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的分享
「第一次買器材就上手-鼓手入門器材選擇」
「老師,最近我(打工存了一筆錢)想買器材,有什麼推薦的嘛?」
這大概是我遇到的問題前幾名了,每次有學生提到這個問題,我大概都可以聊個兩堂課的時間還講不完。
而其他樂器在購買上的選擇相對的都比較單純(吉他手可以專心在吉他、效果器,Bass可以討論琴本身...等等)
但是鼓的選擇就五花八門了,從電子鼓、踏板、小鼓到Hi Hat、Crash、Ride.....等等等。種類繁多、每個東西用途也都不一樣。
且通常第一次買器材的時候「預算」絕對是一個考慮的重點,因此本文就以在「只能買一樣東西」的情況下,討論如何選擇,日後才比較不會遇到「後悔」或是「買錯了」的狀況。(但是歡迎入坑 😃)
在這前提下,本文討論的方向以「需求」為優先,去探討先購入哪樣對自身的效益最高,而對於每個品相細部的聲音、差異性等的探討我會在日後慢慢的找機會介紹給大家。
----本文開始----
首先,關於鼓手的基本配備:鼓棒、打點板、節拍器這些我就不多說了,這些對走到想買器材的人應該都是標準配備了吧XD。
接著我就以電子鼓、踏板、小鼓、銅鈸幾個項目分別做討論
1.「#電子鼓」
電子同時具備了安靜、有聲音、訓練移位、可以跟著音樂、多種音色,拍個影片給自己看或是分享超方便....等等等的好處。
我自己在練習跟拍一些影片時主要也是用電子鼓。
但除了以上的好處外,電子鼓在練習跟使用上也有一些要點跟要注意的地方,日後會更詳細的討論在此就不多描述了。
而在正確的使用情況下,如果想要增加在套鼓上的練習,卻無法常跑樂器行且家裡無法放真鼓,或是想要放一套在家裡能夠簡單的拍個影片帥的,電子鼓絕對是你在選購器材的首選。
#基本電子鼓選購要點:
在選購時,可以列入考慮的主要因素有:需要的放置空間、觸感、對打擊的靈敏度、耐用程度、聲音的擬真性
而次要的因素有:配件、音色多樣性與調整的自由度、內建歌曲、位子的可調整度、擴充性等等
在允許的空間範圍及預算內,依照上面的各種因素所比較,便更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電子鼓。
2.「#踏板」
如果你跟我一樣被Yoshiki影響下定決心要踩一波雙踏帥的話,不要懷疑,雙踏絕對是你器材考慮的第一選擇。
而除了雙踏需求,踏板對我來說就像是有一雙自己習慣的鼓棒一樣(只是貴很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踏板本身跟聲音並沒有直接的關聯,反而跟個人的習慣、姿勢、流暢度有更深的關係。
此外,在表演、練習很有可能遇到不適合或是已經損毀的踏板(Ex:踏板無法跟大鼓固定、彈簧過緊、過鬆、生鏽/無法調整,或是鼓搥角度不對等等),進而影響演出或是練習的品質。
所以擁有自己的踏板,除了個人習慣與姿勢的養成更容易之外,在表演與練習上也會更穩定。
我個的人習慣是在什麼都不帶的情況下,我表演/練習(無論需不需要雙踏),我一定會帶著我自己的踏板,由此可見踏板對我的重要性了(在此對不需要帶踏板的人深深一鞠躬)。
#基本踏板選購要點
「越貴越好」的觀念並不適用在踏板身上,打個比喻好了,如果說一個6,000的雙踏跟13,000的雙踏比,分數是60跟88,但拿一個13,000的跟20,000的比,分數可能只從88 提升到92而已,且對某些人來說還可能覺得13000的比較好用。(因為呈上所言踏板跟本身的習慣有很大的關聯)
話雖如此,在選擇踏板的時候還是可以抓住幾個要點去選擇:驅動方式(直驅、鏈條)、靈敏度、可調整性(除了基本的彈簧鬆緊,還有踏板高低、鼓搥角度、能否將鏈條替換為其他驅動方式...等等)、配件等。
以上依舊是淺談,對於個別的差異性日後會討論。
另外有一個衍生的問題,就是那我現在沒有在踩雙踏,我到底該買單踏還雙踏呢?
