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發現的山林避暑地
#上田咖啡
阿木我是一個很喜歡往郊外山林跑的人,尤其這幾天台中盆地已經熱到我快燃燒起來🔥更無法阻止我想往高處爬🤣於是昨天中午帶著凱莉嬤和小王子直奔苗栗山上,意外讓我發現這家隱身在山林裡的咖啡廳😊
上田咖啡休閒莊園位在苗栗通霄,從台中過去大約五十分鐘,本來阿木是想到平常常去的獅潭,但礙於還要接小公主下課,所以就選了這間莊園吃午餐🍜
整體環境就如我在限時動態裡跟大家分享的;有一片大大的樟樹森林,林裡充滿著蟲鳴鳥叫聲,雖然海拔不高大約只有丘陵的高度,但因為有滿滿的綠蔭加上微風就非常涼爽❤這對怕熱的阿木我來說,已經是蠻加分的優點了😊
平日到訪沒什麼客人,有自己的停車場,所以停車不會是問題🚗而咖啡廳裡的位置非常寬敞充裕,分為室內及戶外,但因為店家不關門、不關窗,加上通風良好,即便坐在室內也能感受到窗外的綠蔭與微風很是舒服😊
凱莉嬤覺得他們家的養身鍋很好吃,而小王子最愛他們的林間步道,上坡、下坡、上坡、下坡,我們母子兩在吃完飯後,不知道在森林裡來回走了幾十趟,天氣涼爽的條件下,我覺得也算是另類的有氧運動吧😄
那天一發完限動立刻就有媽咪私訊詢問,阿木我趕在放假前分享給大家,有機會可以去樟樹森林裡走走喝咖啡😊
#我記得低消100元
#平日沒有限時
#有兒童座椅和餐具
#用酒精擦拭公共桌椅
#別忘了防蚊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核四的安全問題引發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桃園縣的「核四逃命圈」,的恐慌,高高屏有地處核三廠安全危機中,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在立法院院會提案,基於國民安全的考量遷都大台中,逐步進行首都減壓,並著手開始研議、規畫並推動「備都」建設。 林佳龍表示,日本311後採20公里的疏散範圍,美國甚至訂出80公里...
台中盆地高度 在 彭凱莉 媽的職場543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意外發現的山林避暑地
#上田咖啡
阿木我是一個很喜歡往郊外山林跑的人,尤其這幾天台中盆地已經熱到我快燃燒起來🔥更無法阻止我想往高處爬🤣於是昨天中午帶著凱莉嬤和小王子直奔苗栗山上,意外讓我發現這家隱身在山林裡的咖啡廳😊
上田咖啡休閒莊園位在苗栗通霄,從台中過去大約五十分鐘,本來阿木是想到平常常去的獅潭,但礙於還要接小公主下課,所以就選了這間莊園吃午餐🍜
整體環境就如我在限時動態裡跟大家分享的;有一片大大的樟樹森林,林裡充滿著蟲鳴鳥叫聲,雖然海拔不高大約只有丘陵的高度,但因為有滿滿的綠蔭加上微風就非常涼爽❤這對怕熱的阿木我來說,已經是蠻加分的優點了😊
平日到訪沒什麼客人,有自己的停車場,所以停車不會是問題🚗而咖啡廳裡的位置非常寬敞充裕,分為室內及戶外,但因為店家不關門、不關窗,加上通風良好,即便坐在室內也能感受到窗外的綠蔭與微風很是舒服😊
凱莉嬤覺得他們家的養身鍋很好吃,而小王子最愛他們的林間步道,上坡、下坡、上坡、下坡,我們母子兩在吃完飯後,不知道在森林裡來回走了幾十趟,天氣涼爽的條件下,我覺得也算是另類的有氧運動吧😄
那天一發完限動立刻就有媽咪私訊詢問,阿木我趕在放假前分享給大家,有機會可以去樟樹森林裡走走喝咖啡😊
#我記得低消100元
#平日沒有限時
#有兒童座椅和餐具
#用酒精擦拭公共桌椅
#別忘了防蚊液
台中盆地高度 在 宗佑-文字慾的囚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次說到電可以用正確的方法來節約,而達到適度的生活享受跟合理的電能使用(與帳單支出......)
