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4黃子佼著《我還在》的重點整理與讀後心得part3
閱讀進度:章節9~14
【9-跨界吸收X儲值自己】
書中提到,佼哥自己曾向科技公司提案,過程中,人家沒正眼瞧過他,可是佼哥提醒自己暫不管情緒,堅持努力把事情做好、問心無愧即可,最後仍順利拿下案子。也提到他因緣際會與蔣友柏認識,發現他不同於媒體形象的另一面,蔣面對他的客戶時可以如此彎下腰,非常令佼哥感到震撼的。......↓
說到彎下腰,我類似且深刻的感受,是我參選市議員黨內初選的那時候了,那時我才26歲,年紀太輕、沒錢、沒背景,面對選民,不論藍綠、年紀、性別、窮富,你都得彎下腰,用十足的誠懇伸出手來與選民握手,有些人,你從眼神就知道對方根本就不會支持你,搞不好把你當成笑話看,甚至鄙視、厭惡你,但畢竟他們都是你的選民,他們都擁有一張選票,你都得拜託他們支持。
佼哥說,不懂就不要裝懂,跨界到藝術圈,學到了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容易自滿,跨界可以提醒自己知道世界之大,自己渺小,更是讓自己學習和心靈成長的契機。離開溫室,跨界種種的體會,彌足珍貴;但同時也不要看輕自己、更不要放過任何有興趣的事物。把份內事情做好,態度正確,身段柔軟,好奇心旺,誠意滿滿,把自己提升,人家才願意幫你。千萬不要漠視身邊任何一個人,對人盡量不要有差別待遇,因為偷偷看你很認真、願意幫你的貴人,不一定是大老闆。
書中提到,某位不認識的記者,邀請佼哥寫藝術專欄,沒想到寫著、寫著就這樣累積了7年並集結成冊,最後還出書,所以說,態度很重要,否則人家幹嘛幫你?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人家沒有義務教你,唯有拿出好的態度,廣結善緣,才能邁向成功之路。
讀到這邊,我也想起了一個例子,有一名客戶,長期是我的LINE友,她都默默地觀察我,知道我是一個不會瞧不起客戶、不會懷疑客戶是否買得起的老油條房仲?我不會因為客戶的預算與需求只是套房,不是豪宅,就有差別待遇。於是某天到她有購屋需求時,她便決定「硬是要給我機會」。她會從其他房仲品牌官網找到有興趣的房子,然後轉貼網址給我,透過我聯絡屋主約看,假設屋主不給我賣,她也就直接跳過不考慮,就這樣帶看了剛好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最後也圓滿成交。
佼哥說,他有些不變的原則,例如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願意嘗試。一來是比較困難也就比較具挑戰性,二來是陌生沒經驗容易退卻,因此逆轉思考,想成是嶄新的道路與冒險,無論最後成果如何,累積的經驗都是珍貴的!
感同身受的是,我在念書時期,國中話劇社長,高中戲劇科,大學戲劇系,26歲時「跨界」從政參選,雖然落選了,但累積到人脈與業務能力,因為負債,為了還債偶然「跨界」到房仲領域,意外變成主要志業,從事不動產仲介這幾年,也曾「跨界」首次參加2012年歌唱比賽《超級偶像7》最後PK到前27強,除了唱功意外有所提升,也開始兼差接婚禮歌手賺外快;然後,從事房仲工作,把成功與失敗案例寫下來,累積一定數量後,也意外「跨界」出書變成作家,不僅賺到版稅,文筆也更精進了。
【10-狡兔多窟X多元成佳】
佼哥說,早期他被定位成模仿藝人,時常受邀上節目,卻都被要求請他扮演OOO。於是他開始思考,是要安逸現狀打安全牌,還是要有所突破?然後開始決定多做自己。也提到「第一」從來就不是他想追求的,有一種第一,是很難再被超越的,例如金氏世界紀錄;另一種第一,則是隨時到來,例如票房第一、人氣第一、排行榜第一,這樣的第一,時常更換。因此,不需要成為第一,要成為「唯一」,佼哥比喻的很傳神:奧運金牌,歷屆你記住了幾個?最後被記得、被流傳的,不是第一,而是某個獨特的動人畫面,不是嗎?
