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週一開工第一篇,肯定要講美國寒冬送暖大禮包吧
簡單三個重點:#時間點、#人、#機型
三個小細節,組合成一個教科書等級的外交範例
經過昨天的喜悅和感激,
今天就來仔細看一下,這趟美國來訪,有什麼象徵意義
在開始之前,先感謝一個粉專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它們這兩天火速寫了非常多分析的文章,甚至蒐集了網路上各路人馬的翻譯,
快速讓大家了解這次美國飛來台灣的重點。
接下來的內容大多參考它們的資訊,大家如果有空,也歡迎去看它們辛苦整理的原文。
#時間點
美國這一趟來,所有資訊都保密到家。
禮拜天早上7:30抵達台灣,消息是禮拜六晚上才公布。
就跟日本疫苗來台灣前所有人三緘其口是一樣的。
外交這件事,很常時候就是得鴨子划水,
因為外交場合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而且還可能有外力干擾。
這個外力當然是指中國,
但有些時候就連日本、美國國內都可能會有反對聲浪。
(親中議員、想保留疫苗給本國人用的輿論等等)
所以必須要等一切都確定了,飛機落地,才有辦法對外說明。
美國這次來台,其實是搭著飛往南韓的行程。
機上載著三位跨黨派重量級議員,先到南韓談一些事(不外乎北韓、印太和平、日本)。
本來是禮拜天晚上就要趕快飛回美國,因為他們禮拜一一早還要開議。
但在台灣駐美代表處努力之下,外插了一趟來台灣的行程。
也因為非常趕,所以三位議員根本連「進城」都沒有,和台灣政府的對話只能在機場進行。
然而,外交的重點不是在當地待了多久、吃了幾次小籠包、看了幾次101夜景,
而是我們民間最常說的見面開場白:
「人來就好。」
#人
人來就好,但如果來的人很大咖,當然更好。
這次來台灣的三位議員,都是美國國會裏頭「挺台抗中」的最佳代表。
#參議員蘇立文(Dan Sullivan)
共和黨籍,軍事委員會成員
前海軍陸戰隊備役軍官,服役期間曾在台海危機時期巡弋台灣。
非常挺台,我們之前介紹的《台灣保證法》,他就是共同提案人之一。
這次來台灣的發言當中,還特別感謝台灣去年送美國一千多萬個口罩。
#參議員昆斯(Christopher Andrew Coons)
民主黨籍,外交委員會成員
這個人也很重要,因為他是拜登團隊的核心人員。
昆斯原本是拜登國務卿人選,
但拜登跟他說:「我需要你留在參議院幫我。」
可見拜登很重視昆斯在國會的影響力。
他也是多項與台灣有關的法案的提案者和支持者,
包含
《台灣保證法》(共同提案人)、
《台北法》(共同提案人)、
《台灣獎學金法》(參與)、
以及抗中用的《戰略競爭法》(參與)
挺台資歷又深又廣。
#參議員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
民主黨籍,軍事委員會成員
我知道昨天一堆人在討論她,
其實我們早在去年11月底討論拜登內閣人選時就曾經提到她,但當時只有兩句話。
經過她昨天的感人發言,我要鄭重道歉,
我怎麼可以只用兩句話就帶過啦!!!
所以明天,我將會專文介紹這位溫柔又堅強的女戰士。
你們只需要知道,她的家族是從中國共產主義下逃出來的,
她的抗中之心,不容任何人質疑。
#最佳第四人:軍用運輸機C-17
重量級人物來台灣,這還不打緊。
更扯的是,他們竟然搭著「軍機」來台
哇~~中國敏感帶要炸裂啦。
先前美國訪問團大多都是「行政專機」,
但這次,是直接開軍機降落在台灣本島,她的象徵意義大到我嘴巴都合不起來。
這次開來的可愛大胖胖叫C-17。
C-17從1995年開始服役,這是第一次來台灣。
週六晚上我最先知道美國要來,其實是從軍事迷的粉專上看到的,你就知道這台軍機來有多難得。
原本大家在猜,哇,你開這麼大一台,是不是裏頭載著滿滿的疫苗?
