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融不排除旅外的可能,另外P+和T1也會考慮
同時也有69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
「台銀」的推薦目錄:
台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銀、富邦在今日進行了一場友誼賽,最終由富邦勝出
台銀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台銀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疫情三級警戒,幾乎所有展演活動,都全面停擺或延期,讓藝文團體遭遇嚴重衝擊。除了藝文紓困4.0之外,考量到非營利演藝團體的貸款比較不容易,文化部和文策院、台銀及合作金庫等單位,再推出「演藝團體紓困貸款專案」,初估有超過6千個團體可受惠。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320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台銀 在 球給彭尊 SPOOT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久違的球員介紹,因為疫情的關係這次沒有對敏哥發出邀約,希望未來有機會能訪問到超自律的阿美族戰士!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rydercic/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RYDER70536
⟡ 工作邀約請來信 ➔ ryder70536@hotmail.com
台銀 在 臺灣銀行粉獅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吼~點獅成金! 我是舞獅寶寶,歡迎大家成為我的粉絲,以後我會舉辦各式好康活動喔~ 還有理財、黃金及相關理財資訊,輕鬆報給你知! 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0 號, Taipei, ... ... <看更多>
台銀 在 先刷退再加班台銀分行被踢爆違反勞基法-民視新聞-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視快新聞】台北市政府動局日前接獲議員陳情,台灣銀行分行涉嫌要員工先打卡再加班,規避加班費之情事,目前 ... ... <看更多>
台銀 在 [心得] 台銀的那些事2020 - 看板Finance 的推薦與評價
銀行的那些事
序
起初是因為喜歡的女生想進銀行,一直問到底哪家銀行比較好?在解題的過
程中,自然而然就對各家銀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最後就順勢寫了「銀行的那些
事」一系列文章。第一版寫於2010年,從臺銀寫到上海商銀,總共寫了14 家
臺灣代表性的銀行,第二版於 2015年對臺銀到國泰世華等9家銀行進行翻修,
第三版則於2019年對臺銀到臺企銀等7家官股銀行做補充說明。
第一版的完成出於偶然,那為何會想再翻修呢?一方面可以驗證對銀行業的
認知是否有比以前更為深刻,另一方面則是這幾年辦了不少金融聚會,聽到同業
的美麗與哀愁,趁這個機會將心得整理出來,算是對參加金融聚會的朋友們一點
回饋。第三版因為急於編印成書,所以只重寫了7家官股銀行。這次,希望能夠
對第一版的14家銀行都能全部重寫,可以對銀行業有些許貢獻,也算對40歲的
自己有一點交代。
有別一般介紹銀行的文章,都是用管理者或投資者的角度進行分析說明,偏
重財務與獲利方面。本書試著用員工的視角來對各家銀行 進行觀察,著重政策
與制度對員工所造成的影響,希冀金融業新鮮人 能夠對銀行業有初步的了解,
並因此做出相對應的職涯規劃。同時,亦加入各家銀行的歷史淵源與恩怨情仇,
七實三虛,用說書人的方式來增加可讀性。寫作是興趣,銀行是工作,寫寫幾篇
與銀行相關的文章,並集結成冊,自娛娛人,以後老了回顧,應該會感慨年少的
輕狂無知吧!
臺銀的那些事2020
臺灣銀行
世界排名:177(2019/12)、2020年 1-7月獲利:6,382M(稅前損益)、
淨值:375,546M(市佔9.47%)(2020/6)、資產總額:5,162,781M(市佔9.73%)、
存款餘額:4,005,610M(市佔9.49%)、放款餘額:2,876,772M(市佔9.35%)、
國內分行家數:163、員工人數:8,128(平均年齡 45.65、平均服務年資:18.20)
(108 年報)
海外據點:上海分行、上海嘉定支行、香港分行、廣州分行、福州分行、紐約分
行、東京分行、倫敦分行、洛杉磯分行、南非分行、新加坡分行、雪梨分行
孟買代表人辦事處、仰光代表人辦事處、胡志明市代表人辦事處、曼谷代表人辦
事處、雅加達代表人辦事處、馬尼拉代表人辦事處、矽谷代表人辦事處、法蘭克
福代表人辦事處、吉隆坡代表人辦事處、
土地銀行
世界排名:230(2019/12)、2020年 1-7月獲利:7,371M(稅前損益)、
淨值:172,365M(市佔4.35%)(2020/6)、資產總額:3,003,511M(市佔 5.66%)、
存款餘額:2,574,186M(市佔 6.10%)、放款餘額:2,092,226M(市佔 6.80%)、
國內分行家數:150員工人數:5,821(平均年齡 44.03、平均服務年資16.43)
(108 年報)
海外據點:上海分行、香港分行、紐約分行、洛杉磯分行、新加坡 分行、天津
分行、武漢分行
吉隆坡代表人辦事處
合作金庫銀行
世界排名:197(2019/12)、2020年 1-7月獲利:9,722M(稅前損益)、
淨值:233,736M(市佔 5.89%)(2020/6)、資產總額:3,708,636M(市佔 6.99%)、
存款餘額:3,077,073M(市佔 7.29%)、放款餘額:2,263,284M(市佔 7.36%)、
國內分行家數:269 員工人數:8,491(平均年齡44.98、平均服務年資18.38)
