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時間,跟同事聚在一起閒聊。
同事A突然問說:「她好友正在坐月子中,過幾天想去看看她,有沒有建議送什麼東西好呢?」
同事B:「尿布阿,這東西最實用了。」
同事C:「濕紙巾,擦屁屁用滿兇的。」
同事D:「有喝配方奶的話可以送溫奶器或奶瓶,不然就是會唱歌的安撫娃娃。」
同事E:「講這麼多,送錢啦,包一個紅包最實用啦。」
大家一聽都哄堂大笑。
同事A看我沈默不語,詢問說:「兩個孩子的爸,給點建議,送什麼好呢?
我笑了笑,「各位送的東西都很實用,都在我的口袋名單裡,但如果是我,會多準備一個小禮物送給你朋友。」
聽到我說的話,大家顯得有點疑惑,「不是就已經打算送尿布那些了嗎,什麼意思?」
「但…那些東西都是用在小寶寶身上,嚴格來說,是送給寶寶的禮物,可是媽媽呢?」
「對也!」
當小孩出生之後,很多探視的親朋好友甚至老公,都會不自覺的把重點放在新生兒身上,而疏忽了剛從鬼門關走一趟回來的媽媽。
試著想想,她們剛經歷十個月懷孕的種種不適,好不容易熬到小孩出來的這天,又要體驗生產的痛苦,緊接著一口氣都還沒喘夠,又要捲起袖子開始學習,如何當一個普遍社會眼中所認為的好媽媽,親餵、瓶餵、換尿布、幫小孩洗澡、拍嗝、哄睡、副食品,開始無限循環。
日子久了,媽媽這個角色根深蒂固,大家也開始習以為常,你是媽媽你就該怎麼樣,你是媽媽就該為了小孩犧牲奉獻,一下那個不能做,一下這個不能去,但大家是不是都忘了,她也是一個女人、妳的姊妹、妳的同事、妳的老婆呢? 她也有想做的事情、喜歡的東西、想去的地方…
為什麼要因為生小孩這件事情,就被迫失去自我?從此人生就好像跟小孩脫離不了關係一樣?
有一次我跟樂兒送了剛生產完的好友,一直想要的名牌口紅跟一件洋裝,當時她還虧我說,「我都當媽了你才送,我現在哪有時間可以穿啊!」
我輕笑著說,「就是要提醒你,你不只是一位媽媽,還是我們的好友,大家眼中永遠的性感小辣妹,快點復出好好聚聚吧。」
友人當時握著我跟太太送的禮物,眼眶泛紅。
在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時,也請多給剛生產完的媽媽一些鼓勵,而不是老把焦點放在新生兒上。
不要覺得她們有說有笑、能吃能喝,小孩也照顧的不錯,就不會有什麼狀況跟壓力。
她們是為了小孩不得不堅強起來,也是為了小孩不得不適應起這一切,外表看似堅強的樣子,內心的徬徨跟無助比誰都還多,如果身邊的老公或親人沒有適當的去發現、幫助跟了解,聽聽她們內心的需求,那一直為了小孩死撐著的媽媽,總有一天⋯「會爆炸的。」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同事 生產 紅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懶太太]
彌月蛋糕與我
彌月蛋糕,我也可以打出一篇故事啊(汗)
這周末帶著全家到台北,專門送給朋友們彌月蛋糕!
我不喜歡吃甜膩的蛋糕,覺得好容易變胖。但是我卻喜歡送人彌月蛋糕,因為那是對新生命的祝福。
八年前第一次懷孕,很興奮,除了報名很多媽媽教室,也申請試吃好幾家彌月蛋糕,甚至寄到辦公室,想說請同事一起吃,順便評比。
結果我上班到38w+3d提早生產,送來試吃的兩個彌月蛋糕,都變成同事的點心,大家很開心。但我在醫院及月子中心很難過,不是因為蛋糕被吃掉><,而是因為生完第二天毛毛聽力檢測沒過,斷掌小手,疑似罕見疾病。整個月子是以淚洗面,太傷心了,沒有送給自己的朋友彌月蛋糕,只有訂了不錯吃的月之戀人的草莓捲還是水果捲(https://reurl.cc/WEbYry)送給先生那邊包紅包的同事親友。
過了快兩年,毛毛健康狀況OK,我做了很多檢查,生出來健康有活力的包包。我這次試吃了兩三家蛋糕,最後決定送soft green的戚風蛋糕。這蛋糕也很天然好吃,可惜我最愛的斑斕口味數量不夠,只能送給親友們其他口味。我的彌月小卡比較不一樣,不是只有包包,而是兩姊妹,謝謝大家這兩年的關心。
生老三,則是掙扎很久的結果,也是最後一次,絕對不會再生了!
