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型肥胖症】:肌少成疾 —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住在隔壁已邁入68歲的楊婆婆自從有糖尿病後,這 10 多年來,飲食都吃的很清淡,因為牙齒不好,所以肉都不太吃,四肢很瘦,走路蹣跚緩慢,年紀大了,也不敢到處跟家人朋友去旅遊,因為走一小段路,腳就會酸,更別說走有樓梯的步道了。
最近走路越來越緩慢,回診時聽醫師講解,才知道自己患了肌少症,因為肌肉量太少,才會導致走不動。為了不要跟楊婆婆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肌少症和學習如何預防吧!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機會需要舉超過兩公斤的重量,例如週末去菜市場買一週的菜並提回家,或是腳一拐卻能平衡回來沒有摔倒,這些都需要肌力。
肌力還能幫助你保持自主獨立,能夠上市場買菜,能到社區花園和老鄰居聊天,能抱起朝你衝來的孫子,這是每個人活到生命最終,都不想失去的生命品質。
相反地,萬一肌力退化,連上下樓梯、上廁所、穿衣等日常生活都變成考驗,活動能力退化造成生活處處不便,甚至危險,萬一跌倒,陷入失能臥床,需要花一筆錢找照護,從此人生變黑白。
更糟的是,許多人肌力愈來愈弱,並不是去運動強化肌力,而是逐漸減少活動或尋求省力的方式,例如二樓就不爬了,遠一點的地方也懶得去了,形成惡性循環[1]。
■肌少成疾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2],也就是說,每六個老人就有一人有跌倒經驗,同一份調查中更顯示,在他們跌倒後,竟然有六成的老人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來防止下一次的跌倒。
對於青年或是壯年人口來說,跌倒對於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風險與傷害,重新站起來,拍一拍灰塵就能繼續往前走下去,就算發現身體有異狀,我們也能迅速發現並且迅速就醫。但是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嚴重跌到可能會造成老人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或出現骨折、頭部受傷等情形,而且曾經跌倒的長者可能會因為害怕再度跌倒而更加依賴家人,家庭往往也會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與時間陪伴他們。
試想,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發生,在少子與高齡化趨勢難以逆轉的台灣,如何對抗衰老,讓家中的年長者遠離「失能」,是我們將會面臨的難關與挑戰。
■什麼是肌少症?與跌倒有何關聯?
肌少症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增加,各項生理器官功能都會逐漸降低,而肌肉的質量更是如此,當肌肉量與其強度、功能都呈現衰退,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狀,就必須多加注意,例如:相較於過去,走路時是否比較不穩,容易腿軟無力?從椅子上起身是否變得吃力,需要依靠手的幫助?無法一口氣走樓梯上樓?
醫師表示,老人家常常說跌到骨頭斷掉是因為骨質疏鬆,其實原因常常是肌肉不夠,他沒有辦法平衡自己。人之所以能活動,是依靠著肌肉、骨骼與關節,而肌肉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如果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也能夠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所以「肌少症」的確牽動著年長者是否會跌倒的主因之一。
老年人如果同時擁有肥胖以及肌肉量不足時,稱為「肌少型肥胖症」。對於年長者健康的影響,比單純肥胖症或是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症狀,接著可能會讓老年人的面臨失能的困境,死亡率也會上升[3]。
■肌少型肥胖
肥胖會影響健康已是社會大眾普遍知道的常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甚至癌症等的機率也就愈高。
近年來,骨骼肌肉量對健康的影響逐漸意識抬頭。骨骼肌肉質與量的下降,若合併肌肉強度或功能的衰退則為肌少症(sarcopenia),會增加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
特別是在老人族群,自然老化過程身體組成會逐漸改變,肌肉質量減少伴隨脂肪組織增加。肌少症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若同時併有肥胖則為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對健康更是有加成負面的影響。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為近年重視及討論度高的議題。
同時符合肥胖及肌少症定義者,為肌少性肥胖患者。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共識,最常使用的標準為使用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高或體重校正的四肢骨骼肌肉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body height squared in meters,
ASM/ht2 或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weight, ASM/wt) [4]。
■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型肥胖症,屬於老年症候群的一種,隨著人口老化,盛行率也逐漸提升,增加疾病與失能風險。
當肌少症 (sarcopenia) 與肥胖症(obesity)同時存在時,便稱為SO。目前尚無SO的統一診斷標準。
肥胖指的是身體脂肪過多,常用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腰圍、脂肪質量(fat mass)百分比。WHO將肥胖定義為BMI>30,老人因為身高減少,BMI會高估老人肥胖的情形,特別是≧85歲的女性。老人可能同時有體脂肪比例增加及肌肉減少,但BMI無變化的情形[5]。
■研究顯示,肌少症造成老人健康之影響可分為三方面:
(1)肌少症對功能障礙和身體失能的影響: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變差,因此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
(2)因肌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調整血糖的代謝等有關,故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
(3)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為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之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老人的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6]。
■肌少型肥胖四項自我檢測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院長荒井秀典在日本NHK健康頻道上提出若有以下徵兆,提高警覺:
•走路比別人慢
•曾經有過無法在交通號誌轉變前過馬路
•曾經無法打開寶特瓶
•無法單腳穿襪子[7]
■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
銀髮族罹患肌少症 (sarcopenia)者,外觀上體弱多病、步履蹣跚、齒危髮禿、行動遲緩、搖晃不穩等,這些外觀常被認為是年老後的必然後果,一般人認為年邁體衰只是想當然而的老年無奈,對於肌肉無力的抱怨,常常給予平淡的回應,令病患徒呼負負;近年來許多專家期望從多方面改善銀髮族的體適能和生理機能,以防治肌少症。
