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在《斯卡羅》劇中,必麒麟的初登場便展現了他豪邁不羈的個性(跟女伴睡到早上七點ㄎㄎ)。
那麼現實中的必麒麟是怎麼樣呢?
1840 年,必麒麟出生在英國的諾丁罕郡,那時維多利亞女王甫即位,在她的帶領下,英國越來越強盛,海外殖民地一個一個擴張,打造「日不落帝國」的傳說。
必麒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下長大的,他在十六歲那年便進入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為一名水手,並開啟了他的航海人生。
就這樣,他坐著一艘一艘的船,遊歷了各個風情不同的城市,或許是因為這樣的生活,讓他養成了豪邁、不拘小節的個性。
經歷了六年的航海生活後,必麒麟來到中國擔任海關人員,開始學習漢語與各個方言。
1863 年,必麒麟從溫州來到臺灣安平,開啟了他與福爾摩沙的緣分。
在臺灣期間,必麒麟除了先後擔任海關人員及天利洋行經理的身分之外,另一個便是「探險家」的身分。
必麒麟時常深入臺灣的各個山區探險,而早在 1867 年他協助李仙得處理羅妹號事件以前,他便與各族原住民結緣。
1865 年,必麒麟曾邀請長老教會的宣教師馬雅各一同探險,因此認識了新化一帶的平埔族,並記錄了他們生活習慣及宗教信仰。
後來,必麒麟更結識了六龜的魯凱族族人,並前往探訪他們的部落,而且還是鮮少外地人去過的萬斗龍社。
秉持著探險家冒險犯難的精神,必麒麟幾乎走訪了他所能及的地方,並留下了豐富的田野調查資料。
1898 年,必麒麟將自己在臺灣的所見所聞寫成《歷險福爾摩沙》,不只是研究這個時代歷史的重要史料,也讓我們看見這位來自西方國度的藍眼人,眼中的福爾摩沙是怎麼樣子。
BTW必麒麟和飾演他的演員周厚安,生日都是 6 月 9 日,巧合嗎?我可不這麼認為……
📺深度解讀!「斯卡羅」背後的那些故事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這個星期日晚上九點,故事 StoryStudio 邀請了三位鑽研臺灣史的年輕學者,從他們各自專業的角度,與我們一起解析「斯卡羅」背後的故事:府城、瑯嶠、番界、羅妹號,到所有你想知道關於十九世紀臺灣的一切。
▶時間
8 月 22 日星期日 21:00
▶來賓
陳冠妃(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
蘇峯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
賴英泰(政大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主持
涂豐恩(故事StoryStudio執行長)
▶Zoom報名連結(zoom的報名已經遠遠超容量,歡迎大家觀看臉書直播)
https://bit.ly/3B2PA8z
#斯卡羅 #瑯嶠 #瑯嶠十八社 #屏東 #恆春 #卑南族 #排灣族 #原住民 #戲劇 #羅妹號事件 #李仙得 #必麒麟 #蝶妹 #魁儡花 #陳耀昌 #曹瑞原
感謝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提供劇照
本文主要參考國史館,〈異人的足跡「縱橫台灣的探險家‧必麒麟」〉影片。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萬的網紅老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來魔神仔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同,這次是觀眾所投稿的真實事件! 上一則影片【學生投稿的兩則靈異故事】👉 https://youtu.be/8o4t9ayJtl8 - 老王說全系列靈異故事播放清單:https://lihi1.com/juEJe - 老王的粉絲專頁:https://lihi.cc/jvT...
「卑 南 族 傳說」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老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看板Gossiping - [問卦] 親眼看到台灣雲豹到底是真假 的評價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2.卑南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卑南傳說故事少女與彩霞12-卑南語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魚夫甲馬動畫:卑南族神話蛇郎君台語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卑 南 族 傳說 在 「石生」和「竹生」的傳說... - Uhtan'e ho mimimiyo部落生活旅行 的評價
卑 南 族 傳說 在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貴重的飾品▲
琉璃珠對排灣族、魯凱族與卑南族來說
是最貴重的飾品
我們看到五顏六色的琉璃珠
其實每顆珠子都有它的特色
並有不同的名字、性別與傳說
象徵不一樣的意義
只有貴族家族才可擁有
平日仔細收藏在古陶壺中
不會輕易使用
只有在婚禮或是重大祭典時才會取出配戴
在等待琉璃珠燒製的時間
你可以上樓喝杯咖啡
偷偷告訴你
山地門的咖啡可是當時供奉給日本天皇的咖啡
快點來品嘗一下!
