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招財好運5祕法~精華剪輯版來囉🌹準備好提前布局了嗎😍
把握一年只有一次最強滿月中秋磁場能量🌕
祕法跟著做讓你財運~好運滿滿喔~
🔸月餅>一定要吃~象徵一家團圓和睦~圓圓滿滿!
🔸柚子>「柚」同「佑」護佑平安!
諧音「遊子」回歸~
期待早日見到未回鄉家人,
柚子也具備五行元素!
可邊吃心中默念🙏五行相生咒語:
五行相生~生生不息~萬物為我效力,
感恩給我好運氣~感恩給我好財氣!!
🌕中秋招財好運5祕法
🔸1 點燈與月光菩薩相應
中秋節是月光菩薩聖誕,
是月光照亮最通透~
離地球最近的一天!!
所以中秋之前要把家裡整理好~保持光亮。
玄關、後陽台連續七天燈打開跟菩薩相應。
也可在財位放鹽燈~點酥油燈~
或線上點燈祈福消災,
得到無量光佛的照耀與保佑喔!!
🔸2 拜土地公求財
準備月餅~麻糬(把錢財黏過來)花生(一生都有錢花)~
汽水或氣泡水(帶財氣來)
帶一包香去拜,放廟裡不帶回來~當布施。
準備紅包袋裝吉祥數字168/888
爐上順時鐘繞三圈,借人氣財氣。
繞完後放皮夾,就是下半年錢母~
🙏中秋節是月老生日
想談戀愛的~拜月老會有好姻緣~
已經有伴的~拜月老會漂亮~人緣更好
準備紅線~甜食物(巧克力~方塊酥)~花草茶~點香
說明姓名,出生年月日,地址~想要對象的具體條件。
不要戴帽子和太陽眼鏡,
這樣月老才能看清你的模樣~
服裝不要太暴露~不要撐傘~姻緣會散~
🔸3 曬月光~拜月光菩薩
中秋節能量超強~一定要曬月光(下雨也沒關係)
要晚睡(大概12點左右)
準備小桌子把水晶、飾品、
腮紅、口紅、香水、餅乾糖果、
玻璃瓶裝水都拿出來曬吸收月光能量!
曬完之後,連續使用七天~
或是吃餅乾七天開運!!
還可以邊做太極手印邊默念
🙏南無月光菩薩摩訶薩
跟月亮相應,做越多感應越強~
🔸4 中秋多佈施、送禮
中秋月圓前後七天要多多行善~
每天帶著微笑滿足笑容,
每天給別人一點方便就是行善!
中秋節送親戚好禮~
也是佈施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5 中秋祭祖
中秋是團聚日,除了家人團圓~
祖先在另一個世界也要團圓,
中秋祭祖是飲水思源~
祖先開心才能引發喜樂,運氣就會好~
祭拜順序:先拜神明,再拜祖先
時間:午時(11點以後都可)
葷素不拘!準備酒或茶三杯,
月餅、柚子(團圓)、鮮花、蠟燭、菜碗、龜苓膏(步步高)
✍重點:沒有回家的人,家裡要幫他代燒一柱香,代表團圓。
小孩子太小不能拜,也要幫忙燒香。
家裡不能燒紙錢就多點環香,代表圓圓滿滿~
🔸中秋節有求(球)必應
求財>念財神心咒
求桃花>念咕嚕咕咧佛母心咒
求子>念綠度母心咒
🔸【🇹🇼台灣限定】
雨揚老師與您共度中秋佳節🌝
https://bit.ly/3hg1WCO
🔸【新馬限定】中秋招財開運五祕法
https://shop.yohofate.my/page/074
🔸中秋好運FB直播回顧
https://www.facebook.com/YohoFans/videos/569120421095949
🔸中秋好運YouTube直播回顧
https://youtu.be/m8XRWexYuVE
|台灣客服洽詢電話|
台北:02-8161-3888
桃園:02-8161-3939
高雄博愛:07-557-9777
|台灣門市洽詢電話|
台北劍潭門市:02-2886-5566
台北南西門市:02-2558-8468
台中大墩門市:04-2310-6058
高雄博愛門市:07-341-7758
|新加坡/馬來西亞客服門市|
customer service contact
Tel: +603 7770 9590
Email address: hello@yohofate.m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書推薦時間來囉! ✨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 《漫畫歐文字體の世界:零基礎秒懂,像認識新朋友一樣,入門25種經典字體》 這是一本讓「歐文字體」變身成 25 個迷人角色的有趣書籍! 它具有「四格漫畫 ╳ 字體解說專欄 ╳ 圖解年表」的特色, 可以讓讀者輕鬆吸收各種字體知識! 歡迎大家來和字體...
