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大礦場「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究竟跟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有什麼關係?
新城山礦場作為礦業修法的關鍵個案,除了因為它的面積和產量都是全台最大之外,也因為礦業法的各種不合理——霸王條款、免環評、原住民諮商同意、礦業權展限爭議...等,剛好都沾上邊。而當地原住民三代族人要不回的土地,故事要從大約70年前說起。
1960年代,政府為了管理原住民族的土地,要求原住民透過登記「耕作權」並證明有實際耕作10年(後改為5年,去年則改為無年限),作為取得土地所有權的要件,也就是所謂的原住民保留地,並且立法明文規定這些土地不能轉讓或租給漢人。
但法規中有開放數個「例外」,採礦就是其中之一。
⛰️⛰️⛰️
亞洲水泥1973年到花蓮的新城山設水泥廠與礦場時,發放幾千塊的補償金後,就在地主並不清楚其實會一直挖到礦產枯竭的情況下,很有爭議的取得土地使用權,也因為亞泥的使用,使得族人無法「持續耕作」,至今40多年過去,地主們仍無法取得土地所有權。
弔詭的是,亞泥在過程中取得地主們的「土地權利拋棄書」,且在接下來的幾年陸續進行了耕作權的塗銷,但這些拋棄書卻長年面臨有「偽造文書」嫌疑的指控。
這些背景,讓在地的太魯閣族人從民國80多年展開了「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
⛰️⛰️⛰️
在2000年時,花蓮地方法院判決確定族人們是土地合法的耕作權人,保住當時因為資料不齊全,而倖免於被塗銷的59筆耕作權,而這當中有兩筆土地在2014年時,族人取得了土地所有權狀。不過......就算拿回了土地,礦業法霸王條款仍然特許業者可以繼續佔用,一張權狀無法讓通電的圍欄倒下,也無法讓業者離開。
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快30年過去,第一代地主幾乎已經凋零,第二、第三代族人還沒放棄,礦業法修法有辦法還給大家正義嗎?台灣不只有新城山一個礦場,支持礦業修法,讓礦業法不再獨厚業者,讓其他受到採礦影響的人,可以有一些改變。
-
🚧了解更多礦業議題?歡迎參考「大山挖一口」,最有脈絡的礦業修法專頁🚧
👉 https://bit.ly/cetmine3
🚧加入礦業連署,累積30萬民意支持修法🚧
👉 http://bit.ly/cetmine1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新聞] 掠奪原保地:玩法賣地,你不知道的露營-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台灣原住民「反侵佔,爭生存,還我土地」運動宣言1993年 的評價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還地於民卻變質官商牟利?缺乏監督的原保地增劃編政策,反而打開「炒地」後門】
為了回應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政府在1990至1998年首次「增劃編」原保地,只要原住民過去有使用土地事實,本人或後代可以申請增劃編為原保地。2007年增劃編制度常態化後,至今約有4000多公頃成為原保地。
然而,監察院曾在2016年針對原保地流失問題對原民會提出糾正案;花蓮縣審計室更發現,糾正後此類案件仍持續增加。實際上,新增的原保地有很高比例違反「原保地所有人必須是原住民」的法令規定,成為投資客、公務員、地方派系牟利的好用工具:
預期公路、火車通過的附近土地被投資客、地方有力人士早早「相中」,他們找原住民當人頭,把該塊土地劃成原保地,再「抵押」給私人開發牟利。花蓮縣審計報告指出,被抵押的原保地中,部分土地所有人和取得土地者是公務員。
而在鄉鎮負責調查土地使用狀況的土審會,則常被指控全遭地方派系把持,無視土地使用事實,將有開發利益的精華土地劃給「地方關係好」的人。雖然原民會強調土審會僅提供諮詢、沒有最終決定權,但民間並不埋單此說法。
保護原住民的政策為何變成炒地圈地後門?政府的應對方案是什麼?預定放寬原保地開發限制《國土計畫法》即將在2025年實施,若不能在此前有效關上「炒地後門」,部落族人擔憂,土地流失恐將更嚴重……https://bit.ly/3mbjH9Q
#更多專題文章
【記者化身採訪,「原保地假買賣」一條龍手法大揭露】https://bit.ly/3gcbPkz
【掠奪原保地:玩法賣地,你不知道的露營和溫泉區亂象】https://bit.ly/3CRMsy9
【守護原保地,族人站出來:從信託、法人化、部落共管找出路】https://bit.ly/3k79AjU
#報導者 #原住民 #原住民保留地 #土地正義 #增劃編 #花蓮 #土審會 #地方派系 #國土計畫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月潭孔雀園BOT爭議:當觀光飯店侵入邵族祭祀領域】
牽涉到邵族傳統領域的日月潭孔雀園BOT案前幾年環評被撤銷,近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一審判決出爐,判決孔雀園公司敗訴。
孔雀園位於湖景第一排,是目前日月潭周邊難得的理想旅館位址。4年前南投縣政府提起開發案後,因為與邵族祭祀祖靈的地點衝突,引起族人抗爭。「隻字未提對邵族祭儀影響的BOT環評」、「被劃設在邵族傳統領域範圍內,卻沒徵求部落同意的BOT案」,成為部落提起訴願的兩大攻防點。
然而,雖然高院一審判決孔雀園敗訴;但另一方面邵族的傳統領域,卻被行政院訴願會以「程序瑕疵」為由撤銷。一勝一敗之間,等待著部落的是更多抗爭、以及對原住民諮商同意權被政府架空的感慨。
「這對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跟這類權益保護運動是嚴重的傷害,」邵族方的律師詹順貴這樣說。孔雀園案為什麼會如此爭議?從其中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對於原住民諮商同意權的那些未竟之處?
