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疫苗來自中國 智利確診率為何不減反增? 】
✏️這幾天隨著中國疫苗效用的爭議再起,發現了 #智利 是個很值得關注的案例。還發現從天堂掉回地獄的智利人充滿怨氣(文長~)
✏️ 大規模接種中國 #科興疫苗 的智利,本來應該是世界疫苗接種率優等生。但近來確診病例數不減反增,重新回到全國封鎖的緊急狀態。
✏️分析認為,在這場中國 #疫苗外交 危機的背後,是拉美國家對國際援助的需求、中國對扭轉疫情敘事的野心,以及智利政府的「豪賭」。
▫️報導全文: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huanjing/jt-04132021161215.html
▪️智利🇨🇱疫情危機 — 施打了上千萬科興疫苗之後
4月13日,智利政府公佈了令人緊張的疫情數字。智利衛生部證實,該國的重症監護病房(ICU)處於「危急狀況」,因為97%的床位已被新冠病毒重症患者佔用。
根據官方數字,過去14天,智利新冠肺炎的確診數增加了11%,當日確診人數紀錄甚至超過去年六月疫情最糟時的數字。
在這個太平洋邊人口不到1900萬、最富有的拉丁美洲國家,新冠疫情已造成超過100萬人感染,近25000人死亡。
「如果目前採取的措施仍沒有讓疫情數字下降,我們將不得不採取其他措施。」智利衛生部長帕里斯(Enrique Paris)在13號的記者會上說。
今年四月初,智利政府宣佈重新關閉邊境、全國進入封鎖狀態。
讓外界更感到困惑與擔憂的是,智利是新冠疫苗接種率世界排名第三的國家。自二月開始大規模施打至今,已有740萬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 ,佔人口的39%,其中481萬人已接種兩劑。
智利93%的疫苗是來自中國的科興疫苗( #Sinovac),其他則為美德研發的輝瑞疫苗( #Pfizer)。
如今疫情再次肆虐,人們困惑地問著:智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智利人: 「我們正在經歷最糟的疫情」
「我們正在經歷疫情以來最糟的情況,徬彿一切又重新來過,但更嚴重的是,我們正要進入冬季。」84歲與82歲的雷克夫婦住在距離智利首都車程約一個半小時的靠海城鎮比尼亞德爾馬(Viña del Mar)。
雷克先生(William Lake) 坐在他能夠看到太平洋的海景公寓裡告訴記者,智利自四月開始嚴格執行新的防疫規範: 居民每周只能出門兩次、每次兩小時,且要事先上網申請許可。另外,由於邊境封鎖,智利公民除非特殊情況不得出境。
「我與太太在2月8日接種科興疫苗,我記得很清楚那是週一,我們非常興奮地到一座能容納五萬人以上的大型足球場,政府設立了帳篷讓我們依序施打,只等待了約30分鐘,施打只花了十秒,一點都不痛,人們的情緒非常高昂。」
比起兩個多月前歡慶中國疫苗抵達智利的心情,此時被困在公寓裡的雷克先生感到有些氣餒,「你明白,這個國家正在受苦。」
法新社引述智利大學(Universidad de Chile)的最新研究發現,科興疫苗的保護力並不高。研究指出,僅施打一劑科興疫苗的28天內,保護力僅為3%。接種完兩劑科興疫苗兩週內,保護力上升為27.7%;兩週後,預防新冠病毒的有效率為56.5%。
這個數字與巴西日前針對科興的臨床實驗結果54%非常接近。
相較之下,輝瑞疫苗的保護力在多國研究的結果都在95%左右。
「打到輝瑞疫苗的智利人會說自己像中了彩票,感謝主,我打到了。」住在首都聖地牙哥的26歲小說家莎夏·漢尼格(Sascha Hannig)告訴記者,疫苗種類是由政府安排,但當她60歲的母親打上了輝瑞疫苗,家人們為她熱烈的祝賀。
「人們多少有這種感覺,中國制的產品不是最有效的……,我想這種負面觀感在科興疫苗效力低的消息傳出後,會更加惡化。」漢尼格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高福 在4月10日坦言,中國疫苗保護率低。他還建議採用幾種疫苗交替的接種方式提升效力。
這段發言引起國際關注,高福次日在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上澄清自己被媒體「誤解」,他說世衛組織對新冠疫苗有效性的要求是50%以上,而他只是提出改進的建議。
