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食健康煮安心吃!
很多人認為美食與健康無法劃上等號,多年來我一直推廣健康飲食概念,盡量減少外食,幾乎都是家人一起下廚,相信美味與健康絕對可以兼顧!我認為在家料理不難,而且只要花點巧思,全家可以攝取更多的營養,健康也會跟著來。
我在電視節目中做過的精選料理,台式的傳統美食、世界各地的風味美食皆有,當然也有中西合璧的創意料理,選擇天然原味的食材加上正確的烹調方式讓,健康與美味不減。在料理上我有個秘訣,就是習慣在一鍋中加入最大值的營養,也就是一個肉類的主食之外,搭配相當多的蔬菜、菇類及辛香料,那麼即便是忙碌的上班族家庭,晚餐這樣一鍋就已足夠!加上小孩隔日的便當,只要準備多一點份量,一鍋就能搞定!
我的健康飲食做法就是多吃當季蔬果、在地食物,將不同的食材入菜,不要總是只做自己愛吃的,讓食材受到侷限,且一餐中的料理最好各種顏色都有,自然就容易攝取到不同的營養。此外,多食用含豐富膳食纖維的各種五穀雜糧、糙米飯、藜麥飯、多穀米等會比精製米食、麵食來得好!
👏👏蔬菜水果的選擇以彩虹原則不同部位不同顏色輪流食用,自然會營養均衡喔!
青赤黃白黑
根莖花果葉
👍👍👍家中食用油分為三大類:
1.高溫烹調用油:高溫油炸時,建議選擇發煙點高、穩定度高及飽和度高的油脂例如:動物性的油脂如豬油、牛油、奶油,或植物性的苦茶油、芥花油、椰子油和棕櫚油,是比較好的選擇。
2.中低溫烹調用油:進行一般的涼拌、蒸、煮、炒、煎等溫度不超過冒煙點的烹調時,可以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且輪流使用。
3.保健補充用油:適時補充保健油營養食品,現代人普遍n-3不飽和脂肪酸不足,適合全家人的保健用油:例如亞麻仁油、紫蘇油、深海魚油等。男人攝護腺的保健用油:例如南瓜子油。女人內分泌的保健用油:例如月見草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下雨天濕濕黏黏、濕氣好重!你知道嗎?濕氣其實也代表身體的淤毒,陳曉萱中醫師說,天氣濕氣重、飲食習慣油膩重鹹,全身循環代謝不好,就會讓身體濕氣排不出,累積成黏稠的痰瘀,當毒素越積越多、血管越來越黏,後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體內濕氣成了萬病根源,小心頭痛倦怠、便祕水腫都上身!迎接梅雨季就要先除體內濕...
吃當季蔬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又一波新冠疫苗接種💉開始有人打到莫德納了🙌
如何快快度過打完疫苗的不舒服感吧😌
(還沒有打到疫苗的朋友們,以下的方法也很適用於大家喔,一起來為身體打好底子吧❤️
#喝足夠水份💦:建議水量為體重*30-40毫升
喝膩白開水的人可將部分水量用綠茶或檸檬水來替代;肥胖體位的朋友們(BMI ≥27)則建議用理想體重來計算喔。
#吃當季蔬果🥦:多蔬菜、適量水果提供豐富的植化素及抗氧化力,減少氧化壓力,顏色越豐富越好。
#餐餐有蛋白質🍳:富含Omega-3的鮭魚及鯖魚能抗發炎、中低脂的豆類製品(如無糖豆漿、嫩/板豆腐)、雞蛋及肉類。
#補充綜合維生素🥝:維生素及礦物質能維持生理機能運作,不管是錠劑或發泡錠都可以喔。
#充足睡眠😴 #保持心情愉快😃:對身體的運作都有正面的影響力。
👩🏻⚕️要少吃油炸🍗、甜食🍰~高油高糖更容易讓身體走向一個發炎反應喔‼️
#華視新聞
吃當季蔬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i 粉絲們今天過得好嗎😘?全民接種新冠疫苗正如火如荼進行🔥距離打完疫苗已經48小時啦!跟大家分享接種完疫苗小心得✌️
#一定要準備普拿疼
我是每12小時吃一顆💊總共吃了3顆喔
然後現在就活蹦亂跳了~
應該可以算 #半個年輕人吧🥳🥳🥳
跟著我看看 #快速恢復體力的飲食5重點
以及 #接種疫苗順位
(什麼時候才輪到大家呢~拜託疫苗快點來!