可以 幫 別人 求紅線嗎 在 劉育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幾天前看到 李佳燕醫師 的文章,說真的,非常怵目驚心。
身為國語文專長教師,我最重視,最常對孩子要求的,從來就不是「寫出漂亮的字」。我會要求把字寫端正,而那是對應有些孩子會因為趕時間,潦草帶過的那種作業(趕時間是因為要吃東西、打遊戲、看電視,或被催促去洗澡...等);並且,我不會要求全部重寫(有些潦草到完全看不懂的,還是會請他/她擦掉再寫一個),只會用紅筆提醒孩子下次要把字寫端正。
事實上我認為,字要寫好看寫難看,全是個人的選擇。更進一步說,面對中年級的孩子,我不會去講這件事,但之前帶高年級,我就曾經跟孩子討論到「某個程度上,字跡乃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之一),你/妳要給別人怎樣的印象,你/妳要自己決定。」這樣的述說,對大一點的孩子是有影響力的,至於比較小的孩子,我完全不會也不想用嚴格的方式去控管筆跡。
我比較在意的是錯別字,和文句邏輯。
不得不否認,「要求孩子不要寫出錯別字」,可能更加困難於筆跡的要求。因為這一代孩子除了作業以外,極少有寫字的需求和必要,使得像是一篇作文交來,沒有個10處以上的錯別字,根本就是拿紅筆的人當天幸運大降臨。更別說句子的邏輯性了。有時候,我會看著一個作文或造句句子發呆好幾秒鐘,想著:這到底要怎麼改?整句劃掉?我幫忙寫出另外一句?但這就不是孩子的東西了啊?......總之,批改文章時的錯別字+邏輯雙重考驗,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魔鬼時刻啊!
由此來看,筆跡那些,真的有重要到某些老師老愛以此跟孩子(及其家長)相愛相殺嗎?寫出印刷體,真的是國語文教學的重點嗎?
剛好日前有個家長傳訊給我,問說他兒子的國語習作這樣寫(請見附圖)可不可以?我當下的判讀是,孩子把未完的幾個字寫在右邊,爸爸覺得不對,所以想要以「老師說」的權威性來糾正孩子。就標準來說,右翻左寫的本子是該由右往左沒錯,但我們要釐清的是,到底這份作業(這一題)的重點是什麼。我認為,寫出正確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此時,價值的判準抓正確,那麼其它的讓它退到後面一點,不會有大礙的。當然,家長的理解也很重要,不固守自己的想法,就能跟老師一起達到某種平衡。
說出以上想法不曉得會不會踩到某些人的紅線,但我就是這麼認為的。
身為國小老師,每個人的尺都不一樣,甚至於可以說每個人「都在''為孩子好''」,但我們真的需要多想想,那個「好」,裡面有沒有一點點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份?
可以 幫 別人 求紅線嗎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滑手機的時候跳出一則新聞,標題是「全世界剩台灣恐慌?」內文是有網友以美國做為例子,指出「美國這幾個月確診數比去年同期多,但是你也沒看到美國人恐慌」,每次分享日常生活,也或多或少都會收到訊息:「好羨慕美國打完疫苗可以過正常生活喔。」
是嗎?美國的生活正常了嗎?美國人不恐慌嗎?
