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力女超人:1984》:
終於看開愛回不來。(有雷)
《神力女超人:1984》將電影背景從第一集的一戰結束拉到了色彩鮮豔、科技起飛的1980年代。在電影中,黛安娜任職的史密森尼博物館受聘研究一塊來路不明的黃水晶,而這塊帶有魔力的水晶也意外將黛安娜的同事芭芭拉與石油大亨麥斯威爾洛德牽扯在一塊,但最讓人擔心的或許是黃水晶喚醒了黛安娜內心最深處的渴望。
既然《神力女超人:1984》是漫畫改編的商業超級英雄電影,我覺得觀眾與影評人在觀影時就必須要適度的調整自己對劇情與演技的期待,畢竟以獨立劇情電影的標準來分析一部商業動作大片,除了對動作大片極其不公平外,對影評本身也是一點好處也沒有。但話雖如此,觀眾對於超級英雄電影也已經培養出一定的胃口了,再磅礴、再酷炫的畫面也無法保證觀眾願意買帳。
➡️「諷刺劇 (Satire)」
不難看出《神力女超人:1984》中的麥斯威爾與夢想石其實就是代表了人性貪得無厭的一面,但這種以消費、汲取、佔有等形式現身的貪婪,其實在在反射出了導演派蒂詹金斯對1980年代美國的評論。或許有人覺得麥斯威爾的野心大得不真實,但也正是因為反派的壞心被放大到幾近可笑的地步,才能讓觀眾看出冷戰時期的美國有多麽荒謬。
➡️「彩蛋的危險」
改編電影往往熱愛在片中藏各種彩蛋,但這種作法往往帶有一定程度的風險。若是彩蛋藏得太多,電影容易淪為給原作粉絲們玩的影片版《威利在哪裡?》;彩蛋若藏得太少,卻又無法滿足觀眾們那種想要大喊「我知道這個梗是哪裡來的!」的病態癮頭。
-
我不會說《神力女超人:1984》藏了太多彩蛋,但它的弱點之一在於它似乎過度仰賴觀眾對於《神力女超人》原作系列的了解。隱形戰鬥機、華盛頓特區、金色鎧甲、反派洛德、黛安娜的飛行能力,這些在片中沒有多加描述或解釋的元素其實都來自於漫畫,但對漫畫不熟悉的觀眾來說,或許會看得一頭霧水。你問我怎麼會知道觀眾一頭霧水?因為最後上片尾彩蛋時,戲院中有反應的觀眾屈指可數。
➡️「黛安娜與史提夫」
《神力女超人:1984》最弱的部分無疑是最終的大決鬥以及麥斯威爾毫無理由的收回自己的願望(老實說,我真的沒有看出來原來他那麼愛兒子),但是全片最出色的一環絕對是黛安娜與史提夫的互動。無論是兩人漫步在華盛頓特區,還是一起在戰機裡任由窗外五彩繽紛的煙火點亮彼此的臉龐,黛安娜與史提夫之間的愛意真的會讓觀眾在電影院暗自搥胸,想問天問大地為什麼生命中沒有那樣的人。
說到黛安娜的戀情就不得不讚美《神力女超人:1984》的細膩。對我來說,全片最能打動我的幾句話,除了黛安娜與史提夫最後的告白外,莫過於史提夫的「你不需要跟我道別,我早已離開」。說什麼也想要抓緊人生中唯一一絲快樂的黛安娜,也就是聽到了愛人說出了這無可否認的事實才終於選擇放手。講到事實,我想這恰好帶出我的最後一點:
➡️「誠實面對」
開場的亞馬遜奧林匹亞運動會看得大家直呼過癮,但又有誰仔細聽安提奧佩將軍向小黛安娜說的那番話?「成就並非一蹴而就」呼應的是反派麥斯威爾洛德想要靠夢想石輕鬆逆轉人生的不切實際,而「事實並不可恥,可恥的是知道事實卻不願意承認」則牢牢扣住了黛安娜明明清楚無法留住史提夫,但又自私的不願意收回自己的心願。
有別於第一集的「愛」,《神力女超人:1984》最核心的理念是「事實」,因為唯有認清事實,一個人才能夠堂堂正正的向前邁進,也唯有認清事實,我們才能夠珍惜、把握眼前所有的一切。黛安娜最後那段看似說教一般的喊話,其實恰好最能夠凸顯神力女超人所代表的博愛精神,以及她多麽重視人性的善與真誠。有趣的是,神力女超人身為DC漫畫的三巨頭,她本身所象徵的就是「事實」(Truth),而這點也反映在她最愛用的武器上:真言套索。
正如我一開頭所說,商業大片本來就有其限制。對我來說,商業超級英雄電影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這部電影在我觀看的當下能不能娛樂我?」,而以這標準來說,我會說《神力女超人:1984》高分通過。《神力女超人:1984》有女性的細膩、有討喜的幽默橋段,也有滿滿的正能量,what more can you ask for?
