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某長輩:
「高端疫苗拿不到國際認證,有沒有保護力都是個問號,蔡政府憑什麼要我們打高端?」
我:
「平常電台賣的藥也沒國際認證呀,很多都來路不明的,你還不是吃的很高興?」
家裡某長輩:
「你什麼態度?!」
我: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來自日本NHK 打造健康身體的食材大全」介紹 訪問推薦人: 何默真 (Margery Ho) 內容簡介: 最具公信力的日本放送協會,《NHK今日料理》月刊60週年紀念大作, 完整收錄超過1000種食材&營養素情報!知識滿載,健康滿點! ★ 日本知名營養師、藥...
吃 電台 的藥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前與一位藥師的朋友聊天,感觸良多。
由於小時候父母都要上班,他暑寒假都會去阿公阿嬤家玩,由於阿公阿嬤特別寵,所以某種程度上,他覺得有時候阿公阿嬤甚至比爸媽還親,到了出社會後,只要一有連假,就會和父母(有時甚至自己)回去看他們。
阿公阿嬤住在中南部的鄉下,平日閒來無事就是和左鄰右舍聊聊天,阿公有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一直以來也都有在吃藥控制,但是有天在上班時,他接到阿嬤打來的電話,說阿公突然暈倒送急診,當下他立刻請特休,買了高鐵票直接衝回去。
到了醫院,聽了阿嬤和醫生的解釋後,他發現原因在於阿公聽信鄰居的話,開始聽一些賣藥的電台,裡面宣稱有很多一吃見效的藥,於是阿公便買了這些藥,連醫生都不去看了,而胡亂吃藥的結果,就是昏倒送醫。
之後,等阿公醒來時,他便立刻勸阿公不要再吃那些藥,並且運用藥學的知識,想要告訴阿公並沒有一吃解百病的仙丹,以及為什麼要持續找醫生拿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藥。
但是,他的阿公卻非常的固執,一直說他講得不對,還說小孩子少拿那些複雜的術語來跟他說,他聽不懂。
當時的他突然有種感覺,學了那麼多專業知識,但依舊改變不了自己是「晚輩」的無力感,阿公根本不信任自己的專業,因為比起那些道聽塗說的電台,自己講得他根本聽不懂。
這件事給了他很大的衝擊,他發現並不是專業知識夠了就能懸壺濟世,如果你說的別人聽不懂,那別人心裡立刻就會產生防衛機制,最終展現出拒絕學習的態度。
從這件事我得到啟發:縱使擁有滿腹經綸,你確實可以讓自己更好,但是如果你說的不是對方的語言,他仍然聽不懂,那這些知識只是讓你用來自嗨而已。
因此,我們特別邀請楊智鈞醫師來開設這堂【9歲到99歲都能輕鬆聽懂的專業解說力】。
為什麼找楊醫師呢?因為楊智鈞醫師有兩個身份,除了是國內知名的專業演說家/網路作家,也是一位心臟血管外科的主治醫師。
在行醫之餘,楊醫師還是許多醫學/非醫學演講比賽的常勝軍。在台灣、澳門、香港、與中國大陸都有公開演講經驗,對於說服影響、肢體表現、溝通呈現這幾個面向有深刻的研究。
因此去年開始,我們商請他為大人學的夥伴開設一堂 #讓專業變簡單 為核心宗旨的表達課。
大人學有信心,以他對專業溝通的熱情與經驗,一定能為各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帶來新的觸發與體悟。
讓專業表達開啟人生新里程:http://bit.ly/2s4TjkU
吃 電台 的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人問我這段嚴峻時期都吃些什麼營養補充品?說真的跟過去沒有太大差異:
🔜維他命C、燕窩、膠原蛋白、白藜蘆醇飲…..etc.
