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9日,臺北市劍潭路與文林路口,蓋了8年,外牆工程終於完工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張哲生 攝)
在2016年11月因營造廠商倒閉,導致完成度僅73%就停工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在歷經兩次流標後,將標案分成兩標發包,第一標外牆工程總算在2017年7月重新發包,由雙喜營造公司得標,於同年8月9日恢復開工,預計在2019年1月4日完工,至於第二標的內裝工程部門,目前仍在研擬招商文件,因此,北藝中心的整體完工時間尚無法確定。
台北藝術中心位在台北捷運劍潭站對面,球狀的外型十分特別,其工程總預算從2009年規劃初期的38億元,到發包後第三度追加預算,已暴增至60億元,最初預定2015年完工,但工期卻一延再延,結果承包商理成營造突然在2016年11月10日宣告倒閉,令北藝中心頓時成為燙手山芋。
之後,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將未完成部份重新備標發包,卻於2017年3月21日及4月21日兩度流標,直到考量颱風季節及防汛期影響,將標案拆成內、外兩標工程,才讓第一標外牆工程於同年7月13日完成重新發包,並緊接著在7月28日簽約、8月9日開工,預計在2019年1月4日完工。
台北捷運工程局表示,北藝中心接續工程第一標由捷運局東工處負責發包及工程管理,包括外牆帷幕(含波浪型玻璃)、防水、圬工及需配合外牆施作部份的機電工程,將要求監造建築師及雙喜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做好施工管理,如期如質順利完成工程,第二標則由工務局接手,包含機電、水電、空調等。至於外牆部分,因為外牆、天花板都尚未裝設鋁板,又得配合北藝中心的特殊外型,讓鋁板有幅度,作工較細,生產所需時間較長,預估於2019年1月完工。
《認識北藝中心》
對於士林夜市,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美食與購物。總是扮演著觀光景點的士林夜市,即將呈現新的樣貌,前進藝術文化領域。
為了替台北的藝術領域投入新活水,台北市政府投入新台幣60億元(註:2013年5月,台北市文化局以變更設計為由,追加6.2億元預算,使得台北藝術中心總工程預算,從2009年規劃初期的38億元,到發包後第三度追加預算,工程費已暴增至60億元。)在士林夜市興建台北藝術中心;經過嚴格評選,由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奧雷‧舍人(Ole Scheeren)所率領的大都會建築師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OMA),與姚仁喜建築師所主持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為這次的設計操刀。
開工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未來「台北藝術中心」將成為台北的新地標,與鄰近的科學館、天文館、圓山飯店、故宮等地,連結成一個文化軸線。
建築基地位在捷運劍潭站對面,鄰近士林夜市,占地約兩公頃左右,設計理念致力於無痕融合士林夜市的常民文化及藝術中心的精緻文化,為了在「台北藝術中心」裡呈現士林地區龐大的能量,因此將建物部份設計得十分緊湊,留出較大比例的公共空間,讓原本存在的地區活動不受影響依然進行。
建築由三個舞台靈活組合,可各自獨立,也可互相聯繫,OMA建築事務所提出這設計為「劇場魔術方塊」,透過緊湊的設計,讓建築達到靈活機動的功能。
台北藝術中心包含一個1500席的大劇院,與兩個800席的中劇院,建築體呈現四個「正面」,大劇院和多形式中劇場出現在南面和北面;承德路的街面則是四個高塔(升降機及建築物設備後場),與現存的街景呼應;而球形的鏡框式中劇院則朝向捷運站及遠山,突出於建築物如同懸浮的星體,從遠方即可辨識。
設計的巧思在於三個舞台可以獨立使用或互相聯繫,可容納1500席的大劇院與中劇院在同一平面,因此只要將兩面牆撤下,立刻擴增為超大型劇場,此設計不但創造了三個能獨立運作的劇院,更保留了將劇院整合運用、轉換表演場景模式與空間使用的自由度。
台北藝術中心具備良好的區位、便利的交通,與觀光潮流等優勢,與鄰近觀光商業潮流結合,提供專業的劇場設備,給國內、外表演團體進行長期的創作演出;在文化藝術與旅遊產業的潮流下,與亞洲各主要城市形成完整的表演區域市場,並帶動周邊環境的成長與改善,進而彰顯台北市文化新形象及提昇城市競爭力。
台北藝術中心建造工程於2012年2月16日動工,2014年8月27日上樑;原預定2015年底落成啟用,孰料工程進度嚴重落後,直到2016年11月,主體工程仍落後25%。沒想到,擁有36年歷史的承包商理成營造公司,突然於2016年11月10日宣布因周轉不靈而倒閉,並要向法院聲請破產。
