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歌仔戲的「王寶釧」怎麼穿?】
『我身騎白馬過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我一心只想王寶釧……』
自1950年代起,就有不少影視公司看中歌仔戲的娛樂市場,陸續將《#王寶釧》翻拍成電視、電影歌仔戲,隨著影劇的普及,再加上近年流行歌曲的翻唱,這段「#平貴回窯」,也成為臺灣人琅琅上口的曲調。
而在寒窯裡苦等丈夫十八年的王寶釧,自然是穿著象徵淒苦婦女的「#苦旦」服裝了。
◆#苦旦的烏苦衣
臺灣歌仔戲的服裝大致可分為兩個路線,受到1950年代後,臺灣歌仔戲影視化的潮流影響,新編劇本或胡撇仔戲的服裝更偏向電視劇中的古裝形象。
而我們這次介紹的《王寶釧》,則因為是較為傳統、經典的「#古路戲」(又稱古冊戲),因此服裝中也有較多的京劇元素。
#妝容:[北管妝]
傳統歌仔戲的妝容與服飾受到京劇影響深遠,因此這類妝,大多稱為「#北管妝」或「京戲妝」,相較於一般妝容的膚色,北管妝以戲曲的「油白」為底色,並油紅在眼睛周圍做出眼影漸層,最後在眉眼部分勾勒,突出眼部的線條。
#髮型:[大頭]
梳「大頭」是傳統的戲曲髮型,需要非常多的時間。首先要先用髮網把髮絲們固定,然後利用勒頭帶「吊眉」,將眉毛與眼尾向上拉提;再「#貼片子」,將假的鬢髮黏貼在額邊,加強在舞台上的效果;中間還會經過像是上黑巾、加上線尾子等步驟,最後才會輪到「插頭飾」。
#髮飾:[銀泡〕
戲曲中旦角的髮飾被稱為「#頭面」,常見的有像是「水鑽頭面」等,但由於苦旦是一個貧苦無依的形象,因此頭飾會減少金光閃閃的水鑽,會選擇用比較簡潔、素雅的「銀泡」表現,有時搭配沒有華麗繡紋的藍色綢子,來表達其貧苦婦人的形象。
#服裝:[烏苦衣+白裙]
傳統戲曲的服裝,主要是用來區分角色身份、性別,好比「生旦淨末丑」,就是大家熟知的京劇角色分類,而發源於臺灣的歌仔戲也是如此。
「旦」通常指的是戲曲中的女性角色,「苦旦」通常是賢淑、端莊卻因命運折磨,有些淒苦的中年婦女。其中,最代表苦旦的服裝,就是「#烏苦衣」與素色白裙了。
烏苦衣是一種黑色的對襟素褶子,時常與配有水袖,強調對方傳統婦女柔弱的形象。
而王寶釧的服裝,又常常縫有「補丁」,讓她貧苦卻又堅強的模樣更加鮮明,而簡樸的白裙、沒有裝飾的素鞋,同樣也都是苦旦的特徵。
◆#歷史性的薛平貴與王寶釧
歌仔戲一開始是從「#落地掃」演變而來,沒有固定的劇本,也沒有固定的舞台形式,就像一個隨時隨地的快閃歌唱一樣。
後來歌仔戲變成了廟會酬神的表演,被稱為「外台歌仔戲」,也就是俗稱的「#野台戲」。如今台灣在許多廟宇祭典時,仍保留了野台戲酬神的傳統。
而隨著技藝的成熟,與歌仔戲逐漸的普及,在1920開始現代化的年代,歌仔戲也融合了「#外江戲」(京戲),進入到了表演廳、劇院,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新的觀影體驗。
1930年代末,開始進入二戰時期,日本皇民化時期政治的打壓、中華民國政府的「國語運動」,與如今工業化後影視娛樂的興起,時代的遽變一度讓歌仔戲逐漸沒落。
然而歌仔戲終究是一個出自於民間,發揚於生活的藝術,即便曾經奄奄一息,卻總能在各方的努力下求新求變,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就像這齣講唐代愛情故事的《#薛平貴與王寶釧》,雖然是古老的故事,但它卻曾開啟 #臺語電影 的第一波黃金時期,也因為電視劇的翻拍而成為大家耳熟的旋律,進而影響到了流行音樂,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如今,許多歌仔戲團都推出自己的原創新戲,在劇本、曲調、舞臺設計都非常的精緻,不只登上了國家戲劇院,也站上了世界各大洲的舞臺。但除了去劇院看的美麗的舞臺歌仔戲,當巷口的小廟酬神時,也不妨去看看吧!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動呢!