佼哥的「唯一」是,他從小就很哈日,有人找他做哈日類的節目,分享收藏品與音樂,也因此接了許多日系藝人或電影的記者會,甚至還擔任日系雜誌的顧問,又出版了日本旅遊書籍。在藝術圈,他不是最有錢的收藏家;他創作,但不是銷售一空的創作者;辦策展,也不是人潮洶湧的展,以上第一,都拿不到,但卻因為跨界、多元發展,且入圍金鐘獎,也主持藝術活動開幕儀式,全踏過了,這不是第一,但,是唯一吧?而這觀念竟然是從吳宗憲身上看到的!?然而那又是另外一則故事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買書來看喔!佼哥感謝過去的低潮,他才有機會跨界吸收,深入其他有興趣的事物,如果一直沒有空檔,也就少了吸收。
關於我的「唯一」,我賣房子,都會用主持人介紹房子的方式,拍成影片上傳youtube,也自己深度經營部落格綁社區大樓關鍵字,因此,只要是被我踏進去過的社區大樓,你只要google社區名,我的部落格就會出現在自然搜尋排序的第一頁被找到。另外,我每個月持之以恆整理實價登錄資訊給我的客戶,同時,撇開房仲公司公關發言人之外,我也是新聞受訪曝光頻率最高的業務員。念書時期,戲劇讓我磨練穩健台風與主持能力,以及選舉時的口才與文筆訓練,後來的房仲工作,也讓我有故事可以累積心得並寫下來,最後改用演講的方式呈現,現在的我,也能接演講,題目可包含勵志、省錢、買屋賣屋知識、服務業眉角、房仲業務技巧等等,而「演講」這門藝術,也是意外延伸的能力。以上或許我仍不是「第一」,但也算是「唯一」吧?
說到「低潮才有空檔與機會可以跨界吸收」,我類似的經驗是,小時候我有明星夢,所以跑去念戲劇科系,畢業後當臨演,因為收入低又不穩定,算是出社會後的第一個低潮吧?為了要有穩定的薪水,我跨界去一家公關公司上班,沒想到因緣際會擔任《雅虎奇摩超級商城》的招商講師,意外學習到網路關鍵字行銷的方法,後來因為選舉落選的第二次低潮,又意外跨界到房地產領域,展開了全新的人生旅途。近年又因為房市景氣的低潮,意外出書,跨界變成了「作家」。
佼哥說,工作結束,別人是慶功吃喝,但他習慣檢討,看有沒有可以更好,或者是有失誤的地方?佼哥自嘲說他最病態的,是他會寫mail給自己,並移到「漏失的工作與哏」資料夾,以提高自己的危機意識。任何事情或許外人看起來已經很好了,但他總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都會有反省紀錄。
看到書中這一段,我也決定開始這麼做,現在,我每一次帶客戶的互動,不論是帶看、討論買賣等,我都會記錄下來,告訴自己這次的服務是否有疏漏、說的哪一句話有扣分?提醒自己下次可以再更好!效法佼哥,向佼哥看齊。
【11-分秒必爭X善用腦袋】
佼哥說,因為睡眠不足會影響健康,但人生卻有1/3都在睡覺,所以他告訴自己,只要醒著,1分鐘就要當2分鐘用。書中提到他與朋友聚餐通常會給自己限時90分鐘,包含睡覺時,如果無法一次睡足8小時,也會利用瑣碎時間達陣,也舉了好多例子,關於他如何善用時間,一心多用拚勁的例子,真的是太有效率了。
說到1分鐘當2分鐘用,雖然我沒有像佼哥一樣可以如此把分秒填滿,但我也是工作狂喔,我的作息是,除非明天上午有事,否則我不調鬧鐘,睡到自然醒,可當我醒了之後,我就會開始瘋狂工作,直到我覺得累了,才回家,因此我都忙到晚上11~12點下班,我總是公司最晚下班的。
另外,我也有個習慣,我每一天一定至少要跟10組客戶互動過,就算不是約碰面,那怕只是mail、line,我都會嚴格要求自己,對這10組客戶介紹至少1個適合的物件,想辦法讓客戶感受到我的積極,我時常性與他們互動,但是又不會讓客戶覺得我很黏、很纏人,「積極又要保持平常心,不過度push客戶做決定」,讓我的客戶都覺得跟我相處起來很輕鬆、沒有壓力。
佼哥書中提到,他臉書發文,總是用齊頭齊尾的方式,刻意讓自己在有限的字數裡做排列組合、替換不同文字、意思卻相同的語彙,鍛鍊話術。他也會觀察臉友,覺得他的PO文有內容,能提升自己的,就設為追蹤。也利用臉書,持續著「一周一佼句,生命有焦距」來散播正能量。
我則是把臉書當作是人脈經營的平台,或許臉友的發文落落長無法仔細耐心讀完,但我只要確定不是怒罵、人身攻擊等抱怨廢文,我都盡量至少會按個讚,表達我對臉友的關心,同時我也會透過臉書得知每一位臉友的生日,規定自己每一天進公司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祝我的臉友壽星們,生日快樂!