我有個同事,過去一年半因為疫情,在家自己幫孩子上課,Home school了一年半,好不容易盼到八月底學校開學了,結果開學第一週,小學二年級的兒子確診,全家得自我隔離,兒子也變成佛羅里達州天天上升的確診數字之一,身為母親,她操壞了心。上週跟研究所教授吃飯,她說他有兩個學者朋友,本來在佛羅里達州的大學任教,開學第一週宣布辭職不幹了,原因是因為校方沒有要求學生要打疫苗才能到校上課,校園內也沒有任何要求學生、老師戴口罩的規定,不是因為佛州沒有病毒,是因為學校決定跟病毒共處,但這作法不是和平共處,根本就是裝盲假裝看不到病毒,兩位教授實在受不了,決定另尋他職。
生活離不開政治,但扯到政治很多事情就會變得很複雜,這時候我們應該學習讓數據說話,圖片上是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數據,可以看到美國的確診人數在春天開始施打疫苗之後有顯著的下降,但是到了夏天,可能因為旅行、變種病毒、恢復正常生活等原因,確診數不斷在飆高,打疫苗不代表不會確診,我身邊多的是打了疫苗還確診的病例,也就是說疫苗真的不等於完美防護,打了疫苗之後還是得戴口罩、勤洗手、增加自體免疫力,不說你可能沒注意到,圖片下方的紅線是台灣的確診數,在五六月稍稍上升之後,獲得了還不錯的控制(只是現在又被不遵守防疫規定的機師毀了)。
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跟別人學習,學著不要獵巫、學著對於確診的人多點同理心、學著提醒自己誰都不想生病,但是美國某些州這種所謂「跟病毒共處」然後假裝看不見病毒的作法,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五六月的疫情高峰,讓台灣的確診死亡人數增加到八百多人,即使台灣人那麼害怕病毒、那麼恐慌,都還是讓八百多人失去了生命,而你們知道嗎?美國面對病毒的神態自若,是建立在64.9萬條人命上,你沒看錯,疫情爆發到現在,整個美國有超過4000萬人確診,64.9萬人死亡。
我知道大家對疫情都會疲乏,好不容易才能稍稍過正常生活、才能把孩子塞回學校,面對疫情再起,心中的不安真的讓人很焦躁,但是真的,不要再拿歐美那套方法來譏諷台灣人面對病毒的謹慎,因為我們應該不會想看到幾十萬人的生命逝去,也沒有人的生命值得被犧牲。
可以 幫 別人 求紅線嗎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新書推薦時間來囉! ✨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
《漫畫歐文字體の世界:零基礎秒懂,像認識新朋友一樣,入門25種經典字體》
這是一本讓「歐文字體」變身成 25 個迷人角色的有趣書籍!
它具有「四格漫畫 ╳ 字體解說專欄 ╳ 圖解年表」的特色,
可以讓讀者輕鬆吸收各種字體知識!
歡迎大家來和字體做朋友,讓自己輕鬆入門、升級美感!
有興趣的人趕快來這邊看看呦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4883?loc=P_0005_001
#原點出版 #漫畫歐文字體の世界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BBC #蛋炒飯 #飲食文化挪用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35 大家都在罵什麼?
04:00 蛋炒飯的歷史
05:17 BBC 為什麼不洗米?
06:24 BBC 到底是在煮飯,還是煮義大利麵?
08:05「飲食文化挪用」是什麼?