(108年報)
海外據點:福州分行、德他拉支行(柬埔寨)、暹粒支行(柬埔寨)、 市中心支
行(柬埔寨)、永盛支行(柬埔寨)、西哈努 克支行(柬埔寨)、堆谷支行(柬埔
寨)、菩森芷支行(柬埔寨)、天津分行、 蘇州分行、蘇州高新支行、金邊分行、
雪梨分行、墨爾本分行、長沙分行、香港分行、馬尼拉分行、洛杉磯分行、西雅
圖分行、紐約分行、永珍分行、臺灣聯合銀行(比利時)、
北京代表人辦事處、仰光代表人辦事處
身為臺灣第一大銀行,銀行業的護國神山,存、放款量皆穩居第一名,以約
第二名合庫銀一半的分行量,與相對少的員工,卻能夠在維持一定獲利又能夠承
作政府的各項政策性業務,臺銀為臺灣銀行業的龍頭的確當之無愧。不管是開放
民營化以前的臺銀,抑或是只剩下二間公股銀行的臺銀,能進臺銀的人平均素質
幾乎是銀行業最高。臺銀,或者是稱為臺灣金控,唯一國家金控,員工享有接近
公務員的保障與福利,與相對於其他銀行員較高的社經地位,在盛名之下,也多
負擔了許多業務。
2020年原本是臺銀脫胎換骨的一年,在經歷了臺、土、輸薪資齊一化之後,
連同2018年的公務人員加薪,臺銀2018、2019與2020連續三年調升薪等表,
整個薪資結構變得非常有競爭力,有利於徵才。另外,調薪制度正式與公務人員
脫鉤,只要績效夠好,臺銀就可以加薪,而不用再跟公務人員綁一起。此外,軍
公教18%優惠存款的改革,讓臺銀少了龐大的利息支出,之前海外布局札下的根,
也逐漸開花結果,海外獲利占整體獲利的比重更形重要,一切的一切,都讓臺銀
看起來無限光明。
然而,新冠肺炎的疫情打亂了這一切。海外放款案的倒帳,國內大小企業的
援助,個人的紓困方案,甚至調降放款利率,所有銀行業今年所面臨的問題,臺
銀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甚至,身為國家銀行,三倍振興券與各種政策性紓困方
案,臺銀不只要做,也要做的比其他銀行更好,讓今年本來樂觀的獲利目標蒙上
陰影,也讓原本已經夠精實的臺銀員工更加共體時艱的忙。
百分百國營銀行是美麗也是哀愁,儘管為了因應巴塞爾協定,財政部陸續為
臺銀增資,但速度依然比不上世界各大銀行的增資速度,臺銀的世界排名從2009
年的151名跌到了177名,除了離百大愈來愈遠之外,在臺灣也從第1變成落在
中信銀(155名)與兆豐(171名)之後,排名掉到第 3,這無疑對一向以臺灣
龍頭銀行自居的臺銀是一大打擊。
要怎麼看銀行的排名呢?用存款來看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有多少存款才能有
多少的放款,正常存款多不代表放款也多,但存款少就代表放款一定不會多,所
以用存款量來排銀行的排名是常用的方式之一。這樣的話,臺銀正常就是台灣的
龍頭銀行。但後來就改成看資產的方式,類似:放款+現金=存款+股本,銀行的
資產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放款,畢竟有存款卻放不出去也沒有用,而放款量大,存
款量就一定會大。
所以有的銀行世界排名法是看資產,可以理解成看資產的排名就是看放款量
的排名。但這樣後來出了問題,有的銀行存款量大,放款量也大,資產就變大,
但其實自有資本很少(可理解成普通股的數目),順風的時候可以靠大量的存、放
款賺利差,但逆風時會因為資本太少,而沒辦法保障存款人的權益。可能一家銀
行的資本只有200億,但放款可能高達1兆,萬一出現大量的倒帳,銀行是沒有
能力去負擔的。所以就有巴塞爾協定,公式像是放款/第一類資本(以普通股為主),
強迫銀行如果要放款,就要有足夠的自有資本,不能像以前一樣,只靠存款就去
放款,這樣就對存款人比較有保障。
第一類資本,尤其是普通股是需要成本的,是要發股利給股東的,所以放款
的成本除了原本的存款利息,也需要加入要發給股東的股利,導致放款成本變高。
這樣就要謹慎放款,不然放愈多虧愈多。反過來,如果普通股太多,但放款放不
出去,這家銀行就需要用財務操作或手續費等方式來增加盈收,否則無法發給股
東足夠的股利,股價就會下跌。因此,與其看銀行的資產來排名銀行,不如看第
一類資本,一方面第一類資本愈大,表示銀行的自有資本愈多,另一方面,銀行
有發股利的壓力,就會積極去想辦法獲利,否則無法對股東交代。所以The
Bankers 的世界排名就是以第一類資本來排名。
很多銀行建立存匯行與通匯行時,會規定要是世界排名200大或300的銀行
才行。有的國家要設立海外分行,也規定要世界排名多少的銀行才能夠進來。簡
單的說,第一類資本大正常表示普通股多,資本雄厚,可以大量放款、有錢作財
務操作,並且能夠維持一定獲利,股東才會願意買單一直增資,而得到與世界其
它銀行建立關係的權利,並且可以到海外去設置據點,也才能擁有世界級的知名
度,比較容易掙取到國際聯貸案。
只有能一直維持獲利動能的銀行才能一直增資,擴大放款量並維持股價。從
股價就可以看出銀行的未來,兆豐與玉山離20元還有很大的空間,代表還有增
資的空間。而1x元股票的銀行股,增資的難度較高,當然低於10元的,就又更
難增資了。所以用第一類資本來看銀行排名,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泛官股銀行的
獲利一直在1xx億左右的話,就很難再增資,不然股本擴大,EPS下降,股價就
會下降,所以世界排名很難前進,也因為放款成本提 高,要同時考慮存款成本
與股本,所以銀行放款不能再求量大,而需要將錢放在 刀口,不能承作一堆低
利貸款,而要將獲利重心從利差移轉到手續費與財務操作上才行。
臺銀身為放款第1大行,光要符合資本適足率的規定,就有增資的壓力。另
外,身為國家銀行,世界排名也不能太難看,這也是另一個增資的壓力來源。而
最重要的原因當然還是臺銀的主要獲利來源還是靠存、放款利差,即使已經是放
款第1大行,為了要增加獲利,也只剩增加放款一途,而更多的放款就代表著更
多的資本。
為了讓臺銀有能力能夠繼續承作各種政策性放款,也為了國家銀行的門面,
財政部為了臺銀的增資不遺餘力。有了財政部的支持,也因為沒有股價壓力,臺
銀還是繼續維持大規模放款的傳統,賺取存、放款利差,來達成法定盈餘。當然,
更多的放款則表示更多的增資,所以財政部對臺銀的增資之路,暫時還不會停止,
也讓臺銀朝著回歸臺灣第一邁進。
身為臺灣的龍頭銀行,臺銀一舉一動也常常是立委關注的焦點。歷任的董事