【12-海綿吐納X詞彙練習】
佼哥總是大量閱讀,接著利用寫專欄的方式,除了替自己賺稿費、版稅之外,透過每一次的文章,都要經過整理大量資料、內化後,儲存進深層腦袋成為一個檔案,也提到他的口才訓練,來自於寫文章,每篇至少200字以上,有前言,有過程,有結尾,有清楚的結構與脈絡、有段落、有層次、有起承轉合,之後開口就會通順有邏輯。佼哥提到,不少主持人被批評太吵,原因之一就是詞窮、一再重複話術,如果講的內容都不同,觀眾意猶未盡,反而會為你的快嘴鼓掌!
而我,則是透過「選舉時的演講、寫文章的投稿、新聞記者訪問我時的媒體語言訓練、因出書而受邀的巡迴演講」來持續鍛鍊我的口才。之前主持選舉活動,候選人主角因行程延誤,我必須在台上自high拖時間,再拉個可以扯到邊、沾點關係的人上台做臨時訪問,還要想辦法不讓觀眾察覺,這就真的很考驗臨場反應,也很有成就感。
【13-善用網路X善耕人生】
佼哥說,查證工作很重要!盡信書不如無書,網路資訊爆炸,很多錯誤的資訊也充斥著,所以他都會再三查證,並舉例某次主持活動,大致上腳本搞定了,但經過他又搜尋許多資料,把內容重新排列組合,同時還可以再次確認資料是否正確,最後的呈現更精采了!佼哥感嘆,現代人太習慣短文,但對他而言,有些事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所以他覺得部落格還是有其必要性,隨時可以整頓自己,也方便查閱,包含活動單位若要他的照片與履歷時,馬上去部落格找就可以,相當方便。
這點我深有同感,我寫文章、累積在自己的部落格,其實也不是只為了給別人看,主要目的反而是讓自己方便日後查閱,而且自己寫文章、整理資訊後,會更有印象!
佼哥說,臉書是現代人的履歷、生活形象的展現,太偏激、偏頗的言論他會取消追蹤,當然他自己偶爾也會負面思考,若發了一些情緒文,通常發洩後3個小時內就會刪除,盡量嚴選正面、有意義的資訊。
以前的我,也總是在臉書上砲火四射、發牢騷,有什麼想法就直接po文幹礁,覺得「反正臉書是我的天地,我講什麼,關你屁事。」但也因為這樣得罪過同業,差點引起兩家店的衝突,還讓店長出面化解這個誤會。後來漸漸地發現,有負面思考時,放在心裡忍一下,過了,也就沒事了,於是越來越能忍,甚至覺得根本不需要去忍,反正「負面的資訊,不配也不該出現在我的版上」就對了!於是漸漸吸引到的都是正面的人。
【14-敵人貴人X一體兩面】
佼哥在書中舉例韋禮安,他以《有所畏》勇奪最佳作曲人獎,韋說:「感謝過去批評他、一路唱衰他的人,可能你的批評沒有成就你,但是『它』卻成就了我。」面對批評,後來的佼哥,都選擇不挑釁回擊,而是努力,堅持用實力證明給不看好你的人看!溫和而堅毅地走向榮耀!潛心、賣力征服他們,那種臥薪嘗膽、句踐復國的痛快,絕對比當下隨之起舞的罵兩聲,爽上N倍!
佼哥舉例2010年他主持《壹級娛樂》被創辦人黎智英叫去辦公室,把他批評的一文不值,還嗆聲說:「你的演藝事業完了,觀眾不看你,這次做不起來就無望了,這是你的最後機會!」佼哥說,當時他心裡是受傷的,但他早已不是會即刻反擊申訴、在臉書PO抱怨文的人,反而是想辦法征服他,接著,黎老闆之後的每一次互動都很友善,後來竟然稱讚他說:「不如你來做電台總監吧!」佼哥同時舉了另外一個例子,他與知名製作人薛聖棻互動的故事,蠻精彩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買書來看喔!
