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案嫌犯李眉蓁 犯罪概要整理】
嫌犯:李眉蓁(女,41歲),以下稱為李嫌
職業:中國黨籍高雄議員
涉嫌違反:著作權法第91條(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七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犯罪情節大事記與李嫌犯後態度概要:
1. 2000年:國立臺北大學碩士生雷政儒發表學位論文《兩岸經貿互動與台商投資之演變分析》
2.2005年:現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發表〈兩岸政經互動〉於《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上。
3.2008年:就讀國立中山大學之李嫌以《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獲得碩士學位,根據李嫌回憶,論文內容由同學互相提供資料,李嫌承認由個人「未查明資料來源」便使用,完稿後其中96%內容抄自雷之論文,另有4頁一字不漏抄自童之文章,僅有感謝詞為原創。
4.2010年:李嫌於選舉公報上刊載碩士學歷,當選高雄市議員,並於2014、2018連任,對外均自稱中山大學碩士。
5.2020年7月20日:李嫌抄襲童文被揭發。中國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暗示:「如果要抄襲,應該抄整本,不會只有四頁。」被尊稱為先知。
6.2020年7月22日:李嫌抄襲雷文被揭發。李嫌痛批蔡總統論文才是滿天疑雲,並補充「終於了解許崑源為何要從17樓跳下去」,一分鐘後快閃離去。
7.2020年7月23日:李嫌二次召開記者會,宣布放棄碩士學位並道歉。隨即遭打臉碩士學位不能放棄。至始至終,李嫌不認抄襲,均自稱「未查明資料來源」、「引文不慎」。
8.2020年7月底:受害者雷政儒委任呂秋遠律師擔任告訴代理人,但並非要提告,而是先聯繫李嫌希望私下聊一下怎樣解決問題。但李嫌及所屬集團成員4個月來均完全不理會,拒絕回應。
9.2020年8月19日:中山大學經校外三名專業人士審查、校內兩次審定會、由社科院投票,全數同意撤銷李嫌碩士學位。
10.2020年10月12日:因李嫌拒絕溝通,雷政儒向橋頭地檢署提告李嫌違反著作權法,檢方傳喚李嫌開庭,但李嫌未到亦未請假,橋檢表示,若無故不到可以拘提。
11.2020年10月13日:中山大學行文撤銷李嫌學位,李嫌痛批政治追殺,拒不認錯,並發文怒斥中山大學校長與學術界,對於抄襲一事毫無悔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中國 與 #日本 的關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把時間推到日本首相菅義偉在4月17日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舉行美日領袖會談,聯合聲明中明確載明 #台灣 ,其中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 在 因為澧值得 楊宗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度相似」。
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直播預告】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VPS40xMnqOs
今日韓總雞2.0、準高市長李眉蓁含淚宣佈放棄自己的中山大學碩士學位,並取消選舉公報上登記的碩士學歷。
本台聽聞此一消息,備感心痛,因此決議在今晚七點半,於眼球中央電視台YouTube頻道,為被放棄的碩士學位進行「超渡法會」。
法會上我們將誦讀李眉蓁的碩士論文「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搭配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發表的「兩岸政經互動」、以及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雷政儒的碩士論文「兩岸經貿互動與台商投資之演變分析」。
敬請十方大德今晚一同與我們在線上為李眉蓁的碩士學位哀悼。
🛎 即刻點入影片訂閱官媒YouTube頻道,並加入會員:https://eyectv.pse.is/JAN9M
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中國 與 #日本 的關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把時間推到日本首相菅義偉在4月17日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舉行美日領袖會談,聯合聲明中明確載明 #台灣 ,其中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不過,事隔不到1周,就在4月20日菅義偉接受備詢時澄清,上述聲明「根本沒有預設軍事參與」,並強調,日本自衛隊不可能投入任何環繞台灣的軍事突發事件。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有分析人士指出,雖說日本可以向美國提供後勤支援,但若中國企圖以武力犯台,日本憲法將不允許日方參戰。由這件事看出菅義偉跟美方發表聯合聲明後,內心充滿煎熬,所以在相隔一周之後立刻向中國大陸示好,但是這樣真能安撫老共嗎?日本與中國現在的狀態又是如何呢?
根據維基百科中日關係是這樣說的,中日關係(日語:日中関係〔日中關係〕/にっちゅうかんけい),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在漢唐時期,中華文明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科技等很多方面都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在日本明治維新後到1945年二戰結束前,中日間發生了多次軍事衝突及全面戰爭,形成了戰後兩國的政治格局並影響了以後的中日關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日本在1952年與中華民國恢復外交關係,直到1972年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同時與中華民國斷交。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兩國關係稱為「戰略互惠關係」。
中國和日本的經貿往來早在「關係正常化」之前便已開始。1972年雙方「恢復正式邦交」後,兩國經貿關係也從以往的「半民半官」轉變為「官民並舉」。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和日本的貿易又進入了新的發展期。1978年中國和日本的貿易額是50.8億美元,1980年上升至84億美元,1983年達到100億美元,1987年貿易額迅速發展到156.5億美元,在1978年至1987年的10年間貿易額增加3倍。
到了2004年日本對中投資4900億日元中國成為日本第三大對外投資目的地,和居第二位的美國僅相差100億日元。在兩國關係艱難的2005年,日本對中國投資達到新高,較2004年上漲了19.8%達到65.3億美元占日本對外投資總額的15%。日本對中國投資主要涉及電子、纖維、汽車製造及配套企業、食品加工和金融保險、物流、市場調查、諮詢、廣告流通、飲食、美容美發等服務業等領域。2005年下半年日資汽車在中國轎車市場份額已接近30%。至2005年末,在中國日本企業達3.5萬家。
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公司2018年在中國至少有7400個工廠設施,這些在中國的製造廠出售價值高達2520億美元的產品,其中70%在中國市場銷售,17%回銷到日本。
其中以武漢的本田汽車裝配廠為例說明日本企業要滿足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嚴重依賴中國的供應商。豐田、日產和本田各自在中國至少有3個研發中心。從政治到經濟可以看出日本與中國之間密不可分,甚至難以脫鉤,那麼未來兩方的走勢又是如何呢?
