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主婦 ✖️ MUJI 無印良品生活研究所 到小汪家改造收納的計畫,到現在也過了快兩個月了。
這兩個月,我總在午夜夢迴不經意想到小汪家,說實在我內心很好奇他們是否覺得新的收納方式更好生活與管理,但我每次一動起想傳訊息問小汪的念頭時,都咬唇叫自己忍住,很怕會不小心給她壓力。
多虧MUJI無印良品的用心,當初贊助商品就讓我們夠感激了,他們竟然還願意花時間親自跑一趟屋主家,為了就是想了解他們家的後續情況,看他們在使用收納商品上是否有什麼問題,我才有機會跟著他們去小汪家一探究竟。
我本來想說連MUJI無印良品的人都要去觀摩,會不會讓小汪壓力很大,但仔細一想,壓力大的應該是我才是啊!如果門一推開,小汪家已經被打回原型,小汪夫婦還邊抖腳邊跟MUJI無印良品的人說:「林姓主婦那套順手感收納根本沒用(彈煙灰),你們看,我家還是不又亂了哇哈哈哈!」那我的三書是還能賣嗎!我還有臉跟大家宣傳我的三書嗎!
我們約昨天上午去拜訪,台北淒風苦雨,就如我忐忑不安的心情,上樓前很想跟大家說還是我先去偷看一下,看有什麼要幫忙整理的(嗯?),但我又咬唇忍住了。
答案揭曉的時刻終於還是到了,小汪一家笑臉盈盈打開門迎接我們,我一看愣了一下,因為她家幾乎跟兩個月前我離開時一模一樣,讓我瞬間有種時光錯亂感。
我本來以為他們是怕讓我難看,刻意整理過,但其實如果已經大走鐘,而且習慣沒養成的話,硬要整理成原狀坦白說也不算容易。
一問之下,小汪說:「真的沒有特別整理耶,現在每天就是這樣。』問她先生會不會覺得不好維持,他不假思索地說:「不會啊,東西順手一放就收好」,我心想事前有先塞紅包給他們真是正確的決定(開玩笑的啦怎麼可能)。
聽到他們這樣說,我真是感動不已,我透過三書所強調的順手感收納,真真切切地在他們家獲得落實。窗外雖然下著大雨,但他們家清爽潔淨到讓人覺得心曠神怡,一行人站在他們家一聊就是一小時,舒服自在到讓人忘了時間,我想他們一家在家時,一定也是如此享受。
感謝小汪夫婦拋下自己的隱私,給我機會把順手感收納術帶進他們家,增添我許多信心。感謝MUJI無印良品一路以來的大力支持,提供我們最百搭又萬用的收納用品,解決了各式各樣的收納困境。感謝三采團隊在此企劃中與我並肩作戰,一起整理到鼻子過敏眼睛癢哇哈哈。
****************************
註:
掰惹味,大家知道MUJI無印良品在主要門市,都有『家具配置顧問』提供顧客免費諮詢服務嗎?小從「整理收納」、「商品選擇」,大至空間整體諮詢,他們都在那邊給你問喔!
這次與我合作拍攝的文青男孩『永青』,就是在微風廣場門市服務的家具配置顧問,當時真是多虧他的專業協助,幫我在玲瑯滿目的收納物品中,根據我的需求找出最合適的組合,不然我會自己拿量尺量到死。
想要住在無印宅的話,他們現在也有空間改造服務,透過牆面、天花板及地板的輕量裝修,搭配他們的傢俱及收納用品,就可以打造出專屬你的無印宅。
有興趣的話可以隨時去MUJI無印良品門市詢問,我覺得超棒的啦!