智利政府也出面為中國疫苗的保護率背書。智利科學部長庫夫(Andres Couve)說,科興疫苗在防止住院及重症上的保護率達到83.7%。
智利政府仍將繼續施打科興疫苗,目標在2021年上半年為1500萬人、即80%的人口接種,實現群體免疫。
▪️🇨🇳中國疫苗外交的野心 拉美「沒有選擇的選擇 」
中國醫藥公司生產的科興疫苗採用的是傳統的「滅活疫苗」技術,向人體注射已殺滅的病原體🦠,誘導免疫產生;而美國的輝瑞及莫德納疫苗則屬於新的「核醣核酸疫苗」🧬技術,抽取病毒內部分核糖核酸編碼蛋白製成疫苗。
科興疫苗雖然保護力較低,但能在常規冰箱下保存,運送方便,因此在沒有足夠低溫儲存設備的發展中國家能更有效地使用 。莫德納疫苗須存放在攝氏零下20度,輝瑞則需攝氏零下70度。
「中國在疫苗外交上看見一個非常獨特的機會,」美國非營利組織「美洲對話」(Inter-American Dialogue)亞洲與拉美項目主任瑪格麗特·邁爾斯(Margaret Myers)告訴本台,「首先,中國一直在努力塑造形象,確保自己不會被國際指責為大流行的罪魁禍首。這還是中國向拉美國家展示新興技術的機會,以及用疫苗向 #台灣 的邦交國 #巴拉圭 施壓等等。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中國在這個區域做的事情,常被拿來與 #美國 做比較。」
隨著疫情在中國獲得控制,中國已向53個國家提供免費疫苗樣品,並向至少22個下單的國家出口疫苗。
今年二月,當大規模的中國疫苗抵達拉丁美洲的智利、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玻利維亞等國,中國官宣還大肆批評美國等「富裕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疫苗需求不作為。
地球的另一端,秘魯電視台直播著秘魯總統捲起袖口施打中國疫苗的畫面;智利總統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則讚揚中國疫苗讓智利人在大流行中看見復蘇的希望。
邁爾斯分析,對拉美國家來說,中國的疫苗外交更像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就像拉美國家非常渴望投資,中國投資者就捧著錢站在那裡;在疫苗上,拉美人對發達國家的疫苗感興趣,但遲遲沒有辦法獲得……,而中國與俄羅斯就拿著疫苗站在你的門邊。」
▪️醫療外交 中國在拉美的形象危機控管?
研究發現,拉丁美洲能快速拿到中國疫苗及醫療援助,與過去十幾年中國在當地的投資經營、鞏固政商網絡密切相關。中國對拉美國國家的直接投資自2006年以來逐年快速增長,在34個拉美國家中,有19個國家已經加入中國的「 #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在當地帶來的就業機會及經濟增長,也讓拉丁美洲國家對中國的正面觀感在過去幾年上升。
以智利為例,2019年權威民調機構CADEM針對中國和美國在智利的形象做調查,對於「中美誰是智利更好的貿易夥伴?」這個問題,51%的受訪者選擇中國。 #智利人對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好感度高達61%,對當時美國總統川普僅30%。
「新冠大流行已經極大地反轉了這種情況。」智利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政治學助理教授烏迪內斯(Francisco Urdinez)一直在追蹤中國在拉美影響力,他告訴本台,在一份去年由他主持、針對拉美七國 #智利、 #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哥倫比亞、#巴西 和 #秘魯 的調查發現,中國的正面形象大幅下降。
「反中的情緒大幅上升,這個調查結果讓我非常震驚。大規模的口罩、測試紙、呼吸器捐贈並沒有對中國在拉美的形象產生積極影響。調查結果發現,一般民眾會把中國跟疫情起源國、病毒等較負面的詞彙連結在一起。」烏迪內斯說,上述調查是在去年五月,疫情開始在拉美國家爆發一個多月後進行。他正在等待新一輪民調結果出爐,幫助判斷中國「 #疫苗外交」是否扭轉了中國的形象。
