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耶誕節都有鄰居朋友聚會,大吃大喝熱鬧一番,今年阿宏不在家,我燉了一鍋豬腳,邀隔壁每天來我家讀書的鄰居母子倆一起,四人吃了一頓簡單的晚餐。
週日又去畫速寫。這次畫的是我從小長大的街廓地標「菸酒公賣局」(台灣總督府專門局)——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製造,師承辰野金吾的風格,文藝復興的尖塔與圓頂、紅磚白飾帶、拱門圓柱是它的風格標誌。
我外婆從大陸經香港來台灣,安插進建國中學,當圖書館的職員;外公被分到弘道國中當人事主任。媽媽高職畢業後在當年的古亭衛生所當職員。因此我從小就在南昌街、建中宿舍那一帶長大。
小時候,媽媽故意恐嚇我:「妳不乖,爸爸不要妳了!」父親在我五個月大時就去美國讀研究所,我對他根本沒有印象,總聽媽媽去南昌街買東西,所以人小鬼大的回嘴:「那就去南昌街再買一個爸爸回來吧!」我媽媽津津樂道,引為笑談。
還記得當時公賣局附近有個軍公教福利社,我媽常差我去買東西。那還是軍眷領有油票、米票的年代,我家孩子都是大胃王,我媽媽常抱怨:「別人家的糧票都有剩,只有我們家的米都不夠吃!」
我媽媽是常州(武進)人,江浙小點不太會,拿手菜是紅燒肉。只是當時我年紀小,她常叫我在旁邊幫忙添鹽加糖,但我從來也沒注意肉是怎麼煮的。結婚後,她用電話遙控教我煮菜,不過也沒幾年的功夫,人就不在了。
不過,我老公、兒子都很愛吃我的紅燒肉,今天滷了一大鍋前腿,吃的鍋底朝天呢!
同時也有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抗病毒要獲勝要開始過正常生活,就是不要讓政治介入,疫苗效力是這樣,接種疫苗順序也是這樣。 新冠病毒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不感染你,也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讓疫苗變得有效。你把疫苗變成愛國主義的祭品,努力用台灣價值說服支持者,最後吃虧的是台派自己人,不相信你的異端邪說的又不是一般正常人? 沒...
「去美國讀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閒聊] 其實只要夠努力就能出國唸書-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會不會擔心自己到美國讀碩士花太多錢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問題] 去美國讀大學和讀研究所兩者會差很多嗎? - studyabroad 的評價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Re: [閒聊] 其實只要夠努力就能出國唸書- 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美國讀資工、資工國外工作、ucla資工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美國讀資工、資工國外工作、ucla資工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問題] 美國top幾以下學校很爛?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父母指正孩子的錯誤,即使講得都對,但咄咄逼人。那麼,就算家長賺到道理後,卻得到了孩子的不滿,也算賠本了!
注意!不可踩的7大孩子地雷【採訪整理/張慧心、李松齡】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想做自己』,為了證明自己能作主,絕對不會順著媽媽的意思走,因為小孩想告訴你:我跟你不一樣,我長大了,你沒發現嗎?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必須是「有點黏又有點不黏」,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提出7大父母應避免踩到的「地雷」:
1.批評子女的行為
有位高中生去補習班補習,在公車上睡著了,老師打電話到家中查問,回家時媽媽便興師問罪:「那麼短的距離,你也睡得著……我早告訴你,晚上不要一直上網,那麼晚睡……」
雖然媽媽說得都對,但當父母賺到道理後,得到的卻是小孩對你的不滿。「本來孩子應該恨自己,但因為被罵,他開始遷怒,將倒楣的氣轉到你身上,覺得父母也該負責!」
黃倫芬建議媽媽們換個角度想,改以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解決補習不能準時抵達的問題,否則下次發生同樣的情形,小孩很可能被情緒帶著走,坐過站就乾脆不去了。
2.批評子女的朋友
多數父母知道子女的朋友有品行問題,都會希望子女能保持距離。如果父母說,「不要與某某人交往,他會把你帶壞」或「某某人簡直是你的最佳損友」,孩子不會覺得妳在關心他,只覺得:「媽媽在攻擊我的朋友」,基於正義感,一定要保護朋友,對抗父母。「怎麼大人都是這樣,他只是不愛讀書而已,並不是壞孩子;再說,你不信任我嗎?你覺得我沒有判斷事情的能力嗎……」
這時,如何溝通是媽媽的最大挑戰,單純的好心不表示子女聽得進去,若想把自己的人生經驗與智慧送給孩子,不妨換個角度和子女討論:「如果你不能穩住自己,就會害他被別人說──是他把你帶壞的。」當然,這樣的討論暫時到此為止,但仍要持續注意子女後續的表現,並適時地關心與提醒,才不會惡夢成真。
3.糾正口頭禪
