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不代表它「#不存在」】
2021年 #奧斯卡最佳實景短片,得獎作品是《#遙遠的陌生人》。
一個黑人早上離開了公寓,在路邊抽煙。
一位白人警察走過來說,你這煙味道怪怪的,然後看了他掉出來的錢,說你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筆現金,要拉他搜身,然後把他壓在地上,壓到窒息而死。
這在影射最近什麼案件大家應該都很清楚。
然後黑人就醒來了,又重新回到當天的早上,這邊就是在玩類似《明日邊界》這樣的「#時間輪迴」(Time Loop)。不管黑人做什麼,他那天就是會被不同的理由給殺死,到底該怎麼逃出這輪迴?
其實在暗示著,現實生活中,平均每天都有2-3個黑人被殺死,#輪迴持續發生,你可能不知道,但是不代表他不存在。
就跟這部奧斯卡得獎作品一樣,#你不知道這部電影_但是不代表他不存在。
---
我接著想要分享的,也可能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但是這些事情都存在。
包括「警察講的話不一定是真的」、「你沒做錯事情怕什麼搜索?」、「怎麼可能被關兩晚?」、「什麼是提審?」、「程序正義」、「CBD去年五月公布合法了」、「警察恐嚇你的話術超多種」...
有一些留言說,我沒有講清楚、避重就輕,故意帶風向。
真的...沒有。
第一篇的文章真的已經很長了....
長到大家願意看完我都已經很感動了,我也想寫更詳細,但是文章真的太長了,所以我才說會後面繼續寫出來。(強調很多次了呢)
那我們就,開始囉!
🌟 警察講的話就是真的嗎?
這邊幫大家上一堂法律課,警察在臨檢的時候,有沒有權翻你的包包找毒品、刀械? 有沒有權利要你「這個給我看一下?」 有沒有權利要你下車一下,讓他檢查你車內的東西?
答案是「沒有權力」!
如果你之前有碰過的,你都是被「話術」了!
大家都以為「警察講的就是一定要做的」「不敢不聽」。
其實,你們翻給他們看,他們到時候都會說,你是「自願」給他們看的。
有些警察還會搬法條來嚇唬你,說法律有說可以,你自己去翻《警察職權行使法》「第6條」。
但是,其實第六條只說,他們只可以「查證其身份」,並沒有搜索權。
警察是知道他沒有權限的,但是 #他會話術你,為了要破案。
這在對付壞人的時候,是「辦案手法」,這我同意,我也覺得老練的警察應該都要學到這些手法。
但是,當有一般百姓說「拒絕搜索」,他們就認為你嫌疑重大,這是錯的!
因為這是本來就是我們有的權利。
Right is right
很多人不知道你有這個權利,就算知道了也不敢用,因為
「你沒做錯事情怕什麼搜索?」
🌟 你沒做錯事情怕什麼搜索?
講這種話的人,應該都沒被惡整過。
你自己打開了車門,裡面被丟了什麼東西(不一定是警察栽贓,也可能是你朋友遺漏的),結果你要承擔所有罪責。
你把手機給警察看,結果警察瞇到你的網頁有瀏覽「線上看的盜版電影」,他不能裝作沒看到,警察看到違法就是得抓。(這才是好警察, Nine nine!)
說真的,生活中處處都是法,你會不會踩到線,#我相信沒有人有100趴的把握_絕對經得起考驗。
就連這張劇照能不能這樣使用,版權上都需要討論。
(公開劇照使用上,不能重置、改圖,其他的就看電影公司認不認為你是「合理使用」,至於這種「合理」使用,通常都是看他怎麼講啦。)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是一個光明正大的清白人,你為什麼要放這種機會,給別人對你亂搞?
就算你是對的,你要去打官司、跑流程,這些都是 慘痛的代價。
就算你知道你是對的,你還是會碰到「違法」的警察辦案。
就算你是對的,也可能碰到,拿著「#過期的法律」抓你的警察,這就是被「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啊!
