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2681-Q22700)
Q22681:
龔老師,我一直同股票談戀愛, 聚咗唔少老婆。
煤氣9095股,
九倉2000股,
匯豐2514股,
恆地8700股,
港鐵5032股,
港交所1254股,
騰訊744股,
領展1500股,
建行69700股,
中移1333股,
友邦2200股,
九倉置業3000股,
平保3087股,
中銀香港9000股,
2382(300股),
9988(300股),
京東(100股),
2269(1000股),
981(1000股),
6060(500股),
2588(500股),
285(1000股)
241(4000股)
我想在收息同新經濟股中取得平衡,未來應該會到英國生活。打算多用約1-2球重新執好個倉。想多d股息
望指點迷津,打攪老師了。by the way. 請問老師有冇開班
龔成老師︰
最緊要分析「企業質素」,如果企業無質素,就要賣出,如果有質素,就可以長線,當然,如果個人需要,就有可能要賣出部分。
首先,你現時股票太多,你會好難定期管理。建議你長線集中翻係10-15隻,咁會較好。
我假設你短期內,都唔會去英國,或者就算去英國,現有資產都可以保留。(如果短期要走,又要清空香港資產,現時就不要投資,反而要開始分段沽貨。)
你現時48歲,投資要開始保守少少。
港交所(0388)、騰訊(0700)、舜宇光學科技(2382)、阿里(9988)、京東(9618)、藥明生物(2269)、中芯(0981)、眾安(6060)、中銀航空租賃(2588)、比亞迪電子(0285)、阿里健康(0241)這些股票,不確定性和風險較高,不宜持有太多。
你可以考慮將部份,慢慢換至以下股票。
如果你想收息之餘,維持一定平穏增長力,可較集中平穏增長股。如果想保守D,只係收下收就算,可以集中係收息股。
以下股票,現價都合理,可以分注。但由於大市未算平,你最多投入多30-50萬資金好了,餘下部份等大跌市才動用,會較理想。
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富豪產業(1881)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最後,我建議你定期審視組合,睇下有無出現過度集中情況。
任何股票、任何行業,我們都不應太過集中,因為一個行業就算更有優勢,也有機會面對行業週期及突發風險,太集中會對你整個財富組合不利。
因此,你要建立一個平衡的投資組合,當中有不同的類別、不同的行業,這是最好的平衡風險方法。相同行業不可佔組合多於30%,而單一企業不要高過15%。
特別係銀行業,佢營運模式較特別,風險會比一般行業為高。必需堅守30%這個準則,如果可控制在20%以內,會更好。
現時依然有開班,你可留意。
------------------------------------------------
Q22682:
阿sir 你好!本人41歲,本人嘅股票投資組合如下
( 現時市值約337萬)
股票No 買入股數 平均買入價
2 500 81
( 2 )月供 200 74.1 - 82.4
3 4515 14.94 - 15.56
12 7200 34.8 - 37.45
27 3000 44.1 - 51.1
66 9066 44.4 - 46
388 300 238.6 - 253.4
(388)月供 157 248.3 - 509.7
823 12000 59.1 - 70.2
1038 1500 51.3 - 57.4
(1038)月供 335 38.7 - 54.9
1211 1500 37.5 - 70.4
(1211)月供 776 42 - 235.6
1928 2800 32.8 - 36.7
(1928)月供 611 30.9 - 40.5
2388 2000 25.8 - 34.2
(2388)月供 625 21.9 - 27.4
2800 5500 26.1 - 30.95
(2800)月供 2119 24.5 - 28
3033 1400 7.8
9988 1400 176 - 206.2
我暫時每月可儲蓄$7000, 其中$4000係...喺今年8月份開始月供兩隻新加入嘅股票 , 分別係...1810 & 1177 各月供 $ 2000
另外4年後即係我45歲這年,便可增加儲蓄至每月2萬
我想問我選了以上這16隻股票作長線投資ok嗎 ?
資金比例合適嗎 ?
需要改變比例嗎 ?
我最想問現在這 337 萬嘅股票組合比例...及我 41 - 45 age 其間,每月可儲蓄 $7000 & 45 age 開始每月可以儲蓄 $ 20000 , 這種情況
其實我需要用幾多年嘅時間,才能增值至 1000 萬呢 ?因為本人想每月有 5 萬現金流
本人與另一半 2人一同於今年9月份,已成功報讀了成哥你嘅投資倍升股基礎班課程。
本人買了成哥你六本書
50優質潛力股 2017 - 2018
50優質潛力股 2020 - 2021
大富翁致富藍圖
80後3百萬富翁
80後千萬富翁
年報勝經
不過年報勝經好深,唔係太明白,還要多加研究
一直去閱讀成哥你嘅書獲益良多,現希望上完投資倍升股基礎班課程會有更多嘅得著
龔成老師︰
你現有持股,係適合你長線投資。但16隻其實有少少多,最好長線維持係10-15隻水平,否則你會好難定期管理。
月供股票中,比亞迪(1211)現價偏貴,建議回到$180左右,才重新開始月供。此期間,可以用GX中國電車(2845)暫時代替。
現時大市在合理區,你保留太約3-5成現金左右,去等大跌市機會出現,咁就可以。
我假設年均回報率有10%,以你現時計劃,大約50歲左右,就可以增值至1000萬,當然要視乎到時大市實況而定。
其實書本上,<<年報勝經>>係深少少。如果你係初學者,我比較建議先睇我架《80後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和《股票勝經》。這幾本書,對你吸收上堂知識,都會有幫助。課堂上見!
------------------------------------------------
Q22683:
我以前買了2888 和 698 揸了很久,跌左好多,都唔知點算好?
想請教下
龔成老師:
渣打集團(2888)質素只是一般。
雖然未到劣質,但質素不高,但本地銀行股中,賺錢能力算是較弱。加上銀行業近年的環境不及過往,賺錢能力不及以前咁好,相信佢之後,都只是好基本增長,不要對股價有太多期望。
投資價值只是一般,如果持貨不多,就當守住先。
如果持貨多,我會建議考慮將部分貨,轉其他更有質素的銀行股,或其他優質股。
至於通達集團(0698),算是不過不失。
佢主要從事電器產品(包括手機、手提電腦及其他電器產品)零部件生產;為電子產品及電器提供金屬外殼及其他五金部件;及提供塑膠機頂盒及生產體育產品。
現價合理,勉強可長線。但就唔值得持有太多,始終質素唔算好高。如果持貨多,就減。
------------------------------------------------
Q22684:
老師,純收息,及有增長收息,邊個風險度會高啲?應該投資那一個?
龔成老師:
其實好睇你的投資目標,如果單是收息,佢股息一般會高d同股價穩定d。而增長,雖然佢潛在波動會高d,但股價增長,以及往後增長,長遠會好d
------------------------------------------------
Q22685:
龔成老師,我想請教你,之前放了大部分股票。 只剩下9988 200股 平均價$258, 3手ibond 。 另外手上還有一堆美股 市值大約5000美金。
對於9988 我應否耐心持有或在合理價位再加倉?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我地做財富增值,最重要不是睇「賺蝕」,不是睇「買入價」,而是睇質素。質素不好,增長力弱,就有可能賣出,蝕都要賣。
你要分析「之後的組合情況」,不是過去,是將來。應該持有那些優質股,比例如何,能為你帶來怎樣的長期財富。
你要分析你的投資目標,你想潛力股的比例多少?平穩股的比例多少?組合風險程度如果?即是你想設計一個怎樣的投資組合?長期、優質、平衡、適合你。
因此,係你已沽出大部份股票前題下,阿里巴巴(9988)相信佔你組合比重唔細。
個別企業和行業,不要佔組合15%和30%以上,銀行業更加不要高於組合20%,否則會有過度集中性風險。所以,我建議你唔好再加持住,反而你加入其他不同行業股票,去進行平衡配置。
另外,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如果你係年青至中年人士,阿里巴巴(9988)這類潛力股,係適合你。但如果你係退休人士,這股就風險太高,只宜好小注。
而ibond則是現金流產品,增長力唔高,同樣只適宜近退休人士。
你要因應自己人生階段,去作出相應的配置。
------------------------------------------------
Q22686:
龔Sir,你好! 我現在52歲,剛剛賣走了一個車位,所以有一些現金在手,經過一輪的研究準備 買入以下的股票作長期持有,到退休時把這些股票轉再為收息股。
請問我選出來的股票組合對我這年齡的人來說是否風險過高? 或者對以下的組合有什麼改善的建議。當然我唔會即刻買晒下面的股票,要等好價才會入貨。 謝謝!