長幾乎都身兼銀行公會理事長,因此一到任除了要盡力配合政府政策之外,也都
非常努力想表現一番。當然,臺土合併,或者是臺銀併輸出入銀行會是最顯而易
見的政績,但蔡政府在新冠肺炎的災情下,能守住疫情防線與穩住國內經濟已是
首要任務,在金融改革與銀行合併這一塊,似乎沒辦法有太多的著力點。
雖然,金管會歷任主委努力想促成民營銀行的合併,甚至是敵意合併,但若
沒有8大行庫帶頭合併出一家市占超過10%的銀行,對民營銀行而言,實在沒有
什麼合併的壓力。對民營大型行庫的中信銀、富邦銀、國泰世華而言,合併 8
大行庫才具誘因,合併其他小銀行並沒有太大的價值,但台新彰銀案的懸而未決,
也讓這些民營銀行不敢有大動作。
既然合併希望甚微,身為國家看板銀行,最重要的政績之一當然是配合政府
的新南向政策。於是,臺銀以驚人的速度在新南向國家開設了許多海外分支機構,
像是馬尼拉、吉隆坡、胡志明市、雅加達等辦事處,東南亞的布局幾乎是台灣銀
行業中最完整。而除了東南亞之外,臺銀也設立了雪梨分行、矽谷辦事處、法蘭
克福辦事處。
雖然,這些新設立的海外分行與辦事處無法反映在獲利上,初期甚至是虧損
狀態,但海外獲利已成為國銀的重要獲利來源,今日不做,明日後悔,已成了海
外布局最大的考量。隨著整個臺銀的海外布局日趨完整,臺灣龍頭銀行的地位更
加穩固。對外,臺銀海外據點的擴展成果卓著。對內,也試著改善臺銀論資排輩
升遷慢與職務輪調大不易的二大長期令人詬病的痛處。但改變升遷考核辦法茲事
體大,光工會這邊就過不了關,而且影響太多人的權益。事實上,在沒有辦法擴
張分行的情況下,主管員額是固定的,多少人退休,就只能補多少人升上主管,
在一個幾乎沒有人離職然後都待到退休的公司裡,升遷緩慢是必然的結果。
論資排輩,在沒有明顯的業績考核辦法來決定高下,與充滿考試高手的臺銀
裡,變成了一個最簡單的升遷考核辦法。於是,能改善的只剩下職務輪調了。由
於,太常輪調容易產生作業風險,許多分行經理都不太願意太常做職務輪調。於
是,一個提供30歲以下優秀行員到總行各單位長見識的計畫出現了。當然,這
個政策造成了許多的不滿,在各分行忙著洗錢防制的同時,又要將寶貴的年輕人
力派出去見習,讓許多留守的人叫苦連天。
更重要的是,臺銀充滿了優秀人才,各個重要的位子早就塞滿了人,尤其是
這十幾年來考進來的人都擠在高級辦事員或領組這個層級,根本沒有位子塞這些
優秀的見習人才。於是,這些人見習完回來後,還是要回到原單位,雖然是因為
優秀才能參加這個計畫,雖然視野變寬了,但還是要乖乖歸位,適用原本的升遷
考核辦法,甚至,因為參加了這個計畫,而必須承擔一些考績或者被同事不爽之
類的苦果。
當然,這個計畫短空長多,短期會造成分行人力短缺的痛苦,但強迫職務輪
調與總分行間的溝通卻能夠讓行員更有同理心,對各項業務的理解度也更高,參
加過這個計畫的成員,在未來的職涯上,一定會有不同面向的思維。而最苦悶的,
大概就是超過30歲但不到40歲的準年輕行員,前面一堆前輩卡著位子,一轉頭
後面又有一堆人準備要插隊了。
這幾年最令人苦惱的莫過於防制洗錢業務了,原本,臺灣的銀行業對防制洗
錢業務並不看重,即使成立了法遵部門,也幾乎都是以符合主管機關的最低標準
為目標。但是,隨著兆豐紐約分行被紐約金融局罰了57億的天價罰款之後,整
個臺灣的銀行業便突然對防制洗錢業務看重了起來,尤其是官股行庫。沒辦法,
兆豐紐約案讓兆豐的董事長、總經理、法遵長還有其他重要主管全部下臺,每一
家官股行庫的長官都怕成為下一家被罰的對象,罰款事小,丟官事大,因此, 防
制洗錢業務成了臺灣銀行業的顯學。
除了怕成為下一個兆豐案之外,十年一度的亞太防制洗錢組織 (Asia/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 APG)來臺評鑑也成了臺灣 銀行業要大力改善防制
洗錢業務的主因之一。APG來臺評鑑並不會針對所有銀行,而是會挑選幾家銀行
做評鑑,其中兆豐因為天價罰款的因素,被列為當然名單,而臺銀,因為掛著臺
灣的名字,理所當然被認為是評鑑名單之一。
既然是被關注的對象,臺銀在防制洗錢的努力上,當然是要做到被長官看得
到並且認同的程度。不像兆豐銀行一樣,用人充滿彈性,手頭子彈又多,可以在
短短期間內,成立一個以百人為單位的洗錢防制中心。臺銀的防制洗錢架構,還
是只能在有限的資源下,由人數少少的法律遵循處不停的發文請各分行辦理瑣碎
又不知所以然的無止盡報表填寫與覆核業務。
沒辦法,防制洗錢與打擊資恐對臺灣而言實在是一個很陌生的業務。雖然,
許多犯罪是為了錢,如果洗錢防制做得好,像毒品、人口 販賣等跨國犯罪的業
務就會因為失去了洗錢的管道,而喪失犯罪的動機。當然,許多恐怖份子賴以為
生的金援就會被切斷,進而減少世界上的恐怖活動。但是,這應該都是世界警察
美國老大哥的事才對,臺灣一個小國,顧自己都有問題了,哪有本事管這麼多!
由於,太多的國家有著跟臺灣類似的想法,所以對防制洗錢都是得過且過的
心態。於是,美國老大哥只能出手了,不停祭出天價罰 款處罰防制洗錢不力的
大型銀行,藉此來警惕世界各國的銀行業要乖乖服從老大哥的指示,好好跟著美
國的腳步來防制洗錢,打擊資恐,維持世界和平。可以說,之前讓分行忙半天的
FATCA,到現在的防制洗錢業務,都是拜美國老大哥所賜。
但即使各大銀行想要好好的來辦理防制洗錢業務,但具體該怎麼 做,實在
是眾說紛芸。簡單的說,防制洗錢就是Right People Do Right Things。自然人的錢
來源要清楚,流向要清楚。而法人的實質受益人與最終受益人都要找出來。但說
來簡單做來難,銀行的交易多如牛毛,光單純的臺幣交易,要將既有戶的資料補
齊就是一件大工程,連帶又有過路客匯款、無摺存款,現鈔提出與存入等,每一
樣簡單的事,扣上防制洗錢的大帽子,馬上變成讓客戶生氣與填表開鎖的無限循
環。
臺幣的部分還算簡單,一扯到外幣整個難度無限放大。匯款人與受款人的身
份辨識就是一件大問題,黑名單與PEP的辨識設定如果設定太精準,又容易被說
防制洗錢不力,設得太寬鬆,又變成了每一筆都是可疑交易,表格填不完。除了
匯款行要設黑名單,中間行也有自己的過濾系列,加上受款行也有自己的名單,
以前一筆簡單的匯款, 現在變成要經過重重難關。 好不容易解決了匯款人的問
題,又有黑名單國家的問題,黑名單就有一大堆不同的來源,光美國OFAC、聯
合國、歐盟的名單就夠醉人了,更遑論還有各國自訂的黑名單。
常常,光黑名單國家判斷就讓人痛苦不已,到底什麼叫做巴爾幹半島國家呢?
