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穎教授說得對。照顧嬰兒時,照顧者在情緒穩定下,對嬰兒任何的搖晃,旋轉等等親密互動,都是安全的。
#嬰兒搖晃症候群(shaken baby syndrome)這個詞已經被「受虐性腦傷」(abusive head trauma)所取代,嬰兒莫名腦出血只有三種可能:1.凝血功能障礙 2.腦血管異常 3.受虐性腦傷。
照顧者因為嬰兒哭泣而情緒失控,四下無人時以馬景濤式甩嬰兒的頭,或把嬰兒扔向沙發,或用手邊的東西敲嬰兒的頭,這就是受虐性腦傷的形成原因。
照顧者事後後悔不已,隱瞞傷害嬰兒的事實,避重就輕的說自己只是「搖晃了一下嬰兒」,這就是當年嬰兒搖晃症候群這個錯誤命名的由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嬰兒搖晃症,兒童虐待:永遠的痛 這次是受到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 Taiwan Society of Pediatric Emergency 理事 楊文傑 醫師的邀請,宣導一下嬰兒搖晃症跟兒童虐待的觀念 前陣子有新聞說騎摩托車,造成嬰兒搖晃症,造成大家議論紛紛。 偶爾在門診,就會有父母問奶爸詢問 :「...
「受虐性腦傷」的推薦目錄:
受虐性腦傷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到底什麼是正義?」
《刑事訴訟法》告訴我們,在法治國家,刑事司法的正義,必須是「透過程序正義而發現的實體正義,才是正義。」
如果台灣人真心期待「實現正義」,那麼,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絕對不是逼執法人員草率調查,在輿論壓力下浪費大量警力狗急跳牆的「一律逮捕」,卻沒有心力好好抽絲剝繭釐清證據與發現事實;不是在檢察官與法醫到相驗現場,試圖從死者大體保全證據與釐清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時,跑去包圍殯儀館添亂;也不是在搞不清事實下,聽信媒體的聳動標題與網路謠言,包圍司法機關要求「羈押」。
相反的,一個期待正義實現的法治國公民,應該要求自己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一個法治國家公民最基本的法治精神,支持檢察官與司法警察擁有充分的資源、人力、經費,得以細緻的調查一個「真正的」刑事案件,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保全證據、釐清犯罪事實。更重要的是,給予司法機關公正獨立而不受政治、媒體、盲從輿論干擾的判斷空間。
當多數人都可以理性思辨、勇者無懼地奉法律為圭臬、尊重正當法律程序與司法獨立時,我們才能離動輒喊打喊殺的人間地獄越來越遠,走向真正的法治國。
——〈直播、號召、討公道:鄉民正義所引發的法治國危機〉 http://bit.ly/2FKnWD7
吳忻穎 01 Jul, 2019 (一年前的舊文)
受虐性腦傷 在 小魚醫師育兒秘笈-Dr鄭芳渝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魚醫師 記得有次在診間
一位媽媽抱著孩子焦慮地問
❝ 昨天爸爸抱著孩子 #晃來晃去
會不會得到 #嬰兒搖晃症候群 ❞
↴ 經過我的詳細檢查得到以下
孩子活蹦亂跳的大笑、
精神活力食慾都很好、
瞳孔反射、四肢張力都很好、沒有嘔吐
詢問媽咪後才得知
小孩的爸是安撫性質的輕晃 ✅
於是👩⚕ 安慰這位媽咪
「沒事的,這樣不會產生嬰兒搖晃症候群的」
〘 嬰兒搖晃症候群 〙
2009年 美國AAP協會更名為
#受虐性腦傷 (inflicted childhood neurotrauma)
佔所有兒虐案件10% 卻有25% #超高死亡率
存活下來也常併發不可逆的 #神經後遺症
起源於猛烈、非意外、重複、加速/減速的頭頸劇烈運動
令寶寶脆弱的腦血管造成嚴重的剪力
而產生程度不等的 #腦下出血
𓀠如何叫猛烈呢 ?
