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27
《豪愛笑:你抽我講相聲秀》 @典空間
師父拉著我去看相聲,跟著師父坐在台下聽人家說相聲。
這看戲心得,我寫了又改,改了又寫,寫到我手心冒汗。
*劇目形式
以抽籤比賽的節目形式,套上相聲的內容,聽起來很像是電視、網路的節目製作手法,我也在腦中架構出各種不同的製作方法、或是策展可能性,只可惜一直沒有人做。然而在2021年才出現這樣的節目,台灣真是晚了很多步,但總算是出現了(先拍手)。
當中令我敬佩的是,選出一百多段的段子來進行PK,這表示基本功得要扎扎實實,才敢上台來。這是我做不到的,我直接承認我的無用,敬佩、也感謝台北曲藝團的栽培。
全劇演出大約會說上4-5段,中間還會穿插主持、互動,以及處罰遊戲。每一段都是老段子,或引用全段、或取其精華、或拆解、或誤解,用各種方式都要把台下觀眾給逗笑了。整體而言我看戲看到想要把腿盤起來,開包零食吃!真的太輕鬆!太愉快了!
*設計/設備
麥克風的部分狀況百出,相聲最重聽覺,寧可多花錢租麥克風、使用空台,也不要讓自己聲音不好聽。而且空間不大,演員們投射也都夠,是我就寧可不要麥克風了。真的很干擾。
視覺設計的部分很酷炫,但是還差那麼一點點點點,想要用PK格鬥的方式,好像可以更誇張一點,僅止於卡牌的設計似乎試圖想要營造遊戲王、或是格鬥天王、小朋友齊打交(我打的電動不多,我就不再丟臉舉例了),想做、卻又做不到位,真的很可惜。要嘛擺爛,弄一個很差勁的模仿、要嘛做出自己的風格,投影幕這麼這麼的大,台上也都是空台,這個主視覺就真的很重要了。
服裝清一色都是大褂,但是我一定要講一下穿膚色的那位,我一直以為你裸體,整個人會消失在台上,真的於你太不利了,(背景跟舞台地板是紅色的,但是紅色那位卻沒有消失在台上),所以,如果有機會換一套,真的要換一下,拜託了,不要浪費你的好身材與美貌啊。
*演員
在電影、微電影、網紅網美、抖音、直播猖獗的年代,還有年輕人願意學、願意說相聲,我嚇壞了。
孩子們,你們不去開直播、不去玩抖音、不去拍電視劇,選擇相聲。我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但我直接送你一對我的膝蓋。
當中段落當中也會有想要快轉、或是為演員們感到尷尬的時刻。
但是因為段子內容好,即使演員功力不太夠,反應卻非常快,讓整體分數都不算是太低。
在相聲領域我也還在學習,加上師父也在,我沒有資格也沒有本事做評論,因此以下不提及評論,只來聊聊我自己的表演------------
喜劇要素有幾種,提幾個看完演出之後直覺想到的:
【模仿、節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對應我自己的理解與做法是:
模仿:就是基本功,多看、多聽、多做、多練,就一定會過。
但是模仿的時候也不要倔將,跟劇場在casting演員一樣,不適合就是不適合,去把適合你的角色做到最完美。絕對會比鑽研不適合的角色還要好看。當然不是要你放棄挑戰,梅莉史翠普就挑戰的幾百種不同的角色,他每一個都做到了。當然你要先有自覺,你是梅莉史翠普嗎?