希臘算嗎?土耳其算嗎?如果只要是黑名單國家就禁止交易也就算了,偏偏又有
一大堆例外,要看交易的性質別,又要有一大堆的交易證明文件,不停的跟客戶
要文件,接著當然是不停的被客戶罵。更慘的是,防制洗錢的要求一直變,今天
法遵處發了一個文要求 要做到A的標準,但因為金管會來查核,寫了一堆意見,
於是又馬上發文變成要做到B的標準,然後會計師事務所再來查核,又變成要做
到C的標準,接著海外分行又被其他國家的檢查機關寫了一堆意見, 變成要做
到D的標準。好不容易改完了,新的一年又到了,金管會又來了,不停有新的
查核意見,不停地改標準,永無止盡。
本來臺銀的業務就遠比一般的銀行多,再加上又要比一般銀行做更多的防制
洗錢業務,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讓原本就人力吃緊的一線苦不堪言,也嚇跑了許
多的新進行員,讓原本該是銀行最終站的臺銀離職率飆高。原本,APG 來臺時
的最初評鑑名單並沒有臺銀,但APG的人在機場換鈔時,剛好選到了臺銀的換
鈔點,因為不是很滿意臺銀的服務,臨時又將臺銀加入評鑑銀行之一,好險臺銀
原本就預期會是受評鑑的名單之一,不然被這樣突襲檢查,恐怕凶多吉少。
APG於108年6月28日正式發布我國第三輪相互評鑑報告,依據報告,我
國在11個效能遵循項目中,取得共計7個項目(風險、政策與協調;國際合作;
洗錢及資恐金融情報;沒收;資恐調查與起訴;資恐防制措施與目標性金融制裁;
資助武擴之目標性金融制裁),屬於實質上相當有效(substantial) (標準值為5個以
上);在40個法令遵循項目中,低於未遵循項目者僅7個項目(標準值為未遵循
項目需少於8個),確定達最佳之「一般追蹤等級 (regular follow-up) 」,比以往
評鑑成績「加強追蹤等級(enhanced follow-up)」,更加進步。可以說,臺灣銀行
業有驚無險渡過了這次的APG查核。
身為銀行的最終站,臺銀的苦還未完。外幣現鈔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業務,分
行擺太多現鈔,無法生利息,又要好好保存以免爛掉。擺太少現鈔,客戶換不到
又會罵。而且,客戶拿臺幣換外幣時,都會指名要外幣新鈔。但卻常常拿破爛的
外幣來換成臺幣,一旦銀行拒絕,又會生氣,輕則拍桌,重則客訴,換太多又容
易有防制洗錢的問題,整個就是一個做心酸的業務。原本,臺灣的銀行業都是跟
外商銀行調外幣現鈔,但這個業務實在是不太賺錢,外銀紛紛撤離臺灣,最後只
剩下一家BOA獨撐大局。但 BOA又不想一家對臺灣三十幾家銀行,最後變成由
臺銀、合庫、一銀與兆豐四家銀行來當中間行。簡單的說,BOA 把外幣現鈔給
這四家中間行,然後其他銀行再跟這四家中間行調錢。
臺銀本來就負責周遭各家銀行分行的臺幣現鈔調度業務,現在,又多了要調
度外幣現鈔業務,讓原本就繁重的外匯業務,又增添些許憂愁。雖然,臺銀的行
員早就習慣默默承受各種別家銀行不要的苦,但許多新進行員著實是被臺銀業務
種類的繁多與沉重給嚇到了。所幸,臺銀還是有好消息的。由於軍公教人員的年
金改革,連帶著國營銀行的 500萬13%退休金也被砍成300萬13%。
原本,臺銀一直喊著薪資福利不如其他銀行,現在退休金又被砍,當然要為
現職人員加薪才行。但行政院於107年剛調薪3%,而且臺銀一直是8大行庫的
優先志願,甚至是天下雜誌排行榜中的新鮮人最想進入的銀行,不論從哪個面向
來看,臺銀並沒有因為薪資不如人而沒有競爭力。 拿出8大行庫的薪等表一比,
同樣 5職等的起薪,臺銀算是高的 (35,346)(合庫5-1是 32,000、一銀5-1 是
33,938。加上近幾年臺銀的盈餘拿來增資都不夠,還要財政部倒貼,實在很難啟
齒要替臺銀加薪。所幸,有人翻出同樣是國營銀行的輸出入銀行的薪等表,發現
輸出入銀行同職等領的錢比臺、土銀甚至比央行還高。終於,有個調薪的理由與
標準,在臺、土銀揚言要因退休金被砍罷工的前提下,財政部終於同意分二年將
臺、土銀的薪等表調成跟輸出入銀行一致,也就是臺、土、輸薪資齊一化方案。
薪資透明與升遷明確是臺銀最大的優點,加上冠著臺灣二字,意味著不會民
營化,或者是最後一家民營化,讓臺銀成了臺灣銀行業的最終站。許多人不清楚
薪資透明的意義,一般民營銀行採的是密薪制,無法知道其他人的薪水,這樣的
優點適合長官喜歡的人,因為無法知道別人的薪水,所以長官可以大幅度替自己
欣賞的人加薪而不會被講不公平,因為無法比較。但對沒有長官緣或普通的人而
言,密薪制常常代表著每年無法加薪,或者是加薪很少。因此,有薪等表的銀行
代表著對一般人相對的公平。
在臺銀,5- 1的新進行員的月薪是35,346,最高職等15-1的薪水是140,611
(109年薪等表),而董事長的薪水不能超過財政部長,也就是不會超過20萬,
基層行員與高層薪水相差有限。但在民營銀行,高官的薪水與基層的薪水可能相
差百倍,而員工間也會因為職務的不同而薪水相差甚多。薪等表代表著制度,同
樣是表現傑出受上層喜愛,在沒有薪等表的公司,可能會一下子就大幅升遷與加
薪,但在有薪等表的公司,至少會相對公開透明,即使是有長官緣的人,也要照
著薪等表走。因此,雖然有長官緣的人在有薪等表的銀行升遷還是相對快,但對
一般的行員而言,至少不會像沒有薪等表的公司一樣有著相對重的剝奪感。
有了薪等表之後,相對公平的升遷制度也很重要。在臺銀,有 15大等,15
大等之外又有15小等。例如進行時是5-1,每年至少會加1小等,也就是隔年會
變成5-2。而每升一小等,就會加薪2%到3%不等,這代表著在臺銀,每年至少
都會有微幅加薪,至少符合物價的調漲。有些銀行,即使有薪等表,也不代表每
年至少會加一小等,甚至,即使加了一小等,也不代表一定會加薪。
這每年的一小等,成了臺銀最大的優勢。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一般人,都
需要制度的保障,每年的一小等就成了最低的保障。在臺銀,考績不管是甲或乙,
基本上都是升一小等。而在某些泛官股行銀行,表現好的人可能一次升二小等,
表現不好的人升一小等,有的甚至不升等,當然,升等的差異化具有激勵表現的
效果,但對沒有長官緣的人而言,升遷的速度就會拉大,在完全沒有薪等表的泛
官股銀行中,則差距更大。這種升等的差距,就成了壓力的來源。假如甲、乙都
是升一小等,那麼是否被長官所喜歡就顯得相對不重要,如果表現好升二小 等,
表現普通升一等,表現差不升等,那麼就要努力讓長官喜歡,自然有些人會努力
奉承上意,有些人拼命衝業績,為的就是要讓長官喜歡,不然就會無法升等。
於是,泛官股銀行雖然沒有一定強迫行員要達成多少的業績,但為了升遷,
自然是需要表現得比同儕優秀,就會盡力去配合長官達成目標,於是大官逼小官、
小官逼基層。而在密薪制的泛官股銀行,升遷更不透明,代表著長官的決定權更
大,因此力求表現的壓力更大。薪等表加相對公平的升遷制度成了臺銀最大的優
勢,保障普通人的基本福利,也讓業績與奉承上意的壓力相對於其他泛官股銀行
較小。
臺銀目前是以 5-1作為起點,2年考績1甲1乙就可以升到6-1,再1甲1
乙到7-1,接著1甲1乙到 8-1,會卡在8職等,當然每年還是會升1小等,從
8-1變成8-2(因為升大等隔年不升小等的因素,會先在8-1停二年,升成8-2之
後,就會每年至少升1小等,變成 8-3),一直到8-15。所謂會卡等的意思就是,
5職等升到8職等沒有名額限制,只要考績符合1甲1乙就會升等。當然有些人
因為某 些因素會沒辦法至少拿到1甲1乙,而無法二年升一大等,因為沒有名
額限制,所以只要表現正常,幾乎90%以上都會順利升到8職等,因為不限名額,
且機率在90%以上,所以可認定為所謂的不卡等。
而在其他泛官股銀行,每一職等都有機會被卡,就算機率是80%會升等,不
幸的人就會從5職等開始每一職等都會被多卡1年到2年,如果同樣是5到8
職等,臺銀是6年,那麼其他泛官股順利的人可能也是6年,但不幸的人可能要
8年到10年,甚至更久。當然,對於升遷順遂的人而言,臺銀的升遷並沒有特
