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關於日常吃食的短短回顧》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習慣在一家小小的咖啡館做功課,理由呢,除了咖啡好喝,音樂精彩,我也喜歡吃它的咖哩飯跟番茄牛肉飯。
起先,以為是老闆手藝好,後來混熟了,方才知道,他只貢獻白飯而已。
實情是,他僅僅是跟特定的廚房,訂購調理包罷了。以咖哩飯為例,客人點餐之後,他從冷凍櫃拿出調理包,經過微波,澆在飯上,咖哩飯就可以端出去了。
當然,餐具跟擺盤很重要,老闆始終強調,視覺影響口感至少一成。
然後碰到疫情,所有咖啡店都休息了,那家咖啡館自不例外,能待的,就只剩三樓咖啡(我家住三樓)。
有天,該老闆來家裡還唱片,同時也來品個咖啡(用了「品」字,可見三樓咖啡有一定水準、且有多種選擇)。
一邊品,也許餓了,我們開始聊起咖哩飯跟番茄牛肉飯,這家那家,東區南區,總之,一種跡近信徒的虔誠聊法。
聊著聊著,老闆突然提到店裡拿來做生意、提供給客人吃的料理包,與自己平常吃的料理包的區別。
「差在哪裡?」我問。
「差在品項。」他說。
「什麼意思?」我接問。
「自己吃,怎麼受得了每天都吃咖哩飯跟番茄牛肉飯?」他說。
這才恍然大悟,的確,如果每天吃那幾樣飯菜,遲早要出事。
「那你解決的方式?」
「我訂一家叫『甄馥』的料理包,就醬。」
他跟我一樣,一個人住,因為開咖啡店,所以三餐常常都在店裡解決,即便如此,他還是有他的原則,這個原則就是,要─有─變─化─
「『甄馥』?那是個什麼單位?」我好奇。
「單位」,是我與哥兒們習慣用的一個名詞,例如曾經有位老友的朋友開的店就叫「有關單位」,看到這名字,相信有些四、五年級生,腦子裡馬上會出現一些與逃亡、強烈燈光照射、爸媽嘆氣之類的不快畫面。
「什麼單位啊?嗯,就是懶人要吃好料的話,要認識的一個單位。」他明快回道,隨手打開手機給我看資料,然後,照老美的講法,一切就是歷史了。
「甄馥」,換言之,就是一個提供料理包的「單位」。
上他們的網站,見有兩種海陸套餐,我吃牛肉,所以訂了一組有牛肉的,內有三杯雞、塔香素鮮菇、馬鈴薯燉梅花肉、火腿奶油燻雞、法式海鮮什錦跟牛肉湯,真的是海陸都有,如果那隻雞在面對險難時臨危一搏,不時飛起,那這一套就是海陸空了。因為有圖,很容易就進入那個用餐的情境裡,做選擇不難。
很快,收到料理包,擺進冰箱冷凍庫,照曾經流行過的一個講法,即,「選一個適當的時間,來進行一個用餐的動作」。
我因為一個人吃,所以訂購一次可以吃上三、四頓,當然,這麼多頓的前提就是,你要能夠享受「頓頓蓋飯」這個概念,對了,其中會有的一頓,就是牛肉麵。
就講牛肉麵好了,因為處理最是簡單。
燒水,我會先下一把細麵;同時,再用一個小鍋,把湯熱了(我還是堅持不用微波爐),如果家裡有青菜,通常會再加一把青菜,然後把麵加入即可。
牛肉選的是牛腩部位,本就鬆軟,肉的量,也不是尋常牛肉麵店的量,而是吃完之後你想跟老闆說聲「謝謝你的慷慨,希望你還有賺頭」的那種量。至於湯頭,則是十種新鮮蔬菜加上辛香料在牛大骨湯裡小火熬煮而成;牛大骨在熬湯過程中,關節中的膠質以及骨頭裏的礦物質次第釋放出,配上各式蔬菜的鮮味,這樣的牛肉麵吃完,你絕對會興起一個念頭:嗯,以後在家吃牛肉麵就好啦,何必舟車勞頓去外頭訪牛肉麵呢?
