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答應我們的婚事吧 & 語言差異訪談】
蜜拉是波蘭人,和她在一起相處,常常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的文化差異。
我們剛認識的時候,一開始,雖然我知道蜜拉是漢學系畢業的,但不確定她的中文口語能力。也因此我們的互動相處,都是以英文進行。
交往之後,有一次我們去用餐,我用中文和店員點餐:「肉骨茶兩份。」蜜拉驚叫了一聲,我以為發生了什麼意外,趕緊問她怎麼了。蜜拉告訴我,這是她認識我兩個月以來,第一次聽我說中文,感覺非常新鮮。
我也是那時才知道,原來蜜拉聽得懂我的中文。
她覺得我講中文比英文好聽多了,於是從那天開始,我們的互動就變成我講中文,她講英文。雖然這樣有點奇怪,不過當時的我們,卻不這樣覺得。
這樣的生活又過了三個月,某天我們逛街到一半,我好奇地提議,我們來用中文聊天看看吧!
「好呀。」她如此回應我,這次換我驚叫了。
「這是我第一次聽妳說中文耶!」
我們一致都認為對方的中文很好聽,於是從那天開始,我們的互動就切換成全中文模式。
幾個月過去後,在2014年9月,蜜拉結束了台灣的語言課程,返回波蘭。三個月之後,我因為太想她了,便買了張機票,飛去波蘭找她。
這趟旅程,除了與蜜拉重逢之外,還有一個重大的任務,那就是拜訪蜜拉的家人。
在我的刻板印象中,見男女朋友的家長,應該是非常嚴肅的。大家會很嚴肅地圍著桌子,嚴肅地泡茶,聊些嚴肅的話題,有的人甚至會試圖探聽對方的家產。我非常擔心這種鄉土劇情節會真實的上演。
除此之外,最令我害怕的,其實是語言的問題。蜜拉的父母不說中文,也不說英文,我很擔心這會成為我們之間的阻礙,讓我們無法熱絡地溝通。
於是在出發之前,我臨時惡補了幾天波蘭語。
一見到蜜拉的父母,我一股腦地把腦海裡所有記得的波蘭文說了出來。
「你好,我叫葉士愷,很高興認識你。一二三四五六七……」
緊張過頭的我,甚至開始背起數字,講得零零落落,大夥笑成了一團,尷尬的氣氛一掃而空。
雖然無法用波蘭語和蜜拉的家人暢所欲言,但我仍努力地用肢體和表情,表達我的意思,與他們互動。縱使必須不斷比手畫腳,我們之間的相處仍舊相當愉快。
從那刻起我就了解,比起語言,更重要的價值,其實是一顆關懷對方的心。
更讓我開心的是,蜜拉的家人比較重視的是我個人的特質,而不是物質條件。與他們相處就像是在交朋友一樣,是非常舒服,非常自然的事情。
這也算是文化差異吧,我覺得在台灣,比較難和男女朋友的父母以朋友的方式互動。縱使彼此的感情還是可以很好,但總覺得應該嚴守輩分的觀念。互動太像朋友,有點不太適合,甚至是不禮貌?
