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及八大行庫內部對台商回流專案貸款量的最新統計,截至9月底止,國發會的台商回流貸款政策專案已有破2,300億元的申請量,加上各大行庫自貸專案後,總計9月底已累計超過2,900億元,預計10月底將破3千億元大關,再邁新里程碑。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節目由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贊助播出 ✨高雄2021跨百光年✨ 跨百、跨海、跨界,陸、海、空三向度,一場前所未見的跨百光年。 12/24-1/3,高雄愛河灣。以光為名,照亮百年高雄。 👉看更多高雄一百活動資訊:https://kaohsiung100.com/?100 #高雄一百 #跨百光年 ...
台商回流專案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其實台商回流跟居住正義也有連帶關係。為什麼?
台商回流,其實馬英九任內、蔡英文任內都有在做。
馬英九任內,力推「鮭魚返鄉」,也就是用優惠貸款鼓勵台商資金回流。台商從銀行借到錢了,卻不嚴格限制資金的用途。馬英九放任回流台商槓桿炒作房市;借到、募到的資金,一股腦投入房地產,房價焉能不漲?余宛如立委在她的新文章中,提到頂新回台發行TDR,結果拿募到的資金去買台北二十二戶豪宅再加整棟101大樓,就是惡例。魏家自己只出了百分之一的錢,其它都是台灣投資者買單。
蔡英文任內,力推 #台商回流,但是在施行方式上更為細膩。回流台商必須專案審查,在台灣調度到的資金,不能拿去炒房、炒股,而是要投資在廠房設備上。有了產線,就會有人力需求,內需消費也隨之暢旺。這才是把台商回流的資金,導引到對民生經濟有利的地方去。
施行細節的不同,給台灣經濟造成的影響也南轅北轍。
微妙的是,蔡英文任內台商大批回流,房價卻不見漲,而是持平回跌。為什麼?馬英九任內房價漲過頭、市場修正固然是主因,但蔡英文的台商回流政策也扮演了催化劑的角色。台灣房價會漲,追根究柢就是 #游離資金太多,卻 #沒有更好的投資標的 可尋,只好一股腦往房市去。但是因為這幾年,台商回流重開產線,台灣的實體經濟得到了充實;連帶地,台灣本地的游離資金也找到了更好的投資標的,而從房市撤離。
台商回流專案的資金是不允許拿去炒股的,但是台股指數仍然節節高升,顯示台灣投資者對於經濟前景轉趨看好,把錢從房地產這個死水窟抽出來,投入股市。
資金撤離房市,佐以選擇性的貸款管制,讓房價維持平盤、甚至回跌;資金投入產業,又連帶拉抬內需與勞工薪資。一消一長之間,我們離居住正義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這比什麼囤房稅都更穩健有效。
囤房稅推得不夠,對市場影響有限,無異於空包彈;推得過火,房市恐慌性崩跌,造成金融危機、投資緊縮、失業升高,受衝擊最大的還是基層老百姓。多出來的稅金,還會被順理成章地轉嫁到租房者身上。更糟糕的是,房市崩跌,能夠逢低承接的,仍舊是滿手現金的富戶,這反而造成更大的不平等。
蔡英文的經濟政策,首重穩健,用精準的金融方法,把房價壓抑住,讓實體經濟上來,一點一點地往居住正義的目標邁進。這才是真正的謀國之道。至於有些神級人物,喊囤房稅喊得震天價響,但是用常識仔細推敲,總覺得噱頭居多。經濟運作,真的不是那麼一回事。
台商回流專案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其實台商回流跟居住正義也有連帶關係。為什麼?
台商回流,其實馬英九任內、蔡英文任內都有在做。
馬英九任內,力推「鮭魚返鄉」,也就是用優惠貸款鼓勵台商資金回流。台商從銀行借到錢了,卻不嚴格限制資金的用途。馬英九放任回流台商槓桿炒作房市;借到、募到的資金,一股腦投入房地產,房價焉能不漲?余宛如立委在她的新文章中,提到頂新回台發行TDR,結果拿募到的資金去買台北二十二戶豪宅再加整棟101大樓,就是惡例。魏家自己只出了百分之一的錢,其它都是台灣投資者買單。
蔡英文任內,力推 #台商回流,但是在施行方式上更為細膩。回流台商必須專案審查,在台灣調度到的資金,不能拿去炒房、炒股,而是要投資在廠房設備上。有了產線,就會有人力需求,內需消費也隨之暢旺。這才是把台商回流的資金,導引到對民生經濟有利的地方去。
施行細節的不同,給台灣經濟造成的影響也南轅北轍。
微妙的是,蔡英文任內台商大批回流,房價卻不見漲,而是持平回跌。為什麼?馬英九任內房價漲過頭、市場修正固然是主因,但蔡英文的台商回流政策也扮演了催化劑的角色。台灣房價會漲,追根究柢就是 #游離資金太多,卻 #沒有更好的投資標的 可尋,只好一股腦往房市去。但是因為這幾年,台商回流重開產線,台灣的實體經濟得到了充實;連帶地,台灣本地的游離資金也找到了更好的投資標的,而從房市撤離。
台商回流專案的資金是不允許拿去炒股的,但是台股指數仍然節節高升,顯示台灣投資者對於經濟前景轉趨看好,把錢從房地產這個死水窟抽出來,投入股市。
資金撤離房市,佐以選擇性的貸款管制,讓房價維持平盤、甚至回跌;資金投入產業,又連帶拉抬內需與勞工薪資。一消一長之間,我們離居住正義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這比什麼囤房稅都更穩健有效。
囤房稅推得不夠,對市場影響有限,無異於空包彈;推得過火,房市恐慌性崩跌,造成金融危機、投資緊縮、失業升高,受衝擊最大的還是基層老百姓。多出來的稅金,還會被順理成章地轉嫁到租房者身上。更糟糕的是,房市崩跌,能夠逢低承接的,仍舊是滿手現金的富戶,這反而造成更大的不平等。
蔡英文的經濟政策,首重穩健,用精準的金融方法,把房價壓抑住,讓實體經濟上來,一點一點地往居住正義的目標邁進。這才是真正的謀國之道。至於有些神級人物,喊囤房稅喊得震天價響,但是用常識仔細推敲,總覺得噱頭居多。經濟運作,真的不是那麼一回事。
台商回流專案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節目由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贊助播出
✨高雄2021跨百光年✨
跨百、跨海、跨界,陸、海、空三向度,一場前所未見的跨百光年。
12/24-1/3,高雄愛河灣。以光為名,照亮百年高雄。
👉看更多高雄一百活動資訊:https://kaohsiung100.com/?100
#高雄一百 #跨百光年
防疫資訊:安全第一防疫至上
‼️活動期間請大家一起這樣做
☑️ 全程配戴口罩
☑️跨年晚會舞台會場除補充水分外禁止飲食
☑️攜帶手機並維持開機
☑️勤洗手並配合消毒
☑️室內活動實聯制並配合入口量體溫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14 為什麼有這麼多澎湖人在高雄?