也因為都在家自己煮,飲食反而比外食更均衡。不過有一個食品我是真的有刻意去補充,就是:
#台灣大學專利技術商轉的營養補充品 #倍佳強健王
我應該沒那麼快能打到疫苗🥲…但我三月中才開過肺手術,醫師朋友私下提醒我「妳的肺還是很脆弱,要特別小心」。這些確實讓我在 #對外防疫 #對內提升防護 這兩件事情上,格外重視。(前幾天帶我媽去醫院回診,我不停的消毒雙手跟健保卡等物品,她說妳這樣不累嗎…😂)
只是許多醫師都一再提醒我們:
「外在防護固然要做好,但 #對抗病毒最重要的還是提升自我防護力。」
我會開始吃強健王,是因為這在我的醫藥朋友圈掀起熱烈討論,尤其是還沒量產、我的藥師朋友就已先跟廠商預訂上百盒(他說這之後在藥局一定會成為主力商品)。
因為它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綠豆皮醇類萃取物,也就是綠豆皮中最關鍵的成分:#牡荊素與異牡荊素
這成分是 #台灣大學實驗證實,在人體內針對外來強敵有非常好的抗敵效果。這份報告還被發佈在國際期刊上,台灣大學還跟生技業者共同取得專利,打算做進一步研發。
我以前只知道綠豆清熱解毒😅,還有「綠豆湯很好喝!綠豆冰很好吃!」從不知道原來綠豆皮中的關鍵成分效能竟如此強大~
《那多吃綠豆有用嗎?》
應該是沒有那麼有用~🤣。因為重點在於:綠豆皮醇類萃取物,是從綠豆皮裡萃取出來的,這可是專利技術,整顆綠豆是達不到實驗室裡的優異效果。
我吃的純漢方食品『倍佳強健王』就是以綠豆皮這項關鍵成分為主,不含任何西藥成分,以日常補充方式,幫我提高自身防護力。
因為我還是有一半時間必須往外跑:要到電台上班也要負責採買。但家有老小,疫苗暫時可能都打不到…..加上現在這可惡異形一種變種、愈變愈難防,所以我除了外在的各式防疫用品,也為了 #增強內在防護 #一天吃兩包強健王
他不像一般的粉狀保健食品那麼細,倒進口中時會有點顆粒感(感覺是穀物感☺️),但就是有種中草藥的清香~每天吃,真的覺得自己整個狀況挺好的!我大多時間都直接倒進嘴裡配水吃,也可加入水或飲品中攪拌喝掉。(一歲以上小朋友就可以吃了)
其實藥師朋友是建議我 #一定要給老人家吃(他認為我也應該天天吃…是覺得我狀況跟老人一樣😂?)
我媽很乖~我叫她吃什麼她都會吃。但我爸很鐵齒,叫他吃什麼他都不吃(除非是好吃的😂)。不過最近他們倆都準備要去打疫苗了,所以除了一天1-2顆維他命C發泡錠,我都要求他們「至少這段時間前後 #一定要吃強健王」。
這大概就是我最近真的有刻意補充的營養品,其他就真的跟平常差不多。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進社團看看更多分享及更詳細資訊(例如實驗報告等等)喔!
🔜歡迎加入彤雯社團:http://bit.ly/彤雯主播不公開社團
❤️記得:
✅在兩劑疫苗全面到位前,提升自我防護力才是對抗外來敵人的根本之道!
✅吃好、睡好、補充足夠且適合的營養,身體自然就會有反饋~
吃 電台 的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來自日本NHK 打造健康身體的食材大全」介紹
訪問推薦人: 何默真 (Margery Ho)
內容簡介:
最具公信力的日本放送協會,《NHK今日料理》月刊60週年紀念大作,
完整收錄超過1000種食材&營養素情報!知識滿載,健康滿點!
★ 日本知名營養師、藥劑師、醫學、農學博士、飲食記者聯手出擊。
★ 全彩印刷、條目清晰、快速易查,現代家庭必備的食材百科!
★ 從蔬菜、水果、穀物.豆類、肉.蛋.乳製品、海鮮……無所不包。
★ 完整介紹食材選購、保存法、營養素等,讀完不禁驚呼:「原來如此!」
★ 超值附錄食材產季、烹調搭配法、對症功效、保健專欄,一冊就讀懂!
一日三餐是日常所需,但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
每次外食前,你是否留意過,店家究竟使用了何種食材?
偶爾自己煮,除了比量、比價、比新鮮之外,你還能如何選購?