哪怕你有一點點喜歡,或覺得你未來「有可能」會用到雙踏,那在選購上我一定會推薦以雙踏為主(更貴😅)。因為一方面雙踏裝一邊就是單踏了,且未來如果真的遇到雙踏的需求,也不需要再花一筆錢去多買一組雙踏--因為市面上9成以上的單踏是無法改裝成雙踏的。
但如果你覺得雙踏真的沒興趣的話,(比如說左腳想要拿來做一些hi hat 變化等等)那單踏真的就夠了,多買也是多花錢而已。
3.「#小鼓」、「#銅鈸」
為什麼這兩個會放在一起說呢?因為我覺得這兩個器材都跟聲音比較有直接的關聯,且在演出上的實用性比練習上多蠻多的,引此放在一起可以就「表演上的需求」做探討。
你可能會問說那為什麼不整套鼓擺進來討論,因為現實上表演能換/用自己的鼓的機率太低了,且單價也太高,如果以表演為出發點的話,我覺得與其買一整組,不如集中火力買一個單品,日後再慢慢的...入坑... 😃
在「先買小鼓還是先買銅鈸」的選擇上,我覺得完全是個人的選擇。先買哪個其實都沒有一定(因為反正買了一個就會繼續買了...?)。但是如果是有選擇困難的人,預算又只能先從一樣下手的話,我覺得可以朝以下的思路去選擇。
1.在各種表演的場合中,隨著經驗的累積應該會漸漸的摸索出哪一個聲音是你最想要提昇或用自己的:
可能你覺得遇到的小鼓都還OK,但銅鈸覺得應該可以再更好或是開始覺得想要特定的聲音,反之亦然。那麼朝向那個器材下手絕對沒錯,因為你的經驗告訴你現在你最在意的是什麼,或是對你來說最有感覺的是什麼。
這樣在選購的同時在聲音的選擇上也會更精準,而不致於在購買用了一段時間後突然覺得那不是你要的,或不適合。
2.另外一個方向也可能是因為身邊的人擁有什麼而接觸到,或是在爬文看影片的時候被某個聲音所吸引,可能你特別喜歡一個鼓手的小鼓,或是看了一場演唱會覺得什麼聲音很喜歡進而研究是哪一個牌子等等的,這些都有可能是觸發想添購器材的因素。
而銅鈸的購買,又有Ride、Crash、China、Splash...可以選擇,這裡就依照我認為的先後順序來做論述:
首要的當然是以「需求」為優先,好比你打的團或歌很需要China/Splash這類的聲音,但是現場的鼓組幾乎10之89不會提供,那當然二話不說就給他買下去了。
再來我個人會優先考慮的是Crash,為什麼呢?
一來一片Crash的單價相較於同等級的Hi-Hat/Ride一定比較低。
二來就我的經驗而言,各種Hi Hat跟Ride本質上的聲音落差不致於「太大」---當然還是會有細膩度、Sustain(延音)長短、亮或暗等等音色上的差別,但即使是一個很普通的Hi Hat,或是Ride,在演出上也比較容易利用自身的控制達到一定的音色而不致於過於影響演出的品質。
但是Crash的差異性就相對很大了,有些Crash生來就是Sustain很長、或很短,有些Crash生來就是很大聲、特別亮、有些Crash是大家俗稱的鍋蓋(?)。這些都是蠻常遇到的狀況,且這些聲音本質很難依靠後天的努力(手法、貼膠帶...等等)做出很明顯的改變。
雖然可能會覺得Crash大部分的時間也就是過完門敲一下,或是在相對使用量來說絕對比Hi-Hat/Ride/小鼓來的少,但是如果有歌的橋段是需要一整段用Crash當Time Keeper(就是一整段平常Hi Hat的部份都是敲Crash的),或是有過門需要較多的Crash的(其實敲一下也就足以影響聽覺了),那一片Crash對歌曲/演出的影響程度絕對大於一組/一片Hi-Hat/Ride。
因此如果以演出需求的角度為出發點的話,除了需要的聲音(China、 Splash等效果鈸)同鈸選擇上我最推薦先購入的就是Crash了。
但是當然了,這些都是基於「表演實用性」這個點下去討論的觀點,如果是先遇到了一片/一組就是你心目中理想的聲音的Ride/Hi-Hat的話,這種機會可是非常可遇不可求的,當然先敗下去也是理所當然的。(有敗就給讚)
#基本的小鼓銅鈸選購要點
針對小鼓/銅鈸來說,真的就非常的五花八門且音色種類繁多了。剛接觸的人可能也對自己想要的聲音沒有太大的概念,甚至想爬文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而對聲音的認識,最入門方式之一就是依照自己喜歡的曲風/樂團/樂手,直接去研究他們用的牌子/型號,然後上網、或是找能試的地方去試聲音。
網路試聽的部分,現在蠻多大廠官網會放試聽檔,或是也可以上Youtube找聲音(下面我會提供YouTube試聽很有名的連結)