於是,斥資新台幣60億元的台北市藝術中心,不但完工日期一延再延,最後竟因承包商倒閉,而自2016年11月11日起停工。2017年8月9日復工後,預計在2019年1月4日完成第一期的外觀工程。
2014年發表的北藝中心說明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ZhangZheSheng/videos/1015204894298953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Fw: [新聞] 理成營造倒閉北藝中心恐成大巨蛋第二?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Yahoo!奇摩新聞- 員工口中的好老闆,搞垮了36年老企業...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理成營造」宣布倒閉台北藝術中心完工日再延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新聞] 李四川:蓋北藝柯文哲市府因故賠2.3億- HatePolitics板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李四川指北藝賠2.3億幫前市府擦屁股網:是郝龍斌的屁股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川伯「受鳥氣」怒轟前朝柯市府,北藝一案賠2.3億,後面還有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倒閉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倒閉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到台北市議會的前同事們做成決議,「禁止設計單位採用特殊性、獨特性規格、材質、製程或具獨家技術性、僅國外產製進口不易之產品。」
我非常訝異,也相當遺憾。
我在立院提出《 #政府採購法》修正案,其中「鼓勵創新工法、技術」的修法條文,與市議會的決議,恰恰相反。
這不折不扣是《北藝條款》,是一種自以為是出自監督懲治弊端,然而卻存有嚴重的認知偏差,非理性也非專業的作法。
北藝案中,建築師 Rem Koolhaas的設計,利用S玻璃結構特性高達5米的特性又具有光影波紋的投射感,創造出透明視覺有穿透性量體表達內部劇場活動的動態感。台灣因為產能不足,技術尚不成熟,考量工期和成本,只能選擇由西班牙進口。
這樣的創新設計,讓台北藝術中心雖然尚未完工,卻已上百次登上世界媒體報導,成為國際藝文界引頸企盼的建築新亮點。
但何以在台灣的政治工作者眼裡,卻成了欲除之而後快的罪惡毒瘤?
我更要說,台北藝術中心工程的延宕停工,問題完全不在設計端啊。
營造廠財務營運不佳倒閉,導致工程停工,誰都不樂見,但也不該錯殺無辜,拿建築設計當祭旗。
上個月Discovery頻道首播「建築奇觀:台中國家歌劇院」,不只台灣媒體大書特書,全球也都驚呼讚嘆台灣能興建完成這樣「不可能的建築」。
當年,伊東豊雄設計出完全打破既有工序的曲牆結構,因為是全球唯一,台日團隊光試驗、研發工法,就吃足苦頭。
如果以現在議員們的邏輯,台中歌劇院這樣獨步全球的特殊性設計,就該被禁止,不得採用。
而當設計被限制,創新被扼殺,台灣就永遠不可能創造出這樣偉大的建築,傲視全球。
我在立院倡議採購制度的革新,鼓勵「 #最有利標」,就是希望以品質創新價值取代傳統「最低標」的價格導向。
我提出的修法條文,更提高價格誘因,鼓勵工程設計採購採用新工法、新技術。
修法文字如下:「機關得於招標文件中,規定優先採購取得政府推行政策,如環保、綠建築、智慧建築等相關標章或新工法、新技術等之產品, 應允許採購價差。 」(吳思瑤版政府採購法第96條修正條文)
當中央政府與立法院努力創建一個尊重專業、重視品質、提升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政府採購新制度之際,地方立法機關卻做出與時代發展相悖的退步決議。
這項決議所明文禁止的,不是單一工程個案,而是遲滯了整個文化/藝術/建築、創新創意、設計產業的進步。
這項決議所捆綁制約的,也不單單只是某一個公共建設,而是重重打擊了下一個世代鼓勵多元、推崇創新的發展可能。
雖然市議會決議無法逾越法律,但還是會造成市府進行採購案時的壓力與困擾。
還是希望議員們三思後行,懸崖勒馬啊。
#還記得台北是世界設計之都嗎?
#台灣要與世界接軌而非與世界脫節
#改革採購文化就從去政治化與尊重專業開始
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坐視不管】
54億的台北藝術中心,庫哈斯(Rem Koolhaas)國際建築師設計,本來會是台北的新地標!