別比其他泛官股快,但對普通人而言,臺銀的升遷明確性與保8職等,是很大的
一項誘因。
至於卡在8職等的問題,不管是薪等表或密薪制,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承受薪
資一直大幅調升,臺銀也不例外。不卡在 8職等,也會卡在9職等,總不能無
止盡的一直二年升一大等,這樣再多的職等也不夠升。需要討論的是,卡在8
職等的薪水是否有競爭力。以其他有薪等表的泛官股而言,幾乎也都是卡在8
職等,臺銀8-1的薪水是54,618(合庫8-1:48,000、一銀8-1:52,465),假如一
直卡在8職等,那8-15的薪水是75,436。可以說,即使卡在8職等,臺銀的薪
水也是勝過其他泛官股,更別說臺銀幾乎是無痛5升8,其他泛官股或多或少都
會被擋一下。
臺銀海放其他泛官股銀行是沒有問題的,唯一的對手就是兆豐。原本,兆豐
6職等的起薪不到3萬,8職等不到4萬,9職等不到4萬5,即使有接近臺銀二
倍的各種獎金,臺銀5職等海電兆豐與跟兆豐8職等差不多等級是沒有問題的。
但因為近年兆豐狂加薪,讓兆豐6職33,400、7職等37,000、8職等41,700與9
職等46,400的薪水大幅上漲,配上驚人的各種名目的獎金,讓許多人棄臺銀5
職等而選兆豐8職等。
事實上,兆豐沒有薪等表,所以升遷非常不透明,考績好與差的人加薪幅度
可以差到2%以上,以108年為例,甲上的人是500+2.8%,乙的人是500+0.5%。
同時入行的人,有沒有長官緣,幾年下來,薪水差異會非常大。加上6升7、7
升8、8升9、每個職等的升遷都有名額的限制,所以為了順利升遷,配合長官
的要求推IPO,買基金、保險與推信用卡是不得不的選擇。當然,也有人說那就
不要配合長官,反正也不會被逼退,但就要一直忍受每年相對低的加薪。
臺銀卡8職等,兆豐卡9職等,但臺銀大部分的人是從5職等開始,所以會
有升遷的感覺。兆豐雖然弄了個兆豐6與7出來,但兆豐6福利太差,同工不同
酬,不太留得住人,弄的一堆人還是改考其他銀行或考兆豐 8。而兆豐7則變成
了經驗行員是7職等入行,但無經驗的新人是8職等入行,把氣氛弄得不是很好,
所以也不太招兆豐7職等。因此,大部分的兆豐人都是8職等入行,然後卡在9
職等。
臺銀8職等的薪水不會比兆豐8職等差,但比不上兆豐9職等。老話一句,
兆豐沒有薪等表,升遷很需要長官緣,要就很會做業績或很得長官喜愛。普通人
臺銀5職等進行,升到臺銀8職等要6到7年,而普通人進兆豐8,如果不太得
長官緣,6到7年後在兆豐8的機會也很高,加薪的幅度應該也很有限,所以最
後薪水還是會差不多。當然,這時候臺銀會卡在8,原本的兆豐8也許會不小心
升到兆豐9,但因為臺銀是無痛升8職等,兆豐或多或少需要承受壓力,所以應
該是不相上下,只能說,覺得自己會有長官緣的,適合去兆豐 8,覺得自己只是
個普通人,那麼臺銀5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至於兆豐9,因為薪水與起點(至少直接甩掉一大群兆豐8職等大勝臺銀5
職等,所以當然是兆豐9樂勝。不過,考進兆豐9職等的難度也不是臺銀5職等
能比就是了。至於卡8職等的問題,臺銀比其他泛官股銀行還是相對透明,遊戲
規則寫得相當清楚,主要是年資、考試、考績與其他加分的各種證照,符合規定
條件的,可以升9職等,表現好的人3年到4年可升9職等,但大部分的人都需
要更長的時間,因為不像5到8職等一樣,1甲1乙2年就能升,所以就稱為卡
8職等。
至於其他泛官股銀行,從5到8都要經過重重關卡了,要升9職等(兆豐
10 職等)一定更不透明,需要長官更多關愛的眼神才行,壓力無限大。至於 9
職等之後的升遷,就變成了另一種戰場,比做事、比做人、比跟對人等,就要看
各人的本事了。在臺銀,因為業績壓力相對小,所以應該還是比其他泛官股銀行
好一點。
臺銀的退休優惠存款分成二部分,97年前入行的人,退休的優惠存款從500
萬13%被砍成300萬(3,059,077)13%,剩下的200萬(1,940,923)則是逐年調至6%。
97年後入行的人則是500萬3年期定儲機動利率+3%(0.865%+3%=3.865%)。如
果用500萬*3.865%=193,250,然後除以12個月會等於16,104,雖然這樣的金額
並不高,但臺銀是「銀行退休金+公保養老1次給領」,然後將這些錢放在500
萬本金的額度內滾「3年定儲機動利率+3%的優存」的制度,比起一次性領的退
休金,多了可以放在優存滾利息的選項,比起年金制的給付方式,多了一筆數百
萬的本金。
這樣的退休金制度比起 97年前入行的前輩可說連樓地板的保障都不夠。但
比起公務員公保一次領,至少多了優存的選項,比起公保年金方式領,至少沒有
公保破產的問題。至於其他泛官股銀行,領的是勞退新制的退休金加勞保的部分,
勞退新制一年只提撥6%,如果自己沒有額外提撥的話,即使做了40年,也大概
只提撥了40*6%=240%,約24個月的月薪而已,以平均8萬元計算,約192萬
再加上勞退的操作績效部分。至於勞保,即使不破產,到時能夠領到多少錢是一
個很大的問題。
所有銀行退休金優惠存款的部分,沒意外的話,應該都是以臺銀為標準,只
會高不會低,即使現在比較高,以後大概也會砍成跟臺銀一樣或比臺銀低。萬一
不幸被賣給民營財團的話,別說優惠存款了,可能還會被迫提早退休。當然,兆
豐一直是臺灣銀行業的特殊存在,很多量身定做的福利,實在很難比較。總之,
假如臺銀的起薪是N,泛官股銀行因為有升遷會被擋的風險+1,000、被其他銀行
合併的風險+1,000、業績壓力+1,000等因素,所以合理的起薪至少是要N+3,000
以上。年終獎金的部分,臺銀是3.9到4.4個月左右,那麼泛官股銀行應該至少
要5個月起跳,這樣才能稍微抵消泛官股銀行員工較臺銀多承受的這些額外風
險。
可惜的是,泛官股的起薪比N還低,唯一比較符合高風險高報酬的只有兆
豐8職等以上的職缺。也許,有遠大志向的人看不慣這種類似吃大鍋飯的生活,
但這是一間以不裁員為前提的公司所能盡的最大努力。給予基層員工相當的保障
(5職等年薪約70萬,7職等約90萬),並且在最大的範圍內讓員工升遷,或至
少給予每年的些微調薪。只要肯待,幾乎都是百萬年薪。更重要的是,在臺銀的
薪水只會升不會降,幾乎不受景氣影響。
除了薪水之外,更別說其他像產假、婚假與休息假等民營銀行只能看得到的
福利了。出國 10天,即使是蜜月,在一般公司也不容易請到這種天數的假。即
使請得到,能夠安心休假的人也不多。但在臺銀,這卻是相當合理的福利之一。
7點之前下班,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這在目前的臺灣的工作形態下,也不
是件容易的事,但大部分的臺銀人可以回家跟家人吃晚餐。能夠工作一輩子,大
部分的銀行都無法承諾這點,但可以確定的是,臺銀應該會是臺灣最後一間倒的
銀行。
很多人會羡慕外商的薪水,但都忽略了那是拿命去換來的。也有很多人覺得
民營銀行的薪水很敢給,但卻比較少看到50歲以上的人可以在民營銀行存活下
來(中信銀平均服務年資9.7年、臺銀18.20年)。許多人在銀行工作不敢生病,
也不敢請長假,甚至犧牲了家庭生活,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候連週休二日也需要
應酬。臺銀的薪水雖然不多,但至少可以讓員工有一個正常的生活,提供低利的
信貸與房貸,讓員工有成家的可能。即使機率並不高,臺銀的員工是有機會請調
回中南部,或者是請調到離家附近的分行,甚至也有機會到海外分行。
不論在臺北總行或南部分行,每個員工的福利幾乎都是一樣的。因此,有不
少中南部的人先考上臺北的分行,等年資到了再請調回中南部用跟臺北一樣的薪
水買中南部相對便宜的房子,成家立業,過一個平淡但卻有生活品質的簡單生活。
能夠選擇自己理想的地方工作,這是大部分的公司都做不到的事情。即使是台積
電,公司就是在竹科,不然你還要到哪邊工作?
