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山林:泰雅族的狩獵文化 講堂⛰
國立臺灣博物館辦理的「環境議思」(Issue)講堂每一季都會精選不同的生態主題,本季是 #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與自然同生 唷!3月份的「#重返山林:泰雅族的狩獵文化」講堂現正火熱報名中~一起從泰雅族的狩獵瞭解族人對於山林及土地的尊重與愛護。
☑️講堂時間|2021.03.07(日)14:30-16:30
☑️講堂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古生物館3樓簡報室
☑️活動費用|免費U~
🌐報名網頁|https://reurl.cc/l0vb66
🌐活動臉書|https://reurl.cc/nn7b8e
💡備註|全程參與,可獲得教育時數2小時唷!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古生物館
電話|02-23142699
館址|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
圖片來源🙏🏽 #國立臺灣博物館
#泰雅族 #狩獵文化 #環境議思
#Ingay資訊分享 #活動 篇
ℹ️臉書搜尋「活動」,可以快速找到Ingay與團隊為大家整理的全國活動資訊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屠潔 一起迷路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桃園復興鄉卡普部落一日體驗 跟著原住民去伐桂竹體驗 用砍下來的竹子手工DIY成餐具 零污染超級環保~~ ※此影片為2021年5月初拍攝 這次活動為教育廣播電台跟著廣播去遊學活動,由屠潔帶聽眾朋友來到桃園卡普部落探索泰雅族壯遊點,體驗砍桂竹、手工DIY竹製餐具,深度了解泰雅部落的傳統生活智慧。 ...
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報名網址: https://goo.gl/z9pZ18
狩獵,向來是原住民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面向,也與其看待自然宇宙的態度息息相關。透過狩獵,不但使得身處荒野中的人類,能夠在生態與生存間得到平衡,經過歷史經驗洗鍊的獵人知識與規範禁忌,也聯繫了族群的社會網絡,保存了文化脈絡。
然而這樣的平衡與脈絡,在近年幾次原住民祭儀中以「非傳統」的手段殺死動物的情事,以及布農族原住民「打獵」判刑引發的爭議中,產生了斷裂。
主流強勢文化對於原住民傳統的缺乏理解,產生對原住民文化根深蒂固的歧視偏見,而原住民朋友的強烈反彈,則來自於長久以來的深層矛盾,其所質疑的是:為何強勢族群的文化和法律,能夠決定原住民的未來?
當代的動物倫理或生態保護的主張,與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原本都是朝向人與自然環境共生的理想,兩者並不衝突,但長期以來的原漢矛盾,往往讓動物保護的主張,涵括在所謂的強勢族群文化中,而失去了對話的可能。
台灣在民主開放後,由下而上的決策邏輯,對多元族群的文化越來越顯尊重,新政府更以「強化原住民自治」作為未來的新政策綱領,因此我們相信在可見的未來,各原住民族將能夠擁有更自主的權力,來展現豐富繽紛的文化色彩。
另一方面,吾人若予細究,將不難發現,動物權利的提倡,從來就不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只是位於各種權利運動以及生態環境政策中的邊陲,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倡議者,所欲代言與保護的動物,甚至可說是主流社會中最為弱勢的一群。
如果狩獵議題永遠停留在過往原漢衝突的矛盾與壓迫的義憤情緒中,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保存與動物的生存處境而言,都不會是正向的發展。
因此,我們認為此刻應該是適當的時機,放下預設的立場與矛盾,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動物保育與原民狩獵文化相容的可能。
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在原住民狩獵政策議題中,貢獻一點微弱但專業的聲音,使國家的政策制訂不至於顧此失彼,而能更為周延,照顧到各方弱勢者的權利。
【講者】
吳宗憲 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 副教授 (動物當代思潮讀書會發起人)
錢永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張培倫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官大偉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浦忠勇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Wkolringa(胡進德) 台灣原住民守護領域聯盟常務理事
裴家騏 東華大學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兼院長
朱增宏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
王毓正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
立即報名:https://goo.gl/z9pZ18
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報名網址: https://goo.gl/z9pZ18
狩獵,向來是原住民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面向,也與其看待自然宇宙的態度息息相關。透過狩獵,不但使得身處荒野中的人類,能夠在生態與生存間得到平衡,經過歷史經驗洗鍊的獵人知識與規範禁忌,也聯繫了族群的社會網絡,保存了文化脈絡。
然而這樣的平衡與脈絡,在近年幾次原住民祭儀中以「非傳統」的手段殺死動物的情事,以及布農族原住民「打獵」判刑引發的爭議中,產生了斷裂。
主流強勢文化對於原住民傳統的缺乏理解,產生對原住民文化根深蒂固的歧視偏見,而原住民朋友的強烈反彈,則來自於長久以來的深層矛盾,其所質疑的是:為何強勢族群的文化和法律,能夠決定原住民的未來?