臨床上除檢測肌肉量及肌力、步行速度外,目前並無明確的生化檢查指標可供評估肌少症,肌肉量檢測可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生物電阻抗分析儀(bioele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肌力測定可採用手握力 (男性<26kg;女性<18kg),身體機能可評估行走速度(<0.8m/s)或起立速度,用以評量病患的肌少症程度;但各團隊定義肌少症程度的標準不同,且前述檢測項目未能完全反應出療效,因此治療難有共識,唯有及早預防保健,落實保健養生觀念,才是根本防治之道。
原則上防治須增加病患的活動量和改善營養,但應考量個別病患的最佳劑量需求;防治上需同時注意針對潛在病因和併發症的防治。最好諮詢相關醫事人員和營養師,共同從增加身體活動量、攝取適量蛋白質和營養著手。
可是高齡病患較難安全地完成足量運動,且其代謝和消化系統已較退化,平日食量較小,食慾減退,如果為了要提高肌肉量而要求他們去攝取大量蛋白質,是否會使老年人的腎臟超載,都是很大的挑戰。近年來雖然有些特殊營養品或藥物被開發出來,但在驗證療效的實證醫學得到證實之前,仍應先諮詢,才能安全[8]。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從走路痛到穿高跟鞋參加健美!76歲阿嬤4招打敗肌少症、練出好肌力」: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68
[2]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五」功秘笈學起來 防跌大師就是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41&pid=13090
[3] (小世界新聞)「肌少成疾 肌少症與重訓迷思」:https://bit.ly/3CCIzgG
[4]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五卷 第九期)「肌少性肥胖診斷及治療建議」: 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324cce8c973e4834b8c519d52e769cd2
[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二期):https://bit.ly/37tDTeH
[6] (長庚醫訊-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肌少症」:
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903012
[7] (天下雜誌)比肥胖還恐怖的「肌少型肥胖」:40歲後身體充滿霜降牛肉油花: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453
[8]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4778
➤➤照片
(台北榮民總醫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高齡醫學中心)「失能及衰弱之預防」-黃安君醫師 An-chun Hwang M.D.:https://www.slideshare.net/tchang101/201708-0819-for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症 #失能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00的網紅醫適能 蔡奇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健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最近卻變成了一場惡夢。目前這個事件已受到許多機關與各地方民意代表關注,我並非當事人因此其他細節我也就不方便談太多。 我想探討的是,對於一般運動與健身愛好者、教練、體適能產業經營者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淪落成為下一次的受害者?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輕適能...
「台北長庚健康檢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林莉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醫適能 蔡奇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心得] 長庚健診中心。全身健診。無痛胃鏡大腸鏡- 看板Taoyuan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台癌頭號殺手肺癌雙標靶治療新突破|20211124雲端保健室第 ... 的評價
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血管疾病患者疫情期間之照護應變策略建議》
📣心血管病患須知:
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病患在感染 COVID-19 後的嚴重程度較高,甚至是死亡,已廣為證實。
SARS-CoV-2 不僅會導致病毒性肺炎,對心血管系統也有重大影響。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患者和具有心血管危險因子的族群,如:男性、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的病患,已被證實在感染 COVID-19 後發生併發症和死亡的機率會增加。此外,罹患COVID-19的人有相當大的比例可能會發生心臟損傷,而這也預示著院內死亡的風險增加。新冠肺炎造成心臟損傷的情況,除了血栓併發症,如:急性冠心症和靜脈栓塞,心肌炎亦是造成之後心衰竭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指出廣泛的心律不整會使 COVID-19 的病程複雜化,包括針對 COVID-19 和相關疾病的治療藥物其潛在的促成心律不整作用。由於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像是再灌注(reperfusion therapy)等的緊急治療可能會受到當地疫情嚴重程度所限制。此外,患者害怕在疫情期間就醫造成心血管緊急狀況的延遲出現逐漸受到關注。
基於上述理由,歐洲心臟病學會 (ESC) 召集了一群具有 COVID-19 照護經驗的專家和相關從業人員為疫情期間心血管照護等各方面提供相關指導文件。
📣心血管病患照護:
眾所周知,感染 COVID-19 的心血管病患於院內預後不佳的風險更高,這也是為什麼必須有效保護他們避免與COVID-19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接觸的原因。根據研究建議,因急性心臟病而入院且排除病毒感染的患者,在檢查及住院的過程中應徹底避免與COVID-19病患接觸。門診慢性心臟病患者應盡可能留在家中,而心臟病患者的住院天數應控制在可接受的最短時間內,並強烈建議限制訪客進出。
在疫情期間應避免非緊急處置,以維持醫療量能並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現況下,為有效降低 COVID-19 傳播的風險,使用遠程醫療有其必要性,特別是針對免疫力較低的族群,如:老年患者。另外,遠程醫療提供各方專家進行共同會診的機會,從而使患者待在家中即可獲得完善的處置。遠程復健(或稱居家復健)亦是出院患者的復健選擇之一。隨著對心衰竭和使用心律調節器患者的遠程醫療越來越標準化,未來將可成為病患列入考慮的醫療照護選擇。遠程醫療有助於控制病毒傳播,同時防止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誤診或誤治而導致其病程惡化。
除了遠程醫療,在醫師及護理師佩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的前提下,“居家護理”和“移動診所”亦能讓患者在家接受治療。這兩個方案可防止許多臨床不穩定性的心臟疾病(如:慢性心衰竭)的產生,並確保患者得到長期治療,且有助於形成“以社區為中心”的照護形式,這可能比純粹的“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更有利,如此一來,受感染的住院患者能擁有足夠的醫療資源。