另外一個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如果你去Live House或是音樂祭看團/看演出的時候,如果那團的鼓手是自備器材,而且很喜歡他的聲音的話(就看換場的時候有沒有換就好了),在演出結束後如果有在台下(或會場)遇到的話,就不要害羞直接去問他是用什麼器材就好了(記得要有禮貌唷😅)。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很樂於分享的(還會滔滔不絕講個不停,大家都是器材控)。
而針對小鼓/銅鈸音色的部份,要仔細分析絕對會是另一篇主題,日後我也會找機會討論,在此我就先以一個基礎入門認識的角度做很簡單的介紹。
1.小鼓:能夠改變小鼓聲音的因素太多了,從使用材質、尺寸、鼓皮鬆緊度,一直到鼓框不同、鼓皮不同、響線不同、甚至是做工的方式,都會影響到小鼓的表現(而且還都不小)
不過本質而言材質與尺寸是無法變動的,常見的差異就是金屬/木頭鼓度與深淺
在此我就列舉兩個例子給大家:
「金屬/較淺鼓肚」---Ludwig-14x5-Black Beauty
https://youtu.be/QpNEdqUWqDo
「木頭/較深鼓肚」---Harvest drum-14x6.75 Snare
https://youtu.be/aokHnICvbgg
上面兩個小鼓都是非常好的小鼓,而在聲音上的特質也很明顯,簡單比喻的話,第一個小鼓我會用「乓乓乓」來形容他的聲音,第二個我會用「大大大」來形容他的聲音。(不知道這樣說大家能不能體會😅)
而在兩個影片中,都有分別針對不同的鼓皮鬆緊度做示範(兩個都是由鬆到緊),也可以從中發現不同的鬆緊度對小鼓聲音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簡單來說鼓皮越鬆聲音就會比較沉也比較鬆,反之的話聲音會比較緊也比較高)。
2.銅鈸:銅鈸的部份也會因為材質、製造方式、尺寸、厚薄...等等等的因素影響到聲音,不過單就聽覺來說比較入門的我們可以簡單的用「亮」「暗」「延音長」「延音短」來做區分。
以下也提出兩個例子:
「亮/延音長」---Paiste 18" Signature Full Crash
https://youtu.be/uQdhlaSbV0A
「暗/延音短」---Zildjian 18" K Custom Special Dry Crash
https://youtu.be/tQxaGF50NbE
上面的兩片鈸在尺寸上是一樣的,兩片也都是非常好的鈸。但應該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所謂的亮暗長短的差別。想深一點的話也可以思考這兩片銅鈸用在哪方面的音樂比較適合。
以上聲音的介紹很簡單也不深入,但是就這個基礎下去認識更多的聲音,相信未來對音色選擇上也會更有想法與精準。
當然,考慮了再多,還是要回歸一點,就是自己喜歡最重要,音色上其實沒有一定哪種音色只能搭配什麼樣的音樂類型。如果自己喜歡、也能發揮得很好,那有何不可呢?
(就像我以前拿Yamaha Anton Fig小鼓幹恕樂團一樣😆)
---------
以上就是我對於選購器材的一些看法跟建議,希望對於剛入坑想要買器材的人有一些幫助,至於針對各項器材的細節比較,日後會慢慢討論。
選購上,能試到實體當然是最好的,如果沒機會的話只要秉持著「多爬文,多找資料,跟其他人討論」的方向,只要功課做的越足,買完才發現不適合的機率就越低。
也歡迎大家多多參與討論😁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入坑經歷
#更歡迎大家腦補各種細節資訊
#喜歡請分享
#再次給看完的人拍拍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瑪啡因樂團Maff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瑪啡因不插電《旋轉木瑪─第壹圈》 如果可以,我們想嘗試用最純粹的方式讓音樂說話。 你,坐過什麼樣的木馬呢? 木頭的種類再不同,卻都擁有一種簡單、自然、樸實的樣貌, 瑪啡因的不插電,或許就是木頭的質地吧! 坐上旋轉木瑪,讓你忘了傷。 這一次,聆聽原木般的瑪啡因, 在音樂停下、離場之前,與...