這一點,下文會繼續提到。
🌟 怎麼可能被關兩晚?
很多警察們看到這標題就動員來罵我了,沒關係,我們慢慢解釋。
如果你有仔細看文章,我從來都沒有說被「#違法扣留」喔!
法律規定,警方扣留我只能24小時。
但是「不夜間偵詢」的時間不算,所以你是非常可能被扣留超過24小時的。
我說的是「#違法逮捕」,而不是「違法扣留」。
只是,我們這次會超過時間的原因,也跟警察瀆職有關啦。
關鍵在於,我們進行了「#提審」這個動作,相信大家沒聽過,所以我來解釋一下。
提審就是我們針對「非法逮補」這件事情提出異議,就是上一篇說的,警察怎麼可以因為:
1. #經驗法則:大麻油的橘橘的,所以橘色的煙油就是大麻油。
2. #主觀判定:覺得我身上有大麻味。
就以現行犯把我上銬。
通常,法官判決提審,照我當天的狀況,最快中午、最慢是下午就能搞定,這猜測是 律師 跟 警察 都跟我這樣「經驗法則」的。
經驗法則就是,有比較高的機率再次發生,但是也可能完全例外。
偏偏我就是個幸運星,當天有大新聞發生,大警局發生警察的「#集體瀆職案」,法官全部都跑去忙重要的案子了,因為警察瀆職有串供之虞,所以優先順序當然是處理大案子。
我的案子,一直等到法官忙到了晚上八點,法官才在「很辛苦」的狀況下判決。
其實,律師團對於提審的把握度很高,所以判決我們真的很意外。
因為,法官覺得警察就是可以依照「經驗法則」+「主觀判定」把人民用現行犯上銬帶走。
之後你抽煙的,就可以依照經驗法則+主觀判斷 以K煙上銬帶走。你吃巧克力的,就可以持有大麻巧克力上銬帶走。
🌟 法官認定吸毒仔?
講到這邊真的覺得很有趣,粉絲團湧入了一堆「假帳號」,然後丟複製貼上一樣的「圖+話」,真的會覺得警政署是不是最近被罵翻了,決定編一筆預算找網軍留言啊....
(不過這純屬開玩笑啦,這種沒有證據的話,我們當心得猜猜就好。)
但是,裡面不乏有警察身份的留言,也跟著這種留言方向走,這讓我很擔憂啊... 警察的 #法學程度似乎不是那麼地一致,好的很好,壞得很壞。
這是「提審」,提審只有審查程序,根本 #不涉及實質審查。
我知道大家看到法律術語就頭大,我來翻譯翻譯,什麼叫不涉及實質審查。
就是說,「這個」法官只覺得警察可以把我上銬,#並不是判定我有罪。
接下來,這邊還有2-3關要跑,一個是檢察官要不要起訴我,再來才是另一個法官判斷我有沒有罪。
所以,那些故意拿提審結果說我是吸毒的,要嘛是你法學知識不夠,要嘛是你「知法玩法」,故意話術我來抹黑我,就跟前面「警察講得話就是真的嗎?」提到的一樣。
再來,提審失敗還是可以 #上訴抗告 的,需要在十天內提起抗告,我們已經提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還在訴訟階段的原因。
“所有事情到最後都會有個好結局,如果沒好,那就是還沒結局”
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in the end so, if it's not alright, it's not quite the end.
《金盞花大酒店〉
我很慶幸,在這一塊的留言討論,還是有好警察願意看大家的回覆與留言,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判斷的,就真的還是有好警察的,是真的就事論事的。
我們就繼續等大家有更多的討論。
順便一提,#我完全沒有隱藏任何人的留言,不管怎樣的留言都在,只可能因為留言太多被洗下去。而且,我也強調「真的沒時間」去回太瞎的留言。(再麻煩你們代我回覆他們了)
接下來我要繼續講 CBD 的事情,文章又有點長了,我簡要的講重點,下一篇在細細講。
🌟 CBD 已在 2020年 5 月 可 #合法使用持有
CBD,也就是學名大麻二酚,是合法的!