更多霧台小琉球行程請點我:reurl.cc/MAe2dm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霧台 #琉璃珠
=================
遊台灣25條旅遊行程
請點我: reurl.cc/ObZog9
中秋專區:reurl.cc/xGVDd5
雙十專區:reurl.cc/2rR45m
服務電話:(02)2721-7300
=================
卑 南 族 傳說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當年,李仙得曾問過卓杞篤及其族人,為何要殺害羅妹號船的一行人,卓杞篤回答到:
很久以前,洋人幾乎滅絕了整個龜仔甪社,僅有三人倖免。
他們存活下來交代後世子孫勢必復仇。
由於他們並無船隻可用來追逐外國人,所以只能盡力報復。
那麼,這個「很久以前」是什麼時候呢?也許回到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我們能夠有所解答。
相傳十七世紀荷蘭王室有位標緻的瑪格麗特公主,從小被捧在掌心上的她,為了尋找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來臺、挖掘金礦的情人威雪林,一路追隨他的腳步到福爾摩沙。
孰料來到島上,才聽聞威雪林已遭西班牙人陷害、於卑南遇害的消息。
大受打擊的瑪格麗特堅持前往威雪林遇害之地憑弔,但其所搭乘的戎克船「巫翠奇號」卻在瑯嶠觸礁擱淺。
更不巧的是,瑪格麗特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龜仔甪社」人一刀斬落頭顱,就此香消玉殞。
上述故事來自屏東在地文史工作者的考證與整理,男主角威雪林真有其人,是一位名叫 Maarten Wesselingh 的丹麥人,1638 年乘船至瑯嶠,到卑南探勘金礦並留駐當地,三年後被卑南附近的原住民殺害。
然而並沒有證據證明這名荷蘭公主的存在。
雖然如此,據說在荷蘭公主遇難後,荷蘭人馬上派兵來復仇,而且一度殺得龜仔甪社幾乎要滅族了。
加上百年來,龜仔甪社時常遭受洋人與洋船的侵擾,因此部落一直流傳著要「替祖先報仇」的使命。
1867年,羅妹號也在瑯嶠附近發生船難,而船長夫人同樣遭到龜仔甪社人「復仇」砍頭,自此,「紅毛女遇害」的故事便傳得更開。
相傳到了1930年代,有人在墾丁大灣海灘發現一具骨骸,便好心買了個甕裝起來,放在海灘邊的萬應公祠內。
幾年後,地方上有人無故發瘋、放火燒屋,大家請來乩童問事。
誰知道,乩童竟開口說英語,說她是幾百年前在墾丁遇害的紅毛公主,沒有船可以回家,因此在當地陰魂不散,而那具屍骨便是她的遺骨。
這位公主(乩童)表示,願意長住墾丁,只要讓出萬應公祠的三分之一給她住,就不再作祟。
眾人於是答應闢出三分之一的萬應公祠,獨立祭拜「疑似」紅毛公主的骨骸,也就成了八寶宮的前身。
隨著故事不斷流傳,八寶公主的故事已有許多版本,不過不管是哪一個版本,背後都代表了這個地方錯綜複雜的歷史故事。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臺灣日後的發展。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鎖定故事的 FB 和 IG,我們會隨著劇情發展,分享相關歷史知識。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段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歡迎一起邊看邊討論!
#龜仔甪社 #斯卡羅 #原住民 #船難 #洋人 #荷蘭公主 #紅毛公主 #杭特夫人 #羅妹號 #萬應公 #祭祀 #八寶宮 #李仙得 #卓杞篤
本文撰寫主要參考石文誠〈荷蘭公主上了岸?一段傳說、歷史與記憶的交錯歷程〉一文,並感謝研究者提供相關照片。
首圖來源:Outlookxp/CC BY-SA 4.0
卑 南 族 傳說 在 老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原來魔神仔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同,這次是觀眾所投稿的真實事件!