* * * * * * * * * * * *
料理包一次送來都是十二包,吃完牛肉湯麵,皆下來的幾頓,就看心情了。
我的吃法很另類,我不會「配飯」吃,我把料理包內容熱了之後,澆在白飯上,我吃蓋飯。
吃蓋飯是以前單身時養成的習慣,後來恢復單身,吃蓋飯的習慣也恢復,如今,料理包被我當蓋飯包使用,我覺得是個發明,老闆不要不高興。
可是也不是每個料理包都適合用蓋飯的方式來吃,尤其是比較沒有湯汁的料理包,此時蓋飯不如配飯。
我覺得馬鈴薯燉梅花肉適合拿來當蓋飯吃,塔香素鮮菇也是,可是其他的菜還是配飯吃比較合適,尤其是當幾個人準備吃合菜時。
我後來也發現,其實,白醬系統的菜,如果煮一把麵,將菜澆在麵上假裝吃義大利麵,也是一種樂趣。
總之,疫情比較嚴重的那段時間,本來挺擔心吃飯問題,可是因為料理包的出現,突然間,吃的問題解決,追劇看書的時間又多了許多。
最後要講的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然也有這麼一天,與葉佩雯眉來眼去的,還挺得意。繼枕頭文之後,如今是料理包文,現在手上還有一些有趣的物件試用中,諸位,有好康,我會跟大家分享的啦。
下面這個連結,就是料理包的連結,謝謝大家
https://lhs66.com/products/truefood?ref=8BAHYgjOPfexu
* 如果購買,結帳時請在「折扣碼」的地方
輸入「馮光遠推薦」,就可以有82折的折扣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2的網紅解鎖地球 Unlock the Earth / 旅行、歷史、文化 Podca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喜歡解鎖地球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 pay.firstory.me/user/unlocktheearth 解鎖地球一週年了! 一切都是從一年前這個時候的一段對話開始: 「欸你想不想來做 podcast,講旅遊、文化的那種」 「要,聽起來好好玩」 連 Podcast 是什麼都不知...
只貢獻1分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憤怒鳥2 遊戲總監回顧曾經犯的三大錯誤】
在2019年GDC的影片中,Rovio的Mans Wide 分享了他認為在《憤怒鳥2》遊戲中所犯的三大錯誤。這款遊戲跟前代最大的不同,是從原本的付費模式轉變成了免費商城模式,遊戲於2015年7月發售,到年底時憑藉IP的力量已經有5000萬下載。但相對在收入的部分,僅達到了1000萬美金,等於每個玩家只貢獻了0.2美金的收入。
但在2016年後,《憤怒鳥2》開始加入了各種機制如PVP、每日挑戰、爬塔等各種不同機制,收入變開始一路成長,在2016~18年都可以長期維持在美國遊戲暢銷榜50名上下,可以說是非常長線的遊戲。
在本則影片中,Mans Wide分享了他認為在這個專案的三大錯誤:
(1)太過討好"金魚"(免費)玩家
Wide自己就是免費玩家,玩大部分的遊戲都不太付費,因此在製作時也容易用免費玩家的視角去思考遊戲。這群玩家人數眾多,容易吸引製作團隊的目光,但事實上遊戲的營收與他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一個鯨魚(大戶)玩家就能蓋過無數的免費玩家。
另外他也提到,要讓金魚(免費)玩家變成小魚(付費)用戶,非常困難;但讓小魚變成鯨魚相對來說簡單的多。因此如何跨出付費轉換率應該是首要注重的課題。
(2) 創作者主觀意識太強( Helicopter Parenting)
這一段講得有點模糊,許多觀眾也表示疑惑。Wide認為由於憤怒鳥系列的成功,他們預設了許多玩家都了解遊戲該怎麼玩,所以一開始在操作上的難度設計太高;另外他們也很擔心玩家會被太多的功能弄得眼花撩亂,所以不敢提供玩家太多功能。(根據我另外查的資料,許多重要的功能都是在隔年才上線,也才把營收做起來)
這邊讓人有點疑惑的是,一開始把遊戲操作弄得太難,結果玩家不買單;但一年後做了很多新玩法弄得更複雜,玩家反而買單,這不是有點前後矛盾??
