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慎入]
這是關於作為一個傷殘運動員的有感而發
可能因為最近奧運氣氛熱烈再加上睇完
《媽媽的神奇小子》所以有好多感受想記錄低
但我知道好多人都唔習慣睇咁多字
都係果句 有興趣了解我多啲就睇啦
好少會講到啲內心嘅陰暗面
文章原本寫離係放係八月Deluxe既網誌
但由於嗰邊都話會暫時停止運作
所以呢一篇將會係最後一篇
既然都寫左 咁唯有post係呢度啦
由於IG都唔俾我放一篇3680字嘅文章
所以唯有分開兩個post
辛苦你地要禁離禁去睇喇
《傷殘運動員也是運動員》 下篇🧷
這幾年時間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打進殘奧。從來沒有心力和時間想過以後的事。可惜人生永遠也不是平鋪直順,至少我的不是。這幾年,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出現。在經歷多次的傷患後,令我更沒安全感。也提醒了我要開始在想退役後的事。這樣令我更沒不安。難道打到要退役的時候,應該重新去投入另一行業,從零開始嗎?
在2019年,在爭取東京奧運的第二站杜拜計分賽,比賽途中我跌倒了。一個跳躍動作使我膝蓋的韌帶即時斷裂。回到香港,醫生抽取了我大腿中一部份的根,駁到膝蓋前十字韌帶的位置。雖然說是康復了,但我的腳不如以往可以無憂慮地球場靈活跑動。以往我只需要照顧換了金屬臂的左手,防止因動作太激烈而甩骹,平衡協調對我來說一向也有難道,現在更要顧慮重建了韌帶的左腳。每一下揮板落地動作,也令我擔心會再一次掉在地上。
羽毛球比較多轉動、急停、跳躍、落地的動作,對膝蓋的使用率是非常高,消耗也更加大,要特別小心處理。從拿着拐杖學走路、慢跑、鍛煉已萎縮的肌肉、物理治療、韌帶穩固後的步法練習、直至重返球場訓練,從物理治療室來來回回無數次,我用了一年多時間,才可以真真正正回到球場做到些有質素的訓練。但計分賽其實已經進行了一大半。但我說過「個波一日未落地,我也不會放棄。」即使只有微乎其微的機會,我也會努力去嘗試,未到最後可能奇蹟會發生呢!
康復的路程上,我從來也沒有學習過要怎樣去拿捏。物理治療師跟你說,感到痛楚就要停下來!教練又說,物理治療師當然會叫你停,但運動員不可能每次等到最佳狀態才去練習,有時少少痛楚你就要忍過去,不要那麼懦弱!
那段時間,差不多每一天落到球場,身體總有一個部位會痛,不是膝蓋、就是小腿大腿還有手臂關節,膊頭、手踭、手腕可能因為從小便單手使用過度,其實勞損得也滿厲害。所以一向的我也是習慣忽略那些痛楚。不然365天訓練,可能我只可以練到65天。但每個人承受痛楚的程度也不一樣,什麼叫做少少痛,我已經搞不清楚,反正練習是必須的,忍得到的我都會忍。
在增加訓練量的月份,除了球場的訓練之外,場外的跑步訓練也隨之而增加。身體可能不適應大大的訓練量。導致雙腿的小腿肌也開始發炎,持續了好幾星期也沒有好轉。物理治療師也有再三叮囑教練,說了我的情況,若不停止就會疲勞性骨裂。但教練都在心急追趕訓練的進度,我亦得不到教練的同意可以休息,也只好一直跑下去。做運動員的,就是要安照計劃,若然教練覺得你可以,你就要捱過去。加上在球場上,我需要100%信任教練,亦很想證明給他看,也不甘心自己的能力只到於此。現在回想會覺得很傻,身體是自己的,教練又怎會知道你是有多痛。
又不知道是否因為做過化療的關係,我好像不能夠像其他人一樣正正常常地練習,訓練強度一旦增加,我的身體就好像一直發出一些警號給我。踏在跑步機上的每一步,感覺小腿骨頭都有被刀插下的感覺,而且痛楚一星期比一星期更強烈。有次,每跑一步就連心臟也感受得到被刀一下一下地插下。我開始意識到不可以再這樣下去。最終去了照M R I,看到小腿骨頭開始有撕裂的痕跡。然後復康治療的道路又要再開始,但不幸的事還沒完結,在治療期間,因為一次失敗的針灸治療,針灸擊中了我的右腳腳腕的神經線,導致腳腕及腳板麻痹、刺痛、無知覺。就連走路也不能夠整塊腳板接觸地面。最終要看神經科,暫停了三個月的訓練才可以回到球場。
因為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傷患,無力感非常重。人生總是不停面對着重重的考驗。但即使變得遍體鱗傷,我也願意繼續為這個夢而犧牲,認真去看待這個職業。
我要說這樣多,因為仍然有些人會覺得傷殘運動員是玩玩下,做運動只是興趣,參加興趣班一樣。我們有肢體障礙的限制,外觀上可能你會覺得不夠好看。但我們每一個傷殘運動員,同樣要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同樣每星期要訓練2/30小時。我們一直努力讓身體繞過殘障的限制,學習運用至該項運動的最高的水平。其實我們付出的汗水沒有比健全運動員少。我盡了最大的努力,付出了我的所有,期望也會得到你們的回應。