坐在他位於聖地牙哥市中心的小公寓里,烏迪內斯和其他在智利受訪者一樣,都開始對封鎖感到疲憊。
「事實是,智利政府並沒有做好溝通,告訴民眾需要在第二針後,再等待兩周才有免疫力。第一針疫苗接種時是智利的夏天,很多人就開始恢復正常社交、度假,這也導致了一個重大的(疫情管控)失敗。」
他提到,2021是智利的大選年,智利當局在中國疫苗上下了很大的賭注,「疫苗的效果不僅關乎疫情控制,也關乎當權者的政治生命。」
「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台灣主要五大貿易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台灣主要五大貿易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贏過越南。今年早些時候,拜登政府恢復了與台北的直接談判 的評價
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依賴化石能源】美氣候變遷政策大轉彎,台不能繼續旁觀(02/07/2021 蘋果日報)
徐光蓉/媽盟氣候行動倡議發起人
元月20日拜登(Joe Biden)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立刻簽署行政命令:重返《巴黎協議》,廢止爭議已久的基石輸油管計畫的許可,並禁止北極國家保護區原油開採。6天後再頒行政命令——處理氣候危機的國內與國際策略,向全球展現解決氣候變遷危機的決心。美國氣候變遷議題的大幅轉向,意謂著台灣不能在此議題繼續做旁觀者。
拜登的氣候變遷目標:2035年前全美發電零碳排放,2050年美國淨零碳排放。不僅與持氣候變遷懷疑論的川普南轅北轍,更遠超過歐巴馬提出,2025年前比2005年減少26至28%的減量目標。
此外,拜登任命前國務卿凱瑞(J. Kerry)為新設的總統氣候特使與國安會成員;計畫於今年地球日(4月22日)召開氣候高峰會,邀請主要排放國,透過同儕激盪提升參與國的減量目標;盡速發展新的自願減量承諾(NDC)與氣候財務計畫,以符合《巴黎協議》規範;要求所有部會將氣候變遷列入政策發展時的重要考量。並一再強調氣候變遷是美國內政、外交、國家安全與國際貿易的重點。
如同武漢肺炎疫情,美國也是氣候變遷的重災戶;去年美國破天荒的發生22起損失超過10億美元的天災,總損失接近1兆美元。美國大氣海洋總署統計顯示,1980年至今,美國天災損失幾乎每10年增加1倍,40年共計損失1.88兆美元。聯合國災害風險中心報告,2000年至2019年,全球劇烈天災次數比前20年增加75%,40多億人受災,123萬人喪生,造成約3兆美元財物損失;如果不盡速遏止增溫,氣候變遷持續加速,未來地球可能不適人居。
由於意識到氣候變遷威脅不認國界,唯有一起努力才可能化解危機,2015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在這樣氛維下,無異議通過《巴黎協議》:控制增溫遠比2度低,並追求增溫不超過1.5度;人為排放盡早達最高峰,於本世紀中起,人為排放與自然吸收相當;締約國自提NDC,每5年為期調整等。
只是5年過去,全球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仍上升,各國提交的NDC在2030年總排放仍比「增溫不超過1.5度」的路徑多290至320億噸,約合目前全球年排放量的一半。2019年全球增溫已達攝氏1.25度,10年內就可能超過「增溫不超過1.5度」的目標。稍可安慰的是,近期宣布零碳排的歐盟、日本、南韓、中國與美國,佔全球總排放6成,排放大國的積極目標給氣候變遷危機帶來一絲希望。
台灣在1998年為因應國際氣候變遷協商召開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往後除了2008年至2009年因全球金融風暴經濟萎縮導致排放降低外,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持續增加,2018年已經較1990年多143%;環保署公布的台灣NDC以2005年做基準(排放量比1990年高136%),設定目標於2050年比基準減半(比1990年多18%)。台灣NDC和巴黎協議的零碳排放路徑差距非常大,總能源消耗持續緩緩上升,加上再生能源發展動力不足等因素,導致台灣在國際氣候變遷表現指標評比(CCPI)一直停在後段班。
