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大師】
前幾天,是馬偕兒童醫院李宏昌院長退休的日子。
第一次認識李院長,我還是個醫學生,在教科書上看到李院長和黃富源教授的名字,那時,兩位老師協同馬偕醫院眾醫師編纂的《臨床兒科學》,是有志於兒科者人手一本的聖經。
後來,到馬偕醫院見習時,隨著兒童腸胃科醫師巡房,覺得主治醫師真是親切,教學平易近人,讓我對馬偕印象更加深刻,也輾轉得知李院長桃李滿天下,很多兒童腸胃專家,其實,都是李院長的學生。
「病房巡診的老師已經那麼厲害了,李宏昌醫師是老師的老師,一定更厲害。」我想。
※
果然,進入馬偕受訓後,我發現李院長除了學識淵博,親切和善之外,我對院長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位「比喻的大師」!
例如,迎新時,院長曾勉勵新進的年輕醫師:
「北部兩間歷史悠久的兒科醫學中心,中山南路和中山北路各有一間。
南台大,北馬偕,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少林和武當!
來馬偕訓練,就像是入武當學功夫!我們不敢說自己是武林第一,但是,只要在馬偕兒科認真學,一定會成為很棒的醫生!」
※
在後來紮實的訓練過程中,我深刻體驗到院長所言不假。經歷過一些風浪,原本溫吞的我,也在眾師長的指導帶領之下,補足了原本欠缺的自信。
偶爾,有機會隨著李院長查房,在旁邊偷偷學個一招半式,便覺得受用無窮!
例如,住院患者的家長問到「孩子腸胃炎,都退燒了怎麼還一直拉肚子?」
實習醫師解釋了半天,從原理講到致病機轉再講到病程,不講還好,講了一堆專有名詞,家長更擔心了。
李院長一來,再確認了一次拉肚子的次數,笑了笑,便對著家長說:「先不要擔心,你有沒有遇過颱風?」
「這就像颱風過境,燒退了就代表颱風已經走了。但是呢,颱風經過是不是會淹水?淹了水之後是不是要清泥沙?」
「是啊,要打掃一下⋯⋯」家長說。
「所以囉,現在就是在清泥沙,還會拉個幾天,會越來越好啦!」
家長終於露出放心的神情。實習醫生,在旁邊鬆了一口氣。
我戴著口罩,眼睛張得大大的,嘴角上揚,佩服得五體投地。
※
很多疾病的變化,只要善用比喻,家長就能很快的理解。
所以,我後來便有樣學樣,在急診解釋稍微有點痰的胸部X光時,會指著X光說「這就好像衛星雲圖,這裡有一塊熱帶性低氣壓,接下來這幾天,我們要小心會不會變成颱風」
解釋第1型糖尿病殘餘的胰島細胞功能時,會說「胰島細胞就像公司員工,血糖很高工作量太大,乾脆罷工。現在有了外來的胰島素幫忙分擔工作,他覺得老闆有體諒員工,有找幫手來,所以他又願意開始工作了」
最近我說明孩子的發育步調時,則是會說「青春期就像是一台小汽車在路上跑,妹妹現在這台汽車才剛買回來,還沒有發動。」
有些比喻很妙,有些比喻我自己也覺得可以更好,不過,無論如何,站在病人的角度,說病人理解的話,好好溝通,是李院長教我的,最重要的事情。
※
其實,嚴格說起來,李院長和我的師生關係仍稍微有點距離,我既非兒童腸胃專科的受訓醫師,在兒科住院醫師時期,也沒有被分配到李院長的團隊過。
但是呢,一位好的老師、值得敬重的長者,無論你身在何處,都會不知不覺得到他的庇蔭。
當行政總醫師時,在台上主持晨會,李院長在台下,會給我不少建議。
成為主治醫師後,在急診工作,才發現,原來兒科急診醫師現有的薪資,也是李院長幫忙爭取來的。
在退休茶會上,院長細數了生命中幾個重大的轉折,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師長對他的引領。
小時候,他家境貧困,沒能補習,數學拖累了他整體的表現,他的導師知道後,分毫未取,邀他參加課後輔導,成績補強,才取得了進入醫業的門票。
當見習醫師時,他一個人在護理站,翻著病歷,也不知道該看些什麼,兒科黃富源教授經過,拍拍他的肩說:
「 嘿,你是 Clerk (見習醫師)嗎?走,我帶你去查房!」
於是,兩個人在醫院的走廊上,一前一後的走著。
這一走,就是四十多年。
也才有了後來,許許多多像我這樣的年輕醫師,走入兒科,走入馬偕。
※
「老師,怎麼辦,第5床的爸爸問說,他小孩燒退了,但怎麼還在拉肚子?」
查房時,住院醫師問我。
我對著他,笑了笑。
「沒有關係,家長會擔心,很正常,我帶你一起去解釋,你跟在我旁邊看。」
我的開場,總會是這樣的:
「爸爸,先不用擔心,你有沒有遇過颱風?這就像颱風過境,颱風已經走了,現在要開始清泥沙⋯⋯」
颱風已經走了,陽光灑落在家長的心裡。
我知道,這道陽光,來自何方。