詳細的調整前後與數據之間的關係,沒有足夠的資料也很難下判斷。但我發現遊戲廠商在開發二代或三代遊戲時,常常會陷入"是否要依照現有老玩家的認知水平"去做遊戲的困境。
我個人覺得這可能是個誤區。打個比方來說,再怎麼好的遊戲,30日留存即使20%,年留存也不會超過5%。這代表導入1000萬的用戶,最後剩下的只有50萬不到甚至更少。市場的未開發之地,或是還沒有成為忠實用戶的玩家,比現有老玩家多太多了。
(3) 忘記遊戲的本質是「樂趣」
這點反而是我很有感觸的。Wide提到《憤怒鳥2》的30日留存為6.78%,怎麼調整都拉不起來,他為此輾轉難眠,思考了各種玩法如PVP、公會、登入獎勵來拉留存。
但通過和其他團隊的交流,他才發現重點是對流失的玩家來說,"遊戲並沒有樂趣"。 PVP、公會、登入獎勵等是對已經留下,喜歡這個遊戲的玩家有幫助,但對於會流失的人來說沒有太大意義。
這倒是營運很常進入的思維誤區。我們很習慣用誘因、難易、習慣養成等機制的角度去想辦法拉留存,而忽視從遊戲基本要素如戰鬥、文本、氛圍、世界觀等遊戲樂趣核心的角度來思考。
這有點像大部分抄AFK機制玩法的遊戲公司,可能都忽略其美術風格與戰鬥機制對成功所帶來的影響力。
小結:我對於任何能坦承直面自己錯誤的人,都報以最崇高的敬意,事實上遊戲的成績也沒有其所說得如此不堪。對《憤怒鳥2》優化過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留言中deconstructoroffun的文章。
只貢獻1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幾天生育率什麼的話題一堆
雖然我只貢獻一隻
不過我在韓國懷孕、生產、坐月子
還有1-3學齡前教育都有參與到
可以客觀分享對兩國生&育環境的感想
-
1.[鼓勵生育]實質補助
韓國的補助比較起來多很多
從知道懷孕(確定有心跳)後
政府配合銀行有個雙贏政策
只要到指定配合的銀行辦張指定的atm卡
韓國政府會存入50萬韓元
這筆錢無法領出但可以用在產檢&生產的項目上
#備註:我當時是50萬,現在好像改成60萬,未來還可能提高到100萬,再追加200萬不受限於產檢項目的補助)
這筆錢我用到大概八個月才用完
因為我去的婦產科比較大型
小一點的醫院搞不好可以用到生產都夠
再來是一歲以下的補助
出生(登記出生人口)可以收到筆補助(我忘了多少)
之後第一個孩子每月補助韓幣20萬(大概五千台幣)
不算多但不無小補、像奶粉錢/尿布錢等支出
補助會逐年減少
直到小朋友上托嬰或是幼稚園自動取消
but依然會有學費補助
像是芒果16個月就送托嬰就是全額免費
一路到幼稚園有學費補助/小學免學費等等的支援
如果在孩子出生後12個月內請育嬰假
是【爸爸媽媽】雙邊都會提供最長三個月、每人每月300萬韓元的育兒補助
所以我們蠻多韓國朋友輪流請假😅
#好像可以同時請
也鼓勵育嬰假不一定是媽媽啊爸爸也可以
#這一點認同他們有努力在朝兩性平等努力拉
✅評點:韓國政府可說是花大錢催生啊!!
2.[親子環境]
老實說,韓國人對孩子還是多一點的包容心
在地鐵上、巴士上萬一小朋友哭了
全部人會圍過來哄
#但就很愛亂摸這點很不洗翻
帶著孩子沒位置坐90%會讓位給你
#連老人都會主動讓位給孩子
#不過懷孕就不一定有人讓惹真奇怪XD
#想到我9個月大肚子一個高中生拼命打手遊也不讓位我就懷恨在心道現在(誤)
反觀在台灣我都會很緊張是不是吵到別人
#搞不好被偷拍傳到爆料公社XD
不過這個標準有個分水嶺
在小學階段前韓國孩子的幸福指數比台灣高一點
中學後的韓國孩子我真心替他們捏把冷汗
競爭力實在太逼人
特別是首都圈的孩子更是
因為通常出社會韓國人幾乎只把學歷分兩類
名校跟地方大學
✅評點:公公說看國中要不要送回韓國唸
其實我有點心驚驚啊!
3.[社會觀點]
韓劇演的韓國家庭通常是爸爸工作、媽媽在家
不過這幾年這已經不是趨勢了
雙薪家庭非常多
所以韓國政府有針對雙薪夫妻實行免費托育政策
這一點其實非常吸引人
所以當我們決定回台灣前我就給黃先生心理建設
台灣可沒有韓國這些那些的補助喔!