但水,就別無他法了;想要節約水資源,就是省而已。
因為水無法被無中生有;又或許換個角度來說,你可以造水,但無論是人造雨或是各種轉換的方式,都需要巨大成本;而這種方式只能"救急",無法長久或大量的使用。
當然,真的不建議抽地下水;因為你花點電打個幫浦就能從地下抽出水來,最後絕對得不償失;因為你抽的是自己腳下的水,將來地層下陷了,也會是自己的立足之地。
(只是對某些人來說,這是最快又最便宜的方式.......然後要全民買單)
---------------------------------
台灣在水資源上面臨很多先天後天的問題。
在先天上,狹長的台灣像顆番薯;中央山脈在中間的地貌是大家很熟悉的。
從特點來看,台灣的百岳有69座在中央山脈,3000公尺以上的山則有181座,這讓整個中央山脈的平均高度來到2500公尺;這種高度跟險峻,相信有開過北中南三橫都會很有感覺。
而山多且高,處在狹長的土地上就會造成另一個現象 : 河道短。
(台中盆地跟淡水河就很明顯)
簡單來說,如果下雨或山上融雪,就會造成上游的水大量往中下游去,但河道短就會產生至少兩個特色,那就是水流湍急(早年烏溪的支流大里溪正是以水流湍急聞名,所以古稱大里杙的"杙"字指的就是綁船的木樁,要是你離船沒綁好,可能就要去出海口撈了...),以及含泥沙量高。
前者會產生各種危險,也會減少河流本身蓄水的容積。因為上游跟出海口之間的高地落差如果大,那降雨跟融雪就會很快速的流到出海口,無法有效的被留在平地上灌溉或飲用。
而後者會造成水庫的淤積,降低水庫的蓄水量與快速縮短水庫使用的壽命。
當然,這筆帳還要再加上那些老是在山上種高山蔬菜跟檳榔樹的渾蛋;因為自己的私利,然後破壞水土保持,將會造成大雨時鬆軟的泥土會輕易地隨著水勢被沖入河道,淤積在水庫裡造成水庫容積下降,最後只能報廢。
#而那些種高山蔬菜跟檳榔的還有臉在土石流的時候要國家去救他們.....
#所以維持水土要先從不吃高山蔬菜跟檳榔做起
---------------------------------
所以,在聚水不易又水庫容積減少下,我們面臨氣候的變遷,就會顯得更加無力了。
氣候變遷?
是的,我們其實已經是氣候難民了。(只是大家不知道)
首先,台灣的年降雨量其實沒甚麼改變,但只要你年過三十,都會發現我們開始常常面臨很久才下一次雨的情況。
在我們的小時候,台灣下雨幾乎是一年四季的;春天有春雨、夏天有西北雨;颱風又會連到秋天,再加上春雨;那冬天更不用說了,又濕又冷的寒流是常態。(所以書包裡插一隻折疊傘是基本的)
但現在會有甚麼問題?
試想,如果年雨量不變,但降雨頻率減少會有什麼情況?
答案 : 就是要嘛很久不下雨,一下就是豪大雨。
豪大雨就很可能會成災,因為汙水處理廠、水溝等設計都會有"可以消化的容積量限制",也就是說在這個設定下的雨量水量是可以被消化的;超過了,就會倒灌或回淹。
而現在的水溝是根據早年(甚至到日據時代時)的氣候來制定的;所以你知道為什麼現在每次一下雨就會又傳出哪裡淹水了吧?