「吉他木頭種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吉他木頭種類 在 淮弟 Y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吉他木頭種類 在 老徐彈吉他Master Guitar Studi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吉他木頭種類 在 吉他詩人 董運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吉他木頭種類 在 瑪啡因樂團Maffi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吉他木頭種類 在 家具工藝木材、建築結構用材、薪炭材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吉他木頭種類 在 施夢濤老師/ 古典吉他教學: 木頭會說話/ ...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吉他木頭種類 在 『吉他種類介紹』電吉他/木吉他/古典吉他/電木吉他先學哪一種? 的評價
吉他木頭種類 在 老徐彈吉他Master Guitar Studi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哈囉大家好 我是溢鴻老師
今天要來教初學者們一些挑吉他的小撇步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把好的吉他除了音色的影響,做工以及手感更會影響到練習和進步
吉他新手挑選、購買之前,要先知道你想買的是哪一種吉他,常見吉他分成下面幾種
1.民謠吉他 (木吉他):音色清亮,適合彈唱、伴奏、Fingerstyle
2.電吉他:效果多元,風格強烈,適合搖滾風格、Solo獨奏
3.古典吉他:音色圓潤,適合古典風格的演奏
其中民謠木吉他和古典吉他最好判別的方法就是,民謠吉他是採用鋼弦,聲音比較清亮,而古典吉他採用尼龍弦,聲音柔美
-------------------------
預算、價錢
其實剛開始,每個新手都會想,自己剛開始學,怕學不久,先不要買那麼貴的,怕買了會不會浪費?但是一把好的吉他可以陪伴你很久。每個人的經濟能力不同,預算也不同,原則上來說,先訂出一個能承受的最高預算,再來選購需要的吉他。假設預計要花 6000 買吉他,那就在這個範圍內買到最接近的吧!也許你會看到更便宜的,但買沒多久又想升級更好的,或買到狀況差的吉他,就得不償失了! 以下沒有絕對標準,你可以參考看看:新手吉他怎麼選? 初學者應該買多少錢的吉他?
以下就我的經驗分享:
2000 以內的-幾乎都是劣質吉他
在市場上一分前一分貨,兩千以內的吉他基本上都是做工非常粗糙的琴,通常音準不準,手感琴頸都非常難握,音色上也都非常難聽,通常我們不建議初學者為了省錢買這個價位的琴。
2000~4000 初學琴 (初階)
這個價為基本上能找到還算可以得合板吉他,通常是彩琴居多,手感上最常遇到的問題可能就是弦距太高,練習起來吃力。
4000~6000 初學琴 (中階)
這個價位可以買到稍微再好一點的合板吉他,作工質感都會更好一些,如果你的預算夠的話,建議可以從這個價位開始買起
6000~10000 初學琴 (高階)
這個價位可以找到有一定品質的面單~,因為吉他可以用很久很久,如果你真的很喜歡吉他的聲音,也覺得彈起來非常順手,那就直接買這個等級的,音色比較好,彈起來也會比較有成就感,不會一下子就想要升級
10000 以上也沒關係
其實初學者也沒有說一定要買多少錢的吉他,當然如果預算夠的話,第一把吉他,就直接買到十幾萬的,我也覺得沒關係 (2),但是主要還是得要注意,吉他一定要買到適合自己的身材,手掌大小,外型、音色都是自己喜歡的
-------------------------
挑選時!!手感≧外觀>>>音色
好的手感才能有好的學習效率!!所以手感彈起來舒服擺在第一位
影響吉他手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琴頸、弦徑、弦高」是影響吉他手感三大的因素,所以我們先從琴頸來看。
琴頸
要選擇適合自己手掌大小的,太厚手指不好發揮,太薄也不好施力,這點要靠經驗慢慢去認識。再來就是看琴頸有無過彎,可以同時壓住第1、12格,檢查琴頸是否變形,凹型或凸型還可以救,最怕遇到S型。
弦徑
初學不要選太粗的,鋼弦木吉他大概 .10 算是低張力 .11 中張力 .12~.13高張力。就比較不適合怕手痛的初學者
弦高
是影響吉他手感最大的因素。以「民謠吉他來說」,判斷方式如下:手壓第3格的位置,如果第一格的琴衍與琴弦之間有一點分離,表示上弦枕過高。吉他自然平放,用鋼尺或專用工具,測量第12格琴衍上緣與弦下緣之間的距離
外型
吉他的外型種類非常繁多,對於新手來說,可能無法了解桶身之間的差異,不只包含視覺上,還有聲音上。所以新手挑選吉他造型,並沒有一定標準,造型上最主要還是自己喜歡最重要,以下沒有絕對標準,可以參考自己身材,挑選適合的吉他桶型:
•高大:適合 Dreadnought (D) 、Jumbo (J) 桶
•一般:適合 Orchestra Model (OM),Grand Auditorium (GA),Small Jumbo (SJ)
•嬌小:適合 旅行吉他
音色
對於吉他音色,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不同的木頭有不同的音色,購買的時候,如果選擇自己喜歡的音色,也比較願意拿起來練習,這樣買吉他才有意義
吉他木頭種類 在 吉他詩人 董運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其實,只是一個「想要再一次開音樂會!」的簡單想法,感動了多少人!「沒有無聊的規則」,「來了也不會拒絕」的座右銘,讓很多人生活快樂了起來,值得我們學習!(後有中文翻譯)
みなさん、こんにちは。本日は、音楽会にようこそお越し下さいました。心からお礼申し上げます。
私たちは、日本でマンドリンの音楽に親しんでいる仲間です。ほとんどのメンバーはアマチュア音楽愛好家で、いつもはサラリーマンをしていたり、家庭の主婦だったり、現役の学生もいます。みんな音楽が大好きで、音楽をする時は普段のステータスを脱いで丸裸になって取り組みます。中心になっているのは「アンサンブル・アメデオ」という団体のメンバーです、この団体は、卒業した直後に「もう一度音楽会いをやろう!」といろいろな大学の仲間が集まって結成したクラブです。最初は1回だけ演奏会をやるつもりでしたが、ずっと継続することになり結成以来30年目を超えてしまいました。この団体にはいくつか特徴がありますが、その一つに「窮屈な規則がない」というのがあります。入団の基準もいたってシンプル、音楽が大好きだったらそれだけでOKです。「来るものは拒まず」というのがモットー。そんなわけで、毎年新しいメンバーが加わります。一旦入団してもそれぞれ人生のさまざまな局面がありますから、休団したり、そうかと思えば久々に復活するなど、出入りもフレキシブルです。活動の中心は年に1回の定期演奏会。次回は1月21日に予定しています。ちょうど演奏会に向けて練習が盛んになってきた頃です。今回台湾で演奏する曲は、次の定期演奏会の演目の一部にもなっています。単独のステージで演奏する「パストラール・ファンタジー」もそのひとつです。日本のマンドリ界ではもっとも著名な作曲家の一人藤掛廣幸さんの代表作です。私たちのクラブが結成された頃、日本で一斉を風靡した作品ですので、今回台湾で演奏するのにもふさわしいものと思いました。どこか東洋的な情緒があり、叙情的かつ壮大なテーマは台湾のみなさんにもきっと気に入っていただけるものと思います。
ところで、みなさんはマンドリンオーケストラをご存知でしょうか?ひょっとすると、はじめてという方もいらしゃ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マンドリンが生まれたのはイタリアです。わたしたちのレパートリーの主流はいまでもイタリアの作曲家のものを演奏しています。今宵は、その本場イタリアからファビオ・ジュディチさんが来られています。ファビオさんと演奏する曲は、マンドリンの大家ラファェル・カラーチェの作曲によるものです。ファビオさんが演奏するのはリュートモデルノという楽器ですが、カラーチェが改良した楽器です。音域が広く、とてもダイナミックな音がします。今回、ファビオさんと共演することが決まったとき、この曲を演奏したいというお申し出があり、原曲はピアノの伴奏でしたので、マンドリンオーケストラとの共演用にアレンジしました。私たちもファビオさんとの共演を楽しみにしてきました。日本にマンドリンが渡来したのは120年以上にもなるといわれています。マンドリンの奏法の特徴にトレモロというものがあります。ピックを上下に交互に連打することで音を持続させるというものです。このトレモロが織りなす調べは、どこか哀愁を帯びていて、たちまち日本人の心をとらえました。いまではかなり普及していて、毎年全国の高校にあるマンドリンクラブが一堂に会するフェスティバルが催されます。全国の大学にもマンドリンクラブがあり、その裾野は広いものとなっています。マンドリンにはいろいろな種類があります。ちょうどヴァイオリン,ビオラ、チェロが有るように、マンドリンより1オクターブ低いマンドラテノール、されに5度低いマンドロンチェロ、今回は来台していませんがさらに大きなマンドローネという楽器もあります。わたしたちアンサンブル・アメデオではマンドリン系の楽器にギター、コントラバス、さらにはフルート、オーボエ、クラリネットなどの木管楽器にピアノ、そして打楽器が加わります。マンドリンオーケストラの魅力は、ラウンドという丸い木の胴体から響いてくる温もりのある響きにあると思います。このアコースティックな自然の響きを気に入っていただけると大変嬉しく思います。