身為臺銀的員工是很值得驕傲的,除了考進來的難度比其他行庫高之外,臺
銀員工所負擔的業務量遠比其他官股行庫多。除了之前獨賣的黃金存摺之外,幾
乎所有不賺錢的業務,像收稅款、就學貸款還有其他的政策性貸款,都必須由臺
銀默默的承受。有著比其他銀行更多慕名而來開戶的自來客,標案必備的臺灣銀
行支票都讓臺銀的櫃臺比其他銀行忙碌。 身為最忙碌的泛公務與國營體系下的
單位,幾乎每一間臺銀分行裡面都擠滿了等待的客戶,常常3點半門關下來之後,
幾乎都還有2位數以上的客人還沒有消化掉。
常常,其他銀行覺得不賺錢或不想承辦的業務,總會告訴客人可以去臺銀辦
理,而身為臺銀的員工,卻避無可避。同樣是外匯,臺銀賣的現鈔幣別就是比別
家銀行多,而這也代表著外匯人員更大的工作量。另外,臺灣政府總會突然想到
一些補貼弱勢的貸款,這些貸款不但無利可圖,辦起來更是瑣碎麻煩,其他銀行
避之唯恐不及,而只能留給臺銀的經辦們獨自承受。
於是,過高的工作量讓這些工作人員總是笑不出來,服務態度差的評價不脛
而走。因為幾乎每個人都能待到退休,流動率非常低,也因此讓臺銀成了臺灣最
難升遷的銀行。試想,一家組織能有多少比率的管理階層?三分之一幾乎是理論
上的極限,臺銀幾乎就是符合這個比例。臺銀有15職等,以前普考是7職等,
高考是8職等,10職等以上是襄理,也就是管理缺。因此,10職等以上的管理
階層的主管們大概只能占員工比例的1/3,而自然9職等與8職等以下的人就要
占2/3 的大多數。
正常要有一個人退休了,或者是開新分行有新管理職出來,不然幾乎沒辦法
站上管理職。一般花個10幾年從5職等升到9職等在臺銀是很正常的。由此可
知,在臺銀升遷有多困難了。即使升遷是如此的困難,身為臺銀的員工依然相當
幸福,5 職等1級的薪水約3萬5,每個月5200的行存,2000-5000不等的加班
費,一個月有超過4萬的薪水,更別提不受景氣影響的4點多個月的年終。曾經
全盛時期還有一定金額的三節獎金,當然也有不休假獎金。而正常5職等會在 6
年到7年內升到8職等,底薪就變成了5萬4,加上行存與加班費,每個月都會
有超過6萬以上進帳。
就算一直無法升到9職等,臺銀依然會非常人性化每年升等1小級,從8-1 變
成8-2,底薪也會增加 1,200 元左右,而這1,200乘上12個月加上4個月的年
終,幾乎每年的年薪都會增加快2萬元。雖然這不是多大的數字,至少是一種對
員工努力付出的肯定。萬一,真的很不幸都無法升官,那該如何?所幸,8-15
之後沒有8-16,所以如果真的撐這麼久,那還是會升到9的。
只是,即使家大業大如臺銀,也希望能夠降低一點成本。所以不像以前用普
考或高考招7或8職等,而乾脆招5職等,除了降低成本之外,也讓員工有一點
升遷的感覺,當然也可以稍微減緩一下大家都擠在8職等的壓力。所以5 職等
入行,有2年完整考績並且有1甲1乙以上,就會升6職等,然後一樣二年升7
職等、再2年升8職等。也就是說,比起以前,大概需要多花4年半到普考的7
職等,6年半到高考的8職等。但不論如何,升遷是相對透明而明確的。即使升
到9需要相當久的時間,但8職等的薪水已經年薪百萬,也算對員工有情有義。
不像民營銀行有彼此競爭的壓力,臺銀穩坐臺灣第一大銀行,業務會自己上
門,想推還推不掉。不同的是,臺銀的壓力來自於內部,當初考高普考進來的人,
幾乎大家都是從7或8開始,但有些人會一直升遷到13、14 職等,而某些人卻
只能一直待在8 或9,可見臺銀自有一套評等機制。8職等以下是不限人數的,
所以只要不要太惹人厭,大部分的人都能升到8職等,但9職等是有人數控制的,
所以8職等想升9職等的人是要一起比分數的。
有升等考試之外,也需要考量證照、過去幾年的考績、學歷與年資來評分。
學歷與考績比較好的人,就會在升9的時候比別人快。升9之後,如果要當襄理,
就需要有空缺才行。而其中,外匯、徵授信的空缺比較多,因此有徵授信經驗與
外匯實務的人比較有機會占到襄理缺。而當上10職等襄理之後,就要開始比較
做人的功力與運氣的好壞。也因為升上9職等領組與占襄理缺就決定了以後升遷
的命運,所以很多人的價值觀就會在這一刻改變。
能夠快速升上9職等領組與占到襄理缺的人就會積極向升官之路邁進,其他
升不上去的人就會看 開,反正每年都會加薪,不當襄理就不用扛管理的責任,
當個大經辦輕輕鬆鬆的過日子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臺銀的櫃臺總是會看
到許多相當資深的櫃員。沒辦法,管理缺就那麼多,又不能裁員,總是要有人萬
年不升官的。
要升上襄理,除了年資要夠,遇到好長官也是相當重要的,往往要當襄理,
除了要有缺之外,也需要長官的推薦,所以只要跟長官不對盤,對不起,請再等
下一任長官。即使長官願意幫忙,也要長官夠力,不然還是會被其他強力長官推
薦的人選占走。有時候這樣一來一往之間,就會差好幾年。由於臺銀是一個幾乎
沒辦法靠業績來證明能力的地方,所以只能靠做人的能力來決定與其他人的差別。 只不
過, 做人這項能力常常被叫做是拍馬屁就是了。
當然,如果後面有座山,那升官之路定會比別人順遂。升上襄理之後,就慢
慢在襄理之路苦熬,從 9、10、11、12慢慢熬,每一關快則3年,慢則沒有人知道
要多久。大概到12之後,就會有機會到小分行當副理或經理。臺銀的第一關是考9
職等領組,第二關就是占襄理缺,第三關大概就是副理缺了。這又是另一個人生的
轉捩點。臺銀會照分行規模分等級,一開始可能要從4等行或3等行的副理或經理慢
慢熬,如果表現良好,就會升官到1等行或2等行。
但是,就如同很多人因為升不到襄理而看開一樣,許多人是不喜歡當經理的。
臺銀並沒有明顯與其他銀行競爭的壓力,但分行間的競爭卻是很激烈的。分行會
排名競賽,4等行的經理表現得好,就可能會升為3等行或2等行的經理,1等
行如果表現得好,搞不好就直升總行部處經理。當然,表現不好的經理就會被修
理或者是被冷凍起來。
在臺銀,當上經理,是榮耀與權力的開始,卻也是壓力的所在。常常,整個
分行只有一個人有業績壓力,那就是經理。因此,很多人寧可一直當副理,錢沒
少領多少,但幾乎沒有壓力。在臺銀,有無業績壓力,要看經理而定。如果遇到
年輕的經理,滿心想表現與升官,那全分行就會苦哈哈。如果遇到要退休的經理,
啥事都不管,那自然全分行都會很輕鬆。如果分行體質良好,不用怎麼拼命排名
也會在前面,自然大家都開心。如果被派到黑行,怎麼拼命排名都會在後面,經
理臉色會非常難看,每個行員的心情也不會太舒服。