招行(15%),石藥(5%),騰訊(15%),港交所(15%),比亞迪電子(10%),完美醫療(15%),信義玻璃(15%),舜宇光學(15%)
龔成老師︰
先增值,到退休時慢慢換成收息資產,去幫自己創造現金流收入,支援退休生活。這個方法,係正確的。
但由於你年紀,係比較近退休之年,係增值組合的選股上,不宜過份進取。
你現時選股都有質素,但潛力股佔比重太高(0700,0388,0285,1830,2382)。佢地雖然有增長潛力,同時風險都較高,不宜持有過多,大約佔2成好了。
你應以平穏增長股,作為你組合主力。佢地增長力不及潛力股,但都有平穏增長,而且有若干股息,整體穏定性較強,相信會較適合你的情況。
平穏增長股:金沙(1928)、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長建(1038)。如果有投資美股,可投資VOO。
------------------------------------------------
Q22687:
龔成老師你好,現時持有:
4400股 00005 平均$65
1100股 00012 @$47
100股 00700 @$505
900股 00939 平均$7.8
4000股 01177 @$7.5
7000股 02628 平均$27.7
200股 09988 平均$273
以前只懂買銀行股收息股,之後先開始買其他股票。最近打算買樓,想賣咁D股票,係咪應該賣5,939,2628
請指教一下,謝謝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時,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方法。年輕人應著重於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就應著重保守類別。因年輕人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以承受較高風險,所以應以增長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股票,令財富增值較快,到一定金額後,可轉較平穩增值的股票。最後有相當財富時,才換成收息股去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你現時組合,算係一個有偏向增長型組合,若你係年青至中年,係適合。但當中匯控(0005)、建行(0939)、港燈(2638)是收息股,無太大增長力,若你較年青,就不宜持有太多。
另外,個別企業和行業,不要佔組合15%和30%以上,銀行業更加不要高於組合20%,否則會有過度集中性風險。
你現時銀行股、匯控(0005)、中國人壽(2628)明顯係超標,你要調整一下個比例。其實中國人壽(2628)近年增長力都明顯弱左,本身都不宜持有太多。
若果你需要套現買樓,而你又係年青至中年人士,你可以優先沽出匯控(0005)、建行(0939)、港燈(2638),順便調整埋個組合比例。
未來時間,你可以加入多一些平穏增長型股票,去令組合更平衡。
平穏增長股︰指數基金、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港鐵(0066)、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如果有投資美股,可投資VOO。
------------------------------------------------
Q22688:
請問平保2318 仲有冇前景,收購方正之後股價一直跌
龔成老師︰
中國平安(2318)有質素的,佢有規模,有品牌,近年的發展都不差,不過,股價有時會有少少波動,這主要受投資市場表現影響。
近期佢股價下跌,除了因為大市氣氛較弱外,其本身數據都唔係太理想。
但我地審視一間企業投資價值時,會睇長線。只要中短期因素,對佢長線投資價值無影響,這些中短期波動,我地就唔需要太在意。
這股有長線投資價值,是平穩增長型。現價算係合理區中間至中下位置,分注投資就可以。
------------------------------------------------
Q22689:
hi成哥,我打算在股災時動用15萬買這些股票.
A .3738[30%]
B. 2013[30%]
C. 708 [20%]
D.1585 [20%]
我不怕高風險,點睇這組合?
另外,等股票升晒之後打算用150萬購買這些收息股.
A.3988
B.1883
C.1382
D.2777
E.1628
Sir,這組合如何?應該點分配資金?
再另外想問下1628點解咁高息?高息既背後有咩風險?現價1.68,但PE有成1566,姐係好貴?再問下尼隻野收息穩定嗎?佢長期都係咁高息?幾錢是便宜區?
謝謝成哥解答!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唔好盲目追求高增長,要先知風險,才想增值。
我明白你風險承受能力好高,但你這4隻股票,不確定性的確好大。特別係恆大汽車(0708)本身母公司財政有大問題,而佢本身到現在,一部汽車都無出產過,投資風險唔細。
我地唔好成個組合,只集中係3,4隻股票身上。最重要是建立一個長期的「財富組合」,要優質,要平衡,要適合你的年齡與風險承受程度,新舊經濟各類股都要有。
同一行業不能高於組合30%,同一股不能高於組合15%。要平衡,建立後長期持有,不是買賣賺差價,而是成為你財富組合一部分。
恆大汽車(0708)、雅迪控股(1585)同是汽車相關股份,我地就不要持有太多。
我建議你調整翻4隻股票比例,再加入適量平穏增長股,去將個風險拉低翻少少。
你要明白一點,高風險唔一定係高回報。若這些高風險企業發展理想,回報當然好。但發展不似預期,損失幅度會比一般平穏增長股高好多,你要明白這個風險。
你這個組合,會不會升到150萬,要多久才升到150萬,無人知,因為不確定性好大。如果升到150萬,你是否轉至收息股,你要再用你人生階段作考慮。
如果你依然係年青至中年,建議保持投資一些有增長力股票。若你已退近退休之年,換成收息股係可以。
你收息股組合中,大體上都有質素。
富力地產(2777)業務上是有質素的,股息好高。
佢本身負債高,相信會對佢有一定的影響。股價會因此較為波動,所以唔好只睇股息。你預佢中短期都會一般,但如果只是小注投資,都可以。
禹洲集團(1628)主要於中國廈門、上海、福州及合肥從事物業開發、物業投資、物業管理以及酒店業務。
佢係新加坡、香港、上海、合肥、福州、廈門等地均設有分支機搆。
整體質素都有,但未算好強,佢在行業中,未算有好大的規模與優勢,另外,負債較高都對這股造成風險。加上業務有點波動,這股唔建議投資太多。
現價合理,但不宜持有太多,長線投資價值都有,但未去到最高質類別。
佢PE去到過千,主要係因為過去一年,盈利大幅下跌所致。如果你用翻佢上一年盈利計,佢PE係個位數,所以係正常。
雖然佢上年收入下滑,相信主要係受疫情影響。疫情過後,會慢慢回復較正常水平。但始終佢質素唔係好高,唔建議大注。
最後,希望你記住財不入急門,一個平衡和合理風險的配置,增長潛力未必最高,但對你長線投資增值,相信會係最有利。
------------------------------------------------
Q22690:
龔成老師,我一直都是你的小粉絲,默默地跟住你的教導月供股票,最近家人強力推薦重資買入2448,請教老師對2448的前景分析如何? 十分感謝
龔成老師︰
首先,好多謝你一直支持。
恆宇集團(2448)業務主要係在澳門,以承建商身分承接澳門私營物業項目的裝修工程及樓宇建造工程。
集團於上年年末,開始想發展金融服務業務,今年7月更與總資產逾千億的國企青島西海岸發展集團就「青澳數字經濟產業園」及相關基金項目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市場或預期集團未來,會因為加入金融服務業分部,對盈利起到極正面作用。
但我地作為理性投資者,要學識客觀分析事實。新分部和協議框架,的確係有佢發展潛力。但問題係,佢只是剛剛開始,會發展到幾大,會否成功創造盈利,幾時才有盈利,都係未知之數。
只能說,佢潛力股係提升左。但根據現有業務和過去業績,此刻係好貴。
這代表佢現時股票,很大程度係建基於"未來"新業務的發展。若新業務發展不似預期,股價很大機會出現較大幅回調。
而且,佢雖然多年來都係有盈利,係經營現金流欲維持負數,代表佢表面係有錢賺,但實際上落到公司袋架錢,係負數。
我無仔細研究佢財務數據,有機會係正常,但都有機會係有問題,我一般見到這個情況,都會較有保留。起碼要仔細分析過當中數年數據,真係無問題,才會考慮。
所以,你投資此股係可以,現價唔平,加上投資風險唔細,你要自己衡量。佢有一定不確定性,投資時要控制注碼。
------------------------------------------------
Q22691:
你好! 本人年50 有屋(供完) 铺(供完) 收租$6500 屋企人给每月$10000 零用 〈 一半用來交保險 〉尼一 。二年 在網上才真正認識股票
伹股齡有十几年(短炒 不分析公司 跌市心驚) 近尼一年 才把蝕去 有(30萬几) 慢慢 賺回來 约20萬 持有以下股票 有部分已持3年 有的3個月
現在見有錢赚 想沽出部分 請問 那些可以長楂 謝謝解答
3993 (平圴價$4.2) 2萬4千股
716 $0.8 4萬股
189 $6 2千股
1177 $7.08 2千股(打算月供)
788 $1.52 2萬股
728 $2.33 2萬股
2198 $3.68 1萬股
451 $0.28 5萬股
520 $8.69 4千股
1357 $2.82 1萬股
769 $0.9 2萬股
1787 $15.8 2千股
1250 $0.113 20萬股
6885 $3.68 1萬股
1024 $85 1百股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股票,係希望買入一些優質企業,透過佢自然增長,達至財富增值目的。重點係長線持有優質股﹐唔係去做短炒,因為中短期走勢無人知。但長線持有,企業質素一定會反映在股價當中。
所以,你首先要改變自己過往十多年錯誤的投資方法,改為以長線投資作為策略。
投資前,一定要知道該企業質素、行業前景、財務狀況等,才去投資。如果你連間公司點賺錢、行內有乜優勢、點解未來有發展和增長潛力,都答唔倒自已,咁就要停一停,唔好投資住。
同埋,你唔好停留係「賺差價」的想法。當你一直持有這股,企業長期價值向上,就會帶動我地的財富有最大增長。成個效果,一定比你經常出出入入好。
你現時財富組合當中,已有一個住宅物業和一個收租舖位,比重都幾偏重左係物業類。故未來時間,應較集中累積優質股,令財富組合更平衡。
以你50歲年紀,都可以進行適度增值,但由於較近退休之年,選股上要保守少少。
中國電信(0728)係有質素收息股,可持有。
洛陽鉬業(3993),中國三江化工(2198)、協鑫新能源(0451)、呷哺呷哺(0520)、美圖公司(1357)、山東黃金(1787)、北控清潔能源(1250)、金馬能源(6885)質素較中等或波動性太高,唔建議持有太多。
中生(1177)、中國鐵塔(0788)、快手(1024)都有質素,但係是潛力股類,你可以照持有。但這類潛力股風險較大,以你年紀計,佔組合最多2成好了。
其餘無提及之股票,建議沽出較好。
未來時間﹐你可以以「平穩增值股」+「收息股」作為投資目標。若你想保守些,或預期自己距離退休年期不遠(5年內),可以較集中收息股。
相反,你依然有一定時間增值,想進取少少,可以集中在平穏增長股上。
但緊記,要隨著年齡增加,慢慢增加收息股的比例。到退休時,你收息股比例,應提升至100%。
平穩增值股,例如指數基金、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港鐵(0066)、恆基(0012)、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如果有投資美股,可投資VOO。
同時,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富豪產業(1881)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
Q22692:
老師9618 9988 長線仲值得投資嗎? 感覺冇咩起色
手上冇咩貨 9618只得2手 均價$328
9988 4手 $240
要點應對宜家嘅情況?