節奏:印象深刻,在《十五萬大軍直取西城而來》跟師父與搭檔古辛在水源劇場的排練場裡頭,為了兩句台詞,多一秒、少一秒都不行。在心裡頭數拍子不行、不注意場上的氛圍不行、氛圍過了才說不行。這必須要跟搭擋一起,像是view point一樣,兩個人都知道是時候了,然後一起呼吸。
後來是怎麼漸漸抓準,其實不是在家裡準備的,是在台上練的,就是要上台見觀眾,有時候是600人、在新加坡的時候有2500人、最難的依然是阿綱老師與師父一起盯著你看的2人的時候。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大部分的時候在說劇本內容,但很多時候也是在說即興的當下。只要氛圍對了,捧哏的說什麼大家其實都會笑,但是要說什麼才會讓你笑到拍手?又或者,剛剛已經笑到拍手了,現在該怎麼鋪?怎麼引?才能把大家引導到下一個點才抖包袱?
那麼請問,要怎麼練呢?
我不知道。因為我覺得我也做得不好。
我所看過最會抖包袱的除了我師父,就是我爸。而且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時刻。真的要說怎麼學,可能真的是要跟這些人多相處吧?處在一起就會聽、就會學、就會模仿了。
不要刻意寫在筆記本裡面督促自己做這件事情,表演本該是耳濡目然,模仿與學習本該是發自內心地渴求,如果逼得自已像是背單字3000一樣,那我會勸你拿這個精神去背單字3000而不是報菜名,至少找工作會容易點。
*總體而言
看到台上的演員們,尤其是其中幾位,心中有一憂一喜,喜在樂見相聲的傳承、以及我即將見到相聲歷史上即將要出現一位名留青史並且影響深遠的名角了。一憂則是,締造歷史的人出現,就表示我恐怕我不會是這個寫下歷史的人了。
再次深深地感謝 台北曲藝團-專業的相聲說唱 用心栽培新生代
也勸大家去買票,不是為了支持表演藝術,是為了讓你苦悶的生活獲得一點笑聲與滋潤。
他們真的很好笑,如果看到不好笑的,就安慰自己「算了啦,人家還年輕。」
但基本上你不會去想這句話,會這樣想的人,表示你真的蠻老的。
每個月最後一個週二 #豪愛笑:#你抽我講相聲秀 #典空間 愛笑斯坦: 最強相聲男團
購票資訊👉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364062968294858757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2的網紅笑林豪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聲《論拳》片段。 以前黃孝從事游泳運動時,人稱「蛟龍」,泳速之快,連泳褲都追不上。 但為甚麼這麼會回郵呢,其實是有個不為人知的原因... 笑林豪傑-相聲、喜劇、說唱藝術【狂笑塾–教師班】 即將於8/15、8/16、8/22、8/23開出四個教學班(一天一梯次) |課程簡介| 針對相聲創作、...
「台灣相聲劇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巫明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巫明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相聲百人一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笑林豪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蕭彤雯主播的私房影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黃逸豪-台灣最強八零後相聲演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情報] 今天的人間福報有三代同堂報導- 看板XiangSheng 的評價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居然是讓店小二口水直流的魏龍豪、吳兆南兩位相聲大師的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1分鐘相聲劇本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1分鐘相聲劇本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劇本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劇本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相聲劇本 在 好笑的台語相聲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台灣相聲劇本 在 巫明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貪食德工作室 How To Eat Faust