但我也相信,只要互相尊重,互相關心,縱使有文化差異,也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不過也偷偷講一下,雖然和蜜拉爸媽相處起來像朋友,但是當初開口跟他們說:「請答應我們的婚事吧!」的時候,還是非常緊張啊XDXDXD
告別了蜜拉和她的家人,我回到台灣。經歷了超過300天的遠距離等待,我們終於在台灣重逢。蜜拉申請上了台大研究所,打算攻讀碩士學位。
這一次,我請蜜拉和我一起住進老家,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原本擔心父母和蜜拉都會有適應的問題,但他們卻相處愉快。
爸媽對待蜜拉,就像是對待親生女兒一樣,非常呵護。怕蜜拉餓肚子,總是準備豐盛的食物、水果、點心給她。不但如此,爸爸還對我耳提面命,再三告訴我,千萬要好好對待蜜拉,不要欺負她。
蜜拉非常感動,一直告訴我,我爸媽實在是全天下最貼心的父母了。
這應該也是許多台灣父母可愛之處吧!如果喜歡小孩的男女朋友,就會把對方當成是自己的小孩一樣看待。在波蘭,和對方父母相處起來,比較接近平輩同儕,自然也不太容易見到這樣的溫馨照顧情。
有了蜜拉在,我們家人的感情,似乎也變得更好了。
和蜜拉相處的經驗,給我上了很珍貴的一課。不論在波蘭還是台灣,與外國人互動。即使彼此是不同種族、不同文化、有著不同的母語、有著程度不一的文化差異,大家還是可以自在的相處,變成好朋友。
語言很重要,它讓我們可以與外國人溝通。但有另一件事情,是同樣重要的,它讓我們跨越了文化差異的限制,那就是一顆關懷對方的心。
-----
最近我們接受Glossika訪問,分享了一些關於語言的想法
歡迎參考我們的訪談影片囉 https://youtu.be/dTbuEjGI1IY
同時也有13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sie Woo 戴舒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懂英式幽默的笑點嗎? 今天的影片我想帶大家一起來看英國人常看的脫口秀 The Graham Norton Show,👂聽懂英國腔同時了解英式幽默的笑點,也幫助你更了解英國文化喔! 🔔 我正在使用的 VPN 服務:Surfshark VPN ► https://bit.ly/2Wh0eKf (...
「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波蘭女孩x台灣男孩 在家環遊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一些外國同學對台灣的印象.. - 看板CultureSh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文化差異造成的尷尬場面-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我就問 老外合輯】台灣X外國文化差異-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超爆笑) 台灣和各國不同的差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台美文化大不同 】要向路人微笑?10個最有趣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台灣與美國的文化差異,外國人告訴你最有趣的5個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外國人第一次在台灣當孕婦會遇到什麼文化差異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台灣跟日本文化差異蠻多的 #外國人在台灣#日本人#一樹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台日文化差異50件事讓日本YouTuber感到吃驚又新奇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文化交流類影音內容正夯-外國-youtuber-用影片將台灣文化推向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多元視角看台灣YouTube成文化輸出新管道 - 小世界 的評價
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懂英式幽默的笑點嗎?
今天的影片我想帶大家一起來看英國人常看的脫口秀 The Graham Norton Show,👂聽懂英國腔同時了解英式幽默的笑點,也幫助你更了解英國文化喔!
🔔 我正在使用的 VPN 服務:Surfshark VPN ► https://bit.ly/2Wh0eKf
(現在點擊連結 輸入優惠碼 SUSIEWOO 即可享有 3個月免費試用 以及 1.7折的優惠價喔! 🦈)
🎞️原版脫口秀影片 Try Not To Laugh on The Graham Norton Show | Part Seven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W7hOE30rs
📣備註。 影片中提到的我們在英國學到 "我們不會成功" 是一個感覺,不是我們的父母這樣教導我們,而我認為可能的原因有:
1. 戰爭,英國長期的歷史中,戰爭造成一定的創傷,老一輩的英國人有很典型的 'stiff upper lip' ,類似控制情緒的意思,尤其面對負面的事情時。
2. 有人會說在過去樂觀且勇敢的人會選擇移居去美國,而留在英國的人相對比較容易擔憂以及孤僻。
📧合作相關訊息請郵寄至 info@susiewoo.com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文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英式幽默 #脫口秀 #英式英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r44BLnya2s/hqdefault.jpg)
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秋節快到了!今天的影片我來跟大家分享東西方的神話傳說,知道故事的觀眾可以學習怎麼用英語表達這些故事,西方的朋友也可以一起了解中秋節的文化喔!
最後,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00:00 開頭
00:31 嫦娥與后羿
01:51 玉兔的傳說
03:05 吳剛伐木
03:36 亞瑟王傳說
04:41 忒修斯與牛頭怪
05:34 結尾
📧合作相關訊息請郵寄至 info@susiewoo.com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中秋節 #傳說 #說故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PtfY1Y7vEY/hqdefault.jpg)
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有使用體香劑/止汗劑的習慣嗎?