---------------------------------
再把話題拉回去我上一段說的,台灣中央山脈高,造成上游到下游出水口的地勢高低落差大且河道短......的那個話題。
就能用膝蓋想出一個簡單的道理 : 那就是久久不下雨,但一下就會是大雨;大雨一方面夾帶更多泥沙入水庫,減少水庫蓄水量;又會造成各城市水道淹水的的災害;然後在退去後很快的出海。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在當下受害了(淹水),但事後卻又留不住這些水(都排出海了)
而更糟的是,在久久不下雨的期間,我們會很常面臨缺水問題。
(久旱缺水;但豪大雨忽然出現時,我們會因為汙水處理廠的泥沙指數飆高,然後又在自來水廠停止供水的情況下沒水可用)
看到這裡,你知道為什麼我要說 : 我們其實已經是氣候難民了嗎?
---------------------------------
所以,其實我們目前正在面臨這個問題。
我們的水庫快見底了,台南、澎湖也開始第一階段限水了。
必須說,身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但卻會面臨缺水問題實在是有一點諷刺。
但我們的問題其實是積累已久,而且是先天不良(天然地理跟地勢)又後天失調(水土保持不當、還有人惡意的損人利己)所造成的。
所以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而回到最一開始說的 : 水是無法被低成本製造出來的。
是以我們面臨這些環境困境的唯一方式就是"省"。
用節省的方式來珍惜使用越來越少的水資源,建立良好的用水習慣;不要因為水費很便宜(世界有名的便宜)就不節約;也不要漲個幾毛,就哇哇叫,因為真的夠便宜了,便宜到很多人因此不節約了。
我前幾天去繳水費是277元,不算少;但這個數字再多個50%也不至於危及我的生計啊.....,那些說水電長一點就會逼死自己的人,是不是也該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用水用電的方式是否合理??
至少在我自己的用水經驗裡,我從小到大都是淋浴;現在搬出來住,平常用水最大宗大概就是在廁所裡面沖小狗的大小便吧.........
要不是房子是租的,我還真的會在廁所裡裝小便斗;因為每次只要一杯400CC的水就能沖得很乾淨了(不用每次都一大箱水)
#所以真的很推薦在淋浴的時候順便尿尿.........
總之,節約吧。
.
.
.
====
#不然等到沒水的時候你就知道痛苦了
#今晚有飯局貼文早點發
#下次再講冰箱
====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並設為搶先看,與時不時留言一下,不然我會陸沉)
=====
https://tw.news.yahoo.com/17%E5%B9%B4%E4%BE%86%E6%9C%80%E6%…
台中盆地高度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核四的安全問題引發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桃園縣的「核四逃命圈」,的恐慌,高高屏有地處核三廠安全危機中,立法委員林佳龍今日在立法院院會提案,基於國民安全的考量遷都大台中,逐步進行首都減壓,並著手開始研議、規畫並推動「備都」建設。
林佳龍表示,日本311後採20公里的疏散範圍,美國甚至訂出80公里的汙染控制區,台灣以核一和核二為中心,5公里的翡翠水庫若受損整個大台北都遭殃,20公里包括基隆和部份的新北市,50公里的人口有735萬之多,包括台北、新北市和宜蘭,這些都是一級災害區。
去年林佳龍在立法院推動成立遷建委員會,討論國會大廈、國會山莊、國會圖書館的選址、設計與遷建,因為立委來自全國各地,此議題具高度政治複雜性,該案已送交朝野協商。林佳龍指出,台北盆地位於核一、核二和核四的直接威脅範圍內,龐大的國家機構全部聚集在飽受核能災害威脅的台北市區,而南臺灣高雄、屏東又壟罩在核三廠的災害陰影中,台中市最佳副首都的首選。
林佳龍再提案中要求行政院應參考311福島核能災害後,日本東京都與大阪府基於分散風險的概念,移轉部分國家機構建設大阪府為日本之「副首都」之舉,基於國民安全的考量遷都大台中,逐步進行首都減壓,並著手開始研議、規畫並推動「備都」建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cBd6Dm3Nm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2lNc-Gl7C40VLprYyduHS0YM3GA)
台中盆地高度 在 大台北地區大概有3... - Les 7 familles七大家族乳酪 ... 的推薦與評價
21 世紀末的台北盆地,淹水高度恐達3 公尺,大台北地區大概有3 分之1 土地遭淹沒,六都未來將只剩下兩都---桃園和台中。 ... <看更多>
台中盆地高度 在 台北盆地的高度是多少? (第3頁) 的推薦與評價
GPS的高度跟氣壓錶(計) 因為計算基準不同,所以絕對會有差異,GPS計算的是橢圓高,而氣壓器得到的是海拔高度,兩者差異稱作大地起伏(Geoid ... ... <看更多>
台中盆地高度 在 Re: [情報] 4/1起巨業代駛豐榮中市路線- 看板Bu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其他無關路線的部分恕刪...