1️⃣ #喝足水份:建議水量為體重*30-40毫升
喝膩白開水的人可將部分水量用綠茶或檸檬水來替代;肥胖體位的朋友們(BMI ≥27)則建議用理想體重來計算喔👉而我自己平時就會喝很大量的水份,這兩天更是喝超過3000毫升。
2️⃣ #吃當季蔬果:多蔬菜、適量水果提供豐富的植化素及抗氧化力,減少氧化壓力,顏色越豐富越好👉我很注重蔬菜的攝取量,也會把水果當點心吃。
3️⃣ #餐餐有蛋白質:富含Omega-3的鮭魚及鯖魚能抗發炎、中低脂的豆類製品(如無糖豆漿、嫩/板豆腐)、雞蛋及肉類👉一定要吃足夠蛋白質,來提升免疫力。
4️⃣ #補充綜合維生素:維生素及礦物質能維持生理機能運作,不管是錠劑或發泡錠都可以喔👉在打疫苗前後,我都有每天補充1顆/錠綜合維生素,補充營養素。
5️⃣ #充足睡眠 #保持心情愉快:對身體的運作都有正面的影響力👉面對疫情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心理狀態,當我們做好自己就越能減少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負擔。
吃當季蔬果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下雨天濕濕黏黏、濕氣好重!你知道嗎?濕氣其實也代表身體的淤毒,陳曉萱中醫師說,天氣濕氣重、飲食習慣油膩重鹹,全身循環代謝不好,就會讓身體濕氣排不出,累積成黏稠的痰瘀,當毒素越積越多、血管越來越黏,後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體內濕氣成了萬病根源,小心頭痛倦怠、便祕水腫都上身!迎接梅雨季就要先除體內濕氣,率先切斷百病之根!
身體除濕方法1:養脾化濕多按3穴道
脾胃是和體內濕氣代謝密切相關的臟器,多按摩內關穴、足三里、豐隆穴,可以刺激氣血循環調理體質。
身體除濕方法2:溫水排濕氣最有效
多喝溫開水可以溫暖內臟,內臟溫度每高一度,基礎代謝率也跟著提高10%,幫助排毒促循環,抵禦濕氣輕輕鬆鬆!
身體除濕方法3: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
中醫師說,吃太飽傷脾胃,有損代謝,7、8分飽最剛好;也要多吃當季蔬果,才能保護脾胃、幫助代謝體內濕氣!
相關文章:
代謝停滯,難怪濕氣排不出!中醫推薦3穴位養脾化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210
女中醫:溫水排濕氣最有效!還有4特效茶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208
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飲食3守則養好脾不生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207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EK6dlmiRp8/hqdefault.jpg)
吃當季蔬果 在 11月當季蔬菜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11月份當季食材出爐囉,一起來看看11月該吃哪些食材更健康呢!? 蔬菜:. 大白菜,白蘿蔔,青花菜,紅蘿蔔,牛蒡,蓮藕,白果,蔥,花椰菜,彩椒,芋頭, ... ... <看更多>
吃當季蔬果 在 11月當季蔬菜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11月份當季食材出爐囉,一起來看看11月該吃哪些食材更健康呢!? 蔬菜:. 大白菜,白蘿蔔,青花菜,紅蘿蔔,牛蒡,蓮藕,白果,蔥,花椰菜,彩椒,芋頭, ... ... <看更多>
吃當季蔬果 在 正順農產行- 【當季食材蔬菜水果一覽表-春夏秋冬季盛產作物 的推薦與評價
你習慣吃削掉皮的蘋果,覺得白米飯比糙米好吃,加了起司的馬鈴薯更美味……在追求口感的同時,我們也捨棄了食物最完整的營養。少吃加工精製的食物,選擇原始狀態、保有最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