在英國,自從我們進入青春期時,爸媽就會告訴我們應該開始使用體香劑,不然我們會有異味,而且在這邊的社會,如果你身上有味道是一個很丟臉的事情。我認為大部分人都曾經非常擔心他們是不是很臭,因為很難知道自己臭不臭。
以下是我使用的體香劑(如果你好奇,我不是說大家應該使用哦,各有各的方式!)
01:55 自製的體香劑 ► https://bit.ly/2XxFZbZ
02:22 效果很好的體香劑► https://amzn.to/3tNf6g0
03:17 效果很好且不含鋁► https://amzn.to/3lujDQx
🎤今天使用的麥克風 ► https://amzn.to/2XpY4c2
📧合作相關訊息請郵寄至 info@susiewoo.com
🔔快來填問卷 抽我的線上英語課程 ► https://pse.is/3n4zuj
(現在填寫問卷的人於 9/24(五) 截止後,都將 獲得「神翻譯!20個中文成語/諺語的英文對照 (電子檔) 」喔!)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體香劑 #止汗劑 #香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nyQJfIdLq8/hqdefault.jpg)
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文化差異造成的尷尬場面-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打招呼的尷尬,跟不- 尷尬,文化,外國人. ... 文化差異造成的尷尬場面 ... 居住地寒冷的北歐人來台灣,天氣熱時我看他們都照三餐吃冰;這樣的飲食習慣差異有時就會造成 ... ... <看更多>
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我就問 老外合輯】台灣X外國文化差異-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走向國際!老外X台灣爆笑內容! 每週一~週五21:00 東森超視33頻道 YT完整版:每週二~週五12:00公開. ... <看更多>
台灣與外國 文化差異 在 一些外國同學對台灣的印象.. - 看板CultureShoc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人在美國
很多同學有來過台灣
我其實不會問他們對台灣的印象
多半是他們主動跟我說的
而且還會跟我說他們覺得台灣跟中國的差別
這算是台灣對外國同學的文化衝擊吧?
(當然,不排除因為我是台灣人所以他們會多說一些台灣的好話 XD )
日本同學:
五年前去過台北,今年夏天去了中國北京、上海、東北跟四川
對台灣的印象很好,覺得五年前的台北比現在的北京進步。
捷運很方便、喜歡台灣的街道、台灣的超商很方便、台灣人普遍都很有禮貌。
中國人比較沒有禮貌,尤其最受不了的是:北京人怎麼都不洗澡..
他說他跟一起去的美國同學一起坐公車,人很多,一上去兩人都被薰得受不了 = =~
(很多日本人跟美國人都蠻在意身上的味道..)
他對東北印象比較好,尤其是長春(以前滿州國的首都,日本人的規劃),
但是覺得北京跟成都很亂..
