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棒接一棒 改善霧峰舊正棒球園區 】
我的同事 堅持.張廖萬堅 委員三年前向中央爭取經費,以及霧峰在地的 [天生為民] 李天生粉絲團 議員與 林德宇 議員共同來支持,打造舊正棒球園區,讓霧峰自二戰後擁有了第一座完整的棒球場,近年舉辦多場賽事,但目前球場面臨防護、照明與排水等多項設施要再完善的需求。
對此狀況,張廖委員與我都相當重視,今天特別邀集教育部體育署、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及中市府運動局等相關單位前往會勘,德宇議員本人與天生議員的服務團隊也到場關心,我們爭取800萬經費,改善舊正棒球園區的硬體設施,提供基層運動更優質的比賽及練習場地。
希望不只職業選手或出國比賽的選手能受到重視,對於基層運動的根基,中央和地方應該一起來打拼。霧峰地方人士、校長、會長對於這個議題都很用心,還有很多喜歡棒球壘球運動的年輕朋友也很關心,德宇議員、天生議員也大力協助,希望在第一期跟第二期的銜接期,包含排水問題、圳溝的問題、練習場的問題可以解決,更提升園區的安全性,也讓附近鄰田的灌排問題能處理起來。而除了民間熱心人士願意主動幫忙之外,政府相關單位也能重視這些細節。
很多人知道我熱愛棒壘運動,過去也曾經擔任過壘球教練,現在也組一隊固定練球,因此我十分關心選區內的體育資源。以霧峰為例,今年我先媒合民間企業募集物資轉贈萬豐國小棒球隊一批器材,八月初的時候也和國防部協調提供一批鋁床給光復國中小球隊做使用,讓小選手們無論在訓練還是日常生活,都能擁有更好的設備與環境。
不少台灣選手在東奧取得好成績,將基礎設置都打造起來,長遠來看,未來才會有更多體育好手的產生。霧峰能有這麼好的棒球場地十分不容易,如果可以繼續擴充設備,不僅讓在地的小球員可以有更好的練習空間,也能吸引更多其它縣市的選手與隊伍前來使用,我與張廖委員與兩位議員會持續協助完善精進,逐步打造成全國等級的棒球園區!
#一棒接一棒改善基層運動設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台灣第一支棒球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蕭美琴 Bi-khim Hsiao 大使受邀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在30日舉行第16屆「大都會台灣日」(Mets Taiwan Day)活動開球,而且是以「台灣大使(Taiwan Ambassador)」的身分受邀,代表台灣在美國參加的民間活動更檯面化,這都要感謝美琴大使在美國的努力。
棒球是台灣的國球,在50、60年代艱困的時代為台灣打出了國家的信心。桃園龍潭為台灣職棒的發源地,因此文燦市長對棒球的發展十分用心。不僅促成了龍潭 #名人堂花園飯店 的成立,更讓棒球名人展常態化,落地桃園,讓民眾隨時可在環境優美的室內,感受台灣棒球發展的歷史。
今天入選為第八屆棒球名人堂的棒球大老謝明勇先生說:「非常感謝鄭文燦這七年多來對棒球的支持與推展,桃園的棒球隊都是各層級的佼佼者且蓬勃發展,也謝謝桃園市各界對棒球運動的愛護與支持。」更是直接點到重點:「桃園在每一個階段對棒球的投注都有用心」
這也是為何今年共157人參加的「2021年中華職棒選秀會」,有37人獲選,其中高中應屆畢業生20人,有7人來自桃園,這是歷年最佳成績。
名人堂花園飯店,是由職棒之父洪騰勝自費籌建,不僅有豐富的棒球文物收藏與展覽,望出窗外就是台灣職棒的發源地,還有一層樓是專為孩子打造的史努比棒球樂園,非常適合一家人來這裡度假,保證小孩也開心。
來桃園一定要來龍潭棒球名人堂花園飯店走走喔!
PS. 我身後是台灣棒球女主審第一人、為台灣拿下國際奧會女性與體育獎得主劉柏君的物品。
台灣第一支棒球隊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林昀儒選手,打出這麼多精采好球,讓我們一起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挫折是成長的養份,奧運的歷練,一定會讓小林同學變得更強大。
昨晚網路上突然蹦出「林昀儒是不是中國練出來的」話題。
有一派人說,天才少年林昀儒的成就是中國的,不是臺灣的;也有另一派人,對於林昀儒曾前往中國訓練,感到非常驚訝。
所引發的風波,造成林昀儒選手的父親,還必須在銅牌戰前深夜發文,訴說心聲。
這讓人意外發現,原來許多國人並不知道,「移地訓練」是頂尖運動員常有的活動,而「聘請外籍教練」也是體育競技常見的事。
#移地訓練 與 #外籍教練
當選手的技術已經好到某種程度,想要再進步,必須接受新的挑戰。「移地訓練」就是一種提昇的方式。
選手前往其他的國家訓練,可以找到更強的對手,提升實戰經驗,觀摩新的訓練方式,練習適應不同環境,對於培訓時常需要出國比賽的頂尖運動員,很有幫助。
而每個國家在自己比較弱勢的項目,聘請外籍教練,更是帶入新觀念,促進新陳代謝的方式。在世界各國都很常見。
例如中國國家游泳隊,經常到澳洲訓練,不只聘請澳洲教練,甚至在澳洲有一個訓練基地。田徑隊也曾將短跑國手送往美國,接受美國名將強森的指導。而中國棒球隊聘請外籍教練,更是常見的事。
若把範圍擴及職業運動,到外國奮鬥更是頂尖選手的夢幻選擇。
