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有多香這次就知道!#韓國瑜上任台灣一定死 #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一「「拒絕綠色恐怖!」 朱立倫:當選後啟動「二次轉型正義」」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79889382151137&id=584986081641475
Okinafa Chen:在那邊說中天被撤照是綠色恐怖的人不要開玩笑了,中天打從馬英九政府任內就各種惡名昭彰,一天到晚被NCC開罰。
隨便說幾個,高雄捷運剛通車沒多久,中天就引用網路影片報導說高雄捷運有民眾違法飲食,批評高捷,但影片內容是藍色座位的台北捷運。
當年花博工作人員為了區隔人潮疏導民眾出現了「人工紅綠燈」,中天報導志工每二十秒要不斷變化隊形,像在跳舞,結果志工說是中天記者要求他們這樣做。
那年日本地震海嘯,中天直接引用微博討論,誤報波多野結衣死於海嘯。
太陽花學運行政院驅離,中天記者在臉書上炫耀他一點都不辛苦,還補踹了學生兩腳,事後被肉搜是投訴中心的中天員工。
捷運隨機殺人事件,中天記者闖入無人的北捷車廂,噴防暴噴霧做報導,導致該列車被迫開回機廠清洗。
六年前香港佔中事件,中天用「佔中入夜不退,守夜迎接陸十一國慶」給予錯誤資訊誤導觀眾報導香港佔中抗議。
復興航空空難,誤植另一次的復興航空空難的傷亡名單。
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假新聞,醜化台灣的新聞,連報導保育類動物,都硬要稱讚中國的熊貓,批評台灣的石虎、黑熊具攻擊性、不可愛。
過去六年,遭裁罰紀錄全台第一,完全沒有改善,這種新聞台換照不通過真的是剛好而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48767745263296&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NCC重大決定: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 | 熱門話題 | 要聞 | 經濟日報」
一「中天下架》馬英九:中華民國新聞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48702415269829&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20的網紅姚文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午安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也非常感謝中執會今天確認通過提名本人來參與台北市長的選舉。 非常感謝。當然這一路以來我想我個人未來有機會會在不同的場合跟大家表達感謝之意,包括本黨的里長、本黨的議員,還有社會各界的好朋友,包括各位記者大哥辛苦了。 前幾天在選對會通過之前我剛好遇到了賴清德院...
台北 建城記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進階中的阿扁!
阿扁和趙少康見面後,接下來會和韓國瑜和解嗎?
我很好奇!
更好奇之後,阿扁會有怎樣的變化?
我和阿扁,過往一直有些職務上的殊緣。他作台北市議員時,我作記者,跑他新聞。他作台北市長時,我作議員,監督他。他作總統時,我作立委,制衡角色更加明顯,衝突氛圍也隨著藍綠對決,益加升高,尤其在「兩顆子彈」疑案之後。
這些年來,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過面,但從媒體上呈現出來阿扁保外就醫期間,不斷踩測司法紅線及活動形式,阿扁始終還是往昔的阿扁,沒有太大改變。
但是最近從台北建城100週年活動,老市長們相聚,看到了阿扁的轉型,開始談和解,不僅談國內,也談兩岸,更談台獨的不可能……。
阿扁開始在變了!