🈲 每秒2-4次劇烈搖晃嬰兒達5-20秒
大家可以利用手邊的飲料測試
想像是寶寶脆弱如豆腐的小腦袋
一定能明白
❌寶寶受的傷害非常嚴重
❌這種傷害,絕大多數是 #惡性的兒虐
⇓ 此種傷害的症狀 ⇓
➤持續嘔吐
➤意識不清
➤抽搐
➤睡眠習慣明顯改變
➤無法控制地哭泣
➤失去反應
➤拒絕進食
🌻 做寶寶的守門員,如果身邊有寶寶出現這種症狀,請務必送醫! 寶寶是我們的寶貝,照顧寶寶時,難免遇到力不從心的狀況,請適度的請求支援和協助,千萬不能用傷害寶寶的方式,每每遇到這種案例都好難過 😭
———— ✦ 預約諮詢 ✦ ————
小魚醫師 🕘 https://pse.is/QN3ZV
預約掛號📲 https://pse.is/SNMLZ
聯絡電話☎ 02- 23110353
診所地址📭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99號
禾馨懷寧眼科及小兒專科聯合診所
———— ✦ 預約諮詢 ✦ ————
#小魚醫師鄭芳渝 #育兒秘笈 #育兒 #台北小兒科醫師 #兒科醫師推薦 #小兒科推薦 #pediatrician
#台北兒科推薦 #嬰兒禁用力搖晃 #鄭芳渝醫師 #育嬰 #受虐兒
受虐性腦傷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嬰兒搖晃症,兒童虐待:永遠的痛
這次是受到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 Taiwan Society of Pediatric Emergency 理事 楊文傑 醫師的邀請,宣導一下嬰兒搖晃症跟兒童虐待的觀念
前陣子有新聞說騎摩托車,造成嬰兒搖晃症,造成大家議論紛紛。
偶爾在門診,就會有父母問奶爸詢問 :「抱著小孩輕輕搖晃哄睡覺,也會造成嬰兒搖晃症嗎?」
答案是:輕微正常的輕輕搖晃,並不會造成傷害,嬰兒搖晃症,最近在美國醫學會跟台灣兒科醫學會,已經改名為受虐性腦傷 abusive head trauma,目的是要修正大家對搖晃的觀念,會造成腦部傷害,都是非常猛烈的搖晃
有時候加害者的推托之詞,包括:從床上掉下來,跟小朋友玩,坐機車搖晃
給新手媽媽的一些建議:
一:小朋友吵鬧,是很正常的,父母要多擔待,撐過比較難照顧的嬰幼兒時期。
二:可以奶嘴、哼唱兒歌、與孩子說說話來安撫,每個孩子個性、氣質不一樣,不否認,有些孩子很難照顧,而且我們父母都是正常人,不是聖人沒有情緒,但是都要耐住性子。
三: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尋求協助,可以詢問有經驗的親友或者兒科醫師。
四:如果哭鬧不停,請帶小朋友給兒科醫師排除其實是孩子身體的不舒服
兒童虐待,或者成為兒童的不當對待,包括肢體的虐待,性侵害,精神/語言虐待,遺棄,疏忽照顧。絕大部分的加害者是父母、照顧者、親戚、同居人等等。其中以年齡來說,學齡前的兒童所以不容易被發現,因為沒有上學,沒有老師的幫忙察覺。但是他們會不會保護自己,致死率卻最高!
所以如果察覺身邊的兒童,有所異狀,可能受到不當的對待,可以通報:113。會匿名通報,而且通報者,不需要蒐証,政府就會介入。
前陣子新聞說有名父親陸續殺害三名自己的小孩,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態,才會想要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
資料提供: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 楊文傑醫師

受虐性腦傷 在 受虐性腦傷(嬰兒搖晃症候群)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受虐性腦傷 (#嬰兒搖晃症候群)被視為兒童虐待所引發的急症最常發生的原因是嬰兒長期間、強烈、無法安撫的哭泣,讓照顧者的感到挫折或怒意, ... ... <看更多>
受虐性腦傷 在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受虐性腦傷(嬰兒搖晃症候群) 小檔案】... 的推薦與評價
嬰兒搖晃症候群被視為兒童虐待所引發的急症,2009 年時美國兒科醫學會正式更名為「受虐性腦傷」,將之歸類為兒童虐待的一種形式,最常發生的原因是嬰兒長 ... ... <看更多>
受虐性腦傷 在 [心得] 兒科醫學會受虐型腦傷指引分享-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優惠內容:(若無則不用填寫)
剛剛發現兒科醫學會7/27號有更新這份指引了
https://www.pediatr.org.tw/member/bedside_info.asp?id=31
受虐性腦傷防治建議
以下複製覺得重要的部分
2.1 受虐性腦傷的原因是猛烈、非意外、重複、加速/減速或旋轉的頭頸部劇烈運動,常
發生於未滿3歲兒童,2-4個月嬰兒最常見。
2.2 可能出現的病變包括顱內出血、視網膜出血並可能導致嚴重性腦損傷,甚至死亡,
其搖晃力道必須十分強烈,強到類似成人承受車輛重複被撞擊的情形。
這種傷害不會發生在普通的玩耍。一般讓幼兒在大人膝蓋上晃動或拋起等動作雖都具有
危險性,但這些都不會造成此種腦傷。此外需注意高度低於1.5公尺的掉落極不可能導致
這類傷害,更高處的掉落則應有外表傷痕。
2.3 常見的誘發因素之一是嬰幼兒強烈哭泣,引起照顧者的挫折或怒氣,以握住手腳、
肩膀或胸廓的方式劇烈搖晃或甚至投擲嬰幼兒,可能合併挫傷。因為撞擊處可能是床墊之
類的非堅硬表面或只是劇烈搖晃,外表可能沒有瘀傷。
========================
受虐型腦傷幾乎不可能來自於低於1.5公尺高的意外跌落
一般的玩耍晃動,走路推車開車的顛簸也不會造成此種腦傷
誘發因素的部分,照顧過嬰幼兒就知道,真的會有失去理智的時候
造成受虐型腦傷的施暴者並不是不愛幼兒,而是理智線斷掉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
3.1 可能症狀包括:睡眠習慣明顯改變或無法被喚醒、超乎尋常的嘔吐、抽搐、沒有
理由的煩躁不安、無法控制的哭泣、無法被安撫、拒絕進食、沒有反應、失去意識。上述
症狀可能初期不明顯,而後漸進惡化,也有可能以突發猛烈之症狀表現,發生到院前死亡
之情況。
========================
有這些症狀的時候應該要就診兒科門診或急診,與其他原因鑑別
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要安排進一步檢查
最重要的是,已經把嬰兒搖晃症候群正名受虐型腦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74.7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29518165.A.BB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