只留328的部分,因為顯然市府出手了
※ 引述《hanksadder (Sentimental Crisis)》之銘言:
: 資料來源
: 巨業交通公告(台灣愛巴士交通聯盟)
: https://tinyurl.com/23bk3kna
: 重點整理
: 巨業交通自2023年10月01日起,正式接駛48路路線
: (原業者為豐榮客運,2023.04.01起已由巨業交通先行代駛)
: 原番號 → 新番號
: 48 328
: 另328路新增上學日雙向各1班次繞駛協和國小分校(路線番號:328繞)
: 時刻表與其他資訊見以下圖文說明
: 328路(含繞)
怪不得48改328以後往返要各多一班繞駛協和國小分校的
原來是本來繞經協和國小的49要停駛了...
(雖然49拖到現在才停駛也挺讓人意外的,畢竟這路線的市區端走法真的很...)
另外就是四方好像還是繼續有路線大規模取消班次
88取消過半(13/24)班次
245繞下午往亞大醫院取消16:45班次
352也取消過半班次(往返各8班,往中科少4班,往大肚少5班)
355延雙向取消下午的那1班次,主線往西苑高中13班少3班,往監理所15班少5班
365雙向各少4班
甚至連同屬ibus體系的中鹿也...
30路18班少掉3班
32路少掉一半(4/8)班次
52副右環14班少掉3班
67總計少掉一半班次,主線往監理所剩三分之一(2/6)的班次,繞駛的倒是都還有,反之主線往秀泰還剩三分之二(4/6)的班次,但繞駛力行國小的班次全數取消...
89也是少掉一半班次(5/10)
105跟525都是往返各少2班
813往返各少3班
至於這次接駛這三線的巨業,班次減少的主要災情似乎集中在164跟165的放學班次,都是兩班少17:05這一班
(另外300往台中車站有少一班,但是也不曉得是少掉哪家的班次...)
倒是全航沒甚麼問題...
所以問題來了,ibus體系目前看起來像是接其他業者路線的狀態嗎?
(雖然感覺中鹿或是說始作俑者仁友,也是亂接一堆怪怪的路線把好不容易調回來的體質又搞爛
像是上面提到的32就是一條很怪的路線,要是能進一中商圈跟福星路上的逢甲僑光可能都還不至於如此
雖然以前在福星停車場到大鵬新城中間租屋的時候,搭這條到中國醫再轉車去中友也是不錯的選擇
89也是一條怪怪的路線,雖然可以理解是要跟5做出區隔,但變成說是熱鬧的都是5在繞也是很失衡...
525有特別繞進水湳經貿園區,姑且先當成橘線先導公車
問題是撇開機場那段不談,橘線在經貿一路就繞回中清路了,結果525一路走到文華高中再跟捷運重疊一段以後才接回中清路,等於憑空跟捷運搶客源
再來橘線有繞進一中商圈,但525卻切五權路走台灣大道往火車站...