(當時沒有,不過這幾年有越來越多就是)
✅評點:比較起在台灣每個月芒果的教育費用
這些補助看似不多可是真心很有差
-
好了,大家看到韓國這麼多補助可能心生羨慕
可是砸了這麼多錢的韓國生育力依然是在世界吊車尾的部分
可見得這個不是全部
很多知名人士、專家有很多層面的看法
以我主婦不專業的感想是關鍵在:
不想生是因為對生育這整件事沒有期待感
從生育率最低的國家都在亞洲就可以端倪
過去亞洲人對親子關係沒什麼在建立
親密度趨近於0
然而卻相互干涉
不要說台灣
韓國家庭像是黃先生跟公公就沒什麼話說
餡在公公積極改變但很有限
以至於剛開始我覺得黃先生即便愛芒果
卻不太知道怎麼表現愛
直到這兩年在台灣
黃先生才找到一套自己芒果的相處模式
再延伸到過去我們覺得歐美成年就離家的親子模式好似冷酷
但我比較黃先生離巢後對家庭態度的變化
都驗證一個家庭不該介入另一個家庭是比較正確的相處
可是這在亞洲很難做到
這一串文字下來我只是想表達
大環境、專家的意見那些對我而言太遙遠
不過我知道
我現在用什麼方式跟芒果相處
未來我跟他的關係可能會很不一樣
記得芒果剛剛開始學用餐具自己吃飯時
看著一地的髒亂我先是愣住
然後婆婆對我說:
「等等吃飽我們一起清吧!洗碗就交給你公公、芒果就讓他阿爸去顧。沒事沒事的。」
婆婆這一句提醒我也沿用至今
改變「結果論」的教育方式
欣賞「過程中」的成長
從核心的觀念去慢慢調整
上一代不一定做得到
可是我們還能努力就盡力!
當親子關係如此美好又值得期待
我想在芒果心裡的種子會漸漸發芽🌱
搞不好他以後生3個呢
#但我不要幫忙帶😆😆😆😆
#說好一代不介入另一代的啊🤪
-
本圖為家中地位排名😆
只貢獻1分 在 解鎖地球 Unlock the Earth / 旅行、歷史、文化 Podcas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喜歡解鎖地球嗎? 一鍵支持,請我們喝杯咖啡吧:
pay.firstory.me/user/unlocktheearth
解鎖地球一週年了!
一切都是從一年前這個時候的一段對話開始:
「欸你想不想來做 podcast,講旅遊、文化的那種」
「要,聽起來好好玩」
連 Podcast 是什麼都不知道就馬上答應,邱庭萱簡直完美示範解鎖地球核心精神。地球上明明有這麼多生活方式,為什麼我總只想得到一種?一年來,我們錄了 37 個正規集,介紹了世界上 N 個角落、N 種生活方式、N 種不同的人。每個來賓不只貢獻故事,更貢獻了他們一部分的人生給解鎖地球,讓我們可以從這個小小的鑰匙孔窺探世界的小小角落。
我房間牆上有一張實體的世界地圖,閒來無事會站在前面盯著它看。有時候我會因為還有好多未知的區域可以探索而感到欣喜,但更多的時候,我難以抑制地想大喊:「欸夠了哦地球,你這麼無邊無際是要我怎麼踏遍全世界啊幹。」
幾年前好朋友 Ed 回台灣的時候,我們全部人都在房間裡喝得爛醉如泥,有人指著地圖問,你說你現在到底住在美國哪裡啊?Ed 拿起不知道誰抽剩的菸尾,直接戳在地圖上。等到我們都清醒重新檢視地圖時,發現燒掉的區域居然比台灣還要大。當下我其實是很絕望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很抗拒重複去那些已經去過的地方,總感覺似乎無助於探索世界迷霧。但就在跟來賓高談闊論、縱聲大笑的同時,我發現即使是世界迷霧,也不是用二維的方式呈現,而是有厚度的三維空間。你以為去過的地方迷霧會自動消散,事實上你也只是在某一維度的平面上探索了這個地方而已呀。
怎麼聽起來這世界又更難探索完了?照理說我該感到更惶恐,但我卻總在錄音的同時雀躍不已。只能說這一年來已經超脫了本來追求「解鎖地球全部地方」的量化執著,而是更質性地「解鎖那些我不知道的事情」。這也是我們第二季想給大家的東西。好啦我覺得好感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