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是讓你看未曝光的電影片段】
上映時間先讓你知道,《自殺突擊隊:集結》於8月5日(週四)全台上映。#留言處看更多劇照
鬼才導演詹姆斯岡恩執導的《自殺突擊隊:集結》,聚集了一群最窮兇惡級的犯罪份子,包含哈莉奎茵、血腥運動、和平使者、波爾卡圓點人、鯊魚王、捕鼠人2、標槍、蒙戈、思考者等,即將展開一場九死一生、拯救世界的任務。
《自殺突擊隊:集結》爛番茄開出100%新鮮度高評價,許多影評人表示電影是「毫不掩飾的瘋狂」、「狂野有趣又充滿活力」。
#邊播放配樂邊拍戲
對於導演詹姆斯岡恩來說,電影有兩件重要的事情:❶畫面 ❷聲音,電影要做的就是如何結合兩者來說故事,感動觀眾。他說:「音樂十分重要,不只是我所挑選的歌曲,也包括我請作曲家約翰墨非和我一起創作出的曲子,都非常適合這部電影。」
導演詹姆斯岡恩不僅在撰寫劇本時就想好要在哪個時刻運用哪首音樂,也在拍攝現場直接播放那首音樂,好讓他引導那場戲、攝影機的運鏡以及演員的表演方式,讓演員能直接踏入他的後製世界,以呈現具有沉浸感與整體視覺風格的電影。
《自殺突擊隊:集結》電影音樂包含強尼凱許、吉姆卡羅樂團(The Jim Carroll Band)、堪薩斯合唱團、路易斯普利馬和小妖精樂團等。
由歌壇新星格蘭森(grandson)及潔西雷耶茲甚至為電影編寫並合唱的〈Rain〉,MV也正式釋出,當中包含一些從未曝光的電影片段。
#導演想跟你說
導演詹姆斯岡恩最後說:「我熱愛漫畫也熱愛電影,我覺得DC粉絲也早就知道我對於這些角色有多麼喜愛,對於能將他們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有多麼驕傲,即使他們在銀幕上可能只出現幾分鐘!」
「粉絲和觀眾將能看到這些超級反派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大銀幕上展現他們所有魔力與古怪行徑。畢竟那正是我們進電影院看電影的動力,不是嗎?」
#BeautiMode #自殺突擊隊 #自殺突擊隊集結 #電影配樂
吉姆卡羅爾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族群之間的交流其實都會在對方的心中留下刻板印象,或是創造出刻板印象來認識對方。這種刻板印象除了抹煞了人的多元性之外,往往也都會伴隨著歷史發展而沈澱,成為一個族群的標籤,誤導著人們的認知。
這篇來自BBC的文章,帶我們看到日前網球名將小威廉絲的抗議事件,以及當中對於「憤怒女黑人」的偏見。
-------------------------
關於「憤怒女黑人」的偏見
「憤怒的女黑人」這個比喻可以上溯到19世紀的美國,當時那種由滑稽戲和歌舞表演組成的街頭黑人劇甚為流行。
北卡羅來納州歷史系副教授布萊爾·凱利(Blair Kelley)說,演出裏的黑人女性通常都會由體重過大的白人男性把臉塗黑來扮演,穿上肥道具衣「來讓她們看起來更沒有人樣,更沒有女人味,更醜陋。」
凱利說:「她們與周圍的男性互動的主要方式就是,面對周圍發生的一切不講理地大喊大叫,打架,然後生氣離開。」
1930年代的廣播節目《阿莫斯與安迪秀》( Amos 'n Andy)通過保姆史蒂文斯(Sapphire Stevens)的角色,第一次將這種刻板印象搬上現代媒體。
說到史蒂文斯的角色,凱利教授表示:「他們日常生活當中真正的問題不在於黑人所面對的社會結構,而是那個女黑人的嘴——她的腔調,她的不講理,還有她的憤怒。」
隨著史稱為「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的種族隔離制度令眾多美國黑人被侵犯,被收監和殺害,流行文化開始推行「黑保姆」和男人婆的觀念——這種人物原型將黑人女性描述成拳頭結實的人,從小孩到白人男性,她們見誰都吼。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吉姆卡羅爾 在 星星王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六月十六日出生的名人有:蘇聯數學家及氣象學家及宇宙學家亞歷山大.弗里德曼;英國男演員及作家及導演史坦.勞萊(喜劇片勞萊與哈台);美國生物學家芭芭拉.麥克林托克(第一位獨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項的女性);美國普普藝術家吉姆.迪恩;美國女作家及小說家喬伊斯.卡羅爾.歐茨;香港男歌手黃耀明;中國女演員夏褘;美國女演員伊莉莎白.瑞瑟(代表作:暮光之城破曉);馬來西亞女歌手梁靜茹;香港女歌手容祖兒;馬來西亞女歌手顏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