回過頭來我們來看看日本與台灣的關係,根據維基百科講述臺日關係史,是指臺灣歷代與日本歷代在歷史上不同階段的關係。雙方自十六世紀即有相互來往,並建構了各式各樣的關係。臺日關係可分為幾個階段:1895年前明鄭與清朝統治下臺灣與日本的關係、1895至1945年臺灣做為日本殖民地與日本內地之間的關係、1945年後中華民國統治下的關係。
從民間角度切入,日本與台灣的兩地人民互動友善,而且從311大地震台灣對日本的捐款高達200億日圓,可見雙方關係的良好。
從經濟貿易觀察到,日本是台灣第3大貿易夥伴,而台灣則是日本第4大貿易夥伴,2020年雙邊貿易總額為692.8億美元,台灣對日出口為234.0億美元,進口為458.8億美元,台灣對日貿易逆差是224.8億美元。
從政治面來看,根據大紀元報導,日本最新外交藍皮書指出,關於台灣的記載延續去年立場,認為台灣是「重要的夥伴與朋友」。雖說日本在外交藍皮書上說日台關係是重要的夥伴與朋友,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國大陸武力侵犯台灣,日本將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呢?
最後來談談 #釣魚台 ,釣魚臺列嶼是位於東海南部、台灣與八重山群島以北、沖繩海槽南端西北方向的一組島嶼,由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島嶼及岩礁構成,總陸地面積6.1636-7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釣魚臺之面積3.82-4.38平方公里(潮差變化),高363公尺。19世紀末期至太平洋戰爭期間曾有日本人定居,惟現今各島均為無人島。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皆聲稱釣魚臺列嶼為其領土,引發一連串爭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認為釣魚臺列嶼依地理、歷史和法理均為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明清海禁),屬台灣附屬島嶼。日本稱其為尖閣諸島,日本政府認為島嶼按歷史及國際法均屬於日本固有領土,歸屬西南諸島一部分,不存在領有權問題。一個釣魚台引發中日台三方角力,究竟它有什麼樣的魅力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台灣對中國大陸之貿易分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美中貿易戰其實才剛開打:一場沒有贏家的霸權競爭,改變全球經貿版圖、台灣產業布局的經濟大戰」介紹
訪問作者:高長
內容簡介:
全球新競爭時代來臨!
美中兩強爭奪的不只是貿易戰、地緣政治,
更是未來科技主導權的霸權之爭。
修昔底德陷阱能夠避免?這場戰局範圍多大?將持續多久?誰會是贏家?
美中貿易爭端已演變成科技戰,甚至是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的角力,未來兩國在高科技、人工智慧等行業下世代領域對抗,競奪主導權的格局不會改變,貿易摩擦也不會停止,
唯有盡早研擬可面對變局中、長期策略,以規避可能的風險!
──多年研究兩岸經濟、前國安會副祕書長高長教授,從背景、演進、衝擊、未來希望、台灣的因應對策,提供最完整的紀錄、系統分析及精闢的未來預測。
◤川普高掛「讓美國再度偉大」,習近平高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世界兩強火車對撞已難免,大國博弈更是難停。表面上看,是美國對中國不信守加入WTO承諾,未充分踐行市場準則,在知識產權保護不利,政府又補貼國企,造成不公,但骨子裡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有深深的憂慮,希望藉貿易戰,逼迫外國企業撤離中國。
◤川普執政後的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定位已經從過去的「戰略夥伴」,轉變為「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對美國的霸權地位已構成挑戰,其科技能耐更已影響美國國家未來安全。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直接或間接都將殃及台灣。尤其是通訊、資訊電腦相關產業,生產蘋果、惠普、戴爾的台商衝擊尤大。
◤中國大陸的非關稅壁壘問題「潛規則」,美國企業抱怨必須與中方合資才能發證,政府採購不夠對外國競爭者開放,甚至基於國安考量考慮「數據在地存儲」,有礙流通的效率,也不開放雲端運算與互聯網審查制度。擺明Facebook和Twitter等平台不可能進入。儘管已進行了多次的貿易談判,但三個問題不可能短期解決,一是監督機制如何落實,二是國企補貼問題,三是中國大陸過高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重重。
◤無疑地貿易戰可解,但科技戰涉及諸多結構性因素,美國要求進行法規和治理制度的改革,但中國大陸認為這已有礙主權及尊嚴,似乎沒有讓步的可能,僵局仍會繼續。儘管台灣受惠於轉單效應,但「台灣接單、大陸加工、出口美國」的模式,勢必瓦解,拖累經濟成長,也將改變製造布局。
作者簡介:高長
現職: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
遠景基金會季刊主編(科技部 TSSCI 期刊)(兼)
中華經濟研究政策顧問(兼)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學士、碩士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系博士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