傷殘運動員肢體有缺陷,運動方面可能比一般人更難克服和面對。但我們不是需要得到特別的關心和對待,只是想跟你們一樣,得到公平的待遇。殘奧要開始了。你們會跟支持健全運動員一樣,支持他們24位傷殘運動員嗎?
「我知道我起步慢,但這就是我要去衝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樣,我就是要從後面追上來!」———媽媽的神奇小子
「上篇請去另一pos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肌力衰退」與「柔軟度下降」同為老化大敵 說起老化,下列通常會注意到的是「長皺紋了」「頭髮變少了」之類外觀上的變化。但實際上,下面所列舉的狀況,才真的是「老化的訊息」: ・快遲到時小跑步,卻差點跌倒。 ・上班途中,走在車站的樓梯上時,踩空的次數增加。 ・不過是很小的地面高低落差,卻差點跌...
「右腳無力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右腳無力原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右腳無力原因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右腳無力原因 在 小人物上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右腳無力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右腳無力原因 在 雙腿無力走不遠可能是這裡出問題| 台灣蘋果日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右腳無力原因 在 雙腿無力治不好,當心是這原因?! 醫師好辣2017.12.18 part1 ... 的評價
- 關於右腳無力原因 在 [新聞] 劉寶傑要離開《關鍵時刻》了?認「一直猶豫啥時撤」 的評價
- 關於右腳無力原因 在 [新聞] 劉寶傑要離開《關鍵時刻》了?認「一直猶豫啥時撤」 的評價
右腳無力原因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別讓「跌倒」扼殺你的家人‼️
高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格外受到關切,包括「跌倒」、「骨質疏鬆」、「肌少症」、「失智」以及「三高」,都是常見的問題或疾病。有醫師表示,其中以「跌倒」最需要注意,若長輩不幸跌倒,恢復以及照顧問題,恐會形成兩代人的負擔[1]。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禁不起摔,提到預防跌倒,大眾往往想到補充鈣質、強化骨骼,然而,人之所以能活動,必須倚靠著骨骼、關節和肌肉三者相互牽動才能完成。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肌肉更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若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還可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進而降低兩者退化機會[2]。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醫:致死率50%
「聯新國際診所」林頌凱院長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1位80歲的陳老爹在清晨運動時,因站立時間太久,突然跌坐地上,摔斷了髖關節,緊急送醫手術、手術順利。
但從此他害怕行走,如今已臥床一年多,讓陳老爹和家人的生活,都有了極大改變,子女也奔波在醫院的心臟科、精神科、泌尿科、骨科、牙科、神經內科、消化科等,陪伴父母候診。」
林頌凱院長表示,若罹患高血壓40年,雖然身體狀況不好,但不會死;但若因為跌倒、髖部骨折,致死率卻相當高,甚至可達50%,特別是老人家常有骨質疏鬆、器官功能退化等問題,導致不是死於骨折,而是因為摔倒後不能正常行走、或長期臥床,導致後遺症,或是因感染而致死。
■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特別是半夜時分
因此,如何避免長輩跌倒,是為人子女或照顧者必須特別注意的重點。林頌凱院長也提醒,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一半以上的長輩是在家裡跌倒,特別是半夜時分。