09:39 我們的觀點
11:13 提問
11:33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腳本: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編輯:羊羊、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BBC美食頻道》的蛋炒飯教學,算是「文化挪用」嗎?:https://bit.ly/319MPn0
→【文化探究】美味蛋炒飯:https://bit.ly/3aILmXK
→文化挪用 還是文化冒犯?:https://bit.ly/3ghodwO
→文化挪用不當 踩種族歧視紅線:https://bit.ly/34ftBhG
→台中市沙鹿區公所,沙鹿縣誌:https://bit.ly/3giv09r
→卓嘉健. (2011). 印度中菜統戰記 — — 印式中餐的食物政治 (A Story of Ideological War in Indian Chinese Food: Its Food Politics)
→唐魯孫. (2002).〈蛋話〉, 《酸甜苦辣鹹》. 台北:大地出版社
→逯耀東. (1987). 《只剩下蛋炒飯》. 台北:圓神
→葉多涵/別再挪用「文化挪用」了——為什麼我們不該再用這個詞?:https://bit.ly/2CIMxKt
→BBC Food 蛋炒飯之亂-別人炒飯你喊什麼燒?:https://bit.ly/2DZNSxb
→C Is for Colonialism’s Effect on How & What We Eat:https://f52.co/2YcxlNd
→Cultural appropriation: Why is food such a sensitive subject?:https://bbc.in/3aDIZWr
→Cultural appropriation: Why is food such a sensitive subject?:https://bbc.in/31bmEfx
→Gordon Ramsay's new 'authentic Asian' restaurant kicks off cultural appropriation dispute:https://cnn.it/2Eck7t1
→Inside the Preview of Gordon Ramsay’s ‘Vibrant Asian Eating House’:https://bit.ly/3iVKL81
→Pan, M. (2007). 從他鄉到故鄉:印度加爾各答Tangra客家社群的變遷與存續:https://bit.ly/34cKc5P
→Sankar, A. (2017). Creation of Indian–Chinese cuisine: Chinese food in an Indian city. Journal of Ethnic Foods, 4(4), 268-273.:https://bit.ly/3heMZiy
→So you think you know fried rice?Rice, eggs, and what else? Chinese fried rice: a history and deconstruction by Simmer.:https://bit.ly/2Q6mwYD
→The Fine Line Between Culinary Appropriation and Appreciation:https://bit.ly/3g7Htgk
→Who Owns A Recipe? Race, Food And The Debate Over Cultural Appropriation:https://bit.ly/329iRib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ZIVtyDySb0/hqdefault.jpg)
可以 幫 別人 求紅線嗎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Wong Wai Man
香港市民要求政府,收回每日150名單程證的審批權,林鄭回應說:這是踩到紅線。大學生在校內討論「港獨」,林鄭又說觸及習近平底線,港府絕不容忍。
又紅線,又底線,千條線,萬條線,這位特首心中,究竟有幾多條禁區線?
林鄭賣弄聰明,揣摩大陸官場的潛規則,那些不能碰,那些不要說……
那是家奴爭寵式低級政治技巧,以為靈活走位,不要開罪主子,就可以平安大吉。但大陸的政治禁忌,我們是掌握不了的。
宜家家俬,用「中港台」一辭,原來政治不正確;
香港教科書說「香港在中國南方」又是錯誤。
梁振英自以為熟識大陸,衝上習近平專機親迎聖駕,被趕落機,灰頭土臉。
愈是賣弄聰明,愈容易在自己熟識的地方出事,所以古人才有「機深禍更深」之說。
尖沙咀君怡酒店老闆劉希泳在吉林被扣,遭嚴刑逼供致死。案件目前在天津閉門審訊。
他是什麼人?
中共第一代白手套,拿著巨資來香港做香港人,買磚頭,投資洗錢。老婆是央視主持人。做得央視女主持,誰沒服務過一眾領導,人脈通天,這是央視潛規則。有香港人身份,有巨資,有關係,還有背後一座大山,白手套代表的利益集團。這樣的人,都出事了,林鄭這類英國人訓練的能吏,如何能在中共山頭林立的原始森林賣弄聰明?
英國人教出來的家奴,北京要求緊守崗位,看好家檔,不要丟失主子一分一毫。
但不容易。
這個月9月26日,美國加息了。
目前美息是1.75厘到2厘左右。以目前美國的穩定經濟,就業數據良好,可以容忍加到什麼息口?
貿易戰中,懲罰性關稅只是熱身,致命性武器在息口。如果特朗普政府,用加息手段來格殺大陸,香港就是刺入的好位置。
1983年,因香港前途不明朗,港幣大瀉,殖民地政府當機立斷,將港幣和美元掛勾,匯率為7.8港元兌1美元,沿至今日。
從此,港元泊了大碼頭,任世界風高浪急,都唔關我事,因為港元即是美金。
代價是從此港幣沒有自主性,不能有貨幣政策,美元做什麼,港幣便要做什麼。
美國如果有計劃地將息口升至4厘以上,香港樓市必然爆破,這便立即刺穿大陸的樓股泡沫,特區政府的官僚,便通通死罪了。
美國加息,香港不理,仍然封頂在2厘,市場大量港幣沽盤,金管局買得幾多?