參考資料:
廖瓊枝老師〈王寶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nstaJZJwc;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http://www.folktw.com.tw/drama.php#item2;〈歌仔戲角色服裝特色:教育部學習加油站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4/grandma/artsturct1.html;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1299;新唐人電視台〈傳承歌仔戲之美 綁大頭過程直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肉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帶大家一起看 台北南興社 帶給大家超多驚呼的表演! 還有我本人下去表演一小段的廟會藝陣戲曲XDD 接下來,就讓我肉圓 帶大家一起『細說台灣』 愛台灣➡http://bit.ly/MeatballSay_TW 🏮-🏮-🏮-🏮-🏮-🏮-🏮-🏮-🏮-🏮-🏮-🏮-🏮-🏮 【影片製作團隊】 📷攝影師...
台灣民俗 戲曲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民俗傳奇(一百三十八)
民俗文化與藝術台灣重要的歲時節令包括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中元節……等。
而松柏嶺玄天上帝祭典、大甲媽祖進香、北港媽祖出巡、臺北迎城隍、東港王船祭、二結王公過火及原住民祭典……等也是台灣本土重要的民俗活動。
另外,台灣除了傳承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之外,也發展出屬於台灣本土特有的歌仔戲與布袋戲,歌仔戲是結合台灣各種地方戲曲小調、音樂為一體的表演藝術;布袋戲近來更結合聲光特效,廣受年輕人喜愛。
台灣的電影與表演團體,近年來也逐漸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再次展現出中國傳統與台灣本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台灣民俗 戲曲 在 陳諭 That Mandy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歌仔戲,台灣民俗表演,在廟會時常有的表演。
Beautiful Taiwan traditional play.
#歌仔戲 #台灣 #民俗 #傳統 #戲曲 #回娘家 #beautiful #culture #performance #taiwan #hometown
台灣民俗 戲曲 在 肉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次帶大家一起看
台北南興社 帶給大家超多驚呼的表演!
還有我本人下去表演一小段的廟會藝陣戲曲XDD
接下來,就讓我肉圓
帶大家一起『細說台灣』
愛台灣➡http://bit.ly/MeatballSay_TW
🏮-🏮-🏮-🏮-🏮-🏮-🏮-🏮-🏮-🏮-🏮-🏮-🏮-🏮
【影片製作團隊】
📷攝影師:肉圓請來的小夥伴
🎬剪輯師:JOJO
🖥️封面製作:Geniuswen
🏮-🏮-🏮-🏮-🏮-🏮-🏮-🏮-🏮-🏮-🏮-🏮-🏮-🏮
請註明『我愛肉圓,我要找肉圓合作!😎』
業務合作👉LINE:cinyi3666(大虎)(請表明身分、邀約需求以及想合作頻道的對象等~~感謝您😆)
業務信箱👉k5202299@bigmimosa.com(請表明身分、邀約需求以及想合作頻道的對象等~~感謝您😆)
#民俗 #廟會陣頭 #旗津中興堂 #遶境
台灣民俗 戲曲 在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108學年度民俗技藝系金獎表演武功奇才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 台灣戲曲 學院108學年度 民俗 技藝系金獎表演武功奇才. 90 views90 views. Jun 16, 2020. 3. Dislike. Share. Save. 屁輝. 屁輝. 7 subscribers. ... <看更多>
台灣民俗 戲曲 在 臺灣戲曲中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戲曲中心Taiwan Traditional Theatre Center,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位於臺北的展演 ... 相關的民俗傳說,試圖跨越重重歷史阻隔,帶領觀眾進行一場極為深度的探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