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再度啟航】
因為疫情延後一年舉行的 #2021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將於5月22日登場,台灣館參展團隊在克服種種困難後,第一批人員已先行抵達隔離並準備進場布展。今年台灣館由 #自然洋行建築團隊 及 #草字頭國際 聯合執行「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畫」展覽,希望透過人與環境、空間的重新整理,帶給參觀者反思人與自然如何共存的課題。
#反思人與自然如何共存
#建築雙年展
#威尼斯
📌歡迎加入央廣Rti官方TG帳號📌
https://t.me/RadioTaiwan
📌Google新聞也可追蹤央廣Rti📌
https://reurl.cc/LdGL5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20的網紅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塑物料高度使用、碳排放、海洋汙染、森林濫伐、動物生存權、社會貧富問題等,種種文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正漸漸地擴大遍及全球,如何做到保育及與自然資源共存,終止和逆轉土地劣化,消弭社會對立並促進生存福祉,讓永續發展與生存環境取得穩定平衡,都是亟待解決且刻不容緩的問題。追求科學發展之外,更讓人們實際接觸並反...
反思人與自然如何共存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塑物料高度使用、碳排放、海洋汙染、森林濫伐、動物生存權、社會貧富問題等,種種文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正漸漸地擴大遍及全球,如何做到保育及與自然資源共存,終止和逆轉土地劣化,消弭社會對立並促進生存福祉,讓永續發展與生存環境取得穩定平衡,都是亟待解決且刻不容緩的問題。追求科學發展之外,更讓人們實際接觸並反思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種種問題。
反思人與自然如何共存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73.人性中的異與同:人類如何平衡二者?
政治理論建基於政治學家的人性論。一般來說,人性當然受Nature 與Nurture兩方面塑造。Nature指與生俱有的部份,而Nurture則指後天文化塑造一面。在《自私的基因》的第11章裡,Richard Dawkins強調人類的文明承傳已經是不同層次的「覓母,(meme)」,或稱為文化基因。於是,我們可以推論出人類其實是於文化與本能之間,人性有雙重性:自然的一面是服從穩定性原則,生物都是求滿足,求安全,受到基因所驅使;文化傳承一面則比較複雜,康德(I.Kant)說:人的性情傾向(inclinations)千差萬別,但其中只有道德是人性中最普遍的。我們試用數學中的最小公倍數(LCM)作類比,人的理想取向定是分歧的,所以是多元的;有喜歡藝術創造,有重視事功,有求名求利,有愛情至上‥‥但一位重視信諾,富有同情心,有責任感,尊重他人,愛情專一的人,無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會,我們都會接受他,甚至敬重他,所以這些德性是人類共存的LCM。一位道德的人不會以為自已的想法是唯一的真理,因為懂得反思自己,一位道德的人不會以為犧牲他人的權益、自由,為了建造自己的不朽功業是合理,因為這是本能權力欲的投射‥‥。政治理論雖然星羅棋布,但孟子的話: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仍然合理的。
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周保松(中文大學政治行政系副教授)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反思人與自然如何共存 在 人與自然:從《千與千尋》看環保的真義 - 好青年荼毒室 的推薦與評價
人存在的意義(至少部分地)在於能與大自然重新建立起一種和諧共存的關係。但在工業社會資本主義文明跟自然的衝突中,人遺忘了自己的本性── 人跟大自然 ... ... <看更多>
反思人與自然如何共存 在 我的神秘狼朋友1/21溫馨上映 此片細膩地刻畫了人類與大自然 ...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神秘狼朋友1/21溫馨上映 此片細膩地刻畫了人類與大 自然 的關係及情感令社會大眾 反思人 與動物們的 共存 之道。 除此之外,海外影評紛紛盛讚《我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