尤其今年藍綠兩位強者郝柏村、李登輝先後離世,台灣命運的主導權,強化了戰後世代登場的份量,他們即令目前沒有從事實際的政治職務,但是過往叱吒風雲的光芒,讓他們輩分夠高,可以取得話語權。特別是這些政治人物,走過戒嚴解嚴,走過省籍衝突,走過藍綠對立……較現在檯面上一些活蹦亂跳的民代、官員,更具有縱向史觀。如果他們能夠誠心對話,將有機會是一個新局的開始,
我們不敢預測阿扁下一步怎麼走,是真是假也待觀察,但畢竟看到阿扁在嚐試跳脫舊往框架,試圖遞出和解的橄欖枝,這就是一個破口,就會有變化,就會有故事開始發生了……。
台北 建城記 在 娃娃。Wa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百年城事 城市雙十
中華民國109年國慶升旗暨慶祝活動記者會
今年2020年,對大多數人而言是想趕快結束的一年,總覺得好多計畫都被打亂停滯。但也因為如此,在我們慢下腳步,有空看看四周,才發現生活的地方,台灣是這樣的美。
小妹平日生活的台北市,今年剛好是建城百年,在這個具有意義的年份,迎接雙十感觸更深。台北市政府每年受到大家關注的嗡嗡包,今年因應疫情,首度推出「線上登記,現場領包」,活動網站開放一星期,就超過10,000以上瀏覽次數,今年你有搶到嗎?
#我沒搶到
#活動主持
#台北市政府
#我終於發文了
台北 建城記 在 姚文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午安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也非常感謝中執會今天確認通過提名本人來參與台北市長的選舉。
非常感謝。當然這一路以來我想我個人未來有機會會在不同的場合跟大家表達感謝之意,包括本黨的里長、本黨的議員,還有社會各界的好朋友,包括各位記者大哥辛苦了。
前幾天在選對會通過之前我剛好遇到了賴清德院長,說了一句話說「丞相,起風了」。那這風,它是風向、是風勢,我希望它也是一個風潮。我希望在本黨提名本人之後,我們未來在台北市能夠風起雲湧,能夠乘風破浪、能夠掀起風潮。這個風潮能夠帶領民主進步黨取得台北市長的勝利。
那這個風潮是什麼樣的風潮?我希望它未來是一個追求、或者是打造真正國家首都的一個都市運動,一個都市風潮。這個都市運動、都市風潮,必須要跟所有的市民朋友一起來打拼;也必須要和所有關心台北發展、關心首都定位以及未來整個首都發展格局的所有來自台灣各地的朋友共同來努力。我希望未來能夠跟市民朋友充分溝通,提出更有前瞻性、更有格局、更能夠把台北帶向世界級城市的這樣的一個願景,大家來共同打拼。
台北在1884年建城以來,到現在134年,它必須經歷一個真正大刀闊斧、脫胎換骨的一個都市改革運動。這個也是我在12月17號發表參選宣言的時候所提出的、接近於地殼改造的這樣的一個地殼運動;那地殼運動當然還有很多的項目未來我會一一來跟大家報告。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國家首都它也肩負著台灣價值的實現。台灣價值要怎樣具體落實在我們的市政建設或者是市政政策裡面,它未來也是我們要努力、在這個選舉裡面跟市民朋友溝通的一個目標。我曾經在辯論會上舉例,價值它會決定你的信念、信念決定你的政策選擇。我舉了最近台北市要裝16萬盞可以人臉辨識的路燈為例,如果你的價值是自由、是人權、是隱私的保障,那科技再進步、就算所有的智慧城市能夠讓你進行整個都市再怎樣的便利,其實如果妨害這樣的一個價值,我們都要有所選擇。所以路燈裝人臉辨識器這件事情,大家就可以看出你的價值所在、你的公共的抉擇所在。所有的選擇其實不勝枚舉,未來的市長他就是替這個城市把關。用真正的台灣價值、用進步的信念來替所有的市民朋友把關,在這個把關的過程裡面,一步一步進行都市改造。我想不是一個智慧城市的例子而已,我們要發展文化城市,我們對古蹟的保護,一樣的道理。當我們都市更新碰到了文化古蹟的保護的時候,怎麼樣找出一個制度,來實現我們一方面又要都市發展、一方面又要呈現台灣文化換位的都市景觀,那這種價值就是在於你的選擇、在於你的能力。