《#過氣英雄傳》
觀賞時間:20210327FRI
購票 👉 https://reurl.cc/l07lAA
🟠節目相關
■演出地點■
臺灣戲曲中心 小表演廳
交通指引 👉 https://reurl.cc/Gdg29v
■演出場次■
2021
3/26 (五) 19:30
3/27 (六) 14:30、19:30
3/28 (日) 14:30、19:30
共5場
一直都知道貪食德工作有這一系列的演出,但總因為本身有其他演出卡住,無法前往觀賞。前陣子網路上開啟了一系列的投票(好像是漫畫?)因為支持朋友的關係,也去投票了,所以對這個作品也開始有了更多關注,今天終於看到這個系列(聽說是貪食德相當重要的里程碑),所以也特別期待。
關於空間:
傳藝中心的小劇場大小適中,是很棒的觀演空間,但是如果觀眾沒有靠著椅背坐,就會擋住舞台的(幾乎全部)視線,當然,最近在 黑特劇場 也吵得很兇:稍微勸說一下前方觀眾,大家都會很願意配合坐低一點。但是我當天遇到的觀眾並沒有配合著坐低,試著調整角度,但依然什麼都看不到,整個氣到。所以最後我也往前挺直著坐(也許有可能擋到後排觀眾)才有辦法好好觀賞演出。當天晚上可能傷害了某些觀眾的權益,為此我很抱歉,但是前方觀眾不願意退讓,我也不想將美好的看戲夜晚給毀了。為此如果有好的配套措施,相信會有個雙贏的局面。
一樓只有兩間廁所,略微不方便(當然我知道二樓還有廁所,但是我就是坐在靠近那一側的觀眾。自然就不想往樓上走。)
開演之前的Announce中英文都很到味、很好聽,聽得出來是學弟的聲音,但是聆聽的時候偶有噴麥的狀況,有點驚訝,中心竟然沒有檢查也沒有發現。這麼舒服好聽的聲音,卻被麥克風的狀況干擾了,很可惜。
劇本(有雷,小心閱讀):
劇本非常好,看到一半幾乎就可以猜到結局,但是依然非常期待、也很想親眼看到結局。
台詞的部分很多台語的定場詩,非常非常喜歡,讓整齣劇本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舞台旁邊有字幕,不用擔心聽不懂)。
劇中提到「劇作家」的狀態,雖然我不是劇作家,卻也能理解那樣的處境。
如果把同樣的狀況套用到各行各業也都是一樣的,我們帶著理想走出學校、進入社會,卻沒想到自己的功能僅是服務這個世界的期待與眼光。
(Fuckkkk~~好累啊~~)
難怪要叫做「無命客」、「孤命客」
劇中有很多台詞都讓我幾乎哭出來,尤其是:「你們的時代已經過去」給了我重重一擊。讓我一直想到相聲、想到師父、想到劇場、想到我自己在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碗糕?差一點點就哭出來。
還好很多好笑的地方,把我拉回來(總覺得就這樣哭了也太糗!?)
但心中的重擊我依然保留著。
服裝:
「就是大拇指,賣閣講!」不是大拇指德華哪裡有大拇指。
每個人的現代服裝都跟古裝有呼應搭配,龍套的外套與墨鏡也相呼應。
還有白先生手上的電風扇與紙扇相呼應,各種巧思、呼應、我都非常喜歡。
顏色鮮明、角色個性也很明確、給演員很大的幫助(不知道好不好穿?)但是至少就觀眾而言,對角色分辨很有幫助。
舞台、燈光:
酷酷酷!炫炫炫!還有旁邊那個投影!讚讚讚!
喜歡書法字體、喜歡捲軸、喜歡花窗
喜歡結界以及謝幕的時候每個人身上閃閃發光
喜歡旁邊的紙箱、辦公室椅子、喜歡馬桶
喜歡藍主任神秘的形象以及他的麥克風聲音哈哈哈哈哈哈哈
表演:
看到演員在台上快樂遊玩不外乎最開心的事情了,也能看出許多排練時長出來的笑點,節奏上也玩得很好,不多、不少,不會因為好笑、好玩,就亂了整齣戲該有的節奏。專注的時候非常專注,有笑有淚、能靜能動。
每一個演員的個人特色都相當鮮明、也很到味。
Rap很厲害、武打好好看、演員聲音投射很棒(有把舞台吃掉、把我吃掉的那種魅力)、哭戲很棒、吵架的戲、獨白、都很好看。
導演:
認識大鴉的時候他剛好研究所畢業,那時候就很佩服他綜觀全局的導演視野,很大氣,就是那種:「我要幹大事、我要幹大的」的氣魄。
演出結束我一直跟他說,讓我回想起三戰的很多東西:打鬥、紙箱、幾乎空台使用演員調度的畫面、排場⋯⋯等等
他說「表示我一點進步都沒有」
大鴉不要這樣!!我不那個個意思!!