#康妮可 #神力女超人 #神力女超人1984 #院線電影 #影評 #觀影心得 #康妮可電影影評 #蓋兒加朵 #克里斯潘恩 #WW84 #wonderwoman1984 華納兄弟台灣粉絲俱樂部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eter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史提夫 整體配置 電腦:Acer nitro 5 intel CORE I7 nvidia GEFORCE GTX 遊玩設備:PS4,NINTENDO SWITCH,OPPO RENO 2 外接截取卡:圓剛GL310HDMI截取盒 椅子:不能靠背的木椅子 聯繫emai...
史提夫麥塊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寡婦》女人從來都不該只是弱者 (8.2/10)
痞客邦 #無雷 原文:https://loory.pixnet.net/blog/post/267358548
《寡婦》是一部美國搶劫劇情電影,由史提夫·麥昆執導,薇拉·戴維絲、伊莉莎白·戴比基、蜜雪兒·羅德里奎茲、丹尼爾·卡盧亞、連恩·尼遜、柯林·法洛等超豪華卡司主演。根據80年代同名影集改編,故事講述在犯罪槍擊事件猖獗的美國芝加哥,以哈利為首的四位搶匪在一次精心策畫的搶案中意外身亡,他們妻子因而被當地黑幫脅迫,必須在期限內償還丈夫生前所偷走的所有贓款,於是哈利遺孀羅妮卡便靠著丈夫最後留下的筆記本,找回這幾位「寡婦」,鎖定附近戒備森嚴,裡頭鎖著500萬現金的金庫。
在2014年以《自由之心》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裔導演的史提夫·麥昆,時隔五年再度推出一部受到影評高度肯定,且很有可能在奧斯卡有所斬獲的作品。儘管這次導演選用的題材從《自由之心》一位原本上流階層黑人意外淪為奴隸的悲慘遭遇,變為一部可能會被預期較為娛樂的劫盜類型,但《寡婦》依舊沒有脫離導演細膩的社會觀察,以幾位女性的角度出發,並融合了各種相關議題,在現今眾多搶劫電影之中,不只是個人近期非常喜歡的《美國動物》,《寡婦》如此呈現方式確實同樣也讓人耳目一新。
不同於《瞞天過海:八面玲瓏》把故事鎖定在那起搶案,《寡婦》則有超過一半篇幅都放在事前的鋪陳,雖然這其中包含許多看似極度「政治正確」的議題選擇,但導演強調人物犯案的動機和其內心的掙扎與矛盾,還是把故事變得十分深刻。從最初一夜痛失伴侶的悲傷,漸漸發現失去原本缺乏經濟支柱的困境,到總算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後,還必須面對被愛人背叛的絕望,這是每個人都無法忍受的傷痛,但卻是這個社會最血淋淋的現實。
我非常欣賞片中幾位女性演員的演出,不僅演技早已受到肯定的薇拉·戴維絲把女性複雜的內心糾結表達得相當有層次,連原本不受矚目的伊莉莎白·戴比基也完美呈現一位原本依賴丈夫經濟支援的女性,從脆弱慢慢走向堅強的一面,實在讓人十分驚艷。或許《寡婦》在故事上,許多像槍枝氾濫、種族歧視、警察過度執法、黑幫暴力、貧富差距、政治與宗教黑暗面等相關議題,比較像蜻蜓點水般輕輕點到為止,但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成為故事背景的一部分,並巧妙襯托了《寡婦》「女性自主」的主題。
不過儘管如此,個人還是不太喜歡片中那個過於刻意的劇情轉折,雖說這可能是導演想在電影後段製造多點娛樂性,藉此在議題與商業之間取得平衡,但結果不只前後鋪陳不足造成有些過於突然,電影中段揭曉謎底的處理方式也不夠精準。實在想不到為什麼在狗狗神探發揮的高張力橋段之後,還需要再花一個鏡頭與幾句對話來破壞前段所有氣氛的堆疊,是單純對自己鏡頭語言和演員表演缺乏信心嗎?或者是認為大多觀眾對於劇情的掌握還不夠敏銳?