さて、私たちが台湾に来るきっかけとなったのは、陳雅慧さんとの出会いがあったからです。2年前アンサンブル・アメデオのホームページに出演したいとの申し出があり、すでに書きましたように私たちの団体の運営方針や入団基準も自由闊達なものですから、もちろん二つ返事で「OK」。お会いしていろいろとお話しを伺ううちに、雅慧さんは芸術大学の先生で専門は中国の伝統的な楽器「柳琴」の奏者ということがわかりました。「柳琴のために書かれた協奏曲はありませんか?」と尋ねたところ「オリジナルの作品が多数ある」とのことでした。さっそく音源と楽譜を送ってもらい眺めているうちに、これを何とかマンドリンオーケストラと一緒に演奏してみたいという思いに駆られました。そんないきさつで、王恵然さん作曲の「江月琴聲」という曲の共演が実現しました。本日はその曲を再演します!とても美しい曲で、中国の情景が思い浮かぶようです。曲想は変化に富み劇的なもので、まるで古い絵巻物をめくるかのようです。初めて独奏と併せたときは、思うようにいかず戸惑うことばかりでしたが、そこは雅慧さんのリードにより、たちまちアメデオのメンバーも引き込まれていきました。言葉は通じないかもしれない、しかし表そうとする音楽を国境を超えて共有できるなんて、ほんとうに素晴らしいことに違いありません。雅慧さん率いる台湾マンドリン楽団のみなさんには、去年,韓国で催された音楽会で出会いました。ギター奏者の董運昌が作曲された作品は素晴らしいもので、マンドリンの世界に新しい風が吹いたようでした。みなさんのアンサンブルは音楽に向き合う姿勢が清楚なもので、心が洗われるようでした。今回もうひとつの楽しみはオカリナ奏者游学志との出会いです。いままでわたしたちはオカリナとマンドリンアンサンブルとの合奏はほとんど聞いたことがありません。おそらくとてもユニークな世界になる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台湾のみなさんの澄み切ったサウンドとオカリナの素朴な音色がマッチすることでしょう!雅慧さんから1曲みんなで演奏できる曲をとのリクエストがありましたので、お引き受け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台湾のみなさんの演奏を、わたしたちもじっくりと聴かせていただきたいと思っています。
ところで、今回、台湾に行くメンバーを募るというのはそう簡単なこと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メンバーのほとんどは仕事をかかえていますし、家庭の事情もありました。ご存知のように日本では3月に未曾有の震災がありました。それはほんとうに凄まじいもので、東北の街や村はめちゃめちゃになりました。それでも、なんとかこれを実現したいという思いが募ってきました。雅慧さんからの激励も寄せられました。やがてみんなでがんばろうというファイトが沸いてきました。ただ、パートが不揃いでしたので、各方面にも声をかけました。慶應マンドリンクラブの大先輩佐々木勝夫さん(チェロ)はじめ、「オルケストラ・プレットロ」の山口寛さん(山口さんも慶應のマンドリンクラブOB会の前幹事長で、昨年催された創部100年の記念演奏会フィナーレで指揮をされました。またお仕事の関係で台湾にも長く駐在された方です)、「レディース・マンドリン・クラブ」のみなさん、日本で活躍中のマンドリニスト桜井至誠さん(チェロと謎のスプーンネット奏者!?)、同志社大学出身でマンドリン普及に活躍されている井口祐一さん、そして、今年の夏に日本中のマンドリン愛好家が一堂に介して開催した「鈴木静一展」(鈴木静一さんはマンドリンのオリジナル曲を多数作曲された方です)に参加されたメンバーのみなさん、大阪からも伝統的な活動をしている「モザール・マンドリン・オーケストラ」から山口好彦さん(チェロ)、さらには、慶應マンドリンクラブの現役の学生さんたちも駆けつけてくれました。おかげさまで、日本からの参加メンバーは総勢68名になりました。そして、マンドリンの本場イタリアの名手ファビオ・ジュディチさんも加わり(カラーチェのリュートの作品を共演します。とても楽しみにしています。)、そして当地台湾のマンドリン楽団のみなさんと一緒になって、さぁ、いったいどんな音になるのでしょう!いやぁ、必ずや素晴らしい音になることでしょう!雅慧さんが演奏会の目標に掲げた「百人のマンドリンオーケストラ」は、ついに実現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あぁ、もうこれだけで幸せです!
集まった方々の叡智のすべてを結集して、今宵、まさにここにだけしかないファンタジーに満ちたとびっきりの世界を創りあげてまいります。どうぞ、ご期待ください。
小穴 雄一(日曜音楽愛好家)
中文版~~