第三點,今天要特別跟大家報告的是,中執會既然提名姚文智來參與台北市首都這場選舉,我們當然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們會戒慎恐懼承擔起這樣一個責任。我們也會跟台北市所有基層的幹部、所有的議員共同在這個城市裡面努力。其實我過去已經走了一大半,接下來我們會走遍台北市456個里,1619.2公里,台北市的大街小巷、台北市的社區鄰里,我們要去各個地方探求所有的民意,要了解各地方的需要,我們會跟台北市議員或是議員參選人共同合作。明天我就會拜會台北市議會黨團,我了解幾乎所有的議員跟未來新提名的參選人都會支持,我們會擬定地方拜訪的計畫,我們會擬定聯合造勢的計畫,我們會在6月份展開多場的演講,這些都是一系列的,我們希望把民主進步黨在全面執政、在首都的真正的戰力跟決心,大家齊心團結把它表現出來。我相信在經過非常久一段時間關於提名的討論之後,現在終於塵埃落定,表示民主進步黨要準備團結一致、要有堅定的信念跟勇氣,就算前途有再多的困難,我們都有信心、我們都能透過團結努力來完成這個目標。姚文智戒慎恐懼,承擔起台灣首都選舉的大任,我也會樂意從命、全力以赴。這是我過去也已經做了非常多的準備,我們希望提名之後,從中央的執政、從地方的基層幹部,我們能夠團結一起,互相的支援,能夠取得這場勝利。
其實我跟大家報告,我對於這場的選舉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或許大家覺得目前的情況好像跟大家想得不一樣,但是我覺得開低走高,我勸大家逢低買進,未來這場選舉,有的人會跌破眼鏡,但是我會非常非常地有信心,能夠得到這場選舉的勝利。最後感謝蔡總統剛剛在中執會通過之後,她約見我對我有非常多的期許跟勉勵,特別鼓勵我說未來這個首都選戰、還有要作為首都市長的候選人,未來對這個城市的願景跟發展的格局,我們要讓所有的市民朋友耳目一新,我們要讓所有的市民朋友對未來充滿希望。她特別提起到我們過去幾次在做都市願景的3D動畫,她覺得很多人從那裏可以清楚地看到台北未來的願景;希望這樣一個對市民負責的、很清楚描繪城市的夢想跟未來的、以及參與這個都市改造的熱情,能夠透過這個選舉,讓更多的支持者與市民朋友能夠知道。所以非常謝謝蔡總統、也非常謝謝黃承國主委,我們也對未來選情以及未來怎麼樣來推動這場選舉、各部門扮演什麼樣的腳色,我們都交換了意見,我們未來會逐步進入選舉的節奏、進入戰鬥的狀態。謝謝大家
台北 建城記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單元主題:童軍榮譽議庭
邀請來賓:陳文頴團長
榮譽議庭又稱榮譽裁判庭或榮譽評判庭,英文為Court of Honor(C. O.H),這是小隊制度重要的一環,而小隊制度又是童軍運動的三大制度之一,可見榮譽議庭的重要性,落實C.O.H,可以幫助童軍建立榮譽、自主與民主精神,而形式又可分為集議與開庭,操作程序和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在節目中文頴團長,都有詳細的介紹。
戶外活動報導:
臺北市第8次童軍大露營 行前記者會,於2014/6/25(三)上午11點到12點,於臺北市政府沈葆廳舉辦。
此次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臺北市童軍會(康宗虎理事長)、臺北市女童軍會(陳孋輝理事長)所承辦的臺北市第8次童軍大露營,將有1250名童軍、1050名幼童軍及大約300名工作人員,於7月7日至13日假臺北市東門國小(景福營區) 、南門國中小(麗正營區)、龍山國中(寶成營區)、弘道國中(承恩營區)及幸安國小(重熙營區)共五個營區,熱烈展開為期七天的露營活動。
本次大露營的主題為『探索、挑戰、服務、創新』,適逢臺北建城130週年,特將整體活動之規劃,以臺北城為歷史背景,透過角色扮演遊戲模式,由故事的主人翁-波依.史考特(Boy Scout)與葛柔.史考特(Girl Scout)兄妹,帶領參加伙伴一起探索臺北城。活動以開拓者的冒險精神,規劃了《看鑑臺北》、《看見童軍》、《看健自己》三大主題,設計「文化傳奇」、「宗教之旅」、「自然探索」、「社區服務」、「體能挑戰」及「營地模組」六大模組活動,共30條路線及主營區(景福營區-東門國小)的活動,將有效利用大眾運輸系統,進行城市探索,同時將嘉年華氣息融入本次大露營,期待透過大露營活動提供臺北市各童軍團直接交流觀摩的機會,展現學校童軍教育及社區童軍運動推展之成果,並促進臺北市童軍運動之蓬勃發展。
