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15日,臺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竣工啟用的臺鐵第三代松山車站。(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松山車站的歷史》
1891年10月20日,設立錫口火車碼頭。
1895年,日治初期改稱為錫口停車場。
1920年,因地名改為「松山」而改稱松山驛。
1940年,改建為木造站房,為第二代車站。
1945年,戰後,更名為松山車站。
1955年1月1日,松山車站升為二等甲車站。
1985年8月15日,停辦臺泥以外的貨運業務。
1986年7月15日,為配合臺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而自1984年開始建造的第三代跨站式站房正式啟用。
1987年7月1日,松山車站升格為一等站,取代臺北車站成為縱貫線大部分下行旅客列車的始發站。
1991年9月20日,臺泥側線為配合鐵路地下化,改於南港車站作業。
2003年7月28日,松山車站與南港車站間之鐵路地下化工程專案動工,臨時站房啟用。隨後拆除僅使用17年的第三代跨站式站房。
2008年9月21日,完全地下化的第四代松山車站正式啟用,列車改行駛地下隧道並停靠地下月台。
2009年12月29日,隨著新站售票處完工,臨時南北站停止服務。
2013年10月13日,與日本愛媛縣松山市(JR四國鐵道株式會社營運)的松山車站締結為姊妹站,成為臺灣第一座與外國車站締結姊妹車站的鐵路車站,並於當日販售2,500份紀念套票。(註:2015年2月12日,臺灣與日本兩座逾百年歷史的火車站;1913年完工的新竹車站,與1914年完工的東京車站,亦締結為姊妹車站。)
《松山地名的由來》
日本四國愛媛縣的松山市是四國島最大的城市,台北與愛媛都有名為「松山」的地區,這是巧合嗎?當然不是。
台北松山一帶昔日為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居住的「Malysyakkaw」社,平埔族語「Malysyakkaw」意指河流彎曲處,而這條河流指的就是現今的基隆河。
乾隆10年(1745年),泉州人沈用帶領族人到此地定居開墾、建立庄落,並借「Malysyakkaw」之發音將此地命名為「貓里錫口庄」,該庄居於基隆河畔,有船利。
嘉慶20年(1815年),地方鄉紳覺得地名含有動物名稱乃不雅,於是刪去貓里,改以「錫口」為庄名。
雍正末年(1735年),閩南泉州籍僧人衡真(俗名林守義),由福建湄洲天后宮奉天上聖母(媽祖)神像,渡海於滬尾(淡水)登陸,沿途化緣,乾隆年間行抵錫口,因當地士紳多祖籍泉州,對海神媽祖信仰真摯,乃倡議留下金身供奉,在乾隆18年(1753年)覓地建廟,乾隆22年(1757年)竣工,名為「慈祐宮」。
與一般媽祖廟不同的是,慈祐宮並不面向水域,反倒是背水朝山,在風水學上,錫口地形狀似鯉魚,北濱基隆河,南對大尖山,是風水絕佳之「鯉魚穴」。
後來,在慈祐宮附近(今饒河街一帶)形成「錫口街」,慈祐宮前的廣場成了臨時的攤販集中地,直到1909年,當地才有市場的設立。
1920年,日本政府推行地方改制,全台地名重整,由平埔語轉音而來的「錫口」因被日人認為發音不雅(音似マンコ),並不宜當作地名,加上當時主事者認為錫口之景色與日本四國的松山(Matsuyama)相似,便決定將錫口更名為松山,設松山庄,隸屬台北州七星郡。
1938年,松山庄被併入台北市。
1945年10月25日,台灣歸屬中華民國,松山庄改為松山區,成為台北市行政區之一。
1990年3月23日,台北市行政區重劃,松山區的南半部(市民大道以南)被劃為信義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