在臺銀的命運,很多時候是靠運氣與緣分的,每家分行的特色都不太相同,
如果分行是在菜市場旁邊,每天要收一堆油膩膩的鈔票與銅板,做得要死要活,
業績依然會烏鴉鴉一片。如果是在新北市,那2、3戶房貸的金額都比不上臺北
市1戶。當然,如果是外匯指定銀行,就有機會接觸到大量的進出口案件。如果
一開始就被派到4等行與非外匯指定銀行,那所能接觸到的案子就會非常有限。
有的分行的存款量夠大,聯貸案也好幾件,同樣是在分行,視野自然大不同。
業績好的分行除了經理會比較開心之外,行員拿到比較好的考績的機會也比較大,
自然升官的機會也會比較高一點。一開始就被派到總行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
為總行資深行員多,少了資淺行員來拿乙,得到乙的機會自然較分行多,加上總
行分工太細,反而缺乏分行一線實務作業的基礎,以後在升官與占襄理缺的過程
中,反而不如一開始在分行的人。
當然,大部分升遷順遂的人都幾乎同時具有相當年資的分行與總行經驗。 很
無奈卻又很現實,臺銀已經是臺灣第1大銀行,業務多到做不完,加上海外分行
不像兆豐或一銀那樣多,財富管理不能做也不敢做。論資排輩依然是臺銀不可動
搖的傳統,所以這幾年進來的人,懷才不遇的機會非常的大。即使考國際金融到
了總行的OBU,也要有做N年小螺絲釘的覺悟。
畢竟,以前普考進來就是7職等了,現在即使是比5職等高的7職等,在總
行長官面前,也是個最基礎不過的行員,磨個10幾年是合理與必需的。對臺銀
而言,缺乏理財、資訊、法務,甚至是懂外語的人員是合理的。但對外招募外匯
與企金人員就很誇張了。身為臺灣放款第一大行與外匯二大代表銀行之一,實在
想不出臺銀有什麼理由需要用高職等職缺來對外招募外匯與企金人員。
考進臺銀的人學經歷都很優秀,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招進來的人才更
是頂尖。除了行員資質夠好之外,比起民營銀行,臺銀也有足夠的時間與耐心花
3到5年去培養一個外匯與企金人才,完全沒有對外招考的必要。也許,類似公
務員的保障,讓許多原本充滿理想的年輕人一進臺銀沒多久就開始想過安逸的生
活。在同酬不同工的前提下,大家對於要推業績的理財、作業程序繁瑣的外匯與
壓力較大的企金人員選擇能避就避。有時,還會因為存匯部門今日事今日畢,也
可以多領出納津貼,而選擇一直留在櫃臺。
事實上,扣掉少數對外招考的外匯與企金人員,臺銀基本上已不缺傳統的存
匯、外匯與徵授信人員。對外招考也愈來愈偏向專業領域,像資訊、電金、會計、
法律、地政、工程與各種語言的人才。可以說,現在銀行業面臨的挑戰比以前更
多元,傳統的養成方式已不夠應付時代所需,即使無法像民營銀行一樣具有高度
彈性,臺銀也希望藉由廣招多元人才來逐步改變文化。
也許,大象還無法跳舞,但卻也已經嘗試在轉動了。海外設點除了受限於資
本與法規之外,人才的缺乏才是最大的困難。一個理想的外派人才,除了要會當
地的語言,最好是同時具有企 金與外匯進出口的經歷,當然,如果還能有存匯
的支存與定存的經歷 就更加理想了。然而,同時具有存匯、放款與外匯三種經
歷的人在臺銀就已經不多了,國內營業單位都捨不得放人了,怎麼可能外派?
輪調,在臺銀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女生細心,做外匯、存匯剛剛好,男生
適合在外面跑,做徵信、放款最適合。除了一開始開櫃短期磨練之外,很快就會
被定位為外匯或放款甚至是留在存匯的人才,然後就定型了。除了遇到升遷、請
調等事件強迫造成輪調之外,不然任何變動都有可能造成作業風險,大部份的經
理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所以,外派人才大部分是需要向外招募的。因為年輕的行員無法歷練企金、
外匯進出口這些位置,資深行員多數已婚且語言能力不夠,對外派自然興趣缺缺。
但對外招募的國金人才又受限於國營的各種人事限制,無論派任或調回來,都是
件曠日廢時折磨人的事,讓許多想要外派的人員的雄心壯志,常常就這樣被澆熄
了。 加上很多人不喜歡去相對落後的國家,在能選擇的情況之下,大家自然避
之則吉。即使已經招考了多次的國金人員,依然還是需要對外招考特定國家的儲
備海外人員,為了怕到時候這些高職等的人才找理由不外派,也加上了某些違約
條款。
只能說,臺銀的國際化,除了要先破除外在的諸多限制之外,也需要從內部
人員的輪調做起。不然,到時候一定還是會為外派人才的缺乏所困擾。例如,臺
銀南非分行因為行內找不到有意願的人,而直接對外開出了9職等的職缺。臺銀,
是很多銀行員的第一志願。在某些公務機關發不出薪水之後,臺銀的地位又更高
了。事實上,臺銀背負了眾多的政策與社會責任,在與其他8大行庫相比沒有較
多的分行與人力之下,也創造出了近百億的盈餘,可以說是一間兼具國營的責任
與銀行的義務的金融機構,光憑這一點,臺銀的員工就該可以比其他金融業的從
業人員更加感到光榮。
臺銀,也許腳步不快,也許太過保守,但或許,這就是金融業所欠缺的價值。
臺銀是一家福利非常好的銀行,即使是5職等,年薪也跟高考差不多,如果正常
升遷的話,8職等的薪水就有1百萬左右,某種程度比高考還好賺。更重要的是,
高考進去是6職等,大部分的人會卡在7職等,但臺銀正常都會到9職等或10
職等左右。1百多家分行,會有1百多個經理缺與2、3百個副理缺,還有1千
個以上的襄理缺,比高考9職等的職缺多很多。
對中南部的人而言,亦有機會調回故鄉服務。當然,因為人才太多,或者是
官僚體系使然,臺銀不是個非常重視人才的地方,但比其他公家機關,因為要與
其他銀行競爭,臺銀算是很重視人才了。雖然有著比其他銀行更為繁重的業務,
雖然是銀行業中最像超商的全能員工,雖然上面長官們有很多的想法,雖然很多
人抱怨著服務品質,但身為臺銀的員工有著最大的保障,除了收錢或犯法,幾乎
每個人都可以安心待到退休。
去民營銀行,也許看似很有發展性,也許起薪較高,但一考上臺銀,至少就
可以開始規畫自己的人生,不論是結婚生子,或者發展自己的興趣,都是很好的
選擇。也許,臺銀不能給行員一個大富大貴的生活,但至少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尊
嚴。比起民營銀行,臺銀多了穩定,比起其他泛官股銀行,臺銀幾乎沒有業績壓
力。