青少年多有口頭禪,但只要父母一糾正,彼此溝通關係就結束了。
黃倫芬指出,可以對他的表達有所疑問,但不要直接反應他是不對的。例如:可以問他:「屁是什麼意思?」「會不會被誤解你很愛放屁?」或「你說『屁啦!』是生我的氣嗎?」
如果孩子偶爾脫口而出髒話、三字經,可能是同儕間流傳的語彙,或自覺很酷,故意說出口。例如:有些孩子聚在一起時,很喜歡講「靠北!」
父母如果覺得聽起來刺耳,不妨用經驗和智慧接受挑戰,不直接把孩子說的話當成是對父母的攻擊。
找尋適當時機,和孩子討論:說髒話或罵三字經給人的感覺。
如果孩子嘴硬認為,「不會呀,我覺得很酷!」千萬不要繼續辯下去,只要心平氣和提醒孩子:這個家是大家共有的,家長有權利規範這個空間的「環保」標準,所以至少在22歲以前,不可以在家說粗話、罵三字經,以示對家長的尊重。
至於將來他們為人家長,想規劃什麼家規,由他們自己決定。
4.喜歡做結論
父母提供經驗分享時,最好讓子女自然而然有心得,而不是將結論告訴他。當然,這需要過程和時間,如果父母的分享只是分享,讓教化隱藏於無形,子女通常會參考。若一定要子女遵循,子女就會問「為什麼」,反而不會去想對自己有何好處,尤其是和媽媽關係親密的兒子,此時會把媽媽看扁,甚至和媽媽對立。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想做自己』,只要結論是媽媽說的,為了證明自己能作主,也會有其他好主意,絕對不會順著媽媽的意思走,因為小孩想告訴你:我跟你不一樣,我長大了,你沒發現嗎?」所以媽媽要有更寬大的心胸來原諒孩子,承認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否則日子會很難過。
5.不信任子女
愈信任孩子,孩子愈會讓你信任。即便孩子曾嚇唬妳:「有很多事我並沒有完全告訴妳!」或媽媽擔心孩子受到同儕影響,對孩子所說的話,還是要99%相信,千萬不可坦言:「我覺得你一定會被誰影響。」
當然,這並非意味著媽媽就不能查證,或再次確認孩子是否言行一致,只是方法需要更有技巧。例如:當發現孩子這陣子行為比較浮動,可試著關心他:「是不是發生什麼事?」同時藉由電影或電視劇情談論:「如何不受魔力的誘惑?」、「電影《魔戒》的主角為何將魔戒丟掉?他怎麼做到的?」找到共同的話題點。
6.偷看隱私
為瞭解子女,有些媽媽常忍不住偷看子女的日記,看了又擔心,擔心就忍不住去問,問了就穿幫,親子關係因此破裂,得不償失。其實瞭解對方的正當方法是學習如何溝通,例如:與子女分享自己小時候的糗事或失戀經驗等,孩子只要心有所感,一定會發問或分享自己的想法。
曾有個女孩提到,母親送她最好的禮物,就是尊重她的隱私權。事實上,父母尊重及相信孩子,青少年會很感激,所以千萬不要偷看他們的信件或日記。或許媽媽會想:又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看看會怎樣?但孩子的想法是:希望不受干擾,擁有一片自由不受監視的天空。媽媽如果真的不放心,一定要翻孩子的抽屜,偷看日記或有無違禁品,一定要很有技巧,否則關係會立即降到冰點。
黃倫芬提出忠告,維持良好關係比問清楚每日行蹤細節更重要。「其實建立好關係,他們什麼都肯跟你說。」所以面對孩子青春期時,父母應關心「如何讓親子關係不要斷掉」,而不是「你做了哪些行為?」
例如:當孩子沉迷電玩時,只是一味地不准他上網,或扣除零用錢,不讓他到外面上網,就是指關心他的「行為」,但如果父母可以問孩子,沉迷是什麼樣的心情?什麼時候開始的?當時有什麼事情發生嗎?在逃避什麼事情?我可以協助你嗎?反而會讓孩子覺得窩心,瞭解父母是真的想幫助他解決問題。
7.過度關心
擔任慈濟功德會懿德媽媽多年的林桂慧則提醒媽媽,不要讓孩子覺得媽媽的愛有負擔。曾擔任過國中國文老師及輔導老師的她,兒子上國中時,林桂慧也在該校任教,每天都要等兒子放學一起回家,中午還會逛到兒子班上看他,讓兒子備受壓力,覺得受到監視,似乎成績稍稍不好,媽媽都會第一個知道。
其實孩子從國一開始,就不喜歡媽媽把他當小寶寶看待,不過,要放手也不能立刻放手,必須從國小五、六年級開始,試著讓孩子獨立成長,孩子上國中後,才能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學習獨當一面。如果上國中還不會坐公車,就表示父母放得慢了些。
她還記得,兒子去美國讀研究所半年後,她才前往探望,結果兒子說:「別人的父母到現在都還沒來看孩子,你太操心了。」此外,對於林桂慧煮好吃的食物,兒子也不領情,一直說自己會料理,她不服氣地反問:「你自己弄得有那麼豐富可口嗎?」孩子說:「你來了,煮這麼多,等你走了,我不是掉到地獄了?」她一聽,頗有道理,再看兒子把自己打理得不錯,也懂得節儉過日子,活得很好、學得很多,立刻收手、放心了。
(編按:本文摘自《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大家健康雜誌出版)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註明出自來源:大家健康雜誌102年1、2月合刊號】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8296&page=1
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對抗病毒要獲勝要開始過正常生活,就是不要讓政治介入,疫苗效力是這樣,接種疫苗順序也是這樣。
新冠病毒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不感染你,也不會因為你超有台灣價值就讓疫苗變得有效。你把疫苗變成愛國主義的祭品,努力用台灣價值說服支持者,最後吃虧的是台派自己人,不相信你的異端邪說的又不是一般正常人?