當代的動物倫理或生態保護的主張,與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原本都是朝向人與自然環境共生的理想,兩者並不衝突,但長期以來的原漢矛盾,往往讓動物保護的主張,涵括在所謂的強勢族群文化中,而失去了對話的可能。
台灣在民主開放後,由下而上的決策邏輯,對多元族群的文化越來越顯尊重,新政府更以「強化原住民自治」作為未來的新政策綱領,因此我們相信在可見的未來,各原住民族將能夠擁有更自主的權力,來展現豐富繽紛的文化色彩。
另一方面,吾人若予細究,將不難發現,動物權利的提倡,從來就不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只是位於各種權利運動以及生態環境政策中的邊陲,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倡議者,所欲代言與保護的動物,甚至可說是主流社會中最為弱勢的一群。
如果狩獵議題永遠停留在過往原漢衝突的矛盾與壓迫的義憤情緒中,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保存與動物的生存處境而言,都不會是正向的發展。
因此,我們認為此刻應該是適當的時機,放下預設的立場與矛盾,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動物保育與原民狩獵文化相容的可能。
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在原住民狩獵政策議題中,貢獻一點微弱但專業的聲音,使國家的政策制訂不至於顧此失彼,而能更為周延,照顧到各方弱勢者的權利。
【講者】
吳宗憲 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 副教授 (動物當代思潮讀書會發起人)
錢永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張培倫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官大偉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浦忠勇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Wkolringa(胡進德) 台灣原住民守護領域聯盟常務理事
裴家騏 東華大學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兼院長
朱增宏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
王毓正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
立即報名:https://goo.gl/z9pZ18
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 在 屠潔 一起迷路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桃園復興鄉卡普部落一日體驗
跟著原住民去伐桂竹體驗
用砍下來的竹子手工DIY成餐具
零污染超級環保~~
※此影片為2021年5月初拍攝
這次活動為教育廣播電台跟著廣播去遊學活動,由屠潔帶聽眾朋友來到桃園卡普部落探索泰雅族壯遊點,體驗砍桂竹、手工DIY竹製餐具,深度了解泰雅部落的傳統生活智慧。
▲竹林生態教育 x 伐竹體驗
00:00 桃園復興鄉桂竹體驗活動開場
00:46 卡普部落介紹
01:48 桂竹林體驗活動、砍竹子教學
03:48 用竹子做餐具
05:15 凱哥帶我們體驗採竹筍
06:24 分辨竹子年紀
07:30 來桃園復興鄉桂竹發展協會體驗吧
#桃園一日遊 #復興鄉旅遊 #桂竹
———————————————————
★屠潔FB粉絲團:http://bit.ly/lostholicFB
★屠潔IG美照:http://bit.ly/lostholicIG
———————————————————
視覺設計:逆向異術 Reverse Design studio - Nico
拍攝/腳本: 屠潔
片頭設計製作:咔麥喵團隊 - Sherlock
剪輯/字幕:吳宜璇
美美飾品:綠綠亞 Liuliuya 手作
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家好,我是威狼
這部影片請大家以文化傳承角度來欣賞
今天帶大家來到花蓮深山學習『太魯閣族傳統狩獵』
這次帶來的系列事業間狩獵篇
總共會有三集
從夜間狩獵的事前準備到收穫
每一集都有非常精彩的畫面