龔成老師:
仍值得長線,有兩點你要注意,第一,唔好太著重短期股價,你預科網類仍政策影響,中短期仍弱,要平常心面對。第二,都唔好太集中在同一行業,因此,要睇你持貨佔組合比例%,如果不多,就無問題,可長線。
就以阿里(9988)來說,佢有質素,中短期一般,但長遠仍有增長力,之前貴,現價去翻合理區。
係業務層面,擁有相當的優勢,不少業務處於壟斷狀態,同時增長理想。加上正不斷發展延伸業務,這都會成為企業增長的潛力,預期增長會持續,這是阿里最大的賣點。
以企業的長期發展計,這股的確優質,但股價都有一定的波動,現價算是合理翻D,但都不是大手時候。
始終將面對內地監管可能收緊,因此風險度增加左,不過,我相信佢的整體優質度仍在,內地不是不想佢賺錢,只是想規管佢。佢已建立好完善的業務,因此本身是無得輸,只是賺多賺少問題,現時監管多左,點都會影響賺錢能力。
對於這類優質、有發展,預佢現價約合理區中間,長線持有就得。
------------------------------------------------
Q22693:
老師點睇隻百度同B站?
內地科網股 一直探底
應否換股投資?
龔成老師:
你預中短期因政策風險,股價表現仍會弱。但本身仍有質素,只要耐心持有就得,除非你持貨過多,否則不用減。
以百度(9888)來說,有質素,有獨特性,長遠發展不差。
佢係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營運商,係內地用家搜尋資訊主要對口,用戶規模突破10億,百度App日活潑用戶超過2億,多個指標都處中國第一。
業務上,佢擁有好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自2010年起一直投資AI以提升搜索及變現能力,並使用核心AI技術引擎「百度大腦」開發新AI業務。
我睇翻一些報告:
1. 佢擁有中國最多的AI專利數量以及AI專利申請數量。
2. 按累計拉取請求計,百度的深度學習框架飛槳居中國深度學習框架榜首,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Facebook Pytorch。
3. 按開發者數目計,百度開放式AI平台擁有超過數百萬名開發者,係中國最大的開放式AI平台。
4.按開發者數目計,係百度雲基礎設施上運行的Baidu OSChina是中國最大的開源活動開發平台,全球排名第三。
百度核心業務(唔包括愛奇藝)由AI驅動,為其貢獻超過70%的總收入,主要提供基於搜索、信息流及其他在線營銷服務,以及來自AI新領域的產品及服務。
並廣泛使用AI技術開發創新營銷服務(例如動態廣告),為各搜索用戶推薦最適合的營銷客戶產品。
現時佢坐擁不少資訊和客戶群,就可以利用佢地去發展很多不同業務,可以話係一個好大的優勢。佢收入不差,長遠有發展,但由於本身有相當規模,因此,未必是高速增長型。
百度在規模和質素上,一定係有。但近期科網股波動,風險高左,同時到上市一刻不確定性高左。如果持貨多,先要減,否則可守。
------------------------------------------------
Q22694:
想問下,维他奶的管理層令我失望,就是一間大企業,危機意識管理没理由那麼差,由於問題出自管理層,所以長遠好難返到身。
维他奶根據購股權計劃發行43萬股,每股發行14.792,較上一个營業日的每股收市价21.45,折讓约31.04%
另外,龔sir, 我好明白2800對散户最安全,出面啲人成日話你叫人買2800。
龔成老師︰
其實維他奶(0345)能否返身,都係言之尚早,要觀察。因為消費者,好多時都係好善忘。
至於佢發行新股,其實不少公司會發放一些購股權給員工作獎勵,如果該員工行洗權利,就會發行新股給該員工。
由於發行了新股,所以現有股東每股盈利會被分薄左。但這些購股權未必一定會行洗,所以你係年報會見到,每股盈利有2個。
一個係"基本",另一個係"攤薄"。前者係當期的實際每股盈利,後者係假設這些購股權(除了購股權,都仲會有其他金融產品,會影響這個數),全部被行洗後,每股盈利會分薄至那個水平,給投資者一個預算。
現時维他奶已發行10.6億股,43萬股只係一個小數目,對股東影響唔大。
而盈富(2800)係一個唔錯組合,所以我經常推介,特別係推比一些投資初學者。
因為如果你係一個數學教援,對著一個小學生,你會刻意教微積分嗎?有需要為表現自己的知識,教他不明白的方法嗎?
當我比理財意見時,最重要是「適合」,如果強行叫網友買風險過高或他不明白的工具,我認為有點不負責任。
其實好多年前已經有評論話我只懂叫人供盈富(2800),但我咁多年都照樣叫人買盈富。
其實我一直都明白,盈富(2800)並不是最高回報的投資,但這是一個組合,當中有58隻質素不太差的股票,對本身不懂選股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加上有平衡組合風險的效果。
就算對無乜選股能力的投資者,提供一個穩健,收息及平穩增長的組合。
至於我叫人月供,都是同樣道理,對於不懂掌握買賣時機的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最好的方法。
------------------------------------------------
Q22695:
Thank u!! How about 2828 vs 2800 le?