在去年五月衛福部公布可以合法使用、合法持有,唯國外進口才需要使用證明。
新聞在這邊: https://www.mohw.gov.tw/cp-16-53091-1.html
CBD 在台灣買不到,但是可以使用。
就跟「 #褪黑激素 」一樣。
很多留言說這是「管制藥品」,錯! 這是「列管藥品」,不是「管制藥品」。
又到了我來翻譯翻譯的時間,管制藥需要處方簽,列管藥不用。
所以我說我的電子煙就是完全合法!
一般民眾不知道,我能了解,但是執法機關不知道,在我當下解釋時也不聽,這比較麻煩。
因為是簡單講,我相信那些被派來的假帳號一定會繼續罵下去,沒關係,我們下一篇再提。
不管怎樣,沒有證據就上銬我這件事情就是錯的。
這是兩件事情喔!
「#程序正義」跟「#電子煙合法性」是兩回事。
用「酒駕臨檢」來舉例
警察這次抓我是因為
1. 經驗法則: 半夜開車的通常是酒駕
2. 主觀判定:你身上散發酒味
理論上他要先測我酒駕吧?
而不是先把我上銬帶走,再去警局測酒精濃度。
#測了_才能上銬
而不是上銬,再來測!
這次明顯地就是程序有錯誤。
這一點今天大安分局的記者會才是避重就輕,不回答吧?
這也沒關係!
我這兩篇本來就不是要跟警察吵架,我一直以來都說「有好警察,也有還沒做功課的警察」,而我只是想分享法普知識。
第一篇我講了「程序正義」的事情
https://www.facebook.com/leftymovie/posts/310865917070241
第二篇我回答了一些問題與「提審、CBD已經是合法使用了」。
這些都是「你不知道,不代表他「不存在」」。
再說一次:
「法律不會保護弱勢,法律只會保護懂它的人。」
然後《遙遠的陌生人》,Netflix 就看得到奧斯卡得獎作品,好看! 看一下啦,半小時而已。
剛接受四家新聞採訪完了,你們要的證據也給他們了。
從昨晚到現在都沒什麼胃口吃東西,也只睡了三小時,氣色差的話請見諒。
文章還會繼續寫下去,#直到程序正義。
#RightIsRight
#程序正義本來就是你的權利
#法律只會保護懂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收錄於《異鄉客》,與魔幻寫實這件事幾乎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
口才三絕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出生年月日精准定出你的「命運特質」及「未來愛情」
之前有人跟老師說希望能多發點生命靈數的文章,老師都有記在心裡呦!今天就要來公佈從生命靈數看你一生的「命運特質」與「未來愛情」,趕快來瞧瞧吧!也跟不清楚靈數的小夥伴說一下,「生命靈數」指的是人一生所承受的數字,每個人一出生就奠定了自己的靈數,艾菲爾老師要請你算一算自己的靈數,把你的陽曆出生年月日所有數字相加起來,加到剩一個個位數,算出來的數字就包含你一生的相關命運信息,記得請朋友一起算算看,交換一下彼此的心得!