他的導演風格、個人特色相當鮮明、而且越來越精闢、也很流暢,是能夠從一堆導演當中脫穎而出的那種。
適合很大的劇本、很大的議題。
當然也能夠從寫實戲、或是簡單的劇本當中,跳脫框架,帶出很深刻的主題。
這就是蘇大鴉。
如果日本動漫要跟台灣劇場導演合作,我覺得只有蘇大鴉做得到
(點播一個:我的英雄學園??)
走出劇場的時候心中跑出超多聲音,大概是:
好熱血啊!!好中二啊!!好真實啊!!英雄啊!!命運啊!!奮鬥啊!!
我的人生!!我的修羅場啊!!加油啊!!明如啊!!
真的很幸運,2021可以看到這麼好看的戲,好久沒有這麼暢快了。
台灣相聲劇本 在 相聲百人一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相聲百人一首 演員閃亮登場 ]
她是黃小貓,邀請大家一起笑瞇瞇的吧!
/
「貓:(阿綱找我寫段子耶~~嘿嘿我要來寫很適合我跟梅小穎一起說的段子~~希望阿綱會讓我們倆搭檔玩耍~~)
梅:(阿綱找我寫段子耶~嘿嘿我要來寫很適合我跟黃小貓一起說的段子~阿綱一定會讓我們倆搭檔玩耍~~)
以上內心獨白在兩人完全沒有實際互動的狀態下各自完成。然後阿綱真的就讓我們倆搭檔玩耍了。哈哈哈哈哈。阿綱萬歲!
親愛的相聲瓦舍,總是讓參與的所有人都玩的很開心,包括觀眾。」
/
〈關於她〉
編劇、演員、寫小說也畫畫。
近期作品:影像編劇《俗女養成記一、二》、影像表演《俗女養成記一》、舞台劇《我不要演癩蛤蟆》、《寶島一村》
2019《黃小貓個人畫展—共振》
曾獲影像劇本金鐘獎入圍、長篇小說皇冠大眾文學獎入圍、舞台劇本台灣文學獎佳作、短篇小說教育部文藝獎、散文高雄打狗文學獎。
小編提醒:馮杯杯親自解析,只有在中天YouTube頻道,趕快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才不會錯過網路限定內容喔!
傳送門:https://reurl.cc/5q4Zny
#相聲百人一首
#相聲瓦舍
#馮翊綱
#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協會
#中天電視
#YouTube
#黃小貓
台灣相聲劇本 在 笑林豪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相聲《論拳》片段。
以前黃孝從事游泳運動時,人稱「蛟龍」,泳速之快,連泳褲都追不上。
但為甚麼這麼會回郵呢,其實是有個不為人知的原因...