龔成老師︰
恒生中國企業ETF(2828)是追蹤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之表現,即是中國的企業,當中不少都有一定的質素。只要中國經濟長遠增長,而這些企業合理增長,就能帶動價格保持上升。
由於這些國企的股價較為波動,你最好以長期的模式去進行月供,每次供的金額不用太大,以較長時期去平均價格,自然能減少風險。
長遠來說,中國仍不差,你可以進行月供。但就要每月留些現金,因為這刻未到平宜區。
盈富(2800)是包括58間質素不錯上市公司股票的組合,這些股票有升有跌,但長期計,都有不錯的回報。
買入盈富主要有兩個回報(分別是股價升幅,加上股息回報),股息不多,大約只有3%,而股價升幅,其實有升有跌,每年都會波動,但長期平均計,都有5%-10%,當然,這是不一定的。
同樣地,若你以月供股票,買入的價格就能平均,不用擔心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2隻ETF都係有質素,但風險度2828會高少少,你要自己衡量。
------------------------------------------------
Q22696:
你好,本人月可儲5-7萬,積蓄因買了可購公屋只剩30萬,沒有投資經驗,有可能在1年後買到樓嗎?因看見一個粉嶺心儀地盤,
想盡可能在建築完成前,即2022年底有可能上車,而穩定女友又可夾大約50萬,本人做貨運收現金的,女友開鋪的,又大概要預多少做首期可過壓測呢?謝謝
龔成老師︰
如果從投資角度,其實1年係一個好短時間,就算再優質股票,都會有波動,令最終回報不確定性大增。因此不宜做任何投資增值﹐最多只可以做定期。
以你現時可動用資金,1年後大約150萬。若以你7萬收入計,買800萬以下物業,做9成按揭,供30年的話,應該都可以。
但當然,這個只係好初步計算,實際按揭是否批出,要視乎相關銀行準則。加上你工作係收現金,而且可能相對不算穏定,銀行計算你供款能力時,或會有調整,你最好向銀行問清楚,以免失算。
------------------------------------------------
Q22697:
請老師看看先父的股票,有沒有兩三隻可保留,謝謝
00536 貿易通 20000 股
00687 泰昇集團 70000 股
00737 灣區發展 12500
00889 連達科技控股 20000
00927 富士高實業 70000
00987 中國再生能源投資 88000
01080 勝利管道 21000
01123 中港照相 50000
01165 順風清潔能源 10000
01222 WANG ON GROUP 300000
01265 天津津燃公用 20000
01395 強泰環保 50000
01560 星星集團 100000
01685 博耳電力 20000
01900 中國智能交通 30000
02014 浩澤淨水 30000
02389 北京健康 54000
03332 中生聯合 20000
03882 天彩控股 20000
06161 泰加保險 10000
00596 浪潮國際 8000
00723 信保環球控股 3125
01041 林達控股 1000 (停牌)
00261 GBA集團 400000
00575 壽康集團 97379
00612 中國投資基金公司 8000
00831 利亞零售 10000
01142 西伯利亞礦業 50
02222 雷士國際 50000
87001 匯賢產業信託 15581
市值大約50萬
以上乃先父留下的股票,應該大部份是劣質股,我不知買入價位 ,現打算沽出,換入優質收息作媽媽養老之用,老師可否幫忙看-下 ,以上有沒有兩三隻可以留低不賣,謝謝你
龔成老師︰
其實買入價位,係你買入股票後,已經唔重要。持有與否,最重要係睇佢有無長線質素。
貿易通(0536)、灣區發展(0737)、匯賢產業(87001)、利亞零售(0831)係質素的收息股,適合你,你可以保留。
連達科技控股(0889)、富士高實業(0927)、中國再生(0987)、星星地產(1560)質素較一般,保留係可以,但最好只留下小注。
其餘股票,都係質素較弱,或者係不適合你這類退休人士持有,你可以沽出。
------------------------------------------------
Q22698:
日日已習慣係fb閱讀老師文章分析,遲來的學習。
我想入2800盈富,港燈,,價合理嗎?想各入5手,月供定現價入貨?用老師分析用1/5現金放入股票上,慢慢買入。勞煩老師百忙抽空教導。
另外開富途牛牛買賣,安全嗎?
龔成老師︰
富途牛牛做買賣,無問題。
除了盈富(2800)和港燈(2638),其他我之前講的收息股,全部現價都合理。但由未到平,所以投資股票的1/5資金,都要再拆細。
現價先用大約一半,分注慢慢入貨。餘下一半,等大市有明顯回調,就再慢慢加大入貨力度。
另外,唔好只加這2隻股,可以再加入多少少不同行業收息股,去令組合更平衡。
只要個別企業和行業,不要佔組合15%和30%以上,銀行業更加不要高於組合20%,以免出現過度集中性風險,咁就可以。
------------------------------------------------
Q22699:
龔sir,想問下澳門規管賭業既政策(吾俾資金向外流),對銀娛,金莎會係正/負/冇長遠影響?我地要點分析好呢?感謝老師
龔成老師︰
這個情況,相信主要係想限制一些人,利用貴賓廳便利,去轉移資金。
長線計,貴賓廳收入有機會因此而少左,但影響程度有多大,就要再觀察。
中短期,貴賓廳佔收入比重較高企業,會較受影響。銀娛(0027)和金沙(1928)都並非好集中係貴賓廳,故影響唔算係嚴重,同時近年已減少貴賓廳比重。
------------------------------------------------
Q22700:
老師,可以問下你對騰訊的睇法嗎?是否長遠來說都機會大升返$650左右呢?數碼人民幣會唔會取代它的電子錢包呢?
龔成老師︰
騰訊(0700)依然有投資價值,最近受中央政策和大市氣氛影響,出現較大回調,但整體質素唔見明顯轉差。
但集團已經好大隻,發展唔會好似以往咁快。要回至$650唔係無可能,但要點時間。
至於數碼人民幣會唔會取代它的電子錢包,係一個未知之數,2者有可能係並存。現時數碼人民幣都係試驗階段,好多野都未清楚。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合肥產業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跨界圍攻:「AI 視覺」公司已集體殺入智能駕駛圈
2021-05-22
雷鋒網
如今的智能汽車賽道,說挨肩迭背也不為過。
新勢力派引領變革,最為二級市場所看好;泛網際網路派占流量高地,擅技術遷移;傳統車企派根基夯實,品牌名聲享譽在外。
甚至財大氣粗的某地產派也曾放下豪言――力爭 3-5 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如華山比武般,大俠們個個嚴陣以待,各方勢力黃巾高擎,左右開弓。
你看看,前有行業鐵幕,中夾破釜沉舟之心,後是險峻江湖,哪還有初進牛犢的落腳之處?
即便如此,在月前燥熱尚未消退的上海車展後,鮮少被提及的AI視覺公司還是擠了進來。
看慣了巨頭們的聲勢浩蕩,轉身發現AI視覺企業們的入局講究一個循序漸進,起承轉合。
而他們的悄然進入,也給智能駕駛領域增添了幾段新故事。
海康威視:左手自研、右手投資
AI安防老大哥海康,深耕智能駕駛市場履行一貫的低調風格。
其對智能駕駛的綢繆始於2015年,當時海康內部計劃開展新業務,起初確定的業務有三:海康汽車電子、海康機器人、海康螢石。
2016年7月,耗資1.5億的海康汽車技術正式成立。
在此前後,海康還分別於2016年6月投資了威視汽車科技,2017年7月成立了海康汽車軟體。
2018年是海康智能駕駛的上升之年,市場渠道、技術研發上均有突破。
2018年2月,他們上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自動泊車APA+,同年又成功打入2019款保時捷卡宴的配置中。
汽車產業以穩為重,鏈條長、利益盤根錯節,新入者切入並不容易,而海康卻出其不意一舉打入高端。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海康汽車已經通過了20家OEM的審核並成為其合格供應商,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一汽集團、北京汽車、上汽榮威、上汽名爵、本田汽車等。
其中,定點項目超過200個,已量產的項目超過100個,覆蓋500家渠道合作夥伴。
成立子公司自研之外,投資也是海康較為看中的一大路徑。
在成立汽車電子公司之前,海康就曾在2016年入股毫米波雷達企業森思泰克,並成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東。
2013年成立的森思泰克既是毫米波雷達第一批探路者,也是成績較為優秀的領軍企業之一。
森思泰克創始人秦屹是英國海歸的雷達專家,在英從事雷達研發和製造十餘年。
據悉,森思泰克所聚團隊成員中80%具有軍工背景,掌握雷達硬體、軟體和量產工藝等幾乎全部核心技術。
據悉,森思泰克毫米波雷達在北京、石家莊設研發中心,在蕪湖設總廠,在杭州設車載事業部。