就我而言,女人間的互動才是《寡婦》最吸引人的地方,從三溫暖的初次見面,幾位性格身分完全不同的女人,因為丈夫彼此為搶劫同夥,就被命運的繩索給牽連,被迫踏出原本安逸的舒適圈。他們沒有什麼相關交集,沒有太多談得來的話題,唯一相同的,只有同樣失去所愛,和眼前那個共同的目標。這是一個女人重獲新生的故事,誰知道這幾個原本沒人在意的女性,竟能在搶案籌備過程中,重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到頭來,他們是否被威脅與搶案成功與否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了,因為從她們下定決心要搶劫的那一刻起,不但已經把主導權重新握回自己手中,也向每個人證明,女人從來都不該只是個弱者。
總而言之,《寡婦》是導演史提夫·麥昆一次大膽的嘗試,除了包含「每位」演員精彩的群戲,也在鏡頭與剪輯的巧妙運用,默默在主線之外針對芝加哥相關議題提出眾多的批判。整體故事灰暗深沉的風格,丹尼爾·卡盧亞心狠手辣的暴力橋段,加上Hans Zimmer帶入感極強的配樂,讓整部片充滿有如黑色電影般的壓迫,對比最後雨過天晴,坐在咖啡廳享受著優閒的午後時光,儘管她們心中都空了一塊,但也因此更為踏實。我想如果之後二刷,慢慢品嘗其中所隱藏的細節,我一定會更喜歡這部電影。
福斯影片 20th Century Fox
史提夫麥塊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寡婦》女人從來都不該只是弱者 (8.2/10)
痞客邦 #無雷 原文:https://loory.pixnet.net/blog/post/267358548
《寡婦》是一部美國搶劫劇情電影,由史提夫·麥昆執導,薇拉·戴維絲、伊莉莎白·戴比基、蜜雪兒·羅德里奎茲、丹尼爾·卡盧亞、連恩·尼遜、柯林·法洛等超豪華卡司主演。根據80年代同名影集改編,故事講述在犯罪槍擊事件猖獗的美國芝加哥,以哈利為首的四位搶匪在一次精心策畫的搶案中意外身亡,他們妻子因而被當地黑幫脅迫,必須在期限內償還丈夫生前所偷走的所有贓款,於是哈利遺孀羅妮卡便靠著丈夫最後留下的筆記本,找回這幾位「寡婦」,鎖定附近戒備森嚴,裡頭鎖著500萬現金的金庫。
在2014年以《自由之心》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裔導演的史提夫·麥昆,時隔五年再度推出一部受到影評高度肯定,且很有可能在奧斯卡有所斬獲的作品。儘管這次導演選用的題材從《自由之心》一位原本上流階層黑人意外淪為奴隸的悲慘遭遇,變為一部可能會被預期較為娛樂的劫盜類型,但《寡婦》依舊沒有脫離導演細膩的社會觀察,以幾位女性的角度出發,並融合了各種相關議題,在現今眾多搶劫電影之中,不只是個人近期非常喜歡的《美國動物》,《寡婦》如此呈現方式確實同樣也讓人耳目一新。
不同於《瞞天過海:八面玲瓏》把故事鎖定在那起搶案,《寡婦》則有超過一半篇幅都放在事前的鋪陳,雖然這其中包含許多看似極度「政治正確」的議題選擇,但導演強調人物犯案的動機和其內心的掙扎與矛盾,還是把故事變得十分深刻。從最初一夜痛失伴侶的悲傷,漸漸發現失去原本缺乏經濟支柱的困境,到總算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後,還必須面對被愛人背叛的絕望,這是每個人都無法忍受的傷痛,但卻是這個社會最血淋淋的現實。
我非常欣賞片中幾位女性演員的演出,不僅演技早已受到肯定的薇拉·戴維絲把女性複雜的內心糾結表達得相當有層次,連原本不受矚目的伊莉莎白·戴比基也完美呈現一位原本依賴丈夫經濟支援的女性,從脆弱慢慢走向堅強的一面,實在讓人十分驚艷。或許《寡婦》在故事上,許多像槍枝氾濫、種族歧視、警察過度執法、黑幫暴力、貧富差距、政治與宗教黑暗面等相關議題,比較像蜻蜓點水般輕輕點到為止,但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成為故事背景的一部分,並巧妙襯托了《寡婦》「女性自主」的主題。
不過儘管如此,個人還是不太喜歡片中那個過於刻意的劇情轉折,雖說這可能是導演想在電影後段製造多點娛樂性,藉此在議題與商業之間取得平衡,但結果不只前後鋪陳不足造成有些過於突然,電影中段揭曉謎底的處理方式也不夠精準。實在想不到為什麼在狗狗神探發揮的高張力橋段之後,還需要再花一個鏡頭與幾句對話來破壞前段所有氣氛的堆疊,是單純對自己鏡頭語言和演員表演缺乏信心嗎?或者是認為大多觀眾對於劇情的掌握還不夠敏銳?
