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十屆第四會期開議在即,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於昨(7)日提出本會期優先法案,總共包含 #11大面向,#28部修法。
邱顯智委員|要生活【居住正義、性別平等工作法、就業保險法】
《#房屋稅條例》:針對臺灣嚴重的囤房問題,時代力量提出修正,希望讓台灣的年輕人買得起房子、看得到未來。
《#性別平等工作法》、《#就業保險法》:時力力量持續關注家庭照顧政策。目前政策存在「家庭性別角色分工不平等」及「家庭照顧假及育嬰留停津貼不充足」等兩大問題。時代力量將提案修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及《就業保險法》,以減輕雙親在職場上遇到的阻礙與困難。
立法委員 陳椒華|要安全【防止中資滲透、防範極端氣候】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外國人投資條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組織法》:近年來,中資透過資金繞道方式,偽裝成僑外資以規避台灣法規審查。為了守護國家安全及經濟,防範中資滲透,時代力量將在新會期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外國人投資條例》修法。
此外,為了讓把關中資的投審會得以妥善守護臺灣產業、經濟,時代力量也將推動提升《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組織規程》至組織法層級。
《#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時力力量認為,目前國內對於碳排放減排目標過於保守。面對極端氣候頻繁及國際開徵「碳關稅」趨勢,我們提出《溫管法》修法,讓台灣持續邁向碳排歸零的目標。
王婉諭委員|要健康【改善運動環境、強化食安制度、保障夜間勞動】
#持續推動體改、《#國民體育法》再修法:東京奧運結束之後,時代力量期盼能夠延續東京奧運的動能,持續推動體育改革,讓台灣從奪牌大國往運動大國邁進,讓運動成為國人的一部分。
《國民體育法》修正之後,各單項協會仍有許多問題,包含民眾參與淪為形式、人事輪替、利益迴避制度不週、體育團體重要幹部遴選無排黑條款等。因此,時代力量提出《國民體育法》修法,以改善這些問題。
《#食農教育法》、《#學校飲食法》:
先前,台灣曾爆發塑化劑及黑心油等重大食安危機,引起國人對健康以及飲食的恐慌。針對現代飲食與農業的連結越漸疏遠,時代力量認為需要有系統性的法源以及政策的盤整,以助於民眾對健康及食安有更健全的認知。
因此,時代力量將在本會期提出《食農教育法》,規範國民參與各種與糧食有關的體驗及實作的課程,並強化對食安及有機健康食物的認知。
此外,針對現行學校營養午餐縣市經費落差過大、菜色不佳、營養師配置不足等問題,時代力量提出《學校飲食法》,要求縣市及學校應成立相關委員會,並納入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家長、學生代表,共同討論並改善校園飲食,以此健全國家食農教育以及學校飲食健康的政策。
#保障夜間勞動
日前,大法官釋字第 807 號解釋宣告「勞基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限制女性勞工夜間工作的規定違憲,令外界擔憂將影響夜間工作者的權益及健康安全,實有立即修法的必要。
時代力量認為,應把此次釋憲視為重新檢視我國夜間工作者勞動條件的契機,我們也將在本會期提出修法,主張勞工的保障應不分性別,並研擬加成薪資和工時規範,以改善夜間工作及輪班制勞工的勞動條件和身心健康。
【人權保障、司法改革法案】
除了上述法案外,時代力量先前推動攸關人權保障及司法改革的法案,包含《#集會遊行法》、《#警察職權行使法》、《#貪污治罪條例》、《#不法關說罪》、《#不法餽贈罪》、《#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公益揭弊者保護法》等重要主張,這會期也將持續推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horts 【#雞蛋大比拚 | 挑好蛋的三大撇步!】 好蛋到底怎麼選? 要挑白蛋還是紅蛋? 大蛋還是小蛋? 該不會連蛋黃顏色都要講究? 別煩惱了! 馬上跟著 #雞蛋大比拚 的腳步 三步驟挑出健康美味的好蛋! _ 臺中市養雞協會 X 臺灣吧 新鮮洗選有溯源,紅白大小一樣好! 一起來吃好...
台灣 食農 教育 協會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
「吃的疫苗」營養三法帶動食安軟實力
民眾黨團籲:政府應盡速推動營養三法!