沒有國際認證,只有自吹自擂,還要把自己唬弄到世界第一,全世界都要追上?那麼美國的FDA為什麼至今不承認免疫橋接?全世界為什麼除了台灣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認可台灣自製的疫苗?你用科學能說服自己嗎?
高端到現在連二期臨床都沒有完成,緊急授權是二期臨床期中報告完就過了,你可以接受你同事跟你一起讀研究所的學歷只有高中二年級,連高中畢業都沒有嗎?
一個正常的台派怎麼會寧願犧牲自己人,也要成就一個土製疫苗呢?難道你們不在乎台派的性命嗎?
直播日期:0827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mlkTKPvRA
直播主題:
科學終將勝利,台派潘建志醫師甘冒洗版,甘冒圍剿對高端疫苗提出的勇敢質疑 ft.精神科醫師 潘建志
8月19號的時候陸之駿那一段時間
有高端招待他去實驗室參訪
那個地方我也去過
然後他也針對最近的
高端相關的新聞做了一些針砭
8月19號他在臉書上發的文章是這樣寫的
2016年獲民進黨禮讓
參選台北市中山區立委選舉的潘建志
放話高端未提供
第一劑疫苗施打28天後中和抗體效價
質疑高端疫苗保護力
立刻被藍軍統媒放大宣傳
事實上高端Phase 2的論文卻明白寫著
第一劑後29天中和抗體效價為430.5
他後面還做了個註記
他說潘建志又叫做Billy Pan或比利.潘
是部落格Plurk時代的網紅
手機網路興起後
他轉至大話新聞
新聞挖挖哇之類所謂綠媒談話節目
很難理解他為什麼突然這樣亂講話
我只能說疫情使人瘋狂
好啦你看我們幫陸之駿當面問了這個問題
希望我們有完成你的願望
好那第一個我們先問
那你為什麼這樣亂講話呢
陸之駿也是一個綠營大前輩啊
沒有其實是他貼那個文章
就是從網軍工廠出來的嘛
是他們錯啊
因為他貼那個是IgG不是中和抗體
高端就是沒有打完第一劑的中和抗體的數字
沒有就是沒有
我沒有說錯 文章都在
他的文章在我的文章也在
大家可以去查查看
他貼出來的圖就是王浩宇最早貼的圖
是錯的
搞不好他還自己做假圖誰知道啊
沒有沒有那個圖在論文裡面有
它是第二張
但是它是IgG IgG就是另外一種抗體
那跟我們做免疫橋接的中和抗體是不一樣的
你跟你講那免疫有多複雜
你知道棘蛋白到人體會有幾種抗體嗎
200多種抗體
那中和抗體是其中的一個指標
其他有一大堆指標
所以高端有做兩個一個做中和抗體
一個做IgG
那中和抗體是沒有第一劑的資料 IgG
所以他就說他把這個牛頭拿來對這個馬嘴
所以我上次寫那篇中和抗體的問題
我是對的啊
後來指揮中心也接受了我的建議
就是說高端一定要在第28天以後打第二劑
我跟你講別的疫苗沒有這樣
我們打第一劑的40% 打第二劑只有3%
大部分的人只有打一劑
但高端他們現在要保障打第二劑
就是因為只打第一劑可能沒有中和抗體
所以證明我講的是正確的
非常正確沒有錯啊
所以IgG跟中和抗體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不能說它正相關嗎
正相關喔 可能也有一點相關
但是問題是你做免疫橋接
你是拿中和抗體去做的啊
你沒有做IgG的免疫橋接啊
所以這一次的所謂的
immuno-bridging免疫橋接是打了AZ
跟打了高端之後我們比中和抗體的效價
那這就產生一個問題
比利潘挖出來的資料是在公開的論文裡面
高端竟然沒有寫
打完第一劑之後29天的中和抗體
也就是以科學角度來看
全世界都不知道打完第一劑之後一個月
你打高端之後你的抗體效價
你的免疫能力防護力到底是什麼
連跟AZ比都沒有
那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就是
那我完全不知道它的防護力