★深入每寸土地,《報導者》以獨立觀點,傳遞事實,#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讀者投稿 #日月潭 #孔雀園BOT案 #邵族 #傳統領域 #原住民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飲水思源 傳承聖火》
~高金素梅2020.03.06 全原運聖火
兩年一次的原住民族運動會,今年將由宜蘭縣政府主辦。儘管面對去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每年都會遇到的、不確定的天候因素,宜蘭縣政府仍然認真地籌備和推動,我對於主辦團隊的努力積極,十分肯定。特別是這次運動會聖火傳遞的起點,選在宜蘭縣大同鄉的思源埡口,意義是深遠的,可見主辦單位的用心。
思源埡口是泰雅族人在民族興旺之後,相約遷徙,開枝散葉的起點。對於這段重要的歷史,著名的泰雅古訓中,有著記載:
發祥的地方有個平台
那是泰雅的祖居
為了繁衍我們的族群
三個兄弟往北方發展.......
出發前 互相堅定的承諾
不要用木牆彼此的隔離
要像箭筍發芽一般 茂盛的繁衍
要像藤條一樣,堅硬而強韌
我們是來自同一源頭的子民
感謝祖先留給我古訓
我們要傳承不要樹敵
......要和平相處在這塊土地上
古訓中祖先寓意深長的訓示,跨越了族群之間的藩籬,成為了台灣原住民族共同的信念,那就是:生生不息、堅強互助、和平共處。祖靈的智慧真的是悠遠深邃啊!
我期待原住民族運動會,不僅只是鍛鍊體魄和運動競技的比賽而已,我還希望它能扮演促進原住民各族之間交流的角色,增進台灣社會對原住民族的了解,達到消弭歧視的目的。
我衷心期待:這次原住民族運動會的所有參賽者,能締造更好的成績,原住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祖靈的智慧會能發揚光大。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座公園的百年歷史變遷
●溜狗、運動、漫步、沉思之餘,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公園知識
◇為什麼臺灣會有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植物園,這些熟悉的城市綠地,都是起自於二十世紀初臺北都市計畫的成果。當時日本政府意圖將臺灣帶向現代化的道路。隨「星期制度」出現,大眾交通系統發展,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革,開啟臺灣人的休閒風氣。公園成了大眾的休憩場所,並兼負保健、防災等重要功能。1932年都市計畫中規劃了17座公園。
日治時期,政府還拆除了臺北城牆,鋪設有美麗行道樹和安全島的三線道路,現今愛國東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等三線道,是臺北車水馬龍的街道,但是當年卻因人煙稀少成為情侶約會好所在,臺語老歌〈月夜愁〉說的就是這道路上發生的故事;而現在時興的路跑,在當時的三線道就舉行過了呢!
◇公園深入日常,休閒中有濃濃的「政治」味
公園和許多現代化設施一樣,都是日本政府「二手移植」的成果。將歐美公園的音樂亭、噴泉造景與西方的博物館、博覽會、動物園等空間「再現」於公園內,民眾可以在精心塑造的空間中,接受文明洗禮,體驗前所未有的新鮮事,例如棒球比賽、相撲比賽、音樂表演等,當時《臺灣日日新報》還會刊登音樂會曲目。
此外,圓山公園中的臺灣神社與植物園內建功神社的祭典儀式,還有公園內的收音機體操,都是讓民眾在享受休憩活動之餘,強化愛國意識、健身保國的思維,也是「教化」國民的有效方式。
◇隨歷史變遷的公園命運交響曲
17座公園百年來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些因戰爭工程停擺,有的存續至今,如二二八和平公園。戰後有些被當成居民聚落、眷村用地、國防軍事基地等,有些甚至直接改變用途放棄建設公園。
不久前因圓山文化遺址產生爭議的圓山自然景觀公園,戰時將運動場改建為軍醫院,戰後曾供美軍顧問團使用,後改建為中山足球場,在2010年又成為花博用地,其中經歷的土地轉移過程宛如臺灣現代史的縮影。
◇體檢台北公園,我們還可以這麼做
本書透過實地田野考察與資料蒐集,一一重現17座公園的歷史與現況。作者為地理與歷史雙學科背景,引領讀者翻閱百年來的地圖、都市計畫圖、報刊、文獻、明信片、照片,讓我們能對臺北公園的地景風貌與歷史脈絡有更多認識。更深入全面檢視臺北公園建設的問題,如圓山公園的考古遺址問題,防災公園可以怎麼做?本書特闢專欄以日本公園與紐約案例提出建議,期待臺北的公園可以乘載更多文化歷史外,還能發揮其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林芬郁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兼任助理教授。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關懷文化資產保存,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
著有《臺灣文化藏寶圖》一書,並與他人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看見師大校園》、《城市前世到今生:臺北考現學》、《臺灣地名辭書 卷二十二臺北市》、《北投區志》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台灣原住民「反侵佔,爭生存,還我土地」運動宣言1993年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要向行政院(內政部)要求還我原住民族生存權益,還我土地。 這份運動宣言,便是我們台灣原住民「反侵佔、爭生存、還我土地運動」的文字說明與行動準則 ... ... <看更多>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 在 [新聞] 掠奪原保地:玩法賣地,你不知道的露營-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