當心血管病患因診斷或治療而需要進出醫院時,患者應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以酒精清潔雙手來保護自己。
📣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治療:
■ 感染COVID-19和長期口服治療的中斷,都有可能對長期心血管疾病的病患造成病情的不穩定,所以在做任何治療的調整之前,應該要先尋求醫生的指示。
■ 用於次級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阿斯匹靈沒有消炎的效果,除非有特殊原因(例如: 持續出血的併發症或是進行手術),否則有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病患,在治療期間不應該自行中斷阿斯匹靈的使用。
■ 有感染COVID-19風險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使用抑制腎素- 血管收縮素系統(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的藥物,包括: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類型的藥物。但是ACEI和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滯劑(Ang II type I receptor blockers)並不會阻止或是促進COVID-19病毒透過細胞表面受體蛋白ACE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進入到細胞內。所以綜合以上因素,病人不應未經醫生指示而隨意停止治療。
■ 當病人進行COVID-19的治療時,對於原本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可能需要做調整。
📣關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資訊:
■ 與他人的互動方面:
☑避免接觸生病的人。
☑人與人之間儘量保持兩公尺的社交距離。
☑勤洗手,並且使用肥皂搓洗至少20秒以上。
☑咳嗽或是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內側摀住口鼻。
☑避免用手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用消毒劑時常消毒手會常碰觸到的地方,例如:門把或是手把。
☑出現發燒、咳嗽症狀,或是有呼吸道感染時,應自我在家隔離。
☑儘量待在家中。
☑維持身體活動以避免靜脈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同時也保持身體健康。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應該要遵照當地的衛生局或是醫生的指示來保持身體的健康。
■ 健康的生活習慣:
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 均衡飲食、戒菸、不要過度飲酒、每天有充足的睡眠、維持運動習慣。長時間在家隔離和身體上的限制,使得運動量減少,可能會導致靜脈血栓栓塞(VTE)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風險增加,所以建議在家中也要有基本簡單的運動,或是在戶外有足夠的空間維持社交距離時運動,也建議可以利用網路進行遠距的社交活動。
■ 醫療照護建議:
☑有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病患要持續的服用常規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處方藥物。
☑如果有胸痛或是其他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不要忽視症狀。
☑不要停止追蹤心臟的狀況,當心血管的狀況有惡化的情形時,應立即尋求心臟科醫生的專業建議。
📋參考資料
歐洲心臟醫學會 :
https://www.escardio.org/Education/COVID-19-and-Cardiology/ESC-COVID-19-Guidance
📋參考論文
1. Driggin E, Madhavan MV, Bikdeli B, Chuich T, Laracy J, Biondi-Zoccai G, Brown TS, Der Nigoghossian C, Zidar DA, Haythe J, Brodie D, Beckman JA, Kirtane AJ, Stone GW, Krumholz HM, Parikh SA. Cardiovascular Considerations for Patients, Health Care Workers, and Health System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 Am Coll Cardiol 2020;75(18):2352-2371.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0.03.031.
2. Wang D, Hu B, Hu C, Zhu F, Liu X, Zhang J, Wang B, Xiang H, Cheng Z, Xiong Y, Zhao Y, Li Y, Wang X, Peng Z.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JAMA 2020. https://doi.org/10.1001/jama.2020.1585
3. Lee IK, Wang CC, Lin MC, Kung CT, Lan KC, Lee CT.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prevent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 outbreak in hospital. J Hosp Infect 2020;105(1):102-103. https://doi.org/10.1016/j.jhin.2020.02.022
4. Hollander JE, Carr BG. Virtually Perfect? Telemedicine for Covid-19. N Engl J Med 2020;382(18):1679-1681. https://doi.org/10.1056/NEJMp2003539
5. Nacoti M, Ciocca A, Giupponi A, Brambillasca P, Lussana F, Pisano M, Goisis G, Bonacina D, Fazzi F, Naspro R, Longhi L, Cereda M, Montaguti C. At the epicenter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humanitarian crises in Italy: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preparation and mitigation. Catalyst non-issue content 2020;1(2). https://doi.org/10.1056/CAT.20.0080
6. Rombola G, Heidempergher M, Pedrini L, Farina M, Aucella F, Messa P, Brunori G. Practical ind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SARS-CoV-2 in ambulatory dialysis patients: lessons from the first phase of the epidemics in Lombardy. J Nephrol 2020;33(2):193-196. https://doi.org/10.1007/s40620-020-00727-y.