長輩常有失眠問題,常因半夜上廁所、光線昏暗、神智不清,踢到障礙物等原因,導致跌倒,一旦長輩不慎跌倒,動髖關節手術、住院期間及術後恢復期造成的照顧問題,對父母與子女兩代都會帶來負擔[1]。
■肌肉流失容易導致肌肉無力,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
60歲後肌肉加速流失:發表在《生理前線》(Frontiers in Physiology)的研究指出,全身肌肉質量每十年以男性4.7%、女性3.6%的速度減少,且在60歲後加速。
一篇發表在《年齡與老化》(Age & Ageing)期刊的系統性分析,60歲以後每20個老人就有一名被診斷為肌少症,更是1/3老人住安養機構的主要原因。
根據日本內閣府《高齡社會白皮書》統計,65歲以上高齡者需要照護的原因裡,衰弱占13.8%,僅次於失智和腦中風,但如果加上第4名的骨骼和跌倒12.5%,已經超越排名第一的失智症(18.7%)。
■肌肉衰弱、流失,身體各功能退化
中年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全身肌肉退化萎縮,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同步崩跌,尤其手腳最明顯,不只是你走路愈來愈慢,吞嚥也愈來愈困難、呼吸不再順暢、心臟跳動不再有力,全都是被肌少症拖累,甚至開始認不得路了、心情憂鬱低落,認知能力下降、憂鬱情緒等都被發現和肌少有關[3]。
■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吳俊鋒主治醫師指出我國預估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老年人常見的肌少症會對老人健康與死亡率的增加構成大威脅,建議老人家可適度曬太陽、多補充維生素D、每週定時有氧運動,可預防及改善肌少症。
吳俊鋒醫師指出,肌少症在老人族群較常見,在美國及部分歐洲地區的研究顯示,肌少症盛行率在60到70歲之間的長者約為5%-13%、80歲以上約為11%-50%;台灣的研究則顯示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約為3.9%-7.3%。
罹患「肌少症」因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較差,人顯得無力、疲倦、步態不穩,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研究也發現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得老人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
吳俊鋒醫師說,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D可預防、改善肌少症,體重60公斤的老人家1天應攝取60至72克蛋白質(約10份肉類),富含白胺酸的蛋白質對合成肌肉有益,可多選擇牛奶、黃豆、雞肉、魚、瘦肉、花生等食物。
適度曬太陽,讓皮膚合成天然維生素D;食物部分可吃魚、蛋奶類、蕈菇類與五穀類是維生素D來源。此外,可適度運動,1週3至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騎單車,1次30分鐘)、每週兩次重量訓練,1次10至15下,舉啞鈴、彈力繩、毛巾操均可[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外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之運動。
國民健康署提供5招以坐站為基礎訓練長者肌力、平衡感的運動,讓長者於日常生活可隨時運用。運動前除先留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並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每次動作維持3-5秒,重複做10-12次,每個動作可以做3組,過程當中如果感到疲憊,可以隨時坐下休息,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一、原地踏步不馬虎
雙腳左右輪流踏步,以踩踏作為運動暖身,可維持基礎的肌耐力及心肺耐力。