本次大露營以臺北古城門為名,設置「景福、麗正、寶成、承恩、重熙」五大營區,各營區以廟埕之意象進行營地規劃,童軍除參與各模組活動外,每個營地規劃各項在營活動,內容包括廟埕創意競賽、古早童玩體驗、球類活動、手工藝教學、青年論壇等;主營區將有臺北建城130週年展、臺北市童軍一甲子特展、童軍文物展及各團海報展等多項展覽活動;為配合臺北建城130週年,活動期間將透過男女童軍伙伴的參與,利用「一人十磚」活動,以積木堆疊方式「重現臺北城」,讓臺北府城以及五個城門重新呈現。
(以上內容為臺北市教育局所發之新聞稿)
此次將播出當天記者會實況,精彩的收音有…
一、風馳雷徹(老松國小十鼓隊 演出)
二、營歌演唱、搭設懸空旗桿(麗山國中童軍團 演出)
三、林奕華局長 致詞 (台北市教育局)
四、康宗虎理事長 致詞(台北市童軍會)
五、陳孋輝理事長 致詞(台北市女童軍會)
六、大會活動簡報(活動組副召集人王建清夥伴介紹)
還有訪問了吉林國小幼女童軍團的團長林玉娟,因為這次她們特別受邀表演「歡樂連廂」這個節目,還有訪問了許多小青蛙,看她們在準備表演之前的心情如何?會不會緊張?
另一段是訪問麗山國中的王晨宇,他是行義、羅浮的訓練顧問,問他是如何準備此次的表演,還有訪問童軍、女童軍們此次表演的心得。
台北 建城記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大同、周浩導演專訪
本集將專訪周浩導演,談他7/8將將上映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他本周也特地來台灣宣傳這部影片,7/4晚上在誠品電影院還舉辦了上映記者會,主持人當天也在現場,為大家收錄了完整的致詞,還有去年一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灣生回家」製作人田中實加,也現身力挺這部影片,記者會現場他也說明了推薦的理由。
致詞: #CNEX董事長 #蔣顯斌先生
#CNEX執行長 #陳玲珍女士(同時也是本片的監製)
#灣生回家製作人 #田中實加女士
由華人影史第一位蟬聯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中國導演-周浩-執導的紀錄片《大同》,自去年金馬影展放映後即獲得廣大迴響,電影預告上線三天內就突破30萬點擊率,許多人看完後直呼不可思議,竟然有人能夠這樣近距離貼身拍攝中國地方行政系統運作,就連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老師都說:「看完《大同》,好想知道導演會怎麼拍柯P。」
這部片費時三年跟拍山西大同市長耿彥波推動都市更新的過程,改革的手法與規模之浩大,讓其他身在民主國家的觀眾們難以想像,在去年日舞影展便得到評審們讚譽《大同》是能夠近身拍攝中國官場現形記的紀錄電影,更給予「評審團特別獎」的肯定。
周浩是一位多產型的紀錄片導演,13年內完成了9部紀錄片,手上經常同時好幾部片子在進行著,其中有超過半數在國際上大小型影展都得過獎。《大同》是他第二部金馬獎得獎作品,前一部則是201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棉花》,紀錄中國成衣產業底層工人的故事,挾著金馬獎的高人氣,《大同》將於今年七月八日正式上映。
【故事大綱】
大同,這座1600年前輝煌的古城如今正在一片新的廢墟中期待著不確定的未來。耿彥波,這位以拆建城市,發展文化著稱的市長,正準備用著非凡的手段,去實現他心目中城市發展和變革的巨大藍圖。他不僅要消除大同令人瞠目的污染,更要用古代的文明和輝煌重塑這座城市的未來。