7. Danser AHJ, Epstein M, Batlle D.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ers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At Present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Abandon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ers. Hypertension 2020;75(6):1382-1385. https://doi.org/10.1161/HYPERTENSIONAHA.120.15082
8. de Simone G, ESC Council on Hypertension, On behalf of the Nucleus Members.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ESC Council on Hypertension on ACE-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https://www.escardio.org/Councils/Council-on-Hypertension-(CHT)/News/position-statement-of-the-esc-council-on-hypertension-on-ace-inhibitors-and-ang (March 13, 2020; date last accessed).
9. Piepoli MF, Hoes AW, Agewall S, Albus C, Brotons C, Catapano AL, Cooney MT, Corra U, Cosyns B, Deaton C, Graham I, Hall MS, Hobbs FDR, Lochen ML, Lollgen H, Marques-Vidal P, Perk J, Prescott E, Redon J, Richter DJ, Sattar N, Smulders Y, Tiberi M, van der Worp HB, van Dis I, Verschuren WMM, Binno S, Group ESCSD. 2016 European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Sixth Joint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Other Societi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constituted by representatives of 10 societies and by invited experts)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 Rehabilitation (EACPR). Eur Heart J 2016;37(29):2315-2381.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w106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PGY何佳樺醫師、國立清華大學醫科系沈昆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姚宗杰教授、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摘要整理)
👉更多照護指引文章:
https://forum.nhri.edu.tw/covid19/tag/guideline/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清華大學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衛生福利部護理諮詢會
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系學生會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台灣護理學會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護理正義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林莉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快篩陽性 #PCR陰 (文長慎入)
以為病毒很遠,但其實可能很近。
前幾日因異常疲累,又剛好讀到「快樂缺氧」,為避免疑神疑鬼嚇自己,找了快篩及血氧機來自我檢測⋯結果不驗還好,一測竟出現「兩條線」(陽性)⋯*驚*!
(這一嚇比驗孕棒還驚嚇啊~)
二測,依舊陽性!
這下真不好玩了。本來先生還在說說笑笑,說我「不可能中獎」- 因自疫情爆發,我們都超級小心、也超級守規。閉關兩個月,我出門次數不超過6次,每次都自駕。所有進門物品都酒精消毒。