購買生鮮蔬果,你可曾好奇高麗菜、番茄等,究竟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上館子吃牛排,沙朗、菲力、肋眼是指哪些部位?何以價差會這麼大?
晚餐想吃魚,但你分得出青背魚、紅肉魚、白肉魚的差別嗎?
想降低精緻澱粉攝取,主食中的大麥與白米比例怎樣搭配最健康?
本書由全日本最具公信力的NHK出版策畫,
更是《NHK今日料理》月刊創刊60週年紀念大作;
聯合知名營養師、藥劑師、醫學、農學博士、飲食記者等權威,
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告訴你每天吃下肚的食物,究竟藏有什麼祕密?
以及各類食材該怎麼選購、烹煮、保存,才能吃得美味又健康?
自古有云:「醫食同源」,意即食物本身就擁有改變身體的能力,
人吃下了什麼,就會逐步決定身體的樣貌。
想要延命養壽,除了培養良好的生活型態,日常飲食更是重要關鍵,
只要掌握基礎知識,任何人都能攝取均衡的營養、打造健康的身體。
下列這些關於生活中常見食材的大哉問,你能清楚回答嗎?
▍番茄也能當藥材?而且風味越酸,藥效越好?為什麼?
▍被公認為美容聖品的小黃瓜,熟食的功效竟比生吃還強?
▍毛豆竟有類似女性賀爾蒙的激素,可回春、抗氧化、預防骨質疏鬆?
▍奇異果有助肉類消化,但怎麼吃最營養?答案令人大呼意外!
▍西瓜籽竟然有助降低膽固醇?東南亞地區還會特地煎來吃?
▍牡丹、楓葉、櫻花……竟是日料點餐時的肉類暗語?
▍雞肉好吃與否竟有方程式可循?最大關鍵在於飼養期?
▍為何「熟成牛肉」比一般牛肉還好吃?兩者原來差在這裡!
▍鮪魚罐頭裡竟然沒有鮪魚?那……裡頭裝的是什麼?
▍常用於火鍋湯頭的昆布,為何會被日本人當成訂婚賀禮?
▍埃及豔后的養顏絕招竟是芝麻?除了內服還能外用?
▍風行日本的萬用鹽麴,在家就能輕鬆做,原料200g,夠你用兩週!
全書收錄1000種以上的食材與營養情報,全彩印刷、條目清晰、快速易查。
除了基礎的營養解析,更加贈食材產季、烹調搭配法、保健功效專欄,
就連現代人最容易形成的疾病、相關食療建議,書中亦有詳盡解說,
透過飲食改善生活、打造健康身體,就讀這一本!
日本知名營養師、藥劑師、醫學、農學博士、飲食記者聯手出擊!
一次讀懂各類食材的營養與療效,現代家庭必備的食材百科決定版!
作者介紹:
監修者簡介
池上文雄
藥學博士、藥劑師、千葉大學榮譽教授、高級院士、特任研究員、昭和大學藥學院客座教授。千葉大學大學院(研究所)藥學研究科修士(碩士)課程修畢。於東京大學取得藥學博士學位。專長為藥用植物、生藥學或漢方醫藥學。以藥學融合農學為目標,致力於健康科學研究。著有《餐桌上的藥效事典》、《圖解 山珍海味 藥效與藥膳事典》(以上均由農文協[日本最大農業圖書出版社]出版)。
加藤光敏
醫學博士、加藤內科診所(東京葛飾區)院長。畢業於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大學院課程修畢。曾留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為東京糖尿病協會副會長、日本糖尿病學會認定專門醫師、指導醫師、日本循環器官學會認定專門醫師等。專長為糖尿病、高血壓、脂質異常等生活習慣病、糖尿病藥物療法。
河野 博
東京海洋大學教授、農學博士。畢業於東京水產大學水產學院。東京大學大學院農學系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為日本魚類學會、日本水產學會等會員。透過在東南亞的7年研究經驗,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推廣魚類學的有趣之處。20多年來,持續致力於東京灣的魚類研究。研究主題有稚魚型態、生態學、魚類相(生活在一個區域的魚類)等。參與編著或監修的作品有《東南亞市場圖鑑(魚貝篇)》(弘文堂)、《東京灣 魚類自然誌》、《東京灣的魚類》(平凡社)、《江戶前(東京灣)的環境學──海洋的享樂.思索.互學12章》(東京大學出版會)、《鮪魚的大規模研究 從生態的不可思議性到飲食文化》(PHP研究所)等。