此系列影片部分畫面非常血腥
請觀眾斟酌觀賞
並尊重原住民文化
捕獲之食物按照傳統方式進行家族分享
無販賣獵物的情形
那現在就請大家好好鎖定這三集
最真實的夜間狩獵實境
第三集精彩片段就是徒手抓飛鼠
請大家一定要把影片完整看完
才會發現那段好玩又有趣的片段
『狩獵』
不僅要學會野外求生登山技術更要高人一等
首先要瞭解獵物的生態環境觀察獵物的路徑
知道捕捉的時間、地點和工具
認識可食的植物、辨識毒蛇等
懂得如何渡河、砍材取火等技能
設陷阱是最普遍的狩獵方式
可分為腳套陷阱(繫蹄式)
主要用來捕捉山豬、山羌等大型獵物
石板陷阱用來捕捉小型鳥類或鼠類
還有專捉更大型動物的地窖陷阱、木刺或竹刺陷阱
使用獵槍、弓箭、矛等器具也很常見
當然配刀是少不了的打獵利器
打獵但是要嚴守狩獵禁忌
春夏期是動物的孕育期不可以打獵
需要等到秋冬才是獵季還要遵守獵區劃分的規則
否則會引來武力爭奪獵區的紛糾
狩獵是太魯閣族男性展現英勇及智慧的指標
也是族群合作的象徵
擅長狩獵的人是受到族人的敬重
太魯閣族祖靈信仰
『gaya(祖訓)』
指祖先留下的生活規範
是太魯閣族人行為與道德的規範準則
gaya 團體以一個或兩個近親群為核心
加上其他遠親族或姻親組成
gaya 的成員共同耕作、祭祀與遵守禁忌
具有親屬、經濟、宗教、地域功能的組織
太魯閣族人相信若違反gaya,祖先會降禍族人
若有成員違反gaya,其他成員會要求觸犯gaya 者贖罪
其方式是視所犯禁忌之大小
以殺豬、雞、鴨等動物,藉由血祭方式贖罪
至今族人仍維持此傳統
『傳統狩獵課程』怎麼去:
請在影片下方留言或私訊威朗
就可能有機會跟威朗一起上山學習最傳統的狩獵文化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
原住民的傳統生態智慧 在 探險威狼 Wilang-Explor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我是威狼
這部影片請大家以文化傳承角度來欣賞
今天帶大家來到花蓮深山學習『太魯閣族傳統狩獵』
這次帶來的系列事業間狩獵篇
總共會有三集
從夜間狩獵的事前準備到收穫
每一集都有非常精彩的畫面
此系列影片部分畫面非常血腥
請觀眾斟酌觀賞
並尊重原住民文化
捕獲之食物按照傳統方式進行家族分享
無販賣獵物的情形
那現在就請大家好好鎖定這三集
最真實的夜間狩獵實境
第二集開始我們就開始有捕到飛鼠
這一集也展現出很多精彩神射畫面
想看怎麼槍獵飛鼠一定要把影片欣賞完
『狩獵』
不僅要學會野外求生登山技術更要高人一等
首先要瞭解獵物的生態環境觀察獵物的路徑
知道捕捉的時間、地點和工具
認識可食的植物、辨識毒蛇等
懂得如何渡河、砍材取火等技能
設陷阱是最普遍的狩獵方式
可分為腳套陷阱(繫蹄式)
主要用來捕捉山豬、山羌等大型獵物
石板陷阱用來捕捉小型鳥類或鼠類
還有專捉更大型動物的地窖陷阱、木刺或竹刺陷阱
使用獵槍、弓箭、矛等器具也很常見
當然配刀是少不了的打獵利器
打獵但是要嚴守狩獵禁忌
春夏期是動物的孕育期不可以打獵
需要等到秋冬才是獵季還要遵守獵區劃分的規則
否則會引來武力爭奪獵區的紛糾
狩獵是太魯閣族男性展現英勇及智慧的指標
也是族群合作的象徵
擅長狩獵的人是受到族人的敬重
太魯閣族祖靈信仰
『gaya(祖訓)』
指祖先留下的生活規範
是太魯閣族人行為與道德的規範準則
gaya 團體以一個或兩個近親群為核心
加上其他遠親族或姻親組成
gaya 的成員共同耕作、祭祀與遵守禁忌
具有親屬、經濟、宗教、地域功能的組織
太魯閣族人相信若違反gaya,祖先會降禍族人
若有成員違反gaya,其他成員會要求觸犯gaya 者贖罪
其方式是視所犯禁忌之大小
以殺豬、雞、鴨等動物,藉由血祭方式贖罪
至今族人仍維持此傳統
『傳統狩獵課程』怎麼去:
請在影片下方留言或私訊威朗
就可能有機會跟威朗一起上山學習最傳統的狩獵文化
===========================================
Wilang的社群連結: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ang_explor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6%8E%A2%E9%9A%AA%E5%A8%81%E6%9C%97-100459841997534/about?view_public_for=100459841997534
拍攝工具⬇︎
相機:Iphone 11,GoPro 9
麥克風:GoPro 9媒體模組
空拍機:Dji Mini
剪輯工具⬇︎
imovie
=============================================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