對在美國的中國學生的印象是,中國人(還有韓國人)總是跟自己國家的人在一起,
不太跟其他國家的人打交道。台灣人跟日本人則比較開放。
這對同學對區別中國人跟台灣人的看法:
有洗澡的、會跟別國人一起吃飯的是台灣人
不洗澡的、不跟別人一起吃飯、政治思想有點奇怪的是中國人
美國同學H:
去過中國很多地方,在浙江還有湖南都住過一陣子,台灣則是短暫停留幾天。
也是對台灣的印象很好,覺得這是亞洲國家現代化過程很好的極致之一。
食物很好吃、夜市很好玩、交通很方便、遇到的人都頗有禮貌。
他覺得比起中國人,台灣人很文明,說話很客氣、也不會插隊
走在路上大家都很輕鬆、不會爭先恐後,治安也很好,
所以他走在台灣街頭感覺很安全自在(這個同學大概是中國住久了)。
不過他還是蠻喜歡中國的,雖然沒有秩序,但是每天都有冒險的感覺 XD
然後去年夏天第一次去日本,覺得日本超方便,
跟日本比起來,美國真是太落後了。
(他可不是住在美國鄉下,而是出身紐約的都市人)。
這位同學對區別中國人跟台灣人的看法:
圖書館裡(或會議桌、餐桌上)手機響了會拿起來說話的是中國人,
圖書館裡手機響了會很不好意思關掉手機或跑出去的是台灣人。
(另外一位亞裔美國女同學:
在圖書館借書或這自助餐拿食物會插隊的是中國人 \_/)
美國同學L:
去過中國很多次,住在北京一兩年過,今年夏天來台灣玩幾天。
感想跟上一個差不多,很愉快,尤其喜歡貓空。
(其實我不確定他是不是去貓空,他說他的朋友帶它去山上喝茶 ^^;)
加拿大同學M:
中國、日本都去過好幾次,然後也是今年夏天來台灣幾個月。
他說他整天都在台北做研究,都沒出去玩,
好不容易有空出去玩了,問朋友去哪裡玩比較好,
朋友七嘴八舌推薦一堆地方,最後決定一個人去宜蘭,
感覺是,台灣怎麼每個地方房子都差不多 = =~
他下了宜蘭車站,又不知道去哪裡,天氣又很熱,
(此時另一個住台灣住一段時間的美國同學插嘴:你不會去礁溪洗冷泉啊)
也不知道去哪裡有什麼車可以搭,只好又回去了..... Orz..
(他的意見是:溫哥華是最棒的城市~)
這位同學對區分台灣人跟中國人的看法:
提到日本或日本文化會有明顯嚮往之情的是台灣人,
提到日本或日本文化沒有嚮往之情甚至敵視的是中國人。
美國同學S:
去過中國,然後在台灣待了好幾個月學中文,甚至學會還珠格格的主題曲。
他住在師大附近,很滿意附近的環境,喜歡捷運,但是希望營業時間長一點,
(他說最好跟紐約一樣二十四小時 XD)
喜歡台灣的便利商店、夜市、還有到處都有東西吃,
經歷過一次颱風,他說他緊張到躲到房間不敢出來,被他台灣室友笑..
(他提過不只一次,可見印象深刻 ..)
他覺得很多台灣人都很會打扮,因為他是很不拘小節很隨興的人,
他在台灣的時候他覺得他可能是全台灣最不會穿衣服的人 XD
美國教授E:
去過很多地方,中國也待過,在台灣也待了很長時間,對台灣印象很好。
跟大家一樣覺得台灣很方便。跟台灣公家單位、研究單位交涉比跟中國好太多了。
提過兩件事印象很深刻:
1.總統選舉藍綠輪替時他正好在台灣。之前選戰很激烈,選舉結束,執政那麼多年
的國民黨丟掉政權,結果隔天他走在路上,大家還是照常工作生活,好像沒有發
生什麼事一樣。他覺得這點是很可貴的,證明台灣的民主素養。
2.到北港朝天宮看媽祖出巡,覺得很興奮,看到完全不一樣的台灣。
從香港移民到美國的同學P:
去過台灣兩次。他知道很多美國同學去台灣之後都蠻喜歡台灣的,但是他對台灣
沒有特別感覺,他還是比較喜歡香港,覺得香港比較有活力~
美國同學A:
在台灣待了一年多,同樣也是出身紐約的都市人,頗喜歡台灣。
因為他是gay,有特別跟我提到他對台灣的同志生活還頗滿意。 :P
(另一位亞裔美國女同學:台灣人比較受美國的gay歡迎 <-說給我聽是什麼意思 XD)
以上是我的同學們對台灣的印象,
但是不能代表多數外國人的意見,
因為我這些同學都同時去過中國,
所以去台灣時常常會拿來跟中國做比較,
此外他們都或多或少會說中文,
而且都很常旅行,
算是比較可以適應台灣生活的外國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wuliaude 來自: 71.232.253.196 (11/30 15: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