大家好,今天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音樂會,我們由衷的感謝。 我們在日本是一群曼陀林的愛好者,大部分的成員是業餘的音樂愛好者,有一邊從事工作的上班族,或是家庭主婦,也有學生。大家因為非常喜歡音樂,從事音樂的活動的時候,大家離開自己的原本的身分,組合合成的團體。這個團體的中心為「アンサンブル.アメデオ」的成員。這個音樂團的一開始的成員是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想要在一次開音樂會!」的發想,各間大學的夥伴結合而成的團體。最開始只是想要開一次的演奏會,但是由於一直持續,現在已經超越三十年頭了。這個音樂團有幾個特色,其中之ㄧ「沒有無聊的規則」,且入團的基準也很簡單,只要是熱愛音樂的同好就可以參加。「來了也不會拒絕」的座右銘,因為這個理由,每年都會有新成員的參加,即使入團以後,因為各別的人生遭遇到各式各樣的局面,有的人退團,事後又回憶起又再加入,是個進出自由的團體。我們的活動是一年一次的定期演奏會,下一次的時間預計為1/21,所以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我們勤奮練習的時候。這一次在台灣所表演的曲目,也是下一次的定期演奏會的演奏項目之ㄧ。在獨奏「パストラール.ファンタジー」也是其中之ㄧ。這是在日本的曼陀林界中最著名的作曲家藤掛廣幸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在我們初成團的時候,在日本風靡一時的作品。我覺得非常適合這一次在台灣演出,這首曲子非常具有東洋的情緒,抒情且澎湃的主題,我想台灣的各位聽眾應該會很喜歡。
再來大家對曼陀林管弦樂隊清楚嗎?偶然間第一次來的聽眾可能也在場,曼陀林是誕生在義大利,我們最拿手曲子的主流到現在還是義大利的作曲家的作品。今天我們從義大利邀請Fabio Giudice先生來到現場。Fabio先生所演奏的樂器名為リュートモデルノ的樂器,經由カラーチェ所改良的樂器,它的音域很廣、可以發出強而有力的聲音。這一次決定與Fabio先生合奏的時候,想要演奏這個曲目,原曲因為是鋼琴演奏,為了配合曼陀林管弦樂團的演出,從新編了曲。我們非常開心可以與Fabio先生共同演出。據說日本引進曼陀林已經有120年以上的時間。曼陀林的演奏方法的特徵有顫音,在高點上下交互連打時持續這樣的聲音。這個顫音交織的曲調,帶些哀愁,常常會抓住日本人的心,到現在已經相當的普及了,每年全國的高中學校聚在一起舉辦音樂盛會。全國的大學也有曼陀林音樂社團,它盤據我們的生活很廣泛。曼陀林有各式各樣的種類,就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一樣,比曼陀林低一音階的マンドラテノール、還有低五度的マンドロンチェロ,這一次沒有來到台灣演出,還有大的叫做マンドローネ的樂器也有。我們這一次「アンサンブル.アメデオ」樂團,配合演出的有曼陀林系的樂器,吉他、低音大提琴,還有長笛、雙簧管、豎琴等等的木管樂器,加上鋼琴以及打擊樂器共同演出。曼陀林管弦樂團的魅力是從圓形木頭的本體所發出的清脆響亮且溫暖人心的聲響,這個原始自然的聲響我想大家應該會很喜歡且可以帶給大家很多的歡樂。
我們轉換個話題,要跟大家提到我們會來到台灣表演的契機是從與陳雅慧小姐的認識,兩年前在「アンサンブル.アメデオ」的網頁,陳雅慧小姐提出要參予我們的演出,就像網頁上所寫的那樣,我們的營運方針及入團的基準很自由開放所以當然會答覆說:「好的」,在見面的時候我們訪問了很多,我們了解到雅慧小姐是藝術大學的老師,她的專業是中國的傳統樂器「柳琴」的演奏者,我們問道:「有為了配合柳琴的演出所寫的協奏曲嗎?」他回答說:「有,大部分為獨創的作品。」很快的請他將原曲跟樂譜送過來看的時候,讓我們想趕快把這作品跟曼陀林管弦樂團一起合奏看看的衝動。因為這樣的原委,終於實現了與王惠然先生作曲的「江月琴聲」共演的演出。今天將再一次演出這首曲子!這個曲調非常的優美,像是浮現出中國的情境般的,曲風非常具有變化以及戲劇性,像是古時卷畫般的景緻浮現。第一次與獨奏合併的時候,沒有想像中的順利,這個時候經由雅慧小姐的指導,立刻アメデオ的成員也都被拉進來,或許語言不通,但是音樂超越國界,真的非常的成功。我們在去年韓國所舉辦的音樂會時候,與雅慧小姐所率領的台北曼陀林樂團的各位相遇,吉他的演奏者董運昌先生所編曲的作品真是太棒了!像是給曼陀林的世界吹起新的風潮般的好作品。經由交流大家的合奏相對音樂的姿態非常的清楚,如沐春風般的感到相當的清新。這一次的演出還有一個樂趣是與陶笛演奏者游學志先生的相遇,到現在我們幾乎沒聽過陶笛與曼陀林樂團的合奏。或許在音樂界將會創造出新的風格吧!台灣的各位聽眾,曼陀林清澈的聲響與音色簡單的陶笛應該會很合諧吧!從雅慧小姐那邊選擇一曲大家可以共同演出的曲子被接受了,讓我們也認真的聽台灣的演奏者的演出。
對了,這一次招募來到台灣演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大家幾乎都在工作,還有家庭也要兼顧,大家也知道三個月前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非常的悽慘,東北地方的街道還有村落到現在還是非常的混亂,即使是這樣我們還是非常的想要實現來台灣表演的願望而去募集,我們也接受到雅慧小姐的激勵,終於大家鼓舞了信心,熱情漸漸沸騰起來。由於人數不足,來自於相關團體的關心,由慶應曼陀林社團的大前輩佐佐木勝夫先生開始,「オルケストラ‧プレットロ」的山口寬先生(山口先生也是慶應曼陀林社團OB會的前總幹事,去年指揮創部100年的紀念演奏會在フィナーレ演奏過,由於工作的關係長期駐在台灣。)