範本。她不會知道她是我的範本,而我要過一陣子才會知道她其實也不是「那種台北人」── 這一點很棒,但我又要再過一陣子才會明白這樣是棒 ── 我要先面對自己被當成怪人,醜人,廢人,爛人,並且尚不意會某些人討厭我很可能包含我不夠台北化的階段,然後以一種驚險的幸運、繞過將這一切轉化為仇恨的可能,才會知道,我們都沒有錯的。我和她都沒有錯。而且,別人也沒有。
她不會知道我因為她,和我的第一任戀人分手。那是二〇一一年她在 Legacy 的演唱會,我沒想太多,和邀請我一起去的學妹一起去,然後在臉書上被公審,說有女友的人怎麼能和學妹一起出門。如今看來這樣的公審實在是太幼稚了,包含我自己也是,強硬地回應著「我明明事前都和她說過了……她也同意了……難道死會的人就不能有異性朋友」這類辯詞。大概是從那次之後,我少聽她的廣播了。晨熙在採訪上線後幾天問我最喜歡她哪一張專輯,我想了想,說《不允許哭泣的場合》。那就是和學妹一起聽的那場演唱會。那時候,我已經開始被別人說像個台北人了。
度過覺得自己遇人不淑,選錯時尚 icon 的階段,再接著走過明白我在那個過程裡變成了曾經傷害過我的那些形象,的階段。如今身在偶爾還被外人視為潮潮的媒體工作,即便每天仍在同事精美的外貌與穿搭中自慚形穢、也已經能夠憑藉一丁點擅長與喜愛的事物,在座位上勉為其難挺起胸膛的我,某天會議上大家忽然就決定我負責執行的第一次封面故事要訪的人就是她了,魏如萱,娃娃。我的魏如萱,我的娃娃。
她不會知道如今我只有在稀有的場合,才會翻出那件你是不會當樹嗎來穿了。見面那天,我搭配了大學時期留存至今的紫鞋帶帆布鞋和愛人的牛仔長褲,Abby 一下車看見我大叫「你怎麼穿了紫鞋帶啊」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在微笑。啊,因為,因為我已經 ──
「已經」後面要接什麼詞,我竟想不到。
但是,我已經。
她的宣傳先到了,我負責接待,在攝影棚門外閒談。我問:妳知道我身上穿的是什麼嗎?對方搖搖頭。「是娃娃設計的衣服喔。」我說。
「所以,你是娃娃的鐵粉喔?」
「不是喔,我是她的鋼粉。妳覺得娃娃會認得出來嗎?」
我問她,但其實我在問我。她什麼都不知道。她會認得出來嗎?
車子在我眼前停下,她走下來。
「欸!這個!」她指著我的衣服。
那就是她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了。什麼都不知道的她。我的大學時光、台北挫敗、所有毫無章法的等待……一切的一切都與身上穿的這件斗篷合為一體。那件曾使別人把我當成奇觀,使我無地自容,終於又使我怡然自得的斗篷。那就是我。她認出了我。
「對。這個。妳還記得。」
「當然記得啊,現在很少人還留著欸。」
她告訴我,這件斗篷的聯名廠商,也就是根本沒人在乎我知道的 DEEPLAY,早就收了。老闆是一對戀人,分手了,女的已經結婚生小孩了。我說妳也生小孩了,我從二〇〇七年開始聽妳的廣播,她說天啊,聽起來我好老喔。
「天啊,聽起來我好老喔。」
「沒有喔,妳長大了。*」
嗯,對,我的娃娃長大了。
我已經長大了。
//////////////////////////////////////
誕生・魏如萱:奇怪的妳,美麗的瑕疵
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0218
第一次用魏如萱這個名字站在台上時,她快三十歲,腿很抖。從娃娃到魏如萱的距離,歷經聲帶受傷、流浪合約、因外貌被打擊。直到她成為一個強壯的母親。「即使是拙劣的,有一點瑕疵的,可是它就是會有一個溫度。」
逝去・魏如萱:哭一哭就長大了
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10219
她記得所有過去的小細節。母親離開那一晚,幼稚園被嘲笑的場景,不再出現的歌迷⋯⋯新專輯叫《藏著不等於遺忘》,但其實她不懂得忘,也不懂得藏。
小小孩大哉問,娃娃怎麼答
https://youtu.be/2e1HvP9HhlA
每個小孩都會在某個年紀,對世界有十萬個為什麼,大人想過的那些沉重複雜的事情,關於死亡,關於愛情……體內住著一個小孩的魏如萱,如何回答小小孩的問題?
