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眼集】為什麼風景區的餐廳總是很難吃?
**
同事說,台積電最近在調整先進製程,召開的會議上,供應商被要求更嚴苛的新標準,產品的良率與穩定性如何被大幅壓縮在一個更窄小的波動幅度𥚃。
這讓我想起我早期在壹傳媒的工作經驗,看到黎智英在台灣既有通路商的壟斷與排擠的險惡環境下,如何打開自己的配送系統。
黎智英在台灣的通路夥伴「阿強」,是他在香港草創《蘋果日報》時就一起打併的通路商。只有小學學歷的阿強,從一台破爛的小貨卡,到跨海成為港台兩地出版通路的要角,他將這個成果歸因於黎智英。他說,肥佬黎很狠,很敢操,常常一個電話就要你立刻調整配送,讓他戰戰兢兢,每天都和工人守在配送的第一線。
的確,慎選合作夥伴很重要,但我要說的,不是台積電選供應商,不是黎智英選阿強,而是供應商選擇了台積電,阿强選擇了黎智英。真的,面對壓力、「刁難」,他們大可轉身離去,就像我們對「機車」的老闆遞出辭呈,那麼容易。
但他們選擇與強者同行。
其實,職場上也是如此,一個「聰明」的人專挑容易的事做,一個「笨」的人不迴避做難事,三年五載下來,誰的能力會精進?這不是很明白的事嗎?黎智英曾說「承擔才能成長」,此之謂也。
當然,所謂強者,是標準比我們高,意志力比我們強的人,而不是有錢有勢者。生活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圍繞在權貴身邊汲汲營營,逢迎磨蹭,這往往只是一種生命力的墮落,難有長進。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風景區的餐廳總是很難吃的原因,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最弱勢的夥伴(消費群)──川流不息的不特定人潮,隨機選擇的飲食,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再度上門的顧客。
這樣的環境,讓人無奈,讓人缺乏精益求精的動力,因為努力往往也只能是一種徒勞。這樣的環境,必然也只能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泥淖,因為好的餐廳、自持的廚人,是不願意在那裡開店的。
作過路客的生意,永遠很難精進自己,作陸客的生意更是如此。其實,廉價的一條龍陸客團,早已是多年來台灣旅遊品質飲鴆止渴、每況愈下的誘因。
一昧同情弱者也許用心良善,但這往往無助改變現實。一家食物好吃但態度傲慢的店家,你會選擇拒絕上門;同理,一個頤指氣使威脅利誘別有所圖的奧客(中國政府),我們也就敬謝不敏了吧。
的確,產業升級之路辛苦,職場技能提升不易,但這卻是唯一讓我們得以擺脫長期痛苦的途徑。是的,我一早起來發廢文是想説──
別再靠北陸客不來了!我煩了!😡
**
#吳怡農選擇蔣萬安,蕭美琴選擇花蓮;好吧,還有洪秀柱選台南。
#「那請問我的狗食為什麼這麼難吃?」😅
Search
吳怡農選擇蔣萬安 在 黑道比落跑更傷?吳怡農負聲量暴漲蔣萬安小內閣傳新聞主播 ... 的推薦與評價
吳怡農 深陷民進黨的「黑道風暴」,有關的網路輿情方面,數據顯示從11月30日單日只有不到500則,12月3、4日連續2天竄升至逼近8000則,而且總體來看, ... ... <看更多>