選一個高排放年做基準,經濟活動又一如往昔,台灣氣候變遷政策像是為存在而存在。早年想法很簡單:台灣不是締約國,最大貿易夥伴美國不會同意大幅減量,台灣社經體制可以繼續依賴化石能源。
這心態在政府想爭取加入《UNFCCC》時陷入兩難:真要跨出去跟上國際腳步,或仍故步自封維持現狀?今天,美國政府表明在氣候變遷議題的態度,拜登團隊選前提到未來將以美國經貿實力做槓桿,期盼他國參與氣候變遷議題,並懲罰欺騙造假的國家。台灣沒有多少選擇空間。
在氣候變遷議題領先的國家,元首必須展現強烈的政治決心,國家機器才會被激勵啟動,氣候變遷才可能在政策制定時被認真納入考量。台灣雖然人口排名全球第53名,但能源使用、人均CO₂排放與用電量均在全球前10、20名;台灣必須先要求總能源與電用量不再增;制定符合控制增溫不超過1.5度路徑的2025年或2030年目標;認知台灣地狹人稠、水資源缺乏,無法容納大規模二氧化碳吸收或封存,實際降低排放才是根本;減量政策還應顧及弱勢族群,糧食安全與生物多樣性的維護。
從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台灣是極少數不必封城、可以正常生活的國家。主要應歸功全民從2003年SARS疫情的慘痛教訓,學習到該如何群策群力防禦外來的衝擊。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問題,期盼台灣可以類似嚴肅認真的態度主動面對,今天一分的努力可以減輕未來十分的負擔。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207/AHWRUM2A35HCRNNFVVTQWCVHRQ
♡
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去年2019的6月,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大規模抗爭,那時我寫下了一篇文章,今天回顧起來,特別有感覺。在美中貿易衝突、國際生產線開始慢慢移出中國、加上中國內部政權矛盾之下,內部壓力需要出口,中國走向零和賽局,香港恐懼終將成真。
舊文重發,我們台灣人千萬記得,寧可走一條艱辛但實在的路,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強化自己的體質,才能長久生存。
------
#紐倫港時代的終結
#香港人與中國當局恐懼的微妙交集
文:3Q 陳柏惟、好過日編輯部
日期:2019/06/16
今天,百萬香港人再次走上街頭,抗議港府與中國拒絕撤回送中條例,並要求特首林鄭月娥下台。「保衛香港」的布條、大旗四處都可見。然而,港府與中國無恥地推卸責任,中國意圖切割,把修法推給港府;香港則想抹黑台灣,意圖轉移焦點。
今天,我和好過日的夥伴要跟大家談的就是,在周恩來「現況不變、長期利用」政策走到盡頭時,百萬香港人對香港地位的憂慮,和中國對示威壓力的以退為進,到底從何而來?
#紐倫港的時代代表什麼
話說,2008年,當金融風暴還不到不可收拾,馬英九還是藍營的神,香港的一國兩制雖處處裂縫仍然聳立時,《時代雜誌》創造了「#紐倫港」(Ny-Lon-Kong)這個詞,並且說:「了解『紐倫港』,你就了解我們這個時代。」
這個詞,是由紐約、倫敦、香港三個城市的字首組成,這三個城市都在盎格魯薩克遜民族手上壯大,同樣講著英文,從傳統海運大港逐漸轉為資訊與金融的中心,同樣有著開放接納移民的海洋文化(至少以前如此)。在全球化的時代,這三座城市成為了全球金融網路的中心,成為全球經濟的領導城市。
更微妙的是,紐倫港建構的全球化秩序,讓中國得以崛起,在英美制度與中國人力資源與市場的結合下,中國統治下的香港,中資大舉湧入,97後不到十年,香港股市中資佔比就從1/4上升到過半,中國、香港互相利用,這不是就中國人和錢進來,香港發大財了嗎?
#時代雜誌的描述有憑據嗎?