所以,「怎可能」?
但兩次陽性,大家都笑不出來了。
唯一慶幸是,先生兩測都是「陰」(為什麼!😀)。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旋風式的行動⋯
跟據快篩附上的疫情傳單:
若陽性,需要帶著檢體到醫院做PCR,然後依照醫院指示進行後續程序。
我們找了離家最近的「長庚」,被告知行李要準備好,因為 #一到醫院可能就不能回家了。
果然,一到急診告知快篩陽性後,我們一家人立刻被分成兩個獨立小房間: 快篩「陰」的一間、我快篩「陽」的一間。護士們也不敢大意,立刻準備直接做PCR和打電話通報⋯
先生因快篩「陰」,做完PCR就可回家自主管理直到結果出來。
我因為快篩「陽」,不但做了PCR,另外還測了血氧濃度和照肺部X光。然後,那小房間就再也不能踏出⋯連去隔壁看先生也不行。就連廁所也只能走特別通道,去用特定的移動式戶外廁所⋯
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
等待護理長透過小房間的內線問完我個人資料後,再幫我配對可收我的「集中檢疫所」,然後幫我叫防疫計程車帶我去。
先生不能送我去😢⋯我⋯真的不能回家了😭,連個擁抱掰掰都不行。只能遠遠望著,隔空給予支持。那真是世界最遙遠的距離⋯
去哪間?沒得選。
有哪些檢疫所? 沒公開不知道。
去哪裡⋯分派好了才知道。
沒有期限的等待。我只能盯著房裡那電話何時會再響起,告知我接下來的命運⋯
那感覺真很像犯人⋯
等待時,看著急診門口送來了個高年長者,雙手發抖抽搐,隱約聽到「打完疫苗」⋯ 很感慨。生命好短暫,也好脆弱。而面對心裡一百萬個未知和憂思,在那高溫近30度沒空調的臨時小房裡,那90多分鐘的等待是難熬的。
好不容易,1個半小時之後,得知去處,看著防疫計程車車窗全開地開進跑道,我突然覺得這大概是我兩個月來,最刺激的事吧⋯竟被我遇到了。
我很感謝計程車司機大哥人很好,他可能感受到我的不安,有問必答。跟我分享他所知道「防疫旅館」跟「檢疫所」的差別。也告訴我,因最近確診量減少,所以最近接到大台北的案子,都是優先送往我要去的那間檢疫所。
據他所知,應該也是那邊滿出來後,才會送去別地方。
後來詢問檢疫所的護理人員才知道,接下來,若PCR報告是陽性,#要在檢疫所住滿十天再驗一次PCR,PCR 報告要陰性,或CT 值30以上,才可轉往「防疫旅館」- 而這時你才會有選擇你要住哪裡,並自己付費。
檢疫所這段期間,吃住都沒有費用(若我有記錯,請大家指正)。
我知道你們應該很想知道檢疫所在哪,但依照規定,應該是不能透露。我只能說它等同2-3星級的飯店,大台北市內的話,車程應會在30分~ 1 小時以內。
但畢竟是2-3星,青年旅社的概念,談不上舒服,但我覺得政府真已盡力做到細心、周全和安全:
進去時,有專有的「陽性」通道。
離開時有專有的「陰性」通道。
送你上樓後⋯電梯是關閉鎖起來的,且門口都有監視器(看你往哪跑), 三餐則會固定時段送到你門口的椅子上,送餐人員清空後才會廣播叫你出來拿便當。
吃食還會在入住時,問你對什麼過敏。
這邊還有段小插曲:
入住前會問有沒什麼食物過敏,由於我對麩質(麵粉)跟大豆微過敏,護理師問我需不需要特別準備? 我心想太麻煩而婉拒了。
所以當隔天早晨,看到餐盒上特別註明:「麩質大豆過敏」和熱熱的「粥」(無麩質)及一整個便當的配菜時,我真想跪下來哭😢⋯真很感動也抱歉給添麻煩⋯🙏 謝謝妳們。
那住宿呢?房間裡有獨立空調、小冰箱,並放置兩條大浴巾、兩條小浴巾、一個大型臉盆、一疊垃圾袋、一條新的抹布、好幾罐小罐的沐浴乳、洗髮精、牙刷組⋯等。另外,竟還有「水晶肥皂」!看來政府連自我房間清潔和洗衣的需求都想好了。
在餐具部分,有一打瓶裝飲用水、熱水壺、拋棄式紙杯子若干、兩個紙碗公、拋棄式筷子⋯
而若你真需要什麼,可請親朋好友送到樓下,防疫人員會在檢查完有無危險物品後,送餐時,一併送上來,但一天限一次。不能叫Uber Eat。 而入住期間,除了垃圾他們會從你門口收走,其餘東西只進不出。
入夜了⋯在我花了幾小時把每個角落再用熱水和酒精擦拭一遍後,在這充滿漂白水嗆鼻味道的房間裡,reality hit me.
我可能是中標了!!
除了細細思考到底哪一環節出錯之外,也開始查閱資料。越查卻越沮喪 😢因為發現,就算所謂「痊癒」了、病毒沒了,它「可能」的後遺症⋯不知會不會好、何時會好的「後遺症」⋯我覺得比生病本身可怕多了。如:
*長期慢性疲勞 (Chronic Fatigue)
*肺部功能受損以致無法正常運動
*腦細胞受損(什麼!會攻擊腦部!)以致腦功能、回憶、睡眠都可能受損⋯
*腦霧 (Brain Fog)
*味覺喪失或異常
以上雖都不致命,但卻足以嚴重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和工作能力。而由於新冠病毒還非常新,我們並無法有足夠長期的研究和觀察來得知長期後遺症「完全」康復的可能性,以及時程表。(這不跟斷手斷腳一樣嗎!!😭誰想變蠢一輩子!)
在這種情況下,「未知」往往最可怕,因為有太多想像的空間⋯
我很感謝我的另一半,沒有半點恐慌或責怪,只跟我說,若我真中獎了,一定會幫我找到最好的醫療方式和資源把我完全治好,然後立刻安排看我有什麼另外需要的物資,幫我送過去。
也謝謝知道消息的好友們,紛紛安慰我說,有可能是偽陽⋯但當時連續兩支快篩「陽」,卻讓我很難說服自己。
就這樣胡思亂想,幾乎徹夜未眠熬過了第一晚⋯終於等來我的PCR報告⋯
⋯陰。
😭 !!
謝謝老天爺,oh my god, thank god it’s negative.