即使因為第一類資本的問題,讓臺銀的排名掉到臺灣第三,但臺銀穩居第一
的存、放款量,讓臺銀依然穩坐臺灣龍頭銀行的寶座,而增資的問題,也會隨著
臺銀每年的盈餘轉增資而逐漸改善。可以說,影響臺銀地位的因素幾乎不存在,
唯一的可能性是謠傳數十年的臺、土合併。土銀傳聞已久的IPO,讓臺銀的心情
忐忐不安。原本,還有另一家百分百公營行庫一起撐在那邊。雖然沒辦法完全分
擔像換鈔、學貸等不賺錢的業務,但至少也分走了像勞工紓困貸款這種煩人的業
務,更別說還可以一起分擔金管會、財政部、立委等政府單位的關懷眼神。
平時,兩邊的工會與員工也可以互通有無,互相取暖,一起面對澳洲來的客
戶與機關首長。土銀的存在,除了分散了大家對臺銀的注意力之外,也提供了合
併的可能性。萬一,政府高層一定要弄出一家世界百大銀行來做政績,土銀就是
最好的選擇。兩家文化相近,規模也都夠大,更重要的都是百分百的國營銀行,
合併之後雖然會有升遷更加不易的問題,但至少不會有民營化的問題,也不會有
民股股東的煩惱。
一旦,土銀IPO了,股票上市了,那純百分百的銀行就只剩下臺銀了。可想
而知,土銀一定會開始走自己的路,許多不賺錢的業務回到臺銀的頭上也是遲早
的事。當然,也有可能會有客戶把往來銀行從土銀移到臺銀,而這也將增加臺銀
的工作量。當然,百分百國營銀行只剩一家,財政部、金管會、立委與民眾們的
焦點都將只能放在臺銀身上。
IPO後的土銀,也許會像兆豐,也許會更像合庫,可以確定的是,將會愈來
愈不像臺銀。萬一,土銀IPO之後,政府高層又希望臺銀能變成世界百大銀行,
到時,合併的問題可就不像兩家百分百國營銀行的公公併這樣簡單了。當然,到
時候臺銀合併的對象,也就不見得是土銀了。IPO對土銀不是件壞事,而是一種
價值的選擇,但對臺銀而言,就不見得是件好事了。
身為銀行終點站的臺銀竟然出現了高離職率與報考人數大幅下降的問題。其
中原因是2008年海嘯之後,這幾年的風平浪靜,讓許多人忘卻金融海嘯的可怕,
而投入了民營銀行的懷抱。當然,也有許多人以為考上臺銀之後,就是幸福美滿
的開始,事實卻是臺銀的工作量絕對在其他銀行之上,升遷制度只是透明,但依
然緩慢,讓許多充滿期待的人,最後只得選擇黯然離去。
銀行的分行就像是樂透一樣,好的分行隨便做都有業績,壞的分行做到死業
績依然差。臺銀靠考試分數來選分行,選到比較操的分行的人,跟同梯一比,自
然會產生不如歸去的念頭。但臺銀已經是銀行的最終站,除非考央行,不然除了
留在臺銀,還能去哪裡?所以有更多的人即使咬著牙,也在臺銀撐了下來,一路
到退休。
所幸,即使選到比較操的分行,也是有機會翻身的。臺銀相當落實分行間的
輪調,以免有地頭蛇的產生,例如在十年輪調的制度之下,許多待滿十年的資深
行員,都會被強制調往他行,一方面讓行員強制輪調學習新業務,一方面也避免
行員待同一個分行太久而容易產生內控的漏洞。只要不要對臺銀有著過多的幻想,
臺銀絕對還是個理想的公司,各種福利面面俱到,一定不會是個後悔的選項。
原本,因為少子化的影響,不只臺銀,其他連土銀、兆豐與其他泛官股銀行
都出現報名人數下降的情形,有的泛官股銀行甚至出現一年三招以上的情況。但
因為新冠肺炎,許多以前習慣跑分行的人都被迫學會操作網路銀行,以減少跑銀
行的機會。而各行各業多少都有受到疫情的影響,進出口業務與資金的需求,也
都相對減少。而Taiwan Pay與Line Pay等支付方式,更是減少人們對現金支付與
ATM轉帳的依賴。
各大行庫調降獲利目標的同時,也開始檢視人力成本的問題。到底,實體分
行的數量還需要哪麼多嗎?分行的人力配置,還能夠維持一成不變嗎?原本,民
營銀行早就把分行的人力精簡到只剩下最低程度的運作功能,而8大官股行庫,
依然還處在猶抱琵琶半遮面階段。在之前金融業獲利屢創新高的情況下,當然可
以暫時廻避這個話題。但在疫情之下,可以預期接下來的業務量、獲利都會減少,
如果疫情再不好轉,甚至還會出現大量倒帳,那如何減少人力成本的支出,就成
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因此,即使沒有立即減少分行,或進行人事改革,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大銀
行對人力的需求也不若往年熱絡。以前每年像大拜拜一樣的八大行庫招考變成了
只招數十人,或者是乾脆不招的冷清畫面,也讓今年的銀行考試變得競爭。畢竟,
除了招考名額減少之外,許多其他行業的失業者,也一起來搶銀行這塊餅吃。而
臺銀的招考名額,更是讓許多想進銀行業台積電的考生大失所望。
可以說,在疫情影響下,大部分的行業都不會太好過,而需要靠各行各業過
活的銀行業當然也無法倖免於難。手續費收入與財務操作向來就不是臺銀的強項,
而存、放款利差需要大量的放款,大量放款又需要大量的增資,只靠臺銀的盈餘
轉增資緩不濟急。可以說,臺銀的獲利已經到了天花板,甚至,如果疫情再惡化
導致壞帳增加,別說增加獲利,只求不要不要出現太多壞帳就謝天謝地了。
原本停滯不前的臺灣銀行業的合併,可能會因為新冠肺炎而產生了新的動力。
疫情讓業務量與獲利減少,讓銀行過多的問題再次浮現了出來。臺灣銀行業不需
要近四十家銀行,也不需要如此多的銀行從業人員,除了減少銀行量之外,整併
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銀行,也將在不久後變成臺灣銀行業唯一的選項。屆時,
臺灣銀行將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
不能活著像首詩
https://lintan512.pixnet.net/blog
至少當個有故事的人
https://youtu.be/P-bl3SDnri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91.6.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nance/M.1601549652.A.061.html
※ 編輯: lintan (219.91.6.29 臺灣), 12/13/2020 16:30:27
※ 編輯: lintan (219.91.6.101 臺灣), 06/16/2021 21:47: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