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
3個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
2017年創新工廠李開復博士提出「虛實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後,歷時3年探索,2020年驟然爆發的疫情,意外成為檢視零售企業OMO全通路布局的關鍵考核點。
觀察台灣產業數據,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於疫情期間屢創新高,2021年Q2三級警戒措施期間創下年增44.3%的新高紀錄,單季銷售總額達新台幣283億。而大型零售集團於疫情下積極的因應對策,也成為拉動整體零售產業邁向OMO轉型的火車頭。
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以圖像化方式呈現零售業者在大中小型實體零售店態、網路購物、行動支付、物流外送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涉入程度與競合脈絡,並進一步歸納3項全通路關鍵趨勢,觀測台灣「OMO零售全通路」布局風貌。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除了開設應對各通路的線上銷售平台外,應用具高滲透率的Line所推出的各式社群商務方案,近一年成長速度相當值得注目。例如全家2017年即著手經營各店Line群組,並於2021年推出「全+1」行動購;7-11以門市Line群組熟客生態圈為基礎,推出「i划算」社群團購;寶雅、家樂福、康是美與Line購物合作,將社群流量轉化為新客增長來源;全聯則是擁有超過千萬好友數的Line官方帳號及蓬勃的各店Line群組,並將分店(批)取、預購、團購、轉贈等功能內建於自有PXGo!中,全力鎖定「社群商務商機」。
台灣消費者在各類型零售通路中的行動支付使用率(複選),以超商的71.2%居冠,量販、超市及百貨亦分別達到51.4%、45.3%及39.7%,其他連鎖商店則為34.3%,均擁有一定基礎。因此不少實體零售企業近年均積極推出自有行動支付工具,部分業者更進一步申設電支機構。2021年台灣電支產業兩大新進競爭者均由零售業者主導,分別為由全家、玉山銀行及PChome旗下拍付國際共同合資成立的「全盈支付」,以及由全聯實業100%出資設立的「全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近年台灣零售各業別間的界限愈趨模糊,競爭也更加激烈,同時提升了跨業併購及策略結盟的重要性。本次調查的企業集團中,以統一流通次集團的多角化布局最為積極,經營範疇涵蓋統一超商、康是美藥妝、夢時代及時代百貨、K.Seren美妝複合店等,並由統一集團共同持股台灣家樂福達40%,加上家樂福於2020年併購頂好及JASONS超市,使統一流通次集團成為台灣唯一橫跨超商、超市、百貨、量販的零售集團。
此外,各類型零售無人店、智慧型自動販賣機在疫情下再次獲得重視。整體來看,疫情下的無人零售應用型態包括智慧型販賣機(如7-11智FUN機、全家智慧販賣機)、智慧貨架(如美廉社OFFICE Mart),以及主攻封閉型經濟圈的小坪數無人商店(如全家科技簡配店、家樂福i Carrefour)。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將覆蓋範圍廣大的門店網絡轉化為小型發貨倉,搭配線上購物共同組成的快速電商到貨服務,為實體零售業者在疫情下挑戰大型電商平台的最大優勢。包括4大超商、全聯、家樂福、大潤發、愛買、新光三越、SOGO百貨等,各家業者於疫情期間均與外送平台合作,推出門店商品或餐點配送服務。部分企業更進一步建置自有門店配送解決方案,例如統一超商於2021年收購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預計於年底將門店外送服務擴展至全台1萬間門市;全聯則是緊扣「實體電商」策略,與全球快遞合作推出小時達服務,並預計於雙北增設多家小時達專門店,以提高運作效率。
疫情爆發後,快速膨脹的電商物流需求雖然成為龐大商機,卻也造成社會流通效能問題。台灣超商業者應用布局多年的物流基礎設施及店配系統,推出多樣化的包裹收送服務。例如7-11與全家除網購店取外,也提供宅轉店服務,緩解物流士重複配送的負擔,而店到店、店到宅及到府收件服務,則提供民眾更方便的收寄選項。7-11更進一步推出「國際交貨便」,提供海外店取及宅配服務。不僅如此,超商業者更以包裹收送服務為切入點,將服務範疇擴大推展至開店平台,例如7-11的賣貨便、全家的好開店/好店+/好賣+以及與Shoplus展開的策略合作等。
✍️下載【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https://reurl.cc/6DZXly