我可以回家了!雖還是要自我健康管理14天,但可以回家了。
虛驚一場,萬幸⋯但這三天,活像死過一回,也讓我有機會重新思考人生(有沒有這麼誇張😆)。
呼籲大家真還是別帶僥倖心態,我真認識有朋友幾乎沒出門還是中獎⋯
自己就算了,
最愛的家人,若因你而中獎,這將會是你畢生的痛。
最後,走了這樣一趟「驚魂記」,必需說我們 #政府和防疫人員在防疫工作上真做的非常棒了!你無法想像裡面有多少細節和瑣事需要考慮和周全。謝謝他們,真的辛苦了🙏。
嗯,然後我想去關島打疫苗了。😆
嚇死寶寶惹⋯
#quicktestpositive
#thenwhat
#pcrnegativeresult
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醫適能 蔡奇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運動、健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最近卻變成了一場惡夢。目前這個事件已受到許多機關與各地方民意代表關注,我並非當事人因此其他細節我也就不方便談太多。
我想探討的是,對於一般運動與健身愛好者、教練、體適能產業經營者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淪落成為下一次的受害者?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輕適能 #健身產業觀察 #醫適能 #蔡奇儒
-
近期 MedEx 醫適能 |特殊族群專業訓練 課程資訊:
1. 國際四大體適能證照6小時總覽課程
時間:6/13(日) 9:30-16:30
▋本課程以美國運動委員會國際認證私人教練證照 (ACE-CPT) 為課程學習的主架構,輔以結合美國運動醫學院 (NASM)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NSCA) 重要知識觀念授課
▋本課程目標在於讓參加學員、欲轉職為教練之運動愛好者能獲得不只是知識上的學習,更對於四大證照有清楚的分析,對未來方向將有更清晰的了解
▋授課講師蔡奇儒老師具有實際取得四大機構相關證照之專業背景及相關經驗,並獲邀成為美國肌力體能協會 (NSCA) 最新運動科學證照 (CPSS) 之共同翻譯作者;同時身為醫適能創辦人。醫適能 (MedEx) 目前為多間診所、醫療院所、企業之合作機構,致力於協助運動愛好者與教練們媒合相關工作機會
▋報名網址(早鳥5/20前或額滿截止)
https://forms.gle/yMAXojHTdZ72dCcf6
2. 懷孕及產後訓練專家(P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PPES課程很重要?
女性懷孕期間的運動與產後運動是未來趨勢,運動對於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是眾所皆知,但是如何安全有效的運動變成下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研發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帶你從科學實證的角度,更認識懷孕及產後訓練。包含認識孕期運動注意事項、運動禁忌、產後腹直肌分離、骨盆底肌訓練等重要議題。
▋時間:6/5-6/6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3.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 (S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SPES課程很重要?
特殊族群是未來健身體適能與醫療領域的共同趨勢。
「特殊族群」指的是「非一般健康族群」之總稱。最常見的是身體罹患各種不同常見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骨質疏鬆等。了解如何帶領特殊族群訓練安全、有效的運動,是本堂研習課程研發的目的。
因此,不論是作為一般大眾、一般運動愛好者作為自我保健的知識準備,也同樣很適合運動教練、團課老師共同參考學習。
▋課程時間:5/8-5/9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
■ Facebook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訂閱電子報:分享參加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Instagram帳號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MedEx Circle國內最專業的臉書體適能知識討論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醫適能活動預告:
當全世界都開始重視 #運動對於癌症病患的重要性時,成為Cancer Exercise Training Institute (CETI)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家」就是您不可錯過的國際研習課程。
去年11月已經成功在台北舉辦的首發研習課程 (活動集錦 連結: http://bit.ly/2MWiEIn ),今年2020的5月,我們再次幸運邀請到擁有超過20年癌症體適能訓練經驗的 CETI 創辦人 Andrea Leonard 將在 #台北、 #台中、#台南,親自來台授課二日專業研習課程,同時課程將有專業翻譯及專業講師擔任課程輔助教學,請大家把握難得的機會!
【師資陣容】
本課程將全程由 CETI 創辦人Andrea授課並輔有課程翻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復健科主治醫師 王思恒醫師) 與專業講師 (醫適能創辦人 前美國官方ACE國際講師 蔡奇儒) 協助課程進行。
【報名辦法】
因為名額非常有限,請有興趣與意願參加者,請立刻私訊臉書粉絲專頁:CETI Taiwan 網址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CETITaiwan/
【國際研習時間表】
➤台北假日 2020年5月30-31日
➤台南平日 2020年5月25-26日
➤台中假日 2020年5月23-24日
【課程內容】
➤ 瞭解癌症成因及定義;免疫系統的作用;瞭解癌症類型,了解最常應用於15種癌症以及兒童癌症的步驟,不同外科手術 (包括乳房重建) 將如何影響身體活動機能
➤ 瞭解乳房重建包括植入/擴張器/TRAM/LAT/GAP/TUG/DIEP皮瓣重建手術;手術如何影響肌肉平衡與活動範圍。課程將會導入基礎矯正性運動觀點
➤ 學習識別和預防淋巴水腫,以及淋巴水腫患者的運動指引建議;瞭解癌症患者所經歷的神經系統併發症;各種癌症治療及其急性和慢性副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適當的運動來減低或預防副作用影響
➤ 瞭解並學習分析如何協助癌症患者創建個別化訓練計劃,改善肌肉失衡;瞭解運動將如何幫助降低癌症機會、減少治療副作用;癌症治療相關疲勞的成因、管理方法;瞭解癌症治療與肥胖、酒精之風險