我不要說有沒有公開防護力
我連在二期或者是三千人那個二期延長裡面
都沒有
我都不知道你打完第一劑的防護力是什麼的時候
這個危險的地方在哪裡
現實世界的風險就是
你可能喔 這等於是裸奔嘛
你只打了一劑但是你自己覺得自己有防護力對不對
你可能就是會鬆懈掉啊
不戴口罩啊
對啊不戴口罩啊
或是說人與人的接觸人與人的連結就增加了啊
打麻將去了啊
這當然是很危險的嘛 這個不合學理
所以其實我是什麼
我是佛心來著的 因為我就是台派
我們很多人都打高端嘛
我為他們爭取到了第二劑
還有一個就是說為什麼這個免疫橋接不能夠取代三期
很簡單 因為沒有辦法做出說
它對於重症的防護力 對病死的防護力
沒有辦法做出來
你知道我們現在疫苗變成是什麼
它沒有辦法讓你不感染
因為Delta病毒
歐美很多國家他還是會感染
但是他死亡率大幅下降
這個就是疫苗的保護效果
那你做中和抗體你做免疫橋接
有沒有辦法驗證這個效果
當然沒有辦法啊
因為那個要實際
我們做出來這個是實際上在現實世界裡面
有人去住院有人死掉
這樣子用人命計算出來的東西
你用中和抗體這個算來算去
你不能算出這個
所以這個中和抗體完全沒有辦法取代三期的實驗
請問一下人類如果長時間跟身邊的人保持這種
譬如說1.5公尺的距離或者是減少接觸
這個在心理上會不會有什麼樣子的問題
已經有很多精神醫學的論文去論證這一塊
就是說在這個三級警戒甚至是四級警戒的狀態之下
會不會讓精神疾病的發生率增加
廢話當然會啊 增加的一蹋糊塗
多著咧為什麼因為人際關係親密關係
本來就是我們情緒穩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覺得大家用膝蓋想就知道
我甚至認為說因為這個社交距離
因為這個三級警戒
我們焦慮症的盛行率提高可能一倍以上
一倍以上啊
一點都不奇怪我們現在講的還是很基本的
還有什麼大家想想看
經濟上的壓力
因為你這個社交距離因為經濟活動減少
很多店關門失業率明顯就提高了嘛
那很多人就是他有工作他的收入也降低了
所以經濟上的壓力變大
經濟上的壓力變大了以後
會不會產生更多的精神症狀
當然會有啊
這個幾百年以來的關係早就建立了嘛
但是長時間的lock down
譬如說讓親人或者讓家屬 work from home
小朋友都在家裡上課
這個會不會也導致家庭的壓力急遽增加
這個也是沒有疫苗另外一個心理上的問題
有有有家庭主婦我最近門診裡面
家庭主婦的病人增加很多
所以這個部分也增加
所以相對家暴也增加
對
我真的覺得台派更多比利潘
少一點王浩宇大家就可以就事論事
我們就可以討論這個疫苗的科學價值
然後政治立場不同
可是當你今天把
科學價值混淆到台灣價值的時候
這真的不行
科學一個很重要言論一定要自由
因為科學要證偽嘛
反對的聲音在科學裡面你一定要讓他出來
要不然科學不會進步
科學就不能一言堂這是科學的基本態度
而且科學要放諸四海皆準
所以高端要有國際認證是台灣的驕傲
可是你今天只有網軍認證
那就不驕傲因為你出不了國
人家也會看輕台灣的生技產業
所以希望大家還是就事論事
你可以有不同的價值
你我價值不一樣
但是我們對科學的信念是一樣的
我瞧不起的是
扭曲科學扭曲專業知識
用專業替異端邪說背書
我瞧不起這種事情