家具配置顧問服務介紹及服務門市:https://www.muji.com/tw/interior_advisor/
輕量裝修企劃介紹:https://renovation.muji.tw/lifeproposallist.html
****林姓主婦的三書這裡買,買到賺到啦我保證******
博客來實體書: https://bit.ly/2RKjOdC
博客來電子書:https://bit.ly/2UaGPnI
金石堂 https://bit.ly/2RFnFsA
三采 https://bit.ly/2D00lNO
誠品 https://bit.ly/2VIW6xF
讀冊 https://bit.ly/2AF8buO
博客 來 無印良品男 裝 在 蘇菲的日常生活。整理収納。美好器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1/14 (三)
烏咪的衣帽區整理
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需整理一下兒子的衣物區
最近剛完成換季的整理
說是換季
其實也不過是淘汰下個夏季不能穿衣服
然後再把外套背心拿出來掛好
如此而已!
因為兒子已經戒尿布
所以內睡衣的抽屜多了放小內褲的空間
然後以前是買Uniqlo 的成套睡衣
最近改買韓國的童睡衣
滿版印刷可愛極了☺
髒衣籃改成軟質聚乙烯收納盒(加蓋)
上面放以前就在使用的棉麻聚酯收納籃裝臭襪子
多出來的空間放了一個耐壓收納箱(小)
裡面放置待處理的衣物(例如 : 賣掉,送人,剪碎布)
對了
抽屜還有髒衣籃外面一樣貼上我畫的圖案標籤
方便長(老)男(公)次男找東西!!
祝大家週三愉快!
√ 相片文字編輯為"黃油相機app"
√ 文中提到的 軟質聚乙烯收納盒,耐壓收納箱,棉麻聚酯收納籃,PP盒(抽屜式)⇨均為無印良品,至於大小請依照家中需求丈量規劃。
√ 分類圖案標籤 圖案⇨我上網參考flat icon clothes ,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如果有印表機可以用印的,我沒有印表機,所以自己畫。
√ 分類圖案標籤 材料⇨
✎在文具店買黑色紙,要稍微有點厚度,像名片的厚度最好(我在九乘九跟光南)。尺寸是名片大小對切一半,用圓角器打圓角。然後用mt紙膠固定!!
✎這裡用的筆是uni-ball signo um153 / 太字 / 白色 (水性顏料),但是這支寫紙膠帶會暈,所以不建議拿來寫紙膠帶^^
✎我也會直接在mt的黑板系列紙膠帶上畫標誌,也很方便喔!
√ mt紙膠帶⇨我通常在博客來還有Pinkoi 的Qmono 購買(網路搜尋也非常多)
√ 牛奶筆在 "一分之一工作室" / "美好文具社" / 九乘九(只有少品項) / 忠孝東路上的10平方文具 / 蝦皮 等都有賣,直接打商品名稱網路搜尋也可以。
√ 掛外套的橫桿是在Pinkoi上跟一家叫做"銳龍工藝設計"訂製的。
★我的標籤製作工具推薦在這裡(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0391644675486&id=155525528495431) ⇨內有牛奶筆介紹
★烏咪以前抽屜內的樣子(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213318326652&id=155525528495431)
★烏咪以前衣帽區的樣子(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6999581681359&id=155525528495431)
★包屁衣疊法影片(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8075634907087&id=155525528495431)
✎✎✎✎✎✎✎✎✎✎✎✎✎✎✎✎✎✎✎✎✎✎✎
★ 搜尋過往文章,請至蘇菲的日常生活。整理収納。美好器物 粉絲專頁的【網誌】中搜尋第一篇文章,裡面有所有文章的分類以及連結。(每週末更新一次)
★ 蘇菲的日常生活。整理収納。美好器物 粉絲專頁大多在每週一三五早上10點發文,歡迎設定【搶先看】,篇篇文章不漏接喔!
★ 本文中的圖/文/影片均為我個人撰寫及拍攝,請勿抄襲/截圖/致敬,但是非常歡迎 按讚/追蹤/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 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喔!
㊟請注意!!
上面已經回答過的問題,留言若有相同問題,我不再回答喔,都寫在這裡囉!