中國籃球一哥姚明,生涯的最高峰都是在美國NBA。中國網球一姊李娜,職業生涯的開始是受到美國企業贊助、在美國訓練。日本人大谷翔平到美國挑戰棒球最高殿堂;韓國人孫興慜到歐洲挑戰足球生涯巔峰。
他們的教練,全部都是「外國人」。
全世界頂尖的籃球、棒球聖殿在美國;足球殿堂在歐洲;練柔道要到日本;跆拳道和射箭在韓國⋯⋯運動員在全世界移動,四處比賽、訓練,尋求更好的教練指導,就是邁向頂尖的必經歷程。
中國是世界桌球第一強權,世界各國要更上一層樓的桌球選手,到中國進行訓練,是非常正常的。
而曾經移地訓練、聘請外國教練的事實,不會直接讓一個選手變成「外國養成的」,更不會變成是「外國的榮譽」。
足球球王梅西出身阿根廷,但年幼時就被西甲名門巴薩隆納青訓系統挖掘,到巴薩受訓。並因為長年在西班牙,取得可代表西班牙國家隊出賽的資格。
雖然西班牙是足球強權,也願意給梅西很優渥的條件。但梅西仍然堅定選擇加入阿根廷國家隊,與阿根廷榮辱與共。
許多人常說,如果梅西加入西班牙代表隊,或許早就已經拿到國家隊的冠軍榮譽。但梅西不曾後悔。
經歷多次國際大賽的挫敗,今年梅西終於得償所望,榮獲美洲盃冠軍。
此時,阿根廷人不會在國內大吵「天才梅西是不是西班牙培養出來的」,西班牙網民也不會四處出征說「這個美洲盃冠軍是西班牙的功勞」
因為大家都知道,是梅西選擇了阿根廷,阿根廷就是梅西願意為之奮鬥的祖國。
在運動科學化、全球化的年代,有實力在國際大賽爭金奪銀的選手,要「百分百國產」一輩子不曾到外國移地訓練,不曾接受外籍教練指導,幾乎不可能。
選手有移籍的權利,各國有實力參與國家隊的選手,不是無法選擇國籍(除了少數極權國家可能有例外),而是願意代表這個國家出賽。
不分族裔、出身,不分參加哪裡的職業隊、訓練基地在哪裡、教練是哪一國人,當選手願意代表國家出賽時,就是選手認同與意願的最直接表達。
有水準、懂體育的文明人,不會在他國選手得獎時去收割。
而愛國的人,也不會因為自家的選手曾經在國外受訓,就斷然認為這不是我們自己的選手。
菲律賓舉重選手Hidilyn Diaz Oly,在東京奧運為菲律賓拿下史上第一面金牌。她曾在2019年7月至9月和11月至12月二度來臺灣高雄鼓山高中移地訓練,也和郭婞淳一起訓練過。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向她致賀「菲律賓全國為妳的成就感到自豪」。而臺灣人也向海蒂致賀。
但我們不會說海蒂是臺灣養出來的,也不會說這面金牌算是臺灣的,更不會給海蒂冠上一個「臺灣馬尼拉」的稱號。
柔道選手楊勇緯、連珍羚,都曾經前往日本訓練。連珍羚也有一位日本教練。
跆拳道選手羅嘉翎,曾前往韓國訓練。陪同參加奧運比賽的也是韓國教練。
但我們都看到,在臺灣的好手奪牌之後,日本人沒有跑出來說柔道的金牌銀牌都是日本人;韓國人沒有出來說臺灣的銅牌是韓國人拿到的。
日本媒體、韓國媒體,更不會對我們選手曾經移地訓練大作文章,把我們的選手冠上「日本臺北」「韓國臺北」的稱號。
在臺灣內部,沒有媒體帶風向說「楊勇緯、羅嘉翎不是台灣培育出來的」。
但只要遇上「中國」,各種莫名其妙的亂象就跑出來了。
我們的選手,被中媒冠上「中國台北」「中國人」的帽子,被中國網民稱是中國隊(省隊)的一員。中國網民祝福林昀儒拿牌時,硬要說「希望頒獎台上都是中國人」。
更奇怪的是,連正常的移地訓練,都突然被炒作成「是中國栽培的」,更有奇怪的風向帶往臺灣沒有栽培過林昀儒選手。中國人這樣說,連一部分臺灣人都開始附和。
然而,除了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的國手選拔、訓練之外,體育署的《黃金計畫》更在2019年就投資800萬元培訓林昀儒選手。
一年800萬對職業選手而言不算太多,但世界各國的職業選手,也都不是百分之百由國家支持。
怎麼能因為曾到外國移地訓練,就輕易抹煞臺灣納稅人的支持呢?
我相信所有的國手,在選擇入代表隊時,心裡都很明白,不論別人怎麼稱呼我們,他所代表的就是事實獨立的臺灣。
國家選拔了選手,選手也選擇了國家。
優秀的運動選手,絕對是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的寶貴資產。
不論來自何方,在哪裡訓練、參加什麼職業隊,只要願意參加臺灣的代表隊,他就是我們的選手。
讓優秀的臺灣人被世界看見,是我們的共同目標。這個共同目標,不該因奇怪的帶風向言論被分化。
台灣第一支棒球隊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ZBSgI5BJig/hqdefault.jpg)
台灣第一支棒球隊 在 【全民星攻略】這棒球隊竟是台灣第一支參加甲子園的球隊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版權所有@東森綜合32台頻道訂閱官方 ... ... <看更多>
台灣第一支棒球隊 在 大魯閣棒壘球打擊場中華館- =棒球知識+= 第一集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棒球 知識+= 第一集棒球起源台灣的棒球運動起源於日治時期,而日本棒球運動則又受 ... 年3月,台灣出現了第一支正式棒球隊--台灣總督府中學校棒球隊,是由台灣總督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