至於105跟813...沒被整併掉比較讓人意外就是了)
--
諸神已離開 鬼在狂歡 而人們在糾纏
誰生錯血脈 誰長錯色彩 誰夢錯了期待?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五月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48.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s/M.1695742206.A.CB0.html
※ 編輯: shun01 (150.117.248.99 臺灣), 09/26/2023 23:44:02
※ 編輯: shun01 (150.117.248.99 臺灣), 09/26/2023 23:48:28
※ 編輯: shun01 (150.117.248.99 臺灣), 09/26/2023 23:50:01
就是業者固定排一個班表給市府,市府給過就照著發
然後四方跟中鹿的狀況大概是有人輪流請假又無法互相支援,變成每天都是不同的路線少班次
所以沒辦法再排一個班次更少的固定班表給市府,才會變成讓市府有理由不斷拿班次無故取消罰業者吧!
至於全航,扣掉你提的12路脫班,首末班車沒發之類的問題
基本上應該算是業者排的固定班表市府給過,但是這個班次可能只有核定班距換算班次量的一半甚至不到
但也不知道為何不肯做正式的減班這樣
再來你提的這幾條路線
5路照理來說算是占盡優勢的路線,如果真的不是人手不夠我想業者應該也不會只開這個班次量
(但是路線真的挺繞的就是了,我有想過如果5跟89互換進舊市區的動線不知道會怎樣?)
至於158...這條路線也是很奇怪
從朝陽走竹子坑修平從仁化路出來以後,本來是走中興路,又走東榮路切到國光路,再從南門路切回台中路
這種繞路的走法本來就很容易兩面不討好了
結果過台中車站以後開到台中公園又不進去一中商圈,繞回去走三民路跟建國路到高鐵站
變得更莫名其妙...
(雖然說這條路線最早是高鐵快捷公車大里線,但這走法真的還不如搭台鐵到台中車站再轉車...)
說真的,如果把路線拉直改成直行中興路跟台中路,再把台中公園到高鐵站的部分砍掉改成進一中商圈
搞不好這條路線還有救,而且路程減少後同樣的人力能開的班次也不會那麼少
還能順便把285給東南以後被惡搞的路線導致的需求空缺填補下來
(285也是,當初大改線的時候我就發文罵過了,結果後面更慘碰到東南人力不足大減班...)
58跟12的話,就得從崇德路的公車發展史開始談了
從最早的高潛力一期棕線(71)到之後推的65都沒成功
71最後變成第一條徹底停駛的高潛力公車(89後來還有復駛)
65則是被改成給頭家厝跟大豐路沿線的社區服務路線(甚是算是潭秀國中通學專車?)
直到後來的TTJ二期的崇德幹線(58),才真的讓崇德路有第一條成功做起來的路線
只是,58到雅潭路就轉到潭子了,崇德路本身卻有到豐原
於是後來又另外開了真的直行崇德路到豐原,班次還更多的的12
在當年的台中市公車高度成長期,這也沒甚麼問題...
哪知道當年花博一辦完,突然冒出一條兩端動線都很詭異的701橫空出世,說是用來安置統聯原本跑花博接駁車的電動公車...
問題是這路線台中端先走三民路,到民權路再繞回來台中車站,這麼反常的路線實在是...
然後豐原端走圓環西路北路的動線也是很...
我不否認這段的需求,但是你開一條從豐原車站到栗林車站走圓環西路北路的路線當台鐵接駁,可能都還比較好吧!
更扯的是,去年幹線公車政策一出,這條莫名其妙的路線居然被拱上崇德幹線的位置,還改號700
然後除了一中段改走三民路,少繞一點及增加客源以外,路線本身也沒啥優化...
最後變成700這條奇怪的路線在崇德路稱王,路線本質比較好的12跟58卻被排擠萎縮...