➤ 學習如何與專業醫療專業人員合作,並建立癌症運動專家的個人形象
➤ 案例探討研究:學員將討論不同的案例研究,其中包括各種類型的癌症和治療方法; 評估淋巴水腫風險,姿勢偏差,活動限制等;學習如何處理緊急程序,病歷和瞭解身體檢查結果,並為每個案例研究制定全面性的矯正運動訓練方案
【適合參加對象】
課程從基礎開始,輔有線上進階課程資源,因此非常適合一般的運動私人教練想幫助癌症患者,亦適合希望透過運動改善癌症患者身體健康的一般大眾,不需過度擔心銜接或專業背景不足。
此二日專業研習亦適合教練、專業醫療從業人員(醫師、藥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串連醫療端與運動體適能端的缺口。
【第一波超級早鳥優惠|有名額限制】
為維護授課品質,課程名額有限,第一波早鳥超級優惠只至2/29截止(具人數限制),團報再另享優惠,請大家把握,額滿即立刻關閉報名表單。
【附註】
此課程提供國際權威體適能機構 ACE/AFAA/NASM/NFPT/Yoga Alliance 等持續教育學分(CEUs)
了解更多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蔡奇儒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 訂閱電子報:分享我參加的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追蹤我的IG,看看短篇好吸收的IG知識: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加入臉書交流討論社群,一起交流一起變強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影片
http://bit.ly/2mY3YyI
【醫適能 近期研習課程】
■ 2019.11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19.12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中,已額滿/結束)
■ 2020.02 高齡銀髮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20.05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北、中、南,開放報名)
■ 2020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北,尚未開放報名)
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乳房不明腫塊不能拖 及早發現不當少奶奶★★★★
2015年最新國人十大癌症新發排行榜出爐,癌症時鐘再快轉6秒,平均每5分鐘就有1人罹癌。蟬聯十年首位的大腸癌發生人數首度下降,但是反觀乳癌,卻是不降反升。統計資料顯示,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乳癌是不是非要切除乳房?最新的治療技術發現,有可能不需要做全乳的切除。甚麼樣的技術?另外,乳房的自我檢查可以幫助你早期發現乳癌,早期治療,但乳房自我檢查到底怎麼做?播出日期:2018/03/04
★節目來賓★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 #張耀仁】
【基隆長庚醫院外科副教授 江坤俊醫師】
【中醫師 楊素卿中醫師】
【北醫護理學博士 許藍方博士 Dr. Gracie】
【資深媒體人 #邱明玉】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長庚 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台北市. 3985 likes · 11 talking about this · 774 were here.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承襲長庚紀念醫院的醫療品質,以健康管理、 ... ... <看更多>
台北長庚健康檢查 在 [心得] 長庚健診中心。全身健診。無痛胃鏡大腸鏡- 看板Taoyuan 的推薦與評價
好讀圖文版:https://dong1104.pixnet.net/blog/post/43201087
前些年說要去做全身健康檢查已經說好久了,今年總算成行了
桃園長庚健診中心的檢查有分一日型和二日型,內容也很多種
這次我們做的是舒活精緻型,主要內容是全身系統及無痛內視鏡檢查
這篇介紹的是事前準備及當天檢查的簡單介紹,想要做全身健檢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先在網路上預約好名額&日期後
前一個星期就會先收到一個包裹
原本是希望當做結婚紀念日的禮物但線上名額有限只好延到12月
打開外包裝後來自桃園長庚健檢中心的藍色盒子就出現了
連長庚也有用QR一刷就可以知道長庚健檢中心的詳細資訊
採用雙層封口的方式避免有不肖人士偷偷打開
上面有詳細的地址.電話如有不懂的可以打電話去詢問
以下都是兩人份的套餐哦~
代餐包裡面有三包三種口味:南瓜.香茹.番茄
很像嬰兒食品老實說有點難接受.........我不是嬰兒呀........><
一人一包的通腸粉
不會不好喝但一包要加2000C.C.的水分兩次喝
有點像是鹽巴加水的味道
主要是讓胃.腸裡面的東西清光光
超害羞的還要收集前一天的糞便
不過操作起來並不難,只需要輕輕刮一下就好了XD
五年沒做檢查已在線上找資料很久了
為了自己跟家人的健康著想就當做生日禮物送自己跟家人
選擇高級一點的桃園長庚健診中心
這幾年的食安問題也很讓人擔心自己跟親愛的家人健康狀況
我們選擇舒活精緻型(無痛)費用-男生$21000/女生$23000
後面有密密麻麻的檢查細項長庚官網上也有
我們這次主要就是做腸胃鏡檢查其他就是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第一次要做腸胃鏡檢查超緊張的問過一些過來人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不一樣
還好長庚有附上很清楚的說明圖如何飲食跟清腸劑如何使用
清腸劑主要是分兩階段:
1.第一階段晚上19:00~20:00先喝1000c.c.加了藥粉的水-->
接著在24點前再灌2000c.c.的水或運動飲料
(我是喝了清腸劑水後半小時肚子就開始咕嚕咕嚕叫....瘋狂衝廁所)
2.第二階段凌晨4:00~5:00再喝1000c.c.加了藥粉的水但這次只能是水不能喝含糖飲料
(一直跑廁所的狀態下幾乎沒什麼睡為了變成清澈的水要努力喝水喝到吐><)
一般人所害怕的問題後面也有Q&A詳細解說
還有附上清腸後的圖片跟最後應該呈現何種清澈狀才算是合格
一般人就像我們一樣是第一次做胃.腸鏡所以心中難免會志忑不安
長庚會附上在家何時如何自家管理跟著單子內容操作就可以了
大腸鏡檢查前的飲食也非常重要如果亂吃也會影響到檢查結果哦
從檢查前兩天就要開始低渣飲食如何吃看圖說故事照著做就對了
無痛胃.腸鏡將會施行全身麻醉
在家裡就要先把注意事項看好.資料填好
不知大家有有看過醫龍嗎?