石家莊,有軍工雷達大本營之稱,軍民毫米波雷達研發人才密集,且電科雷達研發54所和13所都在石家莊。
森思泰克也頗為爭氣。
2019年,思泰克首次實現大批量77GHz車載毫米波雷達國產化、突破國際巨頭壟斷。
森思泰克的77GHz毫米波雷達成為國內首個真正實現「上路」的ADAS毫米波雷達傳感器。
目前,森思泰克已成為紅旗、一汽、韓國現代、東風日產、長城、長安等國內外車企體系內供應商。
海康與森思合作的高分毫米波成像雷達+視覺融合技術,或許將對壘低線束雷射雷達。
大華股份:立足整車,三電、網聯、自動駕駛多點齊發
零跑汽車脫胎於大華股份的汽車部門,獨立後獲得了大華股份的技術和資金支持。
2015年,大華股份副董事長兼任大華股份CTO朱江明親自下場,成立零跑。
經歷2019年新能源補貼大退坡,不少新勢力造車企業已經出現嚴重資金問題,且變現存疑。
零跑汽車亦不例外。
2018年,零跑虧損 3.07 億元後,2019 年上半年又持續虧損約 2 億元。
2019年1月4日,零跑汽車第一款車S01上市,該車2019年全年交付約1000輛。
對於連續虧損的零跑,唱衰論一直也在網上發酵。
朱江明對此表示,「即使不融資,零跑也能再活三年。」他透露,大華股份將持續為零跑輸送資金,「當然我們希望能更多的融資,發展得更快些。」
在經歷融資受阻後,2021年伊始,零跑官宣融資43億元,合肥政府投資平台亦在其中。
今年年初,此前曾投資蔚來的合肥市政府與零跑方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合肥方面將對零跑B輪融資投資約20億元,並展開更多合作。
現金流方面,從不被業界看好,到巨額融資的到帳,仿佛又讓市場看到了可能性。
技術層面,零跑汽車稱自主研發了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繫統、自動駕駛系統三大核心技術,並完全掌握自動駕駛核心硬體平台和算法技術,實現對自動駕駛感知、決策、執行層關鍵技術的自主化全覆蓋。
產品層面,零跑汽車目前旗下擁有3款量產車型,分別為:零跑T03、零跑S01以及零跑C11。
三款產品風格各異,銷量不一。
2020年,零跑汽車官方消息稱,2020年累計銷量達11391輛,其中T03為主力軍,貢獻了10266輛。
創始人朱江明也底氣頗足:「2023年零跑進入造車新勢力TOP3、2025年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占率達到10%」。
商湯:求精感知技術,並進艙內艙外
與其他AI獨角獸相比,商湯在自動駕駛上布局較早,也更全面。
2017年進軍自動駕駛,商湯的汽車產業布局可分為艙內(智能車艙)和艙外(智能駕駛)兩大層面。
智能車艙層,基於前裝量產解決方案,以視覺感知技術為錨點,由點及面,覆蓋用戶從上車到用車的多個場景。
商湯的SenseAuto Cabin智能車艙解決方案包括駕駛員感知系統、座艙感知系統、智能進入等等功能。
據悉,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商湯已經拿下了30多個國內外頭部夥伴的智能車艙定點量產項目,覆蓋車輛總數超過1300萬輛,其中10 余個項目已經實現了量產交付。
智能駕駛層,商湯選擇與主機廠合作,做汽車廠商(OEM)及一級供應商(Tier1)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在自動駕駛感知、決策和執行三大要素中,汽車廠商和Tier1占據重要角色。
2017年,商湯與OEM廠商本田簽訂了為期5年的長期合作協議,研發適合乘用車場景的L4級自動駕駛方案。
2018年,商湯完成杭州、上海半開放場地內實現無接管自動駕駛。2019年,在日本落地「AI自動駕駛公園」,將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和測試,並面向公眾開放。
商湯的自動駕駛業務定位,是以視覺為主,其他元素為輔。
視覺之外,商湯在高精度地圖和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方面皆有技術儲備。
通過搭配多種不同傳感器,實現感知、分析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城市級三維地圖重建及無人車高精度定位能力等技術功能。
目前,商湯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了多次疊代,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智能駕駛方案:SenseAuto Pilot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聚焦 L2+ 級高級輔助駕駛至L4級自動駕駛創新,並在上海車展首次發布SenseAuto Pilot-P駕駛領航方案。
軟體之外,2019年3月,商湯還推出首款原創機器人SenseRover X自動駕駛小車,這是款針對自動駕駛的教學產品。
奧比中光:戰投+自研,兩條腿走路
奧比中光是AI初創企業中對智能汽車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
作為一家AI 3D感知技術方案提供商,成立於2013年的奧比中光現今已在3D傳感領域深耕近8年。
3D傳感作為人工智慧領域最核心的視覺感知技術,融合了晶片、算法、光學、軟體等多交叉學科技術,是人工智慧時代感知識別、新型人機互動等最為核心的技術載體。
除3D結構光外,奧比中光在雙目、iTOF、dTOF、雷射雷達等主流3D視覺感知技術領域也有長遠布局。
早在2018年,奧比中光就投資雷射雷達晶片級解決方案提供商飛芯電子。
飛芯電子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光電設備、雷射雷達研發、集成電路設計的高新技術企業。
成立僅2年,飛芯電子獲得了博世等注資。
據悉,飛芯電子以研發、生產雷射雷達系統及核心晶片為主要業務,客戶群體主要面向國內外汽車、機器人、無人機等生產研發廠商。
飛芯電子稱,其針對行業痛點,採用了連續波載調製或相干外差探測方案,利用焦平面點雲測距技術,滿足較高的空間解析度和較大的視場角,探測距離可超過200m,且無需複雜昂貴的機械掃描裝置,不斷提高系統可靠性,也使獲得的圖像更為清晰。
2019年4月,奧比中光成立車載3D視覺傳感方案提供商奧銳達。
奧銳達的業務重心在智能座艙,產品包括ToF攝像頭模組、雷射雷達等硬體以及3D ToF智能座艙方案。
承襲了奧比中光的3D視覺感知技術,奧銳達可為智能汽車帶來DMS、OMS、手勢識別、人臉識別、身份驗證等多種3D化智能功能。
其金融級安全的3D人臉識別方案,保護駕乘人員的信息安全;通過3D-ToF 攝像頭,實現多區域手勢控制;同時,智能汽車還可以通過3D信息,判斷駕乘人員體型、座艙內位置等。
近日,奧銳達還發布了為智能汽車量身定製的3D ToF智能座艙方案。
虹軟:主攻艙內,走軟硬一體之路
2018年,為應對手機市場見頂飽和,虹軟正式將業務從智慧型手機領域拓展至智能汽車、IoT等領域,一舉橫向突進自動駕駛市場。
虹軟科技創始人兼CEO鄧暉曾表示,未來每輛汽車裡都有10個以上的攝像頭,智能座艙將成為智能駕駛視覺AI的重點應用場景。
與其手機定位一樣,虹軟的智能汽車走軟硬一體解決方案,力圖做車載視覺一站式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從招股書看,截至2018年底,虹軟科技的「汽車等loT產品」的業務收入僅367.95萬元,占比不足1%。
與多數視覺企業加裝雷射雷達等技術不同,虹軟的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完全基於視覺層面,且核心聚焦在車內智能。
虹軟科技的智能駕駛視覺解決方案,包括車內安全駕駛預警、駕駛員身份識別、車內安全輔助、輔助駕駛預警、自動泊車等眾多解決方案。
2019年3月,虹軟入股開易(北京)科技,後者主營業務包括主動安全智能終端(ADAS+DMS+人臉識別)、SDK軟體服務以及硬體整體解決方案。
2019年,虹軟在科創板上市。
虹軟表示,其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積累深厚,融合其暗光高反差拍攝、防抖等影像視頻增強算法技術,即使在車內光線不佳、人臉角度多變、車輛晃動等特殊情況下,也能夠很好地完成車輛周圍環境監測和車內人員監測等功能。
上市後,虹軟大力布局智能汽車及其他 IoT 智能設備領域,目前成效初現。
據虹軟表示,智能汽車板塊2019年開始真正量產。
數據顯示,2020年,智能駕駛視覺解決方案業務增長較快,實現營業收入6592.99萬元,同比增長310.61%。
據悉,虹軟智能駕駛相關產品包括DMS(駕駛員識別系統)、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BSD(盲區檢測系統)、OMS(乘客識別系統)、Interact(視覺互動系統)、Authenticate(生物認證)、AVM(3D環景監視系統)、AR HUD(AR抬頭顯示)和智能後備箱等各類以核心算法為基礎的相關軟體解決方案。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DMS(駕駛員識別系統)的算法業務是其智能汽車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