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不過該商家提出的合格證明其實指的是「未檢出」而非「零檢出」,對此,藝人陳嘉行(焦糖)也痛批「這個在牛肉麵店老闆出示證件檢驗報告『未檢出——是萊劑殘留符合標準規範』(很重要的觀念)就已打臉那些蹭熱度的人的藍白政客。」他說,「未檢出」代表這些吃「有萊克多巴胺飼料」的美牛,肉品在進口到台灣時,儀器檢測「未檢出」萊劑殘留,或萊劑殘留在標準值內,絕對不是「0檢出」。】我實在很不想浪費我的智商跟這些低學歷不讀書的側翼(不是每個側翼都低學歷,有的是高學歷沒良知,但這個是低學歷沒有錯),文組不懂科學也就算了,還拿來鬥爭,是要多可笑?這世界上沒有零檢出這種東西,這是民進黨主張的反智標準!世界上所有的測量儀器都有極限值,你以為可以跟你中山大學研究所一樣忽然掰出一個粉絲團十萬讚不管智商多低都可以入學的標準嗎?儀器極限值裡面沒有出現結果,就表示以儀器的極限值沒有測出來,還有殘留在標準值裡面怎麼會叫未檢出?就是會出現數字,但那個數字符合你自己立法的標準啊!這麼不科學的屁話民進黨也要來掩護,還一堆叫側翼出來認知作戰統一口徑,簡直把人民當白痴,側翼是白癡但不是我們白癡啊!還標準值咧,呿。
另外,最近一堆新聞用標題作戰法,說甚麼高端大家搶打,不打就打不到了,說甚麼系統被弄到當機,說甚麼大家都愛,但如果真的大家都這麼愛,怎麼可能六十萬劑打來打去打不完,預約個半死一直往下開放,沒有就是沒有,是不是我數學又出錯啦?結果不是我數學不好,是刻意弄出來的啦!
看看中時對於新北的報導:【高端疫苗將於23日起開打,因預約人數不如預期,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向下開放20歲到35歲預約,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在疫情說明會表示,新北市20到35歲民眾有83萬5千人,截至今天中午截止,有3萬6777人登記,登記率僅4.4%,代表有接近95%的20到35歲,並未選擇這次疫苗施打。而第六輪高端疫苗施打,新北市配發到15萬6048劑疫苗,截至今天中午共有10萬9271位預約施打,預約比例70.2%。】光登記就大概每二十五個人有一個登記,其他二十四個人都不想打,這樣叫做搶破頭?
好啦,接著又是三立新聞網的超科學報導:【苗栗縣議會在17日臨時會,國民黨團提臨時動議,內容是苗栗縣政府施打的疫苗必須經過國際認證才能給縣民施打,成為率先對國產疫苗不信任「開第一槍」的縣市。但中央1922疫苗預約平台第6輪高端疫苗預約登記,苗栗預約率竟衝破9成,苗栗縣議員曾玟學就說,苗栗縣民著實以數據打臉對國產苗的「不信任案」。】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九成ㄟ!苗栗縣民預約率衝破九成ㄟ,這都快比發雞排去領的比例要高啦!
就拿也有新聞公布數據的台中來比較好了
台中 苗栗
人口 282萬 54萬
意願登記 15.3萬(5.4%) 1.5萬(2.7%)
預約登記 6萬(2.1%) 0.688萬(1.27%)
他媽的,結果是有登記的只佔全苗栗人口數的2.7%,真正到最後預約登記的只有意願登記的47%!哪來甚麼九成啦!而且那則新聞連意願登記人數有多少都寫錯!洗地洗不乾淨很糟糕ㄟ!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國產高端疫苗將在明天開打,由於其保護效力一直未正式公布,不少人對於其保護效力有疑慮,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高端疫苗與美國研發的Novavax疫苗都是屬於次蛋白疫苗,後者的保護效果可以達到90%,推估高端的保護效果應該也在85到90%之間,比起mRNA的95趴要差一點,但比腺病毒疫苗好。】馬的說喝符水都客氣了,今天國際笑秉的說法竟然沒有科學根據到路邊阿婆都想笑了,因為這判斷力完全沒有任何的科學實驗證據,就是李笑秉覺得都是屬於次蛋白疫苗,而高端差一點所以就推論出保護效果來了!保護力這連疾管署公布的高端的仿單都不敢寫ㄟ,結果他可以說都是次蛋白就是保護效果接近!那我跟金城武都是人類,所以我們魅力也接近嗎?