目前香港未償還按揭金額約一萬二千五百億,佔GDP比率47%,1997年,只是 30%。
林鄭政府目前的大難題,是港幣不能脫勾,又不能隨美元加息,不能做任何危及樓市的舉動,保護樓價免傷害大陸經濟。
大陸樓市泡沫一旦爆破,就觸及中共的大禁忌,民心不穩了。
任何人都看到的骨牌效應,特朗普政府看不到?
有系統的加息,是香港樓市死穴,香港樓爆,又會刺穿大陸泡沫,美國會忍得住嗎?
上周末,特朗普又宣布考慮加徵2670億美元的中國貨關稅,連同即將開徵的2000億美元關稅,其實美國等同向中國貨全面徵收懲罰性稅項了。
習近平還有什麼選擇?
他唯有找普京,這是最後一張牌了。聯俄抗美。
今日習近平出席海參崴的東方經濟論壇,今年內已經三晤普京了。
普京不好搞,俄羅斯從來不是朋友,飲鴆止渴,但又別無選擇。
上星期我們在《繫傳》中看到孔子用澤山咸卦的九四爻辭,指出「天下何思何慮?」
他說,自然變化,是依循一定的規律。時機成熟,自然會水到渠成。他強調屈伸的道理,沉潛得愈深刻,才能愈廣泛的伸展應用。智慧領導變化,適應所有的環境變遷,隨變而變,就可以安然自處。
但人,很多都不順應自然規律,愚蠢的認為人定勝天,為自己為別人,為社會製造困境。
人生不可能無困,但困有合理有不合理,所以孔子跟著用澤水困卦的六三爻辭來說明自作孽的悲劇。
易曰: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邪?
前面有巨石擋路,倚靠的地方又全是荊棘,回家連妻子都不見了,境況很是凶險。
這支爻的位置很差,用周易的術語,失位不中,所以困是自己製造出來的;無應乘剛,就是困於石(無應),據於蒺藜(乘剛),名辱身危。
孔子認為,人生不可能無困的,他自己和學生就曾經被困於陳蔡之間,糧絕多人病倒,非常凶險。人的困,有合理有不合理。人也不可能沒有依靠,但依靠也有應該不應該,是否恰當合宜,也即是合於自然規律。
在不該受困的地方受困,一定會受到羞辱。倚靠不該倚靠的勢力,一定會陷入危險。既被羞辱,又處險境,死期將到,「入其宮,不見其妻」,即使回到自己主場,都眾叛親離了。
如何突破這個名辱身危,眾叛親離的困局呢?
孔子提出雷水解卦上六爻的爻義。
易曰: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子曰: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公,代表年齡長,地位高的人,即是一個領袖,他去打獵,看到一隻游隼,他站在高墉,一個小土坵上,位置剛好。一射就中,擒獲牠,無所不利。
孔子的引伸是這樣的:
有弓有箭,但弓箭是要人用的,位置又要站得好,這一箭射出去才能命中。
在現實人生,一個人要有目標,有計劃,有準備,站的位置又要好,時機也對。
孔子認為,一個人要成功一件事業,非要有自己的本事不可。有學問,有能力,就是藏器於身。如果以為靠別人幫忙就可以成就事業,就注定失敗了。
藏器於身的重點在個「藏」字,深藏不露。有器可以不用,但人不可身內無器。
第二還要等時機。機會未到,命運未到只能等。
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時代不屬於我時,就明哲保身;時機來臨,也不可以坐而不動。
動而不括,動的時候便可以不縛手縛腳。不動則已,一動就全力以赴,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這是強調,練好功夫之後才行動,就一出手就有收獲了。
所以,要成就一番事業,不是想起就做,先問問自己的條件夠不夠,準備足不足,否則就自陷困境了。
2018年9月11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貿易戰 #美國加息 #單程證 #單程證審批權 #樓市 #關稅 #林鄭紅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K-050rvlo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