總之,別人對你的不認同與否定有各種可能,但終究要回歸到自己的理性判斷,自尊心太強,撕破臉,拍拍屁股說不做了,好酷,但把局面弄僵,真的好嗎?會不會太幼稚?而且機會還因此拱手讓人,值得嗎?不是孬,是忍,能屈能伸,是成熟,不是意氣用事,只是用拚出成績,用未來證明自己。別把直言當成敵人、別讓情緒壓過一切。
說到這兒,我想起我房仲生涯的第2次大低潮,爆發消費糾紛,差點陷入官司,還因此賠錢,被同事們嘲笑、數落,我當時心想:要嘛離開這間公司,到別處重新開始;最後,我選擇忍,我要用實力證明給同事們看,我只是一時迷失自我,一時的失誤,我要用我的實力來證明我是可以的!最終,我拚了兩年的第一名,雖然真的很累,但心裡真的很爽!
佼哥說,當我們擁有貴人,也該多當別人的貴人,現在的佼哥,執著於當別人的貴人。我們一定要記得別人對我們的好,而不是記得我們對誰好過,惦記著回報,更不要惦記著別人怎麼傷害我?如何報復?多記恩人,少記仇人。
佼哥舉例他會花錢買藝術家作品,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印象深刻是,有位藝術家叫「賴雅琦」,她的第一張售出的作品,剛好就是被佼哥買走的,佼哥的支持讓「他」感受到「她」獲得了前進、繼續創作的力量!他買收藏品的目的不是為了作品的增值,他投資的,是創作者的熱情!
提一個真實的例子,某位陌生長輩曾問我出書的動機?我說:「我想鼓勵同業要更有耐心,因為現在房市景氣差,會比較辛苦,但要堅持下去。」說完之後隔沒幾天,這名長輩竟然就意外加了我的line,並告知我他有購屋需求,想找我服務。我想,這名長輩應該就是有感受到我的真誠,才會願意主動找我,給我機會,想起他在line中的一句「緣分、緣分」,竟變成了我的貴人。說到這兒,因為我仍在拚經濟的階段,我發誓,將來我比較輕鬆無壓力時,我也立志執著於當別人的貴人!
未完......待續。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07/170714part3.html
原神須彌限時挑戰 在 沈 懿 SHEN Y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棒的一篇評論文章
看出我歌的弦外之音
感謝作者陳啟鵬老師
並對環境有深刻見解
【當齊天大聖對上大鬧天宮】
最近在大陸一個歌唱節目「天籟之戰」上,大陸歌手華晨宇對上來自台灣的rap歌手沈懿,沈懿以自創曲「大鬧天宮」挑戰華晨宇,並指定配樂要用大陸電視劇西遊記的片頭曲「雲宮迅音」,24小時內完成歌詞的創作。
這是沈懿以自己的好整以暇對上華晨宇的倉促應戰,可以想見,對華晨宇而言,當然是一場硬戰,但結果卻令人非常驚訝,華晨宇以壓倒性的優勢贏了沈懿,贏的原因,除了令人驚歎的演唱功力和對編曲的掌握,還有更重要的,是創作的歌詞。
在華晨宇的歌詞中,把我們所熟悉孫悟空的性格與心緒,作了非常令人動容的深入與剖析,其中雖然不乏取材自周星馳「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裡頭的詮釋,但在這限時創作的歌詞裡,卻充分掌握了西遊記刻畫孫悟空的精髓,以今述古的方式不僅完全沒有違和感,而且聽完還令人再三吟詠,成功的體現齊天大聖的再創作。
沈懿的大鬧天宮則是完全不一樣的創作,他借用了西遊記孫悟空的形,來講自己當代力爭上游的心聲,歌詞中隱隱表現了大鬧天宮的蠢蠢欲動,但卻更富時代感,於是他的rap再創作,充斥著用現世看當下的視角,脫離孫悟空,你不會覺得少了點甚麼,但加上孫悟空,卻能畫龍眼睛。
然而,這場中國的「齊天大聖」對上台灣的「大鬧天宮」,卻讓我陷入當前時代思潮的深深省思。
[體現各自的時代困境]
中國的新生一代,正好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後,正因為缺乏很長一段時間的文化涵厚,讓他們更清楚自己應當珍視甚麼;而台灣的新生一代,則是在各方的政治角力中徬徨,不知該如何尋根;面對國際的競爭,也不知該何去何從,只知道必須力求突破困境。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兩人在歌詞創作上成為強烈對比,華晨宇的「齊天大聖」有著濃濃的懷古深入,而台灣歌手沈懿的「大鬧天宮」卻捨我其誰,也許不是刻意這麼作,但卻不約而同體現了兩岸各自的時代困境。