又是三立新聞網的報導:【今年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408次列車,因撞擊掉落邊坡的工程車,導致出軌發生嚴重事故,釀49人死亡、200多人輕重傷,事後外界紛紛要求釐清事故責任,工程車負責人李義祥被依法起訴。近期,運安會的調查報告出爐,主任楊宏智指出,太魯閣號事故除了人為疏失外,因該列車誤點6分鐘,認為如果當時準時發車,恐不會發生事故,甚至認為當時李義祥有嘗試要通報,可惜時間不足,表示「他已經盡力了」。】那天李義祥不該開工,不該加班,邊坡不該這麼沒有防護措施,貨車掉下去之後也沒下去示警,結果調查出來反而是誤點的問題,李義祥盡力了?獨立機構運安會是不是把自己當成政府維安會了?說好的中立調查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美國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隨時會出賣你的好朋友了,從越南到阿富汗,哪個不是好朋友,但當了好朋友之後還是要隨時小心美方忽然決策改變啊!今天就來談一談美方最近的狀況吧! FT 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先來看看最近的一個跟美方全力配合現在命懸一線的好例子,阿富汗。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阿富汗激進組織「神學士」(Taliban,或譯塔利班)目前在與政府軍的爭鬥中暫居上風,並握有國內大部分領土。阿富汗總統加尼(Ashraf Ghani)今日表示,這要歸咎於美國「突發」的撤軍決定,不過他的政府已制訂好計畫,會在6個月之內將情勢制於掌握之下。《路透》報導,加尼在國會演說提到,「當前的情況是因為國際部隊突然撤軍的決定」、「近三個月以來,我們遭遇了始料未及的狀況」。】當然我們可以說被放棄會不爽天經地義,但包含了前任駐阿最高指揮官和曾經在阿富汗服役的暢銷書作者,都提到了一個問題,阿富汗的美軍協力者怎麼辦?當年美軍撤離南越時,一併疏散了十三萬名的美軍協力者,讓他們可以入境美國,免於他們被越共秋後算帳。但當年用的主要是船隻,這次阿富汗的這些翻譯、工程師、人道工作者至少有超過七萬名,如果要靠空運,將會超過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突破柏林封鎖的大規模空運,美軍做得到嗎?已經有阿富汗翻譯單純只是被塔利班哨所發現身分就被斬首了,這七萬名美軍協助者怎麼辦?
根據周天瑋的投書,【整整50年前的7月份,美國總統尼克森的策士,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季辛吉秘訪北京,安排尼克森在第二年破冰造訪,並發表美中聯合公報,使出了美國冷戰時期劃時代的「聯中制蘇」三角戰略。當時熟讀歷史的季辛吉向尼克森說了一席話,凡是研究外交和戰略,不可不知。他向尼克森冷峻預言:「再20年,你的後繼人如果和你一樣有智慧,便會傾向於利用俄羅斯去對付中國,…,[美國]必須絲毫不帶情緒地去打這場均勢賽局。可眼前,我們需要拿中國去糾正俄羅斯、制約俄羅斯。」(見《華盛頓郵報》2016.12.14)】但是普丁也不是省油的燈,既然知道自己戰略地位又有改變,美方想要更加利用俄羅斯,經濟上一直積弱不振的俄羅斯會這麼簡單就被美國利用嗎?
根據科技新報的報導:【阿曼灣的緊張局勢升溫,要從上週的海運襲擊事件開始說起。
7 月 29 日,一艘賴比瑞亞籍、以色列公司管理的油輪「莫瑟街號」(MV Mercer Street),在沒有裝載原油或石油產品的情況下駛離阿曼灣,過不久卻遭到裝有爆炸物的無人機襲擊,造成一名英國人和一名羅馬尼亞人死亡,英國、美國和以色列均指責是伊朗操縱無人機襲擊油輪,伊朗則矢口否認。
除了 Asphalt Princess 遭到挾持之外,還有 4 艘郵輪的狀況不明確。根據 Refinitiv 船舶追蹤數據,3 日在阿聯酋和伊朗之間的海域,至少有 5 艘船舶將其自動追蹤系統(AIS)的狀態更新為「不受指揮」,這種狀況代表著因為特殊狀況,船舶無法進行操縱。
美聯社也報導,3 日至少有 4 艘船在阿聯酋海岸外廣播警告,說失去對轉向的控制。據悉,這 4 艘船分別為 Queen Ematha、the Golden Brilliant、Jag Poofa 和 Abyss。】但特別的是,伊朗外交部完全否認有這件事情,以色列卻不斷的提高對立,背後倒是甚麼原因?
另外,根據中央社的報導:【美韓聯合軍事演習預計在8月舉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胞妹、勞動黨副部長金與正今天透過官媒表示,若美韓執意要舉行聯合軍演,可能讓南北韓關係再度蒙上陰影,「會密切留意南方的決定」。韓聯社報導,金與正今天透過官媒中央通信社(KCNA)發表談話,表示「最近幾天一直聽到南韓軍隊與美軍聯合軍事演習將按規劃舉行,這種令人心情很差的消息」,顯示北韓當局仍保持與先前相同立場,要求美韓停辦聯合軍演。】北韓不爽美國大家應該都習慣了,但問題是這對文在寅來說難道會影響他的兩韓一統美夢嗎?還是這美夢本來就不存在?