例一
出生日期為 陽曆1987年12月23日
1+9+8+7+1+2+2+3=33,3+3=6,生命靈數6
例二
出生日期為 陽曆1980年6月22日
1+9+8+0+6+2+2=28,2+8=10,1+0=1,生命靈數1
生命靈數1的人
生命靈數1代表創始,生命靈數為1的人是很獨立丶有自信的,遇到問題時,你最先想到的不是向別人求助,而是自己判斷思考,希望憑自己就能找出解決辦法,且你也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這樣的特質使你非常適合當領導者。另外靈數1的人也非常率直,不喜歡,也不屑一切彎彎繞繞的複雜關係與心機。
未來愛情:你敢愛敢恨,感情上一旦認定的對象就會積極追求,不達目標絕不罷休,而你會遇到一個懂的尊重你丶包容你的對象,有事情一定是兩人好好溝通,不會自己自作主張。
生命靈數2的人
生命靈數2的人天生愛好和平,你非常不喜歡吵架,總是希望大家都能和和氣氣的相處,朋友間有人吵架了,你也是最盡責的和事佬擔當,希望紛爭與摩擦永遠都不要發生。其實靈數2的人通常都怕孤單,總是希望可以有個人讓你依賴,或是讓別人依賴你,這樣的相依陪伴能讓你感到滿滿的安全感。
未來愛情:你不容易投入一份感情,一旦投入了就會很堅持丶很專情,是認准了對像以後,就會死心踏地的類型;加上你十分擅長經營兩人生活,因此另一半對你而言是安全感滿滿丶並且根本離不開你。
生命靈數3的人
生命靈數3象徵創意丶創新,生命靈數3的人通常都腦筋都動得飛快,鬼點子特多,甚至還有跳躍性思考的特質,同樣的任務交到靈數3的人手中,就是能變出不一樣的成果。而如此小機靈鬼的靈數三,其實感受非常敏銳,很容易就能察覺出哪些人抱有善意丶哪些又帶著惡意,因此若有人不懷好意地想接近靈數3,恐怕是討不到好果子吃。
未來愛情:你有親切丶可愛的外表,感覺很容易就能跟你變熟丶交朋友,但你的真愛反而不會那麽快就出現,需等上一段時間,但這一份等待絕對是值得的,你可迎來屬於自己的幸福。
生命靈數4的人
生命靈數4的人,給人一種安全丶穩定的感覺,4是一個結構穩定的數字,代表著你的組織能力很強,做事條理分明,能很快地掌握重點。但自身很缺乏安全感,所以不喜歡做改變,為了鞏固自己的領土,自我防衛心很重,讓人覺得有點固執。不願承擔風險,常常跟機會擦身而過。
未來愛情:感情上你最在意是彼此關係的穩定,成熟穩重的人最能擄獲你的心,你未來的另一半會是比較強勢丶佔有欲較強的類型,但這樣的他,反而很適合小女人丶小鳥依人的你。
生命靈數5的人
生命靈數5的人適應力強,很容易在新環境中就跟人打成一片,絕佳的口才讓你容易取得別人的信任與支持。對朋友兩肋插刀,有困難絕對義氣相挺,熱情豪爽。不喜歡受到束縛,愛冒險,喜歡嘗試新事物。靈數5的人有點天真,有點傻氣,內心常被自由自在和現實束縛的矛盾拉扯。
未來愛情:你有絕佳的好人緣,就算你的桃花遲遲未到,身旁朋友也會為你牽線,因此你不需要為愛情煩惱太多,你的命定另一半總會來到你的身邊。
生命靈數6的人
生命靈數6的人很善解人意,富有有同理心,樂於幫助別人,勇於扛責任,喜歡藉著幫助別人來獲取「被需要」的感覺。但如果自己做得不夠好,又會很自責。靈數6的人的得失心也比較重,當付出的多,得到的回應卻不如預期,就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
未來愛情:偏理想主義的你,或許會跟另一半有些觀念的衝突,不過這都是能溝通化解的,只要找到兩人間的相處之道,你們就可以順利長久。
生命靈數7的人
生命靈數7的你擅長理性分析,比較喜歡追求真理,這或許是因為內心充滿了不確定感,反而凡事都喜歡去探究背後的原因,以說服自己相信,所以有時候會讓人感到不夠圓滑,覺得你實事求是,不太容易被討好。你的運氣特好,是得到上天特別照顧的一群人。
未來愛情:你的自尊心有點高,過往的情傷也使你建起心防丶不太敢放手去愛。但月老是眷顧你的,你會跟人一見鍾情,而他就是你等待許久的正緣。
生命靈數8的人
生命靈數8,你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有過人的商業頭腦,懂得運用權力,不愛過平淡的日子。總是希望生活中來點刺激的,對於追求的東西會有點執著,甚至會有點勉強自己,明明理智告訴自己該放手了,但感性的一面卻讓你遲遲無法拋開那份不捨的執念。
