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令我相見恨晚的好書。
作者傑瑞‧穆勒(Jerry Z. Muller)是歷史學教授。
歷史學專家通常都極度重視所謂原因例如遠因近因,最簡單就是大家上學讀到黃巾之亂,課本會告訴你發生的遠因是什麼,近因是什麼等等,接下來就要背誦考試。
#問題有人質疑過這個真的正確嗎?
#所謂各種發生的原因說穿的就是事後諸葛
#實際上一點意義也沒有
傑瑞‧穆勒教授則是反常的告訴你:
#大部份數據都被扭曲濫用
#並且扭曲了真實
不可否認的,這是一本比較有深度的書籍。
#相當適合喜歡思考的朋友閱讀。
#或是想要開拓不同的視界朋友。
本書幾乎就是塔雷伯「不確定五部曲」的最佳佐證書籍。
「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告訴大家,我們身處的社會是個隨機且不確定性的。#當然商業與金融世界也是如此
既然整個世界是不確定性的,那如何預測呢?
#無法預測的世界
#用來預測的數據當然有誤
好了,經過塔雷伯我們知道世界無法用數據預測。但我們大腦卻喜歡預測喜歡數據。
《投資進化論》作者傑森.茲威格先生告訴我們:「大腦有一個反映性頭腦」,這個頭腦特愛數據與分析,試圖在一堆數據中找出答案,並且自詡是最理性客觀的一面。
#可惜會見樹不見林
#並且常常被誤導到另一個錯誤的方向
#華爾街最不缺的就是數據
於是傑瑞‧穆勒教授在《失控的數據》告訴我們:
1️⃣我們喜歡不自主的衡量最簡單的項目:於是我看到一群可笑的投資大眾,艱辛萬難的選股工程居然只願意相信殖利率。
2️⃣衡量投入而非結果:這使得許多公司甚至政府的決策出偏差,常常為了衡量投入大量金額,而非在乎結果。投資人也常常為了衡量花費大量時間與金錢樂此不疲(稱之為繳學費),而忽略本身一敗塗地的績效。
3️⃣因為標準化降低品質:服務業為例,為了提高績效業績,常常強迫員工推銷產品,忽略服務顧客品質。推銷第一名被嘉獎,真誠服務客人的員工可能因為績效低落而被處罰。
4️⃣美化方式來操控指標。
5️⃣降低標準改善數據。
6️⃣作弊。
以上三點我以兩位大師金句註解:
#只要是數據都可以被任意改變 《國富論》亞當·斯密
#量化數據最多只是反映真實的蒼白倒影 《指數化投資之父》約翰·柏格
就理財財經來說:
這是一本主動投資者不願意推薦的書籍,因為每個章節都在告訴他們:「你們信任的指標與數據有問題。」
對於被動投資者而言,這本書可以增加你的信心與知識。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因此看似無腦的跟隨市場動次才是上上之策
#因為世界上所有量化的東西都未必是真實
最後引用一個不知道是誰的名言做結論(我記得不是愛因斯坦說的):
#並不是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算得出來
#也不是每一件算得出來的事情都重要
可惜會見樹不見林 在 〈心的智慧〉見樹不見林,人生會留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章成老師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章成-155517807797941/《見 樹不見林 ,人生會留級》原文 ... ... <看更多>
可惜會見樹不見林 在 你知道嗎?英文裡也有跟「見樹不見林」一樣的說法呢。Can't... 的推薦與評價
英文裡也有跟「見樹不見林」一樣的說法呢。Can't see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 這個慣用語,是用來形容一個人過度拘泥在細節,反而看不到事情的全貌 ... ... <看更多>
可惜會見樹不見林 在 Re: [補習] 心理學師資選擇:鄭祺vs可樂- 看板Examin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ilovebabies (最愛板橋板)》之銘言:
: ※ 引述《Anassian (Anassian)》之銘言:
: : 在youtube看了2位老師講課,因為自己心理學超弱,無法分辨2位老師的好壞。
: : 板上似乎不推鄭祺,不推的原因是課程不深入、課本太精簡,
: : 那請問重要架構或者歷年重要考點及內容會教到嗎?
: : 另一位老師可樂,youtube上都是解析考古題,請問他會教架構和補內容嗎?
: : 還是只是以考古題來上課,怕會見樹不見林。
: : 想請上過他們課的大大解惑。
: : 因為經費關係,不打算買小花或陳克強的心理學。
: : 目前手上的資源有n年前的張春興1本和4年前的程薇大表,
: : 不知道是否還合用?
: 花很多錢買了陳克強的課程...覺得很後悔,因為他的講義及講解方式還是無法減輕心
理?
: 我是勉強看完四十幾堂課,再搭配小花老師綱表、考古題詳解、書局買的圖解心理學/
圖?
: 一點點心得分享
本魯以一個曾經是人事行政考生的身分提供一點看法。
考人事行政,通常決勝的關鍵在以下這三科:
各國、心理學、民刑總。
各國這種大家一起射飛鏢的鳥科就不說了。
民刑總是最容易測出鑑別度的考科。
而心理學之所以為關鍵,在於這科的範圍又廣又細,難以速成。
要討論心理學這科的準備方法,應該對以上背景先有瞭解。
------
回到「陳克強的心理學課程值不值得?」這個命題本身,以我個人的觀點,認為是值得的
。
甚至,在我看來,以目前坊間能接觸到的國考心理學教材,陳克強之於心理學,約可比擬
撲馬之於刑法的價值性。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前面說了,心理學這科的特徵就是又廣又細,兼之國考申論題的閱卷評分極嚴,所以成
眾多考生的罩門。
心理學這科為什麼說它又廣又細?