三浦理代
日本女子營養大學榮譽教授、農學博士、營養管理師。畢業於女子營養大學營養學院。於東京大學取得農學博士學位。因致力食材、食品研究,2009年由厚生勞動大臣表揚為營養關係有功人士。著有《有益身體健康 食材搭配的處方箋》(寶島社)、《標準食品學》(ik-publishing)等多本著作。
山本謙治
農畜產物流通路顧問、農政與飲食記者。畢業於慶應字塾大學環境情報學院、大學院政策.媒體研究科修士課程修畢。致力於農業.畜產相關商品的開發或市場營運,並採用日本全國的優良食材舉辦活動,推廣各地的鄉土料理或特產。著有《炎的牛肉教室》(講談社現代新書)、《激安食品的陷阱》(KADOKAWA角川學藝出版)、《日本的「食」過於便宜》(講談社+α新書)等多本著作。
推薦人粉絲頁: 何默真 粉絲團
出版社粉絲頁: 方舟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Es6djz8p-s/hqdefault.jpg)
吃 電台 的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你做的檢查、治療都是必要的嗎?:小心!過度的醫療行為,反而嚴重傷害你的健康!」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世界醫院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診所指出:「40%現行醫療措施和藥品是無效的!」
健檢最常見的X光檢查,美國竟列為危險致癌物?
做一次全身斷層掃描,竟幾乎等於核爆災民承受的輻射劑量?
咳嗽﹅喉痛﹅發燒﹅流鼻水……看似救命的感冒藥只是「安慰劑」?
乳房攝影檢查,其實無法增加乳癌存活率……那該怎麼預防?
抗生素會把腸道益菌殺光、降脂藥傷肝敗腎風險高……難道等死嗎?
臺灣人平均一年看15次病,是美國的三倍,同時更是世界第一!
然而,盲目的保健與過度的醫療行為,有時非但無助於診斷病情或治療,
甚至還可能讓你賠上一輩子的健康!
本書為作者江守山醫師根據自身醫學知識,深入分析眾多醫學研究後,
精選12項(臺灣)民眾最常做的檢查、用藥、治療等相關醫療行為。
他不僅引用真實臨床案例,詳列過度醫療帶來的的各種危害,
同時提出具體的預防與治療建議,還原醫療應有價值,真正保障大眾健康。
◎看診、吃藥,你得到的是「治病」效果,還是「致病」風險?
•美國和英國醫學中心都指出:現行的醫療措施和藥品,不僅至少四成無效,當中15%甚至還可能有害人體。
•新儀器﹅非侵入性﹅醫師推薦……都不等於最佳醫療選擇。以電腦斷層掃描(CT)為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調查,接受CT檢查引發癌症的身故率,遠大於交通事故死亡率。
◎醫院最常見的不當檢查,做了反而更糟糕?
•「肺」是輻射高敏感器官, 但定期篩檢並沒有比「不做檢查」來得好。
——榮總研究:結果異常者有九成三是假警報,過度診斷率高達七成八。
•女性健檢常見的乳房攝影,竟會提高乳癌發生率?十年來幾乎翻倍成長!
——想確保乳房健康,還不如「臨床觸診+超音波」來得安全準確。
•及早篩檢癌症可增加「五年存活率」?其實只是邏輯迷思。
江醫師指出三種常被忽略的誤差值,教你看穿存活率的真面目!
◎生活最常見的不當用藥與治療,正確解方看這裡:
•感冒無藥可治,除了靠免疫力自癒,你還有三大法寶。
•補牙還在用汞齊?小心慢性汞中毒!可以改用什麼填料?
•緩解更年期症候群,別用賀爾蒙補充療法,小心肌瘤、失智、尿失禁找上門。
特別收錄:45種一般患者不必進行的過度醫療避險清單,業界規範首度公開!
