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GlobalPride 彩虹驕傲——願家人之間的溝通不再是互相傷害,而是讓我們更緊密。】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Global Pride大遊行改成線上參與。近年來,我越來越喜歡,也越來越關注全球的彩虹大遊行。不單單是因為蕃茄是個花俏的孩子,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輕飄飄五顏六色像彩虹一樣,也因為「彩虹」這個簡單又清楚的圖像,很直接地傳達了「每一種存在的方式都一樣重要、一樣美麗」的概念。
我自己對這個概念有更多的期待。所謂的多元,不應該只侷限在性別認同,而是允許大家能夠自由表達對於政治、宗教、社會議題、甚至是校規、班規,家庭氣氛等等各種意見,互相傾聽、互相理解,同時藉由討論來達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識。我個人相信,要讓這個期待不只是夢想的關鍵,在我們各自的家庭裡。
所以今天,我想來談談「#跟家人溝通」這件事。
大家也許有注意到,自從兩年多前的同婚公投開始,幾乎每一次到了選舉,或者是有什麼重大社會議題的討論,都有不少人遇到用理講不聽,甚至用言語肢體要脅或攻擊立場不同晚輩的大人。我在幾個社團輪流觀察不同人的遭遇引起的討論,有某個人的提問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你今天贊成同婚,結果你的孩子投反同一票,你會不會把他趕出家門?」
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趣,我感覺他真正想問的問題是:「我們現在自認為站在正確的那一方,可是以後會不會輪到我們變成孩子眼中的瘋家長?」
這樣的恐懼是很實在的。我們覺得張牙舞爪、邏輯荒謬又死不低頭的長輩非常討厭,但是我們自己會不會也正在走向變成他們的路上?
先來看看「跟長輩溝通」這回事吧。
其實很多人沒有意會到,家人之間討論社會或政治議題,甚至是教養問題,其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因為雙方都無法單純就事論事,都會在有意無意的狀況下把「我幫你把屎把尿花了那麼多錢拉拔長大你那是什麼態度」、「當年我只是考差兩分你就把我整櫃漫畫都丟掉」、「交了男女朋友就那麼少回家是不要父母了」、「這輩子你根本沒教過我現在哪輪得到你跟我說三道四」「只不過多讀了幾本書就想教訓我」、等等這些歷史傷痕全部一起帶上當暗箭互射。
跟立場不同的人談話,我們通常有兩種目的。一種是「打臉」,另一種是「讓對方改變立場」。通常跟家人之間的溝通會失敗,是因為我們過於貪心,「#既想要狠狠打臉對方,#又想讓對方醒過來認同我們。」
行不通的。
這甚至不需要用什麼高深的心理學去分析,只要想想,有人賞你巴掌的時候,你的反應是會還手,還是會恍然大悟說:「原來如此!果然是你說得對!」?尤其當你的對象是上一代的長輩,他們習慣了輩份上的優勢,習慣了自己總是懂得比較多比較有道理,習慣了長輩必須維持一定的尊嚴,再加上彼此之間長年累積下來的情緒,這種臉一打下去,甚至不用多大的力道,你只要嘟嘴吹撫過他的面頰,他都可以直接翻臉抓狂。
換言之,你們能不能平和地溝通彼此之間的歧異,取決於你能不能忍住「#不要打臉」。
所謂的「不要打臉」,是一連串積極的行動。你必須先忍住不去批評對方漏洞百出的邏輯,也要無視對方充滿攻擊和挑釁的言語,越過這些,直接去感受到對方的焦慮和憤怒,很平靜地回應:「#我很驚訝這個話題讓你有這麼大的反應,#能不能多告訴我你為什麼這麼生氣/憤怒/焦慮⋯⋯?」無論對方是否能立即冷靜下來,都繼續以類似的方式表達你真的很希望了解他的想法,等對方恢復理智溝通的能力時,繼續提問,繼續了解,直到你能真心地說:「原來如此,難怪你會有這樣的不安/疑慮/⋯⋯。」
說出這句話之後,才是適合針對矛盾的地方反問:「不過,如果你在意的是XXXX,我覺得OOO提出來的想法還滿值得一看的/我覺得OOO的想法好像跟你希望的方向不太一樣⋯⋯。」然後就此打住,不要追殺。讓這個反問在對方的心裡慢慢發酵就好。不強迫,不施壓,效果慢慢會出來。
你覺得值得一試,等不及要找機會溝通了嗎?很好,那表示你們之間關係的基礎還不錯,只是有點疏離或是代溝而已。只要多練習,不急躁,應該很有機會和平達到共識。
你覺得別逼死人了,要我在那個人鬼扯的時候還顧到他的心情,我寧可直接離開現場。沒關係的,我還是個受訓中的諮商師,但是 #我自己也做不到。這只是表示你跟這個人之間的關係太多傷痕,累積太多情緒,一旦意見相左,雙方就立刻擺出備戰姿態。就算你靜靜的好像在聽對方說話,其實只是在尋找漏洞給予痛擊。這種時候就不用期待老大人會改變立場了。先確認自己的目的,如果你想打臉,就打個痛快,後果自己承擔。如果不是,在關係改善以前,先別跟這個人對談了。
但是這不等於直接棄守。
不跟容易起衝突的長輩談敏感話題,並不表示我們不能先找其他比較能溝通的人先練習,等到自己的內心磨練得比較穩定了,再回來挑戰大魔王。或者你也可以跟我一樣改變方向,從自己和孩子開始,建立新的溝通模式,認真讓自己成為不那麼討厭的大人。這不只對親子關係有助益,也是幫助未來的社會培養有能力討論思考、尊重不同意見的公民。
我決定嬰兒時期就開始,練習如何「#聽孩子說話,#尊重他不同的意見和選擇」。
舉例來說,嬰兒蕃茄看到積木沒有要疊高,只是想要把它放進箱子裡再拿出來,我會讓他去做。
當蕃茄大一點,他堅持要把鞋子左右穿反出門,我只跟他說那走路要小心,這樣比較容易跌倒。
當蕃茄再更大一點,他堅持早上吃完早餐大完便以後才想要刷牙,跟我一起床就刷的習慣不同,我問他為什麼喜歡這樣,也跟他說明為什麼我喜歡一起床就刷的理由,最後的選擇權留給他。
也就是說,「#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讓他學習表達他這麼做理由,同時也聽聽我的想法,然後他自己去下決定,面對最後的結果。」
這樣確實很難,因為家長需要培養一個全新的互動習慣,一開始真的很容易就「管」起小孩,指正這個指正那個,覺得你是小孩當然我的方法才對。但也因為是個習慣,養成了之後完全不覺得自己刻意在做這些事,但是在我內心裡,那種「小孩懂什麼」的心態就逐漸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我越來越能夠從蕃茄的敘述裡發現,他真的有自己看待事物的邏輯,而我也越來越習慣他跟我有不同的意見,也能相信他有能力做自己的判斷。
所以這樣做的話,小孩以後就不會投反同一票了嗎?
不是喔,完全不保證。我們相隔一個世代,是不同的個體,又成長在不同的環境,對某個議題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根本很自然。但是我們會有擁有能力積極地理解對方的想法,然後很坦然地給予對方是否改變看法的空間。「交換意見」這件事,不會令人抓狂,不會有人大吼大叫,不會有人覺得被挑戰,不會有人酸言酸語。我們可以很自在地維持自己原本的觀點,或是選擇改變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覺得從彼此身上學到新的思考方向。
我期待能夠跟孩子有這樣的互動,並且為此積極努力著。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