二、深蹲如廁自己來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維持打直,屁股角度不要過度前移,蹲下時眼睛直視前方,背部不要前傾,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三、爬梯雙腿要提高
先抬起同一側上下肢,而另一側手腳站穩扶好,兩側輪流進行,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四、踮腳站立練平衡
雙手扶好椅背,踮起腳尖練習站立,略微抬高腳跟,重心放在腳趾,背部維持打直,可訓練小腿肌力以及身體平衡。
五、弓箭跨步練腿力
右腳向前跨步,重心放在右前腿,背部維持打直,雙腳屈膝呈90度彎曲,再換邊進行動作,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5]。
■適當營養與運動,預防肌少症
在身體逐漸老化的過程中,生理、心理與病理交互作用下,加速肌少症的形成,肌少症是引發老年人身體開始衰老並產生許多延伸問題的根本,也是老年人發病率和失能的有利預測指標。
預防是避免肌少症所產生之問題的最佳選擇,也就是「補充適當的營養」及「規律的運動訓練」,改善肌肉量和身體功能,就能有效預防因為身體機能老化所導致的虛弱與失能。
非常鼓勵大家從現在就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參加活動或是運動訓練,適度的規律運動,可以協助維持身體活動能力、平衡感,這改善的不僅是老年人的功能與獨立性,還有往後餘生的生活品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 醫:致死率50%」: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28803
[2]( 新光人壽互動網 )「長照你我他》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https://care.skl.com.tw/articledetail.aspx?id=107
[3]( 健康2.0 )「老年人當心!「這種病」比失智症更可怕 從頭到腳都退化」: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7261
[4](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 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34272
[5](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長者居家來運動 抵家增肌顧健康」: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8582
[6](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請你一起這樣做!肌不可失-預防肌少症」: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3934
➤➤照片
[5]
長者在家運動,除先注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以及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症 #補充適當的營養 #規律的運動訓練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右腳無力原因 在 小人物上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快艇 132:106在主場擊敗爵士系列賽 1:2。
快艇跟第一輪一樣在 0:2落後背水一戰的情況下,防守上緊發條 PG 31分三分 6/10,Kawhi 下半場發威 34分12板。Mitchell 30分但是第四節右腳踝傷又復發下場休息之後讓一路落後的爵士無力追分。
這場快艇回到五小陣容,Batum打先發中鋒。
一開賽快艇就讓 Kawhi來主守 Mitchell,如果 Mitchell不持球,那Kawhi 對於 deny對位的進攻球員非常在行。如果 Gobert上來擋拆就 trap Mitchell,當 24秒倒數的時候就包夾 Mitchell。而當 Gobert一下去休息,Kawhi/PG就非常積極的進攻禁區。
當 Mitchell被 trap或包夾的時候,爵士都很有紀律的會在 Mitchell的遠邊底線跟角落三分各站一個球員,逼快艇防守遠邊的球員得要在底線跟角落三分選一個守,而 Mitchell也都能很快的找到傳球角度將球傳給遠邊角落三分的球員。