未來愛情:在感情裡,你講究緣分,你不會刻意的追求愛情,但這樣的佛系追愛,反而可使你遇上命中註定的理想型。
生命靈數9的人
生命靈數9,在東方是帝王之數。在西方,也被認為是最接近神之數,所以你的直覺很好,對心理學與神秘學很有興趣。你處事機伶丶見招拆招,但拒絕別人的能力偏弱,時常讓人予取予求,沒了底線。你的穩定性也稍嫌不足,想法有點過於天馬行空。但你對人是非常關懷與包容的,所以朋友很都喜歡與你在一起。
未來愛情:你早期的愛情會較不順利,容易在錯的人身上投入過多的感情;但是老天不會虧待你的,你會在天時地利的完美時機點,遇上和你共度一生的理想伴侶。
生命靈數0的人
表示你沒有加到個位數。
表示你沒有加到個位數。
表示你沒有加到個位數。
例如:
10=「1」+「0」=1。
20=「2」+「0」=2。
口才三絕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贊達普師傅
#神鬼助符管
#莫皮符管
#功效全面力量又飽滿
🏵聖物功效:招商談判,展業開發,且能夠增加自信心,增加口才,說服力,人際關係改善,防害仇家㝷仇,反彈小人讓小人運勢下降,平安避險
如果覺得自己配戴許多聖物出席許多場合不方便,或是今天只想要輕裝出門,卻不知道要選哪個聖物,這隻符管絕對是以一擋百的首選,一個符管可以免去你許多困擾,功效全面,力量又飽滿
莫皮的意思是在古老的火葬場中,往生者火化前所使用的木炭所裝的鍋子(鋁質),而這個名字為莫皮的盆子,往生者做法事之前,師父都會誦經加持圓滿,所以這個盛裝木炭的鍋子充滿了無法計算的願力,因為這個鍋子要壞掉才能夠換新的,通常一等要等到很多年時間才可以得到此材料,多年來透過不同的師傅不斷地祝福與加持下,這鍋子力量可想而知,所以莫皮是每一個師傅夢寐求用來製作頂尖聖物的材料之一,可要透過很多的關係牽缐,火葬場的部分才會於于保留,更加上現今泰國生活上的進步,在泰國的火葬場都改由焚化的方式處理往生者的後事,所以這名為莫皮的大鍋子,是越來越少,越難等待獲得了 。
現今會此法門的師傅真的不多了, 師傅以古老傳承法門製作,並為此符管加入了許多法門,
1.招攬生意的法門
2.平安避險的法門
3.好人緣的法門
4.魅力無限的法門
5.強大說服力的法門
6.反彈壞人讓小人倒楣法門
👉可以將加害佩戴者的一切不好的 人 事 地 物 全部反彈給予回敬欲加害的人身上,亦可使配戴的人口才說服力變好,找尋對象開發業績,生意談判,招商營銷業務方面,均可心想事成,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此符管在泰國當地有很多的律師在佩戴,在使用心得上,不管是官司訴訟鮮少敗訴,且仇家上門報復尋仇均不能如願。
生活上如果遇到不順遂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常常怪罪予他人或是怪罪於命運,會讓自己身上的力量會逐漸流也無力感倍增,每況愈下的負面情緒如蒙上一層灰的走馬燈,越轉越無力,尤其是遇上煩人的糾紛或是不平等對待的官司,大約2年前群組也有朋友配戴此符管打官司,本來一直拖延且被上訴的官司後來有了反轉性的結果,除此之外更是你生活上大大小小事情的絕妙幫手。
阿贊達普是一位以督造潛水符管而聞名的大師,他在成為阿贊之前曾經當過軍人9年,官階已至「潘爹」(泰國一種相當高的軍階)。師父現年已高齡八十多歲,曾經跟隨過多達295位師父學習法術,其中還包括龍普爽與龍普丹等著名聖僧。
阿贊達普大師的妻子很多,最年輕的還不到三十歲;由於阿贊達普的法力高深莫測,皇家擔心他的法術強大到足以造成政變,所以就將他軟禁起來,後來師父實在是難以忍受這樣的生活,逃離之後便隱姓埋名,所以即使是在發達的網路上也都不易找到這位師父的照片。
口才三絕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收錄於《異鄉客》,與魔幻寫實這件事幾乎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有很多朋友一直來問
說我既然已經一不做二不休做了一個頻道
為何不乾脆自己拍影片
(說我長得又不醜,演講時口才也不差)
要不然至少自己出聲音講旁白
要不然至少吃播(?