虹軟今年透露,其智能駕駛業務已實現37+7個前裝車型定點開發(37款量產車型定點,7款車型預研),以提供純算法為主,公司直接與Tier1或整車廠簽約,涉及多家國內主流車企(含造車新勢力)及部分合資車企。
格靈深瞳:最早入局,協同成長
成立於2013年,格林深瞳是最早的一批AI視覺公司,也是最早一批投入自動駕駛的AI視覺公司。
當年,格靈深瞳聯合英特爾研究院院長吳甘沙、國家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冠軍團隊負責人姜岩等一同創辦了一家專注於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馭勢科技。
2016年,馭勢科技在北京誕生,格靈深瞳作為投資方入股馭勢科技。
過去五年,馭勢科技在洶湧潮水中奮力前行。
2017年1月的CES,馭勢科技向世界推出了無人駕駛概念車「城市移動包廂」,該車型成為了全球第三款獲得紅點設計大獎的無人車。
同年,這家公司分別在4月和6月,於白雲機場、杭州來福士率先展開面向普通公眾的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
今年1月21日,香港國際國際機場宣布,由馭勢科技與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共同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將替代人力駕駛拖車,承擔往返機場和海天客運碼頭的行李運輸任務,意味著其在機場的運用已逐步上量。
在過去的一年中,馭勢科技與長安民生物流、一汽物流、巴斯夫(BASF)等數十家企業建立了商業合作。
據透露,在國內某豪華品牌車型上,馭勢科技提供的軟體算法也已前裝量產,並幫助該自主品牌率先推出 L3 級自動駕駛功能。去年馭勢科技交付了數百套「AI駕駛員」,實現年度業績同比增長150%。
前不久,馭勢科技宣布完成累計超10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在這場融資中馭勢科技獲得了國家資本的參投。
馭勢科技在無人物流埋頭苦幹,潛心鑽研,其成績是在無人物流領域的業務布局幾乎占到了國內市場的70%。
2016年誕生至今,馭勢科技經歷萬千辛酸,在密如繁星的棋子中探索出一條最優解法,以機場定式,在精進自我的路上捨命狂奔。
而格林深瞳的自動駕駛之路,也隨著馭勢科技越走越遠。
曠視:立足AI視覺,做車載全套解決方案
2018年11月,曠視曾公開展示過車載AI視覺解決方案。
彼時的曠視,其解決方案基於車載系統和駕駛過程的人臉解鎖、帳戶切換、駕駛員識別、多模態交互等功能為主,並收取相應軟體使用費和服務費。
「人臉解鎖」可通過車外的攝像頭捕捉駕駛員人臉信息並進行身份的識別與確認,實現人臉解鎖車門、臨時授權人臉解鎖車門;
通過車內的攝像頭實現刷臉啟動發動機、保險箱等,「帳戶切換」功能可通過人臉識別無感知精準識別駕駛員身份,配合車載智能系統,快速調整用戶預設的車輛各項個性化配置(座椅位置、反光鏡角度、空調溫度、音樂、燈光、導航等)。
「駕駛員識別系統」可通過車內攝像頭,實時查看駕駛員駕駛狀態和行為,在駕駛員出現疲勞駕駛或分心駕駛跡象時觸發預警,保障行車安全。
曠視曾表示,其與蔚來汽車實現了未來在智能汽車應用上的深度合作,真正的無人駕駛商用較遠,曠視聚焦對人類駕駛員的理解和輔助。
的盧深視:基於3D視覺相機,為產業賦能
的盧深視在智能汽車領域的角色,更多是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
作為三維視覺領域的佼佼者,的盧深視在高精度深度感知成像、三維實時高精度重建、三維跟蹤識別及感知等技術方向上深耕多年。
上月,的盧深視出席了2021全球自動駕駛高峰論壇,並展示了其最新3D CV相機及其應用。
的盧深視兩款自研3D CV相機,其在5米範圍誤差小於1mm,指標超越國際3D相機巨頭,量產良率達99%以上。
基於前端低功耗嵌入式平台,兩款相機均可實現非接觸式精準識別,基於結構光原理,更可還原人臉高精度3D細節信息,通過人臉立體尺寸信息精準辨識人員身份,同時對於二維和三維攻擊識別正確率高達99.99%。
多提一句,安全性上,可達金融級別。
據悉,除了智能汽車領域,兩款相機也在智能家居、金融支付、智慧交通等領域展開布局。
智能駕駛:AI視覺第二春
AI視覺眾企入局智能駕駛賽道,並非跑題創作。
其一,布局智能駕駛,是戰略向外牽引使然。
自計算機視覺出走實驗室樊籠,AI安防、自動駕駛便拿到一大波投資人的「S卡」。
當年AI落地之時,安防提供了絕佳的土壤,AI公司在此實現技術與產業的交融。
期間,AI與安防彼此成就:
安防向世界輸送的海大宇等驕子,幾乎主導了全球安防市場話語權,行業極速擴容,向城市各個領域蔓延。
AI獨角獸們也從安防起家,並逐漸走向千行百業,邁向全域。
左邊是AI安防成主要營收來源,右邊是AI安防逐漸占領一席之地。擺在入局者眼前的,是如何保持縱向持續增長的必答題。
擺脫路徑依賴,尋找AI安防之外的市場,已是當務之急。
如果說,過去五年,AI視覺公司的路徑是「通用AI SDK 重定製集成項目實施」的話,那麼未來五年,他們可嘗試「非標領域的標準市場 形成標準化產品 低成本規模化複製」的路子。
非標領域的標準市場在哪?自動駕駛、醫療、晶片赫然在列。
縱觀AI市場,目光所及賽道幾近全員虧損,掘金志認為,與高成本人力無關,因為虧損在放大;與硬體儲備也無關,因為可以OEM。
核心在於:AI安防未能標準化,項目需求又無窮多。
那就去標準化市場?有人問。
標準化市場可以一夜之間把價格做到無窮低,但高額運營支出非AI企業所能承受。
標準化市場上不去,定製化市場下不來,AI公司的突破口在哪?答案是:非標準化市場裡找到標準化路子。
賽道上,自動駕駛正是明顯的非標領域的標準市場。與AI安防共通的是,智能駕駛初創企業也依賴資本輸入。
但前者場景碎片化、項目定製化,產品標準化之路漫漫;後者以智能汽車為載體,技術上軟體定義、人機協同一旦成型,會一招吃遍天下鮮。
眼下,不少智能駕駛新勢力已實現產品量產,並獲得一定規模的現金流。
對於一眾搶灘的各路豪傑,AI視覺的入場似乎有些遲。
但智能汽車賽道正熱、格局未定,智能汽車產業鏈長、細分領域繁雜,此時入場的AI視覺,你可以說它入場稍晚,但不能說它機遇不在。
其二,自動駕駛或是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必登之高峰。
近幾年,機器學習持續深入,計算機視覺應用亦有了飛速進展。
千山萬水跨越的人臉識別小山,是AI最成功,也最基礎的一環。
真正的AI,是貫穿感知-決策-執行的長鏈條,這一點在自動駕駛上體現得尤為極致。
感知層,通過各類硬體傳感器捕捉車輛的位置信息以及外部環境信息;
決策層的「大腦」,基於感知層輸入的信息作環境建模,從而形成對全局的理解並作出決策判斷,再向車輛發出執行的信號指令;
最後的執行層,將決策層的信號轉換為汽車的動作行為。
自動駕駛技術是人工智慧、高性能晶片、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車輛控制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多領域技術的結合體,落地難度之大,各路AI無不動容。
計算機視覺應用場景萬千,自動駕駛無疑是極具挑戰性、最具想像力的一條。
越是長在懸崖之巔的花,越讓人著迷。
一直以來,在環境感知環節,存在AI視覺與雷射雷達技術路徑之爭。
不管何種路徑更優,已經在視頻物聯領域經歷過殘酷驗證,AI技術儲備上,AI視覺企業們也已攢下不少經驗。
狼多肉少,能吃幾成飽?
「自動駕駛是很低級的行業嗎?所有人都想來分一杯羹。」
這調侃入局者們聽了,大抵會覺得分外委屈。
大多數困在第一道門檻,錢。
「沒有200億不要造車」的聲量振聾發聵,造車明星蔚來也曾資金一度跌入谷底。
雖說AI視覺公司除了大華的零跑汽車外,其他參與者目前都專注於智能駕駛硬體和系統,但這也是個昂貴的行當。
不少企業本身依靠資本輸血,是否有更多資金和精力參與自動駕駛廝殺,是他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行業壁壘不容小覷。
汽車產業發展百餘年才形成了一套嚴謹而完整的生產流程和制度,乃至於衍生出了一套基於安全的工業文明,不是後來者們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就能夠顛覆的。
作為智能汽車的核心體現,自動駕駛技術遠未達到成熟的程度;車艙內的智能化體驗也還有豐富的想像空間。
換言之,如果跨界選手想要在智能汽車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不僅要高度重視安全這一話題,還要擁有強大的軟體能力。
但在前一輪前沿傳統主機廠以及蔚來、小鵬、理想等新造車勢力的人才軍備賽過後,新入局的玩家要如何吸納更多的專業人才?又如何權衡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做出最終決策?