讀完這本書,你會學到:
★一眼看出醫生開給你的藥有沒有抗生素,從此不再藥單全收?
★適度的健檢項目與頻率為何?怎麼免費?若想更周全,多做哪一項就夠?
★想避開卵巢癌、睪丸癌、甲狀腺癌,你得少喝脫脂奶,為什麼?
★預防腦瘤、心肌梗塞,與其動刀,不如降三高,怎麼做?用吃的就辦得到!
作者簡介: 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醫師健康廚房-廣山居董事長。
經歷: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專長:
透析血管通路問題診斷及治療、透析乾體重之測定及調整、腎血管狹管及合併之腎衰竭、尿毒、維他命與健康食品、癌症預防。
著作:
《安心好孕》、《吃對保健食品2:天然篇》、《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食在安心》、《吃對保健食品!》、《癌症,當然可以預防!》、《別讓房子謀殺你的健康》等暢銷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cWkOOOFhSc/hqdefault.jpg)
吃 電台 的藥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些故事,只會發生在台南。
你可能從來沒聽過,一百年前,有道逢年過節辦桌時就會拿出來的台菜,它叫做洋燒草蝦。把大草蝦裹上麵糊跟鹹蛋黃,炸到酥脆金黃的外表,再用酸甜的醬汁勾芡、黃袍加身的大草蝦在桌上看起來又討喜又好吃,草蝦又價格實惠,變成主人辦桌的首選。
但後來這道菜從總鋪師的菜單上消失了,因為養殖的草蝦越來越小,逐漸沒辦法帶來那種豐盛的視覺饗宴。但一百年後,一位數學老師轉業的養殖專家,讓超大尺寸的草蝦重新出現在養殖池中。
再生這道食材的就是顏榮宏。土生土長在台南,五代都在台江地區養殖的背景對他來說簡直是種使命。但碩士學歷的他,其實原先的工作是數學老師。因為父親身體違和,才被迫回到艱苦的養殖漁業中。
台江一帶信仰的是保生大帝,而顏榮宏從保生大帝的藥籤中取得靈感,開始將各種中草藥實驗曬乾、研磨之後加入飼料,試著用科學的方法改變換肉率,改變生長的模式,用中藥取代掉在飼料中的抗生素。光是投入在養殖模式改變,中草藥研發過程的經費,就是好幾台的賓士車。這中間遇到颱風、遇到寒害,各種的挑戰因為走的路前所未有,完全沒辦法求人,都得要自己咬牙克服。
好不容易在保生大帝的庇祐之下改造出了全新的草本虱目魚之後,他又把腦筋動到如何讓整個養殖過程更有機上。他用太陽能發電,用更有效率的烘乾系統,用更有效率的水車,甚至想要引進風力跟LED照明系統,讓新種植的黃花蜜菜可以長得更好更快,從而融入菜餚跟飲料中,變成一整個養生綠能的循環。而如果這樣的中草藥養殖可以用在虱目魚和白蝦上,草蝦也應該可以做到的!
歷經了七年的摸索跟嘗試,兒時曾經聽父祖輩描述過的洋燒草蝦盤中的超級大草蝦終於重新出現在魚池中。現在跟著顏榮宏一起養殖超大草蝦的學徒其實是位台積電在南科的工程師,因為爸爸的魚池荒廢許久,他希望能夠把這裡學到的超大草蝦越養越穩定,將來可以成為爸爸魚塭的特產跟主力產品;顧家,也是台南人的一大特色啊!
而從小在台江長大的顏榮宏,更希望能夠把整個台江地區的風土民情跟風景介紹出去,讓這個地方不只養殖業,也可以有更好,更美麗的觀光產業入主。
生在台江,一輩子都是台江人,在台江內海的水道內穿梭,在無人島網仔寮汕的沙灘上欣賞台灣本島最西端的日落,彷彿跟著吃苦耐勞的台南人一起度過了數百年的歲月,顏榮宏堅定的相信,只要跟五代以來的父祖輩一樣努力,結合上新的養殖技術跟傳統的中草藥知識,這塊土地一定會復興起來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iQAa1wNVb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