要不然拍奇怪的文具或電腦開箱文
ㄚㄚ我也很想啊
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同意我不醜啊(很重要!)
我百分之一百二十同意我口才不差啊XD(?
(但其實真實生活中我話很少,和朋友聚會時也話少;
我後來發現那是因為我直覺性地非常害怕自己給人mansplaining的感覺
所以除非是演講場合
否則大概都一定要特別去「詢問」我事情的時候
我才會開始認真發表看法)
好啦,其實總而言之
除了我個人不太想露臉之外
主要還是希望自己專心寫稿、研發內容啦
但是
我有認真考慮拍影片回答大家的問題
這種答疑影片我大概就會自己出人來拍了吧
我是說目前這樣想啦
所以大家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問我呦
─────
莎士比亞說:「人生就像一個舞台,我們都是舞台演員」;愛情如喜劇般到來,同樣可能如悲劇般離去。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中無可迴避的悲喜呢?今天小編要和大家繼續分享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前二講我們討論了〈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這篇小說。藉由胸腔中不可見的心跳,藉由那些神秘的聲響和自然律動,馬奎斯試圖暗示的,或許就是性、愛情或命運本身的不可捉摸。新婚夫婦比利與妮娜前往歐洲度蜜月,妮娜的手指意外被玫瑰花刺傷。在冬雨連綿的巴黎,妮娜被送入急診室,留下比利獨自住進旅社。
離開妻子的比利像是掉進了一個生命的空洞。伊格言提到,在認識妮娜之前,比利就像莊子寓言中的「渾沌」,原本懵懂無知,但因為出身太好,所以過得倒也歡樂。直到被愛情鑿開了一竅(所謂「開竅」)──原本萬事順遂,以為能順利與妮娜走完全程,成為名副其實的人生勝利組。然而妮娜突然被玫瑰花刺傷,送入醫院急救,幾乎毀了他們的蜜月。
在此刻天色灰暗的巴黎,傻瓜比利身陷未知命運的巨大羅網之中,又發現他的賓利跑車擋風玻璃上被夾上了罰單。不會法語的他,怎麼可能搞得懂「單日要停在單號邊,雙日要停在雙號邊」是什麼意思呢?伊格言說,這就是巴黎版本的「卡夫卡迷宮」。人生地不熟的傻瓜比利這也不會,那也不順,四處碰壁之餘,終於想到該去一趟大使館尋求母國官方協助。但諷刺的是,大使館官員沒能認出他來,聳聳肩表示愛莫能助(比利傻到連自己的家世特權都不會用啊;聰明的太太不在身邊,他就什麼也不會了)。然而此刻,他卻看到抵達巴黎後第一次出現的,像加勒比海那般亮麗的陽光......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伊格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