笑林豪傑-相聲、喜劇、說唱藝術【狂笑塾–教師班】
即將於8/15、8/16、8/22、8/23開出四個教學班(一天一梯次)
|課程簡介|
針對相聲創作、說唱藝術賞析與歷史與表演基礎等三大面向進行教學,有助於學校老師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對相聲有更深入的創作與排演。
|課程內容|
Ⅰ.說唱藝術概論
Ⅱ.3、3、7數來寶
Ⅲ.節奏練習
Ⅳ.相聲創作練習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exNrkM
|授課講師|
黃孝 笑林豪傑創辦人
|講師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編劇組畢業。現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國中時期因受表演藝術課的啟發,從那時便立志投身劇場工作,因為常於思考,故而被提點亦可朝著編劇、表演與理論研究同時發展,表演上,能以收放自如、穩健大方、細膩承接為特色,曾蒙朱錦榮、劉稀榮等教授,與漢霖說唱藝術團團長-王振全先生指導,將其經驗轉化到相聲表演與戲劇表演上,彼此融會貫通,在青年演員中形成獨樹一格的風格。
此外,除了戲劇劇本,更嘗試了京劇、相聲、數來寶等傳統藝術的新編,嘗試許多傳統段子與現代的跨界新可能,也創立「黃家兄弟影像工作室」不定期的進行影像創作。各種類型的作品大小近十二部,且持續積極創作中,在李漢臣、吳承澤、劉慧芬等教授的指導下,能兼具理論與實作,其劇作多變的類型與準確的架構已在同齡之間嶄露頭角。
|授課日期|
第一梯次:2020/08/15 – 09:00 ~ 17:00
第二梯次:2020/08/16 – 09:00 ~ 17:00
第三梯次:2020/08/22 – 09:00 ~ 17:00
第四梯次:2020/08/23 – 09:00 ~ 17:00
|授課地點|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65巷12弄21號 ( 小驢館 )
|授課費用|
費用:2500/人
|名額限制|
為達最佳教學成果,一梯次滿班只招收8人
最低開班人數4人
|匯款與報名方式|
銀行:822中國信託 北投分行
戶名:笑林豪傑
帳號:680540207518
#報名請尋洽客服
聯絡電話:0972098342(李小姐)
LINE:qwe850827
|注意事項|
1.請記得先填寫表單。
2.報名以匯款時間為主,匯款成功後以電話或LINE聯絡,請提供姓名、 電話及匯款帳號後5碼。
3.開課前10天提出退費申請者,將退還課程費用95%
4.開課前5天提出退費申請者,將退還課程費用70%。
5.開課前1-3天提出退費申請者,將退還課程費用50%。
6.實際開課日期起將不進行退費,費用不可保留至下次活動使用,謝謝大家。
#相聲 #台灣 #喜劇 #說唱藝術 #快板 #快板書 #評書 #相聲劇 #二零二零 #噁林惡靈 #comedy_heroes4 #笑林豪傑 #藝文 #武功 #武林 #拳法 #格鬥 #搏擊 #論拳 #satire #comedy #drama #Theatre #PLAY #Comedian #crosstalk #joker #fool #笑話 #立法院 #立委
台灣相聲劇本 在 蕭彤雯主播的私房影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劇本名稱:台灣!奇特的地方?
演出者:Mabel+Yoyo(四年級)
劇本撰寫:蕭紀漢
指導人:蕭彤雯
台灣相聲劇本 在 黃逸豪-台灣最強八零後相聲演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是台灣的相聲演員黃逸豪