Ingles第一節手感火熱,11分三分 3/5,快艇先發都有得分。第一節結束 27:23快艇領先。
第二節兩邊都沒有在半場進攻有太好的進攻機會,得分往往都是靠著單打沒進之後的第二波或者 broken play之後球員自己找尋的空擋進球。快艇維持有紀律的 late double Mitchell或從前場就 deny Mitchell,雖然 Mitchell還是有靠著個人能力單打進幾球,特別是在快艇 trap第二個防守者上來瞬間的空間拔起來跳投,但是爵士整體的攻勢沒有辦法連貫。Mitchell上半場 16分,全都是在第二節得的。Ingles 14分,Clarkson 11分。爵士雖然有不少的角落三分機會,但是把握度不高,整體命中率只有 41%。
而快艇 PG 這一場中長距離跳投的命中率回溫,20分,三分 4/7,R. Jackson/Batum/Kawhi各 14/11/10分。整體命中率 52%,而且只有兩次失誤,是快艇上半場能 64:49領先的原因。
第三節 Gobert開始展現他對爵士的重要性,在防守端多次干擾封蓋快艇的切入,或者因為他的協防讓切入者傳球路線被預測,在進攻端快艇打五小陣容之下,Mitchell先切入吸引兩到三人防守,Gobert就能穩穩地拿到進攻籃板補籃或製造快艇的防守犯規。而快艇還是以 5-out為大原則,如果 Gobert防守站到禁區外就積極的切入或空切,如果 Gobert回到禁區協防就盡量找外線的空擋。Kawhi第三節幾次正確的閱讀防守找到爵士防守的空擋輕鬆取分,第三節前五分鐘五投五中,讓快艇在第三節前半段保持十分以上的領先。但是第三節中段開始 Mitchell也不遑多讓的持續正確解讀快艇的弧頂包夾,找到正確的空擋,就算空擋不進,但是快艇 scramble防守漏掉的籃板反而讓爵士又能得到好的外線空擋。爵士一度把落後追到十分以內,但是 PG跟 Kawhi連續的得分跟製造爵士犯規讓爵士進入加罰階段。兩隊從下半場開始進攻都開始加溫,爵士三分線回溫,而快艇則是中距離三分線都表現不俗。第三節結束 94:83快艇領先。Kawhi單節 12分。Mitchell單節 13分。
第四節爵士一度把比分追到 10分,但就在此時 Mitchell之前受傷的右腳踝似乎又復發。在 Mitchell下場的期間,Kawhi就像聞到血的鯊魚把握機會幾個進攻單打助攻防守搶籃板把比分直接拉開到 20分以上,要直接 call game爵士。比賽剩三分鐘,快艇仍然領先超過 20分,
進入垃圾時間。終場 132:106快艇擊敗爵士。Kawhi 34分 12板,PG 31分三分 6/10,Batum/R. Jackson各 17分,兩個人三分 9/12。爵士 Mitchell 30分,Ingles 19分,Gobert只得 12分10板,J. Clarkson 14分。
事實上快艇這場贏得不容易,因為他們針對 Mitchell的防守策略或者是 Gobert在或不在場上的進攻策略,都非常吃重球員在場上解讀比賽的能力,什麼時候該包夾 Mitchell,在幾秒的時候,什麼時候換防,進攻的時什麼時候該切,切到多深,是不是讓 Gobert內縮了外線有空擋,什麼時候是 mismatch。而今天快艇成功地執行了這些策略,而這照理說也是「天份」較高的快艇應該符合對他們的期待要能做到的事情,要是他們真的是一隻奪冠球隊的話。
而 Mitchell的腳踝會影響之後這個系列賽他的表現嗎?不過就算 Mitchell今天在場上,快艇還是有透過有紀律的包夾或換防策略,就算爵士這場三分球命中率 19/44表現不差,但是其他進攻武器乏善可陳,這是代表快艇已經調整好了對付快艇的策略嗎?而爵士在輸了一場之後下一場會不會讓 Conley上場,讓爵士有第二個 playmaker呢?另外這一場爵士板凳在垃圾時間以外只得了 16分,而且是集中在 Clarkson一個人身上,相較於快艇板凳 23分但是平均分佈在 Beverley、Mann跟 Kennard身上,爵士板凳火力明顯不足。
#小人物上籃
#littleguylayup
#allthatjazz
#clippernation
#nbaplayoffs
#playoffp
#theclaw
右腳無力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肌力衰退」與「柔軟度下降」同為老化大敵
說起老化,下列通常會注意到的是「長皺紋了」「頭髮變少了」之類外觀上的變化。但實際上,下面所列舉的狀況,才真的是「老化的訊息」:
・快遲到時小跑步,卻差點跌倒。
・上班途中,走在車站的樓梯上時,踩空的次數增加。
・不過是很小的地面高低落差,卻差點跌倒。
・雖然沒有遭遇什麼狀況,腳卻很容易扭到。
容易雙腳無力、扭到,或者常常踩空、差點跌倒嗎?