封面統籌_ 蕭詒徽
採訪_ 李姿穎 Abby Lee、溫若涵
撰稿_ 李姿穎 Abby Lee、溫若涵
平面攝影_ 王晨熙 hellohenryboy
編輯協力_ 曾勻之
助理_ 郝御翔
責任編輯_ 蕭詒徽
動態導演_ 陳貞文
剪接_ 陳貞文
動態攝影_ 順
調光_ 江偉
場地協力_ 斜室
服裝協力_ JAMEI CHEN、if&n
化妝_ 侯怡如 Yi-Ju Hou
髮型_ 謝子豪 Jacobs @ Zoom Hair Styling
繪畫創作_ 魏如萱 waa wei
*
語出金庸《神鵰俠侶》小龍女於十六年後重逢時對楊過所言。
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問卦] 睡前聽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得都幾歲了???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問卦] 睡前聽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得都幾歲了??? ... 因為十萬個為什麼感覺很像中文的大英百科呢o'_'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看更多>
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問卦] 睡前聽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得都幾歲了??? 的推薦與評價
[問卦]睡前聽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得都幾歲了???@gossiping,共有18則留言,16人參與討論,11推1噓6→, 安安大給賀阿!!!是降的拉本肥想問問阿相信有 ... ... <看更多>
十萬個為什麼錄音帶 在 Re: [問題] 請問小明小莉的錄音帶版本- 看板Childhood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wasimama (wasimama)》之銘言:
: 請問喔~
: 關於小明小莉錄音帶的現代版本,出現很多種說法
: 有人說是"萬能小博士"、"故事趣味小百科"
: 也有說是"趣味動腦小教室"
: 不知道是否有人買過新版的?
: 或很確定以上哪套的確是小明小莉的?
: 謝謝!
真是太神了XDDDD 我一直以來都有這疑問,今天心血來潮想在八卦板問問看,後來想想
好像有童年板,就過來看看,然後就看到您的文章了!!! 突然覺得好感動XD
我直接把我原本打的貼過來~
==============================================================================
[兒時回憶時間]
突然想問問看有沒有同樣知道這個的人。(文章中段有圖)
六,七年級生在你們小的時候,估計是幼稚園~小學這段時間。當時有一陣子頗盛行"知識
幼教"型的錄音帶出版品。
當時很熱門的兒童紙本刊物應該可以說是漢聲小百科和愛的小小百科,以及漢聲代理的一
些非系列成套的歐美日知識或故事型的繪本。
而錄音帶出版品除了"吳姐姐說故事","沈姐姐說故事"的系列之外,還有一套以
"小明 小莉"
兄妹為主角的知識錄音帶。
他的主要內容就是以王家的"小明 小莉"為中心,配合生活劇情介紹一些科學,自然,歷
史,生物,寓言等廣泛層面的知識或小故事。
主要的出場人物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多扮演講解的角色)偶爾加入兩個小孩的老師同學
關鍵的來了~ 這個系列中有個特殊的人物,是小明小莉從事海運業的叔叔,因此被兩人暱
稱為"航海叔叔",不知道這會不會勾起曾經有接觸過這系列作品的板友的記憶。
這個系列雖然不比前面那些出版品有名,但是當時提起這個,周遭的同儕至少都會有一兩
個人知道。
而且這個系列以不同的形式出過很多種版本 (如圖) 這是我家目前僅存的 (很多都是父母
在長大後送給別人家的小朋友了)
https://images.plurk.com/cd65c5a7ff5ffc99b9dcacc4051281e8.jpg
光是我手邊的就有:
童年百科小博士 (我家最早出現的版本)
兒童智慧劇場
聽故事學知識
萬能小博士
但是不管怎麼變,裡面的人物設定
和配音者都是一樣的 (配小明的台灣配音員也配過動畫電影版三國志的幼時劉備)
接著在過了幾年後,市面上又出現了另一版本的知識錄音帶"小才子故事趣味小百科"
(這是錄音帶中劇情開始前的宣讀,產品上是印"1001問 兒童知識故事")
https://images.plurk.com/d3b7dbd02c4ef355bdec02d5583af65e.jpg
這一版本的設定和進行方式跟"小明 小莉"系列一模一樣,但是劇中的家庭從王家換成了
"陳家的 小偉 和 小莉"
其他的家人和同學設定都一樣,而最重要的他的內容裡也有個從事海運業的"航海叔叔"
這個系列作品在進行到後面的集數後,最後在故事結束後都會有另一段宣讀,就是由小偉
和小莉告訴大家,我們要出"小才子故事趣味 大百科"了。然後說劇情會新增兩位神奇的
"小才子和小才女" (可以想像成類似哆啦A夢和漢聲小百科兄弟那種從未來還是外星來的)
但是從此就不了了之了,後來也沒有看到該公司真的推出大百科。
而這個由兄妹為主軸的知識錄音帶型態從此好像也沒有在市面上看到了。
現今我們在市面上能看到的當年兒時的出版品,除了再版的漢聲小百科之外,就是幼福公
司推出的一系列借用"哆啦A夢"人物推出的:
萬能博士小叮噹
自然科學小叮噹
品德法律小叮噹
小叮噹十萬個為什麼
小叮噹台語教室
(都已經CD化)
==============================================================================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和這位板友一樣有接觸過這個系列,甚至知道他們的出版者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09.248
※ 編輯: SkyeySea 來自: 111.251.109.248 (04/11 16:50)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