與此同時,智能汽車的研發不是一件只要懂軟體就能夠做成功的事情。
隨著電動化、智能化大潮的到來,造車的門檻看似降低了不少,但在這一過程中遇到的內因外因的難題,可能遠比想像中的要多。
行業資源尚需積累。
相比AI安防、智慧城市等領域,AI視覺跨界者在智能汽車領域品牌影響力和渠道資源不足,短期內,造血盈利能力較低。
而且,AI視覺企業布局智能駕駛時間不一,技術雖有共性但終究有別,相較於大多數垂直企業,尚有諸多不足。
故可見,過去幾年,即使AI視覺巨頭,步伐也較為謹慎,大多圍繞艙內智能、ADAS市場。
如果說巨頭們跨界,自帶熱搜體質,AI視覺企業跨界的光彩,多少暗淡了些。
前者身家優渥,拿著頂流體驗卡入場,高屋建瓴,後者更多是以小舟,涉鯨波。
當然,隨著技術日進一桿,資源聚沙成塔,營收逐年增長,他們將投入包括但不限於研發、營銷、資本等層面,難保這一葉扁舟,哪天出其不意成為可遠航的重磅郵輪。
莫道桑榆晚
眾多跨界玩家湧入智能汽車,激發了新的生機。
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智能汽車的市場都蘊藏著無限機遇。
這個市場需要鲶魚的存在。
在新時代的風潮之下,我們固然期待看到不斷有實力強勁的新玩家們入局,留下中國智能汽車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也殷切地希望,這是一片能夠承載百花齊放,充滿新的生機和活力的沃土,而不是拔苗助長的投機者的港灣。
憑藉先發優勢,不少入局者或已暫列行業前位,但隨著各方力量的持續加碼,後來居上也並非不無可能。
保持警惕,時刻成長。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hot.org/science/83632.html?fbclid=IwAR2Mm9ZU17srF7sCywqUPw-hmRAyGN_sN9XnL0_Q6mE4bUYwUpgGNX3wHps
合肥產業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改革開放40週年 :回顧中國人赴美留學史
1978年7月某天凌晨3時許,美國白宮的電話驟然響起,總統吉米•卡特從睡夢中被叫醒。
電話來自北京,打電話的人是總統科學顧問弗蘭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國訪問。 除了遇到危機,卡特擔任總統期間很少在半夜被叫醒。
卡特問,為什麼這麼早打電話?
普雷斯向他報告說,此時正和鄧小平會見。
卡特問,是有什麼壞消息嗎?
對方說,不是,他問了一個我無法回答的問題,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
“當然可以。”
“他問能不能派5000人。”
“你告訴鄧小平,他可以派10萬人。”
那時中美還沒正式建交,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沒召開,一窮二白的中國面臨著一堆亟待解決的問題。
“美國戰略智囊”布熱津斯基對鄧小平當時的做法很驚訝,他在回憶錄中曾發出疑問:把中國最聰明的孩子送到美國去,難道他不知道當時中美兩國生活條件的差距 嗎?
鄧小平不那麼認為。
早於這通電話的1978年3月18日,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說:“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 科學技術。我們不僅因為今天科學技術落後,需要努力向外國學習,即使我們的科學技術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也還要學習人家的長處”。 那一年的6月23日,針對留學生派出工作,鄧小平有說:“我贊成留學生數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學”, “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而且,派出 留學生“要千方百計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寬。”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開幕式上講話
那是一個一度封閉的大國,在特殊歷史時期再次推開國門。
此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湧動著中國人熱情、智慧和鬥志的留學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擋的力量向海外世界卷去。
1978-1979 破曉
1978年12月26日晚八九點,小雪,一架飛機靜靜地停在首都機場停機坪上。 52名中年人穿著黑大衣和黑皮鞋、帶著黑色手提包,順序登上飛機,他們要途經法國巴黎轉機去美國留學。 當時,中國經濟落後,外匯奇缺,這麼多人一共就只有50美元,被領隊揣在兜里。
彼時的中國,剛剛開始從革命的狂熱中醒來,貧窮如一根芒刺穿透剛剛甦醒的肌膚,讓人感覺疼痛。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赴美留學人員到達美國
登上飛機的一剎那,這52個人還有些恍惚,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人想到自己能得到去美國的機會。 這是因為,很多人來自“剝削階級家庭”,這種包袱彷彿也有萬鈞之重,足以影響一個人求學的自信心,甚至將他壓垮,大家因此也心有餘悸,害怕萬一去了,國家 的路線改了,就倒霉了,要么回不來,要么回來了又要被戴帽子。
教育部告訴他們,這是國家的需要,是鄧小平的命令! 到美國去學習他們的科學技術,回來給國家做貢獻,這樣大家才得以安心。
1978年12月底,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人民大會堂為首批52名赴美留學生送行
柳百成,第一批出國留學52人的總領隊,在停止教學的日子裡被打發到鑄造車間勞動,他白天扛沙子,晚上堅持閱讀英文專業書籍,邊看邊做筆記,筆記本積累了一尺多 厚。 開始第一批留學生選拔時,他已經45歲,當時機械工程系分得了一個名額參加清華大學的選拔,系主任親自面試,他得了第一名。 接著學校、教育部也組織了統一考試,他連闖三關後最終入選。
1978年12月26日,飛機萬里西行,滿座的中國學者難抑心中興奮,當時大家對美國就像對月球一樣陌生。
這52名公費留學生學成後,悉數回國,成為了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個人命運的軌跡也因此發生急速轉折。 1981年初,柳百成回國。 當年清華赴美的9人中,如今已有3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 柳百成也在促進信息化技術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上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使愛國奉獻、報效祖國的夙願得以實現。 改革開放確實為知識分子帶來了春天,使知識分子有了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平台。
52名首航留學生名單
1980-1983:生長
70年代末的中國留學生所學專業主要集中在科技領域,而到了80年代,更多的留學生選擇了經濟學、企業管理等專業。 這種微妙的變化跟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分不開。
52人去美國留學的次年,中美建交。
在金門島,聽到這個消息的27歲台灣陸軍連長林正誼,站在一塊巨石上,凝望著對岸,內心正翻騰著大海一樣的波濤。 林正誼當即判斷出,腐敗的國民黨當局“反攻”大陸是零概率事件,日後的中國一定會更加開放的走向世界舞台。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他悄悄下水,遊了三個小時後到達大陸,隨後就讀於北京大學經濟系,林正誼還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林毅夫”。
1980年,還在北京大學讀大三的22歲青年易綱被派往美國學習經濟及管理,初到時,他揣著2美元,一邊留學一邊靠給學校食堂洗盤子賺生活費。 兩年後,林毅夫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看中,推薦到芝加哥大學學習農業經濟;曾睡在易綱上舖的海聞從北大畢業,但沒能拿到公費留學,只能 考慮自費,他騎著自行車往返於學校與北京圖書館,從北圖抄寫下美國大學的地址,一封封信寄向美國,最後被加州長灘州立大學錄取,成了改革開放後北大“自費出國 第一人”。 10多年後,這三個命運軌跡若即若離的海歸聚在一起,創立了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也就是後來的國家發展研究院。 從創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留美、留英學者加入其中,他們認為這是研究中國問題最好的地方。
1994年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成立初期合影(左起:張帆、易綱、林毅夫、德懷特•帕金斯、帕金斯夫人、海聞、余明德、張維迎)
1984-1991:大潮
80年代的中國依然不富裕,但改革開放無疑給予了人們通向未來的信心。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商品經濟”的合法地位被確立,無數願意用雙手創造財富的人一頭扎進神秘莫測的“海”,開始了一場改變命運的探險。 社會大環境在不斷改變,國人生活的細枝末節也在悄然變化。 “板磚”單卡收錄機、鄧麗君在甜柔的歌聲,崔健“平地一聲吼”,一首《一無所有》,爆炸型的燙髮, “離經叛道”牛仔褲、T恤衫……
在那個特殊的新舊交替時期,長時間的精神壓抑之後,國人發現所有的事物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鮮,而被新鮮事物包圍的自己是從未有過的年輕!