「齊天大聖」像是一種看齊,過去這麼一個經典人物的存在,並沒有讓華晨宇棄如敝屣,他反而試圖剖析孫悟空的傑傲不馴,探究齊天大聖之所以成為齊天大聖的原因,同時也深入了孫悟空的幽微心情,一如歌詞所說:「誰不曾獨上高樓,誰不曾為夢想放手。」這是肯定身為人都會擁有的經歷,就某個角度來說,這是向經典看齊,向孫悟空取法,甚至不惜以孫悟空為榜樣,這種自己缺而渴求的心情,體現了大陸新生代彌補文化斷層的極度渴望。
「大鬧天宮」則正好相反,沈懿在歌詞上,不斷強調自己的企圖,自己的獨特,希望在眾星雲集中登上塔頂,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孫悟空還有金箍棒作為無往不利的武器,但他的歌詞中卻看不到任何武器,似乎,最大的武器就是自己的雄心壯志,歌詞中雖然也提到了七十二變,卻更強調要經歷的九九八十一劫。有趣的是,他以滑板鞋向華晨宇致敬,但強調的仍是自己發起挑戰的精神,歌詞裡的「大鬧天宮」,一如台灣新生代,渴望所有人看到自己,卻依舊止不住自己不受肯定、徬徨無依的心情。
這樣的創作只是偶然嗎?但越是細看他們的歌詞,越覺得與他們各自面對的時代困境不謀而合,你可以說我穿鑿附會,但如果華宇晨與沈懿都是兩岸優秀新生代的代表,那他們的表現方式,絕對不會只是單一個案。
[傳統文化是包袱,也是養料]
中國大陸文革發生時,蔣介石下令成立中華復興委員會,極力維護中華文化;現今,當台灣為了去中國化不斷擺脫傳統的同時,中國大陸卻如鴨子划水一般,一點一點恢復中華文化。最明顯的例子,是簡體字的演變,文革時文字被改到體無完膚,十個字只能認得兩三個字;現在再看通行的簡體字,幾乎沒甚麼閱讀的障礙,十個字裡面可以認得的高達八九個,與繁體字幾乎沒甚麼兩樣了,而中共官方並沒有像當初改掉時那樣大張旗鼓,但卻很札實的,將這樣的改變潛移默化在教育裡;反觀台灣,時不時就有民意代表把去中國化拿到議事殿堂上去大聲疾呼,連傳統技藝扯鈴,都可以拿來大做文章,其荒腔走板的行徑,實在讓人不得不搖頭。也難怪台灣的新生代,清楚察覺自己哪裡不如人,卻找不到一個可以拿來憑恃或依靠的根基。
很早就被派到在中國大陸工作的高中同學,現在已經是該公司一個省的負責人了,回到台灣總愛拿兩岸來比較,2009年時他回來時,很語重心長的問我們說:「你們知道台灣最大的優勢是甚麼嗎?」等我們回答過一輪之後,他揭曉答案說:「是文化。」這個答案出乎我們意料,跌破眾人眼鏡,但是長期在大陸商場第一線拼搏的他,早已看出一般人看不到的時代風向。當大陸擁有經濟的硬實力之後,已經察覺自己缺乏文化的底蘊,才會積極的以各種方式探源或復原,重新建立自己原有的深厚文化,從後來倍受歡迎的歷史劇「甄環傳」,以及在大陸一砲而紅的「中國好詩詞」綜藝節目,很顯然,這些動作有了明顯的回報,而這樣的回報,在今日華晨宇的「齊天大聖」,再度攀上高峰。
當台灣新生代逐漸把傳統文化當作包袱的同時,大陸新生代卻把傳統文化當作養料,這是他們的選擇嗎?我想不是的,養成他們當下面對時代態度的在上位者,其政策風向才是真正促成他們這麼選擇的關鍵。
[各自的困境是限制,也是契機]
從兩個年輕人的表現來看,似乎是大陸新生代佔盡優勢,可是,那是因為大陸剛經歷過極端的痛,才能擁有今日的覺醒;台灣的新生代當下雖然迷惘,但如果因此不得已嘗盡苦楚,那反而能蓄積再躍的力量。在西遊記中有兩句很有名的名言:「求神問卜,不如自己做主。」、「見性誌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如果台灣的新生代能察覺自己應該回首與作主的靈山,相信很快就能擺脫當下的困境,未來我們的新生代將主客易位,在大鬧天宮之後,成為新一代的齊天大聖。
https://youtu.be/IUKAm38HNQ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