政府守護台灣民眾的健康其實除了推廣疫苗之外,也應該呼籲注重「吃的疫苗」,也就是增強自身免疫力,靠營養均衡來維持健康。台灣民眾黨團幹事長蔡壁如、副總召高虹安和立委賴香伶邀請台灣營養基金會創辦人黃青真、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和長庚科大保健營養系副教授許青雲今(6)日共同召開記者會,盼推動營養三法:《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食農教育法》、《學校供餐法》,讓全民「省錢賺健康」。
立委蔡壁如表示,我國健保支出健保支出總額以每年5%的比例成長,年增約300億元,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支出,因此民眾黨團呼籲推動營養三法,吃得營養正是健康的第一要素。食安是國安問題,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宗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是社會未來的首要目標,除了三月底民眾黨團開過的《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公聽會外,對於《食農教育法》、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學校供餐法》也持續推動;這三個法案分屬衛福部、農委會與教育部,三者同樣重要、不能偏廢,國民的健康需要跨部會通力合作。
蔡壁如強調,《食農教育法》主要概念就是推動友善農業及食品產業,致力於全體國民取得安全、營養且足夠的糧食;其中「蔬食友善環境」、「地產地銷」與「剩食」是主要的三項核心概念,也呼籲減少浪費、吃得安心。食安與農業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對於現代人飲食都非常重要。隨時代進步,食安監測都達一定水準,更應該從如何吃得更好的角度來思考,增進國民福祉。
立委高虹安強調,政府有責任給予學生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尤其學校營養午餐這一環更不容忽視;但相較於早已制訂有關學校飲食健康,並將飲食納入教學的日本、韓國,台灣在學校供餐上並無完整的規範,僅在學校衛生法中訂定五條規定,不僅無法涵蓋學校供餐所面臨的問題,也未能推動飲食營養教育或健康促進的觀念,反而是讓地方政府各自為政,導致學生膳食品質參差不齊。全台在學期時間每日供應近180萬份的學校午餐,卻僅有538位營養師替學校供膳把關,相當於一位營養師需要負責3345位學童的營養午餐,營養師、廚工人力不足、待遇有待加強等,均直接影響到學生用餐品質;更不用說偏鄉地區學校履次面臨辦伙規模小、經費不足,導致供餐廠商流標的困境。
高虹安呼籲政府應訂定明確且全國通用的供餐規範與標準,避免一國多制的營養標準,造成不同地區學童發展不均而耽誤學生成長。在資源分配上,也應訂定因地制宜的價格機制,增加對弱勢、偏鄉學子供餐的補助比例和總額,才可能對全國的學生都提供優質的膳食,讓他們營養、健康、快樂的成長。
立委賴香伶則表示,日常生活中如未充分攝取維持健康身體所需的必要營養素,就會陷入「低營養」,長期下來容易因為體力和免疫力降低而受到感染,甚至引起低蛋白血症;甚至到了高齡期,人體用營養打造身體的能力,比不上分解身體組織以獲取熱量的能力,就會發生肌力和肌肉量減少的肌少症。肌力下降就容易感覺疲累,活動力下降,導致身體功能衰退,又造成活動量減少,食慾更差,低營養問題更嚴重,陷入惡性循環;75歲以上的高齡者需要照護的原因之中,低營養等身心活力下滑所占的比重,已經高於腦中風等疾病了。
賴香伶強調,行政院永續會於108年7月亦提出「臺灣永續發展目標」,其中的核心目標為「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政府應該要制定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計畫,並遵循台灣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7月健保署公布2019年10大燒錢疾病,慢性腎臟疾病再度居首,39.7萬人共耗費533.16億元;其次是糖尿病309.6億,齒齦炎及牙周疾病花費180.03億居第三。這些慢性疾病的發生很可能與飲食有關,若國家致力於促進正確健康飲食觀念、攝取均衡的營養食物,都能緩和或降低國人的慢性疾病負擔。此外,訂立政府機關(構)應支持或協助辦理實物給付之團體,要將營養問題納入考量;政府也應擬定國民營養及飲食建議攝取基準。
台灣營養基金會創辦人黃青真表示,在國家發展進步神速的當今台灣,政府居然沒有整體的政策與規劃,四十年前的衛生署已警覺這項業務需要具專業之專責單位,而提出「國民營養法」立法之議;立法未成,此業務隨著組織變遷,持續由早期「食品衛生處」、「食品藥物署」至目前之「國民健康署」兼辦,遑論其他相關機關單位。相對於日常生活中常見之菸害防治、癌症早期篩檢等宣導,提高「飲食健康識能」與推行「健康飲食環境」之宣導極為少見,呼籲政府「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立法不能再在等下去!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表示,全民免疫力提高不只在於打疫苗的保護,更是應該從胎兒到銀髮的全人健康營養照顧檢視,Covid-19疫情下,這幾個月凸顯我國飲食、健康和教育相關的公共政策十分脆弱。台灣孩子的齲齒比例高、體位不佳、飲食營養失衡、學校午餐亂象等種種問題,在欠缺學校供餐法、國民營養法的情況下,正說明了錯誤或遲滯的政策,已經將台灣孩子們的未來帶到險境。執政者必須立即作為,不僅僅是農委會推出《食農教育法》而已,更應由中央層級來跨部會推動攸關著下一代台灣人的健康三法,從根本為兒童和國民的全人身心發展通盤規劃。
民眾黨團表示,行政院應盡速將《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及《學校供餐法》的草案送至立法院審議,並在本屆第四會期完成三讀立法,以增進國民健康,強化防疫韌性。.