就我而言,女人間的互動才是《寡婦》最吸引人的地方,從三溫暖的初次見面,幾位性格身分完全不同的女人,因為丈夫彼此為搶劫同夥,就被命運的繩索給牽連,被迫踏出原本安逸的舒適圈。他們沒有什麼相關交集,沒有太多談得來的話題,唯一相同的,只有同樣失去所愛,和眼前那個共同的目標。這是一個女人重獲新生的故事,誰知道這幾個原本沒人在意的女性,竟能在搶案籌備過程中,重新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到頭來,他們是否被威脅與搶案成功與否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了,因為從她們下定決心要搶劫的那一刻起,不但已經把主導權重新握回自己手中,也向每個人證明,女人從來都不該只是個弱者。
總而言之,《寡婦》是導演史提夫·麥昆一次大膽的嘗試,除了包含「每位」演員精彩的群戲,也在鏡頭與剪輯的巧妙運用,默默在主線之外針對芝加哥相關議題提出眾多的批判。整體故事灰暗深沉的風格,丹尼爾·卡盧亞心狠手辣的暴力橋段,加上Hans Zimmer帶入感極強的配樂,讓整部片充滿有如黑色電影般的壓迫,對比最後雨過天晴,坐在咖啡廳享受著優閒的午後時光,儘管她們心中都空了一塊,但也因此更為踏實。我想如果之後二刷,慢慢品嘗其中所隱藏的細節,我一定會更喜歡這部電影。
福斯影片 20th Century Fox
史提夫麥塊 在 Peter 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史提夫
整體配置
電腦:Acer nitro 5 intel CORE I7 nvidia GEFORCE GTX
遊玩設備:PS4,NINTENDO SWITCH,OPPO RENO 2
外接截取卡:圓剛GL310HDMI截取盒
椅子:不能靠背的木椅子
聯繫email:tanc604@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kLDjoPvBRk/hqdefault.jpg)
史提夫麥塊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每次新角色都讓人感到驚喜的「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特別版」,在 10 月 1 日的直播中,公開了一位至今為止來頭最大的新鬥士,那就是來自微軟旗下、殿堂級名作「我的世界」的史提夫和愛莉克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Gwag_RcouQ/hqdefault.jpg)
史提夫麥塊 在 小小實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來到 小小實況
※※訂閱頻道隨時接收最新影片動態~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nine2003
▅Youtube ▅ https://goo.gl/Ewa4tt
==============================================
麥可和諾頓在柯茲中心上的某處瞭望點見面,麥可證實在FIB總部進行的襲擊成功了,並堅持要求諾頓應兌現承諾,讓麥可和他的朋友出局。諾頓於是開始解釋,稱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史提夫·海因斯和安德烈斯·桑切斯的到來打斷了他的講話。海因斯指使桑切斯逮捕麥可和諾頓,這樣他可以隱瞞在FIB總部發生襲擊的幕後事實,並滿足其的復仇的慾望,因為他以為他的前途都被麥可徹底埋葬了。四個男人便開始了墨西哥式的對峙。諾頓試圖從中調停,然而就在他們能放下槍來好好談判之前,以聯合自由城紙張招商局的聯絡者為首的一夥IAA特工不期而至,他們想要拘捕正在僵持中的四人。與此同時,另一夥由腐敗的FIB特工所組成的敵對勢力突然出現。海因斯妄圖知道是誰招來了戰術小組,而桑切斯承認是他出賣了海因斯,他其實是一個為FIB工作的雙重間諜。U.L.P要求在場每個人都乖乖投降,海因斯便藉此痛斥IAA的腐敗罪行。而當禿鷲攻擊直升機載著梅利威瑟安全顧問的傭兵來到時,情況頓時急轉直下,並進而衍生為暴力衝突。海因斯的腿部被挨了某個FIB特工的一槍,桑切斯在此過程中也被打死。局面已然徹底崩盤而不可收拾。