-----------------------------------------------------
關聯閱讀: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0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https://reurl.cc/dxVR2k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數據解析:https://reurl.cc/9r8LMj
2021【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子支付」產業地圖:
https://reurl.cc/bnnnzl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https://reurl.cc/Q7oKlo
2020【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https://reurl.cc/ZjrkQp
#產業地圖圖解
#零售產業
#電商產業
#物流產業
台灣企業併購案例 在 資誠(PwC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以併購作為加速器 台灣生醫產業可望馳騁國際
💊 疫情引發投資人對生醫產業的關注,PwC Taiwan發布《2021台灣生醫併購白皮書》,主題為「群策群力 馳騁國際」,分析全球及台灣生醫產業併購案例與趨勢。
🤙2021台灣生醫產業併購活動六大焦點:
✅科技業者積極跨足並整合ICT及生醫技術
✅具技術潛力之生技製藥代工、掌握關鍵原料藥及積極進軍國際市場
✅消費者追求健康意識持續提高,業者關注焦點擴及整個大健康版圖,並由台灣延伸至全球
✅再生醫療領域興起,台廠透過併購投資、跨國合資、策略聯盟切入此領域
✅互利共贏台日併購加強企業競爭力
✅生醫業者結盟財務型投資人進行併購投資
💡普華國際財顧公司執行董事翁麗俐建議,台灣生醫產業要成長茁壯,應利用現有利基及競爭優勢,透過投資併購做為加速器。生醫業者「群策群力」結合資源,將有助實現「馳騁國際」之願景。👉https://pwc.to/3ivmxTy
📥下載報告 https://pwc.to/3rm7a3Y
🏷 IG 搜尋 pwc_tw
🏷 TG https://t.me/PwC_Taiwan
台灣企業併購案例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的 #新聞短打 我們來看來自中國的消息。中國最大的個人交通App「滴滴出行」被中國網信辦說有個資疑慮,目前全面下架中,影響範圍廣泛。
「滴滴出行」的前身是滴滴打車,以預約計程車服務起家,逐步吞食市場,靠併購鞏固市占率。根據中國媒體計算出來的數據,中國每個月的網約車訂單數量中,「滴滴出行」就佔據了九成的訂單數,可說是壟斷了中國網約車的市場。
「滴滴出行」也靠著在中國的高市佔率,6月底成功赴美發行信託股票,並且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但就在赴美上市後不到一星期,中國網信辦就說滴滴出行App搜集用戶資料「嚴重違法違規」,立刻全面下架並禁止新用戶註冊,讓滴滴出行在美國的股價大跌,連帶海外大股東軟體銀行的股價也一度重挫。
目前滴滴出行的App已經關閉下載,但已經註冊的用戶仍然可以透過平台叫車,滴滴的客服也發布公告說服務不受影響,但仍有用戶反應部分App功能,像是企業員工的開收據功能等,目前暫時無法使用。至於滴滴的「整改」會持續多久?沒有人知道。
中國獨特的經商環境,讓許多網路企業得以享受獨佔利潤,但當政治環境出現變化的時候,再大的企業都可能被一紙公文下架整改。從先前的阿里巴巴被反壟斷審查、螞蟻金服違反銀行法,再到這次的滴滴出行違規搜集個人資料,都是血淋淋的案例。
在台灣常聽人說,上海北京用App叫車啦、訂餐啦、結帳啦都很方便,滑一滑手機就行了,到了台北凡事都要用現金很落後。但也有人認為,去中心化、現金為主的交易型態能避免資訊被少數大廠壟斷,確保商業競爭,也能避免政府或企業掌控個資。
你覺得呢?是要營造出「做大做強」的環境比較好呢?還是要避免企業壟斷,寧可犧牲一些效率?
——————
稍早的稿件有些問題,我請我們編輯團隊重新檢查之後重發,造成各位讀者的不便,請見諒。
台灣企業併購案例 在 併購趨勢觀察與焦點議題探討-台灣企業併購新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併購 與私募股權協會與PwC共同發布《2020台灣併購白皮書》。台灣企業啟動變革,如何掌握併購三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