台灣 食農 教育 協會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直播】黨團記者會〡吃的疫苗:營養三法帶動食安軟實力
●時間:2021年8月6日(週五) 早上09:30
●出席人員:立法委員蔡壁如、立法委員賴香伶、立法委員高虹安、黃青真(台大退休教授)、金惠民(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許青雲(長庚科大保健營養系副教授)、黃嘉琳(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
●說明:為了增強防疫韌性,守護台灣民眾的健康除了靠疫苗,我們還要有自身的免疫力,靠營養均衡來維持健康。食安是國安問題,為了積極提升消費端的意識、知識與能力,應同時訂定《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食農教育法》、《學校供餐法》,並標舉核心價值,方能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全民健保支出前十大疾病有多項為慢性病,包括腎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等,與營養及健康飲食密切相關。我國健保支出健保支出總額以每年5%的比例成長,年增約300億元,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支出,推動營養三法,可以「省錢賺健康」。
這三個法案主管機關分屬衛福部、農委會與教育部,民眾黨團認為,營養三法三者同樣重要不能偏廢,國民的健康需要跨部會通力合作,行政院應儘速將《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及《學校供餐法》的草案送至立法院審議,並在本屆第四會期完成三讀立法,以增進國民健康,強化防疫韌性。
台灣 食農 教育 協會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horts
【#雞蛋大比拚 | 挑好蛋的三大撇步!】
好蛋到底怎麼選?
要挑白蛋還是紅蛋?
大蛋還是小蛋?
該不會連蛋黃顏色都要講究?
別煩惱了!
馬上跟著 #雞蛋大比拚 的腳步
三步驟挑出健康美味的好蛋!
_
臺中市養雞協會 X 臺灣吧
新鮮洗選有溯源,紅白大小一樣好!
一起來吃好蛋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XiiSK2z8mc/hqdefault.jpg)
台灣 食農 教育 協會 在 台灣好食材Foodi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台灣時,就引進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在屏東栽種、發酵、日曬,然後運往歐洲加工。400年後,屏東的果農把可可豆重新種回來了!From tree to bar,從可可樹栽種、發酵……到製成巧克力,百花齊鳴,發展出台灣味道的巧克力工藝!台灣的可可故鄉:屏東,也成為巧克力夢工場孵夢地了!
屏東12家巧克力夢工廠
1可可丘工坊/邱奕純姐妹 可採鮮果&喝鮮果多多的夢想基地
2邦尼巧克力工坊/劉美玉 碩士生愛上巧克力
3喜樂可可咖啡園/張凱晃、陳美芳夫婦 嫁接可可樹的美好果實
4 TC巧鋪/邱濬宇、邱濬文兄弟&邱爸爸 古厝巧克力實驗室
5古漢今健康草本坊/曾志元、郭怡婷夫婦 冷壓萃取可可脂、入皂
6心悅可可坊/黃子員 可可豆療癒我了
7邱氏咖啡巧克力 Choose Chius/邱銘松、邱育廣父子 可可膏做濃醇可可牛奶
8惜福可可農場、屏東縣可可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毅建 推動屏東可可產業的推手
9林后可可農産公司/洪誼靜 變水嫩的可可生技保養品
10趣訪農園可可咖啡/張東明、曾慧英夫婦 養生健康不脫脂可可粉
11牛角灣巧克力咖啡農園/賴錫賢夫婦 食農教育&巧克力咖哩食堂
12福灣莊園巧克力/許峰嘉、許華仁父子 台灣好食材做世界級金牌巧克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rCtq1TJzd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