也許你也感覺到,這是肌力開始衰退的訊號,事實上,也可能意味著柔軟度不足的問題!
另外可能也有人,曾經遭遇在沒喝醉的情況下想穿褲子,卻在腳抬起來時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的情形。這是什麼原因?大部分人可能會回答「肌力不足」。但實際上,「柔軟度太差」也跟「肌力不足」一樣是很大的問題。
過了四十歲,先開始拉筋而不是做重量訓練!
若你誤以為自己是「肌力衰退」而開始做重量訓練,請先暫停,從拉筋開始吧。如果不先讓肌肉變得柔軟,就沒辦法訓練出絕佳彈性的肌肉。最大的問題是,如果在肌肉僵硬的狀況下運動,很容易肌肉拉傷,或是傷到腰部或膝蓋,形成引發運動傷害的原因。
四十歲以上的商務人士,應該先以拉筋來獲得「柔軟的肌肉」,而不是用重量訓練鍛鍊「強韌的肌肉」。
日本45歲奧運選手葛西紀明,連續參加8屆奧運,被譽為當代不老傳奇,現在除了是選手也擔任教練,他分析,過了40歲以後,要先從拉筋開始,因為肌肉柔軟有彈性,才能增加步伐的穩定,當身體更放鬆,下半身的可動範圍就能變大,走路、跑步時更輕鬆,也就不容易踏空、扭到囉!
《葛西式超級拉筋法》
第一步,伸展大臀肌
1.以坐姿將雙手往後撐住身體,兩腳微微拱起
2.將左腳腳踝放在右膝上,維持60秒
3.感受臀部的肌肉正在緩緩伸展,慢慢呼吸。換右邊再做一次
第二步,伸展小腿肌
1.以四肢著地的姿勢,伸展手肘和膝蓋,並抬高臀部
2.一邊維持平衡,一邊抬起右腳,維持60秒
注意左腳腳跟不要抬起來,換左邊再做一次
【拉筋相關影音】
伸展膝蓋窩,放鬆肌肉、促進循環,活化內臟功能!
https://youtu.be/osMRoxzJRZg
日本整療師教你鬆筋膜,輕鬆擺脫惱人小腹!
https://youtu.be/heDb0lcmPPM
睡前趴5分鐘,好眠、正骨盆就能瘦身消水腫
https://youtu.be/F9lxMkOBMNY
【拉筋怎麼做?這些文告訴您】
練肌力先拉筋!40歲後鬆開3種肌肉,體力用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191
O型腿讓膝蓋變形、全身浮腫!側躺拉筋10天有效矯正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831
邊練核心邊瘦腿!超人氣教練:拉筋+躺著運動才是上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783
#拉筋 #大臀肌 #小腿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BSSCqrcn9k/hqdefault.jpg)
右腳無力原因 在 雙腿無力治不好,當心是這原因?! 醫師好辣2017.12.18 part1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老是腳麻 無力 ?恐是椎間盤突出、腰椎骨刺作祟!婦人走路 無力 、頭暈頭痛,檢查發現脊膜瘤... ... 雙腿 無力 治不好,當心是這 原因 ? ... <看更多>
右腳無力原因 在 [新聞] 劉寶傑要離開《關鍵時刻》了?認「一直猶豫啥時撤」 的推薦與評價
此外劉寶傑也提到2000年胸椎開刀切除腫瘤後,他右腳無力,腳掌無法離地10公分,過斑馬線看到黃燈亮起就停下,後來接觸健身後,身體狀況才好轉。 ... <看更多>
右腳無力原因 在 雙腿無力走不遠可能是這裡出問題| 台灣蘋果日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網友阿金問:最近走路常感覺雙腿無力,路走不遠、走不久,請問是腿部發生什麼問題,如何治療?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答:雙腿無力因素很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