(崇德路的話,坦白說我是覺得700在豐原分局以北改成直行中山路轉中正路到豐原車站,
再走水源路跟富陽路繞回統聯豐勢站當回站動線,順便吃掉12的豐原高中段
台中市區端則改成12的動線到明德高中為止,會是比較好的改法
至於12則縮線到豐原轉運中心,並在潭子段改走大豐路,把65的崇德路到大豐路這段作變相的截彎取直和取代,也是比較好的改法
這樣的話65就剩下頭家厝跟潭子到大豐路的部分了,前者可以改成一條捷運文心崇德站-崇德路-豐樂路-頭張路-中山路-北屯路-松竹車站的接駁路線
後者跟920的潭子到大豐路,921的栗林車站到大豐路,可以整併成一條潭子車站-雅潭路-大豐路-中正路-豐原轉運中心的接駁路線,然後有幾班繞大富路這樣
至於920本來的潭富路部分,則可以改以黃10改走潭富路來處理,但小黃公車要預約這點很...
而921本來豐栗路跟豐原大道的部分,則可以分別另外開一條栗林車站到社口的接駁公車跟豐原轉運中心到栗林站經豐原大道的接駁公車,然後以豐栗路,栗社路跟豐原大道沿線的發展狀況,新路線的班次就不必那麼多了)
然後剩下的813跟213及92的豐原-大甲段合併成一條,這樣的話班次加起來比較能看
至於豐興鋼鐵那部份可以靠215增班來解決,反正合併後的班次有75班,挪一點給215也無妨
而92剩下的大甲-大安段...乾脆弄成環線好了
啥?你說還有三環路的部分?
那邊的人口密度,交給黃19來處理應該都很夠了吧!就是那預約制...
※ 編輯: shun01 (150.117.248.99 臺灣), 09/28/2023 02:49:54
真要說的話應該是從建國路出發到台中公園以後,突然走自由路切回台灣大道再轉進三民路最讓人無言
89的話,也只有豐榮客運把路線丟回(?)給ibus底下中鹿客運時,有多繞國光路再從南門路轉台中路切回去後站而已,其他都沒變
很多只有小黃公車跑的地方,人口可能都還更多一點?
就是小黃公車採取預約制這點比較...
不過其實台中目前的公共運輸體系,在小黃公車跟一般公車中間還是缺了一塊,也就是類似新北F字頭或桃園L字頭的社區免巴
也許是因為台中搞X公里免費,所以覺得沒必要另外搞社區免巴
但整體而言,其實要兼顧偏遠地區基本民行,跟整體路網的補貼原則
可能還是需要把一些偏遠地區無跨域效益也沒跨縣市的路線,弄成社區免巴
畢竟當初林佳龍把以人補貼改成以車補貼,支持者護航的說法就是說以人補貼的話比較偏遠的區域就不必玩了
但林佳龍搞以車補貼的結果是甚麼大家都知道...
所以我才會建議用社區免巴把偏遠地區路線跟市區有商業價值的路線去做切割
(另一方面也是利用這個機制把偏遠地區的路線丟給民間遊覽車業者,降低一般客運業者的人力需求,像是把813在后里繞的這段丟給中科管理局也是如此)
其實比起後來的全黃塗裝,我反而比較喜歡中期銀底搭配公司LOGO的塗裝
當初高潛力公車出現的背景,其實是從1980年代之後,台中市的四期五期重劃區逐漸發展成熟
甚至到1990年代連七期八期九期都弄好開始開發了
但整個公車客運的路網還是偏重舊有聚落,沒照顧到這些新興區域
所以才搞高潛力公車去補足新興區域的公共運輸空缺...
而當時向上路雖然還沒延伸龍井,但七期的部分不敢說,五期的部分肯定是都已經有所發展了
偏偏本世紀初還沒有X公里免費跟縣市合併後的公路客運移撥潮,市場還沒有大到能開好幾條不同的路線服務向上路往不同區域的需求
所以要怎麼把向上路跟朝馬新光車站一中這些需求全部串起來?基本上就會長成5路這樣
(逢甲僑光就比較微妙了,因為我印象中5路的乘客在新光三越的換血率很高,33亦然
尤其是33從逢甲僑光搭到中清路進化路算繞路,又有跟捷運重疊的問題,所以33本身也蠻該拆的
除了之前提到過的大慶以外,我是覺得乾脆32停駛後,33從文心中清站開始改成走32的動線到大鵬新城,再接回逢甲僑光
至於本來逢甲僑光到新光遠百這段就拉到捷運市政府站,改成綠線接駁公車高密度發車...)