、「レディースマンドリン‧クルブ」的各位,是在日本非常活躍的曼陀林リスト櫻井至誠(和チエロ一樣スプーンネット演奏者)、同志社大學畢業在曼陀林界知名的演奏者井口祐一先生、還有今年夏天在日本齊聚曼陀林愛好者共聚一堂「鈴木靜一展」(鈴木靜一先生是曼陀林的原曲創作相當多的作曲者)、來自於大阪的傳統活動「モザール‧マンドリン‧オーケストラ」山口好彥先生,還有慶應大學曼陀林社團的現役學生們也來參加,經由大家的幫忙,終於集合了68名演奏者。並且曼陀林的來源地義大利的名家Fabio Giudice先生也來共襄盛舉(カラーチェ的リュート的作品來共同表演),我們感到非常的開心,再來能和台灣的曼陀林管弦樂團一起合作,究竟這音樂會產生結果啊!一定會非常的美好吧!雅慧小姐在演奏會的標題上為「一百人的曼陀林樂團音樂派對」,終於要實現了啊!真令人感到幸福!集聚了來自各方的睿智,今天晚上,應該只有這裏開創新的夢想揭開新的世界,敬請期待。
小穴雄一(星期日音樂愛好者)
吉他木頭種類 在 瑪啡因樂團Maffi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瑪啡因不插電《旋轉木瑪─第壹圈》
如果可以,我們想嘗試用最純粹的方式讓音樂說話。
你,坐過什麼樣的木馬呢?
木頭的種類再不同,卻都擁有一種簡單、自然、樸實的樣貌,
瑪啡因的不插電,或許就是木頭的質地吧!
坐上旋轉木瑪,讓你忘了傷。
這一次,聆聽原木般的瑪啡因,
在音樂停下、離場之前,與我們一起翱翔。
● 演出日期:2017/05/21
● 演出地點:Legacy mini
● 影像拍攝:江婕羽 (Zoom Indie/映遞) https://www.facebook.com/zoomindie
-----------------------------------------------------------------------------------------------
▌瑪啡因樂團 Maffine 相關連結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maffineniffam
● StreetVoice - http://tw.streetvoice.com/Maffine/
● iNDIEVOX - http://www.indievox.com/maffine
-----------------------------------------------------------------------------------------------
▌瑪啡因樂團 Maffine - Apple
詞曲 Lyrics & Composed / 編曲 Arranged:瑪啡因 Maffine
有一天你不再認識我
像打蠟卻腐爛的蘋果
有一天你不再認識我
像忘記選擇過的路口
我們相信的該質疑
質疑的應該相信
放開的應該握緊
握緊的應該放手
在一次一次的徘徊中我們找到答案
卻不是出口
---
瑪啡因 Maffine ─
主唱 Vocal:謝孟庭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褚士銘
爵士鼓 Drum:吳姵蓁
特別嘉賓 Guest ─
大提琴 Cello:羅晧耘
#瑪啡因 #Apple #旋轉木瑪
-----------------------------------------------------------------------------------------------
▌瑪啡因 Maffine
一種嶄新未知的藥品,複雜難以釐清,同時卻又純粹透明的美麗。
合成器與電吉他共同營造出不同於現實的空間氛圍,節奏在歌曲段落流利的切換,偶爾變拍卻不失歌曲流暢。
主唱或許吶喊或許妖柔,加上最特別的樂器——豎笛不時在歌曲中出現,吟唱著。
瑪啡因的歌曲是這樣講述著社會與自我意識間的故事。

吉他木頭種類 在 施夢濤老師/ 古典吉他教學: 木頭會說話/ ...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木頭會說話/木頭的意思木頭種類木頭購買木頭英文木頭材質木頭店木頭男友~台灣西班牙吉他演奏家收藏家施夢濤老師古典吉他教學台北巴西玫瑰木吉他沙龍/玫瑰木皇家製 ... ... <看更多>
吉他木頭種類 在 『吉他種類介紹』電吉他/木吉他/古典吉他/電木吉他先學哪一種? 的推薦與評價

分不清楚 吉他種類 嗎?想學 吉他 卻不知道從哪開始?看下去就對了!傳送門 00:00 前言00:15 木 吉他 介紹02:20 木 吉他 歌曲彈奏03:00 電 吉他 介紹04:30 電 ... ... <看更多>
吉他木頭種類 在 家具工藝木材、建築結構用材、薪炭材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應選擇年輪均勻,紋理密直,無缺陷的材料,任何聲學木頭(tonewood)其木紋垂直、緊密而年輪及色澤平均為最好,其製作出的吉他演奏琴聲音也愈好。 木材的種類亦可簡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