若以全球較具公信力的指標,如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GFCI)來說,從那時到現在,紐約、倫敦、香港一直佔據榜單的前三名。然而,其中香港的地位是最不穩固的。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紐倫港」這個詞,在創造它的紐約或倫敦都少人聽說,反而香港人常常掛在嘴邊,作為這個城市與紐約、倫敦平起平坐的象徵。
十一年過去後,那時意氣風發,自信可以靠著中國為靠山繼續繁榮至少四十年的香港,卻發現一國兩制的美夢提前走到了盡頭。
#紐倫港的終結和其意義
當西方發現了中國利用西方貿易與金融體系,爲其國企建立龐大資本與不平等競爭優勢時,開始嘗試限制中國在透過「全球化」建立「中國帝國體制」的野心。香港,一方面成為中國在貿易戰中對外調節的窗口,但一方面中國卻想掐緊香港的脖子,加緊對香港的控制。
香港的金融地位,成也中國,敗也中國。沒有中國的市場,香港不能爬到目前的地位,但若被中國直接統治,香港也會失去目前的地位。
目前看來,除非中國肯接受國際要求,尊重國際貿易規則,放棄盜竊智財權等作法,否則貿易戰情勢升高在所難免。而若中國不肯尊重香港的法治與「有限自由」,香港在國際投資人心中的可信任度也會越來越低。
2016年,同樣系出大英帝國同門的新加坡超車香港,就有港媒示警「紐倫港」要變「紐倫坡」。儘管以2019指標而言,香港仍位居第三,然而第四的新加坡、第五的上海、第六的東京都是區域競爭對手,不少人預測,若一國兩制提前告終,國際企業會優先以新加坡為轉移對象,而中企不再需要香港,則會回歸上海、深圳、北京。
對香港人而言,最好的結果是成為如新加坡的城邦國家,同時又和中國保持緊密合作關係。然而,就算對雙方有利,中國也不可能同意;次好的選擇是維持「原版」的一國兩制,然而,中國不想實踐講好的真普選等港人權益,想提早扼殺這個選擇。
對中國而言,最好的結果是假的一國兩制,政治上緊密控制香港,只維持對自己有利的「金融特區」「關稅特區」地位,然而,這個選擇也被看破手腳。因而,在各方壓力下,中國暫緩動手,但遲早要再找新的破口。「紐倫港」,終究要走到盡頭的。
#對台灣的啟示
和東亞金融中心香港、東南亞金融中心新加坡相比,過去同樣被稱為「四小龍」的台灣與南韓,在GFCI中首都台北僅排名第34,首爾則是第36。
這顯示,台灣與南韓僅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扮演區域中心的角色,影響力不如高度與英美接軌的新港,內需市場也沒大到能撐起上海、東京這樣的金融中心。
然而,香港因為太依賴中國,香港產業已經失去多元性,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全球創科城市排名、亞洲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反而常落後星台韓。
在97之前,台灣政府曾期待台灣能取代香港的亞太經貿中心地位,然而,不論是在法治以及國際化程度,以及市場腹地上,台灣均難以承接這角色,應該說,不需要「強求」這個角色。
在國際體系上,台灣在製造業上,比起金融上,有更重要的角色,維持金融體系的彈性與健全,足以支撐產業投資需求,對台灣的重要性更高。比起讓高雄成為「金融中心」,不如先解決舊產業的環境外部性問題,引進足夠的 高教機能,完成產業轉型,更為重要。
或許「紐倫港」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中國自以為能用極低的代價,「打著紅旗反紅旗」,藉著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搞自己的帝國主義,終究會被看破手腳。與其走好高騖遠或投機取巧的路,台灣還是得走一條艱辛但實在的路,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強化自己的體質,才能長久生存。
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台灣主要五大貿易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台灣主要五大貿易國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出口2020、台灣進口產品排名、台灣出口商品有關資訊與科技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數位感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20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進口最多產品、台灣進口物品、台灣進出口商品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 ... ... <看更多>
台灣貿易夥伴排名2019 在 台灣主要五大貿易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台灣主要五大貿易國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台灣出口2020、台灣進口產品排名、台灣出口商品有關資訊與科技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數位感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