然後曾任CIA東亞和南亞海外工作站站長的退休人員David Sauer在THEHILLS上面投了一篇書。標題看起來還好,【The US cannot allow China to think it will abandon Taiwan】,美國不能讓中國以為它會放棄台灣。但內文卻提到台灣應該增加兵力,在城市、下水道和山區持續作戰,進行“焦土”政策,讓中國贏了台灣也得不到東西...翁P大為震怒,說這又不是你家,你才全家焦土戰術咧,這到底是安得甚麼心啊?順帶一提,美國眾議院提案政府單位不買含有台灣的中國地圖,參議院會過嗎?
https://thehill.com/opinion/national-security/565618-the-us-cannot-allow-china-to-think-it-will-abandon-taiwan
另外,這也是彭博社的消息,美國商務部公開表示..減少對台灣晶片的依賴,美國一直說支持台灣,但是台灣真的可以讓美國不能不支持的原因,在於半導體產業,可是現在美國卻默默的降低依賴...甚至他們五百二十億美金的半導體計畫可能只提供給總部在美國的企業,日後台灣護國神山還能夠有這麼大的話語權嗎?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7-28/biden-to-decide-on-grants-to-foreign-chipmakers-raimondo-says
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根據日經新聞報導,由於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增添晶片的地緣政治風險,有日本專家建議,日美應共同設立先進半導體研究所,在日本進行晶片設計,並交由美國廠商製造,以擺脫當前過度依賴台灣供應晶片的情況。提出這個構想的包括前日本防衛省次官西正典(Masanori Nishi),以及美國在日智囊組織鮑爾亞洲集團(BGA)的成員;BGA是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東南亞設立的分支機構。】但不只日方這樣提案,美國的商務部長也沒有在客氣的,也是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28日表示,由於地緣政治的風險,美國希望減少對台灣晶片的依賴,將透過520億美元的半導體扶植計畫,補助歐盟等外國晶片生產商。】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0:00 阿富汗直指美國不夠意思
29:00 聯俄抗中?拜登與俄羅斯轉趨強硬
41:00 國民黨黨魁戰 解析江朱
55:00 美方怎看國民黨/柯文哲?
01:06:00 中東局勢-伊朗.以色列
01:12:00 美韓8月聯合軍演 金與正:南北韓關係再度蒙上陰影
01:23:00 前任CIA亞洲事務官員投書 台灣應考慮焦土政策
01:27:00 美方將減少對台灣晶片的依賴
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會不會擔心自己到美國讀碩士花太多錢 - 留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2021年2月3日 — 討論美國研究所. 心情12・留言10 ... 很多人花大錢去美國讀碩士,工作兩三年就把學費賺回來了。但你必須選對學校和科系。另外一方面,必須在武漢肺炎 ... ... <看更多>
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問題] 去美國讀大學和讀研究所兩者會差很多嗎? - studyabroad 的推薦與評價
我現在是台灣一升二年級的牙醫系的學生.. 我在美國出生但是從小在台灣長大,就是一般國小國中高中指考這樣上來.. 英文還算不錯.. 我有些同學在外國讀書,都很建議我去 ... ... <看更多>
去美國讀研究所 在 [閒聊] 其實只要夠努力就能出國唸書-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稍微爬了一下板上最近對於富二代留學的討論串
想來分享一下自己唸書時所聞所見
其實沒有富爸爸, 只要夠努力還是可以出國唸書的
多數人只是想不想努力的問題而已
很多躺平的人因為不想努力, 直接喊「努力也沒用」
因為這樣日子比較舒服
基本上, 大學時就能出國唸書的99%是富二代沒錯
但研究所(以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研究所想要出國唸書, 窮二代也能有機會
而且說實話, 以洗學歷CP值來看,
研究所(以上)再出國真的是屌打大學就出國,
畢竟多數國內外高薪就業市場上看的也不是大學學歷。
以美國的研究所來看, 要花的錢不像大學是整份的學費,
而是修多少學分就付多少錢+學雜費+生活費
國際學生研究所最低一學期要修9學分就能留在美國,
美國前50大裡有不少公立大學
公立大學研究所一年學費大概可以抓在60~90萬台幣
這部分可以靠學貸+助學金來支撐
國外好的大學助學金百百種, 尤其是給國際學生的
不像台灣一些獎學金要求要最優秀的才申請得到
國際學生只能在校內打工、一週不能超過20小時
20x時薪15x4=最多一個月1200USD
足夠付生活費(房租、衣物、基本支出)
工作可以選擇在學校餐廳內 省下三餐花費+超吃飽
我有認識一個印尼朋友, 家裡10個孩子他是老五
真的是一毛錢都沒有就來美國念研究所
整整兩年就靠打工+學貸+助學金撐過
過得有點拮据跟壓力大(工作佔去唸書時間),
但是他一畢業就找到工作, 毫無困難。
另一個台灣學姊則是大學畢業工作五年後,
靠著工作存的一些錢+貸款100萬+打工唸完研究所
她說大概畢業三年在美國的工作還清貸款,
(因為她同時經歷結婚生子)
用美金還美金還是比較快,
之後回台灣找工作的起薪也是之前的一倍以上。
最後, 其實要申請國外好的研究所不是件超難的事,
我說的「好的」學校是以世界前200大來看
(今年台大排名192)
除了少數特別艱難的超專業領域
多數這些好的大學申請研究所時
最主要還是看你大學成績、托福/GRE、其他加分能力
舉我自己廢物文組洗學歷的例子來看,
我大二時就想出國唸書了,
所以大學時拼命玩社團+每科衝A(在台灣文組容易)
最後是GPA 3.9 (滿分4.0)+托福+校內社團經歷
申請上現在的學校, 今年排名全美前30/世界前100
不是最頂最菁英, 但在美國找工作不難,
非冷門科系, 也比台大的排名還前面…(幫台灣QQ)
認識一個管理學院(忘了什麼系)的學妹
大學在台灣唸真理大學, 她大學GPA衝4.0..