上一則影片【學生投稿的兩則靈異故事】👉 https://youtu.be/8o4t9ayJtl8
-
老王說全系列靈異故事播放清單:https://lihi1.com/juEJe
-
老王的粉絲專頁:https://lihi.cc/jvTHs
老王Instagram:https://lihi.cc/1EJia
-
投稿位置請發至信箱:oldwangsing@gmail.com
-
#老王說
-
注意:影片中的圖片、影片都僅供示意,並非真實情況或場地,若為真實場所會特別告知。
-
【老王說】最陰的醫院?竟然有人做邪術...杏林醫院的兩則靈異故事
https://youtu.be/O7kObBV5ms8
-
【老王說】猛鬼故事團!幽靈巴士是真的嗎?
https://youtu.be/0s5u_J8JmUk
-
【老王說】古玉,真的很邪門嗎?
https://youtu.be/eEviPf6cyGc
-
【老王說】為何不能半夜看電影?
https://youtu.be/CIaOfenhxnk
-
【老王說】最陰邪術!養小鬼真的會出事嗎?
https://youtu.be/K2swvfUgH5E
-
【老王說】KTV女服務生,見鬼事件完整實錄
https://youtu.be/ebmndDunvr4
-
【老王說】三個真實靈異事件,其中兩個竟然發生在台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b0U8BoW30&t
-
【老王說】八仙樂園靈異故事層出不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eVLsu-y7g
-
【老王說】進旅館房門一定要敲門的原因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piSOraCXU
-
【老王說】情侶看劇時原來不能做這些事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6g2s1hJ_gg
-
【老王說】畢業旅行原來不能做這些事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daVn8FecKU&t
-
【老王說】我在當兵遇到的三個靈異事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bjSUMVEIU
-
【老王說】醫院夜班警衛的靈異故事(有醫院靈異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AJunKsnDY&t

卑 南 族 傳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文化公園考古現場 #月型石柱
接下來要帶大家去認識文化公園的考古現場,邀請到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的 #楊淑玲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考古現場和月型石柱。
卑南文化公園的發現與搶救:
為卑南遺址留下最早紀錄的是日治初期人類學者鳥居龍藏。鳥居四度來臺進行人類學調查期間,曾為卑南遺址的地表石柱拍攝兩幅照片,時間可能是1896年。鹿野忠雄是第一位將卑南遺址當作考古遺址加以研究的學者。他在1930年發表的文章中敘述,有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鹿野採用鄰近卑南族的傳說,推測這裡曾存在一個古代部落,石柱是居屋的殘留。日治五十年期間,學者注意之焦點主要是地表的立石遺構。1945年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對最大立石之周圍進行試掘,始初步發現地下的陶器及住屋遺跡。
二戰以後,陸續前來卑南遺址調查的國內學者不在少數,但都未曾做過發掘。1975年,臺東縣政府將卑南遺址列為地方古蹟,1979年再提升為臺灣地區三級古蹟,只是遺址保護工作並未就此落實。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新站(今臺東站)開工,將地下沉睡數千年的遺構、遺物大量揭露,並造成嚴重破壞,引起輿論及各方的高度關切。臺東縣政府遂委託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搶救考古工作共進行13梯次,前後長達9年,成果十分豐碩。無論是發掘面積、出土石棺及遺物數量皆是臺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現於世,令人驚艷。卑南遺址為臺灣最具代表的史前遺址之一,已無庸置疑。
遠古的聚落:
由碳十四定年法推算,卑南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是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古卑南聚落的住屋毗連成列,略成南北軸向,遙指都蘭山。每棟家屋坐西朝東,遠望溪流與海洋。家屋主體為長方形平面,東西長11.5公尺,南北寬5.5公尺。以板岩石板、大漂石為牆基,木材為柱,屋牆、屋頂葺以竹架、茅草。屋前以石板舖成方形前庭,屋後有橢圓形砌石圈,用來儲存食物及大陶罐。聚落中還有零星分佈的高架榖倉,支柱上配有防鼠板。狩獵與農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業。他們在山林間獵野豬,在丘陵、平原捕梅花鹿。種植的穀物有旱稻、小米,以「山田燒墾」方式開闢田地。出土的農耕工具相當多,有墾地伐木的石鋤、石斧,收割的石刀、石鎌,舂榖的石杵等。狩獵的主要工具則有石矛、石鏃等。聚落雖然瀕臨卑南大溪,但村民並不擅長捕魚,魚類只是輔助的食物。