#舒適生活就是不斷的調整,調整到適合當下的樣子。
#整理整頓
#暮らしの道具
#無印良品
#兒童房
#衣物收納
🌹看到最後才知道的抽獎活動!!
①在這則發文 “按讚” 然後 “公開分享”
②在底下tag兩位朋友並留言 "#我想要蘇菲的手繪圖案標籤"
完成①+②就可以參加抽獎喔!!
☆獎品就是 #蘇菲的手繪圖案標籤,一組10張,並附贈10段mt紙膠帶。(圖案內容我會跟得獎者討論後再繪製)⇨我們來抽出三組^^希望大家踴躍參加
☆活動時間 2018/11/14(三) 10:00 - 2018/11/20(二) 23:59,並於2018/11/23(五) 10:00的發文中公布。
博客 來 無印良品男 裝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印度鬼椒
文:薯伯伯
我去譚仔吃米線時,通常選擇特辣,不過跟阿姐點菜,總要說上數次。我說:「要特辣。」阿姐問:「要大勒嗎?」我說不是,而是要「特辣」,「特辣、大勒、特辣、大勒」這樣重複數次,阿姐才聽得明白。
有些朋友見我吃特辣,便會問我是否因為長居西藏,才會如此嗜辣。其實我是從小到大都喜歡辣,當然小時候的忍耐程度較低,但口味還是偏辣。母親本身不嗜辣,見我和哥都喜歡辣,也許怕吃太多會傷胃,有次便騙我們說:「聽說吃辣的人,不孝順啊。」弄得我們有段時間吃辣時,心裡都想難道自己不夠孝順(注)?
不過長大以後,還是很喜歡吃辣,而且越吃越辣。記得十多年前,銅鑼灣有家叫別府地獄拉麵,每次前往,總會點四至八椒的辣度,還有早期的寧記麻辣火鍋,有時甚至吃到打包回家。以當年香港市面的普遍情況,這兩家店算是很辣。不過兩店後來開了不少分店,口味嚴重「大眾化」,就沒有再去。
雖然圍繞譚仔或三哥譚仔的話題很多,但我自己較喜歡的辣味米線店,是在灣仔馬師道的巴蜀軒,進店的時候好像唸咒一樣,跟老闆說:「雞扒麻辣四川粉大辣加凍檸茶走甜」,麻辣得來略帶甜酸,似乎也不是正宗川味,勝在不油,店裡的川人卻也不少,我每次去吃,連湯都喝下去。
有次跟《明周》做訪問,記者問我去旅行時,最懷念甚麼食物。我最掛念的其實不是典型的香港美食,而是辣味川味麻辣味,就是辣的湯麵,辣的火鍋等等,當時還特意跑去長沙灣的二姐麻辣火鍋店做訪問,老闆讓我們參觀廚房,介紹如何製作麻辣火鍋,訪問過程極為開心。
旅行期間,對辣味的需求,在東南亞比較易找到共鳴,但一出了這個範圍,很多所謂辣味,其實對我來說都根本談不上是辣。記得有年去澳洲,發覺當地的食物,大都不辣,嘴巴難免感到特別納悶。於是我在超市買了一包辣椒粉,乾脆帶到餐廳,直接灑在食物上。剛開始是只灑一點點來測試辣度,發覺根本就沒有任何辣味,多放一點,放了三分之一包,食物看起來都像赤紅的提拉米蘇,才感到一丁點的辣味。
我回香港後,覺得與其每次吃飯都不知某餐廳或該國度有否提供辣菜,倒不如自己買些辣椒粉旁身,遇上同桌的人不嗜辣,我也可以自行加辣。我的行裝比較細小,帶的辣椒粉,也有些基本要求:
1. 體積要小,辣度要高,灑一點就能提升辣度。
2. 供貨及購買容易。
3. 乾身粉末狀,方便攜帶。
最後我選擇了印度鬼椒(Bhut Jolokia),從美國亞馬遜或淘寶都能買到。這種鬼椒,名字雖然叫印度,但有不同產地,我自己常買的那款其實是產於雲南。每次去旅行時,我會用較硬身的小瓶放一至兩瓶辣椒粉,隨身攜帶,是我日常的裝備(EDC,Everyday Carry)。印度鬼椒有股微微清香,但重要的是,本身沒別的調味,純粹提升辣度,而不會影響原來飯菜的味道。