以上,
已經畢業了但還想努力看看或是出國圓夢的人,
真的可以花時間學好外文,
研究一下各國學費、打工、助學金機制,
不用擔心年紀問題(美國不少3X歲才念研究所的)
存個幾年的錢出國念書,
也許人生還是有機會見到不一樣的風景。
P.s. 我沒有花錢補托福, 全靠PTT跟網路上資源自學
也沒有花錢找留學代辦, 因為其實英文夠好也能自己在想申請的學校網站上申請, 程序一
點也不複雜, 頂多花錢(不多)請人審一下申請文件、英文自傳。申請上了之後美國學校的
國際學生辦公室會引導你所有跟簽證有關的程序。
單筆花費最大的應該是考一次托福6千(NT), 跟申請簽證好像5千的樣子。
2022 US News 世界大學排名:
https://reurl.cc/q1Y9ny
2021 Forbes美國大學排名:
https://reurl.cc/6DqpKb
--
:Am I ugly, dad?
:No son, the world is ugl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4.62.176.198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35366080.A.6E5.html
很操很操.. 讀得沒日沒夜的, 想要更省錢的可以用暑假也修課來衝早畢業早工作、省支
出。
學生有五成都是工作幾年後回台灣, 主要是拿個在美工作經歷。
一些學校也有台灣校友贊助給台灣學生的助學金
燒腦念外文、申請學校、扛壓力踏出舒適圈難。
突然想起我幾個朋友真的是一來唸就是兩年不回台灣(省機票)直到畢業工作領薪水。那個
印尼朋友更是4年沒回家。更苦但也更努力的人,比我們想像的多。
驗不難吧?
在普通台灣的大學要拿到B以上的成績也不難…
大學成績差的人也可以去留學板看看低GPA在申請學校時可以怎麼拯救。
國外的學校是用「申請」的不是用「考」的,
要申請到不差的學校真的不難。不要自己嚇自己啊
叫富二代,
叫超富二代…
系列文不是在哭羨慕可以靠爸出國唸書的富二代嗎
那我寫了這篇說沒有富爸 只要夠努力還是能出國唸書
但你開始說努力很難
所以不能出國唸書不是因為沒有富爸爸
而是因為不想努力,不是嗎?
因為反正他們也對普通國外大學不清楚 單純看GPA跟托福
※ 編輯: iamkim (174.62.176.198 美國), 10/28/2021 08:23:34
所有學費跟生活費,沒有學貸。學店的學費是公立大學的三倍,這跟有沒有富爸爸無關。
或是考公費留學, 夠努力唸書一定可以申請上公費留學
申請到CPT的話,即使是學生簽證 校外打工也合法
我朋友念CS現在在臉書工作, 一年還完貸款XD
所以我說的是研究所的部分
我朋友的系所也是
沒錢但願意努力的通常會選投資報酬率高的
文組碩要搞到畢不了業真的非常非常少見… 畢竟跟博士口試比 簡直太簡單 反正碩士也
搞不到多學術
可能
不要忽略我那一毛錢都沒有就來的印尼同學的故事
還有可以查一下台灣申請公費留學的部分
然後我前任是窮二代中國妹, 她爸媽知道她想出國唸書後就沒再跟她要錢了, 但也沒錢
給她。她也是靠貸款跟工作幾年的一點儲蓄(不到台幣50萬)
這真的不是倖存者偏差 而是身邊太多例子
公費留學的故事嗎?如果我說助學金一年可以cover大概30-50萬台幣你信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