海因斯迅速逃之夭夭。諾頓和麥可試圖幫助彼此,但幾乎馬上便被分開。麥可一邊在應付槍戰,一邊用他的方式接近諾頓,並將FIB戰術小組及IAA特工一齊全部殲滅。不過很快,另一架梅利威瑟的直升機又來了,這使得崔佛不得不退回到掩體周圍。
玩家的視角被轉移到在中心的其他角落隱藏的崔佛,崔佛用狙擊步槍狙殺了禿鷲的駕駛員。之後崔佛讓麥可知道了他也在現場,麥可詢問崔佛是否會殺了他。崔佛說現在,他決然不會在這裡殺了麥可,不過他亦不會允許FIB或其他任何人阻止他殺死麥可。話音一落,崔佛又轉身開始攻擊了,他把在中心花園裡埋伏的敵人都剔了出來,而同時諾頓藉此安全穿過了交火區。崔佛抱怨稱為什麼我們要救殺死布萊德的兇手,希望接下來就殺他償命。麥可解釋稱,諾頓是他們擺脫FIB案底的唯一希望,因為現在海因斯在他的陰謀落空後已經背叛和逃走了。一旦諾頓躲藏到了適合的地方,玩家即可選擇繼續擔任崔佛或返回操縱麥可。如果擔任崔佛,玩家必須保證麥可在花園裡安然無恙,清除全部FIB的特工以及另一架梅利威瑟的直升機。如果返回到麥可,玩家必須與FIB特工和梅利威瑟傭兵血戰,讓麥可在花園裡一路往下,以便和諾頓會合。
在激烈的交火中,麥可要求諾頓告訴他更多有關被派來至此的FIB戰術小組的信息。諾頓解釋稱,他們就是一個腐敗的部門,要麼我行我素,要麼就是IAA買通的角色(意味著這些FIB特工可能都是替IAA賣命的雙重間諜,儘管是桑切斯將他們帶到這的)崔佛想知道為毛梅利威瑟會在三方火併中橫插一腳。諾頓坦言這是因為他以前的破事,他曾經參與過搶劫梅利威瑟贓物的勾當,如今這些案底又被他們翻了出來,也就難免梅利威瑟的人找上門來。
倘若玩家完成上述的特定目標,麥可便會和諾頓離開中心。 諾頓告知麥可會再次聯繫他的,然後隻身一身離開。麥可現在必須為他自己而戰了,接下來的過程要麼東躲西藏,要麼幹掉最後一架梅利威瑟的直升機。之後崔佛給麥可電話約他借一步說話,並建議地點在摩寧塢的一家當鋪後面。
在前往與崔佛碰面的途中,麥可聯繫了戴夫,他告訴麥可桑切斯當了整件事情的替罪羊,IAA的風波已經得到平息。然而海因斯卻拒絕合作,除非殺了崔佛。而麥可表示他不願卸磨殺驢,拒絕了這個請求並掛了電話。
抵達當鋪後,兩個人開始你爭我我爭你。崔佛說他再也不相信麥可了,不過他還是想幹完他們的最後一票,目標直指聯合儲蓄。為此打了電話給萊斯特·克瑞斯特,他表示他將開始組織搶劫。最後,崔佛恐嚇了一下麥可並走人。
===================================================
如果您喜歡小小的頻道
除了幫我按下喜歡以及訂閱Youtube之外
也可以來對小小的Facebook按個讚~
來關注更多最新遊戲~
或是有什麼建議~
歡迎在下方或粉絲團留言唷^O^
▅歡迎您的贊助▅
歐付寶 : https://goo.gl/rw3KYr
Donate : https://goo.gl/ePTQGF
※※訂閱頻道隨時接收最新影片動態~
※※※請幫忙分享影片與推廣,謝謝大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7OyuG9Dvi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q-GcNIBAP1UyJAyzf58pNuZV0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