在2013年寫了「公主病了沒」這個作品
經過三年的打磨將作品完善,本想以此作品參加「2016北京喜劇幽默大賽」,後因檔期不合而取消參賽。
北京電視台卻在這種狀況之下,擅自將「公主病了沒」劇本交予其他參賽者進行「借鑑改編」,在我發現此事之後也不積極處理相關賠償事宜,既然這樣我們只好網路相見
台灣相聲劇本 在 居然是讓店小二口水直流的魏龍豪、吳兆南兩位相聲大師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在賴聲川回國之前,相聲在台灣,已經差不多消失了,套用賴聲川自己的話, ... 了更能夠與當代社會貼合的時代性,並不時創作全新的相聲劇本與段子,使「相聲劇」在台灣 ... ... <看更多>
台灣相聲劇本 在 1分鐘相聲劇本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1分鐘相聲劇本」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搜索结果_短相声剧本,一分钟能说完的- 百度知道求相声小品剧本,一定能够要短!1分半左右时间,120字以内! ... <看更多>
台灣相聲劇本 在 [情報] 今天的人間福報有三代同堂報導- 看板XiangSheng 的推薦與評價
自一九九九年起,吳兆南依序收了江南、侯冠群、郎祖筠、劉增鍇、劉爾金和樊光耀共六
名弟子,並成立「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吳門六子」對師父吳兆南恭敬又孝順,吳兆南
對待徒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台灣相聲的師承就由國寶級相聲大師吳兆南起帶
頭作用,只希望台灣相聲受到重視。
師父是全台灣說相聲人的師父
「吳門六子」之一的劉增鍇說,雖然他們拜師是很晚的事,但從小其實都是聽廣播、錄音
,可說是跟著吳兆南、魏龍豪學相聲,他恭敬的說「師父可說是全台灣說相聲人共同的師
父」。吳兆南表示,台灣早期就是吳兆南、魏龍豪、陳宜安等幾位在說相聲,當時他們是
為生活、為吃飯而說相聲,絕不是為好玩,以前說相聲是為了活著,現在活著是為了說相
聲,情趣絕對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
吳兆南鼓勵徒弟多發問,不知就學,不會就問,就是「學問」,吳兆南至今也仍抱持這種
學習態度和精神,他說,不問人可以問字典、問書籍,隨時學也隨時問,漸漸就成熟了,
因為相聲一切以觀眾為目標,觀眾喜歡的就是好的,你說出來觀眾笑了就是對的,你說的
觀眾不笑,就要修正,相聲可以說是活學活用,但也需隨時代不同而進步,隨時充實自己
。
劉增鍇說,拜師以前,師兄弟雖也常碰面吃飯聊天,但重點都不是談相聲,但拜師後會以
相聲為生活重心,且有很多傳統的事,以前聽不懂,現在有老師可請教,最重要是經常跟
在老師身邊,有時師父隨口說的話,是平時問不出來,卻是關鍵性的話題,但在談話中話
趕話就問出來了,這應是拜師最重要的部分。
師父對弟子不一樣的情
有次劉增鍇和樊光耀演「唐漢爭」,正好師父在台灣,老人家便來看戲,第一場演完下台
來,師父說劉增鍇舞台個性比較溫和,但這段一定要爆,態度應激情一些,第二場依師父
說法改,效果就好多了;師父連看四場都指出問題,直到令師父滿意後,師父說,他就不
來看戲了,劉增鍇指出,這就是拜師的好處,別人不可能一齣戲連看四場,還點出問題重
點。吳兆南說,別人演戲,就人情來說,不可能說出不對的地方,一定是說恭維話客氣話
,這就是師父對弟子不一樣的地方。
自己也從事相聲段子創作的劉增鍇表示,所謂傳統相聲體材都由人性出發,再老的段子現
在演出來,只要觀眾聽懂了,他還是會笑,這樣的段子就來自於人性,現在的新創作,包
括海峽兩岸,通常都比較浮面,喜歡用流行話題,可能一、二年後就聽不懂了,已過時效