不料,柯市府把興建責任全推給營造廠,最後就是一場災難!
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19,045 個孩童(局長答覆約 6,000 戶)符合單親生活補助,補助要點除了家庭收入天花板之外,還要求全家(含父母、子女)土地公告現值未超過 650 萬才可申請。試問若今天申請人與父母分別住高雄、台北,為何無法申請?還是說政府希望單親家庭投靠老父老母依親嗎?若申請人已與原生家庭疏離、甚至關係不佳,又該怎麼辦呢?因此我要求社會局長好好重新檢視補助標準的適宜性。局長回覆表示,同意補助標準有不近人情之處,會再研擬是否能透過面訪等方式確認申請人之需求,讓補助都能落實在有需求的民眾身上。
【#托育日誌電子化 雙軌制先行】
托育人員每天都要填寫的托育日誌是與家長間重要溝通媒介,若能節省行政時間,托育人員就能把更多時間花在照顧孩子上,因此請社會局研擬推動電子聯絡簿的可行性,讓家長在工作忙碌之時,也可以直接透過網路與手機 APP 即時掌握狀況。我建議局長可先實行雙軌制,讓托育人員可以選擇紙本或電子化,作為轉換期間的緩衝配套作法。局長回覆肯定此方向,會再與秘書處進一步討論,我也會持續追蹤。
【#社工強制回捐 須有預防機制】
今年 2 月高雄爆出一件強制回捐的個案,感謝社會局事後協助社工把回捐的款項給討回,但只要求補回,卻無其他懲處或預防,形同讓「暗砍」的行為穩賺不賠。我認為,應公告違法的機構,讓社工在求職時可以迴避。申請風險加給的機構也應公開,協助社工判斷加給是否被暗砍。此外,我以市議會跳過服務處、直接向公費助理撥款薪資的方式為例,請局長檢視補助案薪資撥款流程(現為補助案→機構→社工)是否有變革為直接撥款給社工的可能性,避免被機構從中操作。也許事前略增行政手續,但省去後續稽查、處理糾紛的成本,未必不划算。
【#社工訪視風險 明訂警察陪同 SOP】
經統計,過半的社工在進行個案訪視時曾遭遇口頭或肢體暴力,雖然社會局有訂出一套安全維護要點,但在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實在很難實施,甚至在要求警察陪同時,也是由派出所自由心證,希望社會局能訂定出一套明確標準,在怎樣的評估之下需要兩人陪同甚至是警察陪同,以利降低訪視的風險,同時也讓警察局有一套標準可以遵循。
【#斷頭修樹 給兒童的不良示範?】
隸屬社會局的高雄兒童福利服務中心近來修剪了外面的黑板樹,卻是用危害樹木健康的斷頭修樹。據我們了解,廠商有證照、也是照 SOP 在修剪,問題恐怕是源頭的 SOP。我會再向養工處反應 SOP 的問題,也希望社會局長一同留意,否則傷害樹木健康的修樹方式恐怕是對兒童的不良示範。
【#客家文化觀光亮點】
高雄客家原鄉的觀光亮點究竟在哪?我建議以文化底蘊深厚的美濃作為出發點,結合黃蝶季,吸引青年返鄉、傳承在地文化。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生活化的展覽形式,成功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到農村,值得師法。我認為美濃的菸業、紙傘、八角亭、穿水橋成年禮等元素都相當有發展為觀光產值的潛力。此外,旗山、美濃、杉林、內門非常適合成為里山生態村,友善耕作不只可達成產業與環境的平衡,也能讓觀光客親身體驗客家的農業文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UwrzAjy_NQ/hqdefault.jpg)
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Yahoo!奇摩新聞- 員工口中的好老闆,搞垮了36年老企業... ... 的推薦與評價
... 搞垮了36年老企業... #理成營造#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新光三越#衣治凡. ... 北藝中心營造商老闆獨家告白. 承做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老牌營造廠理成營造,上週. ... <看更多>
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理成營造」宣布倒閉台北藝術中心完工日再延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和大巨蛋有雙蛋稱號的 台北 市 藝術中心 ,原訂今年五月要完工,進度卻落後,包商「理成 營造 」還宣布倒閉,而且從今天開始,員工不需要來上班了, ... ... <看更多>
台北藝術中心 營造廠 在 Fw: [新聞] 理成營造倒閉北藝中心恐成大巨蛋第二?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