從學弟炯炯的眼神,驚訝的表情,藏在口罩裡上揚的嘴角,我知道,這道光,又幫一位年輕的兒科醫師,指出了前路的方向。
#剛好聊聊天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80的網紅健康聲友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信很多人過年除了收紅包、被長輩親戚催婚之外… 另外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圍爐吃飯,被奶奶餵食! 滿桌的大魚大肉、火鍋、燒烤再加上糖果餅乾! 但…你知道過年時腸胃科的急診數量, 是平常的五到六倍嗎? 今天江坤俊時間特別邀請專業營養師, 告訴你過年應該要怎麼吃,才能吃得開心又健康! 健康聲友會各平台...
台大 生 醫 腸胃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幾年前,我還在台大當第一年住院醫師的時候,因為要在內科大晨會報告(Grand Round),而與謝維銓教授有了接觸。
這個報告,對菜鳥醫師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因為台下坐的都是內科的大教授們,全內科的醫師都會到場。最重要的是,教授們的「電力」都非常的強大,因此這個報告,指導的總醫師學長,都會要求我們在半年前就要開始準備。
我們都知道,如果挑選心臟科、腸胃科、腎臟科等等「大科」的病例,就會很容易被電爆!(至於原因是什麼?就不方便說了^_^)於是,大家會去挑小科的案例,希望可以被少電一點。
我挑了一個比較少會遇到的感染症,我照顧過的一位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外籍移工。因為這種寄生蟲感染,在台灣已經比較少見了。但是,外籍移工,因為仍有生吃蝸牛的習慣,因而被感染。感染「廣東住血線蟲」,會造成嗜酸性腦膜炎,除了頭痛,也可能會造成四肢癱瘓、昏迷、甚至死亡。
指導的學長說,病人的主治醫師還很年輕,分咐我一定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坐鎮,才不會被電得太慘!我就硬著頭皮去找那時候已經退休的謝教授指導,結果他竟然一口氣就答應了!還指示我回顧了台大20年來,所有的「廣東住血線蟲」案例,包括多年前非常轟動的家族群聚感染。
果然,那一次的報告,因為有謝教授的指導與坐鎮,我得以安全度過。現在想起來,已經是20幾年前的事了!還是很感謝教授的指導,解救一個小小的菜鳥醫師,也對教授做學問的嚴謹,留下深刻的印象。
感謝教授,一直以來奠定了台灣感染科的基礎,尤其是教授的眾多徒子徒孫們在台灣感染領域的努力付出,讓我們在此次的全球大流行,得以安然度過。
今天聽到這個噩耗,想起這段往事,特別寫下做個紀念。
願教授安息~
台大 生 醫 腸胃科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週話題重點【智慧醫療.重磅專訪】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院長吳明賢
2021年第一季,我們邀請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擔任 未來城市FutureCity 第一季客座總編輯,侃侃而談智慧醫療,談願景、談技術,也談實際落地的困難。
#智慧醫療 成為台灣時下研究的超級大熱門,每家醫院一有成果就對媒體敲鑼打鼓,台大是台灣的龍頭醫院,過去一年就有71件智慧醫療研究案,「電子五哥」(#鴻海、#華碩、#廣達、#仁寶、#宏碁)也不斷帶著新技術上門合作。
「其他醫院在做的、沒做的,我們都做,」吳明賢說。
「醫療一直在進步,沒有閱讀最新的研究報告、參加最新的研究會議,很快就落伍了,」吳明賢的閱讀心得,寫在隨身筆記本上。採訪這天,他一邊翻筆記本,一邊回答;先歸納兩、三個重點,再依序解釋說明,彷彿在解一道攸關台灣醫療未來的申論題。
-
吳明賢說,台大醫院的優勢,就是有最傑出的醫師及最多樣化的病人——最急的、最嚴重的、最罕見的病歷資料,我們都有。
院方成立「智慧醫療中心」,採購NVIDIA最新的超級電腦系統,加強運算能力跟儲存空間,並加速醫療資料庫的整合。
我們把近10年的病人資料,包括醫令、報告、住院記錄、急診記錄、影像、檢查等,用院方的層次建立資料庫。
-
台灣雖是小國,但在醫療跟資訊領域是大國;大家不要把眼光放在台灣,開發出來的東西只適合在自己醫院用、只能在台灣用,不是很可惜嗎?