性,沒有討論到人性,不能做相聲的梗,只是時代的包袱,現在可以用,卻沒有流傳的價
值,這是傳統和現代最大的差別,在於不夠用心去體會人生。
劉增鍇認為,生活中沒有一個細節不能成為相聲題材,但自認程度有限、觀察力不夠,所
以寫不出好的作品。吳兆南則指出,寫相聲比寫小說、劇本難,寫相聲時間短,以十五分
鐘為準,但要有故事,要有起承轉合,要有開始和結尾,其中最難是不斷要有笑點,就是
包袱,最後還要有大包袱,才能結束,如果沒有最後那個觀眾的笑聲掌聲,就不算是相聲
。
吳兆南對於弟子們的努力和成就,及對他的孝心,內心深覺安慰,吳兆南指出,說相聲這
行不能賺大錢、圖大名,可以說什麼都沒有,就是有一種使命感,鞭策他們每個人執著在
做,真的是很可愛,很難得,很值得尊敬。
七十五歲收徒弟的相聲大師吳兆南,自己也是年近六十才拜師,談起相聲的師承,吳兆南
仍中氣十足,侃侃而談,過去說相聲必得有師承,否則不可以作業,吳兆南指出,像是到
一個地方落地擺台子說相聲,別人問你師父是誰?你說不上來,他可以把你的工具:桌子
、扇子、醒木,甚至已賺到的錢都拿走,你必需也離開,不能在此地說相聲;如果你有師
承,其他人反而會幫著你一起合作演出,他不能要錢,按江湖義氣你一定要送他點酬勞、
路費,吳兆南笑說,不過這是從前,現在鬧場,叫警察來就可解決。
以前說相聲師承很重要,吳兆南說,都是年幼,八、九歲時,家境貧寒,沒有職業,沒有
生產能力的父母,就把孩子交給老師當學徒,先得伺候老師、師娘,打理生活瑣事,像是
跑腿、買東西、打洗臉水、舖被窩、倒尿盆等等都要做;接著就是「跟師」,老師表演走
到哪,就得拿著老師的衣服、扇子、醒木等用具,一路跟著他,都聽師父說,觀眾聽一回
,徒弟聽十回,年幼記憶力好每一段都能記住,自然就會了,沒有什麼劇本、筆記,這也
叫「偷師」,因為你不但跟老師學,同時也偷學老師同輩人說的,吳兆南表示,以相聲的
師承拜師,傳統的情況就是如此。
中國文化大革命時,規定不能收徒弟,那是「四舊」,不過,吳兆南可說是打破「四舊」
規矩的關鍵人,一九七九年,文化革命結束,吳兆南由美國到了北京見到當時中國相聲大
師侯寶林,因為那時吳兆南在台北已開始說相聲,也出唱片、錄音帶,小有名氣,也算是
說相聲的一份子,別人就一旁慫恿說拜老師,吳兆南自己也喜歡,侯寶林也願意,甚至就
要安排拜師大典了,可是北京政府不許可,那個時代任何一行可以有老師教學生,就是不
可拜師收徒。
到了一九八二年,侯寶林帶團到香港表演,邀請在美國的吳兆南來香港一起演出,並完成
拜師的儀式,吳兆南說,這是文革後開了先河,無形中打破了「四舊」關礙,後來政府也
不干涉,許多人開始收徒拜師。
吳兆南收弟子,已事隔十年,至今仍有人想拜師進「吳門」,吳兆南都婉拒了,吳兆南表
示,自己年紀大沒力氣、沒時間,同時,現在徒弟都四十歲左右,侯冠群、劉增鍇都收了
徒弟,他再收弟子,會有年長的要稱年幼的為師叔、師兄,吳兆南認為這種亂輩份的事不
可為。
劉增鍇收的徒弟個子高挑,又美麗,名叫徐嘉珮,外號叫「二高」,劉增鍇指出,他選徒
弟重視外表,尤其個頭要出眾,他表示,也不知怎麼的,要找他拜師學相聲的,都是女弟
子,且長得都高,當時有三名要拜師,個子一個比一個高,於是取外號是「一高」、「二
高」、「三高」,其中一高、三高有了其他行業,就都轉行也不拜師了,最後二高堅持要
入相聲一行,劉增鍇去年六月正式收徐嘉珮為徒。
劉增鍇自認是個嚴師,深信嚴師才能出高徒,他希望自己的徒弟將來可以超越師父,所以
挑選徒弟的條件也就嚴格些,第一要學生有獨立思考能力,劉增鍇說,他絕對不會一句句
教,因為老師教一段,你會一段,永遠無法超越老師,所以他教學生採問答式,學生要會
舉一反三,必需有思考力;第二是外在條件要好,劉增鍇表示,他對相聲都比樊光耀、朱
德剛投入,但他們都比自己紅,因此認定自己畢生吃虧在沒有特色,聲音不夠大,身高不