耿彥波市長的方案大膽而冒險,他希望恢復大同在北魏年代的城牆,修建博物館,將這座榮譽和恥辱都立於煤炭開採上的城市重新變成中國人探尋古代繪畫,書法,雕刻,建築和佛教的目的地。他總是將巴黎和羅馬掛在嘴上,證明GDP和文化傳承相比,顯然後者能留給人們更高尚的品味和深刻的印象。但是,若希望實現這個宏大的藍圖,耿彥波市長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需要拆掉10萬戶住宅,搬遷整個城市近50萬人口,並成功籌集到數倍於大同政府年收入的資金。他還需要得到政府和共產黨內其他高級官員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這一方案,而共產黨的權利平衡規則確定市委書記才是真正的權力中心,這成為耿彥波市長城市改造方案中最不可探測的因素。
耿彥波市長每天早上六點出門,十點回家,整日都在城市的各個工地視察。他面臨著工程的延期,質量的偷工減料,他直接呵斥那些工頭,如同呵斥自己手下的各位局長處長,但一人拖拽的馬車無論如何也無法飛速而平衡地前進。每天清晨,總有上訪的人圍在耿彥波市長的住所外,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得到耿市長的簽字解決,而無法解決問題的人們會在城市充滿塵灰的各個角落聚集一團,彼此將怨氣和詛咒和著唾沫一吐而出。
兩年過去了,當耿彥波市長的藍圖初具規模的時候,上級省委突然宣布耿市長調到太原擔任代市長。消息不脛而走,第二天,本來以為會因為住所被拆遷而對政府部門恨之入骨的百姓們,沒想到居然發動大規模遊行要離職的市長別走,,他們沒說出口的是,房子都拆了,市長卻走了,後續重建誰來管?
耿彥波市長曾說,大同就這一次機會,沖不上去就上不去了。他還說,他所有的問題都來自這個體制。他說,他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記者,當他沉浸在古代詩賦的海洋中時是最快樂的。
【影片特色】
●華人影史第一位連續獲得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周浩執導。
●片中主角耿彥波市長行事風格雷厲風行,可與台灣政壇現狀作對比。
●「都更議題」與台灣民眾貼近,可做中國與台灣兩地都更方式對照。
●大同市「古城翻新」呼應近期台北市北門重建及各地老屋再生。
●近距離拍攝大同市政運作,一窺簾幕後的中國官場文化。
【導演簡介】
周浩,職業紀錄片導演,曾擔任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媒體記者多年,2001年開始紀錄片製作,作品百餘次入選各類國際電影節並多次獲獎,並出任芝加哥國際紀錄片節、台灣國際紀錄片節、廣州紀錄片節評審,同時創建了紀錄片中文資訊網站鏡像中國。媒體評價,他的鏡頭如同深入中國社會生活的解剖刀。
2014年10月,周浩以《棉花》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15年以《大同》再度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及美國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作品年表】
2003《厚街》、2006《高三》、2008《龍哥》、2009《書記》、2010《差館》、2011《差館II》、2013《急診》、2014《棉花》、2015《大同》
台北 建城記 在 臺北建城130週年特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臺北建城130週年特展,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7弄12號。 ... 臺北建城130週年特展樹心會館清領臺北回首建城記清領臺北賞析五城門日據臺北發展現代化日據臺北古趣鬥鬧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