台大是台灣的龍頭醫院,我們看的,是其他世界第一名的醫院在做的事。我常講,台大的教授不是台大教授,是台灣的教授、也是世界的教授。所以大家不要互相競爭,而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跟世界競爭。
他怎麼看台灣各醫院在智慧醫療百家爭鳴的情況?台大還跟哪些單位合作發展AI?
👉【完整專訪內容】:https://bit.ly/MedTechNTUH
★【未來城市第一季客座總編輯】台灣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明賢
專長為內科與腸胃科,曾因胃癌研究獲教育部63屆學術獎。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
#為什麼未來城市關心智慧醫療
2020年疫情突襲全球, 未來城市FutureCity 站在科技與醫療的第一現場,直擊病毒改變日常,也成為醫療科技的應用加速器、震盪未來。
10月「#當初幸好有你」系列回顧疫情百日的防疫英雄,獲得台灣最重要的醫療報導獎——2020年「台灣醫療報導獎」平面類佳作。
下半年,我們不只談科技防疫,還將更全面深究5G、AIoT應用的醫療現場,勾勒未來健康生活的想像。
專題製作/陳芳毓、許鈺屏、高偉倫、阮怡婷、李鈺淇
2020-10-22
#智慧醫療
#我們的未來醫生
#未來城市 #智慧城市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台大醫院院長
#吳明賢
台大 生 醫 腸胃科 在 健康聲友會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相信很多人過年除了收紅包、被長輩親戚催婚之外…
另外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圍爐吃飯,被奶奶餵食!
滿桌的大魚大肉、火鍋、燒烤再加上糖果餅乾!
但…你知道過年時腸胃科的急診數量,
是平常的五到六倍嗎?
今天江坤俊時間特別邀請專業營養師,
告訴你過年應該要怎麼吃,才能吃得開心又健康!
健康聲友會各平台連結:
Facebook:https://reurl.cc/Q36Ge9
Instagram:https://reurl.cc/0OxlvY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台大 生 醫 腸胃科 在 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詩瑋
來賓:員生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主任暨中山醫院腸胃科 吳文傑醫師
主題:有效遠離胃潰瘍
慢性胃發炎會演變為胃潰瘍嗎?胃潰瘍有哪些臨床症狀?真的痛不了時有哪些藥物可以幫忙?如何區分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會演變成胃癌嗎?日常飲食生活有哪些注意事項?讓吳文傑醫師告訴你!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 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5.04
#StayHome
#宅在家
#腸胃科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蘋果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安卓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線上收聽: https://pse.is/R5W29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台大 生 醫 腸胃科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詩瑋
來賓:員生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主任暨中山醫院腸胃科 吳文傑醫師
主題:終結胃食道逆流
近10年來,胃食道逆流儼然成為新文明病之一,每4人就有1人罹病。胃食道逆流發生的原因是為什麼?火燒心的感覺有沒有可能是我的心臟真的有問題?壓力、暴飲暴食、肥胖、愛吃消夜都會影響嗎?有藥物可以治療胃食道逆流嗎?什麼情況可能需要考量手術?膠囊內視鏡又是什麼檢查?讓吳文傑醫師告訴你!
收藏好書: https://reurl.cc/pdZ9rx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 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4.14
#StayHome
#宅在家
#胃食道逆流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蘋果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安卓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線上收聽: https://pse.is/R5W29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