長期定居促使族人發展出各類工藝技術。除了農具、獵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主要用來盛水、儲物及烹煮。陶器通常是手製,偶而使用轉盤整修技術,以露天方式燒成,火侯較低。外表以橙色素面為主,少有紋飾。主要器形有罐、缽、小口瓶等容器,以及陶紡輪、陶槌、陶勺、陶匙等工具,也有少許裝飾品如陶珠、陶環,隨葬品如陶偶等。精緻的玉器最能顯現族人審美觀與工藝技術能力。包括玉與似玉材質製成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腕飾、臂飾,以及一些非實用性的武器、工具,式樣繁多,風格別具。造形上,以玦形耳飾最富於變化。其中人獸形玦造形可作為代表,已成為史前博物館的館徽。製作工藝上,以小玉玲的細緻與長玉管的中空貫穿技術最令人稱奇。這些玉器多為族人平常的裝飾品,人過世後則當作隨葬品長埋地底。
族人相當重視身後之事,主要葬具是長方形的板岩石板棺。石板棺長軸與地面住屋的軸向相同,略呈南北向,指向都蘭山。死者仰身直軀下葬,腳也指向都蘭山,似乎那裡就是魂歸之所。一具石板棺通常埋葬一位死者,也有重複埋葬情況。多數成年人及少數幼兒入葬時都有隨葬品,包含玉、石質裝飾品,武器、工具、陶紡輪、陶容器等。有些階級地位較高者棺具較大,甚至壘石為槨,隨葬品也質精而量多。死去的親人通常埋葬在屋裡或附近,與生人長相左右。出土的家屋與墓葬上下緊密交疊,為卑南遺址的一大特色。
遺址的價值:
綜合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卑南遺址的特殊性可歸納如下:
臺灣考古史上發掘範圍最大之遺址,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
臺灣出土文物最多之遺址,總計出土石板棺近1600餘具,陶器、石器等遺物兩餘萬件。
臺灣出土玉器式樣及數量最多之遺址。
臺灣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重要部分面積約20-30公頃,廣義的遺址面積約80-100公頃。
臺灣考古史上具有最完整聚落型態與資料之遺址。
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行政院文建會自2002年起積極推動臺灣地區世界遺產潛力點之勘查評選工作,卑南遺址列入11處初選地點名單之一,而且是唯一以考古遺址性質列名者。初評結果,卑南遺址與棲蘭山檜木林、太魯閣國家公園、阿里山森林鐵路四者以具有顯著及特殊價值等因素,列入第一類別,也就是最具潛力之點。無論就學術研究、遺產保存、本土教育或知性旅遊觀點,卑南遺址都具有無可替代之價值。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卑 南 族 傳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阿浪•滿拉旺(布農族作者)
本書特色:
賽夏族知多少?
‧父系社會,子連父名。例如伊德.阿道.撒萬:伊德是自己的名字,阿道是父親的名字,撒萬是姓(世系)
‧同姓、同住(包括無血緣)、同一外祖父之表兄妹均禁婚
‧位於南庄鄉的賽夏族人多半會說客語,而五峰鄉的族人大多會泰雅語。
‧四階段的回娘家是最獨特的生命禮俗:婚後、新生兒、子女成人、喪偶。
‧紋面:男子與泰雅同,女子則僅刺在上額。獵首二個以上的男子可紋身。
‧巴斯達隘俗稱矮靈祭,每兩年一次在南庄向天湖、五峰大隘社輪流舉行。祭期四天:迎靈、娛靈、逐靈、送靈,只有娛靈可開放外族參加。
賽夏族神話與傳說
1.白髮老人的預言:賽夏各姓氏的始祖
堅信白髮老人在夢中的交代,歐倍那伯翁與妹妹成為在狂風暴雨下的僅存者,並結婚生子,繁衍出各姓氏的孩子。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就是他們的化身,永遠守望著賽夏子民。
2.雷女下凡:農業生活的開始
天上的雷神不忍賽夏族人生活太艱苦,派雷女娃恩帶著小米種子下凡,教導人們農耕技術,並和賽夏青年相戀成婚。雷女不能碰鍋子,但老人家卻強迫她進廚房,破壞了天人之間的界線,雷女只好返回天界,徒留一株芭蕉樹。
3.巴斯達隘傳說:以感恩和諧淨化與異族間的衝突
達隘雖矮小但農技先進,強壯又擅法術。好意幫助賽夏收成大增,卻驕恣調戲婦女、欺凌族人。賽夏族人不得已展開殺戮,但從此遭受詛咒,連年歉收、天災連連。於是以虔誠之心舉辦「巴斯達隘」,祈求達隘諒解,全族平安、豐收。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卑 南 族 傳說 在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2.卑南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 傳說 】,不只結合了各 族 的原住民作家採集題材多元豐富的 傳說 神話故事,並由各 族 的原住民藝術家共同參與插圖創作,生動傳神的呈現 ... ... <看更多>
卑 南 族 傳說 在 卑南傳說故事少女與彩霞12-卑南語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卑南傳說 故事少女與彩霞12- 卑南 語版. 族 語數位中心. 族 語數位中心. 3.6K subscribers. Subscribe. 2.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卑 南 族 傳說 在 看板Gossiping - [問卦] 親眼看到台灣雲豹到底是真假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