但這樣的話89就蠻讓人搞不懂了,難道當初評估的人覺得嶺東跟復興路到向上路會有很大的需求?
今天綠4,班次剩一半不到(6/13)
68班次剩一半(4/8),延駛鹿寮國中的4班剩1班
88也是班次剩一半(12/24)
242往返各少4班
245往返各少2班
352往返各少5班(往中科的有1班是少在延駛實中的部分)
355往西苑少3班,加上延駛黎明中科路口的2班全取消,共取消5班,往監理所的部分則是主線一口氣取消7班,但從黎明中科路口發的沒取消
365也是往返各少7班
不過如果四方不主動丟出來,現在的盧市府好像也沒有胡市府當年的那種魄力了...
而且ibus體系(主要是中鹿)應該也沒能力接了
畢竟可以搞到52副的右環(7/14),89雙向(5/10)跟67主線的雙向(4/8)班次各少一半
83跟105正線往返各少3班
525出城少4班,進城少3班
813雙向各少4班
也是挺厲害的
難道南部的漢程就沒有類似問題?
是說台南那條77也算可惜,雖然成大那邊繞得有點誇張,但終歸是有潛力的路線,只是班次還是不太夠
沒想到最近居然把原本走海安路的改成走金華路了
這樣不就連西門路商圈的邊邊都吃不到了?難道河樂廣場的客源有多到值得這樣改?
再說海安路少了77就只剩假日限定(但中秋節停駛?)的88了,而金華路本來還有0左右線吧!
但台中可能已經動得比其他縣市多很多了(雖然未必是往正確的方向...)
再說有些延或繞中間到學校那段沒另外設站,也蠻可惜的
像是45延跟352延從中科管理局到中科實中中間那麼長一段,沿線多少工廠都不設站順便服務一下
98繞從雅環民生路口到大華國中那段明明是在大雅市區還不設站也算可惜,220繞在學府路上也是
至於105延從龍山國小到龍津高中這段沒設站也挺怪的,畢竟自家361的同樣走法設站可不少
(是說361一開始的走法根本像是龍井區公所自己開的社巴,只是後來延駛到西屯區的溪西圖書館,但走法還是很社巴)
而208繞跟258繞在卓蘭農會,249延在修平科大到美群國小中間也有增站的空間
(是說與其讓208繞到東勢高工,還不如把258延駛過去,畢竟從石岡豐原到卓蘭還要多繞東勢高工的話總是怪怪的
然後208要不要考慮部分班次改走埤頭里,如此一來黃2就可以縮回埤頭里,或是改去后里,甚至直接停掉
不然黃2只開到豐勢路上的民安,卻又不延伸到豐原,也是挺怪的
至於249...這條路線的存在意義應該是提供自由路在進化路以東的運輸服務,及提供東太平跟北太平到長億高中的通學交通
但這兩個需求湊在一起真的挺怪的,前者應該從統聯或中台灣的路線中挑一條新光站發車,路線還比較短的,來調整回站兼載客動線來解決
後者直接把74延過去不就好了?
然後綠線都通了,你74還有必要下潭子嗎?
更不用說74從朝馬到高鐵再繞回嶺東這段,捷運通車後也沒啥價值了吧!
還不如彎到逢甲僑光,非要回站的話,也不如朝馬到嶺東改成358的走法,把358整併掉)
是說台中市公車會讓業者感到收入不夠,一部份也是因為某些地區設站密度過低吧!
有些地方明明沒有山坡,河流或橋隧阻隔,也不是人煙稀少的荒野或農田,結果同一條線兩個公車站相隔超過300M太多,無形中也減少了公車路網的覆蓋率
不過台中在搞的這個編號制度也是...
要嘛就不要改,要嘛就一次改齊不好嗎?