結果只有三個人下飛機,大家不免顯得有些失望。
後來我陸續看到幾個說法,第一是因為達克沃絲坐輪椅,行政專機沒有對映的無障礙空間。
第二個則是美國直接在C-17裡弄了三個議員的「行政艙」和「會議艙」,所以才要開這麼大一台來。
至於確切答案是哪個,這就是檯面下的外交細節了。
(可參考這個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filmmakerhsu)
#美日同一週末送台灣疫苗
#不可能是巧合
這次日本和美國送疫苗來台灣,就是非常明顯的外交成果。
我們一直提拜登的「印太展望」,也曾說日本的安倍才是最早鼓勵川普抗中的辣個男人。
這次美日送疫苗的時間點這麼近,
又剛好搭著之前布林肯在日本的發言,
整個串起來便呈現出美日在東亞同盟的形狀。
今天這三位議員、C-17,和這75萬劑疫苗,直接表明了現在的美國政府護台決心。
外交重點一直都不是口水戰,那是中國的打法。
說話的人一分鐘就可以講完,
但做事的人,努力成果可能要等一年半載。
期許我自己不管在何時何地,都當個做事的人,不要只當說話的人。
最後,還是要再次感謝美國和日本。
他們載來的疫苗雖然只能讓很少的台灣人施打,
但它們帶來的「希望」,已經足夠治癒全台灣的不安,
它們就像超強黏著劑,黏合分裂的我們。
我已經決定好解封後第一趟要去北海道滑雪。
第二趟要去美國迪士尼坐雲霄飛車坐到吐。
任何人都不要攔住我。
照片取自 美國在台協會 AIT
全文和參考資料都放在文章裡頭
大家自己去看看囉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607-2/
阿然後本週Podcast也上架了
居家工作很悶的人可以播一下
當作有人在你旁邊陪你聊天
https://apple.co/3z50cnn
台灣保證法 全文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務院更新對台交往準則】
美國時間週五(9),國務院宣布更新美台交往準則(https://reurl.cc/ZQgWNl )。
國務院聲明寫得很簡短:頒布新的對台事務交往準則,鼓勵美國官員與台灣官員交流,反應美台深化的非官方關係。美國認為台灣是一個健全的民主政體,是美國重要的安全以及經濟夥伴,也是國際社會中的一股良善力量。新的指南將會秉持非官方關係的原則下,放寬與台灣接觸的規範,主要目的是提供行政部門一個明確的指導方針,有效地執行由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與六項保證等構成的「一中政策」。同時,新指南依照2020年底生效的《台灣保證法》來做了重新的檢視和審查。
按照慣例,交往守則都不會公開全文,不過,根據金融時報報導(https://reurl.cc/yn07j8 ),這次更新守則的內容包括:
1、美國行政官員可以在聯邦政府的建築內接待台灣的行政官員,可以進入台灣的代表處(經濟文化辦事處)會見台灣同行官員。
2、美國行政官員可以參加在雙橡園舉辦的活動(由於雙橡園為我國官方所有,且有主權象徵,過往這裡主要是招待國會議員或其助理為主,或者無法公開大多數的行程)。
3、美國官員可以使用印有美國政府紋章的書信格式與台灣政府官員溝通。
這等於是將所有以前曾經有過的限制都拿掉了,把許多「unofficial」的交往模式都變成了「official」。然而,目前美國畢竟還是沒有以主權國家的身份承認台灣,因此在眾多的解禁中仍留有限制的部份,亦即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能更動。根據金融時報,國務院官員現在雖能參加雙橡園舉辦的活動,但僅限那些「不會影響一中政策的」(not allowing officials to attend functions at Twin Oaks on major Taiwanese holidays that might complicate the One China policy);另外,在美國官員和台灣同行會面時,我方的國旗也不能出現。可見,只要是和彰顯台灣主權相關的活動,國務院這邊目前還是過不了。
關於對台交往內規,請參考先前報導:
➤ 美解禁內規 台美關係更穩健?
https://reurl.cc/NXjENx。
➤ 台美官方交往的內規是什麼?先前是怎麼規定的?