因為它看起來雖然只有一科,但實際上從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
理學......
族繁不及備載,幾乎都可以獨立成科。
如果是像大學期中、期末考那種給分標準就算了。偏偏國家考試的閱卷審查(尤其三等考
試),幾乎就像大法官在審人身自由相關法益的憲法保障一樣,是採嚴格審查標準。
在這樣的背景前提下,一般補習班用20堂要把心理學教完,教到一定的程度,其實是很有
難度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考生心理學分數慘不忍睹的原因。
------
就打個比方來說吧!(我本身是歷史科班訓練出身的,就用歷史來舉例)
今天你叫我用十堂課教完國高中生中國歷史,我當然也是教得完,但用十堂課教完跟用四
十堂課教完,內容絕對有差!
甚至我聽前人說過對頂級學生有一種教法是這樣,老師花一整學期很認真教,結果教不到
三分之一。
那你會問,剩下三分之二怎麼辦?
剩下三分之二你要自己唸!老師只是帶你入門,教你這科要怎麼唸,應該唸到什麼程度?
剩下的東西是你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的!
------
以我自己唸書的習慣來說,我習慣拿書自己唸,
唸完一整本再唸下一本。在唸書的過程中,我重視整體脈絡的介紹,概念解釋得越詳細越
好,最好能夠強調學科內各種概念的交互援用。
反之,我很不習慣唸那種別人已經過度整理、剪貼化、片斷化、看不出整體脈絡的教材。
這種書我會唸得很痛苦!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心理學曾經是讓我感到很棘手的科目。不是這科不有趣,而是我找
不到適合用來準備的教材。
(其實最正確的準備方法應該是直接唸這個領域的專書,至少唸個十本以上,可是一般的
考生沒有那種時間)
在找教材的過程中,我買過補習班的函授,在書局翻過補習班出的考試用書,買過張春興
,甚至為了想要瞭解心理學科班出身的人是怎麼看待這門學科,我還買過相關方面的書。
但遇到的問題是,寫得廣的,內容教得不夠細。有些教材太過零碎化,缺乏整體脈絡。
直到我遇到陳克強的教材,才解決這個問題。
------
陳克強的教材,基本上他是專門針對國家考試的考生寫的。儘可能針對國家考試的範圍,
以及曾經出過考題的內容,以他一個受過完整科班訓練的角度去搜羅這方面最新的學科資
料。
並儘可能的就資料本身的脈絡,讓你搞懂裡面的概念,以及提供很多相關資料的研究數據
!
讓你上考場時,有足夠多的子彈可以發揮。
這麼說吧,我本身雖然是歷史科班出身,但因個人興趣,接觸過很多不同的專業領域。
在接觸不同專業領域的過程中,我發現每一門專業,都有它本身的「學科語言」,用白話
方式講,這種東西叫做「行話」,以我以前待過的證券業,我們稱幹這一行的人叫「業內
」。
很多東西,跟行外的人講了老半天,講來講去,很痛苦。為什麼?因為你是業內,他是業
外。但同樣是業內,很多概念,只要講一個術語,彼此的概念就通了。(我是指專業水準
到一定程度以上的人)
用歷史這門學科來舉例,今天假使有個考生去考這方面的考試。假使我是閱卷者,考他中
國上古史,結果發現他寫來寫去,好像沒唸過杜正勝的《周代城邦》,又好比考他隋唐史
,結果發現他對陳寅恪不熟,壓根沒唸過《述論稿》。
那他大概就只能拿個廠廠的分數,科科!
因為他不是自己人,頂多算半路出家,跟我是不同國的。
假使今天國家考試申論題的閱卷評級跟期中期末考那種給分方式一樣,那麼我上面說的不
會成為問題。但很可惜,今天大家面對的是國家考試,彼此拿真刀真槍在拼,老師給分就
是這麼雞巴!
申論題的答卷如何在一兩分鐘內讓閱卷者覺得你是自己人,就變成決定高低分的關鍵之一
。
------
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篇幅講上面那個概念。
原因是我曾在一場演講上,聽一個專業的精神科醫生講一個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子題。
好像是情緒吧,他光是從生理心理學的角度切入這個概念,就講了一堆數字。
而這些東西,我也在陳克強的書上看過。同一個東西,他們講得有87%相似度。
這,就是心理學這科的學科語言!
------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
每個人的讀書習慣不同,觀點也會不同。
身為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我的心理學是陳克強救起來的,所以我會替他說好話。
至於其他人是不是同樣適用,就交由各位自行評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119.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491235003.A.D5E.html
※ 編輯: Kevin1103 (223.141.119.177), 04/04/2017 00:04:24
他可是每次高普考、地特都自己上考場實際接受檢驗!
※ 編輯: Kevin1103 (114.41.25.236), 04/04/2017 13:08: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