本來想訂罕病合唱團媽媽做的餅乾,但我的預算不多又太趕,就不好意思提。便在媽寶版搜尋彌月蛋糕,看到有人推薦我曾聽過的社會企業,勝利基金會的北歐先生 檸檬磅蛋糕。
試吃後,我跟先生都很滿意。甚至捨不得給小孩吃,因為他們只知道好吃,不知道這蛋糕是天然檸檬的酸甜風味,沒有人工香料,拿來配茶或咖啡喝都好棒,我自己吃掉快半個。拿給我婆婆跟月子媽媽吃,她們也說好吃。
為了讓更多朋友吃到,這次彌月蛋糕就訂多一點,感謝一些支持著我育兒,幫助鼓勵我的親朋好友。
去台北勝利廚房取蛋糕時,順便跟裡面的工作人員聊天,他說雖然勝利基金會是讓身心障者有機會可就業,但是董事長的理念是不消費身心障,做出可以跟外面商業比拚的產品。我心裡想,的確,我吃過好幾家基金會烘培產品,大多只能做愛心,不太可能回購。
像勝利廚房,是能力比較好,如思覺失調等病友,他們除了蛋糕,也做出量產的食品(像冷凍麵食與醬料,我覺得好強)。勝利基金會也有與全家合作,讓能力較弱的病友可以在店裡負責招呼語,維持環境。
訂彌月蛋糕,也可以幫助這些跟毛毛一樣的身心障礙者,我很期待毛毛將來也可以自立,有一份適合她,她也喜歡的工作。
這蛋糕真的很好吃,不愛吃蛋糕的男同學說這是他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檸檬蛋糕(因為他吃過很少)
也有當老師的同學說想要團購了!
官網訂購最便宜,其他購物平台有點貴。
https://www.victory-kitchen.com/categories/mr-nordic
台北的朋友,若公司開會聚餐,也可以考慮勝利廚房唷~
https://www.victory.org.tw/kitchen/
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174巷28號1樓(台北社企大樓)
#這篇文章我打了一天
#因為老三只有上午睡一下
#下午只睡一小時就醒了
同事 生產 紅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麥路人》:因為你,我不孤單。
.
「差錯發生在細節,成功取決於系統。」
.
一群寄居麥當勞餐廳的人們,一曲又一曲無奈的小人物悲歌。
.
黃慶勳導演的《麥路人》,有逼出我的淚水。它令我想起《小偷家族》,關於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因著處境的相同而相識與相惜。《麥路人》片中住在麥當勞裡的人們,雖有被社會大環境所迫,無家可歸,卻也有不少人是「選擇」夜宿麥當勞,或許是為了償還親人的賭債、或許是害怕返家會觸景生情,也或許是犯了錯的孩子,不敢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家中父母,只好在外遊蕩。
.
《麥路人》有它哀傷的一面,也有動人的情感。郭富城飾演的博哥有著對人的體貼,想盡辦法幫助街友有尊嚴地活下去(曾經經濟無虞的博哥在失去一切後,才明白人的辛苦與脆弱)、楊千嬅飾演的珍姊,演繹著最深情的愛與付出、萬梓良演出的等伯,訴說著人心底揮之不去的暗影、張達明飾演的口水祥,日復一日地忍受著看不見出路的未來、劉雅瑟飾演的單親母親,秉持著對丈夫的愛與對婆婆的愧疚感,逼迫自己扛下債務的黑洞......
.
《麥路人》沒有一昧地將問題丟回給社會,而是細膩地爬梳這些小人物之所以會成為「麥路人」的成因。身處社會底層的他們,並非米蟲或是不事生產,他們有試著改善生活,只是運氣差了點,終讓他們像是希臘神話裡的薛西弗斯,反反覆覆過著無力扭轉困境的人生。
.
電影有些時刻拍得煽情,例如博哥「剛好」遇見妹妹、「剛好」碰到惡質的前同事、「剛好」聽見母親對自己的思念等。但更多時候,導演有壓抑住澎湃的情緒,溫柔地讓人與人之間的愛與關懷漫過角色的心中,維持住一分對生活的希望。我喜歡等伯擔任臨演時的真情淚水、喜歡珍姐等待多年,終於盼到她與博哥的「愛情」、喜歡逃家的深仔,從屁孩變得懂事與成熟、喜歡「麥路人」和麥當勞員工之間的關係,並非對峙而是相互體諒、喜歡眾人留給博哥的滿桌食物和紅包,訴說他們的感激之情。
.
「利利是是,不能不要的。」
.
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收到眾人紅包的博哥,把錢交給珍姐說:「#妳收著。」#多麼平凡的一句話多麼深刻的託付與信任。博哥沒有對珍姐說出「我愛你」三個字,但我們都明白了博哥對珍姐的心意。
.
《麥路人》有報名今年金馬獎嗎?看完電影覺得本片有機會在演技類獲得可觀的提名數目。郭富城值得入圍男主角、楊千嬅和劉雅瑟值得女配角提名、萬梓良(我一直到他去參加臨演那場戲,才赫然發現:天啊,是萬梓良耶!!)和張達明值得男配角提名啦!
.
最後,珍姐的本名叫做秋紅。看到秋紅,我腦袋立刻浮現一段台詞:「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故事我不知道,但我自己的故事就精彩的讓我想自殺!」#該死的台北物語害我無法用平常心面對秋紅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