https://reurl.cc/qm2LGE。
➤ 美國務院解除台美交流「內規」
https://reurl.cc/YW1nkx。
以下是我們的分析評論:
台美關係的交往程度,一向是取決於美方。在龐培歐時期就可以看到,台美之間的交往一直在加深,原本的交往規則(注意:從來沒有公開過全文)是慢慢地在放寬,例如有愈來愈多公開的雙邊官員見面,這在2017年後的轉變尤其明顯。
龐培歐在卸任前廢除了台美交往規則,不過以當時的狀況來說,有不少人有意見。尤其是美國政策圈很多人批評,這個審議時間太短,而且沒有一個新的準則出來之前,不該這樣子一下就廢掉全部。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當時許多政府部門的人感到困惑,因為被告知的訊息太少且川普政府任期只剩幾週。
要知道的是,在美國政策圈有不少人常常會說:「台美關係可以做不可以說」,他們覺得做事情不要有什麼太激烈的變化,然後覺得反正台美交往也可以繼續進行,不需要用這種會引起各方刺激的方式(但這樣的觀點有一個盲點在於:不管台灣做什麼事情,中國的反應都會很大)。
現在布林肯等於是把台美之間的交往準則再次地「成文化」(當然也是不會公開詳細條文)。我們可以看到,從布林肯上台以來,美國與台灣的雙方代表至少已經公開會面多次,包括:蕭美琴進到國務院、台灣駐南法代表、台灣駐WTO代表等等接連與美方代表會面,而且前陣子帛琉總統來訪,美國駐帛琉大使還陪同前來,成為斷交以來首位訪台的美國現役駐外大使。
也就是說,現在布林肯主政下的國務院,在對台政策上面很大程度都是延續了龐培歐時期的作法,現在將準則「成文化」,代表我們會看到愈來愈多的雙方行政官員公開會面,甚至是在雙方的代表處內見面。
台灣對美國來說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美國將台灣等同於國家來對待,但法律上仍然不「承認為國家」,因此才需要所有事情都特別規定(國務院手冊裡面還有針對一些其他的特別領土做規定,不只有台灣)。
這次準則的更新,對美方官員來說唯一的「限制」是說不能夠參加「會影響一中政策」的活動,這也很符合美國目前仍然要繼續維持的「戰略模糊」政策。(但是這個戰略模糊政策近來已經有超~多~人~在辯論,說不定過幾年也會有更多調整呢!)
布林肯國務卿現在這樣子釋出公開的訊號,等同於是鼓勵美國在全球的使館都跟台灣多接觸了,同時也鼓勵所有行政官員們可以和台灣的同行(counterpart)一起公開會面,重點是這是一個雙向的關係,台灣的官員可以到聯邦政府機構,美國的官員可以到台灣的代表處。
直得一提的是,國務院說這次的調整是根據《台灣保證法》,很明顯地是以國會共識為主要依歸,這樣子可以在原有的友台基礎上,凝聚更多的共識。這絕對是一個非常正向而且對台灣來說非常好的發展方向。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台灣保證法 全文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國際新聞速評》
👉Kelly Craft 1/13 訪台
樂觀其成,算是川普-龐畢歐 送給台灣的最後一份禮物(沒有意外的話)。
但不要忘記,拜登之前已經宣布將提名一名資深職業外交官Linda Thomas-Greenfield 為新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這個位置是政治任命,對台友善的Kelly Craft 在川普卸任前一週來台灣,算是畢業旅行。
龐畢歐讓Craft放行來台灣,加深他的對中鷹派形象。
但實質意義不大,坦白說,象徵意義居多。
但外交,原本許多時刻就是形式大於實質,不是嗎?
更何況,Craft的official capacity 是聯合國事務,不是台美關係。
但放在剛通過的 #台灣保證法 架構下,這趟旅行仍有意義。
👉 臉書祖克柏宣佈無限期封鎖川普的臉書跟IG帳號(起碼到1/20美國政權和平移轉之前)
我不贊成。
不是說我要幫川普講話,而是我相信民主體制的韌性。
川普已經在昨天宣佈1/20會「有秩序移轉政權」(orderly transition ),那為何臉書還要宣佈這樣做?
這個決定,有沒有牽涉到祖克柏個人跟川普的恩怨?
Honestly, I think the decision is personal.
我讀完祖克柏的聲明全文,那無法說服我。
甚至我認為,臉書這次的作為,反而會加深社群媒體上不同政治立場的對立。
這是臉書對現任美國總統及川普支持者的公開羞辱,只會加深政治矛盾。
川普的粉絲將近3300萬。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決定並不妥適。
備註:川普的帳號是個人帳號?還是美國聯邦政府的資產?這點我不確定。我印象中,美國總統的社群媒體帳號在卸任後是得依法列管資料。
#以上為我個人看法
台灣保證法 全文 在 【 志祺七七】「台灣保證法」保證了什麼?為什麼讓中國森七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記得打開CC字幕#美國通過 台灣保證法 #中國幹麻森七七?✔︎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追蹤志祺のIG ... ... <看更多>
台灣保證法 全文 在 【《台灣保證法》通過!!!】 ... - US Taiwan Watch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保證法》通過!!!】 美國參眾兩院於美東時間21日通過2021撥款法案,也順道通過了《台灣保證法》! 【更新:美國時間27日,川普簽署撥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