02:30 港口城市的崛起!
04:25 港口為高雄帶來了什麼改變?
06:15 現在的高雄呢?
07:50「高雄百年」的活動在幹嘛?
08:53 我們的觀點
09:45 提問
09:58 結尾
【 製作團隊 】
|客戶/專案經理:Pony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謝濬澤《從打狗到高雄:日治時期高雄港的興築與管理(1895—1945)》:https://bit.ly/3mKBuBt
→【島與島】高雄是澎湖人蓋出來的?主導戰後高雄城市建設的澎湖移民:https://bit.ly/37G6xKn
→【新城舊港】繁華港都夢:從高雄港勢展覽會,回望港口牽起的百年高雄史:https://bit.ly/3nKixA8
→高雄港的故事:https://bit.ly/2WSsOyx
→貨櫃帶來的改變與挑戰:https://bit.ly/37IQzPB
→當年高雄的拆船業,其實是成就十大建設的大功臣之一?:https://bit.ly/3picxPj
→學者看高雄產業轉型:台商回流、科技園區能讓高雄告別「又老又窮」?:https://bit.ly/3hcUpU9
→瞄準後疫情時代 高雄產業轉型升級藍圖準備好了!:https://bit.ly/3pjj9gA
→高雄港:https://bit.ly/37InnIw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1NLIz1hArI/hqdefault.jpg)
台商回流專案 在 nul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柯文哲在五月二十日在市議會專案報告時提到,政府對於中美貿易大戰相關準備沒有做好,例如,台商最近回流會導致房地產上漲;不過,台北市李明賢也說,房價上漲也會導致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公宅就要蓋更多,北市府目前減少公宅的做法跟本是矛盾衝突的,會害到年輕人。
柯文哲指出,目前公宅完工、施工中、規劃中、都更分回共1萬9000戶,跟原定的8年5萬戶政策有落差,但公宅也不一定要由政府去蓋,後續政策怎麼推動還在思考,尤其是公宅預算通過到執行時間拖太久,因而飽受物價上漲影響,造成公宅興建工程包發屢屢流標。
柯文哲表示,落實居住正義,2萬戶供宅會繼續蓋,但會搭配包租代管、租金補貼等政策,用市場機制讓民眾找尋合適的房子;此外,北市一年無人居住空屋答3萬6000戶,如何把空屋導入市場需要從長計議,同時少子化影響,私校地未來釋出該如何處理也要思考。
https://m.ltn.com.tw/amp/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8689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4D9zv781bo/hqdefault.jpg)
台商回流專案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黃敏惠市長上任第一次施政報告,從報告可以看出市長相當著重嘉義市的經濟發展。
阿華用10分鐘的時間與市長探討對於未來嘉義市的經濟發展,提出那些誘因與策略,如何吸引廠商進駐嘉義市?
在這一波的美中貿易衝突,讓國際產業分工出現重組現象,對現有的經貿秩序帶來衝擊。為因應美中貿易爭端,行政院協助台商順利返台投資,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
目前台商回流投資可望突破2,000億元,預計創造20,000個就業機會。
除了人才需求,經濟部長沈榮津指出,過去台商因勞工、環保、土地成本考量移往中國時,台灣土地廠房仍保留,這波回台是廠房重新活化。不過,預估在兩年後,會有擴廠土地需求。
第9屆第7次定期會,秀華提案市政府應規畫將農業用地轉為工業用地,活絡土地利用,促進工商經濟之都市繁榮。
阿華問市長上任後是否有同仁提起此案?
市長答「這部分在10多年前已有人提過。」
阿華答「當時是陳麗貞市長時代把價位訂高,此案胎死腹中。因勞工、環保等問題移往中國或是南向發展,但現在鮭魚想要返鄉,嘉義市是否有對策?」
市長答「有提起但尚未深入細部討論。」
因北港路區段徵收,中央打臉認為公益性與必要性不足,那嘉義市的因應對策?
如何讓大家看到嘉義市已經準備好了?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107年1月26日第3次會議紀錄說明,嘉義市宜農維護面積為0.12萬公頃=1200公頃。嘉義市農耕土地面積1,690公頃,多出約400多公頃。
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結合北港路區段徵收,可以透過這次的中央政策,加強目的性,告訴大家,嘉義市絕對有這個條件,才能真正的拚經濟衝商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1FaeBR-oT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