當時,倍感年輕的還有中國的企業,1984年被很多人稱為“公司元年”。
越來越多不甘庸碌的人,用“下海經商”取代了“拿鐵飯碗、掙死工資”,一大批日後馳騁一時的公司,諸如“海爾”、“健力寶”、“蘇寧電器”、“聯想 ”、“万科”等得以誕生。
同樣是在1984年,留學這件事也迎來了大潮,這一年,國家頒布了《國務院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打開了人們自費留學的渠道。
龍門陡開,江鯽飛躍,此後積壓了十多年的人才狂潮再次噴湧! 中國留學生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激情、勇氣和夢想去往世界各地。 他們看起來有點“狂”,但“狂”的很有底氣。
1985年,吳鷹做了一個艱難的選擇——從待他不薄的北工大辭職,考入美國新澤西州理工學院,帶著一箱行李和30美元,隻身一人來到美國攻讀碩士學位,十 年後,他創辦UT斯達康公司,靠一種叫“小靈通”的電信產品聞名一時。
他們用一種非常艱苦的過程證明了自己的堅韌。
出身於陝西西安的張朝陽在考取李政道獎學金時,對手是祖國各地的700名尖子生,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最終,他成為被選中的100人之一。 後來有人問成為搜狐掌門人的張朝陽:“在面對風險投資時心理壓力能不能承受?”他回答到:“這些壓力比起我在清華參加考試的時候的壓力要小得多。“
1986年,閻焱、熊曉鴿、張朝陽、張亞勤去了美國。
1987年,徐小平先去美國,再到加拿大,刷了很久的盤子,田碩寧也在這一年去了美國,之後成為亞投行第一任行長的金立群則赴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系研究生院進修 。
越來越多的青年奔向國外。 僅在1985年底,出國留學生的總人數就達到3.8萬人,其中自費留學生7000人。 在之後的十多年間,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將回到中國,政界、學界和商界都將不乏他們的身影,中國未來的新技術、新理念和IT產業等將由他們擔負支柱。
這些後來中國各領域的“領航者”,此刻都默默地奔波在各自的留學之路上,誰也不會想到,時代會在某個瞬間猛一轉身,把聚光燈打在他們身上。
4、1992-2002:激盪
跟80年代的“浪漫”有所不同,90年代日漸商業化的時代特徵,讓中國不再像過去那樣充滿神秘感和難以琢磨。
不過,在意識形態領域,兩種不同的聲音仍然在隔空交鋒。 如果僅僅從報紙上的爭論來看,1991年的中國瀰漫著改革是姓“社”還是姓“資”的硝煙。 而事實卻是,爭論如江面上迷眼的亂風,實質性的經濟變革卻如水底之群魚,仍在堅定地向前遊行。
1992年鄧小平南巡,一系列講話的核心其實是對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爭論給予了斷然的“終結”,改革開放新一波的浪潮由南向北,在經濟上形成了強烈的號召力。
很多國人都從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機,很顯然,一個超速發展的機遇已經出現。 這時候,需要的就是行動、行動、再行動! 此後又出現了一波辦公司熱。
“海歸”也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部分,與經濟加速相對應的,是留學政策的進一步鬆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被確立為留學海歸政策的指導思想,這一掃80 年代末一度對留學政策有所收緊的陰霾,給留學潮又加了一把火。
於是,雄心勃勃的人都琢磨起留學來:從商的,想到海外賺得第一桶金;搞文化的,一心盼著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演藝明星們,也開始惦記著衝進好萊塢、 百老匯。 有人甚至帶著“外國月亮比中國圓”的幻想,盼著盡快走出國門。
1993年,一部叫《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劇火爆全國,將出國熱真切地展示在每一個中國人面前。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片中,姜文扮演的音樂家王啟明,在紐約無論如何 掙扎都無法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最後成為了一名商人,這是那一代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模板。
《北京人在紐約》劇照
借助一股股留學潮,有人懷著各種想法趕赴世界各地,也有人正從世界的某個角落匆匆趕來。
中國的改革開放1992年之後進入黃金盛年,互聯網這項科學技術正在太平洋彼岸落地,開始商業化,展現其迷人的魅力,中國也正迎接這一股互聯網衝擊波。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國互聯網大潮中,“海歸”們也在這一時期鬼使神差地入局。
1995年,走下飛機舷梯的張朝陽感到一陣寒意,他搓了搓手,拎著兩個手提箱向機場外大步走去。 多年的美國生活,讓張朝陽有了“小布爾喬亞式”的審美,扎小辮,POLO衫,戴墨鏡,而迎接他的,是一片未知。
1999年國慶,大家的名片上開始印e-mail地址了,街上有人穿印著“.com”的T卹了,李彥宏斷定:互聯網在中國成熟了,大環境可以了。 於是,他決定回國創業。
同年,陳一舟與兩位斯坦福大學校友楊寧、周雲帆回國。 此前他們曾一起回中國轉了一圈,得出一個結論: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地方都在這兒了,不來這兒,去哪兒呢? 後來他們創辦了一個叫ChinaRen的公司,也就是後來的人人網。
儘管有著諸多不如意,對未來的生活也沒有全然把握,但他們還是回來了,理由只有一個:在美國雖然拿著高薪但找不到自我,不如回國創業。
接下來的時光裡,每個行業都將被“互聯網思維”攪個天翻地覆。
儘管各種優秀“海歸”或出於夢想,或出於商機選擇回國,但這也難以掩蓋這一時期中國大量的人才流失,2002年,也就是中國被世界貿易組織接納的次年,出國與 歸國人數之比一度達到了6.94∶1,也就是說,每7名中國留學生中僅有1人回國!
5、2003-2018:歸來
進入新千年,一切都變得很快,“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成為這個時代最強有力的註解。
出國留學的方針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自費出國留學限制被徹底廢除,工牌出國留學政策在培養高層次留學人才方面持續發力,吸引留學人員尤其是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為國服務所 採取的政策不斷健全,出國教育效益極大增強。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發布,堅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
與蒸騰上升的綜合國力相對應的,就是此階段滾滾洪流般的留學潮,中國已悄然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之一。
擁有更多選擇的學界精英和商界大佬,選擇將孩子送出國去,出國留學逐漸呈現出了低齡化的趨勢。
前首富王健林在兒子王思聰兩歲時選擇將他送到國外上寄宿學校,從新加坡Swiss Cottage小學,到英國溫徹斯特公學,再到倫敦大學學院哲學系,王思聰一路在國外接受先進的教育 ,養成了張揚的個性。 同樣是前首富的劉永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1994年,劉永好將女兒劉暢送到美國西雅圖小鎮女子學校讀高中。
出同樣的選擇的,還有很多企二代。 娃哈哈二代宗馥莉就讀於佩珀代因大學;碧桂園二代楊惠妍就讀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聯想柳傳志的女兒柳青就讀於哈佛大學……
此階段,不僅精英人士、商業大佬選擇送子女出國,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加入到送子女出國的隊伍中。 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了60萬。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了回國。 從2003年開始,中國出國與歸國人數之比不斷縮小,2010年為2.11:1,2015年為1.28:1。 少數人的選擇成了多數,近五年來回國人數占到了出國總量的70%。 更重要的是,歸國者中,精英大有人在!
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發布的調查,海歸創業集中於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在海歸創業者中,58.3%擁有個人專利,65.9%從海外帶回了技術,絕大多數處於國際先進和國內先進水平 。 相對早年的迅速復制海外商業模式,近兩年的海歸技術人才在生物製藥、AI、新材料等技術創業領域扎堆。
國外很多國家的條件還是比中國好,為什麼選擇回國?
回答歸結起來無非兩點:除了中國的機遇,還有國外的天花板。 很多技術人才直言“在美國,華人技術人才能躋身管理層的不多,可能會一直寫代碼。”
2017年初,被稱為“矽谷最有權勢的華人”的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歸國,成為新版精英歸國的代表。 這些歸國精英或直接投身到創業大潮中,或加盟大互聯網公司任高管,或致力於開拓國際市場。 除了商業精英,還有一批國際公認的科技大咖歸國。 200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係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和講席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施一公做出了回國決定,哈佛八博士王文超、張欣 、張鈉、王俊峰、劉青松、劉靜、林文楚、任濤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
西方媒體評價: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如此重視吸引流失在外的人才回國。
改革開放40年,歸國留學生與鄉下知青、高考學子、下海闖蕩的商人和進程務工的農民工一起,成為推動中國崛起的重要力量。 40年中,這群中國人“晴天搶幹,雨天巧干,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幹”! 不知不覺中,世界卻驚奇不已,一個曾經落後的中國,經濟總量已成為世界第二。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青年學子負笈海外、勵志報國的40年,是中國教育學習、借鑒、赶超的40年,是從人才輸出到人才回歸的40年。 與此同時,這支源源不斷的留學大軍為中國的社會經濟建設輸入了不竭的新鮮血液,拉近了中外教育、科技的距離,推動了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 力。
40年歸來,當年第一批的出國留學生已經白髮蒼蒼,他們作為中國留學歷史變遷的見證人,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科技發展、經濟騰飛。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留學的歷史不斷變化,不變的,是千萬萬萬像他們當年一樣奮力奔跑的人
合肥產業 在 合肥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合肥 科教人才資源豐富,區位交通優勢較好,比較適合發展加工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合肥市在經濟發展中,注意堅持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以期整體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 <看更多>
合肥產業 在 從“制造”到“智造”,一字之差看合肥產業轉型 的相關結果
2021年8月24日 — “水星線”“哪吒線”,平均不到1秒即可下線1台筆記本電腦﹔機器不僅“能聽會說”,還“能理解,能思考”,以AI助推產業賦能“最強大腦”……如今,在合肥的企業 ... ... <看更多>
合肥產業 在 中國三線城市長出台灣半導體聚落,韓冰是幕後推手 - 天下雜誌 的相關結果
答:合肥有四大產業,突破了千億產值。面板和電子資訊設備製造業,最大的是家用電器、面板和電子資訊、設備製造、汽車與零部件四大產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