裡面有個很可愛的麻醉師每次數完5.4.3.2.1病人就真的暈倒了
我們這次也深深體驗到全身麻醉的厲害!
為了讓醫生更了解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會先填一份表格
無痛胃.腸鏡的檢查過程也會讓受檢者清楚知道是如何進行的
胃鏡大約3-5分鐘,大腸鏡大約10-20分鐘,如有切片會增加5-10分鐘
一大早7:00就要先來報到
桃園長庚健診中心位於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123號北棟9樓
之前只去過林口長庚原來離那裡不遠就位於林口工業區裡
地下室裡有機車跟汽車停車場可能一大早還好都還有位子停
明亮時尚的大廳跟林口長庚走不一樣的風格
健檢中心就位於9A
停好機車往樓梯方向走就到了非常好找
搭上電梯一開門就有立牌在門口迎接我們
幸福人生從定期檢查開始
一早就有好幾組人在等候報到檢查
一進門就要先抽號碼牌等小姐叫號
在號碼機的旁邊有個糞便檢體的集中處請記得先去放置
一日健診的時間大部份在星期一~星期六(7:30~16:30)
二日健診的時間以星期六.日為主(8:00~16:00)
大家可以依自己的荷包.時間去預約健檢項目
在櫃台報到完後護士小姐會先帶去更衣
每個人會有一個專門的櫃子可以使用不用擔心東西不知放那裡
櫃子裡已放好長庚給的專屬提袋
樓子分上下層可放衣物.鞋子.包包皆可
提袋裡有長庚資訊專刊.梳洗用品.一整套休閒服跟免洗拖鞋
其實健檢只需帶兩張卡:一張是健保卡(檢查用)一張是信用卡(付錢用)
等換好衣服後就在等候區等待護士小姐安排
她們是以1個專人服務6個人的小組模式
有專人帶領真的不一樣不會像無頭蒼蠅不知要去那裡做檢查
也會事前溝通先做什麼檢查再做什麼檢查
大約10點左右就會安排做腸胃鏡檢查也會說明流程跟注意事項
如醫生有發現異樣會進行切片,胃切片需自費.腸息肉切片有保險可以支付
無痛腸胃鏡的檢查過程因為不能拍照只好用親身體驗過的我來分享給大家
護士小姐會先帶領到一格一格布簾隔開的等候區
小姐會幫忙舖上布後請您躺上去頭朝外會核對身份一次
就會連同床推進去像手術室一像的地方裡面有4.5位謢士各跟一位醫生也會再次核對身份
並幫忙喬好預備姿勢(捲曲身體就像嬰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
戴上麻醉呼吸器.....沒幾秒就沒意識了....
就像睡了一覺起來一切都好了~已經在等候室睡了一覺(剛剛那個布簾休息區)
護士小姐再扶到門口的的沙發區休息
等待大約30分鐘就可以用餐囉~如有切片用餐時間會再晚一點
餓了快1天的肚子一直在咕嚕嚕
做完無痛腸胃鏡的檢查後恢復意識後就往餐廳報到
阿姨會看衣領上貼的圓圓顏色去區別要給的餐點
餐廳也是明亮大方好多位子哦
如有胃或腸切片就不能有膳食纖維就像上面準備的餐點
這個是一般人無異樣準備的餐點
還蠻好吃的飯可以再加也有粥可以選擇
做完早上的檢查後可以來休息室休息一下等待下午的檢查項目
整個做完大約是16點最後會有醫生說明每項檢查的結果
去刷卡付費完後就可以離開了
通常是不建議自行開車或騎車怕麻醉還沒退完全(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
但我們吃完飯在休息室休息後就像一條活龍一樣
回家再等1星期後就會收到紙本報告了呦~
-----
桃園長庚健診中心。全身健診一日型。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
地址:桃園市龜山區頂湖路123號北棟9樓
電話:03-319-6200轉2886.2887.2888
網址: https://www1.cgmh.org.tw/healthyhel/product.htm
-----
--
大阪食遊記:https://dong1104.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904453
泰國食遊記:https://dong1104.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663397
巴拉望遊記:https://dong1104.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878376
新加坡遊記:https://dong1104.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805121
長灘島遊記:https://dong1104.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66340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40.1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oyuan/M.1453609727.A.BD8.html
※ dong1104:轉錄至看板 ChungLi 01/24 12: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