在旅行途中,如果要帶印度鬼椒,有以下注意事項:
1. 最好放在較硬身的扭蓋膠樽內,避免要揭蓋或軟身的膠樽,否則易漏粉。我目前選用的,是無印良品的 30 毫升鋁蓋 PET 膠樽。
2. 我過了很多次機場安檢,暫時未遇過任何問題,但有些國家(例如尼泊爾)嚴禁攜帶胡椒上飛機,不太確定對辣椒粉會否也有特殊規定,總之上飛機前把辣粉放好。
3. 坐飛機時,低氣壓及乾燥的空氣會減低味蕾的敏感程度,尤其對甜鹹味覺更為明顯。我自己的感覺,是連對辣的接受能力也有改變。如果把印度鬼椒灑在飛機餐上吃,灑較大量的辣椒粉才能達至地面上的辣感,很易不慎吃過量。有時舌頭可以忍受,但腸胃未必受得了,會因吃過量辣椒粉而引起腹瀉,所以我在飛機上就避免吃辣。
購買印度鬼椒粉時,最好檢查一下成份,有些包裝精美的鬼椒調味料,其實加了糖鹽之類,辣度不高,寧願買一些只含單一鬼椒粉的產品。
說起辣,還想說一點。有些不愛辣的人,會一廂情願地以為辣味會破壞或掩蓋原味,其實說穿了,不是辣味破壞口味,而是那些人自己本身嚐不出辣味的神奇之處。對喜歡吃辣的人來說,辣味更能吊胃口,也能提升飯菜本身的味道。吃飯前在菜品或甚至白飯上輕灑一點辣粉,實是其樂無窮。
注:話說在 2017 年 4 月份,中國的微博網有條熱議的消息。中央廣播電台報導聲稱,一名福建男子,家裡吃得很清淡,直至有次吃到四川烤魚,被那股麻辣味震撼了,簡直不能自拔。然後他忽然想,咦,家裡一直都不吃辣,他卻這麼喜歡辣,難道自己不是親生的?然後他就在走失兒童網站上發放自己照片尋親,而結果是,他真是被拐賣,並成功找到親生父母,原來他是重慶人。
不過這個故事與實情有些出入,當時人名叫胡奎,被拐時已經 6 歲,在訪問裡他說記得是在上學期間或下學的時候被拐走,所以不是單純因為吃辣而猜到自己是拐賣兒童。
咦,說起來我媽不愛吃辣,而我和我哥都喜歡吃辣,這又代表甚麼呢?
———
可能有用的連結:
《明周》旅行時的 comfort food: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videos/465101083859952/
我自己常買的印度魔鬼辣椒粉(產地雲南):http://u.piw8.com/h.yEtFRQ
重慶二姐火鍋
網址: https://s.openrice.com/QrbS0hxG200
地址: 長沙灣元州街482號金碧閣地下12號舖
電話: 23708633
巴蜀軒豬扒酸辣米線
網址: https://s.openrice.com/QrbS0X9C000
地址: 灣仔駱克道368號百玲大廈地下G1舖
電話: 25746222
(這家店在網站上的評語似乎不太好,可能跟老闆的態度及風格有點關係,其實他們人都不錯,只是做事極快,始終每店風格不同,身為常客的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
照片:我自己常的印度鬼椒粉,居家旅行必備之物。
———
更多文章,請看薯伯伯的博客: http://pazu.me/
更多照片,請看薯伯伯的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pa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