但我對這個說法還是有點懷疑
因為一來以議員對選區的熟悉程度,照理來說不會規劃出這麼奇怪的路線
二來這些路線往往既不是經過票源眾多的聚落(就算經過了,那走法能有多少人搭也是...)
也不是為了金主開的學校醫院百貨工廠而繞(不然幾個工業區的路線也不會這麼少)
所以民代開這種路線所謂何來,我有時候也不太懂...
※ 編輯: shun01 (150.117.248.99 臺灣), 09/29/2023 01:26:26
※ 編輯: shun01 (150.117.248.99 臺灣), 09/29/2023 03:12:12
真正麻煩的是那種偶而才搭一次,但又不是這輩子就來搭一次的那種吧!
這次來的時候還是A編號,下次來突然變B編號,一時反應不過來可能就錯過班次了...
再長就沒有優勢了
不過,這個問題如果是臺北盆地內或桃竹苗可能還好一點
軌道運輸資源較多,而且平行的運輸走廊和產生的城鎮也沒隔那麼遠
所以拆路線避免過長路線還比較容易
但是台中...
光是海線沿線到山線沿線城鎮的距離就蠻長的,橫向至少15公里起跳
再加上台中的東西向幹道很多都是斜的,跟跨大肚山的坡度與彎道因素,如果是舊市區或山線到海線的路線,其實很難壓在20公里以內
(然後如果要善用高快速道路網的話,又要面臨不能站所以運能利用和收入受限的問題,這種每公里營收偏低的路線用來占運能好像也有點不合時宜?
不然市府說要搞山手線或山海環線那麼久,怎麼沒出現豐原走國四到大甲或台中港特定區的路線當先導公車?)
東環性質的路線也不太容易找到中間有哪邊比較適合拆的
更不用說還有谷關線這個大魔王(然後觀光路線好像也不那麼適合在東勢拆線...)
而且現在的正因為人力吃緊,搞不好業者和路線規劃方會寧可把某些路線合併,以減少重疊段的重複運力浪費...
(就跟台鐵為了減少調車的時間成本,搞一堆超長區間車一樣...)
只是有幾條明明就是已經明顯偏長的路線(305,306,309,310,500...)還在台中車站端搞單循環,實在也是...
不過說起來,如果現在的司機真的沒辦法接受跑長里程路線,乘客對長里程路線的接受度也越來越低
那二三十年前,板基,FTCN,台南-旗山-屏東...之類超長路線的盛況又要怎麼解釋?
畢竟這些路線也沒有跟捷運很重疊...
或是說開出來的新路線未必能方便到真正重要的點(那幾個重要的車站或商圈)
好像也是另一種爭取不力的體現?
而且,去年也不是沒有爭取公車路線非常有力的議員連任失敗的案例
至於你說的樁腳,應該是里長吧!
印象中台北的里長在里內公車路線調整上,確實還蠻有話語權的,甚至可能會是一票否決權?
(據說本來台北的208有意縮線到圓山,結果就是卡在金泰里的里長反對,然後就不了了之了...)
不曉得台中是否是如此?
但目前的狀況是...司機荒還被嚴重分散運力的路網結構,搞到問題被嚴重放大的狀況
很多民代也開始轉向抱怨公車減班了
在這種狀況下,其實市政府應該要有魄力,去跟民代或沿線居民溝通
看能不能把各種民代的要求,或選民的訴求
重串成比較直捷或更能服務到主流的就學就醫購物轉乘需求的路線
問題是...剛好盧秀燕本人就不是那種很願意得罪人的個性
(但要說她沒魄力也不盡然,因為確實也有很多龍時代胡時代,甚至是三四十年前半世紀前未能實現的規劃,就在她手中完成了
只能願意讓她這麼做的幾乎都是硬體建設,軟體層面就...
可能是因為媒體人出身,也知道硬體建設能創造的話題比軟體層面的改善多很多...)
※ 編輯: shun01 (150.117.248.99 臺灣), 09/30/2023 02:23: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