夠高,觀眾不容易記住,名字又奇怪,後來看到徐嘉珮,舞台上很亮眼,這就是觀眾緣,
最後就能吃這行飯。
另外,學生的個性要堅毅,因為劉增鍇教戲很嚴格,在他嘴裡學生沒有一項是好的,演完
說「還行,不錯」,就是很大的誇獎,經常直接開罵,所以要先評定學生有沒有抗壓性,
劉增鍇說,學生當然可以慢慢教,最後卻經常記不住重點,開罵之後雖然哭了卻記住要訣
;誠如古語說得好:「不打不成器,嚴師出高徒」劉增鍇認定,學習過程愈快愈簡單愈好
。
徐嘉珮小學二、三年級就曾參加台北曲藝團的研習營,她承認那時純為好玩,而日後一直
都聽相聲,到大三、大四時突然想自己應抓住些什麼,就回來繼續學相聲,徐嘉珮表示,
自己雖看起來很西化,但內心喜歡的都是很中國的文化,包括學國樂,她內心認定自己要
做什麼,也有決心可以堅持下去。
今年二十四歲的徐嘉珮,文化大學學行政管理,曾拍平面廣告、參加選美入前十名,卻自
動放棄,甚至十幾歲即在國民黨團工作五、六年,但徐嘉珮認為,這些都只是人生的經驗
,她最終目的是想成為一名相聲演員。
台灣很風行看「相聲劇」的演出,但究竟「相聲劇」和「相聲」有什麼差別?劉增鍇指出
,「相聲劇」不是台灣獨特的想法,一九五○
年代天津就已有相聲劇,確實定名稱為「相聲戲」,作者是何遲,但天津人個性保守無法
接受,後來相聲劇到北京依然不受歡迎。
台灣出現「相聲劇」名稱,是演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時,包括賴聲川,李國修,李
立群,他們都認為只是一新劇種,是演一齣話劇討論的主題是相聲,劉增鍇轉述當年李國
修聊天時說的話,他們原沒有想法要為這種演出方式定什麼名稱,後來媒體說這是「相聲
劇」,他們覺得也不錯,為炒作話題就認了。
劉增鍇認為,一齣戲不影響戲劇本質,像是歌劇成立後,聲樂仍繼續存在,芭蕾舞劇有了
後,芭蕾舞仍繼續在跳,不會因此改變一藝術品種,而「相聲劇」的毛病,是相聲和話劇
太像,都是靠語言,定位上相聲劇是否要求一定要非常相聲,或是非像戲劇,若以「相聲
劇」這一詞來看前面是形容,後面是其種類,因此「相聲劇」必需是戲劇,不能以相聲眼
光去評論,觀眾也不能將相聲劇當成相聲來看。
師父吳兆南表示,他以前沒聽過「相聲劇」,但有所謂化粧相聲,是小品的前身,有道具
的就叫相聲小品,像是兩把椅子拿塊白布蓋著成病床就叫醫院,或是拿個方向盤象徵開車
,拿了自行車輪子象徵騎車等,都有點小道具,但並沒有用相聲小品來概括這樣的演出形
式,吳兆南想這就是相聲劇的雛形。
師徒孫三人簡歷
吳兆南
今年八十五歲,本名吳宗炎,藝名兆南,從事京劇及相聲演出五十餘年。曾獲頒薪傳獎、
金鼎獎、林肯藝術中心終生成就獎等諸多獎項;中國大學經濟系畢業,說學逗唱無一不精
。是台灣說唱界資深前輩演員,對推廣傳統文化,不遺餘力。
劉增鍇
一九六七年生,花蓮師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台北曲藝團創團團長,現任顧問、古意劇
坊創團團長、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團長。曾獲「中國文藝獎章」。一九八八年起從事相聲表
演、研究至今,國內外演出超過兩千場。
徐嘉珮(暱稱:二高)
一九八四年生,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畢、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生;台
北曲藝團媒體公關、《大柵欄》說唱休閒坊常駐演員、市師院附小暨弘道國中校友國樂團
團長、台北市演奏家絲竹國樂團倍革胡首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59.120.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